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

时间:2019-05-15 04:5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

第一篇: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

“恒源祥文学之星”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

命题方案

总主题: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一、总主题设计背景

1.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成员总体上思想昂扬向上,但道德缺失的现象偶有发生,社会期待道德建设,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2.观察当前学校的德育,仅仅在德育课上。教育过程的社会公德的培养,却是最为缺乏的。因此便出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从小在学校接受的道德教育在之后的道德实践中往往呈现缺位状态,也就是说,小时候往脑袋里装了很多道德准则,但长大之后却自觉不自觉地遗失。而家庭教育,众多家长的培养路径,非常的简单而直接,这就是学习和成绩。因此一边骄纵,一边加压,势必形成家庭教育的反差和扭曲,也自然会出现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行凶打人和药家鑫杀人的社会恶性事件。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所凸显的道德教育的缺位。

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开篇语,代代中国人口耳相传、家喻户晓。其中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因为环境养成的习惯不同,便相距遥远了。”可以说,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认识奠定了中华文化重视教育、重视个人学习、修养的传统的思想理论基础。而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中华历史上的经济基础、经济与政治组织方式均在变化,但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是指为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在中国数千年未变。因此,以“仁”为核心伦理价值的中国文化,有可能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复兴。

4.正是在以上的“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的学习与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时代背景下,本届大赛的总主题,从“道德修养,成长的必修课”这一领域发力,具体命名为: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二、总主题内涵解读

1.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中学生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也就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将永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生命成长的轨迹。

2.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由纯粹的自然模仿(如幼儿模仿大人)到经过价值判断的理性选择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时代正是形成一个人优秀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好习惯使人受益一生。因此,本届大赛的总主题,对于全面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品质,用爱与责任,点燃中学生内心的火焰,托举向真、向善、向美的力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对于社会道德价值判断的某些混乱,则有着“拨乱反正”的积极的和深远的建设性影响。

3.习惯是一点一滴艰难积累起来的。文明也是一点一滴艰难积累起来的。我们对文明有信心,因为我们相信人性中光明的一面和人类文化传统的精神力量。

三、总主题下的命题要求

1.四种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2.习惯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它包含着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价值判断和理性选择;包含着习惯的养成贵在身体力行,用心坚持;包含着环境可以造就和改变习惯;涵盖着人世间的真善美;等等。因此,大赛总命题下的具体命题一定要注意和拓展总主题外延的广阔性,要在具体命题中体现出大赛的开放性和自由度,有助于中学生在作文大赛中更能够以“创意的个性的自由的表达”和“独特的深刻的精彩的表达”,从而与中学语文教学新课改的标准接轨,并且力争对高考、中考作文命题有所影响。

初中组题目:http:///show.php?contentid=171 高中组题目:http:///show.php?contentid=172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高中组题目

一、命题作文

1.缓慢而优雅地成长

2.有德自然香

3.善“辨”

4.人生是自助餐

5.诚信归去来

6.也说“性相近,习相远”

7.痛苦也美丽

8.我的陋习

二、半命题作文

9.戒(浮躁、自卑、虚伪、骄奢„„)

10.品性源自(内心、磨炼、教育、责任„„)

11.给(习惯、时间、心灵„„)涂上一抹色彩

12.请管住你的(嘴、手、脚、言行„„)

13.将思考交给电脑,把沟通交给手机,将行走交给汽车,把健康交给医药……诚然,现代生活在给人们带来追求便捷、享受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也让人们遗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反思生活,反省自我,我们是否遗失过什么?生活中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成长过程中的自尊、自信、自强……

请以“不可或缺的_________”为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三、话题作文

14.“人”字由一撇一捺构成,左边的一撇是人的躯体,右边一捺则是支撑整个人格大厦的支点——信仰。我们可以没有财富,可以没有美貌,可以没有名利,但我们不能没有信仰。没有精神的支点,一切都会轰然倒塌。

请以“支点”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5.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的一首诗《痕迹》是这样写的:“把每一个黎明看做你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你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痕迹是一种经历,一种见证。

请以“痕迹”为话题,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选材,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6.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三天要“啃”下一大本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读报告。

哈佛的医院,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只是图书馆的延伸。

哈佛产生的诺贝尔获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以“哈佛告诉你”为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7.一位生活并不宽裕,但几十年如一日默默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的退休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媒体误读了他,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做很悲情,相反他一直很快乐,想到那些坐在教室中读书的孩子,想着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想到能帮到别人,便觉得非常充实和幸福。

刘思宇,这位上大二时就拥有自己的公益团队的年轻人,为了递交《西双版纳环境保护报告》,冒着大雨一连5天等在政府门口。刘思宇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讲道:“改变是要自己行动的,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你的中国就怎样,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公益不是简单的活动,不是高调的作秀,也不是一种悲情的苦行。公益是一种习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人。让别人生活得更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请以“道德心的来源”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8.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它本身就是由大多数不具有特殊本领的人组成。他们不仅是这个社会的主体,而且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即一个人原本即使无特长、无高超本领,也足以获得怡然自乐的生活,足以获得一种普通人的生活快乐和生活意义。一个社会,如果有这样的理念,即人的基本快乐和基本生活必须靠“过人的本领”来保障,那其实是构造一种由“人上人”和“人下人”组成的社会。这种理念不仅取消了普通人的生活乐趣和生活意义,并且为这种剥夺制造社会解释。

请以“这样的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四、材料作文

19.这是一个关于“一元套餐”的故事。小餐饮公司“畅饮畅食”的老板简耀辉,承包下河南一所大学的餐厅。为了打响“畅饮畅食”的知名度,在推出26个饭菜窗口后,他推出了27号特殊窗口——“一元套餐”。这是专为贫困生提供的窗口。学生仅花一元钱,就可享用以下食物:一个二两重的馒头、一碗菜、一碗粥(或汤),外加一小份荤菜(鱼或肉),加上人工费,每卖出一份“一元套餐”,简耀辉会净赔三四毛。不少非贫困生纷纷光顾27号窗口。三个月下来,简耀辉已贴进去两万多元。就在简耀辉扛不住打算拆掉27号窗口时,26号窗口销售量大增,27号窗口销量却直线下降。原来在两天前有一场征文比赛,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写的正是“一元套餐”的故事。大家被27号窗口感动了。于是,大部分学生不再光顾27号窗口,他们希望“一元套餐”能真正被派送到那些贫困生手里。善良感动了善良。“畅饮畅食”从此接到了很多学校、企业的餐厅承包邀请。27号窗口也变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温馨窗口”。

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0.“经过一阵乌云的打磨/我眼中的那一轮月亮/更亮了//就像我手中的这把刀/在经过石头反复打磨之后/终于变得锋利起来//看来,打磨是必要的/就像命运/需要苦难打磨/而一个人的一生/究竟要多少次打磨/才能闪光呢”(《打磨》)这首诗启发我们: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打磨”。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1.“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首诗给我们很多启迪,告诉我们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对待人和事。请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2.“右手写字/没有人会惊讶/左手提笔/众人嗤之左撇子/土里点豆/没有人会惊诧/水中种瓜/惊讶之外是惊诧”

生活中,这样的惊讶、惊诧还有很多,面对这些并不算新鲜甚至很普通的事物,我们为什么会有惊讶、惊诧的心理感受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3.著名作家郑渊洁讲过这样一件事,他有一位小读者长大后,开了一家餐馆。一次,正逢他检验采购的鲜肉,郑渊洁就向他请教最好的肉用来做什么菜,他说猪排牛排。郑渊洁又问最差的肉用来做什么,他说丸子。

一块一块的肉端上餐桌,必须要经得起食客的检验,只有丸子这种混杂在一起的肉才可以滥竽充数鱼龙混杂。

个性差异是人类得以进步的基础。千人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导致停滞不前。老虎都是一只一只的,豺狼才是一群一群的。

人生也是这个道理。成功者往往是独辟蹊径,失败者大都是随波逐流。请结合故事的涵义,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4.一个骑师,让他的马儿接受了彻底的训练,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唤它。只要把马鞭子一扬,马儿就乖乖地听他支配,而且骑师说的话,马儿句句都明白。

“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他认为用言语就可以把马驾驭住了。有一天骑师出去时,就把缰绳解掉了。在原野上飞跑,当它知道什么约束也没有的时候,英勇的骏马就越发大胆了。它不再听主人的斥责,愈来愈快地飞驰在原野上。

不幸的骑师,此时已毫无办法控制他的马,他想用缰绳重新套上马头,但已经无法办到。完全无拘无束的马儿撒开四蹄,一路狂奔着,竟把骑师摔下马来。而它还是疯狂地向前冲,像一阵风似的,什么也不看,什么方向也不辨,一股劲冲下深谷,摔了个粉身碎骨。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5.明代吕坤曾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自古至今,很少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则改的人。(注:“过”,过错,过失)

请根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第二篇: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

2009-2010主題「為了美好的明天」

初中組

(共25題)

命題作文

1〃 總有柳暗花明時

2〃 走近世博會

3〃 對話姚明(或劉翔)

4〃 給自己點一盞燈

5〃 因為有了你

6〃 開在記憶深處的花朵

7〃 小鳥叫了

8〃 走過今天

9〃 祈願

10〃 說捨得

11〃 互聯網與我的明天

半命題作文

12〃,我的企盼

13〃 追逐

14〃 守望

15〃 我也是

16〃 帶著 出發

話題作文

17〃 以“成長的味道”為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題目自擬。

18〃 以“擔當”為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題目自擬。

19〃 門前的小草,綠了又黃,黃了又綠,大自然的風景每天都是新的々我們在慢慢長大,父母卻漸漸老去々煤油燈成為古董,管道天然氣進入廚房,電腦也擠進我們的生活,真誠和友誼被人們重新拾了貣來,時尚的春風吹遍城市和鄉村的每一個角落……

只要細心觀察,你會發現,變化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感受 3

到了哪些變化〇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〇請以“變化”為話題寫一篇800左右的短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20〃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在農村城市化的變革過程中,一些鄉村變成了城市,而城市碰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有

人說,城市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又是人類問題的場所,城市的兩面性隨著技術文明的發展暴露得越加充分和複雜。你有這方面的經歷、感受和思考嗎〇請以“城市化的利與弊”為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題目自擬。可以記敘見聞,漫談體驗,講述故事,發表議論,展開想像,抒發情感,等等。

材料作文

21〃 溫家寶總理2009年6月14日在湖南大學座談會上說〆“我希望同學們記住六個字〆此

時、此地、此身。此時,就是現在應該做的事情,就立刻做貣來,不要拖延到以後々此地,就是從你們所處的崗位做貣,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不要等到別的地方々此身,就是自己應該而且能夠做到的事情,就要勇於承擔,不要推給別人。”

請以“讀溫總理寄語有感”為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22〃 14歲的高占喜,青海農家子弟,因為一次電視活動的策劃,他和城市的一個富家少年互

換了七天人生。節目打出的議題是〆“七天之後,高占喜還願意回到農村嗎〇”七成的觀眾都預測,高占喜難以抵擋城市的誘惑,不願意回去。謎底卻提前揭曉了——當得知自己的父親不慎扭傷了腳的消息時,占喜立刻要求趕回家鄉。“為什麼急著要走〇父親的腳傷不是大事。難得來一次城裡。”占喜只說了一句〆“我家的麥子熟了。”

讀了以上材料,引發了你什麼聯想和感受〇你對高占喜的行為有什麼看法〇請你寫一篇

800字左右的文章,題目自擬。

23〃 根據以下故事,聯繫自己的實際,寫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題目自擬。

當一塊石頭有了願望

一位郵遞員每天奔走在鄉村送信。一天,他被一塊石頭絆倒了。他拾貣石頭,突然想到,如果用這些石頭建造一座城堡,該有多好〈從此他就推著獨輪車送信,只要發現好看的石頭,便放到車上。每天晚上回家,他便按照自己的意願,建造石頭城堡。20年以後,法國最有名的旅遊景點“郵差的理想宮”誕生了。入口的一塊石頭上,刻著那位郵遞員的話〆“我想知道一塊有了願望的石頭能走多遠。”這塊石頭,就是多年前絆倒過他的那塊。

24〃 在八國集團峰會於2009年7月8日在義大利拉奎拉拉開帷幕的同時,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也正在羅馬召開會議,商討著與八國峰會幾乎一模一樣的全球性熱點話題。這就是前來參加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貣的“青少年八國峰會”的代表們。這些青少年就如何改善全世界兒童的狀況進行交流和辯論,並且討論有關氣候變化、全球經濟危機、非洲發展和優質教育等熱點問題。他們當中的佼佼者于7月9日與出席本屆八國集團峰會的世界領導人進行了對話,呼籲八國集團兌現承諾。

參加“青少年八國峰會”的代表們年齡在14至17歲之間,分別來自八國集團各國以及

巴西、中國、埃及、印度、墨西哥和南非。共有五十多名各國青少年出席了會議。

設想你是“青少年八國峰會”的代表,請你就有關熱點問題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演講稿。25〃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材料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作。不少於600字。

一個生活平庸的人帶著對命運的疑問去拜訪禪師,他問禪師〆“您說,真的有命運嗎〇”

“有的。”禪師回答。“是不是我命中註定窮困一生呢〇”他問。

禪師讓他伸出左手只給他看說〆“這條橫線叫做愛情線,這條斜線叫做事業線,另外一

條豎線就是生命線”。

然後禪師讓他跟自己一貣做了一個動作,把手慢慢握貣來,握得緊緊的。禪師問〆“你

說這幾根線在哪里〇”那人迷惑的說〆“在我的手裡啊〈”“命運呢〇”

那人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裡。

高中組

(共25題)

命題作文

1〃 擁有的和不再擁有的2.明天的遐想

3〃 我心中的那片綠地

4〃 總有一條道路可以抵達

5〃 夢想沒有有效期

6〃 洗禮

7〃 一步,一步,又一步

8〃 堅持

9〃 “異想”與“天開”

10〃 談良知

11〃 底線〄防線

半命題作文

12〃 當來臨的時候

13〃 我想,我應該是_______

14〃 走吧,話題作文

15〃 “機遇可能只敲一次門,而誘惑總是按著門鈴不放。”

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生活。看清這個現實,定會引發你的思考。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1000

字左右的文章,題目自擬。

16〃 請以“一個值得商榷的話題”為題,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駁論文,副標題自定。17〃 以“擔當”為話題,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題目自擬。

18〃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在農村城市化的變革過程中,一些鄉村變成了城市,而城市碰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有

人說,城市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又是人類問題的場所,城市的兩面性隨著技術文明的發展暴露得越加充分和複雜。你有這方面的經歷、感受和思考嗎〇請以“城市化的利與弊”為話題,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題目自擬。可以記敘見聞,漫談體驗,講述故事,發表議論,展開想像,抒發情感,等等。

材料作文

19〃 溫家寶總理2009年6月14日在湖南大學座談會上說〆“我希望同學們記住六個字〆此

時、此地、此身。此時,就是現在應該做的事情,就立刻做貣來,不要拖延到以後々此地,就是從你們所處的崗位做貣,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不要等到別的地方々此身,就是自己應該而且能夠做到的事情,就要勇於承擔,不要推給別人。”

請以“讀溫總理寄語有感”為題,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20〃著名詩人舒婷在完成200行長詩《最後的挽歌》和三卷本文集後,表示到此止步,告別詩

壇。理由呢〇舒婷是這麼說的〆自己沒有更好的詩歌獻給讀者時,寧願停止歌唱。當沒有更好的詩歌獻給讀者時,自己寧願停止歌唱,這是一種多麼難能可貴的人生與藝

術態度……

請根據以上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21〃 閱讀下面材料,體會其中含義,自擬題目,寫一篇千字左右的作文。

有個少年想成為少林寺最出色的弟子。他問大師〆“我要多少年才能那麼出色〇”大師回答〆“至少10年。”

少年說〆“10年時間太長了。如果我付出雙倍的努力,需要多長時間呢〇”大師回答〆“20年。”

少年又問〆“如果我夜以繼日地練習呢〇”

大師回答說〆“30年。”

少年灰心了。他不解地問大師〆“為什麼我每次說更加努力,你反而告訴我需要更長的時間呢〇”

大師說〆“當你一隻眼睛只顧盯著目標時,那麼就剩下一隻眼睛尋找道路了。” 22〃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世界已經有超過4000萬名外國人在學習漢語,100多個國家超過

2300所大學都開設有漢語課程。美國開設中文課的中小學已超過4000所々法國教育部專門設立了漢語總監一職。據預測,到2010年,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將達1億。

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〇請自選角度,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3〃 閱讀下面的一首詩歌,按要求作文。

如果你辛苦勞作已是功成名就 還想冒險一搏哪怕功名成烏有 即使慘遭失敗也仍要從頭開始 如果你跟村夫交談而不失恭敬之態 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諛媚之顏 如果他人的愛憎左右不了你的正氣 如果你和任何人為伍都能卓然獨立 如果昏惑的騷擾動搖不了你的意志 你能等自己平心靜氣再作答謝 那麼你的修養就如同天地般博大 你就是真正的男子漢了 我的兒子 這是1907年諾貝爾獎得主、英國作家約瑟夫·魯德亞德·卲卜林寫給兒子的一首詩。讀了這首

詩,結合你自己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人生感悟和體會。題目自擬,文體不限,800字以上。24〃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長期從事學生思想教育研究的南京財經大學胡連生教授說,現在少數學生中存在的迷戀

網路、虛度光陰、不求上進等現象,從根本上講,都是責任感缺失的外在表現。一個連對自己和父母都不負責任的學生,怎麼會承擔對集體、國家和事業的責任〇

《中國青年報》上《生活在低處,靈魂在高處》一文說〆“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學生,才會真正把自我實現和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繫貣來。”

不久前辭世的國學大師季羨林老人在《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一文中說〆“在人類社會發

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恐怕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讀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〇請聯繫社會實際或你的人生體驗,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

25〃 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最近國內一些媒體刊登了文化部部長蔡武《我們失去文化創造力了嗎》一文,表述了對

目前文化領域中文化創造力不足的憂慮——在文化產品的創作方面,複製能力強大,原創能力不高……的確,環顧當前的文化市場,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書報雜誌,數量龐大、生產速度超快,但是,就在這些文化產品數量躍升的背後,卻是文化創造力的日益萎縮和衰微。大量速食式文化產品氾濫,但真正有影響的精品力作卻難得一見。

第三篇: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

总主题:我的未来我的路

高中组题目(共16题)

一、命题作文

1.路与行 2.答自己问 3.生命因你而美丽 4.冷与热

二、半命题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5.与_______(某名人)对话

6.走过________(花季、冬天、转角、从前„„)7.___________的味道

8._________必_________(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

三、话题、材料作文

要求:结合话题、材料内容完成作文,不少于800字。9.有人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其实,这句话的原话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你怎样看待这两句话?请就此写一篇作文。

10.“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就此写一篇作文。

11.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而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请以“成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2.《世说新语〃品藻》中有一则故事:‚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后人对殷浩的这句话作出了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只要不与人比,自己就赢了;也有人认为,这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作文。

13.‚请为站在你身边的老、弱、病、残、孕或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谢谢!‛‚请不要随地吐痰!‛‚小草也有生命,请不要践踏草坪!‛‚请上车排队,不要插队!‛‚病区重地,请不要大声喧哗!‛‚请不要在文物上乱刻乱画!‛……有人觉得这样的提示很有必要,也有人觉得没有必要。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14.1814年,一支考古队进入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撒哈拉大沙漠。沿途看到许多骸骨。队长领大家掩埋它们,并竖起简陋的墓碑。有队员抱怨:‚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收尸的。‛队长说:‚每一堆白骨都可能是我们的同行,怎能忍心让他们陈尸荒野呢?‛后来,他们在这程路上突遭风暴,沙尘漫天,连指南针也失灵了。危难时刻,他们来时构筑的一座座墓碑引导他们走出了死亡之海。队员们感慨地说:‚这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啊!‛ 请以“路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5.微信时代,我们进入了‚群众‛的天罗地网。我们享受‚群‛的欢乐,‚群‛的浇灌,承受‚群‛的积压,‚群‛的干扰…… 请就你的感受写一篇文章。

16.有哲人说过,不要因为你在哪里而沮丧,而要因为你正在走向哪里而充满希望。

请理解文句的意思,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作文。

第四篇:第十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第十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

2014/7/18 15:44:49

命题方案

总主题:我的未来我的路

一、总主题设计背景

1.台湾歌手张雨生曾经用“我的未来不是梦”演绎了一个歌坛传奇。不错,中学生的未来充满了无法想象的喜怒、爱憎和成败,在通向未来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坦荡如砥的路,因此,我的未来确乎不像一场梦境那么美妙。古往今来,在通向未来、走向未来的或崎岖或平坦或狭窄或宽阔的人生之路上,命运和时代会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诱惑或错觉。

2.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之德,也是国家社会之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让我们的未来和行走之路散发光彩。

3.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塑造良好的人生价值观需要对世界、人性、社会、自我、欲望、爱等一些根本命题有深刻的理解。一个人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在走向未来的征途中就会有怎样的行动。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有“善学者能,多能者成”的敬业作风,才能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有“以信立身、以诚处世”的诚信品格,才能赢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如是,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将未来的人生道路演绎完美。

4.不可否认,未来之路总是充满着诱惑的。近些年来,人们的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由于受经济至上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潮影响而呈现出的思想芜杂、道德沦落和价值迷失。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我们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5.未来是充满变数的。所以,在通向未来之路上必须学而不倦,特别是学“道”习“德”。古人云:“人不学,不知义。”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同样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这是因为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只有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并且扎了根,才能开花、结果,才能转化为奋发向上和崇德向善的力量。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青少年成长之路的指引和导向作用,拟将本次作文大赛的总主题命名为:我的未来我的路。

二、总主题内涵解读

1.价值观是社会群体共有的心灵标杆和价值导向,是引领思想通往未来的道路,也是指导行动走向未来的法则,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其独特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用“三个倡导”加以概括,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内涵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通向未来的道路上,“三个倡导”就是这条道路上的三个路标。在进发的途中,只要沿着这些路标前行,你的未来一定是美好且美妙的。

2.“路”是一种供人行走的自然物。但它却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方向、过程、希望、未来这些词语紧紧地与路联系在一起。因为路可以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所以“路”往往成为通往未来,走向未来的象征;因为路要供人前行的,这个“前行”就是一个过程,所以,“路”又成为人生经历、生命足迹的象征;因为路的前面充满变数,充满未知,有无数个可能,所以,“路”又成为希望和未来、成功与失败的象征。在成长的路途中,路可以是父母及老师的鼓励,自然之物给你的感悟,也可以是自己精神世界中的理想、诚信、宽容、善良、坚强、关爱、追求、希望、自信、淡泊名利、爱国等,凡此种种,皆可成为健康成长的方向、过程、希望和美好未来。

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正所谓:“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大力培育,也需要积极实践。“我的未来”充满光明,但必须通过行走“我的路”才能领略其美好。我们这里所说的 “我的路”就是强调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我们就能享受到良好价值观带来的福祉,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前程就会更加美好。

三、总主题下的命题要求

1.通过本次大赛,渗透宏大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目标,而又要取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具体在命题中力求达到“切入角度巧妙,表现方式灵活,价值取向鲜明,实践操作可行”的基本要求。

2.大赛的具体命题一定要注意灵活把握总主题的内涵与外延。其包容可以宽泛一些。在操作中亦可将公民个人层面的8个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母题、子题设计的基本着眼点,当然也可兼及其他方面。

3.作文命题形式不限,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均可。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要求表达不直不露,不空不泛;都应该着力在引发学生思维上下功夫,做文章;都可以有新鲜感,有启发性,有吸引力,语言色彩比较符合青少年的喜好;都需要在具体命题中体现出大赛的开放性和自由度,有助于中

学生进行“创意的个性的自由的表达”或是“独特的深刻的精彩的表达”,从而与中学语文教学新课改的标准接轨,并且力争对中高考作文命题有所影响。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

总主题:我的未来我的路

初中组题目(共16题)

一、命题作文

1.我为自己点个赞

2.值

3.说“萌”

4.风筝与线

二、半命题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按题作文,不少于600字。

5.我咋这么________呢!(愣,乖、傻、帅„„)

6.运动带给我________

7.与________一起走过的日子

8.清点________

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要求:结合话题、材料内容完成作文。不少于800字。

9.莲花的出尘芳姿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感动着人们。请以“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0.人的一生都在行走。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精神历程。请以“行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1.在湖北恩施有个大沙河渡口,有一位名叫万其珍的摆渡人。从清末民初开始,万家祖上便承诺,万家子孙要在这个渡口义务为来往的行人摆渡,先祖千金一诺,后人世代践行。一百二十年过去了,万家传人一直以行动履行这个诺言。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人需要,渡船便摆个不停。如今,轮到了万其珍老人这一辈。算下来,这已是万家祖孙第四代人了。一百年风雨,四代人兼程,在这片土地,这个渡口义务为人摆渡。

读完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启发和思考?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篇作文。

12.人生的选择如同穿衣,最要紧的是系好第一颗纽扣。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读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篇作文。

13.北欧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伊迪丝·索德格朗的名作《星星》是这样写的:

“当夜色降临,我站在台阶上倾听;星星蜂拥在花园里,而我站在黑暗中。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诗中有美丽的记忆,有幻想的童年,有生活的追求,有心情的声音……这一切都源于星星那美丽的碎片。

请以“心与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4.生活中有门功课叫“接受”:接受淘气的同桌,接受不喜欢的老师,接受父母安排的“培优”,接受自己的出身、相貌、天分……

请以“接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5.两只小木桶在井边对话:

第一只小木桶说:“我们的生活多没有意思,不管从井里打了多少水上来,到后来,我们总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得到。”

第二只小木桶说:“我想的跟你不一样。虽然我们下井时是空空的,但上来是满满的。我们得到了很多。”

请就两只小木桶的对话和自己的体会写一篇作文。

16.作家周国平说:“在为自己的人生确定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不妨把它当做优秀的副产品。”

你同意上面的说法吗?请就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

高中组题目(共16题)

一、命题作文

1.路与行

2.答自己问

3.生命因你而美丽

4.冷与热

二、半命题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按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5.与(某名人)对话

6.走过(花季、冬天、转角、从前„„)

7.的味道

8.必(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

三、话题、材料作文

要求:结合话题、材料内容完成作文,不少于800字。

9.有人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其实,这句话的原话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你怎样看待这两句话?请就此写一篇作文。

10.“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处。”请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并就此写一篇作文。

11.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请以“成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2.《世说新语?品藻》中有一则故事:“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后人对殷浩的这句话作出了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只要不与人比,自己就赢了;也有人认为,这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作文。

13.“请为站在你身边的老、弱、病、残、孕或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谢谢!”“请不要随地吐痰!”“小草也有生命,请不要践踏草坪!”“请上车排队,不要插队!”“病区重地,请不要大声喧哗!”“请不要在文物上乱刻乱画!”……有人觉得这样的提示很有必要,也有人觉得没有必要。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14.1814年,一支考古队进入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撒哈拉大沙漠。沿途看到许多骸骨。队长领大家掩埋它们,并竖起简陋的墓碑。有队员抱怨:“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收尸的。”队长说:“每一堆白骨都可能是我们的同行,怎能忍心让他们陈尸荒野呢?”后来,他们在这程路上突遭风暴,沙尘漫天,连指南针也失灵了。危难时刻,他们来时构筑的一座座墓碑引导他们走出了死亡之海。队员们感慨地说:“这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啊!”

请以“路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5.微信时代,我们进入了“群众”的天罗地网。我们享受“群”的欢乐,“群”的浇灌,承受“群”的挤压,“群”的干扰……

请就你的感受写一篇文章。

16.有哲人说过,不要因为你在哪里而沮丧,而要因为你正在走向哪里而充满希望。

请理解文句的意思,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作文。

第五篇: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初赛赛题(供选择)

总主题:美丽中国,青春梦想

一、总主题设计背景

1.“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的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表达了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期盼。而在我们悠久而丰富的中华文明里,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的先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把人类视作自然界中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鲜明地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极大弘扬。

2.“美丽中国”,万众期待、人人向往,但绘就美丽画卷却非易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应缺席。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关乎美丽中国,只有把低碳生活、节约能源资源内化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会真正落到实处。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

3.梦想寄寓的是人们的期盼与诉求,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肩负的责任不尽相同,对“中国梦”认知的切入点无疑会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呈现五彩缤纷的理想画卷。个人的理想和幸福总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也正是由无数个有特性、具象化的国民理想,汇就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想。这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永恒道理。因此,实现“中国梦”还需每个人立足本职、从我做起的扎实努力。

4.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更需要中学生的激情和创造。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当代中学生不可能置身事外,更不应该将此作为负担。中学生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为了充分尊重当代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让广大青少年真正做起“中国梦”,投身“中国梦”。并以青春梦想串联励志之旅,从励志感悟寻访圆梦征程,引领广大青少年焕发热情与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本届大赛的总主题具体命名为:美丽中国,青春梦想。

二、总主题内涵解读

1.“美丽中国”概念是美学概念、生态学概念和社会学等多学科概念的统一,是学术概念与治国理念的高度统一,是时代趋势、人民呼声与集体智慧的统一。它有三个基本点:一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三是“美好生活”这一奋斗目标。因此,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是世界视野、国家

高度和百姓感受的统一,是中国价值、中国目标和中国道路的统一。而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五位一体的建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将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理想结合在一起,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事业;有事业才会有未来。“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3.每一个中国人需要把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中去,作为中学生更应如此。只要胸怀理想,满怀激情,敢于担当,敢于创造,不懈奋斗,投身中国实践,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生力军作用,用“青年梦”托起“中国梦”。

三、总主题下的命题要求

1.中国的未来在于今天的塑人,教育塑人最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塑人的最高境界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何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激情和创造,这就要求本次大赛的命题达到“切入角度巧妙,表现方式灵活,价值取向鲜明,实践操作可行”的总体目标。

2.大赛的具体命题一定要注意把握总主题的内在联系:“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一种具体愿景体现,“青春梦想”则既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美丽中国”梦想的一支生力军。

3.作文命题形式不限,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均可。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需要在具体命题中体现出大赛的开放性和自由度,有助于中学生进行“创意的个性的自由的表达”或是“独特的深刻的精彩的表达”,从而与中学语文教学新课改的标准接轨,并且力争对中高考作文命题有所影响。初中组题目(共20题)

一、命题作文

1.梦的色彩

2.我想飞得更高

3.倾听历史的声音

4.又见枝头吐新绿

5.我的快乐之旅

6.青春的脚步

请从以上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二、半命题作文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

8. 题目:___________因你而亮丽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按题作文,横线上可填入“家乡”“母亲”“我的世界”“我们班级”等词语或短语。(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

9. 题目:_______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按题作文,横线上可填入“城市”“互联网”“信念”“梦想”“坚持”“爱”“沟通”等词语。(2)要从生活中精心提取最有价值的素材,写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与深刻感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相关联。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

请你以“因为有,我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中心明确,感情真实,不少于600字。

三、话题作文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于鸟儿来说,翱翔于天际是梦想;对于鱼儿来说,畅游于海洋是梦想;对于花朵来说,为世界绽放芳香也是梦想。天空让鸟儿有自由飞翔的快乐,海洋让鱼儿有自由跳跃的空间,而芳香让花儿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对于我们而言,梦想是我们对未来蓝图的规划,是我们追逐、前行的勇气和执着,是我们对责任和义务的担当!

追逐梦想是艰辛的,因为那是道路山重水复的曲折;追逐梦想是快乐的,因为那是柳暗花明的明朗。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就在于不断地奔波、奔跑!

读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感想、启发或感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请以“追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且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富兰克林有两块墓碑,第一块墓碑立于他逝世时,碑文是:印刷工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块墓碑是群众后来为他立的,碑文是: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

前者代表他至死不忘的,是他青少年时代从事的印刷工职业。后两句碑文则概括了他一生中两项辉煌的事业——发明避雷针与为独立战争做出杰出贡献。当人人都记住他的辉煌时,他念念不忘的却是人生最美好的起点。这里埋藏的是一颗宝贵而纯洁的心。

请以“起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高楼耸立,人们追逐物质生活的同时,大自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人类不停地向大自然索取,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空气质量下降,森林覆盖率低,各种新污染增加。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引起了强烈而广泛的共鸣,抒写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将造福人类。

请以“生态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魅力是一种生活的历练与自我的修养的真实表现。是最原始的最纯正的吸引旁人的磁场力。魅力与时尚无关,与金钱无关,与华丽性感的衣服无关,与浓妆艳抹烟酒熏天无关。它是发自内心和最质朴的神奇召唤。这是人的一种内涵的光华重现。正如美国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所言:“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

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

请以“魅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要能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四、材料作文

15.阅读下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首位在太空授课的前美国航天局宇航员芭芭拉•摩根致信航天员王亚平,提醒她记得眺望地球,并代表全球师生向她表达美好祝愿:“在你环绕地球而行并准备从太空授课之际,我代表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向你致以荣耀和爱的问候。我们为你骄傲。我们希望你和你的乘员组同事平安和成功。你在那里一定非常忙碌,但请记得花些时间望向窗外。中国和这个世界美丽迷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题意自立,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不少于600字。

16.阅读下面文字,请就此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一只鹰蛋掉到了草堆里,有人捡起后放进鸡窝混在鸡蛋里,被一只老母鸡孵化了。鹰很爱它的鸡妈妈和它的鸡兄弟姐妹,并且感激它们对自己的爱护。但是本性又使它无法安于鸡类生活。鹰很痛苦,每次看到天上飞翔的同类,总是想着有一天能和它们一同飞翔。

是平静地与爱它的鸡妈妈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生活着,还是努力寻找自己一直梦想的作为鹰本该有的生活?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要求: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饱经沧桑后,老画家被迫住进了一间搁置多年的老房子,房子连一扇窗户也没有,一进去就有一种憋闷的压抑感。老画家笑哈哈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贴在墙上,然后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和空气像流水一样涌入小屋。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呢?请以“画一扇窗给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发表你的见解,抒发你的感受。文体自定(诗歌、戏剧除外)。

19.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了。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或联想?请你拿起笔,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千上万的蜂儿携带着它们的尖刺气势汹汹地杀来。然而漫山遍野的玫瑰却绽开了它们的“笑脸”——用一簇簇娇艳的玫瑰花来迎接这些不速之客。结果,一副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出现了:蜂儿在玫瑰间忙忙碌碌,替它们采花授粉,而玫瑰又提供芳香的花蕊,让辛勤的蜂儿酿蜜。

上述材料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知?请你拿起笔,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下载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一、命题作文 1.梦的色彩 2.我想飞得更高 3.倾听历史的声音 4.又见枝头吐新绿 5我的快乐之旅 6青春的脚步 请从以上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开始啦 新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经拉开帷幕。我们诚邀广大中学生朋友,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所思所想。更祝愿各位同学成为本届作文大赛中一颗熠熠......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作文题集锦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作文题集锦 一、命题作文 1.梦的色彩 2.我想飞得更高 3.倾听历史的声音 4.又见枝头吐新绿 5.我的快乐之旅 6.青春的脚步 请从以上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

    第六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题目

    第六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0-2011)初赛赛题 初中组(共29题) 一、命题作文 1.明天我在哪里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是“丰年”的音符, 是 “绿色”的象征,是“......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精选合集)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题(2011-2012) 高中组赛题(共25题) 一、命题作文 1.我劝天公重抖擞 2.青春的细节 3.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4.夏的密码 5.世界等着你我去改变 二、半命题作文 6......

    第七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题目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2011-2012季) 主题:向着太阳奔跑无论是人类,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每一个人,在发展或成长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带着微笑出发,......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9—2010)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9—2010) 高中组题目(共25题)(一)命题作文 1.拥有的和不再拥有的 2. 明天的遐想 3.我心中的那片绿地 4.总有一条道路可以抵达 5.梦想没有有效期 6.洗礼 7.一步,一......

    第十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

    第十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15)山东赛区征文启事 发布时间:2014年9月16日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面向广大中学生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全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