第一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在河北省指导讲话心得 最近在党支部的组织下,开展了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在河北省指导讲话的活动,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在河北省指导群众路线工作,获得一些感悟。习总书记在河北省指导中强调,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着力贯彻和体现整风精神,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摆在重要位置,把开门搞活动作为重要方法,把严格执行纪律作为重要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既认真解决“四风”方面的问题,又注重通过强化理想信念、规范工作程序、完善体制机制抑制不正之风;着力保证活动健康发展,切实做到不虚、不空、不偏。我深感批评的重要性,提醒自己要敢于批评,敢于自我批评,在批评过程中不断改进“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无私无畏的勇气对照、检查、改进、提高自己,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然而不止我们党内,就是在社会上,不敢自我批评的人大有人在,有些人不仅敢直视自己的错误,反而妄想以更大的错误来掩盖自己的错误。
习总还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即使不是中共党员,作为一名中国人都应当始终坚持艰苦
奋斗,勤劳节俭的华民族传统美德,更何况作为一名肩负众多责任的中共党员!“中共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学会从历史中学习,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传承优秀的文化。
习总的此次在河北省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深感我们党在紧密联系群众工作这方面始终没有放松,以前是,现在更是,以前打仗需要群众,现在改革发展也需要群众,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身边仍然存在一些党员,甚至领导者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清醒认识到从群众中来,就要走回群众中去!一个脱离群众的政党必将走向灭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学习,我了解到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开放型新的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推进中国法制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文化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和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无论是顶层设计者,还是社会普通公民,都高度关注改革,深化改革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民心所向。社会发展与
矛盾并存,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发展就必定会出现新的问题,这就要我们 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两个务必”,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深刻反省。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在为祖国发展的大好趋势感到欣喜的同时,更感到责任的重大,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坚持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仍然是必须的,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同时注重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为创造良好的就医服务,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2级10班梁世秀
第二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心得体会
开掘科:郭留才
2013年12月9日
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又是一年的北京,又是五年时光的飞逝,又是一个改革的年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历七届三中全会,风雨35载。纵观历届三中全会无不是处于历史的潮头,无不是处于中国经济前行的十字路口上,也无不是我国进行一次次改革的号角。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贯彻五位一体的原则,与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主要涵盖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相比,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同时兼顾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改革。
总书记的六条基本上构建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核心框架。
总书记讲话中的第一条是对改革大方向的定位,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第二条是针对市场主体的改革,提高微观主体的活力;第三条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推进政府转型。这三条构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经济体制改革要涉及的主要内容。
总书记讲话中的第四条是有关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第五条是有关社会制度建设的,保障群众权益,涉及民生、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华励志网”这两个部分构成社会体制改革的主体,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社会领域改革预计主要体现在这两条中。
总书记讲话所呈现的基调是与十八大报告是一脉相承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微观要放活,政府要转型。微观主体放活,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另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关键,相关的配套改革预计主要有:
(1)打破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电力、石油、石化、基础设施等领域;
(2)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活力
(3)鼓励创新,提高科技对生产的带动力,如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政府转型也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提出非常具体的改革方向,预计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继续贯彻执行:
(1)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3)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4)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
(5)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6)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7)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对于社会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进展。
总书记在武汉会议上的讲话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是有关社会制度建设方面。他提出“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相关的改革重点体现在:
(1)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放心保)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中华励誌网”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4)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发展现代农业。
(5)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6)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7)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三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为期4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胜利闭幕了,在这4天里,工作之余,我几乎戒掉了所有的爱好,坐在电视机旁,怀着激动的心情,收看了会议的全部内容,在会议落下围幕那一刻,不仅仅是我,而是全中国人民的心灵再一次的被憾动。在人们的记忆里还清晰的记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古老的中华民族从此迈进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时代。但是,创业容易守业难,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对中国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转折的时刻,十八大三中全会胜利地召开了,这次会议给人民带来的震撼不亚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会议的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2013年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2013年11月12日,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尤其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了明确阐述: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不论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哪一方面,都为实现中国梦规划了一个远大的蓝图,让中国人民再一次张开了理想的风帆,向着强国的梦想起航。尤其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加深受鼓舞,倍感肩上的的责任之重大,再过5年,再过10年,我们的学生一批批将要涌上强国梦的第一线,肩负强国的重任。所以,我们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硕果累累。为此,我们认用十八大三中全会的精神装备自己,信心百倍地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育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丰满自己的羽翼,向着中国梦奋力飞翔!
第四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今年11月举行。我们预期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的这次会议将制定出中国下一轮经济改革的整体规划。社会各界翘首以待,期望改革顶层设计对若干宏观经济问题能有重大突破。
本报告中,我们将列举出10点你需要知道的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我们对2013年改革方案整体规划的预计。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新一轮改革方案意义重大,且随着未来数月方案细则的公布,新一轮改革方案将提振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如果整体规划缺乏新意,无疑将令人失望。
1.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经济政策蓝图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在此期间,中央委员会将召开若干次重要会议(全会),就重大政策决议进行讨论和投票。其中,一些全会主要关于思想建设及宣传领域,而三中全会通常聚焦于经济。
除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大会报告国家现状及党的议程以外,三中全会通常还会通过至少一项有关经济方面的重要文件。这一文件也可能涉及其它领域,同时三中全会有时也会通过政治、法律和民生方面的决议(但这些决议并不总是会公开发布)。这些文件的名称也许并不引人注目,如上一次三中全会(2008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关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的正式准备工作开始于今年年初。准备工作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起草程序,包含数百个机构递交背景资料、初稿以及审核意见。整个夏季,在北戴河会议上,中国的高层领导们或许一直在翻阅并讨论这些关于经济问题的初稿。
2.这是一次党的会议,制定出党的文件
重大决议由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即中央委员会做出,中共中央委员会选举出中央政治局,后者选举出政治局常委。七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是重要决策机构。中央委员会下属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会经济文件的起草。涉及其他领域(如政治、法律等)全会文件的的起草统筹由党内其他相应的高层机构负责。
中共中央全会通过的文件指引并形成其后的政府(国务院)政策决策和规划。因此,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于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完全认同并彼此协作至关重要。截至目前,充分的证据表明事实正是如此。
3.某些三中全会影响深远
最常提及的一次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次会议标志着改革的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通过很少具体的决议或改革细则,其重要意义通过其他方式体现出来。
在那一年,邓小平(他1975年经济改革计划中的很多内容成为后来改革思路的基础)对华国锋任总理的领导层提出批评,并进行了一定的高层人事变动。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获得了胜利:华事实上偏离了权力中心,一个全新的经济改革战略提出并获通过。随后陈云也加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抓经济工作,并选择农业(而非工业)作为他的工作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久,农产品(7.00, 0.04, 0.57%)收购价格提高,人民公社悄然解散,家庭得以种植自己的土地并出售自己的农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具有争议的政策——允许农民自由耕种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中,下面我们还将会提到这一点)。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一些重要的全会(如1978年12月举行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93年11月举行的第十四届三中全会)都在年末召开。让我们共同期盼今年11月份的全会也将依循惯例。
4.某些三中全会令人稍感失望
1978年三中全会因促生了真正的变革而令人振奋,而2003年三中全会却被许多人认为以失败告终。
关于2003年三中全会没有产生真正变革的原因迄今仍在探讨,对于当前执政者而言,可能的教训有三:宏大的政策目标须有详尽的规划细则支撑;执行机构(国务院领导班子)必须紧密参与;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层之间的相互协调至关重要。
5.我们预期2013年的三中全会将宣告重大改变
2013年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趋向于上述两种先例中的哪一种?我们并不奢望它能够实现1978年那样的根本性转变,也相信它不会像2003年那样令人失望。我们的信心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改革者在重要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如周小川(央行)、楼继伟(财政部)、刘鹤(国家发改委),这应会有助于减轻反对的声音,尽管部门内部可能还会有阻力。
地方政府或会赞成改革议程的某些方面,例如,很多省份眼馋新近宣布的上海金融自由贸易区政策。
6.我们期待全会提出大的原则,而非细节
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并不是讨论诸如房产税征收水平、应当拨出多少资金用于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未来五年哪些国企应当被私有化等细枝末节的地方。上述这些细节可以放在筹备阶段讨论,同时国家各部委或许已有自己的计划(如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全会的关键在于给出清晰的改革的基本原则,以指导随后的政策细节并为其提供全方位理论支持。
没有颁布改革细节或许会让使那些期待重大突破的人感到失望。然而与此相反,我们预期全会文件中的一或两个关键词将会被作为改革指导方针强调并广泛讨论。之前媒体报道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分析人士将仔细研究报告文件以评估市场在改革中能够获得多高的地位。这样一旦党的领导层提出观点,政府部门就能明白如何开展工作。
7.政府体制改革或许也会成为2013年全会的焦点
“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阿基米德如是说。我们猜测李克强总理也认同这一点。从近期我们在北京与学界交流的情况看,我们认为2012至2013年改革派对改革战略的讨论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如何产生自我推动式改革——即政策改变能够为增长模式的其他改变创造动力。我们相信这里的“杠杆”是政府体制改革。我们希望本次全会通过的文件在能够有一章节涵盖如下题目:
中央或将逐步压缩市辖区和乡镇政府的预算自主权并逐渐推广至全国。一旦这些地方预算由中央其他政府部门管控,浪费性支出应会减少。我们注意到山东省正着手这方面的尝试。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自2013年9月起,山东省政府将允许县保留大部分新收缴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在此之前,全省所有税收都由省、市辖区和乡镇依据固定比率分享。该项政策意在加强当地政府的财权,提供资金用于当地公共服务支出,如教育、医疗卫生(目前基本由最低一级政府县级政府承担),然后逐渐降低对中间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山东省现由郭树清主政,其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中同周小川、楼继伟共事。
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正如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主政山东省时所倡导的,该项改革的核心在于扭转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局面。据报道,国务院已批准若干项取消行政审批及许可要求。随着审批权力的削减,腐败的机会自然下降。
为地方财政提供可持续来源。为保证县级政府能拥有资金用于提供公共服务,这或许需要允许地方获得税收(热议的房产税背后的考虑),同时割断他们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另外很多学者提出将地方政府当前的部分事权上移中央财政,例如如果中央政府在初高中教育方面承担更多支出责任,将是十分有意义的。至少,中央政府应当增加对地方的资金拨付,鼓励地方将农民工纳入当地社保体系。
清理当前及未来的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框架有望在未来三年正式 推出,包括债务规模、还款来源、担保以及债务股本比等。相关数据将由财政部负责检验并监督。近期,中央政府官员明确公开表态,希望地方政府能够清偿债务,不要指望中央出手相救。中央收紧地方融资平台信贷的举措看来已初显成效,已经触发了地方国有财产出售。
创造途径让私人部门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与其通过地方政府的表外工具开展基建,不如思考如何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基建中来。这需要通过民营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明确的合同来将地方政府的债务公开化。上述措施背后的核心思路,是限制地方一级行政力量参与经济、精简公务人员数量、制约地方政府过度负债、推动更多资源用于民生支出。所有这些都将进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进一步转变。
8.国企改革仍是敏感话题,可能不会明确出现在今年的全会文件。最近一次触发国有企业深层次改革的全会是1993年召开的三中全会。该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它为民营企业的成长打开了一扇门,小型国有企业被出售,大型国有企业经历整合、上市,变得更加强大。
我们并不奢望国企改革的议题能够在2013年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中被明确讨论。这一问题太过敏感。
我们认为国企改革将是一项优胜劣汰的选择过程,而不是能够在会议文件中描述或简单直面就可解决的难题。问题的思路在于要改变国企的经营环境,国企要么适者生存,要么被淘汰。诸如提高公共服务价格、打击产能过剩(通过让银行远离某些行业)、推动利率改革以及对私人资本开放铁路、医疗等行业以引入竞争等政策都将改变当前国企优越的经营环境。
压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将迫使地方政府出售国有资产。首批出售的酒店、商场及写字楼已然开始;我们预期第二波出售资产将涉及工业资产。将反腐调查拓展至更多行业(如医药、石油化工和电信等)或许将为更深层次的国企改革打开一扇门。为增强竞争力创造更大空间的举措(例如,通过中美双边贸易协定或上海的自由贸易区)同样推动着国企改革的进程。
本次全会可能的结果(也是改革者的目标)是国企改革将不动声色地由其他改革间接推动。渐进式国企改革唯一的问题在于往往耗时过长,且结果无法预测。
9.总书记可能会在全会前夕赴地方考察调研,强调政策重点
2008年10月份召开的三中全会聚焦于农村土地改革。2008年9月份,胡锦涛总书记走访了安徽省小岗村,该村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全国首次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制度下农民得以有效地经营自己的土地)。胡锦涛告诉当地村民,它们的土地经营权将“长期不变”,但当前政府鼓励农地流转出租。当前10月份召开的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鼓励土地 流转、商业化种植、农业集体化、城乡一体化,以及农民工纳入城镇户籍等。
总书记似乎愿意到各地考察调研,我们期望今年10月三中全会前夕他会有一次赴地方的考察之行。2012年12月他走访了深圳并明确地将此行与1992年改革前夕邓小平的著名的南方之行联系到一起。
习近平在此次考察中表示:“中国的改革绝不止步,对外开放绝不止步”,他还表示,“我们应当敢于解决危险路上的困难与风险,敢于打破意识形态的分歧同既有利益对改革的阻挠所构成的屏障”。在习今年10月的考察之行中,人们将期待即将来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面临困难,会选择哪条道路,会拿哪些既得利益开刀。
10.改革已然开始
十八届三中全会至少有一点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类似,那就是关键的改革都已经开始。今年年初开始的反腐措施正取得显著成效,行政审批的权力正受到制约,一些价格正在放开(利率、天然气),在经济较长期低迷的形势下货币政策并未放松。我们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这些以初显眉目的改革趋势中扮演催化剂的作用,同时推动更多变革。
第五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3000字)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以人为本,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政策解读
【摘要】 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是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改革
总目标
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宝贵经验。35年的改革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才是改革的主体,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改革必须依靠人民,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性力量才能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改革的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根除,国际经济前景还不明朗,国内经济、政治改革等面临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部署了新时期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主要集中在六大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这是党首次、全面、清晰地提出各项领域专项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化、系统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什么是改革,怎么样改革,改革目的是什么,这是判断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伟大事业。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既是一项坚持原则和方向的改革,又是一项不断开拓创新的改革。怎么样改革,改革能否成功,务必再三思量、慎之又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已走过35年的风雨历程,它始终遵循着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工作得失的判断标准。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指导下,全面稳步推进,分步实施,逐步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深层次问题凸显,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党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作用,能够审时度势、统筹谋划、运筹帷幄、协同推进,能够解决人民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处处体现了改革依靠人民,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精神,这是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诠释,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要求的核心体现,也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诉求点。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政府转变职能和建设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的体现。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求政府不断转变职能、转变角色,打造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加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只有这样,改革才能做到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促使广大人民拥护改革,积极投身于改革的伟大事业中,最终实现个人和国家的中国梦。
全会提出,继续深化财政制度,完善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完善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国家能够更好地发挥国家调控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稳步增长;完善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政府能够更好地调节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完善限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政策,努力缩小社会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完善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能够提高国家公共服务事业能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充分发挥财政的社会调节、社会救济作用。因此,全会提出这项制度改革,强化了国家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所在,能够增强宏观调控经济和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进而从国家和政府层面上切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让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则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
十八大以来,不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公开表态,还是陆续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决心。“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的雷霆出击、“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铿锵有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求真务实,正是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之举。
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路走来成就“富裕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5年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使命,一路前行建设“富强中国”,共圆伟大复兴之梦。上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巨变之后,邓小平不是让改革停下脚步,相反却加快推进改革,“南巡讲话”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潮,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如今,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进入了攻坚阶段,改革模式本身也需要加以变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激发中国变革新活力,再启中国增长强动力,升级中国经济硬实力,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充满期待。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落幕,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已经吹响,未来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依靠人民,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我们广大党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身作则,尽职尽力,团结奋进,锐意进取,不断在工作和学习岗位上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