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个严禁、32个严禁自查报告
苏基镇党委、政府
关于省“十个严禁”、市“32个严禁”规定
自查情况的报告
按照县“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要求和部署,结合本镇活动开展实际,对照“十个严禁”及“32个严禁”规定内容,镇党委、政府认真组织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进行班子自查
2009年6月10日,镇党委、政府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学习通知要求,对照班子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自查。班子成员对照自身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敢于大胆提出并认真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接受其他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达到了改正不足和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别是一把手敢于对照规定,认真剖析思想根源,结合实际,查找不足,为其他班子成员树立了榜样。
二、认真组织机关干部进行自查
一是召开了机关干部会议,传达县委“干部作风建设年”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规定自查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教育机关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对待,并以此作为提高干部作风的有效形式,切实抓好落实。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个人自查。为使自查活动取得实际效果,镇党委、政府采取以股所站为 1
单位进行,各股所站长具体负责本所站自查活动,并认真做好自查记录。分管副职对分管的股所站自查情况负总责,有效保证了自查效果。三是结合自查情况,写出自查报告,并在活动专栏内公示。
三、对照自查提出改进措施
班子成员及每个机关干部在写出检查材料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整改方向,同时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为下一步进行彻底整改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2009年6月10日
第二篇:十个严禁
优化经济环境“十个严禁”
一、严禁违规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违反入企检查申请报批制度和企业安宁日制度,入企检查必须到县优经办开具《经济检查通知书》;进入工业园区企业检查的,需同时征得开发区管委会同意;实施行政处罚的,必须报分管县领导批准。
二、严禁乱收滥罚。不得对企业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乱拉赞助;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随意改变征收范围和标准,越权征收,采用非法手段变相征收;对已取消的收费项目不得再行收取,已降低的收费标准不得擅自提高,所有收费和罚款一律实行下限制。
三、严禁行政审批搞“双轨运行”和“体外循环”。不得违反《监利县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方案》和“四减五制三集中”要求,擅自设定、实施行政许可,或增设行政许可条件;不准搞“体外循环、两头办理”,坚决杜绝不按规定程序办事,不按规定标准收费,不按规定承诺兑现。
四、严禁推诿扯皮。不准对法定职责范围内事务无正当理由搁置或借故拖延、敷衍塞责、不按规定期限办理;不得对其他单位有法定依据提请支持、配合、协助的事务推诿扯皮。
五、严禁“吃拿卡要”。各乡镇、村和部门不得借协调、检查等名义侵害企业利益和权益;不得到企业报销各种费用;不得要求企业、个体私营业主安排宴请、旅游;不得向企业索要礼金、礼品;不得向企业和服务对象借款借物。
六、严禁强揽工程。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不得利用职权,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和建设活动;不得默许、支持任何人滋事阻工、强行揽工。
七、严禁欺行霸市。任何人不得以暴力或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垄断或霸占建筑、运输业;不得从事报复、打砸、敲诈、侵占、盗抢等违法活动。
八、严禁干扰企业生产。任何人不得擅自对企业封门、堵路、停水、断电,干扰企业正常生产;不得在企业寻衅滋事、无理取闹;不得以土地被征等理由向企业索要钱物、回收废品、承包项目附属工程等;不得威胁、恐吓企业老板,强行要求企业安排做工。
九、严禁增加企业负担。执收执罚部门不得将收费和罚款作为创收任务向企业摊派;不得借年检、办证、换证之机强制企业参加各类有偿服务;不得强制企业参加征订报刊杂志、收费培训、考察学习和各类评比活动;不得将职责内的无偿服务指定给中介机构搞有偿服务。任何人不得向企业索要或变相索要赞助、报销费用,强制购买指定商品、拉广告,或以各种名义无偿使用或变相占用企业财物。
十、严禁违规执法。严禁滥用或越权实施查封、扣押、冻结、没收财物等强制措施;不得非法搜查或进入企业主和客商住所、经营场所。不准随意执法、粗暴执法、以罚代管、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不严格执行处罚裁量标准,或滥用自由裁量权。
对违反“十个严禁”规定的,由县纪委监察局会同组织、人事、司法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查处。对违反者给予批评教育、调离岗位、停职、免职、辞退(解聘)等组织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党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并对有关领导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篇:十个严禁
十个严禁
篇一:十个严禁
目录
一、“十个严禁”………………………………1 二、八项规定………………………………… 2
三、贵州省十项规定………………………… 4
四、黔东南十二项规定……………………… 6
五、贵州省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11
六、贵州省党员干部作风“十不准”………12
七、贵州省机关作风行为规范四要十不准…13 “十个严禁”
严禁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收受任何形式的礼品礼金;严禁各级各部门用公款以红包、购物卡或购买土特产、烟酒等形式赠送礼品礼金;严禁用公款支付不符合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的经费开支,或以招商引资等名义变相安排公务接待;严禁以园区新区建设等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未经批准一律不准维修改造和租用办公用房;严禁借元旦、春节之机用公款杀年猪、吃疱汤和搞任何形式的相互走访、相互宴请等活动;严禁未经批准举行恳谈会、茶话会、团拜会等活动;严禁以任何理由借节日之机突击花钱和违反规定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实物;严禁向下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转嫁、摊派以及报销各种费用;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严禁公车私用、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等违 1 规使用公车行为,领导干部用车不得专车专用。
八项规定
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二、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三、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2 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四、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五、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六、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七、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八、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贵州省十项规定
一、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开展“讲、访、帮、促”等活动,定期接访,带头包案,化解矛盾。推动干部大规模下基层工作常态化,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二、要精简会议活动,压缩会议数量和规模,一次性传达、部署到基层的,不再层层召开会议传达。未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级领导同志不出席各类节庆活动,不在活动中挂名任职、参加剪彩等。
三、要精简文件简报,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一律不发。要厉行勤俭节约,压缩公用行政经费支出,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四、严禁超编、超标购置公务用车,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豪华装修办公室。
五、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有关规定,不得提高接待标准。要从严控制和规范检查考核活动,避免省级各部门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切实减轻基层、企业和群众负担。篇二:“十个严禁”具体内容
“十个严禁”具体内容
一、严禁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推诿、扯皮,不落实首问首责任制,不按规定时限或承诺时限办结。
二、严禁对管理或服务对象态度冷硬、蛮横粗暴、故意刁难。
三、严禁利用职权或工作便利“吃、拿、卡、要”,违规向管理或服务对象摊派或收取钱物,违规要求接受有偿服务、购买指定商品。
四、严禁擅自出台收费、罚款项目,下达收费、罚款指标,违规收费、罚款。
五、严禁违法实施处罚、检查、行政许可和采取强制措施。
六、严禁违规指令单位或个人参加各种评比、达标、升级、考核、培训等活动。
七、严禁利用职权为个人或其他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强令下级机关或有关工作人员违规行使职权。
八、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进行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
九、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在国内或出国(境)旅游。
十、严禁工作时间上炒股、玩游戏,打牌、下棋及其他娱乐活动。篇三:“十个严禁”
第四篇:十个严禁
公司元旦春节期间“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为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公司《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营造节俭、文明、务实之风,公司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切实做到“十个严禁”:
(一)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礼包等年货节礼(慰问困难职工、离退居休人员,走访劳模标兵不在此限);
(二)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台历、挂历等物品(不包括统战对象);
(三)严禁基层单位到公司机关开展礼节性走访、拜年活动;
(四)严禁以拜年为名,赠送或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商业预付卡等;
(五)严禁以吃年饭、召开工作会、总结工作等名义公款吃喝娱乐;
(六)严禁以各种名义借节日之机突击花钱和违规发放奖金、购物卡或实物;
(七)严禁未经批准组织联欢会和节日庆典活动或到风景名胜区、休闲度假区开会;
(八)严禁违反规定使用公车或将公车外借他人使用;
(九)严禁违反规定操办婚丧喜庆事宜;
(十)严禁参与赌博或带有钱物的棋牌活动。
公司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做到令行禁止。公司将加大对落实元旦、春节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明察暗访力度,对违反规定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件,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通报曝光。
第五篇:十个严禁
又到了年终岁首,近日,厦门市委反腐办下发《关于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加强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申两节期间加强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的纪律要求。
重申纪律要求,确保廉洁过节
《通知》指出,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查处了一批“四风”方面的典型问题,促进了全市党风政风的不断好转。
2016年元旦春节将至,为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变异,营造清新简约、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确保廉洁过节,《通知》进一步严明纪律要求,重申元旦春节期间加强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做到“十个严禁”。
紧盯“节日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通知》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结合正在进行的“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找剖析问题,以更加严肃的态度、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严实的行动,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持之以恒纠正“四风”。
《通知》要求,要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规范津补贴、工会经费管理使用等有关规定,紧盯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公款吃喝、违规使用工会经费、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公车私用等节日期间易发多发的具体问题,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或发生变异。
《通知》强调,各级党组织“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当好班子、队伍的表率,强化压力传导;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根据工作分工,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范围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检查。
强化监督执纪,严肃查处问责
《通知》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继续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列入纪律审查重点。要灵活采取明察暗访、交叉检查、随机抽查、集中检查、点穴督查、专项治理等方式,加大节日期间落实“十个严禁”纪律要求的监督检查力度。要以开通反“四风”一键通手机App为契机,不断畅通问题线索来源与渠道,深入挖掘“四风”问题,特别是各种变换形式的“隐身衣”和“新伎俩”。要严肃查处问责,把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结合起来,对违纪违规的严查快处,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顶风违纪或“四风”问题突出的,要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处理越重的强烈信号,对典型问题持续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进一步营造“不敢”的氛围。
十个严禁
1、严禁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奖金,或巧立名目借节日之机突击花钱。
2、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发放鲜花、烟酒、海鲜、土特产品及购物卡、代金券等年货、节礼,严格按规定管理使用工会经费。
3、严禁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购物卡、支付凭证,以及电子预付卡、微信红包等。
4、严禁参与或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5、严禁以欢送、年终总结等名义公款聚餐,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和工作餐管理规定,不得超标准、超范围接待,工作餐不得上酒,工作日午餐不得饮酒,同城不得相互吃请,个人消费不得以单位名义开具发票。
6、严禁违规取得、持有、实际使用运动健身卡、会所和俱乐部会员卡、高尔夫球卡等各种消费卡。
7、严禁公款旅游或变相公款旅游,或利用职务之便向下属单位和其他人员要求提供旅游活动。
8、严禁出入带有私人会所性质的高档场所,或以任何名义利用培训中心、招待所、疗养院、内部食堂等搞奢靡享受、吃喝玩乐。
9、严禁公车私用、私驾公车,不得违规借用、占用、租用下属单位及其他有利益关系的对象的车辆,严格落实公车(含租用车辆)节假日管理制度。
10、严禁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或借机敛财,或在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等活动时讲排场、比阔气、酗酒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