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拷问自我的道德素质
拷问自我的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什么?从词典中可以得出,道德,指“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而素质,则指的是“素养”,用自己的话讲,道德素质可以理解为“自己的所作所为”。
2009年8月25日进入初中以后,我逐渐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自我评价是:总体不错,还需提高。在生活方面我能独立,尽量不用父母帮我;在学习方面,我始终前进着,不被困难所打倒,不为荣誉而骄傲。我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尊重周边的人们。我认为,能考虑他人,关心他人,是做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观念。
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我在道德素质方面也有不少欠缺。比如,遇见沿街乞讨的流浪者时,我常常视而不见,即使手中有不少硬币,我也会犹豫不久后才给予施舍,更多的是空想而不行动,只是事后才觉得后悔:人家出来乞讨,本来就牺牲了自己的人格,你还不给他帮助,真是有点可恶。在学习上,遭遇老师批评之后,我通常第一反应不是后悔,而是抱怨,等到事后才惭愧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幼稚,自己想法的无聊。
而从社会角度想,在我的脑海里时常浮动着这样一个场面:“妈妈,老师说过了,垃圾不能扔在地上,要扔到垃圾桶里的。”“你懂什么,这又没关系的,专门有人会来扫的”“可是„„”“快点扔掉,这么脏的东西!”。这是我在放学路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与她的母亲的对话。我还分明看到,那个孩子不顾妈妈的反对蹒跚地跑到比她还高的垃圾桶边,将垃圾向上一扔„„。连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垃圾应扔到垃圾桶内,而我有时会把垃圾扔在角落里,抱着“有人会来扫掉”的念头,而以此感到如释重负,现在想想真是无地自容。但是,每逢捐款捐物时,我都踊跃参加,我不是想和别人比捐得多少,只是想能多为他人奉献一些。以前班里捐书,我是捐得最多的。父母单位里要捐衣服,我也会慷慨地拿出自己的漂亮衣服,虽然有点不舍得,但是更多的是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第一天来中学,我就接到了和同学一起打扫学校小广场的任务,由于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没什么经验,没有按老师要求做,任务完成不理想。后来每次轮到我做卫生组长时,我都很认真,努力地工作,带领我的组员全力行动,给大家打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因为心里有一种弥补开学时做得不好的遗憾的想法。现在我担任班里的文艺委员,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没有别的诀窍,只有两个词语:认真、负责。我想,这也是道德素质的一个方面。
在与同学相处方面我觉得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小学时朋友虽不少,但算下来人数只占全班的一半左右,总觉得有些同学和我不是“一条道”的。现在的情况好多了,我觉得全班同学都是好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努力,互相帮助,感觉很棒呢!
我的道德观:不断发现缺点,不断改正错误,不断反省自己,不断完善自我。
第二篇:思想道德素质自我评估
思想道德素质自我评估
通过在大学的三个月的学习,意识了自己在思想和法律有很多的不足,特别是在法律素质方面。不过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我会弥补我的不足。
对于自己的认识在思想道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
我一直自觉遵守国家各项法律和校规校纪,没有违反过各项纪律,没受过任何处分
在学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平时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够熟练的操作各种办公软件,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和同学团结一道,配合其他学生干部顺利的完成各项工作。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在大学四年间我会积极发扬“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黑科技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严格要求自己,艰苦奋斗。并且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也不忘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别人有困难我会热心帮助,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会勇敢的面对,不气馁,不报怨。我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另外就是交际沟通能力还有待加强。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我很积极,够乐观,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生活上,我诚实守信,待人友好,乐于助人,一直以来与同学相处融洽。
在工作上,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友爱,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 完成各项工作。
第三篇:道德素质
请分析学生道德素质结构中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
————08现分班黎佩仪学号:08104012003
道德认识是对现实社会道德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伦理准则、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人们通过认识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思想品德的心理要素之一,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因,产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包括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的感知、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以及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诸方面。
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道德需要,道德原则、感知、理解、评价现实时所产生的一切情绪体验。思想品德的心理要素之一。它是在道德认知基础上形成的,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如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责任感,对善良的歌颂,对正义的崇敬,对不道德行为厌恶、憎恨等。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完成预定道德目的,自觉地克服一定障碍,坚持或改变道德行为方式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道德意志是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基础上形成的,同时,有助于个体深化道德认识,发展道德情感,从而调节道德行为。在心理结构中道德意志表现为两方面作用:一是定向作用。道德的动机能够战胜不道德的动机,确定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目标,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
道德意志的第二个作用是动力作用。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的行为,表现为道德语言和道德行为。
在品德心理结构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属于道德意识的范畴,指导和影响着道德行为的选择、实施。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化,只有当个体具有了某种道德行为之后,我们才能说他具备了某种道德品质。
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明,因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也是观察其品德心理成熟与否的主要指标。评价个体品德如何,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
第四篇:拷问怪味面试
时下,一些企业在招聘员工时,美其名曰“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探究应聘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点,考验应聘者的思维反应能力、动手能力和魄力胆量等为名,布置怪异的考试场面。出些荒诞的试题,对实际的用工未必有益,却可能成为窥探应聘者隐私的借口。笔者不解,即使一部分应聘者侥幸“脱颖而出”,这些人就是企业急需的人才?就保证能胜任今后的工作?且看这些“试题”——说梦话。招聘主管问:你说过梦话吗?你若回答曾经说过几次。对方会要求你回忆前一天的梦境,并在你耳边轻声提示:说出来吧,说出来吧,把想说的说出来吧!你可能感到有点像被催眠了一样,无法抗拒,又莫名其妙地当场说了一些“梦话”。接着对方“叫醒”你,然后告诉你“不适合这份工作”。捉老鼠。你和另外两名女性应聘者戴上了薄型塑胶手套,100只大白鼠被放进空房里,要求在10分钟内看谁能徒手捉到老鼠。当你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进入角色时,这场“考试”却很快到时了,你们一只老鼠也没捉到。考官对你们说:“本来接下去还要考解剖老鼠,现在你们已经失去机会了。”写记录。让你出具一份自己所有已故亲友是如何死亡的详细记录,包括死亡地点、死亡原因、死亡前用了哪些药物、使用过哪些医疗器械,并要求据实回答,不得编造、隐瞒。由于你问得太详细,导致亲友的不满,最后你撕毁了没记全的记录,放弃了面试。与说梦话、捉老鼠等比较,还有更出奇的“试题”。有的企业竟要求应聘者附上自己的写真集,道出恋爱的详细经历。这样的“测试”,已经变了味。各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录用标准和考核办法。但有几条原则应该是统一的:一是考试不要有危险性;二是根据岗位需要科学地考试,不要追求怪异;三是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用工单位倘若过分热衷于选择古怪的方法面试,不仅显得霸道,而且有失公允。
第五篇:心灵的拷问
《心灵的拷问》
某日 闲来无聊,阅读到《读者》杂志里一篇文章,名为《心灵的拷问》,看过之后,感触颇深,故事是这样的:
“当旅行大巴进入山区一个拐弯处时,车上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便招呼司机停下来。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前行。就在这对情侣驻足欣赏山景时,只听前方轰隆一声巨响,那辆大巴被山体滑坡滚下来的巨石砸中,落入了万丈深谷。眼看着自己刚才还乘坐的大巴瞬间化作青烟,这对情侣顿时惊呆了。事后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惊魂初定之后,这对情侣无不感慨地说了一句话。”
有很多人都为这对情侣侥幸躲过一劫唏嘘不已。可那对情侣的答案却是:假如我们不中途下车,那辆大巴就会赶在山石滑落之前驶过,车上的人也许就不会遭遇这场劫难。
那对情侣看似“悖于常理”的回答,我认为这是对人的心灵的一次拷问,并为这对情侣面对灾难首先想到他人的心态感到由衷地敬佩。在现代人人际交往中,尽管许多人都以善良自诩,但当面临利害冲突时,却往往会本能地趋利避害。
慈悲之心,虽然人皆有之,但善恶之分,往往系于一念。只有当善意源于自发、善行成为习惯,视“难得如此”为“本该如此”,“为他人着想”才不会是良心发现的一时冲动,而是扎根于心灵中的主体意识和一以贯之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