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涯规划报告-职业访谈
生涯规划报告-『职业访谈』
◎报告内容
Ⅰ、访谈部分
一、受访者基本数据:
1.受访者姓名:黄敏
2.受访者年龄:22
3.从事职业:销售
4.工作地点(公司名称)岳阳格力空调
5.受访日期:12月8号
二、访谈内容:
1.主要工作内容为何?管理空调各大商场的配送数量和在节日期间各大卖场的促销活动,还有统计整个岳阳的销售量的报表等些工作
2.工作时间(固定或自行调配)为何?自行调配,在旺季期间工作比较忙可能比较繁忙。淡季则比较闲、3.从事此职业需要经过哪些教育、训练或经验?市场营销管理,计算机训练,还有销售经验
4.从事此职业需要具备哪些个人资格、技巧和能力?主要是要有能力管理协调各大销售商的利益关系,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经验,懂计算机,管理好市场的销售
5.收入或薪资范围、福利(有无劳健保、周休或排休…等等)为何:收入3000~3500元多,还有五金,休息自己调控
6.有没有年龄、性别的限制或其他特殊要求?没有。主要是要有经验和为人处事的能力
7.为何当初想要选择此一职业? 符合自己的需求也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8.此职业的优点和缺点各有哪些?优点是适合自己的能力范围,工资也还不错,可以不断的学习经验,缺点就是工作时间没有很固定!
9.在工作中曾经面临过哪些压力或困境?有的季节销售量没有提上去
10.对职业的成就感主要来自于哪一方面?销售量的提升,和能力的体现
11.进修和升迁机会为何?主要是看销售量,从而可以让上级认定,从而可以有升迁的机会
12.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是多少?(由1到10,1很不满意,10很满意,依此类推。)8
13.此职业的未来发展为何?趋势还是很好的,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有很大潜力的,市场需求大,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14.受访者未来的生涯规划为何 ?
15.对有意从事这项工作者的建议是什么?
第二篇:职业生涯规划人物访谈报告
职业生涯规划人物访谈报告
姓名:陈功
学号:20171155031
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
班级:2017级信息工程
访谈时间:2018年4月25日 访谈方式:QQ采访 被访谈人:刘卫中
被访谈人简介:刘卫中,我表哥的高中同学,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到现在就职于阿里巴巴,月薪2万。访谈内容:
问题1:您刚本科毕业时从事什么工作?
答:刚毕业时一片迷茫,跟大多数人一样通过校招进了一家小公司。问题2:您对第一份工作有何评价?
答:非常糟糕,上学时不努力,啥都没学到,公司只会安排你打杂,福利基本没有,住的员工宿舍,就是个地下室,也就月薪2000块钱。问题3:您在为阿里巴巴工作之前还从事过多少工作?
答:这三年我都在不断地换工作中度过的,日子过得苦,但是进步很快,每次跳槽的工资都会增加两千左右。问题4:您是如何进入阿里巴巴的?
答:前年年末的时候,我跳槽进入了一家阿里巴巴的外包公司,被公司送去杭州阿里总部进修,在学习了两个月后尝试在阿里的工作,最终被定为了正式员工。
问题5:您觉得您找工作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
答:资本,就是个人吸引他人的能力,我只本科毕业,没拿什么证书,英语也只过了四级。在投简历和面试过程中层层受阻,刚开始尝试考研,后来觉得过于浪费时间,还是积累工作经验一步一步来吧。问题6:您认为做好这工作应具备什么知识技能和经验?
答: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型号、用途有较深刻的了解,精通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熟练使用各种相关的设计软件,会使用编程语言。
问题7:您认为胜任此工作应该有什么样的个人品质?
答:要踏实、有耐心、谦虚。因为我们跟机器打交道,机器不明白我们交给他的任务他就会出现错误,一定要踏踏实实去编写每一个程序,在出现错误的时候不能着急。一定要耐心的检查每一个错误然后进行修改,在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时候要谦虚地向他人请教。问题8:请问你觉得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是什么?
答:怎么说呢,我觉得每一门课程都很重要,我就是因为大学没有好好学习,以后导致我走了不少弯路,但是我觉得做中的还是英语,因为我们专业的专业技术,很多时候查阅资料都是英文版的,阅读起来很不方便,如果英语好的话将是吸引公司的很重要的一点。
问题9:您除了工作的时间之外,还进行什么活动?
答:下班后我会继续自学英语,并且准备参加国外公司的培训。问题10:您对我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我们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我建议你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和英语,把相关认证都去考一考,然后在课外的时间多去了解一下老师没有教授的东西,你就会发现自己站的比别人更高。
总结:大学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去完善自我,我们应多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能荒废学业,要对自己的前程做出规划,并一步一步去实现梦想。
第三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物访谈报告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物访谈报告
访谈时间:2011年10月10日 访谈方式:当面访谈 访谈人:王晓霞 被访谈人:丁磊
精彩观点:
1.设计是一首七言绝句,它可以永远无题!
2.设计提升品味,创意达到效果,文化和内涵谱写静止的音乐 3.古代用风水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用“室内设计”运用人与环境的关系
问题1:从2005年开始接触设计,眨眼已经过了6年,你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设计之路吗?
【丁磊】:六年的时间给人感觉很长,但我自己却感觉只有“一眨眼”的工夫,从这六年的从业生涯里最大的感受就是要——“专注”,只有“专注”才能做好一件事情,虽然现在我们在说这个词的时候很平常。但是每位设计师在刚入行的时候都经历过迷茫时期,因为那个时候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该去做什么,能做好什么,什么值得自己花大力去钻研,正是基于这些前提,杂而不精是设计师成长时期的一个过程,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做,临摹一些大师的作品,可总是学其形学不其神,真正要达到用“空间艺术去表达思想”还差了很远。直到后来学会了安静,把自己的心沉下来。开始真正的去思考什么是设计,自己更擅长做什么项目,还需要哪些知识去完善,问完自己这些问题之后,怀着一种不同的心境去做项目设计的时候,会感觉得心应手!问题2:现在设计界有很多自称“自由”设计师,你是怎样理解“自由设计师”这一职业的呢?
【丁磊】:其实对于“自由”本身,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就不一样,它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感受,同样的环境下也许就会出现不同的感受。我所理解的“自由设计师”是:大部分的在做项目可以有机会筛选自己擅长且喜欢的项目做;根据兴趣和条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并能施工建成;可以有自由支配时间来让自己去学习提升;能有“挑战”自我能力的项目机会;可以因为项目需要而自由组建团队去完成一个项目任务。其次,在某些时候我可能也会扮演其他的角色,比如:摄影师。
问题3: 你认为一个成功的别墅设计,需要注意哪些设计细节呢 【丁磊】:别墅设计的细节很多,而且根据客户的喜好不同、风格不同、用材不同也会造成设计的细节重点偏向不同。我就简单列举几个比较值得注意的方面:首先就是空间布局需要根据与甲方沟通的设计风格和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来划分分割,有很多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同甲方先确定布局再确立风格,而设计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不能简单的单向考虑;其次就是在设计装饰用材的收口上,有的时候整体造型很好,但是细节的两个材质之间的收口处处理的不好,会给整体效果打折扣。再次,就是安排好走向、通风、观景效果等的一些比例和尺寸。
问题4:对于软装设计这个行业,很多人都觉得陌生,甚至很多人到现在还不清楚“软装”指的是什么?你能跟我们分享下你对“软装设计”的心得吗?
【丁磊】:“软装设计”其实一直都客观存在,像我们出差看到什么有意思的装饰品、装饰画、标志性的纪念摆件,其实都是属于软装饰的范畴,只是大家没有像现在这样明确的提出来罢了。对于“软装设计”的心得,其实还真的谈不上什么心得,只能说一点体会吧,这样去打一个通俗易懂的比方:家庭装修基础造型部分是骨架,材质的运用部分是血和肉,软装设计部分是“衣服”,骨架有决定你是否能成为“模特”的基本条件,血肉造就了你能否成为“明星”的要素,而衣服可以达到更好的展示出你的气质和内涵。我们可以根据所穿“衣服”的不同,来展示一个不同的空间效果和氛围的衬托。因此,居家空间也是可以通过“软装设计”根据潮流的变化而获得不一样的效果,在结合原有主体造型风格的基础上不改变原装饰结构通过改变一些:装饰摆件、布艺窗帘、装饰画、工艺品、可移动家具的替换,达到或高贵、内敛,或粗犷、狂野,或清新、明亮等一些空间氛围营造。我想这么说的话大家更能去理解“软装设计”了。
问题5:现在很多装修公司都推出了免费量房,免费出设计方案,这样的措施会给设计收费带来怎样的弊端?你怎样看待设计收费的呢?
【丁磊】:首先,我想先阐明两个观点:一是免费的概念其实就是等同于廉价,而廉价的东西又约等于劣质;二是一个设计师在付出劳动的同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他怎么会做出一个让客户满意又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做高端设计师难的不是客户满意,而是自己满意。设计是一种生活的提炼,更是对于人文艺术的一种极致追求,如果设计师没有这样的态度去做设计,免费都要嫌它浪费纸张。
问题6:现在装修公司的竞争更加激烈,装修指数的公布让装修越来越透明,两极分化日益明显,行业洗牌不可避免。你对于施工与设计分离,是怎样看的呢?
【丁磊】:这是一个中国国内很有意思现象,先从外围环境分析吧,设计与施工分离,这是中国设计行业的必然趋势,整个中国内现在还处于自主创新设计的初级阶段,我们现阶段还是在跟随着意大利、西班牙、西欧、日本、美洲一些发达国家的步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明和审美艺术水平的提高,会必然的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类会成为功能型需求客户,那么以后发展的地产精装房会解决绝大部分的这类需求,因为地产精装房会为客户节省装修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形成四个统一即: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采购、统一管理,无论是从资源利用率还是成本控制上都可以形成团购的效应。部分希望达到个性追求的客户,会通过局部改造和“软装设计”来实现;第二类是享受型客户,属于对生活品质有着很高要求,这种类型的客户一般都有着很广泛的社会资源,而且现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都会找一些在行业内比较有知名度的公司或者工作室来设计,而施工也会同样找在行业内比较有知名度的公司来施工。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这类客户因为处于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社会资源很丰富,看得多见得多,对设计的要求也就会更高,而且,他们非常清楚的认识“专而精,多尔杂”的道理。然后,我们说说业内的一些情况,设计和施工不分的好处在于:设计和施工可以形成有效的沟通,并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让工程顺利团圆;弊端在于:时间长了,设计基本上都是围绕施工了,因为对于同一个公司来说,如果设计师设计的太过复杂而且费工费料,公司的工程部会跑过来和设计师协商,要求简化设计,如果设计师还一直坚持,那么老板也会跑过来要求控制成本,最后的结果就是:设计师向公司妥协,简化部分设计造型,控制成本。那么很多有创意、有思想、有艺术感的东西就被消磨殆尽了。。。
问题7:你认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他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设计知识与素质呢?
【丁磊】:说到设计师的知识和素质,它有太多的方面了,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除了应当了解一些基本的设计类知识如:人体工程学、色彩心理学、空间构成、建筑材料学、中、西方美学、等等;而且,除了这些理论知识之外,同时要了解当下的一些时尚元素,还需要向不同的人群学习了解他们的居住经验。总之,用我的老师给我讲的一句话来概括“设计师就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能成为优秀设计师的必经之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永远需要用审视、提炼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从艺术的概念上,是没有美与丑之分的,只有表达展现的够不够的问题。我们需要用包容的心态去观察感知世界。
问题8:作为一个设计师经常参加设计大赛,能够给自身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呢?
【丁磊】:经常参加设计大赛可以快速有效的提高自己,在设计大赛中,可以更多的与这些设计精英们一起切磋交流,与这些同仁们一起沟通交流,你会在与他们的交谈过程中学习到书本上都学不到的东西,因为他们在与你说的时候也是经过他自己的提炼过的东西。而这些正是他们提炼后的精华。
问题9:在设计领域,设计团队取代个人设计师成为设计行业的设计主体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你是如何实现设计团队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丁磊】:团队的组织,首先是一群有共同兴趣、共同目标的人组成,没有这个前提就不能称为团队。管理团队需要明确任务目标和每个人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合理分配任务和完成的时间节点,实行分项任务的责任制,而且确立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管理流程和奖惩制度,用制度去实现自主管理。设计行业的管理如果有太多的条款管理的话,会限制设计人员的自主性,对于团队内的设计师的培养不利,我个人觉得主要是控制好任务的时间节点。
问题10:现在自己也创立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设计工作室,接下来的设计人生你是怎样去规划的呢?在创业的道路上,你会怎样去探索?
【丁磊】:从个人工作室的角度讲,更希望专注于“设计”,我觉得只要我们把自己的设计的作品做好,让在我的这个小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能够在用心的做好设计,业务其实会自己找上你的,等有了一定的积累,希望能有机会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设计类的公司,为中国的设计行业做出一个普通设计人应该做出的贡献。
尾:到这里我们的访谈已经接近尾声了,非常感谢丁海官学长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分享,同时祝愿他在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装饰1001 *** 王晓霞
第四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物访谈报告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物访谈报告
访谈时间:2011年5月10日 访谈方式:当面访谈 访谈人:、韩垒 崔浩 被访谈人:李总
问:你觉得你的企业会成为一个大公司吗?
李:我们公司规模大或小,是看有多少人能支持。拿不到融资,项目就关掉了,现在大概已经有四个项目关掉了,有两个是胎死腹中,有两个是做了一段时间发现不行关了,或者转型。作为投资机构,目前我们平台级的员工大约有30人,未来至多发展到50人,需要控制平台的扩张,提升效率。目前我们的团队还不完整,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投资经理,还有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创业者认可我们,成为他们创业的最好伙伴。
问:为何选择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计算机作为主要投资领域?
李:目前我的企业75%的项目都与移动互联网有关,另外15%是云计算,10%是电子商务相关的领域。这几个方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做无本生意。所以当我们进入这些领域的时候,聪明的方法是从一开始就投。
问:会跟随这些孵化企业走到底吗?
李:应该不会。我们是负责孵化的,不是负责喂养的。但我们会跟买它们的人说,那么好的鸡给你了,你还是要给我们一点好处,所以我们融到了1亿元人民币的基金,用来做后续的追加投资。我们希望做到的是,把握十年后可能成为下一个百度或腾讯的公司,希望能抓住一些这类企业,最好是大多数,至少有一些。
问:假设您的企业未来在无线领域成为中国最大的孵化平台,你们所担心的对手会不会是腾讯?有没有提前在这个方面做一些准备?
李:作为投资机构,我们不会考虑假想敌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在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有足够的市场和空间来培育数家巨大的成功公司(除了今天的互联网巨鳄之外)。这么大的空间,如果我们不多想想机会、用户,只是在想假想敌,很快机会就失之交臂了。
问:您的企业迄今为止还尚未开除过一个员工。这种方式是否会太温和了?与创业公司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生命体验完全不同。那么,您的企业所孵化的重点是公司还是团队,或者个人?对于失败的项目成员,是否有哪些惩罚措施?
李:作为投资机构,没有项目失败这个说法。其实,发生的将会是:一个项目得不到您的企业下一个阶段的投资。这时候,它有几个选择:(1)寻找外部投资(包括自己出钱),您的企业依然持有上轮的股份。(2)决定解散。在第二个状态下,每个工友必须重新找合适的项目。我们不能保证都会成功分流,但是我相信公司的失败往往不代表工程师本身的问题,因此分流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至于失败的创业者,他肯定可以再提出新的项目。无论是工程师还是创业者,我相信他们更关注的是呕心沥血的项目死亡了,或者是下面能做什么激动人心的项目,而不是自己是否有工作。我们的每一个员工都是非常优秀的,我不认为他们会那么在乎保障。
问:在天使投资阶段,您的企业所预想的投资回报周期有多长?所设想的理想资金退出模式有哪些?这一阶段,能否接受其余天使投资的合作。
李:从天使投资算起,我们投资的回报要看每个项目的退出,大部分会是上市,小部分收购。上市最快也要5年,通常更久。收购就可能更快。我们很愿意和创始人共投,因为这代表更高程度的利益一致性,也代表创始人对自己的项目有信心。我们一般不和其他天使一起投资,但是也愿意偶尔破例。
问:有人认为,您的企业离开了您本人,将会难以为继。您是否愿意您的企业成为苹果那样离不开创始人灵魂的公司?作为一个创业型公司,从依赖创始人做发展过度到依靠制度体系做发展,你们是否从一开始就做了准备?
李:作为创业者,也许我年纪较大。作为投资者,我还很年轻,这行可以做很久。甚至六七十岁都还有人继续做下去,只是投入时间逐渐减少。所以,这个问题问得太早。问:您如何看待今天在中国(在谷歌)的这份事业?
李:我在谷歌的工作,其实并不只是一个跨国企业在中国做一个分公司。我觉得我们的员工都有一份理想,就是如何能够把全世界的信息整合好,让中国人享受这些信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些挑战,比如说,85%的世界的信息都不是中文,我们能不能做一些机器翻译,让那些看不懂英文、日文、德文的人也能去读外国的网站和内容。第二是,中国的网民有那么多,现在有2亿5千万网民,他们需要一个精确、公正的搜索引擎。假设2亿5千万人,平均每一天搜索四次,这就是10亿次的搜索。如果我们能够做得更精确一些,如果我们能够让每一次搜索节省1秒钟、2秒钟,让每一次搜索把更好的结果放在更前面,那么就是节省了10亿秒中。这样的工作,我觉得,是巨大的贡献。我们会把用户最想要的放在前面,而不是谁付钱最多的放在前面。
问: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李:我觉得,我其实是比较没有恐惧的人。面对所有的困难,我会知道它成功或是失败的可能性。所以我只要能够尽我自己的能力,做好我该做的事情,我不会特别地去恐惧。但是如果说什么事情会让我沮丧、最伤心的话,那我觉得,如果我的理想无法完成,那我觉得可能是最不好的事情。
问: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李:我可以想像两种我有兴趣的职业。第一个就是我现在的工作,就是把繁杂的技术做得让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第二种职业是能够帮助大批的年轻人或者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快地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问:你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墓志铭可能是他这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你曾经为此还修改过你的墓志铭。能不能告诉我们这两次的差异在什么地方?
李:在我接触中国的学生之前,我一直认为我的墓志铭是:把复杂的技术做得让人人可以使用。但是,当我发现我在学生中有很大影响力的时候,我觉得,我可能更需要做的一件事情是,通过写作、网络、演讲,帮助更多的青年学生找到他们自己的路,自己的心。
问:我非常喜欢你的一句话,说,做最好的自己。而且,我也喜欢你的那个诠释:真实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我觉得真正有价值的财富,应该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做些什么事情,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力。也就是说,你能够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有你的,一个是没有你的。怎么让那个有你的世界和那个没有你的世界的差别越大越好,而且世界因为有你能够更好。如果说简单地说一句话,财富应该是这么衡量的,不是看你这一辈子拥有什么,而是看你能为世界留下什么。
问:我知道你有一个特点,不知道是不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就是给自己写墓志铭。而且还写过好几次。
李:对对对。这是一个人定位自己理想的很好的方法。因为一个人在世界上,他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是在于他留下多少。那么他留下来的一件事就是墓志铭上短短的一句话,代表了他离开以后,希望别人想到他的时候,想到他为世界做了什么事情。
问:所以你的墓志铭前后才会发生一些改变。
李:我希望我的墓志铭上不是说李是科学家或企业家,而是说李是一个热心教育者,他在中国崛起的时代,经过写作、演讲、网站,帮助了中国青年学生,他们亲切地叫他李老师。
复旦大学蒋昌建老师:李,你刚才说,你的墓志铭上有一句话叫“李老师”,我感触很多,因为我也是做老师的。就像我刚才开场讲的一句话,谷歌中国和开发是一个银币的两面,作为谷歌中国来讲,它不能没有你,至少现在。对于你来讲,无论各种各样的原因,你也不太好离开谷歌。这样的一个价值,在你人生的选择上不是越走越宽,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会变得很窄。所以,你的墓志铭当中,我做另外一个解释:“在中国很多曾经做过人生长跑的人,总是听到一个声音在不断地为他加油,喊出这个声音的人就是我。” —— 这是(你的)墓志铭。
问:我觉得你做这份工作,那种成就感很特别,就是你永远带领人类拥有最前沿的科技,或者告诉我们会有这样的新的科技,那种感觉是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的。
李:我觉得就是说,能够让我一方面做最前沿的技术,同时在这样一个公司,它的文化是扁平的,平等的,我觉得的真的蛮幸福的。
问:为什么平常会跟学生有那么多交流?
李:其实是很偶然的。应该是说我在2000年的时候,当时认识了一个同学,感觉他对成功的定义是相对比较肤浅的,说成功就是出名、有钱。那我就想了,是不是因为当时中国在迅速进步,是不是很多人都有这种错误的成功的理念,和这种一元化的成功的理解?后来,我多认识了一些同学,发现确实有同样的问题存在。然后,我就写了一封给中国青年学生的信。当时就叫一封信,没有说第一封,但是得到了很多很正面的反馈。我发现很多学生感觉不但因为我的事业、成功啊,但是他们可能更感谢或者更认可的是我愿意花时间 – 无论是在网上还是演讲,还是写书,来帮助他们。然后就越做越多,越做越大。过去九年基本上没有停止地和学生这样对话,让我感觉这样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因为我可以看到,当时2000年、2001年的很多学生都毕业了,然后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做很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常常会发邮件感谢我。那我就觉得,其实跟学生的工作和我在公司的工作是一样有意义的。是不同的意义,不是创造技术产品,而是帮助一批青年学生,所以我会继续做下去。
问: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涯色彩斑斓,并学而有成?
李:我觉得多参加那些有益活动,适当加入一两个社团,锻炼自己,当然,前提是把学习完成了的时候。安排好学习,利用空余时间参加活动,把持好一个度。结合实际,不脱离现实轨道,展示自身能力兼顾各学科全面发展。
问:你的学习观念是什么 ?
李: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如平原牧马,易放难收。荀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
问:你能给师弟或师妹一些学习的建议吗?
李:学习比较重要的几点:
一、提高课堂效率,老师布置的作业要用心做;
二、善于总结一些常用知识,这样才能掌握得更好;
三、善于进行总结,进而发现自己的弱项。主要经验:目标+自信+努力=成功。首先要有一个目标,目标确定以后你才会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二是要有自信,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即使学习再好,也不能考出好成绩。第三、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智商的差别,主要是靠自己不断的刻苦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
三、提高课堂效率,堂中的内容几乎都是精华,丢了很难再找回来,一定要好好听讲,课后要和老师交流。除了对自己严格要求以外,还要加上不懈的努力,这个世界上想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平时就要牺牲许多。因为平时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她特别在对上自习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平时学习大部分都是做重复的事情,我只是重复的遍数比较多而已,成绩好可能是因为我在学习的时候非常投入,全心全意去学。我不喜欢那种往桌子前面一坐,好像在看书,其实是在愣神的人。如果我要看书,我一定非常认真看,看书看困了,我立刻就会睡觉,不会硬着坚持。她还说到: 学习真的应该坐下来静下心来好好学,一个年轻人二十来岁如果不学习,他会有什么出路,他什么都不是。没有知识,并且不能认识到自己应该去学习,那是很悲哀的事情。当然,我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做事有时候会优柔寡断,不能果断、大胆的放开手去做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从自身找原因,改进缺点不足,继续努力,不断进取,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我人生的新旅程。问:你认同大学生谈恋爱吗?
李:我不认同,但我感到同情。大学生的年龄本该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但为了学业和以后美好的生活才把结婚往后推迟。结婚只是爱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结婚可以推迟,但是爱情确是挡不住的。大学生恋爱有弊端,可能使大学生荒废学业,耽误了似锦的前程,并且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工作和房子等诸多压力,和自己的恋人面临两地分居的风险,因此大学生恋爱到最后修成正果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不赞同大学生恋爱,但我深表同情。但我想补充一点,我们可以把自己对对方的感受告诉对方,并约定在大学期间只做好朋友。若大学毕业后有机会的话再牵手吧!
最后:非常感谢她接受我的采访,谢谢!
人生是短暂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计划,用不同的观点去看待和对待这个世界。
第五篇:职业生涯规划之人物访谈报告
职业生涯规划之人物访谈报告
我采访的是浙江地震局的测震台网技术管理人员徐晨军。根据访谈内容,我将其总结如下:
徐先生是在2009年去浙江省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中心应聘工作的,工作地点在杭州西湖旁边,环境优美。所需个人资格是大学本科及以上,不过就他本人来说是硕士学历,其他方面要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爱岗敬业,具有较好的文字能力。
工作性质、任务或内容,这个比较复杂,据徐先生介绍,测震学科技术管理组分为台站管理部和台网管理部,台站管理部分管测震基本台网管理组、地震速报;台网管理部分管遥测台网工作组和月报编目工作组的工作。徐先生本人主要负责地震速报的工作,有时也会帮助完成月报编目组的工作,月报编目组主要是制作类似月刊一样的报纸,记录本月的各部门工作报告,以及本国和世界的地震要闻,还有一些知识人士的文章,徐先生说他自己不常写文章,因为他自己语言功底不是很好,但这些年来在一些问题的研究上,他还是发表过一些文章的,至于文章的内容,他也不便说明,我们也不懂。而他自己的主要职责地震速报工作是这样子的,徐先生先给我介绍了地震的原理,这我们也是懂得,地震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体波,速度快危害小的P波以及速度慢危害大的S波,地震速报就是利用了P波和S波的时间差,以及地震波和电磁波的速度差对地震进行快速预警,徐先生的工作实验室是闲人勿入的地方,我们没有去,不过对于这个简单的原理我们还是了解的,毕竟都是地球物理专业的,不过工作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具体细节我们就没怎么听懂了。
培训经验方面,徐先生说单位会给新上任的员工一些工作培训,对于事务中做其他工作单位也会提供培训,不过对于学术知识方面,单位不会提供,比如本科生近来工作,单位一般不会让他公费读研,因为这样的话,单位还不如直接找一个硕士的,况且现在地球物理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而我们浙江地震局所需的人员也不多,在应聘者中的选择余地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这些还未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拿我来说,我是浙江的,以后要想回浙江找份地震局的工作将会越来越难,这真让我倒吸一口气。徐先生09年过来工作的,到现在也有3年的工作经验了,徐先生说这3年很艰苦啊,他也说大学里学的东西跟实际操作起来真的差别很大,他一开始心理压力特别大,因为那些仪器都不熟,怕操作失误,那后果不堪设想,不过好在有先遣人员会带着自己做一个月熟悉熟悉,经验是自己慢慢获得的,后来就熟悉了。
收入和福利方面,徐先生笑着说,刚进去的时候每月就有4000的工资,工作一年以后就升到5000了,还有年终奖一万左右,薪酬是很理想的,工作越久,薪酬会越高的,看你的表现了,一般地震局的工资都挺高的,毕竟是高级技术活嘛,工作人员也不多啊。这一点我听了,心里舒了一口气,有钱途啊!
工作时间和生活形态方面,徐先生表示压力挺大的,因为地震速报是一个不确定的工作,所谓不确定是指地震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他们需要时刻监督地球,但他们不可能24小时工作,所以又白班夜班之分,跟他一组的两人轮流换班,白班还好,夜班就难熬了,不过习惯之后就好了,虽然浙江一般没有地震,但监测还是必须的,因为他们还监视全球。
相关职业和就业机会:徐先生说像我们地球物理专业的就业面是很广的,比如我们还可以去石油公司啊,待遇也是不错的,徐先生说他的研究生读的是地震知识所以工作选择在地震局。对整个就业前景,徐先生还是表示担忧的,毕竟地球物理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而且70%以上读研,这对本科毕业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个学历吃香的年代,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就业面也越来越窄,毕竟资源越来越少,更加不好探索了,所以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将会是更大的挑战。
未来展望:徐先生表示希望在浙江地震局继续好好工作,他也希望自己能做点贡献,比如能提前预知地震,但对于这样的想法,他自己也笑了,毕竟还是很难实现,他所能做的,他自己也说希望能尽早发现地震,并尽快通知其它人们,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减少伤亡。
部门情况:办公室
人事处
震害防御处应急救援处法规处
监测预报处科技处
计划财务处
监察室审计处
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