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专业实习周记
实习周记一
早上赶到电视台已经是8点半了,领我们进去的主编先是给我们介绍了生活频道的大概情况。生活频道有六个栏目,分别是《一帮到底》、《生活帮》、《做客》、《八点听书》、《新闻快线》、《就你不知道》。除了就你不知道是周播节目以外其它栏目都是日播。前一天晚上我就在网上大概了解了下生活频道各个栏目的信息。之前在公共频道《新故事客栈》实习过,《新故事客栈》每天播出的主要是一些汇编故事,我对那种每天窝在办公室的工作方式很是反感。所以我就一颗心坚定要去《生活帮》跑新闻。年轻人,总想多出去跑跑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追求新鲜感。当主编询问我们都打算去哪个栏目实习的时候我毫不犹豫选择了《生活帮》,之后几天工作也的确证实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一天我就跟随师傅出去跑新闻。师傅是一个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的一个人。我亲切的称呼师傅为勇哥。在我印象中,勇哥永远都是用小跑代替走路,以至于每次我跟着勇哥都很吃力。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勇哥这样做是抓紧时间赶新闻做片子。
生活帮给我们实习生感觉就是压力很大,在这里,师傅会很快教会我们最基本简单的工作并把这些工作放给我们。例如敲唱词。记得勇哥跟我说过,每一个实习生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就是帮助师傅把做好的片子唱词并高质量的敲出来。第一次敲唱词的时候由于不熟悉操作方式很是吃力,尤其是遇到很难听懂的方言同期声要来回听很多遍才能敲出来。可慢慢发现,自己敲唱词的速度越来越快,快捷键也越来越熟悉,再难听懂的同期声也不是问题了。我想啊,这或许就是熟能生巧吧。
类似于敲唱词这样的简单工作还有很多,例如上载、送配音、剪同期、举话筒、发关键图、打印。可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缺一不可,少了其中任何一项这个片子都无法完成。我抱着工作当中无小事的态度去努力完成这些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小事情。我心想,我要一步步的脚踏实地向前走,去学会更多的小工作,以至于有一天我能够把所有这些小工作串联起来,做出属于自己的片子。
实习周记二
如果说速度就是新闻的生命,那么速记无疑就是健康生命的维生素。如果说要我证明的话,我现在只能想出两个论点:
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2、细节决定成败。
我发现,一般的事件,采访完之后,留在脑中的信息会急减少,时间越长所能记得的就越少,如果当场没有能够快速用笔记下来的话,后果就很严重了。另外,不能依赖录音,这是我第一次整理录音后的感受,整理稿子依赖于录音的话,我第一次的下场就是一个字不动地打下来,耗时长不说还说不清,记者的评语是“这怎么就成了名词解释了”。还是要靠当场用笔记下来。记得有一次报社做了一个网络直播,我得工作是在一旁把记者与嘉宾半小时的对话记录下来。开始,我认为,这很简单啊,没有比采访更简单的了。还蛮不以为然的认为记者在直播前叮嘱我一边听一边用笔记下来:都有录音了还用得着用笔记吗?结果我错了,大错特错。那次,我花了4个多钟头才把这半小时的录音整理下来,而且是在不需要对谈话做修改的基础上。真的不需要修改吗?当然不是!谈话不等于写文章,总不能把那些口水话都写进去把?而且,这些嘉宾都是第一次上镜头做直播,一个是说话小心,再者很多话模棱两可,涉及一些专业的术语又讲的飞快,如果当时不考虑这些预期的麻烦并飞快地用笔记下来的话,靠录音是要吃瘪的。后来一个同学介绍了他的办法,就是听一遍,然后凭着这点大致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笔录整理稿子。
第二点,我认为也是更重要的,细节。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只一点,就决定了细节的重要性。对于我这种菜鸟,如果不靠笔把尽可能多的细节记下来的话,在整理稿件时只会捉襟见肘。更何况,摆不出事实,怎么称之为新闻?我可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场用笔记下来,好多报社记者工作了十多年了在采访时都不会自负甩掉笔和纸,更何况一个入门级菜鸟?事实上,很多时候,采访时对事件有了大致了解,甚至腹稿也打好了,但是整理起来时,仍旧得依靠一个个白纸黑字的细节。即使记忆力再好也还得和笔录对照一下才行,这可不能拿来开玩笑。
但是,在速记上,有经验的记者就真的是道高一丈了。速记,不仅讲的是速度,更加讲究质量。往往一个很小的采访,我会记下密密麻麻的5页纸,看看记者那比我的还小的本子上却希希松松地记下不满1页,而且还想教师黑板上老师的板书一样有条有理。反观自己的,事后来看,不仅很多字连自己都不认识,而且杂乱无章,反受其乱。报社记者们采访完后立即都形成了条理清晰的腹稿(从他/她们指点我这篇稿要从哪些方面来整理可推断出是这样的),或许跟他们的速记功底密切相关。
第二篇:新闻实习周记
老师讲过,好的新闻写作要求巧妙运用动词,而不是形容词。直到真正开始写作,我才明白用好动词是多么不容易,或者说,直到需要用动词我才知道自己的词汇量是多么的匮乏。
记得我在报社第一篇见稿的文章是以人物为中心写一名商人的致富之路。稿子除了刚开始写有点奇怪以外——记者告诉我以商人为第一人称来写——就没什么特别的了,而且采访对象的述说脉络也很清晰,所以写下来也没什么障碍。正因为这样,我就把标题留在了最后。故事本身没什么出彩的,事件本身也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事,那么一个漂亮的标题将会使文章本身出彩,否则即便原本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难被人注意。后来,我想了很久还是没办法整出一个所谓漂亮的标题,最后就随便拟了个“***的致富之路”的标题。见报后的文章标题则是“***:在**里嗅商机”。单单一个“嗅”字就把一个失意的创业人成功走上致富路的巧妙体现了出来。
那次之后,我开始发现,很多标题看起来拟的很漂亮,甚至好一些都是用最简单的动词来组合的,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标题,其实并不简单。即便那些动词我都知道,不像很多成语、典故,或者印象模糊、张冠李戴,或者根本就闻所未闻,动词很多都是知道的,不经意间也能说出来的,但是就是需要用的时候却吐不出一个词来,最需要的恰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刚开始,我专找新闻标题醒目的动词来抄。抄了30多个后,觉得这似乎不是办法,就停止了。以前老师讲如何写新闻小标题时,用了一个词——拎。动词不也是拎出来的吗?我认为,关键不是用了什么一句话、一个标题用了什么动词,而是拎出来的那个过程,如果我学不会在构思文章时去思考如何选择恰如其分的动词,那么即便抄上一万个词、一万遍词,也不能在实际写作中做得最好,那样的结果最多可能也就是在写的时候脑袋会有很多动词,随便都能选上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好的那个。拎,或许是一种语感。
于是,我开始再看一遍《老人与海》。以前看,只是看故事。说实话,要不是这篇小说短我还真看不下去。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尚不是我能忍受的。我可以用两天时间看完《达芬奇密码》,而且是在高三复习最紧张的时候,并且能牢牢地记住故事很多细节甚至在最后一部分几乎猜中了答案。但是,看《老人与海》非常吃力,很想跳过去,就像看新闻报道时不停地跳过那些数字、人物名字,直接看标题和首末两句话。所以直到看到最后几页我才知道原来圣地亚哥是在同鲨鱼搏斗而不是潜水艇。但是,就是这么一篇简短的小说,我却不能将之复述出来,哪怕让我只用几百字概括。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是我太不习惯的了,我能记住的只有两句话——“一个人只能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来,把我害死,我不在乎谁害死谁”。我不能记得海明威写的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优美的词、句,或许当时我能看见,但是过后就如云烟消散,那么,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级别太低。后来有次和几个同来实习的中文系同学谈到这这部小说,她们也称看不懂、看不下去。
或许,哪天我能看懂《老人与海》了,才能真正写好稿子了。
第三篇:新闻专业实习周记(共)
第二点,我认为也是更重要的,细节。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只一点,就决定了细节的重要性。对于我这种菜鸟,如果不靠笔把尽可能多的细节记下来的话,在整理稿件时只会捉襟见肘。更何况,摆不出事实,怎么称之为新闻?我可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场用笔记下来,好多报社记者工作了十多年了在采访时都不会自负甩掉笔和纸,更何况一个入门级菜鸟?事实上,很多时候,采访时对事件有了大致了解,甚至腹稿也打好了,但是整理起来时,仍旧得依靠一个个白纸黑字的细节。即使记忆力再好也还得和笔录对照一下才行,这可不能拿来开玩笑。
我发现,一般的事件,采访完之后,留在脑中的信息会急减少,时间越长所能记得的就越少,如果当场没有能够快速用笔记下来的话,后果就很严重了。另外,不能依赖录音,这是我第一次整理录音后的感受,整理稿子依赖于录音的话,我第一次的下场就是一个字不动地打下来,耗时长不说还说不清,记者的评语是“这怎么就成了名词解释了”。还是要靠当场用笔记下来。记得有一次报社做了一个网络直播,我得工作是在一旁把记者与嘉宾半小时的对话记录下来。开始,我认为,这很简单啊,没有比采访更简单的了。还蛮不以为然的认为记者在直播前叮嘱我一边听一边用笔记下来:都有录音了还用得着用笔记吗?结果我错了,大错特错。那次,我花了4个多钟头才把这半小时的录音整理下来,而且是在不需要对谈话做修改的基础上。真的不需要修改吗?当然不是!谈话不等于写文章,总不能把那些口水话都写进去把?而且,这些嘉宾都是第一次上镜头做直播,一个是说话小心,再者很多话模棱两可,涉及一些专业的术语又讲的飞快,如果当时不考虑这些预期的麻烦并飞快地用笔记下来的话,靠录音是要吃瘪的。后来一个同学介绍了他的办法,就是听一遍,然后凭着这点大致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笔录整理稿子。
第四篇:新闻实习周记8
本周做的事,第一件是帮老师在网上搜集资料,固然是上网,但网上的资料是海量的,怎样从这些资料中找到有用的,有价值的还是要有能力的,并且要认真,踏实,有耐心的把百度最少前二十页给看完,再在从中整理。
第二件事是随着老师往采访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录音,回来后整理录音,发现录音的声音特别小声,整理起来特别痛苦。每件事都要特别仔细,由于听说有同学不谨慎没录到音或把录音给删了,那酿成的后果真是没法弥补的。采访各种人的同时,实在也是反思观察个人价值观的一个进程,真实的有自信,成功的人怎样的,怎样表现他的一言一行,接触到了自己会深有体会。最痛苦的一件事是老师派我自己去楼盘采访,让自己找几个楼盘实地采访。就这么换乘着各种交通工具,问了无数人,走了很多路。新闻真实性,就是这样,尽对不能靠感觉考料想,即便知道结果也一定要实地验证。今天的电话采访两个专家,结果第二个忘了录音了,还好只是几分钟的采访,赶紧整理出来,这些不能犯的错以后真不能犯了。
记者代表着一种责任
在实习期间,我曾出现过两次马虎大意,但都让我提前发现,并及时给纠正了。这两次都出在数据上,当时统计数据,由于大意,有所出入。
一次是我在博客中发现信源,又找到了教育部的权威文件,但当时由于博客大部分内容和文件数据一致,便“懒省事”用了博客中的数据,后来由于没事干,又对文件数据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有错。
王老师批评:“要是见报了,人家没错,你弄错了,丢人不丢人?”
另一次是3.15维权。当时,另一位记者让我去采访。其实,新闻通过事实来体现作者的观点倾向。但面对摆在眼前的事实,你是偏向群众还是群众的公仆?这里面存在着利益问题,群众可能是想通过投诉占小便宜,群众公仆也可能真的是不作为。这中间就存在着一种责任问题,需要记者来平衡。
喻国明箴言:媒体的责任在于当社会要哭时,不让大家哭得更伤心;当社会要笑时,不让大家笑得更狂妄。
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只一点,就决定了细节的重要性。对于我这种菜鸟,如果不靠笔把尽可能多的细节记下来的话,在整理稿件时只会捉襟见肘。更何况,摆不出事实,怎么称之为新闻?我可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场用笔记下来,好多报社记者工作了十多年了在采访时都不会自负甩掉笔和纸,更何况一个入门级菜鸟?事实上,很多时候,采访时对事件有了大致了解,甚至腹稿也打好了,但是整理起来时,仍旧得依靠一个个白纸黑字的细节。即使记忆力再好也还得和笔录对照一下才行,这可不能拿来开玩笑。
我发现,一般的事件,采访完之后,留在脑中的信息会急减少,时间越长所能记得的就越少,如果当场没有能够快速用笔记下来的话,后果就很严重了。另外,不能依赖录音,这是我第一次整理录音后的感受,整理稿子依赖于录音的话,我第一次的下场就是一个字不动地打下来,耗时长不说还说不清,记者的评语是“这怎么就成了名词解释了”。还是要靠当场用笔记下来。记得有一次报社做了一个网络直播,我得工作是在一旁把记者与嘉宾半小时的对话记录下来。开始,我认为,这很简单啊,没有比采访更简单的了。还蛮不以为然的认为记者在直播前叮嘱我一边听一边用笔记下来:都有录音了还用得着用笔记吗?结果我错了,大错特错。那次,我花了4个多钟头才把这半小时的录音整理下来,而且是在不需要对谈话做修
改的基础上。真的不需要修改吗?当然不是!谈话不等于写文章,总不能把那些口水话都写进去把?而且,这些嘉宾都是第一次上镜头做直播,一个是说话小心,再者很多话模棱两可,涉及一些专业的术语又讲的飞快,如果当时不考虑这些预期的麻烦并飞快地用笔记下来的话,靠录音是要吃瘪的。后来一个同学介绍了他的办法,就是听一遍,然后凭着这点大致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笔录整理稿子。
老师讲过,好的新闻写作要求巧妙运用动词,而不是形容词。直到真正开始写作,我才明白用好动词是多么不容易,或者说,直到需要用动词我才知道自己的词汇量是多么的匮乏。本周的稿子是以人物为中心写一名商人的致富之路。稿子除了刚开始写有点奇怪以外——记者告诉我以商人为第一人称来写——就没什么特别的了,而且采访对象的述说脉络也很清晰,所以写下来也没什么障碍。正因为这样,我就把标题留在了最后。故事本身没什么出彩的,事件本身也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事,那么一个漂亮的标题将会使文章本身出彩,否则即便原本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难被人注意。后来,我想了很久还是没办法整出一个所谓漂亮的标题,最后就随便拟了个“***的致富之路”的标题。见报后的文章标题则是“***:在**里嗅商机”。单单一个“嗅”字就把一个失意的创业人成功走上致富路的巧妙体现了出来。那次之后,我开始发现,很多标题看起来拟的很漂亮,甚至好一些都是用最简单的动词来组合的,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标题,其实并不简单。即便那些动词我都知道,不像很多成语、典故,或者印象模糊、张冠李戴,或者根本就闻所未闻,动词很多都是知道的,不经意间也能说出来的,但是就是需要用的时候却吐不出一个词来,最需要的恰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这周老师休假,所以我的任务也相对减轻了一些,但是我还是坚持每天来报社,每天阅读报纸,每天了解新闻信息。因为有些东西,是需要长期的坚持与积累才能慢慢产生敏感度与潜力点的。
周二的时候,我在报社浏览新闻。偶然间听到相邻办公桌的薛老师对着电话说道: “我们报社是采编分离的,您这种软文性质的广告我们是不做的。”“我们是不收钱的,我同事也没有人会收这种钱的。”类似的话语,我也在其他记者打电话的时候听到过。记者收红包的潜规则大伙儿都懂,但是该收的不该收的,老师们身体力行地教导着我们。昨天听到在武汉实习的同学跟我抱怨,带她的实习老师对她爱搭不理,采访也不带上她,最多只是让她找找资料、听听录音,感觉学到的东西不多。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幸运多了,老师基本上所有的采访都会带上我,而且在采访之前会跟我讲解可能问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状况,提醒我注意记录的细节,采访后还会告诉我这次采访的重点以及写稿的方式及风格。每次出去都让我觉得收获很大,很激动。
这周我只做了一个关于银行取现的新闻,是为了方便暑期市民出行的,我走访了十多家银行的网点,了解了不同银行借记卡异地同行ATM取现和异地跨行ATM取现的手续费,哇塞,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呢,我发现区别真的很大。
民生银行每笔收5元,其它收费银行,基本是在异地同行取现费用基础上再加收一笔跨行费。
其中,工行每笔加收4元,农行按区域的不同,每笔加收2-4元,其 他的为2元/笔。就是这个稿子让我有点郁闷,由于对于银行业不太了解,结果弄错了几个数据,虽然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和我一起检讨错误,但是我还是觉得心里很愧疚,这件事也让我了解到 认真的意义,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不能得过且过,不能出任何差池,否则会很麻烦。我以前还有点觉得老师认真过头了,每个数据都要核对好几遍,现在才知道她的用心良苦呀。我要好好向她学习。
忙忙碌碌,收获颇丰 这周一,我一到办公室,凳子还没坐热,办公室主任就拿着下午的一份紧急新闻发布会 给我,我连忙联系。老师敲定了下午的行程。
今天是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重大建设项目面向民间投资公开招标。我第一次参加这种省级的新闻发布会,感觉好严肃。上面几个领导说了很久很久,演讲稿真长。到最后的记者提问环节,老师提了 个问题,我觉得太有范儿了,啥时候我也可以以记者的身份提问呀。第二天就这个新闻发布会做了一个整版,而且是头版。看着哗哗的铅字,顿时觉得很有成就感。这一天也同时把上周的两个经济类稿子上报了。
周二,报社的黄老师因为两个采访冲突了,所以让我们帮忙跑一下 “民生热线” 的稿子,时间是中午11:30—12:30,我早上九点多就出发了,因为公交要坐22站。我喜欢坐在公 交上晃悠悠地注视这个城市,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认识这个城市的方式。
本周我在印报制版室实习,我在实习时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排版老师接收传送过来的报纸的文字和图片内容,并且对文字和图片内容进行审查核实。对于文字部分的内容主要就是审查有无错别字或者是词语使用不当还有句子是否通顺,这一部分的工作就是用上了我在学校期间所学的现代汉语的知识,发现问题后和排版老师商量验证无误后方可正式进行排版。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在校期间排版掌握的不是很好,有的技能还不是很熟练,所以排版老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让我直接去排版,而是要求我帮助她审查报纸内容并帮她接收客户要求和信息。时间长了,在对一些排版知识和工作程序熟练之后,排版老师开始教授我一些关于排版的实用知识,这样的知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学到的,这是排版老师从工作和实践经验中得到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和自己的练习,慢慢地排版的一些技能掌握了也熟练了,这时排版老师让我独自接受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报纸排版,我自己做完之后请老师审查并指导修改。
第五篇:专业实习周记
专业实习周记
(一)在1月30日这一天我到武汉汉威土建工程有限公司去实习,第一周短短的五天让我学习了不少。
本周是我的第一个实习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进行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实习。实习,虽然不是真正的工作,但却是我工作生涯的一个起点,也是从学生过渡到工作人士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经阶段。
第一天实习,内心忐忑不安,感到既新鲜又紧张。新鲜的是能够接触很多在学校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检验自己两年的所学。紧张的则是,没有经验,万一做错,或做不好事,很容易就会被人讨厌甚至责骂!最重要的是,我不愿因为自己而给别人带来麻烦!一张张生疏的面孔增加了一份我的胆怯,还好,虽然不认识,但他们微笑的表情给了我一份勇气。
有一位年长的前辈耐心地向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业务、往来账目的登记、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类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然后又向我讲解了作为会计人员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要领,对我所提出的疑难困惑,她都耐心解释,尤其是在会计的一些基本操作,给予了相当细心的指导,心里上,我相当的安慰,这是对于一个心里还有胆怯想法的晚辈真诚的照顾,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能遇上这样的师傅真是我的幸运。
头一周的实习还是令我不是很习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他们对会计的熟悉使我的心里产生了些许自卑,但让我更加坚定的好好向他们学习。这五天通过那位前辈的指导,让我加强了对会计的了解。虽然并没有完全手工操作,但五天学到的知识很多了。在这一周里,我尽量让自己更快地去适应环境,更快地融入这个集体中,因为只有和上司、同事都处理好关系,才能有利于自己工作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