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犯罪人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潜逃后自首的认定
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犯罪人(特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下同)自首的认定,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作用和现实意义。为此,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4月6日颁布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进一步对自首进行了细化的、操作性极强的规定。但对于犯罪人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期间潜逃,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又主动到案的情形,能否认定为自首,实践中争论较大,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否定观认为,该情形不能认定为自首;而肯定观则认为,该情形应当认定为自首。笔者认为,两种观点均失之偏颇,对该情形应根据犯罪人的具体犯罪情节,依据自首的法理及相关法律规定,分别作出能否构成自首的认定。
一、否定观的理由
1、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后潜逃,在追捕、通缉过程中归案,不属自动投案。因为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人犯罪后,归案之前,自动投于有关机关、单位、组织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所投机关、单位、组织或个人控制之下,等待交待自己犯下的罪行。投案的时间应在犯罪之后,归案以前,即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犯罪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潜逃后又自动归案的,实际上是在有关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前已经归案,该自动归案,仅仅是履行自己“随传随到”的法定义务。该行为在时间上也不符合《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的“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这一时间要求,因该犯罪人潜逃前已被采取强制措施。
2、犯罪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潜逃后自动到案的不同于刑事拘留、逮捕后脱逃又自动到案的情形。前者的法律责任是受刑事诉讼法调整的,情况出现后,犯罪人可能面临没收保证金、被通缉、被批准逮捕而受到追捕。后者则因构成新的犯罪——脱逃罪。在该新的犯罪未被讯问、未采取强制措施前自动到案的,并如实陈述自己罪行的,对于脱逃罪而言,就构成自首,但该自首并不是对脱逃以前犯罪的自首。
3、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潜逃后又自动到案的认定为自首,则会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自首制度的设立,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分化瓦解犯罪势力,争取犯罪分子的绝大多数,促使他们改过自新,另一方面在于减少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的工作量和成本,有利于及时打击犯罪,起到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社会效果。如果对该情形认定为自首,则会使许多犯罪分子将其作为钻法律空子的手段,自己为自己创造“自首”情节,从而会出现遵守法律规定“随传随到”的犯罪人及时受到打击,而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后潜逃自动归案的因有“自首”情节而受到从轻处罚,且诉讼时间较长,成本增加,进而会为少数执法人员为达到徇私枉法目的,唆使犯罪人故意妨害刑事诉讼程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4、犯罪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潜逃后自动归案本身是违法行为(指“潜逃”),如果被认定为“自首”,将严重违背“任何人不能因违法行为而获得法律上的利益”这一法律原则。
二、肯定观的理由
1、犯罪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潜逃后自动归案,仍然是在其本人意志的决定之下自动为之,符合自首“自动投案”的本质属性。
2、犯罪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潜逃后自动归案的,实际兼具履行法定“随传随到”义务和自动投案的双重属性,否认其自动投案性质是有失客观和片面的。
3、根据“举重明轻”的法律解释原则,现在一般认为被逮捕后脱逃,又主动归案的,也应认定为“自动投案”,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是比逮捕性质、强度都轻的措施,因此犯罪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潜逃后又自动归案的,应认定为自首,否则对行为人而言就是显失公平的。
4、自首在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是一种“可以”型从宽处罚情节,在实践中犯罪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潜逃后自动归案认定为自首,是否能得到从宽处罚还应结合其它犯罪情节综合考虑。因此该行为自首的认定,不会影响到法律公平价值受到损伤。
5、如果不将犯罪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潜逃后自动归案认定为自首,会人为地增加刑事诉讼成本,断绝这类犯罪人悔过自新之路,迫使其产生对抗到底的心理,这是与自首立法本意相悖的。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均有偏颇之处。对于犯罪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潜逃后自动归案的,应根据其被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前是否自首为认定其潜逃后又自动归案是否自首的标准,即行为人潜逃前自首的,该自动归案认定为自首,反之则不应认定为自首。
(一)自首的犯罪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潜逃后又自动归案的应认定为自首。因为该行为人潜逃行为依法受到没收保证金或处罚保证人等处罚,其潜逃后的自动归案,是将自己又恢复到潜逃前的状态之中,仍具备“自动将
自己交付国家追诉”的本质特点,而且其行为完全符合关于自首的立法本意,即及时有效打击犯罪,促使犯罪人改过自新,争取犯罪分子中的多数,减少犯罪等目的。
(二)未自首的犯罪人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潜逃后又自动归案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1、该行为不符合自动投案的时间要求。《解释》对“自动投案”作出明确时间规定“是指
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投案。”其实质就是犯罪人自动投案必须是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犯罪人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潜逃后又自动归案,是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的行为,不符合《解释》规定的时间限制。
2、该行为也不符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要求。《刑法》规定,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时间是“犯罪后自动投案”后,而该行为在自动到案前即被采取强制措施也“交待了自己的罪行”。
3、该行为的性质认定,只能是对潜逃行为进行评价,不涉及对以前行为是否属于自动投案进行评价。因为《刑法》对被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潜逃行为没有规定为犯罪(不像逮捕、刑事拘留之后潜逃规定为脱逃罪),因而对该行为就不存在自首与否的评定问题,相反,如果在该行为前的犯罪事实有自首情节的,在量刑时还要考虑其自首后增加潜逃之违法情节,从宽与否及从宽幅度都值得考虑。
4、该行为不认定为自首,正是遵守了“举重明轻”的法律原则。因为未自首的犯罪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潜逃后又自动归案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遵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随传随到”义务的同类犯罪人,行为重的前者如果被认定为自首得到从轻处罚,行为轻的后者却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不能从轻处罚,显然违反了“举重明轻”的法理。
5、该行为认定为自首,违反“罪刑相适应”法律原则。该行为如果被认定为自首,客观上把原罪(即潜逃前犯罪)没有自首这一法定可以从轻或减轻情节的犯罪人,通过潜逃这一违法行为演变为有法定可以从轻或减轻情节的犯罪人,从而使犯罪人在被从轻或减轻处罚上成为可能,进而导致法律上的不公平,明显违背“罪刑相适应”原则。
6、该行为认定为自首,容易产生错误导向,增加司法成本,甚至产生司法不公等负面影响。犯罪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潜逃后又自动归案被认定为自首,将会使许多被取保候审或被监视居住犯罪人走向有利于自己处罚的道路——即潜逃,从而为自己制造从宽情节,出现法律引导人违法而不是守法错误导向,无疑这也将比被取保候审、被监视居住犯罪人遵守“随传随到”义务的情形增加了诉讼成本,违反“诉讼经济”这一现代诉讼价值论,并且极易为少数政法干警徇私枉法(主动促使犯罪人违法潜逃)、制造审判不公提供机会。
7、该行为不认定为自首并未断绝犯罪人悔过自新之路。犯罪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后潜逃是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行为,该情节属从重处罚情节,犯罪人潜逃后又自动归案正是对其自身违法行为的补救。该行为的效果是由于自动归案可以对本应从重处罚的潜逃行为予以从轻处罚,相对于不自动归案的同类犯罪人来说是一种鼓励,但同时对该行为的处罚也要重于遵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规定的同类犯罪人,在利于“惩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刑事原则的执行,促进犯罪人早日改过自新,自觉接受国家的处罚,创造良好的改造罪犯的社会氛围。
总之,在刑事诉讼实践中,如何认定犯罪人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潜逃后又自动归案的性质,应本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从立法本意出发,根据犯罪人的具体行为、法律规定及法律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地认定能否构成自首,从而达到既有效打击犯罪,又促进犯罪分子及时改过自新,为创造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