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为何逃出大学读后感
今天,在网上为正念高一的Mygirl查找一点生物资料;这是一门非常有趣,富有探索意味的学科,我的高中年代就很喜欢,特别是它的实验课,新奇,激动,会有一点探秘心理的满足感,我为何逃出大学读后感。沉浸在知识的回顾中,无意点开了混在其中的一篇文章,它的题目就是“我为何逃出大学”,好奇心驱使我一字一字地看下去。文章的全文如下:我为何逃出大学吴宓雯
那天,一位朋友从香港来京,晚上约了几位新知旧友在城东的一家酒楼小聚。席间,朋友的一位旧友谈起了她的儿子,说:“苦熬了十几年,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可是没读到一半他就跑出来了,连文凭也不要了。他的一个同学,以高分考进上海一所重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只读了一年也跑出来了。还有我老同学的儿子,在北京上大学,也在闹着要退学。你说,这些年轻人是怎么了?就是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也得先拿到文凭啊…”
正说着,一位高个儿,梳着马尾辫,穿着大红T恤,背着黑色摄影包的年轻人推门进来。
“这是我儿子小路。”她马上打住话头,给大家介绍说。
分手时,小路母亲悄悄跟我说:“他也许愿意跟你谈谈,你问问,他是怎么想的。”
这之后,我曾多次给小路打电话,都是他母亲接的。他不是在忙着拍电影就是去法语班听课或是去酒吧看电影会朋友。
不久前的一个深夜,我终于在电话那头逮着了小路。他很痛快地答应和我聊聊。“18岁以前,所有的人都告诉我.人生的路只有一条,这就是上大学”
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都是好学生,虽然初中毕业以几分之差没考上重点高中,但是高中3年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那些年,我满脑子就想着一件事:一定要考上大学。
我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虽然他们不像我有些同学的父母那样将考大学挂在嘴边,但是他们每一点细致人微的关怀,每一句殷殷叮嘱的话语,都能使我感觉到那份沉甸甸的期望。我还有一位姐姐,她在国内读了大学后,又留学日本,每逢谈起她,爸爸妈妈总流露出掩饰不住的骄傲。
后来我才明白,不管我和我的同龄人愿不愿意,上大学,这似乎是一条规定好了的路。在我们前面,已有无数师哥师姐从这条路上走过,在我们后面,还将有无数的师弟师妹从这条路上走过。
为了考上大学,虽然我没有头悬梁、锥刺股,学习也算是刻苦的。我不喜欢英语课,可是为了高考不拉分,我不得不硬着头皮背单词,记句型,那些日子我背得昏天黑地。虽然下了这样的苦功夫,后来进了大学,我对英语也没热爱起来。上课时,我不得不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因为老师告诉我们,只有跟着他走,才能考上大学。
记得上高中时,语文老师让我们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和课文的中心思想。我向来就对这种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作业很反感。一篇好文章,一千个人阅读,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怎么可能只有一种答案。况且,划分段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么可能只有一种划分。我想,如果请文章的作者来做这样的题,说不定也会做错,因为,他绝对不会是想好了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才动笔写的。可是老师告诉我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保留,但是考试时,必须按标准答案答题。
一次,化学老师给我们布置课堂练习,我做错了一道题。老师罚我回家后做100道化学题。其实这种惩罚在不少校园一直盛行,罚读一百遍书的,抄写一百遍课文的,罚去学校操场跑10圈的。老师也许是恨铁不成钢,可是,这种惩罚在学生心灵留下的阴影和伤痛也许会伴随一生。
上小学3年级时,我爱上了摄影。开始,也就是拍拍风景照。后来,我进行了一种尝试,就是将正活动着的人或动物拍成一组,我将这种反映连续动作的照片给同学看,同学说你这拍的有点像电影。我一下子很振奋,觉得拍电影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当时的想法很幼稚,但是后来我知道了,我的兴趣和爱好其实早在小学时就开始潜伏在身上,只是为了考大学我闭目不见而已。因为上大学与玩摄影比起来,前者似乎实惠得多。一直到上高二,寒暑假时,我还偷空骑自行车出去拍照。那时候,我甚至有一个很宏伟的拍摄计划,我想将北京城里的胡同都给拍下来,为正在不断消失的胡同留下一份史照。我陆陆续续已经拍了不少胡同。可是到了高三,一日重似一日的学习压力终于使我不得不中断拍摄计划。
为了考上大学,我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那是我对自己内心欲望的一次妥协。
这种随波逐流,在我填报大学志愿时可略见一斑。1997年,我参加了高考,总分超过了重点大学本科录取分数线。填报学校和专业时,虽然我很想上电影学院,可是听说电影学院不是重点大学便犹豫了。父母建议我报考上海一所重点大学,我很喜欢上海这座城市,于是,学校很快就敲定了。父母问我想学什么专业,我将那所大学所有的专业都看了一遍,似乎没什么感兴趣的,后来觉得自己化学还可以,就胡乱填报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当时我的感觉,就好像一场马拉松比赛终于跑到了终点,我只知道自己是胜利者,其他我都不关心了。“进了大学才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所学的并不是自己所热爱的”
刚进大学时有一阵子兴奋和新鲜。可不到一个月,这种感觉就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沮丧、失望、苦闷和仿惶。
因为我发现,所学的并不是自己所热爱的。我为自己错误的选择而懊悔。最初,我也曾试图说服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也曾尝试着进人学习状态,但是,我最终不能说服自己,如果干了一辈子也不爱这一行怎么办?我为这个假设的结果不寒而栗。
不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也就没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第一个学期我算是硬着头皮撑过来了,各门功课勉强及格。可是到了第二个学期我再也打不起精神去听课了,同学会上课,我就躲在宿舍读自己喜欢的书。那个阶段我读了很多书,尼采的、弗洛伊德的、泰戈尔的、惠特曼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托尔斯泰的、钱钟书的…有许多书都是原来我一直想读而没时间读的。我还开始写诗,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想当诗人,而是宣泄内心的苦闷。在当时,读书和写诗成了我缓解内心苦闷的一种手段。
那段时间我很彷徨,我不知道脚下的路该怎么走。如果就此放弃,寒窗十几年的努力将付之东流;如果不放弃,学一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是一种痛苦,也许会是终生痛苦。就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计算机系一年级的S君(请原谅我不说出他的名字)。
S君来自青岛,虽然他学的专业令许多人羡慕,可他自己并不喜欢,他喜欢的是音乐,他收藏了1000多张CD,书桌抽屉里、衣服箱子里装的全是CD。自从进了大学,S君就很少去听课,不是躺在床上听CD,就是趴在桌子上作词作曲。大一上学期,他每门功课都亮了红灯。我没有问过S君,他为什么要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也许是父母武断的决定,也许是阴差阳错的无奈,也许是像我这样糊里糊涂进错了门。因为在我的同学中,不少人就是这样进来的。
认识S君后,我们常在一起唱歌、弹吉他、聊天,也倾诉各自心里的苦闷,我们觉得,仅仅为了一张文凭在学校混下去,是浪费生命,不如离开学校去做自己感兴趣的、喜欢做的事。
到那个时候我已经明白了,我之所以对所学的专业提不起兴趣,是因为那个在儿时就潜伏着的梦苏醒了,摄影才是我最喜欢最热爱的。
1998年5月,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态度坚决地提出要退学,并谈了退学的种种理由,我说,我不愿将生命耗费在我不感兴趣的学习上。我不知道我的信给父母带来怎样的震惊和不安。
几天后,母亲从北京赶到上海。我以为母亲一定会严厉地训斥我,没想到,她见到我后平静地说,你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我跟你爸都能理解,但是,不能不上大学。那天晚上,我和母亲在林阴道上一边散步一边交谈,母亲讲了许多鼓励我继续上大学的话,她答应让我转校。
从不求人的父母,几乎动用了他们所有的关系,上海另一所重点大学终于同意让我转到该校广告专业。
虽然这并不是我喜欢的专业,但我不忍心伤害四处为我奔走的父亲和母亲。1998年9月,我作为该校98级新生人校学习,读后感《我为何逃出大学读后感》。“既然结论有了还是谁一的,还用得着学吗”
刚进校我就打定了主意,好歹将4年学完,拿到本科文凭后再去干自己喜欢干的。
没想到,不到一年我就坚持不下去了。我的失望是从哲学课开始的。
我对哲学一直怀有好感,如果没有哲学家,人类也许还在黑暗中摸索。可是学校开的哲学课却让人失望。单
一、陈旧的教材,死板、僵化、照本宜科的教学,使这门课变得索然无味。
哲学本是引发人思考的学问,本是思想火花的撞击,可是我们的哲学教材却已经将自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结论告诉你了,不管你同不同意,你只能接受这样一种现成的观点和结论。
既然别人已经代替我思考了,我还需要有思想吗?这样的哲学课培养的只会是思想的懒汉。
大一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时,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论文,我写的题目是《哲学的末路》,探讨的是哲学的危机和困境。几天后,老师找我谈话,说:“你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最后评价你的还是考试,如果考试时你这样答题肯定不行,你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是答题时,你必须按标准答案做。”当时我心里就很悲哀,不知是为老师,还是为自己。既然结论和观点都是现成的,而且还被规定为是谁一的,还用得着我去学吗?还用得着我去思考吗?从这以后,哲学课我基本上不去听了。“这一切都让我失望,这就是我十几年寒四苦读梦寐以求的大学冯”
大一下学期开了现代诗歌课。这本是我很喜欢的一门课,可是听了几课后,我再也不想去听了。诗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思想与思想的握手,诗是一种意境,是一种以忽不定的感觉和瞬间的顿悟。可是老师却将诗进行硬性切割,一首完整的诗被肢解得七零八碎,而且不管什么类型的诗都要归纳出个一二三,都要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这种教学常让我有一种强奸诗意的感觉。它使本来很丰满很动人的诗,变成了丢肉失血的骨架。苍白的骨架,又谈何美感。
这一切都让我失望,这就是我十几年寒窗苦读梦寐以求的大学吗?我来这里求知,可是我又学到了什么呢?有的老师十几年讲一本教材,有的专业甚至还在使用六七十年代出版的课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升级更新,已经在以“月”和“日”计,可是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教材还是90年代初的版本。
失望还来自周围的环境。我有一位同学,每天都过着机械、刻板的生活,专业课不怎么上心,却拼命在学外语。我问他学了外语以后干什么,他回答说:“出国。”我又问:“你出国以后干什么?”他一脸茫然。在大学里,像这样的同学为数不少。还有一些同学终日无所事事,经常逃课到校外泡网吧,在网上聊天玩游戏,因为他们太空虚太无聊。
为了使自己不至沉沦迷失,我开始自学有关摄影的理论书籍,我参加校学生剧社,演话剧、舞台剧和小品,我还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盲童录音制作历史故事和中外名著。
到了大二上学期,爱好音乐的S君已义无反顾地退学回了青岛,快乐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那些日子,我一次次问自己,仅仅为了一张文凭付出4年时光值得吗?虽然一百次一千次地认为不值得,但是我怕又一次伤了父母的心,所以一直迟迟不能下决心。
也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老师将经常旷课的学生名单交到了学校,那上面就有我。有关领导找我们谈话,让写个检查保证以后不旷课。其他同学都写了,只有我没有写。我想,我该下决心了,如果再拖下去,也许我会失去今天的激情。
去年2月,我去学校办了退学手续。“离开大学后我活对充实和快乐,父亲说他最欣赏的是这一年里的我”
感谢父母,他们平静地接受了我退学的事实,使我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他们每个月给我200元零花钱,他们说,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希望你走好。
我将父母每个月给我的200元零花钱几乎都花在买影碟上,那些日子,我看了四五百部中外影片,一些优秀的大片和艺术片我反复看,分析和研究各种镜头的使用。除了看电影,其他的时间几乎都放在阅读有关电影摄像、电影导演的书籍上。
去年4月,一位朋友告诉我,北京电影学院后面有一家黄亭子酒吧,每周六、周日放电影,在那里看电影的大都是一些电影爱好者。从这以后,黄亭子酒吧几乎成了我每个星期必去的地方。在那里,不但能看到在电影院难以看到的欧洲艺术片、亚洲的新电影,还能看到很多独立电影、纪录片。留学生短片、“实践社”社员的DV作品。“实践社”是一个由喜欢看电影和拍电影的年轻人组成的民间组织,在那里,我认识了许多像我一样做着电影梦的年轻人。
去年4月,我随父母去日本探亲时带回了一台小型数码摄像机。拿着这台摄像机,我急不可耐地开始了尝试,急不可耐地要将自己的电影理念用镜头语言表达出来。
我的处女作是一部实验片,讲的是两个年轻人甲和乙的故事。甲在一家机关上班,每天都过着机械、呆板却很平稳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似乎将甲变成了一个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人。乙是做音乐的,喝酒、打架,有点玩世不恭。可是这两个有着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性格的人,内心却有着几乎相同的苦闷和压抑。我将两个人同时表现在一个画面上,屏幕一分为二,这一半讲这个人的故事,那一半讲那个人的故事。拍完素材给圈内人看,有人说看了很新奇很震撼。
去年8月的一天,我正在黄亭子酒吧看电影,有人将电话打到酒吧找我,是一位电影发烧友,说他写了一个剧本,想请我做摄影。这是一部19分钟的故事片。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位在公司上班的男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生活,为了排遣苦闷,每天下班了便去泡酒吧。一天,当他百无聊赖地随手翻阅酒吧的留言簿时,发现了一位女大学生的日记,那是对远在国外留学的男友的刻骨铭心的思恋。从此后,男人每天都能在留言簿上读和女孩留下的日记,日历一页一页地回过去。一天,男人又来到酒吧,可是这天留言簿上没有女孩的日记,有人看见她坐在街边哭泣。拍完后,我们拿到黄亭子酒吧放映。
去年国庆节,我一天都没休息,日夜赶拍一部新影片。剧本写的是一个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的故事,通过一对青年在恋爱中相互躲藏又相互寻找,表达了人们对于爱情不可把握的困惑。影片中,我采用双镜头相叠的手法,强烈地营造出一个亦虚亦实的意境。白天,我背着摄像机乘公共汽车从一个外景点起到另一个外景点,晚上进行剪辑,常常忙到天亮才回家。片子拍完后,我们拿到北大、清华和三味书屋放映,受到欢迎,网上还出现了评论文章。
前不久,我与一位朋友合拍的一个短片,获得了数码专题片优秀奖。这个短片还被推荐参加纽约短片节,最近,我们已得到了人围通知。
这一年,我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可是却过得充实和快乐,每一次创作的过程都是一次神秘的游历,充满了探索、困惑和喜悦。那天,父亲笑着说,他最欣赏的是这一年里的我。其实,在这23年的人生中,我最欣赏的也是这一年里的自己。“学习的自由是一种基本权利。成功的标准应是人生的幸福圆满”
在北京理工大学,我向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杨东平研究员讲起了小路和他同学的故事。杨东平告诉我,近年来,大中学生退学的案例时有所闻,似有增多之势。
据了解,相当多的在校大学生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在有些学科更是高达三至四成。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大学资源短缺,大部分学生的第一选择是考上一个大学,而个人兴趣则被降到了最低点。这种无奈的现实,使许多人不得不学习和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这种对个人兴趣和爱好的压抑,其实是对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
杨东平说,学习的自由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人有权去学习自己所喜爱的专业,有权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过去在计划体制下,人的这种权利被剥夺了,个人选择的自由被取消了。大学之大,原本意味着广博、综合、自由开放,应在大学的范围内确立自己的学习领域,而不应将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局限在一个非常狭窄的专业领域之内。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的名言之一,是告诫新生不要说自己是某某学院的学生,每一个进人哈佛的学生都是哈佛大学的学生。
小路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逃出了大学,可是不少大学生虽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却只能硬着头皮坚持着。杨东平说,虽然我们都明白学力不一定等于学历,能力不一定等于文凭,但在当前这种重学历、重资格的社会环境中,在现行体制之外一的处我发展,无疑极其艰巨、充满风险,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实力、具有创造性潜质、个性比较发展的人才敢于尝试。他们在对愈演愈烈的惟学历、惟文凭的世俗风气发起挑战,他们同时也在挑战世俗的”成功观念--成功并非等同于成名成家(否则就意味着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注定是失败者).更不意味着获得许多高级标签的“包装”。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人获得圆满幸福的人生。
虽然小路没有大学文凭,可是如果他在获得自由、获得快乐的同时,不断进取并最终自我实现,以自己的创造和所热爱的职业服务于社会,谁又能说这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生呢?
近日,我接到小路母亲的电子邮件:
说实话,这一年里他很努力、很辛苦。我与他父亲有同感,很欣赏这一年里的他。现在经常有电话或电子邮件请他拍东西,但是为了学外语,争取出去学习自己爱好的电影,他毅然恶痛割爱。从前他不喜欢外语,现在自觉学习;他以前痛苦地抑制自己的爱好,现在自觉抑制。从中我们真正感到电影对他的重要,理解他说过的电影将成为他的生命的含义。同时也看到他的成熟。现在才意识到退学对他来说是一种积极追求的开始。现在我们后悔自己没能早一点从世俗中走出来,没能早一点给他以更多的支持。我们也已经不会在乎人家如何看我们,不会在乎脸面问题。
有朋友对我说:“他敢于放弃重点大学的辉煌,一定会创造更大的辉煌。”我想辉煌不在于名利,而在于人要有目标,在于对目标做最大限度的努力和追求。对父母而言,又有什么能比孩子有所追求,生活得充实、愉快而更感欣慰和幸福的呢?
(段礼样摘自《中国青年报》2001年6月13日,)
本文摘自《读者》2001年第17期
2002-11-18全文读完,看到落款的内容,才知是10年前的文章。文章的所讲述的内容及所涉及的几人的心灵剖析,时值现在仍很有意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迈入大学之门,此时孩子大多年满18岁,已经成年,有很多的人生方向需要他们去自主选择,父母的要责便是及时撤手,像小鸟的妈妈一样,果断地对羽翼已满的孩子痛下逐客令。在这点上,人类真的应该向自然界好好学习。很多时候,父母的内心一直将子女视作长不大的孩子,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及社会普遍的认知去指挥他们,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譬如,学习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找个体面的好工作。此时,孩子的兴趣爱好被无情地搁置在一旁,不被理会;孩子的种种思考与梦想被视作不务正业。他们成了父母未实现的理想的后继者。同样家有高中生,我的个人感触是,文章最终是在提醒各位父母,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修正自己的观念,从世俗中走出来,对自己的孩子爱而不溺,懂得爱他先要放手的道理。子女们首先是他们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影子。
第二篇:《逃出13号牢房》读后感4篇
《逃出13号牢房》读后感4篇
周琪悦:
这篇小说讲的是一位科学家“思考机器”挑战逃出严密看守的牢房。进了牢房,他惊人的思考能力就慢慢显露了出来。他精心为典狱长设计了一道道玄机,我都有点看不太懂,真是比《名侦探柯南》还让我困惑!最后逃出来了,向典狱长解释一切时,才让我恍然大悟。重重的心机真是少见!
读完故事,我惊讶于他深藏不露的逃脱计划。我敬佩于他仔细谨慎的思维方式。他多么勤于动脑!难怪被称作“思考机器”,简直比机器还精密。得好好学习动脑,爱思考的人一定是聪明的人。
好好运转一下我“生锈”的脑子吧!
吴逸楠:
《逃出13号牢房》的开头与《八十天环游地地球》的起因极为相似,都是来自一场赌约。被称为“思考机器”的凡杜森博士与他的朋友打赌:凡杜森博士不带任何东西,若能从关死囚的监狱中逃出来为胜。
《逃出13号牢房》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处处隐含着微妙的联系。我第一遍读的时候,读到他逃脱成功那一段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搞清楚他到底是怎么样逃出来的,很多情节似乎对成功逃脱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真是一头雾水。后来我又细致认真地阅读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语句,经过分析思考才知道,这些蛛丝马迹正是这次成功逃脱的关键。
这也许就是这篇小说的点睛之笔,要我们认真细心,不能马虎,要开动脑筋,思考分析。因为你一不小心,就会让某些重要的线索在眼前一晃而过。
在阅读的时候也可试着想一下自己就是凡杜森博士,被关死囚的监狱中,你会怎样脱险呢?开动脑筋吧!我想这就是凡杜森博士被人称为“思考机器”的原因吧!
吴思泓:
今天彭宇晨为我们分享了三篇有趣的小说,篇篇都精彩,可谓是各有千秋,不过第三篇小说《逃出十三号牢房》的风格我最为欣赏。
虽然不是我最喜欢的侦探推理小说,但我认为主人公很会思考,有胆量,并且言出必行,但情节极为现实,作案方法也合乎情理,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缜密。
我觉得作者对主人公的人物描写也很到位,由小到大,有的部分描写细致,()有些部分的描写比较概括、模糊,给人一种秘密感。让我可以在自己脑海中根据这个人的性格来刻画他的长相,反倒更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我以后在描写人物的作文中也可以用这种有详有略的技巧了。
其他文章的文风也很有意思,如果有时间,我也要把第一篇全文找来读一读。
郝晨伊:
这篇文章是一篇悬疑推理小说,讲述了一位博士在一个星期内神奇地逃出13号牢房的故事。
悬疑小说有几点显著的特征:
一、令人想快速读下去;
二、故事情节环环相扣;
三、真相出乎读者意料。这篇《逃出13号牢房》样样具备。
满以为“思考机器”一定不能在一星期内逃出牢房,但这个聪明人利用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逃了出去。从思考机器进入牢房的那一刻起,每一个细节描写都有可能成为最终越狱的线索。所以在看这类文章时需要格外仔细。
思考机器是一个很善于观察的人,看到排水道的老鼠就想到利用动物传递信息。阅读到作者描述思考机器逃出监狱见到监狱长的一幕时,读者想知道答案的强烈意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达到高潮。
文中思考机器善于动脑,有着非常厉害的逻辑推理能力,我要向作者学习,争取也写一本推理小说!
第三篇:我为何而生读后感
《我为何而生》读后感
《我为何而生》即(我为什么生活)有感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为了看到每天的太阳,我来到这个世界。大概意思是这个,是哪位作家说的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读到这里时有几分激动。
看罗素的《我为何而生》也感动于他的执著,但引不起什么共鸣。人的经历、阅历不同,所处的年代不同,思想就会有千差万别。只能说我和罗素有很大的差别,并难以逾越。我为何而生?这个问题问的很茫然,是啊,我究竟为何而生呢?我不想为死亡而生,否则来人世何用? 既然选择我来到这里,我就为体验生活而生,一天的学习,照例应当好好休息一下了,但事实上,是没办法停顿的,因为明天还有许多事情在等着我们,学习这场激烈竞争的序幕才刚刚拉开,谁能大意的可以高枕无忧呢?更何况高考是我们的爹娘!
我现在的学习,其实是让自己的心踏实一些,我今天的努力,就是今天的从容,明日的从容又是为了后日的准备,谁又知道后天又是什么样子呢?某些预言家说,后天就是世界末日了,不趁着现在好好享受,到那末日到来之时,人就无法再享受到美妙的事物了。也许后天就是世界末日,但真正得人是不会因为末日的到来而放下手中的学习,工作的。轻易放下手中学习,工作的是那些心中没有主见的人,是那些没有寄托的人,是那些随波逐流得人。但是,我认为认识应该享受美妙的事物的,不管何时何地,也不管身陷在何种压力之中,他都要有一颗欣赏美妙事物的心灵,因为人是为了美妙的事物而存在,人是有着美的感觉得动物,没有了美的感觉,没有了美的事物,人就是去了自身的意义。
在司空见惯的环境里,人是脆弱的。各种单调重复的信息和符号切割着视觉、听觉以及包括第六感在内的其它种种感觉,没有人能抗拒,麻木成为最经常的结果。有时候,自己常常活在别人的快乐或者悲哀里,因此而感到孤独。。
其实世界并不是很陌生,阳光离我们也并不遥远,我们随时随地的都可以看到阳光下自己光亮的影子。。
人生是一条无法选择的路,人需要美妙的事物,因为美妙的事物,可以是我们心情舒畅。我们也许会为了某一刻的美妙怡人的感觉而独自心醉神迷,也许会为了某一次的慷慨悲歌而痛哭流涕,发现了人生的短暂。
第四篇:《围城》读后感之——逃出你的城
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
《围城》读后感之——逃出你的城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报关与国际物流)班级:B1101 姓名:李晶舟
《围城》读后感之——逃出你的城 我想以此篇随笔来劝慰那些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不停运转的人们。希望你们可以偶尔停下来歇一歇,用心去感受,做真正的自己,享受生活,逃出你的城。何谓“围城”?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给黄罗芳一张纸条,阐明了“围城”的丰富内涵,上面写道:《围城》的主要内涵是: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大都如此。
想起了这句话,我又读了《围城》这本书。
主人公方鸿渐从欧洲留学回国后,进出事业、爱情、家庭三座“围城”,屡屡抗战,最后仍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书中还塑造了另一些“归海派”人物和国内的知识分子,如空虚无聊的赵辛楣,矫情浅薄的苏文纨,纯真可爱的唐晓芙,巧于心计的孙柔嘉,虚伪卑鄙的李梅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运用讽刺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入情入理的发掘了人物的隐秘心理。
性格决定命运,我想是这样的,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他虽然善良,但又有些懦弱,缺乏原则,甚至还带有,一丝玩世不恭的态度,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使他身陷“围城”。其实,“围城”都是自己创造的,他想成为大人物,这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只想去改变环境,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在那个时代,作个大人物不容易,必须有高尚的品质和情操,要具备很多优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他人的尊重,或者利用旁门左道,利用手段,做一些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事情。而方鸿渐,他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面对自己的欲望,他有些亦正亦邪,他一直在两者交界处游荡。正是这种性格,使他身陷自己为自己创造的“围城”。
《围城》这本书我读了很多遍,这次读完以后,对这本书又有了些新的认识。有的报道说,方鸿渐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还怀疑作者的博士单位是否也是虚构的。但无论如何,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句话是无容置疑的。但正因为他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才构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围城”。他希望做个大人物,这样的性格,似乎就决定了他的一生。
方鸿渐的第二圈“围城”就是给他带来多灾多难的假学位。方鸿渐到底是个知识分子,在买假文凭之前,他也问问良心,他为自己起了最好的籍口:“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以他自己的口气,就是“说了谎话,还要讲良心。”说谎就说谎嘛,讲了良心这谎话就变得不伦不类了。既然讲良心,就干脆别买学位了。既然都不讲良心了,就干脆把学位发扬光大吧,省的害得自己当个副教授忍气吞声的,两头不着岸。
方鸿渐一生的第三圈“围城”,我想没有人会反对,是他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候的玩世态度。或许,第—圈“围城”建立之时,就注定了会有第二圈围城,就注定了会有第三圈围城了。在那个到处是“小人物”的时代,做个大人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的。可是他还是希望做个大人物,买文凭时,希望自己能够使家翁光耀门楣;买了文凭,又觉得有损道德。要知道,社会上只有两种人能够混得好。
—种是真正大写的人,他们有他们独特的才能,他们有他们高尚的情操。他们是因为他们近乎模范的举止,才赢得别人的尊重。而另—种,则是完全相反的。他们用旁门左道,说谎时,能够令自己都骗过来。他们深有城府,他们的行为举止有时真是没有良心可言。而社会上更多的,是后者,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袁世凯用了多少手段才当上大总统,乾隆又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就连现在的企业,在商场上竞争也用尽手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面对这些时都能够狠下心的。多数的人都像方鸿渐—样,有那么一点的良心,有那么—点的虚荣。他们处处做小人,又不得处处提防小人。他们也知道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他们尝试去改变,就好像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熟不知道,人家早就设定了陷阱等他踩进去。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
我认为,做人应该有原则,应该用正当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这个目标现在实现不了,就只能说明你自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多看看自身的因素。如果目标很大,可能自己无法实现,那也不要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要做事,先学做人,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做人原则都没有,是不可能成功的。我觉得,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学会做人,当自己已是不惑之年时,回想自己的一生,或顺利,或坎坷,但自己问心无愧,这便是一生最大的成就。
可是,方鸿渐偏偏爱慕虚荣,看到他购买假文凭那段时,我不禁心生笑意。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购买了假文凭,买了以后又觉得良心受到了谴责,他又深陷“围城”了。而这个“围城”,使他自己为自己筑建的枷锁,一切皆因欲望,利益,虚荣。
在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更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虚荣所困。这本书恰巧揭示了人的心灵最深处的罪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躲在黑暗的角落里,或攻于心计,明争暗斗,甚至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人们在贪婪和欲望的驱使下变得可怕。这本书,更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欲望和利益的可怕。
方鸿渐一生中遭遇了很多“围城”,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这些看似偶然的困扰,事实上却是必然的。
这本书写得也很有文学色彩。作者幽默的笔墨使一个性格鲜明的小人物跃然纸上。有人说,方鸿渐是作者的影子,无论是真是假,方鸿渐这个人物作者描写得非常到位。作者的笔墨幽默,在几处人物的外貌描写中也得以体现。但更令我佩服的是作者以幽默的语言讽刺嘲弄一些社会现象,文字顺畅,使人读起来通俗易懂。在写作方面这本书也有很多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其实,有时我们也会身陷“围城”,但更多都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创造的。我曾经也有很多烦恼和困扰,现在看来,也不足为奇了。成功要靠自己努力争取,“如果你失败了,就说明你还不够强大,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吧!”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想要成功,只能改变自己。只能是我去适应环境,环境并不会来适应我。想要打破自己身边的“围城”很简单,凡事应更多地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考虑,多找找自身的原因。
“围在城中的人想突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职业如此,其他大多也莫过于此,人生大都如此”这就是那本书阐释的主旨。其实,我感觉也可以理解为:“一些人普遍想冲出那些落后、守旧、不切实际的思想,而那些落后、守旧、不
切实际的思想在人们心中却成了围墙,把他们包围住了,而他们却要想方设法冲出去。”大概如此。
读完这本书后,我很自然就想起这样一件事。我曾经问过我的两个朋友一个同样的问题:假如太阳掉到大海里去了,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呢?他们的回答截然不同,前一个骂我天真烂漫、愚昧无知;而另一个则不以为然地答道:“那就一定会变成一大锅鱼汤啦。”我俩听后不禁捧腹大笑。大笑过后,我却在沉思,会有多少人给我类似的答案呢?
曾经,我也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资深的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分别给在校的大学生和一群小朋友看一个画在纸上的圆圈。在校大学生们的回答几乎一致,“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圆圈而已,没什么特别”;而一群小朋友的答案却是无奇不有,答案有很多,就只是没有一个回答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圆圈而已。
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年纪越大,学识越渊博的人想象力就越差,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们是被模式化的教育培育出来的,都被标准的答案所套住,如果人类真的被这样的程式套住的话,那么就不会再有“夸父逐日,女娲造人”这些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因为它们给予人类的都是荒唐。
作为学生,在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时代赋予我们的激情与梦想,都被禁锢了。人们的想象力呢?更早就在小学的时候就被扼杀了。我们所拥有的快乐呢?激情呢?难道被牢牢地压在书本的下面了吗?我们从小不就已经住进了“围城”了吗?
模式化教育就像一堵无影的墙,千万不能偎依在它的怀抱中,要学会摆脱,冲开这堵无影的墙。那么,才不会成为被层层筛选剩下的畸形心理的学习机器,这样才不会被束缚住,才可以追求自己的梦!
《围城》已读,生活仍在继续,围城如社会,故事如生活,但我希望:我的社会不是围城,我的生活也不仅是故事。我们不要重蹈覆辙。真诚对人,用心做事,享受生活,做自己就好。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报关于国际物流)
B1101
李晶舟
第五篇:《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读后感
《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读后感
原创: 郭英霞 运城市明远小学
近日,我阅读了英国创造力研究专家肯?罗宾森的演讲文章——《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在演讲中,他概括了使人类生活繁荣的三大关键原则,而现行的教育文化又如何与其背道而驰。
他以风趣幽默,激动人心的演说告诉我们,如何逃出目前教育所面临的“死亡谷”,如何以开放的文化氛围培育年轻的一代。
在这三条法则中,第一条是人类天生彼此千差万别,第二条人类拥有好奇心,第三条是人的生命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这三条法则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繁荣,而现行的教育文化却与之相抵触,多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有几点体会如下:
一、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做到公平公正。
人类的生命与生俱来就是不一样的,每名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都是爸爸妈妈最亲爱的孩子,不论自己的孩子多么聪明,多么笨拙,在父母眼中,他们都是最棒的。
所以在学校里,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这个孩子的父母是我的亲戚、那个孩子的父母是我朋友、这几个孩子太笨了”等等各种原因区别对待,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体会到社会的残酷和无情,继而毁掉孩子的前途。
每一名孩子都是我们国家的花朵和未来,如果每名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长大成才,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富强文明。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天赋,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学习。
学习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作为教师只要引导他们去学习就可以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证明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学习的,不断进步的。
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离开教师也能自己主动学习,不断进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应该是自由自在的,不受约束的,而当今的社会,学习完全成了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考试只是一种测试学习成绩的方式,不能作为判定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尺。
现在的社会中,优秀的孩子是从全面来说的,不是仅仅从学习方面来说的,高分低能的孩子随处可见,所以教育的主旨就是引导人们去学习,我们的孩子和教师都应当被鼓励。
三、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与众不同的生活。
因为我们拥有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了不同的生活,所以才有不同的人生履历,一边经历着一边享受着,这是人类通用的生活模式,人类文化才能如此有趣、丰富充满活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等一直处在世界的先进行列,因为我们国家始终重视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但是自19世纪以来,我们国家禁锢了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导致了一百多年的落后挨打局面,被世界其他国家超过,远远落在后面。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国家大力发展教育,通过教育唤醒并开发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力发展科技力量。
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我国的科技经济实力再次名列世界前列,这些都是与教育大力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息息相关的。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但是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的,俗说“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生来都是与众不同的,拥有不同的好奇心,也拥有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的职责就是发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不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每一个行业中都能作出成绩来。只有这样,教育才是成功的,国家也才能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