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社会实践心得总结
在6月底我就收到了有机会去市外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消息,当时的心情确实喜悦。因为在以前我虽然也参与过一些实践活动,但基本没出过市外,最多也是在城市的周边,像这样到市外,深入到别的地域去做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所以我分外重视和珍惜这个机会,把能做的准备都做充分,把能想到的工作也尽量补充完整,给自己开个好头,好好的对待这难得的体验机会。
我们这次实践的主要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我们将在当地进行调研问卷,我们会把最近的热点问题和新颁布的政策法规做一翻分析,总结起来将它们制作成时事问卷,到实践地区的农家和商铺中进行走访调研。用我们自己的眼光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作出总结分析,充分利用好这次亲身体验的机会。力求做到理性,客观,全面,提出我们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这次社会实践中村民的生活生活、医疗和教育水平状况的调研也是我们重要的工作内容,我一共出去做了两次两次参与了外出调研工作两次的地点不同,差别也很大。生活在公路两旁的村民大多都不务农,是以外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经营一些土产生意生活比较富足年收入有过万的但是这样的家庭并不多。另外的大多数人是住在离集市和公路稍远一些的山凹里。分布比较广,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务农,虽然生活贫苦些但是得到近年来国家农村合作医疗以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政策的有效实施经济条件,身体素质和子女的教育方面较前几年比起来好了很多。我随着调研组挨家挨户找调研对象,如果遇到农忙之时,我们就在田边与农户攀谈,有时也下田去体验两把,特别是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是能遇到调研对象则好,遇不到就要走更多的路去寻找市场。所以,第一次随队去就感觉走的辛苦。做问卷时的地点,只能或站或蹲做问卷,期间要享受炎热和蚊虫叮咬,但心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而且比起长年在田里辛苦劳作来说我们着根本不算什么的。虽然几乎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我们和村民之间有语言障碍,但我们从他们的行动中得到了答案------一种对进步对发展和对知识的期盼。
肇州社会实践这十天是我觉的最有意义的十天,我感受到了这里优美恬静的自然环境也体会到这儿淳朴的生活;但我们也能体会到这儿的种种艰辛,交通的不便,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很宰,生活资源也比较短缺,经济条件落后……可我能看到合水美好的未来:乡民们乐观上进,孩子门勤奋好学;一些人外出工作,走出肇州另寻出路;村领导干部为村民尽心尽责,为村子发展出谋划策,……我们很欣慰的感觉到现在的肇州县正向一个蓬勃的方向发展呢,肇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繁荣。
第二篇:暑期社会实践心得总结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暑期社会实践心得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总结
随着出门经商打工的人多了。留守儿童也自然多了起来,永嘉县西岙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边的留守儿童占的比例是最多的,也是最为困难的,而那就是我们 “爱暖童心”实践队的目的地。
社会实践活动就从来到西岙乡拉开了序幕。顶着烈日炎炎的天气,经过几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一个海拔700米,面积平方千米,而人口仅有6000人的的偏远山区,被喻为“永嘉西藏”。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的开始了,通过对这次的体验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们便分配好了工作,实践队主要以支教为主,所以,------------------------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招收当地的留守儿童。我们分成了4个小队,其中三队出去拜访附近的乡村招生,还有一队则负责后勤工作。招生过后,我们很顺利地在西岙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义务支教。在文化知识和兴趣爱好培养方面,我们尽我们所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重要和快乐,当然我们自己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在6月30日下午在乡政府的会议室举行了开幕仪式,同时得到了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赞助。7月1-2日,我们在附近相连的村子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和学校的教学情况做了详细的问卷调查。7月3-4日,我们以6个人为一小队来到了大若岩和狮子岩风景区,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不留守”名义,开展了万人签名和慈善募捐活动。同时,大若岩政府也表示了对我们此次募捐活动的支持。我们此次募捐所得用于购买慰问留守儿童的学习用品上。7------------------------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月5日晚上,我们在老的中心小学的舞台上展现了我们这段时间教育和学习的成果,很高兴邀请到了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村长、学校的教导主任和当地的村民前来观看。演出由于条件的限制,舞台灯光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学生的卖力演出赢的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实践在演出的落幕告以段落。
回想在那的日子, 有快乐也有痛苦的。就拿学生来说有的很听话有的很调皮。对于听话的孩子,我们可以轻松的教学,而调皮的孩子不听话使之不好教导。不过我们还是认真的教导好每个学生。
不过在那边也有很多乐趣。相比城镇,乡村的山更加的绿;乡村的水更加的清澈;乡村的空气更加的清新;乡村的天空更加的碧蓝;乡村的人民也更加的纯朴。晚上在学校教室的栏杆前看夜空更是别有一番趣味,像数数着天上的繁星或是单单仰望夜空中奇异的星座图,都能安静我们的心。不知不觉我们------------------------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在心底埋下了思念的种子,在以后的岁月里发芽、成长。不管我们是在支教还是在调查,村民和学生们都积极的配合。他们以一颗真诚的心欢迎我们的到来,一颗感恩的心送我们离开。
总结这次时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次社会实践,但我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实用的,受益非同的社会实践,相信这将会对我的以后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作为当代大学生,身负重任,更不可懒。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清楚地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自然不是说空话就能成功,要付注于行动才会有深的体会,有更多的所得。实践出真知,毫无疑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篇:延安暑期社会实践心得总结
暑 期 社 会 实 践 总 结
院系:班级:
姓名:*** *** ***
心·征途
心征途,一次信仰的升华; 心征途,一场心灵的征程; 心征途,一段友谊的开始。
带着对伟人的无限崇拜与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国热血青年“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执着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的震撼,终于如愿的跟随我们的团长杨丹伟、副团长王宜娜以及各院系的精英(共二十人)踏上了这场“心·征途”——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服务团的延安之行。
此次“征程”总历时六天,我们以延安大学为中心先后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延安大学校史馆、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等遗址,并且其中穿插了两次革命教学演讲、一个六校联谊的晚会、一次与洛阳师范学院的相互学习交流会等。
一、“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报告会
七月十四日的晚上,到达延安的第一个夜晚。我们与到延安参加暑期实践的其他各所高校在延安大学学生活动室参加由延安大学校团委组织举办的“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报告会,主讲人为谭虎娃博士。此次报告会上,谭虎娃博士以一个专业的历史研究者的身份,向我们展示了党中央领导在延安的十三年。
这十三年,是我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十三年;是我党突围重重困难,取得辉煌胜利的十三年;是形成孕育伟大的延安精神的十三年。谭虎娃博士通过PPT展示与实事求是的历史观,让我对延安精神、对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前因后果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让我对接下来的参观充满了期待。延安我来了、伟人我来了。
二、枣园革命旧址、现场感动教学演讲
七月十五日早,我们一行人开始了枣园行。没有马匹、没有公交、没有任何代步工具,一路上我们伴着初升的朝阳、唱着红色歌曲“浩浩荡荡”的前往六公里外的枣园。在枣园通过讲解员的带领我们参观了五大书记的住所、了解了幸福渠的来由、瞻仰了五大书记的铜像……接着我们前往张思德纪念广场,在这里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写给张思德同志的——《为人民服务》,并在团长杨丹伟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下午我们在枣园旧址听取了陕西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组织的现场教学,由延安大学毛泽东干部学院院长冯老师讲解。
今天的出行绝对是最震撼我的、最感动我的一天。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当我举着党旗站在张思德纪念广场,注视着党员们宣誓时坚定的表情,聆听着他们斩钉截铁的誓词,回首山腰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真的是热血澎湃,当时真希望自己是一名党员也可以站在那里庄严的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如果说上午的张思德纪念广场带给我的是震撼,那么下午的现场教学绝对是感动,满满的感动。你难以想象白求恩是一个怎么伟大的共产党员,或许只有毛主席的那句话才最能表现他的伟大,“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其实作为当代的青年,真的无法理解当年的白求恩是怀着怎样的信仰,一个共产主义者的信仰,放弃富足安逸的生活、他深爱的妻子、舒适的工作环境,来到这个远离家园、贫穷的、落后的、处处是危险的国度,并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在这片土地上。一个国家人人都知道的外国名字、一个很多中国人都不了解的外国人。或许现在的我们永远都不会再感受到当年的革命者为了信仰不顾一切、热血奋斗、为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牺牲一切的伟大的革命精神,我们能做的只有去瞻仰先烈们的伟大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将他们的革命精神继承发扬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结合,让他们的精神在当代也能绽放光芒、鼓舞人心、激励我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延大校史馆、杨家岭旧址、六校联谊
七月十六日,忙忙的一天、紧张的一天、开心的一天。早上我们偶遇洛阳师范学院的实践团,和他们一同参观了延大校史馆,并一起开展了学习交流会,相互学习交流对延安精神的感悟。接着我们又去了杨家岭革命旧址,在这里参观了党中央的办公地点、伟人们的故居、聆听杨家岭的革命故事等。晚上我们参加了由延安大学主办的六校联谊晚会。
通过对延大校史馆的参观以及与洛阳师范学院的交流,让我对延安精神、对老一辈革命者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是强国之本,穷国穷人民不能穷教育,只有努力搞好教育才能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培育更多有用的人。老一辈的革命伟人们就是认清了这点,所以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建起了一所所学校,正是这些学校的创办,为我党我国近代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年延大毕业的很多人最后都成了共和国的栋梁之才。
杨家岭,党中央在延安是三年里居住最久的地方。在这里我党曾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并且我党在这里召开了影响深远的中共七大。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中央大礼堂以及各位领导人的住宿办公场所。想象当年的清晨毛主席忙碌了一夜,早上站在山头上望着初升的朝阳……一个崭新的中国一定是胸有成竹了。
晚上的晚会在六所高校的配合下成功举办。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与活力的劲舞、一首震撼人心的黄河大合唱、一段荡气回肠的少年中国说、一曲秦人的毕塬放歌徘徊在革命圣地的上空……虽然准备时间仓促、虽然中间出现了一些纰漏,但是整个晚会从筹划、排练到最后的演出,所有的人都积极发扬老一辈革命者的乐观主义和吃苦耐劳精神,饭前饭后抓紧时间排练准备、睡觉前都不忘背歌词熟悉舞蹈动作。
四、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泥湾
宝塔山,延安的象征、党中央的象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指路灯塔。当年日本侵略者以宝塔山为军事坐标对延安进行了多次狂轰乱炸,致使整个延安城成了一片废墟,虽然这个古城遭到了毁灭性的的打击,但是人民的心没有被打倒,延安人民牺牲自己却换来了全国的解放、换来了繁荣与昌盛、换来了一个新中国。伟大的延安人你们是全国人民的英雄!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再次系统全面的学习了从抗战开始到全国解新中国建立的革命历史。每一段故事、每一个纪念物都让人触动,正是那一批批怀揣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而泼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努力奋斗才为我们换来了如今繁华昌盛的新中国。虽然作为一名和平年代的中国人已经很难体会到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但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却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伴着熟悉的歌声我们来到了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1939年针对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的严密封锁,毛主席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动员延安军民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就是当时的产物。三五九旅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将一个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开发成了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注视着绿油油的水稻,仿佛回到了那个大生产的年代,军民一支枪一把锄、散落在田头山腰,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脸上都洋溢这幸福的笑容……或许这就是征服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最生动表现吧。五、一起走过的革命圣地
为期六天的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让一群来自不同年纪、不同班级、不同院系的我们聚到一起,让我们走
到一起。从陌生到熟悉,从矜持到奔放。在短暂的时间里我们一起编排节目参加六校联谊;一起聆听共产党员白求恩的伟大人生;一起参观伟人们曾经休息办公的窑洞;一起领略红色革命精神的风采;一起感悟共产党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起……当然还有我们的带队老师,他们不仅完美的扮演着带队团长、副团长的角色合理安排我们的吃住行,更能像哥哥姐姐一样,和我们一起学习参观、和我们一起玩闹。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结束了,但我们的友谊才刚刚开始。记住我们一起走过的“长征’、记住我们一起度过的美好岁月、记住我们一起吃过的洋芋块块……
六、结束语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通过此次活动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共产主义精神有了更全面的体会,让我对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神圣的组织充满的无尽的向往。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号召,积极向党靠拢。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为人处世,积极发扬老一辈革命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争取尽早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感谢学校、院系老师给了我这次宝贵的机会,不仅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提高升华,更让我在认识上对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员以及延安精神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还让我收获的一段友谊。我想这场征途注定终身难忘。
第四篇: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没有你亲自实践了解得透彻。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路上,你不在是个孩子,在锻炼,在成长,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的光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奋进的号角与激昂的乐谱,也许每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也许每天都要为了完成当天的任务而焦头烂额,但我们是快乐的。
我们实践,我们快乐。作为实践,这样的一项活动,也必须有其流程经营。从开始分工,任务的布置,或许疏一看,甚易。但实则不然,在这过程中不是冷冷的追求学术上的严谨,更是寻找种人心向往的科学之美。孙中山说“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每个人在社会实践小组中贡献着自己,以追求调查南京市高校大学生性现状为目的,努力地去想,去做,在这个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团结,奋进。有激动,有感动,有触动。
不论第一天大家为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方案的讨论争论不休,不论每天在外发放问卷直至深夜归来,汗珠滴落早已浸湿全身,更不论每晚写报告,总结全天,为明日准备到深夜,我们始终团结一心,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每天奔波于南京各个高校之间,我们询问着,调查着,虽然无数次被拒绝,但我们坚持着,目的是完成实践,以追求学术上的严谨。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我们快乐。
在对南京各大高校大学生性行为现状的调查实践中,我们了解到了处在青春最好年华的大学生性意识的无知,以及正确性知识的引导和普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虽然我们所得到的调查结果让人触目惊心,但我们还是很庆幸所付出的努力最终还是得到回报。后期的讲座及各项工作还是让我们感觉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实践活动结束了,每个人在思考着这几天发生在我们身上全部,少了那些青春的张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实,少了那些青春的迷茫,多了些青春的奋斗。我们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结果,更多的是对生活有了更多的体会,对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而我们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成长。我想,当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想起暑期社会实践中得点滴,将会对它有着不由地感激,而它也将成为我们青春记忆闪亮的一笔。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仍保持着抗战时模样的房屋上划过,当没到一户人家都受到热情的招待,当看着那一块块石碑、读着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时,每个人的心都在为之颤动!这个曾经为新中国的成立牺牲了十四万儿女,孕育了147为将军、两位国家主席,前脚后脚都是革命遗迹的小镇,所养育的后人仍是那么朴实,那么热情,那么坚强……他们,继承了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将革命之火在人们之间传递着。相信,有这样一群流着光荣革命之血的儿女,革命老区的新农村建设一定能大放光彩!
结束一段时光,告别一个地方就像看完一部电影。而无论影评是否精彩,我都知道我有所得,不能说获益匪浅,但有些东西真的已经改变,我习惯把这种改变成为成长。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北省红安县暑期社会实践团 陈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