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
“环顾历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股青烟消失了。”这是2007年1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访问、会见中国驻新使馆人员和中资机构代表时,道出的意味深长的话。这句话原本出自古罗马著名的“哲学家帝王”马可•奥勒留撰写的《沉思录》,温总理还说:“这本书(《沉思录》)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十二卷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那对身后的名声有一强烈欲望的人没有想到那些回忆他的人自己很快也要死去,然后他们的子孙也要死去,直到全部的记忆都通过那些愚蠢地崇拜和死去的人们而终归湮灭无闻。” “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
有“名节”这种想法,是受到了中国传统以来的“精英”阶层的思想影响。古代中国知识分子,把“名节”看得重于一切,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将此种思想推向了高峰,教育了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要留当留万世名”一直是自认为伟大志向的标准之一,并有追求的欲望,一时风光于世人眼里,渐渐一文不值。但当今天读到《沉思录》的此句,我心灵受到一股震撼,来回激荡着:即使留万世名,你又知道多少?你又能享受到当中的乐趣?你还在吗?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答案,其实很简单。
换一个角度来审视名声,它本虚无,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确认自己的幸福。如果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就很难找到究竟是否幸福的答案。我们能引以自慰的只是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和模仿,这使我们因为名声而得到骄傲和荣誉,与此同时,我们心中的感觉也许恰恰相反,我们会常常感到忧虑,甚至直至生命终结才能意识到自己盲目追逐的错误所在。名声,多少人被名声所捧?终而又被名声所
累?在这个网络时代,名声大的人,一言一行都被监视。当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候你不追名声,名声却会纠缠于你。出现这种情况时,你也要做好“小心言行”的心理准备了。当然,最好还是修炼内在,建立信念,独善其身。只是,难!名气大之人,赞赏的人固然很多,但同样心生妒忌、欲诽谤之的人也不少。执着于名利而郁郁不欢,岂不又吃一亏?
当然,以我现在经历之浅,实在无法做到如此豁达——知道和做到还是两回事。名利依然是我追求的事物之一,也是我前进的动力之一。只是经过此思考过程,我明白我不能被“名利”二字所遮盖了双眼,而忘却发现身边更美好的东西;不能被“名利”二字所束缚,而失去那种做自己想做之事的自由。
“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
读罢此句,不得不放下书本,思考良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而且能够引起我实际生活中的共鸣.现在才是“PRESENT”,不是过去,不是将来。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亦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它即礼物,也是恩赐,是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我们曾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我们亦曾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迷茫于将来的袅袅迷雾;我们郁结,我们痛苦,我们烦躁,我们恨不能穿越时空。但,又如何?莫奈何!当“现在”流逝成“过往”,我们不应还陷在不能改变的“过往”泥潭中自怜;当“将来”还未演变成“现在”,我们亦不可烦躁于不可知的种种变相之中。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
过往的失意,无碍于今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遥望旭日的升起,面对崭新的一天,喜迎身边的人与事。同样,曾经的辉煌亦不是你今天可以长久炫耀的资本,因为它已经被定格在逝去的“现在”中,且不同时存在于你当下拥有的“现在”里。
费迪曼说:《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说它甜美、忧郁和高贵。而我则更喜爱它的高贵以及作者心灵的安宁和静谧。《沉思录》的最后一段,虽让人感到忧郁,因为这就是人的命运,人难逃此劫。即使你觉得你的戏还没有演完,新的演员已经代替你成为主角了,又使人感到高贵,因为人们可以体面、庄严地退场,因为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给新来者腾出了地方。
只要让自己的心灵沉静下来,就能够从这些朴实无华的句子中读出许多东西。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却是一本经久的书,你一生中会有需要读到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样也还会有人喜爱它”。
1、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路”的形成,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然而,但丁《神曲》中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更能显示个人的精彩。过去,常常认为自己是不幸的,过于平凡,碌碌无为,活的不如别人光鲜和萧飒。因为自己过于卑微,总怕别人看不起。其实,生活在世上,要生活下去,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精彩。完全没必要顾及他人的对自己的评价,无论自己多么卑微,多么渺小,坚持它,实践它,你就可以成就它,同时也成就了你自己。
2、勇于面对困难。困难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能使勇者变得更坚强,弱者变得怯懦,甚至丧失了生存的意志。今天,有些年青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无法体会到什么叫生活的艰辛,渐渐地丧失了生活的斗志。这是令人十分担忧的。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时刻要有危机意识,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吃苦精神,学会在挫折和困难中磨练意志。
3、过简单的生活。这个世界很简单,只是人心很复杂。其实人心也很简单,只是利益分配很复杂。人类有大智慧,因为对得失斤斤计较,最后都变成了小聪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由于利益分配很复杂才有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生之简单,是人生巨画中的几笔线条,有着疏疏朗朗的淡泊和意境;是生命意境中的一轮明月,有着淡然的宁静。人生之复杂,是发泼在生命宣纸上的墨迹,渲染着城府与世故;是拉响在生命深处的咿咿呀呀的胡琴,挥不去的嘈杂与迷惘。生活中自寻情趣,日子会过得简单安然;心灵纯净到不复杂,才能体会到生命中的愉悦。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简单来并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这个世界,每天都充斥着利益的调整与分配。人,每天都被各种复杂的心情所左右、操控着。人,小时候简单,长大了复杂;穷的时候简单,富的时候复杂;落魂的时候简单,得势了复杂;看自己简单,看别人复杂。一望到底的,似乎很简单。一口百年古井,幽深、澄澈,可以一眼望到底,但它本身却并不简单。一个人可以一眼望到底,并不是因为他太过简单,不够深刻,而是因为他太过纯净。一个人有至纯的灵魂,原本就是一种震撼心魂的深刻。这样的简单,让人敬仰。有的人云山雾罩,看起来很复杂,很有深度。其实这种是城府的深度,而非灵魂的深度。这种复杂是险恶人性的交错,而不是曼妙智慧的叠加。人生说白了,简单得只有生死二个字,但由于有了人世的冷暧,简单的过程才变得纷繁复杂。简单,是生命留给这个世界的美丽;复杂,是生命永远无法
打捞的苍凉的梦境。然而,不管这世界如何简单与复杂,无论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也罢,复杂也好,我要用自己的方式,简单的生活。
4、心怀感恩。心怀感恩,能为人间的悲凉镀上一抹暖色,为社会和谐赋予重量;化解你心中的冷漠和仇恨,为自己、为别人预约心灵的春天。心怀感恩,你会心安理得、淡然处世,让我们不再悲观厌世,悲叹人生;教会我们懂得珍惜,深感自己不在汶川地震灾区是多么幸运,能平安地活着真好,有亲人,有工作,有薪水,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一颗感恩的心,是黑暗中的火焰,给人以光明;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给人以滋润;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给人以期待。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需要并感动于别人的帮助。比如在雨天里,有人为你撑起的一把雨伞;在寒冬中,有人为你递来的一件棉衣。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会使你回味一生。正是因为心存感恩,你的心灵才能蕴涵丰富的内涵;单调的生活才能焕发出绚丽的色彩.希望人人都心怀感恩,人间充满爱和温暖。其实,《沉思录》尽管表面热卖,实际上真正实践的人有几个呢?温总理不仅是在品读《沉思录》,而且是通过读书在沉思。如果你要真正学习奥勒留,真正学习温总理,你要做的,不是表面上读读《沉思录》,而是要像日理万机的奥勒留和温总理一样,每天抽出时间进行“沉思”。
由于我的才疏学浅,未能参透大哲人的思想精髓,由于人生阅历的浅薄尚未悟出其中的真知,但我依然相信读阅此卷可以明确志向,修养品格,扶正行为。
第二篇:《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
读了《沉思录》一书,我对于如何正确看待人生和待人处事颇有启发和收获。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那更加美好的生活。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留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沉思录》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秩序)。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他除了强调人的理性以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他关于人的德行的强调中有许多感人的哲理,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别强调的是: 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该书有许多闪光点、以下几点对己有很大启示:
-、博采众长,传承美德。
正如他在《 沉思录 》中指出的,好的品德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我们也要以此为鉴,学会善于取人之长,丰富知识、提升境界、弘扬美德。、正确对待自己、他人,有一种包容的心。
《 沉思录 》作者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们仍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碰到任何事情都首先要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不要随意责怪他人,要有一种克己忍让和包容的心。要懂得在人的关系结构中,首先的原则就是友爱。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坚持顾全大局、维护社会利益。
《沉思录》作者提醒自己和他人,要让你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社会行为,因为这符合你的本性。正由于我是一部分,对于一切出于整体而分配给我的事物,我不会不满意的。由于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分,我就会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就满意了。这是作者顾全大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崇高精神境界。当今,我们作为每一个社会人,很需要发扬这种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正确对待人生,乐观面对生死,抓紧实现人生价值。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以一种欢乐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作不是别的,只是组成一切生物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一个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没有受到损害,为什么一个人竟忧虑所有这些元素的变化和分解呢?因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东西都不是恶。总之,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是很短暂的,看看在你之后的时间,再看看在你之前的时间,在这种无限面前,活三天和活三代之间有什么差距呢?当然,作者把生死看成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坦然面对它,并不是消极等待死亡,而是珍惜生命、正视人生价值。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在一天天地接近死亡,而且因为对事物的对照和理解能力将先行消失。这就告诉我们,人的生命不仅是短暂的、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的衰老,在死亡之前就丧失了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和继续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在有限而宝贵的生命里,抓紧做好每一件事,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篇:《沉思录》读后感
宁静地沉思
——读《沉思录》有感
读完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掩卷而思,书中的每一个字像那恋恋不舍的情人一样依然停留在我的脑际,只待我用心慢慢地去咀嚼那其中的美妙。此时,心灵的深处就像那没有一点杂质、没有一丝尘世的声响的清晨一样,十分清静,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被扰乱过的一样。即使是这样,但,心中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有任何的孤独和寂寞,因为我还有那清晨太阳的陪伴,她用她那一缕缕明静的光线照亮你,并且温暖你。在这个时候,有什么东西能够和沉浸在宁静的氛围里去享受那哲学产生的美感相媲美呢?那种感觉真美!一种被哲学的美感深深迷恋的感觉!
《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在他幼年的时候,出身背景的优越性使他有机会外文学、哲学、绘画等方面广泛地涉猎,这也为他以后深刻地研究哲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因此读过《沉思录》的读者都知道,这本书是马可·奥勒留借助心灵的力量和对生活细微的观察而完成的,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仁爱、宽恕的生活原则,怎样才能按照本性在宁静中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又告诫我们应该怎么坦然地面对生死,如何把握好那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对于启迪我们的智慧,引导我们更好地生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于“仁爱”“宽恕”,马克·奥勒留认为,“对于那没有理性的“动物和一般的事物和对象,由于你有理性而他们没有,你要以一种大方和慷慨的精神对待他们。而对于人类说,由于他们有理性,你要以一种友爱的精神对待他们”,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啊!多么博大仁慈的爱啊!一种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的仁爱与宽恕!宽恕和仁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不懂得宽恕的人一定不会对其他事物充满仁爱。试想如果一个人对那些有些粗俗,有些欠文理,甚至那些稍微伤害过你的人充满了挑剔和苛责,他怎么可能发自内心地宽恕他们呢?又怎么可能有一颗仁爱之心呢?之所以会出现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首先他就是一个不懂得宽恕的人,如果他懂得宽恕,他又怎么会去为一些小事而不去显示他的仁爱呢?所以,想要成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前提是的拥有一颗宽恕的心。关于宽恕,我们的先贤圣哲也认为:君子之道,忠恕而已。而君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往往是仁爱的化身。君子在现代词典的解释是指品格高尚的人。而想想那些品格高尚的人,往往不都是拥有宽广的胸怀,往往不都是懂得宽恕之道吗?君子是古代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而仁和恕又是君子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君子应该时刻保持仁爱和宽恕之心,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正所谓“仁者,爱人也”。假如有人要将你杀掉,把你切成碎片,诅咒你,难道这些事能够阻止你拥有仁爱宽恕的本性吗?当然不能,我们不会因为受到伤害或者不公平待遇而放弃自己的仁爱宽恕的本性。从现在开始起,应当学会让自己拥有宽恕和仁爱的的本性,因为这两种品质,都在你能控制的范围之内!
“在心灵的最大宁静中免除所有压力而生活是在你的力量范围之内,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尽其所欲地叫喊着反对你”所以说,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有助你更轻松更愉快地生活。在马克·奥勒留看来,这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宁静致远”,意思是,如果我们心中没有一丝杂念,让心灵保持在宁静的状态下,有助于我们完善我们的人格修养,追求更好的精神境界。当然,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像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陶渊明,就是在官场黑暗、小人当道的社会环境下选择了宁静的生活,在诗歌方面才有如此大的成就,在人格方面才得到了人们的赞扬。宁静的生活,在我们可以支配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此外,宁静的生活包括心灵和物质两个层面,在物质方面,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其实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使你的生活秩序忙而不乱。在精神上,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在痛苦、在烦恼时得到休憩。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就相当于选择了幸福生活!而这也是在你能力的控制范围之内的。
生死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了,但又是我们人类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且常谈常新。“那从地里生长的东西要回到地里,而那从神圣的种子诞生的,也将回到天国”,这在常人眼里,这只不过是最常见自然轮回现象吧了。但,如果把那株植物换做人的话了,我们可能就不那么去认为了。难道在我们人类的眼中,植物的生命就不是生命?或者就比人的生命要低贱吗?其实不然,只是我们人类把自己的生与死看的太重了,每个人总想活他个上百年或者更多,但这可能吗?!既然不可能,可我们又为何不去承认这一个现实呢?不去坦然地去面对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呢?在马克·奥勒留看来,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且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管你
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不管你是否承认,是否喜欢,你最终都会踏上这条道路的。坦然地面对生死,就像你看待那株植物一样,必然也将回到天国,因此,只要把这种自然轮回看作是宇宙间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法则就行了。“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
读罢此句,不得不放下书本,思考良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而且能够引起我实际生活中的共鸣。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亦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它即是礼物,也是恩赐,是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我们曾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我们亦曾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迷茫于将来的袅袅迷雾;我们郁结,我们痛苦,我们烦躁,我们恨不能穿越时空。但,又如何?莫奈何!当“现在”流逝成“过往”,我们不应还陷在不能改变的“过往”泥潭中自怜;当“将来”还未演变成“现在”,我们亦不可烦躁于不可知的种种变相之中。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
过往的失意,无碍于今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遥望旭日的升起,面对崭新的一天,喜迎身边的人与事。同样,曾经的辉煌亦不是你今天可以长久炫耀的资本,因为它已经被定格在逝去的“现在”中,且不同时存在于你当下拥有的“现在”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生命变化太快,这一秒的我与上一秒的我已经不尽相同,佛学中称之为“无常”——事实无常也!易学称之为“变化”,“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一次灾害,无数人的生命流去而不复返。正因为这种人为不能控制的不确定性,更显得现在的重要性与价值性。
不要等!有爱,请现在说出;有梦,请现在追逐;有事,请现在去做......“活在当下”——你是,他是,我也是。这就是生命最美好的礼物。
拥有一颗仁爱宽恕的心灵,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坦然地面对生死。其实,这也只是《沉思录》中一小部分的思想罢了。在《沉思录》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生活哲理,比如说:学会用理智的大脑来面对生活;做对社会,对自己有
意义的事情等等。《沉思录》是一部传世的哲学经典,而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大门的大学生来讲,非常有必要一读。我终于明白了温总理为什么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为什么读了不下100遍。《沉思录》让我思考人生,思考自己,也思考周围的一切。它的好不是读一遍就可以领悟的,我也要向温总理学习,多读,多想,多实践,让《沉思录》真正的带给我成长。
第四篇:沉思录》读后感
读《沉思录》有感
(文学院2009级英语专业英语三班程明亮)
读完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掩卷而思,书中的每一个字像那恋恋不舍的情人一样依然停留在我的脑际,只待我用心慢慢地去咀嚼那其中的美妙。此时,心灵的深处就像那没有一点杂质、没有一丝尘世的声响的清晨一样,十分清静,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被扰乱过的一样。即使是这样,但,心中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有任何的孤独和寂寞,因为我还有那清晨太阳的陪伴,她用她那一缕缕明静的光线照亮你,并且温暖你。在这个时候,有什么东西能够和沉浸在宁静的氛围里去享受那哲学产生的美感相媲美呢?!那种感觉真美!一种被哲学的美感深深迷恋的感觉!
《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在他幼年的时候,出身背景的优越性使他有机会外文学、哲学、绘画等方面广泛地涉猎,这也为他以后深刻地研究哲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因此读过《沉思录》的读者都知道,这本书是马可·奥勒留借助心灵的力量和对生活细微的观察而完成的,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仁爱、宽恕的生活原则?怎样才能按照本性在宁静中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又告诫我们应该怎么坦然地面对生死,如何把握好那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对于启迪我们的智慧,引导我们更好地生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于“仁爱”“宽恕”,马克·奥勒留认为,“对于那没有理性的“动物和一般的事物和对象,由于你有理性而他们没有,你要以一种大方和慷慨的精神对待他们。而对于人类说,由于他们有理性,你要以一种友爱的精神对待他们”,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啊!多么博大仁慈的爱啊!一种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的仁爱与宽恕!宽恕和仁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不懂得宽恕的人一定不会对其他事物充满仁爱。试想如果一个人对那些有些粗俗,有些欠文理,甚至那些稍微伤害过你的人充满了挑剔和苛责,他的怎么可能发自内心地宽恕他们呢?又怎么可能有一颗仁爱之心呢?之所以会出现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首先他就是一个不懂得宽恕的人,如果他懂得宽恕,他又怎么会去为一些小事而不去显示他的仁爱呢?!所以,想要成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前提是的拥有一颗宽恕的心。关于宽恕,我们的先贤圣哲也认为:君子之道,忠恕而已。而君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往往是仁爱的化身。君子在现代词典的解释是指品格高尚的人。而想想那些品格高尚的人,往往不都是拥有宽广的胸怀,往往不都是懂得宽恕之道吗?君子是古代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而仁和恕又是君子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君子应该时刻保持仁爱和宽恕之心,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正所谓“仁者,爱人也”。假如有人要将你杀掉,把你切成碎片,诅咒你,难道这些事能够阻止你拥有仁爱宽恕的本性吗?当然不能,我们不会因为受到伤害或者不公平待遇而放弃自己的仁爱宽恕的本性。从现在开始起,应当学会让自己拥有宽恕和仁爱的的本性,因为这两种品质,都在你能控制的范围之内!
“在心灵的最大宁静中免除所有压力而生活是在你的力量范围之内,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尽其所欲地叫喊着反对你”所以说,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有助你更轻松更愉快地生活。在马克·奥勒留看来,这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宁静致远”,意思是,如果我们心中没有一丝杂念,让心灵保持在宁静的状态下,有助于我们完善我们的人格修养,追求更好的精神境界。当然,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像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陶渊明,就是在官场黑暗、小人当道的社会环境下选择了宁静的生活,在诗歌方面才有如此大的成就,在人格方面才得到了人们的赞扬。宁静的生活,在我们可以支配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此外,宁静的生活包括心灵和物质两个层面,在物质方面,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其实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使你的生活秩序忙而不乱。在精神上,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在痛苦、在烦恼时得到休憩。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就相当于选择了幸福生活!而这也是在你能力的控制范围之内的。
生死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了,但又是我们人类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且常谈常新。“那从地里生长的东西要回到地里,而那从神圣的种子诞生的,也将回到天国”,这在常人眼里,这只不过是最常见自然轮回现象吧了!但,如果把那株植物换做人的话了,我们可能就不那么去认为了。难道在我们人类的眼中,植物的生命就不是生命?或者就比人的生命要低贱吗?其实不然,只是我们人类把自己的生与死看的太重了,每个人总想活他个上百年或者更多,但这可能吗?!既然不可能,可我们又为何不去承认这一个现实呢?不去坦然地去面对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呢?在马克·奥勒留看来,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且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不管你是否承认,是否喜欢,你最终都会踏上这条道路的。坦然地面对生死,就像你看待那株植物一样,必然也将回到天国,因此,只要把这种自然轮回看作是宇宙间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法则就行了。可怜而又可爱的人类啊!生与死的距离很短,一定不要把他看作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就行了。“在无限的时间面前,活三天和活三年有什么区别呢?”不要再为生死担忧了,就如马克·奥勒留一样,把生死看作一件不在自己能力控制范围内的事情就可以了!
拥有一颗仁爱宽恕的心灵,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坦然地面对生死。其实,这也只是《沉思录》中一小部分的思想罢了。在《沉思录》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生活哲理,比如说:学会用理智的大脑来面对生活;做对社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等等。《沉思录》是一部传世的哲学经典,而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大门的大学生来讲,非常有必要一读。
第五篇:《沉思录》读后感
让人生满意的退场
读《沉思录》有感
这不是一本用字数和页数堆积起来的著作,但它确实能够称之为著作,文字的背后是一个深邃的、伟大的灵魂。《沉思录》,没有小说一般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诗歌一般优美浪漫的多彩意境,但是,它足以引起每个人对自己内心的深刻反思,它能够给予每个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自己往往成为了视野所不能及的盲区,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雍容富贵不属于他,取而代之的却是战乱纷争,内忧外患。他戎马倥偬一生,美国大片《角斗士》中留有他的形象。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这本书不是供出版的,而是写给自己的。在书中,奥勒留好像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告诫镜子中的自己。字里行间常常出现的不是“我„„”,而是“你„„”,这不是历经沧桑之后绝望的结论,而更像是一段无奈和伤心的喟叹。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他认为要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即使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奥勒留的高度,但是,阅读《沉思录》 1
至少可以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环顾历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股青烟一样消失了。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在中国的传统思想里,“名节”被视为是做人的重要品质,一句“留取丹青照汗青”至今被人广为传颂,但是,如今的芸芸众生是这样做的吗?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走上的却是争名夺利,不惜尔虞我诈的道路。追逐好的名声如同人体中的胆汁,是一种促人奋发行动的体液。但是当它被阻扰而不能稀释时,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使人恶毒的毒素。在“名利”这把双刃剑下,很多人迷失了自我,完全忽略了自己存在的意义究竟应该是什么。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在《人为什么活着》中反复提到,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过程。当短暂的人生结束时,身体留在了现世,灵魂还将踏上新的旅程。所有的钱,权,势都将化为浮云。这些存在于灵魂之外的东西却往往成为了人们毕生追求,有时甚至是不择手段的目标。在他自身看来取得了功成名就的同时,可知在自己内心深处却会遭到不齿和唾弃。利己则生,利他就久,让心灵深深烙上“利他”的印迹,多给自己留下一点冷静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心境便可以豁达泰然,真正的快乐人生也就变成了一种自然。
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聪明的人,应该既能正确认识别人,也能正确认识自己。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审查自己的缺点和行为,不断
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做一个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总是需要取得那些令人难以企及的伟大事业或成就。成功可以体现在梦想成真的结果之中,也可以体现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假如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发现了你真实的自我,或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战胜各种困难和不利环境的喜悦,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了你应有的贡献,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后来人探明了道路,创造了更多的成功的机会,那么,谁还能否认你的成功呢?在我看来最成功的人生不是你为世界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你达到了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并将这种高尚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人,去改变别人,进而在点点滴滴中影响整个世界。
《沉思录》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也一定还会有人读它。人生就是一台戏剧,一幕一幕之后终将退场,我想,读完《沉思录》,真正用心与自己对话后,我们会满意的退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