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0000
优秀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优秀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我作为综采车间的党支部,一年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集团公司和矿各项决议。我始终心存一条信念,那就是对党的忠诚,心系一条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心怀一条戒律,那就是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一身正气。我在自己的岗位上矜矜业业、无私奉献,积极推动我矿及综采车间的党务工作以及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工作。现就重点向上级汇报一下情况。
一、认真抓好“两述三化”工作
“两述三化”是当前我矿重点执行的安全管理方法,它是建设职业道德好、业务技术精、执行能力强的高素质职工队伍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很好的证明,“两述三化”工作由综采车间党政一把手一手抓起,从班组到个人,从岗位到个人,人人抓起,人人参与,让我单位职工、党员做到了穿衣戴帽入井、行走、交接班和岗位操作事事有标准,处处有规范,我单位于2011年5月19日组织全矿职工参加了“两述三化”比赛。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在每次周一、周四安全大检查中都要对综采车间及综采系统职工进行“两述三化”抽查,真正做到了人人都参加到“两述三化”工作中来。通过“两述三化”使职工的操作行为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从源头上防止一些违章事故的发生,提升了公司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二、带头执行党内各项制度,围绕综采车间中心工作,带领广大党员职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取得了优异成绩,有无私奉献精神和埋头苦干的工作态度,清正廉洁。
自律是内因,监督是外因,二者相辅相成。党员干部能不能保持廉洁本色,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律意识。我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关于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时刻用党员干部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强化自我约束机制,提高“自控”能力,我个人认为要做到廉洁自律,必须做到四个管住:一是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想,淡泊名利,把主要心思放在想事业、干工作上,二是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吃,艰苦勤劳,每到一处,有所作为;三是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两袖清风,保持共产党员公正无私、克己奉公的传统和精神;四是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洁身自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
三、切实做好党务工作,认真搞好政工团工作
工会工作是部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职工当家作主民主监督的一个关键所在,作为党支部书记,在努力搞好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关心工会工作开展,并为工会工作开展创造宽松环境,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工会主席腾出更
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搞好工会各项工作。我们深入地同职工进行座谈会。在队务公开方面,我单位每月都将职工工资在会议室墙上公布,各项重大决定都会组织讨论会进行讨论决定,真正给职工一个明白。
四、狠抓班组安全建设的管理
通过班组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各个队组的班组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对此我们制定了完善的班组建设规章制度及考核机构。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结合实际、发动群众、创造性地开展此项工作,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和好的办法,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优秀党支部书记典型事迹
优秀党支部书记典型事迹
王建英五四村党支部书记,47岁、大专学历,是一个忠厚诚实,吃苦耐劳,不贪不占、一身正气,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他在村上工作24年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新时期的富农、惠农和助农政策,以加强党组织建设,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五四村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2001年5月接任五四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面对村级债务大、基础条件差、环境条件恶劣,社会秩序不稳定、种植作物单一,群众收入低,生产生活条件差等情况。特别是村沉积的238万元的债务问题,集体利益和干部利益摆放的问题,导致村组干部软弱涣散,丧失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村中管理一片混乱,干群关系日趋恶化。
一、夯实这面旗帜,狠抓基层组织
1、为树好支部这面旗帜,带领新上任的党支部“一班人”,为群众之所想,为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他在群众面前许下诺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把老百姓要求办的事办好,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共产党员。”于是他顶着
风险和压力挑起这付重担,带领一班人,动员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依靠项目强基础、促发展,改变环境,整顿社会秩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偿还村级债务213万元,下欠农户棉花补价53万元,其中(兑付股金28万元、拖欠历年干部工资32万元),目前共争取项目11个(农电二期、三期改造线路16公里、打提灌井16眼、村村通油路9.8公里、新农村建设改造三个组、设施养殖四个组、村级阵地改造更新、中低产田改造及优质棉花项目、植树造林、人畜饮水工程、文化活动及休闲场所、产业示范点),投入资金623.8万元。其中:项目资金374.3万元,村级自筹124.76万元、农户自筹和以劳折资124.76万元。衬砌渠道12.5公里,改造中低产田600亩,栽植农田防护林68亩。使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基础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变,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劳动力输转加快,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村级文化活动及阵地焕然一新,村级债务化解幅度较大,社会稳定,各项工作进展有序。
2、一心为民,发展产业,致富增收。过去种植比较单一,农户只种棉花,他通过找技术、引产业,四处协调联系,在产业的推广上村上采取给新品种种植户补助的方式和科技人员指导形式,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到目前种植作物有孜然、茴香、甘草、番茄、制种。从常规逐步向高效化发展三年投资6.5万元,建起了两百亩酒花示范点、两个百
亩番茄示范点、一个百亩叶菜制种示范点、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的进程。劳务输转,通过引导和组织协调的方式,加快了劳动力的输转,目前基本已达到了每户有一人外出务工实现经济收入1500万元。通过几年的引导教育,群众认识到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布局,劳务输转能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识。在2010年筹资2.02万元对村委会大院进行地坪铺筑、筹资8760元、组织机械和人力铺垫了1.7公里的田间道路、积极组织机械、每年组织人力多次防汛,对一组东河、五、六组防洪坝进行加固、其次使国家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积极配合中铁局在我村占用6公里的地段上建高速客运铁路的协调、征地补偿工作,设计农户86户,耕地269亩、积极与中铁局协商,争取物资3万元,架设机电井渠100米和农田路桥20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现已完成261万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25万元、县直部门帮扶资金8万元、征地补偿59万元、村办企业收入173万元。化解历年债务213万元。
3、新农村建设: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三年中他组织干部贷款、借款、农户筹资等形式,筹资360万元,完成了二组街道整治,二分场、三分场、六组街道铺筑和农户住宅门面的装修,130户的危旧房屋改造,修建高标准小康住宅35户、硬化居民点人行道8600平方米,栽植风景树460株,架设路灯30盏,修建28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厅一个,安装
政策宣传牌50个。同时,在全村范围内大力发展沼气项目,共建起了沼气池130口,改变了人居环境。
2、筹集资金21.5万元修建了两个组的文化室和文化休闲广场,使群众开会、学习活动有了场所。
4、村组活动场所和阵地建设:他通过参观学习,觉的其它村级活动场所和阵地建设都搞得比较好,设施完整,自己所管理的村办公场所破旧,设施不全,宣传跟不上,他千方百计四处筹集资金,和班子成员共同谋划,共筹资14.8万元,对村委会办公场所进行了改建装修,更换了办公设施,制作了政策宣传和村务、政务公开牌,改变了办公条件和学习环境,扩大了宣传范围,提高了群众的公信度。
5、社会稳定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加大政策法规、民调工作力度对民事纠纷的协处,采取村组民调组织调解与离任老干部联合调解,有威信的群众和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引导说服,使多年上访、闹访的人员思想情绪稳定了,问题解决了。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加强群众的思想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大村组财务管理,坚持两务公开,及时把群众关心的水务、用工、提灌井及结果公开。坚持“四议两公开”的民主管理程序,推行村组干部、党员、人民代表向群众述职测评,接受群众的监督。
6、社会发展保障方面:积极争取落实新型合作医疗参保惠农政策,是参保人达到全村人口的95%以上,低保享受
人口数192人,达到全镇享受低保享受人员数192人,达到全镇享受低保人口比例最高。社会养老保险全镇400户,我村占到200户。
总之,他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干工作深入群众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在作风上严以律己、一身正气,在廉洁方面,不贪不沾,清清白白,在服务群众上,深入群众调查走访,倾听群众的建议。他把村当做自己的家一样、操心,村上有困难办事没钱,把自家的钱拿去垫上搞项目和大的建设。村上无资金周转,筹不到钱,他找朋友借或者去贷款,都想把大家的事干好。他为了村上的发展用尽了心思、想尽了办法,才有了今天的五四村。但他还使用不屈不捞的精神而努力,把五四村打造成先进村而忘我工作着,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着一位共产党员的美好人生。
第三篇:党支部书记事迹
心系“玉龙”促腾飞——记四川省劳动模范、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人大代表、玉龙村党支部书记陈孝恩
陈孝恩,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老百姓选他当人大代表,他知道感恩老百姓。他一直恪守“群众利益无小事,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履职信念,始终把为带领全村老百姓奔小康,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充分利用他身为人大代表和村支部书记的工作平台,一门心思搞发展,尽心尽力办实事,带领玉龙村腾飞。
发展农村经济的领头雁
陈孝恩常说,“作为一名代表,一定要有代表性,不然就不配作代表。既然老百姓信任我,我就要带领他们一起致富奔小康”。陈孝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让老百姓致富,首先得自己先富起来。由于家在农村,他有一定种植蔬菜的经验,看到国家对农业生产的不断重视,他开始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先采用简易竹架大棚种植蔬菜,后来发展到采用钢架大棚种植黄瓜、辣椒等反季节蔬菜。
2006年12月,在前期不断探索的基础上,陈孝恩组织当地蔬菜种植户成立了城厢镇玉虹桥蔬菜专业合作社。
为了解决技术短缺的问题,陈孝恩聘请到省农科院的两位博士和市农科所的陈琳教授长年担任合作社的技术顾问,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社员现代农业生产意识和相关技能。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陈孝恩觉得光有知识渊博的博士、教
授还不够,还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行。于是,他从本来就很紧张的经费中挤出一笔钱,购买了大量实用技术书籍,提供给合作社社员借阅。通过自学加实践的方式,他培养出了合作社自己的技术人员。
经过几年的发展,2009年,合作社生产的黄瓜、茄子、大白菜、花菜等产品获得了“无公害认证”。2010年,黄瓜、茄子、土豆、南瓜等9个产品获得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同时,合作社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章程、健全的管理制度、统一的苗、农资供应机制、统一的防疫防治体系和统一的销售服务生产模式,经营状况良好,覆盖带动农田面积约1万余亩。
回首创业之初,陈孝恩感慨地说:“那个时候面临很多困难,技术短缺、人才匮乏、资金不足等等,我想到了退缩,但我想到要带领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誓言,想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我还是硬挺过来了。”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陈孝恩的带动下,玉龙村已经发展了7户蔬菜大户,经营的土地从三四十亩到七八十亩不等,都走上了致富之路。
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言者
随着城厢镇玉虹桥蔬菜专业合作社一天天地发展壮大,村民们的钱包也一天一天地鼓起来了。按理说,陈孝恩应该知足而乐了,但他没有,他对自己的工作还不满意。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由于工作忙,他发现自己和老百姓交心谈心的时候太少了,他意
识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倾听老百姓的声音,了解老百姓的心意,为老百姓的利益呐喊,帮助老百姓实现他们的心愿。
于是,陈孝恩积极利用空余时间深入走访村民、企业家了解情况。通过交流,陈孝恩了解到:老百姓迫切希望改善村里的道路。
建设田园城市的实施者
2009年底,成都市委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目标和历史定位。这犹如一阵春风,一夜间吹遍了整个成都平原,玉龙村也沐浴在这春风里。
成都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陈孝恩既感到高兴,又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陈孝恩觉得要把玉龙村建设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一部分,必须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改变村民不良的生活习惯,既要引入城市建设中的先进之处,又要保持原有的田园风貌,既让老百姓享受到现代文明,又让他们能体验到乡村风情。
他在村党支部会议上发言:“我们玉龙村人要做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积极实施者,要争当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排头兵,要把村上的每一件事情都融入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之中”。就在这个时候,城厢镇拉开了申报生态家园工作的序幕,将对申报农户进行环境整体打造,建设卫生厕所、卫生厨房、三格化类
池或沼气池,对庭院进行硬化、绿化和立面改造。
陈孝恩以此为契机,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到生态家园创建工作中来,并在玉龙村全面推开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各项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建设,示范家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家的小平房变成了小别墅,阴暗的厨房变得光亮洁净了,臭气熏天的厕所变得清洁卫生了,凌乱的小院落变得漂亮了。
村民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如此变化,陈孝恩是打心眼儿里高兴。目前,玉龙村的38户示范户已经通过市、区两级验收,正式成为“生态家园”。
新的一年里,陈孝恩更加忙碌了,他不断地访难问忧听民声。他表示,他将继续结合玉龙村的实际情况,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恪尽职守,不负重托,让玉龙村乘着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春风腾飞。
第四篇:村党支部书记 优秀事迹 材料
支部发展好舵手 百姓致富带头人
——桥梓镇东凤山村党支部书记鲍永亮先进事迹
鲍永亮,男,汉族,1959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自1986开始担任桥梓镇东凤山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东凤山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在发展大枣产业的基础上,2004年成立了凤山大枣协会分会,连续举办了五届大枣文化节,以“枣”为“媒”带动了全镇大枣产业的迅速发展,向首都展示了东凤山特色产业与形象,成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能人”。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民增收,安居乐业,近几年东凤村的各项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作为支部发展的“舵手”,鲍永亮带领东凤山村党支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创造争优各项要求,引领全体党员、农民凝神聚力创和谐、奔小康。东凤山村党支部先后荣获“优秀基层党组织”、“产业发展先进村”、“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环境建设效果显著村”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组织建设,培养干部队伍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有了过硬的班子,才能有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作为村党支部发展的“舵手”,鲍永亮平时扎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几年来,东凤山村党支部在党支部书记鲍永亮的带领下,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学习制度,运用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他还完善了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议事规则、工作制度和“两委”班子工作责任制,协调好“两委”关系,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促进班子整体合力。此外,他还积极开展“两委”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多次主持“两委”班子学习、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联系群众和村民接待日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争创五好党支部工作计划,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经济组织、经济制度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鲍永亮平和的心态、公正的原则、辛勤的付出,“三位一体”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一支精诚、团结、勤政、和谐的“两委”班子。支部一班人不在权利上争大小,不在荣誉上争高低,不在待遇上争多少,不在关系上搞亲疏,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深入调研、集思广益,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切实发挥出领导核心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各项村级事务管理不断规范,各项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保障,各种村干部的行为得到了约束与规范,村内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开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东凤山村位于桥梓镇政府西北5公里处,东临前辛庄村委会,南临山立庄村委会,西临岐庄村委会,北临北宅村委会。全村132户,共计296口人。土地总面积2621亩。其中:耕地659亩、园地730亩、林地448亩、其他用地70亩。上世纪末的东凤山村一直以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为主,交通不方便,地理位臵偏僻,经济落后,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
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舒心的好日子,一直是鲍永亮最大的心愿。他曾说到:“我当村党支部书记并不想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只想为全村群众做一些实事”。经过反复思索,东凤山村制定了以发展林业为方向,立足山林、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具体来说就是: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山前暖区的气候条件及土壤性质非常适合发展大枣业。几年来,鲍永亮带领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响应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艰苦创业,狠抓设施建设,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为村民发展林业提供优惠政策。如何发挥利用土地优势,改变农民贫穷落后的面貌,东凤山村党支部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全面,不断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并组建了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东凤山大枣协会,建立了“支部+协会”式的党组织。几年以来,世代以农耕为业的农民尝到了特色农
业、生态农业带来的“甜头”。如今,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束缚的东凤山村民们,展现出他们更加自信、富足的生活状态。以大枣产业为龙头,还充分带动旅游业、民俗业的发展。2010年村级总收入500余万元。大枣产业已是东凤山村的主导产业,为全村经济发展、就业增收起到巨大的作用,赢得群众一致叫好。几年的努力以付出,东凤山村民富了,家用电器多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有板有眼,鲍永亮用他的辛勤与付出向村民交上一份满分“答卷”。在2010年的换届选举中,鲍永亮再次以高票当选,赢得了党员和群众的信任。
三、改变村容村貌,建设宜居新村
随着大枣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东凤山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加强。东凤山村党支部为了搞好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几年来,鲍永亮四处积极联系,筹集资金。在2009年投入资金32万元,街道硬化5500平米,解决了交通出行问题;投资49968元,护坡234立方米;投资144762元,垒二四挡墙1343平米;投资116818元,抹灰8986平米;投资107800粉刷墙壁7700平米元;投资6728元建花坛一个。二是努力改善村级活动场所,新建村委会及活动场所9间,新建围墙110延长米,粉刷墙面160延长米,永久性标语8条,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户户安装了北京村村通工程闭路电视。三是以文
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村党支部组织村民和党员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思想观念、法制意识、卫生习惯、道德礼仪等方面加强引导和培训,村民的素质得到一定提高,形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全面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和评比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
四、盘活文体阵地,创建和谐新村
鲍永亮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现在经济发展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单调。在鲍永亮的组织与督促下,东凤山先后建起了高标准的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电脑房、医务室。秧歌队每周三次按时组织活动,数字影厅每周至少给村民放3场电影,还经常邀请文艺团队来村演出。此外,村里又组建了青年业余篮球队、文艺队、秧歌队等,进一步丰富了广大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充实了广大村民的精神生活。
现在的东凤山村时不时有青年人矫健的步伐在运动场上飒爽,每天清晨可以看到老年人优美的舞姿,每逢重大节日有文艺队演员们生动的表演,村内有幼儿们嬉戏的欢笑声,村外有小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有方便优惠的医疗服务机构,群众生活更丰富了,文体活动更方便了。鲍永亮还提出了以村民学校为阵地,强化村民发展意识,道德意识,集体意识的观点。他经常聘请专家教授为党员或村民办培训、开讲座。抓教育、抓创建是东凤山村精神文明建设长足进步和
群众精神面貌转变的有力保证。
环境优美、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谐,村民们高兴地编起了顺口溜:“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里创金不见金;今日献了土地搞三产,扬眉吐气谱新篇。”在村里,他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扶贫济困,引领致富;在家中,他也是孝顺的儿子、体贴的丈夫,合格的家长。东凤山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鲍永亮这位领头雁,和他“孺子牛”的孜孜追求。鲍永亮做为一名党员、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在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晶莹的汗水和闪光的足迹,正是他这种情系百姓,甘当卒士,踏踏实实,潜心为民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取得了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
第五篇:村党支部书记的优秀事迹
赤子情怀待百姓舍弃自富为乡邻
----记**镇**村党支部书记**
2012年6月6日,**村村委会广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咱村的马路通车啦!”全村百姓象过大年一样,奔走相告,笑逐颜开,大家扶老携幼,欢聚一堂。**村秧歌队扭起了欢快的大秧歌,村委会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淳朴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看着村民满意的笑脸,**的心里暖洋洋的。创业之初的一幕幕又回荡在他的心头。
1997年,时年32岁的**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义无反顾地作出了一个选择:放弃在上海的事业,回家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万事开头难。凭着对**百姓的满腔热情,凭着坚定的信念,在百姓期待的目光中,**带领村民开始了新的创业。
竞选村长,调整土地,化解矛盾,跑政策,找出路„„**走家入户,对村情户情了如指掌。村委会出台了决策,他一定挨家挨户听取大伙儿的意见,虚心接受村民的批评;谁家有了大事小情,他一定登门走访,送去问候;出现邻里纠纷,他一定亲自调解,直至烟消云散。功夫不负有心人。村民的情绪很快捋顺,村民的热情空前高涨,村委会的凝聚力显著增强。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干劲更足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把自己的创业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在他的鼓励支持下,**、**等5名村民先后办起了管件加工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了**村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这5家企业的成功运作,解决
了村里100多名青壮劳力的就业问题,而且为很多家庭做出了典范。
2007年,**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并再次兼任村委会主任,他深感责任重大。他充分利用上级政策,带领村民自力更生,在**镇首先实现了自来水家家通,彻底解决了群众饮水难的问题,群众拍手称快。村内700亩沙窝地一直撂荒,无人问津。**带领群众战天斗地,使沙漠变绿洲,各种庄稼为张寨百姓带来了更多实惠,百姓念念不忘。**并不知足,他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挖了50亩水库,待条件成熟时引进黄河水并蓄积雨水,让村里的庄稼早日喝上营养水。到那时,产量将大幅提升,农民不再靠天吃饭,农民收入将成倍增长。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为了赢得百姓的心,**付出了太多太多。多少次深思熟虑,多少个通宵达旦,跑项目的艰辛,筹集资金的挫折,协调事情的无奈„„这些都考验着**的意志,也铸就了他坚毅的性格。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在上级配套资金还没到位的情况下,**自己垫付了工程款、物料费等10万多元,确保了工程如期开工,如期完工。
如今的**村,环境温馨,人心思进。贫瘠的土地焕发着生机,勤劳的人们开垦着未来。个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管件加工红红火火,鸡羊养殖形势喜人。村民感觉非常充实,更有奔头儿。每当华灯初上,村委会广场一派喜气洋洋,广场舞、健身操、电影、戏曲„„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洗涤着一天的辛劳,吸引着百姓的目光,也改变着**人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