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5 04:5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22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22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第22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写写帮整理)

第22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者谋取组织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四条组织管理层对舞弊行为的发生承担责任。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预防、发现及纠正舞弊行为是组织管理层的责任。

第五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在实施的审计活动中关注可能发生的舞弊行为,并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第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在检查和报告舞弊行为时,应当从下列方面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一)具有识别、检查舞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实施审计项目时警

惕相关方面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

(二)根据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复杂性以及审计成本效益,合理关注和检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三)运用适当的审计职业判断,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程序,以检查、发现和报告舞弊行为;

(四)发现舞弊迹象时,应当及时向适当管理层报告,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第七条由于内部审计并非专为检查舞弊而进行,即使审计人员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执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也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舞弊行为。

第八条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使组织经济利益遭受损害的不正当行为。具体包括下列情形:

(一)收受贿赂或者回扣;

(二)将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组织获利的交易事项转移给他人;

(三)贪污、挪用、盗窃组织资产;

(四)使组织为虚假的交易事项支付款项;

(五)故意隐瞒、错报交易事项;

(六)泄露组织的商业秘密;

(七)其他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

第九条谋取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是指组织内部人员为使本组织获得不当经济利益而其自身也可能获得相关利益,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

手段,损害国家和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利益的不正当行为。具体包括下列情形:

(一)支付贿赂或者回扣;

(二)出售不存在或者不真实的资产;

(三)故意错报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事项,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误解而作出不适当的投融资决策;

(四)隐瞒或者删除应当对外披露的重要信息;

(五)从事违法违规的经营活动;

(六)偷逃税款;

(七)其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

第十条内部审计人员在检查和报告舞弊行为时,应当特别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第三章评估舞弊发生的可能性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审查和评价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时,应当从以下方面对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一)组织目标的可行性;

(二)控制意识和态度的科学性;

(三)员工行为规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业务活动授权审批制度的有效性;

(五)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六)信息系统运行的有效性。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人员除考虑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外,还应当考虑下列可能导致舞弊发生的情况:

(一)管理人员品质不佳;

(二)管理人员遭受异常压力;

(三)业务活动中存在异常交易事项;

(四)组织内部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存在较大冲 突。第十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可能发生的舞弊行为的性质,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报告,同时就需要实施的舞弊检查提出建议。

第四章舞弊的检查

第十四条舞弊的检查是指实施必要的检查程序,以确定舞弊迹象所显示的舞弊行为是否已经发生。

第十五条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舞弊检查时,应当根据下列要求进行:

(一)评估舞弊涉及的范围及复杂程度,避免向可能涉及舞弊的人员提供信息或者被其所提供的信息误导;

(二)设计适当的舞弊检查程序,以确定舞弊者、舞弊程度、舞弊手段及舞弊原因;

(三)在舞弊检查过程中,与组织适当管理层、专业舞弊调查人员、法律顾问及其他专家保持必要的沟通;

(四)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以避免损害相关组织或者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舞弊的报告

第十六条舞弊的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或者董事会报告舞弊检查情况及结果。

第十七条在舞弊检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及时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报告:

(一)可以合理确信舞弊已经发生,并需要深入调查;

(二)舞弊行为已经导致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严重失实;

(三)发现犯罪线索,并获得了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证据。第十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完成必要的舞弊检查程序后,应当从舞弊行为的性质和金额两方面考虑其严重程度,并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舞弊行为的性质、涉及人员、舞弊手段及原因、检查结论、处理意见、提出的建议及纠正措施。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第二十条本准则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协助组织预防、检查和报告舞弊行为,明确相关责任,降低组织风险,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块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种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四条 组织管理层应对舞弊行为的发生承担责任。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控制,预防、发现及纠正舞弊行为是组织管理层的主要责任。

第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关注组织内部可能发生的舞弊行为,以协助组织管理层预防、检查和报告舞弊行为。

第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一)具有预防、识别、检查舞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执行审计项目时警惕相关方面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

(二)根据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复杂性以及审计的成本效益性,合理关注和检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三)运用适当的审计职业判断,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程序,以发现、检查和报告舞弊行为;

(四)发现舞弊迹象时,应及时向适当管理层报告,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第七条 内部审计并非专为检查舞弊而进行。即使审计人员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执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也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舞弊行为。

第八条 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使用组织经济利益遭受损害的不正当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此类舞弊行为;

(一)收受贿赂或回扣;

(二)将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组织获利的交易事项转移给他人;

(三)贪污、挪用、盗窃组织资财;

(四)使组织为虚假的交易事项支付款项;

(五)故意隐瞒、错报交易事项;

(六)泄露组织的商业秘密;

(七)其他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

第九条 谋取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是指组织内部人员为使组织获得不当经济利益而其自身也可能获得相关利益,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国家和其他组织或个人利益的不正当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此类舞弊;

(一)支付贿赂或回扣;

(二)出售不存在或不真实的资产;

(三)故意错报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事项,使财务报表使用误解而作出不适当的投融资决策;

(四)隐瞒或删除应对外披露的重要信息;

(五)从事违法违规的经济活动;

(六)偷逃税款;

(七)其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

第十条 组织作好舞弊检查的保密工作。

第三章 舞弊的预防

第十一条 舞弊的预防是指采取适当行动防止舞弊的发生,或在舞弊行为发生时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以内。

第十二条 建立、健全组织的内部控制并使之得以有效实施是预防舞弊的主要途径。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时,应当关注以下主要内容以协助组织预防舞弊;

(一)组织目标的可行性;

(二)控制意识和态度的科学性;

(三)员工行为规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经营活动授权制度的适当性;

(五)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六)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第十四条 除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外,还应考虑可能发生的舞弊行为的性质,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报告,同时就需要实施的舞弊检查提出建议。

第四章 舞弊的检查

第十六条 舞弊的检查是指实施必要的检查程序,以确定舞弊迹象所显示的舞弊行为是否已经发生。

第十七条 舞弊的检查通常由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的舞弊调查人员、法律顾问及其他专家实施。

第十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舞弊检查;

(一)评估舞弊涉及的范围及复杂程度,避免对可能涉及舞弊的人员提供信息或被其所提供的信息误导;

(二)对参与舞弊检查人员的资格、技能和独立性进行评估;

(三)设计适当的舞弊检查程序,以确定舞弊者、舞弊程度、舞弊手段及舞弊原因;

(四)在舞弊检查过程中与组织适当管理层、专业舞弊调查人员、法律顾问及其他专家保持必要的沟通;

(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以避免损害相关组织或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 在舞弊检查工作结束后,内部审计人员应评价查明的事实,以满足下列要求;

(一)确定强化内部控制的措施;

(二)设计适当程序,对组织未来检查类似舞弊行为提供指导;

(三)使内部审计人员了解、熟悉相关的舞弊迹象特征。

第五章 舞弊的报告

第二十条 舞弊的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适当管理层报告舞弊预防、检查的情况及结果。

第二十一条 在舞弊检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向适当管理层报告;

(一)可以合理确信舞弊已经发生,并需深入调查;

(二)舞弊行为已导致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严重失实;

(三)发现犯罪线索,并获得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证据。

第二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完成必要的舞弊检查程序后,应从舞弊行为的性质和金额两方面考虑其严重程序,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

(一)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舞弊行为的性质、涉及人员、舞弊手段及原因、检查结论、处理意见、提出的建议及纠正措施;

(二)若发现的舞弊行为性质较轻且金额较小时,可一并纳入常规审计报告;

(三)若发现的舞弊行为性质严重或金额较大,应出具专项审计报告,如果涉及敏感的或对公众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应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准则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06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030601)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6 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

中内协网 www.xiexiebang.com 点击次数:497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协助组织预防、检查和报告舞弊行为,明确相关责任,降低组织风险,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四条 组织管理层应对舞弊行为的发生承担责任。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预防、发现及纠正舞弊行为是组织管理层的主要责任。

第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关注组织内部可能发生的舞弊行为,以协助组织管理层预防、检查和报告舞弊行为。

第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一)具有预防、识别、检查舞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执行审计项目时警惕相关方面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

(二)根据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复杂性以及审计的成本效益性,合理关注和检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三)运用适当的审计职业判断,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程序,以发现、检查和报告舞弊行为;

(四)发现舞弊迹象时,应及时向适当管理层报告,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第七条 内部审计并非专为检查舞弊而进行。即使审计人员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执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也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舞弊行为。

第八条 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使组织经济利益遭受损害的不正当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此类舞弊行为:

(一)收受贿赂或回扣;

(二)将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组织获利的交易事项转移给他人;

(三)贪污、挪用、盗窃组织资财;

(四)使组织为虚假的交易事项支付款项;

(五)故意隐瞒、错报交易事项;

(六)泄露组织的商业秘密;

(七)其他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

第九条 谋取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是指组织内部人员为使本组织获得不当经济利益而其自身也可能获得相关利益,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国家和其他组织或个人利益的不正当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此类舞弊:

(一)支付贿赂或回扣;

(二)出售不存在或不真实的资产;

(三)故意错报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事项,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误解而作出不适当的投融资决策;

(四)隐瞒或删除应对外披露的重要信息;

(五)从事违法违规的经营活动;

(六)偷逃税款;

(七)其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

第十条 组织应作好舞弊检查的保密工作。

第三章 舞弊的预防

第十一条 舞弊的预防是指采取适当行动防止舞弊的发生,或在舞弊行为发生时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以内。

第十二条 建立、健全组织的内部控制并使之得以有效实施是预防舞弊的主要途径。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时,应当关注以下主要内容以协助组织预防舞弊:

(一)组织目标的可行性;

(二)控制意识和态度的科学性;

(三)员工行为规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经营活动授权制度的适当性;

(五)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六)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第十四条 除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外,还应考虑可能会导致舞弊发生的下列情况:

(一)管理人员品质不佳;

(二)管理人员遭受异常压力;

(三)经营活动中存在异常交易事项;

(四)组织内部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存在较大冲突;

(五)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中难以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证据。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时发现的舞弊迹象或从其他来源获取的信息,考虑可能发生的舞弊行为的性质,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报告,同时就需要实施的舞弊检查提出建议。

第四章 舞弊的检查

第十六条 舞弊的检查是指实施必要的检查程序,以确定舞弊迹象所显示的舞弊行为是否已经发生。

第十七条 舞弊的检查通常由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的舞弊调查人员、法律顾问及其他专家实施。

第十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舞弊检查:

(一)评估舞弊涉及的范围及复杂程度,避免对可能涉及舞弊的人员提供信息或被其所提供的信息误导;

(二)对参与舞弊检查人员的资格、技能和独立性进行评估;

(三)设计适当的舞弊检查程序,以确定舞弊者、舞弊程度、舞弊手段及舞弊原因;

(四)在舞弊检查过程中与组织适当管理层、专业舞弊调查人员、法律顾问及其他专家保持必要的沟通;

(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以避免损害相关组织或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 在舞弊检查工作结束后,内部审计人员应评价查明的事实,以满足下列要求:

(一)确定强化内部控制的措施;

(二)设计适当程序,对组织未来检查类似舞弊行为提供指导;

(三)使内部审计人员了解、熟悉相关的舞弊迹象特征。

第五章 舞弊的报告

第二十条 舞弊的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适当管理层报告舞弊预防、检查的情况及结果。

第二十一条 在舞弊检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向适当管理层报告:

(一)可以合理确信舞弊已经发生,并需深入调查;

(二)舞弊行为已导致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严重失实;

(三)发现犯罪线索,并获得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证据。

第二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完成必要的舞弊检查程序后,应从舞弊行为的性质和金额两方面考虑其严重程度,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

(一)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舞弊行为的性质、涉及人员、舞弊手段及原因、检查结论、处理意见、提出的建议及纠正措施;

(二)若发现的舞弊行为性质较轻且金额较小时,可一并纳入常规审计报告;

(三)若发现的舞弊行为性质严重或金额较大,应出具专项审计报告,如果涉及敏感的或对公众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应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准则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浅议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浅议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摘要:伴随着当前企业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成为了人们十分关注的内容。尽管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经获取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从业者进行改进。想要提高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就需要提高内部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本文简要论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探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内部;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性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并不断发展,就需要改进自身内部的管理形式,并加大审计力度。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来讲,其质量同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应由此方面入手改进并完善审计内部,提高工作质量。以下简要针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概念及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的是审计部门受到管理机构的委托,遵照我国相关标准、政策等,对企业的经营承包人或者法定代表者在工作期间,企业的内部资产、负债情况、重大运营活动等进行评价、监管等行为。一般来讲,审计工作的特点包含以下几方面:其一,受托特点。其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同其他审计最为显著的区别。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获取企业或者上级机构的委托,才能够实施相应行为,是一种被动的审计活动;其二,针对特点。该审计工作的内容是由委托企业规定的,遵照相关要求,对特定的内容实施审计活动,针对不同的目标,或者相同目标在不同阶段,其审计的内容及标准也会出现差异。

二、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期间存在的缺陷

(一)回避制度不完善

在平时的审计活动期间,大多数审计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然而,因为回避制度方面不完善,经常导致人们迫于情面或者某种压力,造成畏难情绪,无法坚守自身的职业标准与道德,从而降低了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二)评估标准不全面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借助对企业、部门进行审查来确保其运营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及高效性,并且对领导人员的责任履行进行评估。但是,目前企业现存的经济责任评估标准较不全面,从而无法精确来评估管理者的责任履行水平,不能精确对企业的运营行为及经济责任进行判定,导致责任界定期间较不合理、不科学。

三、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一)经济责任审计从业者需要具备的素养

1.思政素养

对于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从业者来讲,需要能够严格遵照我国相关政策、标准、法规等开展工作,并且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我国各项标准法规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同时,从业者需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及敬业精神,能够依据企业真实的运营来规定工作重点,从而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2.道德素养

内部审计从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荣誉感与认同感,能够认知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将审计工作作为毕生事业,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唯有如此,从业者才能够真正做到秉公执法、抵挡住多方面的引诱,不断增强工作质量及工作水平,为企业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3.专业素养

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来讲,其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综合性较高的工作,包含多个领域、多个层次的内容。所以,作为从业者,需要坚持不懈的进行学习,掌握更多的先进知识,并且熟练应用各项法规标准,相关知识。另外,从业者还需要具有一些计算机方面及财会方面的知识,熟练应用审计专业软件,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为企业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经济责任审计从业者需要具备的能力

1.沟通才能

在进行经济审计期间,从业者具备同被审计的部门及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的才能。在进行责任评定期间,应同有关职工及领导进行充分交流,从而掌握更多企业运营的信息,方便在决定重大内容时精确判断,为企业做出贡献,规避相应的责任风险。

2.合作才能

对于审计工作来讲,其是一项集体行为,需要依赖从业者集体的智慧,并且分工明确的进行工作。那么,审计从业者就需要树立团队观念,明确自身在工作期间肩负的责任与任务,积极发挥主动性,争取在团队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开展审计期间,审计小组的组长需要依据工作的具体内容及客观环境调整人们的分工,并且各个人员需要服从组长的安排。另外,从业者还需要讲究配合,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3.文字才能

审计的最终结果需要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上报,那么,在报告中会集中体现审计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及整体审计水平。想要精炼审计建议,引起领导们的关注,发挥审计价值,从业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字表述才能,确保报告书写工整、洁净,并且可以明确的提出审计期间找寻到的问题,并给予相应建议,为企业中的领导者决策提供辅助参考。

总结

总而言之,伴随着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企业所要面对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科学、高效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极大程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内部经济发展。所以,作为内部审计从业者,应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断进行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从而更好的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价值,为企业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因此,对经济责任审计内部从业者的素质及能力要求进行探讨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值得从业者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汪宁.事业单位内审机构应如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J].现代商业,2011(17).

下载第22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22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