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年新起点备战全国司法考试考前信息提醒四
10年新起点备战全国司法考试考前信息提醒四
发表于 2011-06-16 13:59
2008年8月9日至13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戴河召开全国法院大法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研讨班,王胜俊院长在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围绕“为什么说人民性是本质属性、核心价值,人民法院工作如何体现人民性,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如何保障人民性的实现”等问题开展深入研讨,切实解决“为谁司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司法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也需要通过司法能动来反映与体现。请围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司法的人民性与能动司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认识。
答案仅供参考: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党的领导与服务大局五个基本方面,它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也是科学化、理性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中国化表达。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特征在于人民性。九天考资所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人民性是指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参与主体与推动主体,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并非少数精英的专门活动,而是依靠人民、属于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三)在这个人民性的根本特点下,司法活动的人民性就是这一要求的逻辑延伸与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司法领域中的必然表现。司法的人民性是指司法权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要正确实现这个特性,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司法的专业性与人民性之间的关系,而实现人民性的根本方法与途径在目前则是要大力加强司法的功能性。
(四)司法能动性表现为三个方面:
①.从人民司法的目的来看,司法不应该仅仅满足对个案“定纷止争”的解决,而是要努力实现通过个案正义来促进社会问题的全面解决。
②.从人民司法的过程来看,应该在审理过程中积极主动的为当事人提供各种诉讼服务、创造各种诉讼便利、提供各种有效的司法参与途径。
③.从司法的技术来看,应该在审理过程中突破对法律条文机械、简单的适用,强调能动的解释法律、进行法律推理,通过法律技术的运用来实现普遍正义
(五)要正确实现公平正义与执法为民的目标,最后还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司法能动性与被动性的关系,它们是不矛盾的。
①.二者强调的则重点不同。
司法被动性强调的是司法的启动过程应该严格遵循“不告不理”,法院不应该主动启动争议和纠纷的解决程序;司法能动性强调的是司法过程的主动与积极。
②.司法被动性是根本原则,不能动摇。
司法被动性是司法中立与司法公正的保证,因此带有更加根本的意义,司法即便发挥能动的功能,也要注意是否有正当的理由,是否有明显不正义的情况。
③.司法能动不是“司法盲动”,不能逾越基本的原则。
司法能动不能突破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不能逾越司法权的功能去行使相关权力,另一方面不能背离现实正义这样一个基本的目的去主动行使职权。
卷四:结构5个案例1个简答1个论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
社会主义理念在执法、司法中的运用(案例)
刑法:
交通肇事、防害、清算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防害信用卡管理罪、洗钱罪、保险诈骗罪、故意杀人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抢劫罪、抢夺罪、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盗窃罪、侵占罪、赌博罪、伪证罪、贪污罪、受贿罪、徇私枉法罪
刑法:
1、涉及人身权利、财产权力的犯罪
犯罪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未遂、中止
3、同犯罪
4、数罪并罚、自首
5、涉及罪名:非法拘禁罪、抢劫罪、盗窃罪、拐卖妇女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强制威亵妇女罪。
民诉:
1、协议管辖
2、起诉的条件
3、二审的范围
4、再审的提起
5、新规定的执行措施 行政法:
1、行政复议机关的确定
2、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经过复议被告的确定)
3、行政诉讼的程序性规定(时间点的规定)
4、行政赔偿的范围、机关及标准。
论述:
一、法理学方面:
1、法的价值冲突及解决方法
2、自由与秩序的关系
3、效率与公正的关系
二、罪行法定原则:
三、民诉调解的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
四、行政法的比例原则
行政复议范围:《行政复议法》第6、7、8条
行政复议的受理:《行政复议法》第18、21条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第11、12条【关联《行政复议法》第14条、第30条
第2款;《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39条第2款;《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第15条】 行政诉讼管辖:《行政诉讼法》第13、14、17条;【关联《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和《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2款,18条(关联《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
起诉与受理:《行政诉讼法》第38、39条(关联:《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1、43条);42条(关联:《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2条)
非诉讼强制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7条(关联:《海关法》第93条、《税收征管法》第40、88条)88、89、91、93、95条
行政赔偿范围:《国家赔偿法》第3、4、5条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国家赔偿法》第7、8条(关联:《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8条)
国家赔偿的方式和标准:《国家赔偿法》第25-28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国家赔偿法几个问题的解释》第6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
法理学:
1.法的正式渊源
2.法的概念、价值和效力
3.秩序的基本作用
4.法律原则与行为模式
5.法律推理
6.法与道德的区别
法制史
1.铸刑鼎
2.晋律的主要内容和地位
3.《唐律》六杀、六赃的特殊制度
4.宋刑统的历史地位
5.北齐的特殊司法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
6.《大清律例》
7.明清增设的司法机关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罗马法(重点)
10.英美法法系辩护制度
宪法
1.宪法法治渊源2.权力制约原则3.宪法效力4.国家基本制度
5.人民民主专政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选举制度 8.特别行政区立法机构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自由与法律的联系
答题要点提示:
要求自由的欲望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一种欲望,是人的本性使然。九天 考资没有一种最低限度的自由,人就无法生存,这正如没有最低限度的安全、正义和食物,人便不能生存一样(从这种角度看,认为某种程度的自由是人的一种“自然权利”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类活动的基本目的之一,便是为了满足自由需要,实现自由欲望,达成自由目的。作为人的行为规则的法律当然得要考虑人的需要,关注人的自由问题。因此,博登海默说:“整个法律和正义哲学就是以自由观念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法律的目的并不是废
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确认和保护自由恰恰是法律本身的特性。自由在法律价值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
首先,自由是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追求自由的真谛是法律的价值理想之一。
尽管自由是法律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但法律本身并不是自由,它是保障自由的社会形式。柏拉图言:“法律是自由的保姆。”在民主的社会中,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使大多数人摆脱不合理的奴役和压迫,能够独立,自主地从事一定的活动,选择自己的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正如重力定律不是停止运动的手段是一样。……恰恰相反,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看自由地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别人的任性的性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法律是对自由的保障和维护,这种保障和维护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首先,在立法上确立自由原则和规定自由权。
其次,法律在国家权力的调整和限制,是法律保障和维护自由的重要方面。
然而,自由从来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如博登海默所总结的那样:“如果我们从正义的角度出发,决定承认对自由权利的要求乃是根植于人类自然倾向之中的,那么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把权利看做是一种绝对的和无限的权利。任何自由都容易为肆无忌惮的个人和群体所滥用,因此为了社会福利,自由必须受到某些限制,而这就是自由社会的经验。如果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会成为滥用自由的潜在受害者。”法律对自由的限制,严格说来,就是法律为人们行使自由权确立技术上和程度上的活动方式和法动界限。法律上采取的自由自身限标准大致有三点:
(1)促进自由权利人的利益,禁止其利用自由进行自我伤害。例如,法律禁止赌博、决斗,等等。
(2)禁止在行使自由时侵犯他人相同自由和其他权利。
(3)自由的行使必须体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统一,应当有利于或至少无害于社会、集体和国家。例如,我国现行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在法律与自由关系问题上,孟德斯鸠为我们做了一个经典性的总结:“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同样也会有这个权利。”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毕业考前备战提醒
小学六年级毕业考前备战提醒
黄都完小余超
一、考前第一天1.晚上最好不看书,让大脑放松。但也不要过于兴奋,以免考试时收不回心。2.晚上要尽早睡觉,让大脑充分得到休息。
二、考前注意事项1.考前早上一定要吃早饭,使脑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2.考前衣着不要过于艳丽,以免使监考老师对你很注意,影响你考试。3.考前不要喝饮料,尤其是可乐、雪碧等兴奋性的饮料,必要时可以选择绿茶,可以提神,清醒大脑。4.入考场前可以给自己认识甚至见过的同学或老师打个招呼。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露出会心的笑容,使自己的心情放松。5.考前可提前看一看与考试科目相关的资料,强迫大脑进入状态。不要使大脑还处在兴奋状态。
三、考试时注意事项
1、一般别戴手表,考试时会在时间过半时。临收卷15分钟时。和收卷时给予铃声提示。
2、如果有手表,不要老看。比方说做完第一面时。可以看一下,从而来控制时间。
3、不要去看别人的做题速度,万一看到别人比你做得快,你会很紧张,会乱掉阵脚。
4、不要乱抬头,不要老看监考老师。如果老师发现你老看他,监考老师会产生误会,认为你在作弊,会对你过于留意。从而影响你考试。
四、用一颗平常心
1、对待考试认为只是一次测验,只要好好发挥即可。
2、最后祝同学们考出好的成绩,报答父母,也是对自己负责。
第三篇:全国司法考试必看备战心得
司考的重点就是所谓的五大户:刑法`,刑诉,民法,民诉,合同法。每课在45至50分,第二梯队是行政法,经济法,国际法。每课在20至30分。第三梯队是宪法,法理,法律职业法。每门10分至15分,其他小法就是一两分,这些首先要搞清,不要做无用功。在新起点学校学习,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五大户是司考的基础,也是拿分的战场,虽然内容稍多,但其原则性强,模糊性小,97年来变化也最小,内容是死的,得五大户者得天下,这个地方失分的话基本就难过了。刑法看起来庞大,实际是死老虎,刑法考了十几年了,该考的都考了,把刑法理论特别是牵连犯,想像竞合犯,结果加重犯,连续犯,继续犯等法定的一罪和实质的一罪区分开,把刑法分则中容易混肴的罪名区分开。把历届刑法题拿来做一下就行了,这个地方不能失分。但一定要细致,象抢劫罪年年考,抢夺等四种罪可以转化成抢劫罪,考的就是这些。象2000年考的贩毒罪,把刑法中关于贩毒的条文全考了。民法和合同法也是死老虎,民法通则及其解释,合同法,是其三大支柱,其中每一条都是重点,每一条都考过了,每年不过花样翻新而已,这部分光第三卷就是整100分,再加上第四卷有三四十分,可以想像其重要性。第三卷是司考的粮仓,通过的一般在70以上,我今年是72分,其他有些地方再准备也拿不到分,这个地方只要耕耘就有收获,甚至可以考到80分以上。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拿全部时间的四分之一来学习合同法,用二分之一的时间来学习民法(包括合同法),这是通过的经验的精华。象海商法比民法还复杂,但往往一分不考,一比较就知道了。我买了华夏考资的资料,跟着录音复习,效果很好。他们有个负责人437分过司考,经验很丰富。推荐给大家。
首届司考因为法检两家的参加对刑诉和民诉两门程序法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今年不过的人大部分在这里栽了跟头。明年这个势头还会延续,所以对两个程序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也要下功夫。因为我们一般人对这些程序比较头痛,所以法检的人在这里占了大便宜。我的经验是把这些程序画成流程图,不要泛泛看,程序搞清后再做题来强化,这样就能把法检们拼下去,因为这些东西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
第二梯队的行政法呈上升趋势,有望跻身第一集团,经济法呈下降趋势,这两个部门都是由若干小法组成的,难度不大,是送分的菩萨,一定要笑纳。国际法是难点,容我稍后再讲。
第三梯队的宪法就几个重点,一是各国家机构的职能区分,特别是人大,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国家主席之间。一是三次修宪的区别。一是选举制度。也是送分的。法理看一下书就行了,多做点题,这里是法本的阵地,虎口拨牙的难度有点大,这里更多的是考积累和思维方式,不要在这里过多恋战。法律职业制度(律法检)也是送分的,没有难度,今年送的还有点多,明年估计不可能了,大概就是十多分。
司考的难点是国际法,这里有三十多分,现实情况是要不一分不得,要不全拿,在其他法差不多的情况下就决定你过不过,国际法明年有上涨的趋势,绝大部分考生在这里是伤痕累累,是一个失败者的坟墓。实际上这里也很简单,要掌握窍门。国际公法简单,国际私法就是一个人身关系,转致,反致,间接,直接。这些东西通过例题反过来理解,也不难。难的是国际经济法,我的经验,三大文件(公约,通则,惯例)看也看不懂,不如不看,术语通则就是列个表,强行记一下就行了,把每一组的术语区别开,每年考的这些内容都是很简单的,集中在报税,保险方面的内容。公约就是买卖双方义务的区别和风险转移。惯例就是信用证的流程。说穿了就这些东西,千万不要未学先怯,把这些内容神秘化。另外一个诀窍就是考的东西都不在这里,在民法通则末尾的相关涉外规定,这些条文不多,条条必考。
第四篇: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四及答案
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四及答案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四》真题
提示:本试卷为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请按题序在答题纸对应位置书写答案,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本题20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摘自新华社北京2013年2月24日电)
材料二: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摘自2011年3月10日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依法治国理念的内涵,从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角度谈谈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意义和要求。
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3.总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二、(本题22分)
案情:甲与余某有一面之交,知其孤身一人。某日凌晨,甲携匕首到余家盗窃,物色一段时间后,未发现可盗财物。此时,熟睡中的余某偶然大动作翻身,且口中念念有词。甲怕被余某认出,用匕首刺死余某,仓皇逃离。(事实一)
逃跑中,因身上有血迹,甲被便衣警察程某盘查。程某上前拽住甲的衣领,试图将其带走。甲怀疑遇上劫匪,与程某扭打。甲的朋友乙开黑车经过此地,见状停车,和甲一起殴打程某。程某边退边说:“你们不要乱来,我是警察。”甲对乙说:“别听
他的,假警察该打。”程某被****摔成轻伤。(事实二)
司机谢某见甲、乙打人后驾车逃离,对乙车紧追。甲让乙提高车速并走“蛇形”,以防谢某超车。汽车开出2公里后,乙慌乱中操作不当,车辆失控撞向路中间的水泥隔离墩。谢某刹车不及撞上乙车受重伤。赶来的警察将甲、乙抓获。(事实三)
在甲、乙被起诉后,甲父丙为使甲获得轻判,四处托人,得知丁的表兄刘某是法院刑庭庭长,遂托丁将15万元转交刘某。丁给刘某送15万元时,遭到刘某坚决拒绝。(事实四)
丁告知丙事情办不成,但仅退还丙5万元,其余10万元用于自己炒股。在甲被定罪判刑后,无论丙如何要求,丁均拒绝退还余款10万元。丙向法院自诉丁犯有侵占罪。(事实五)
问题:
1.就事实一,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理由是什么?
2.就事实二,对甲、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理由是什么?
3.就事实三,甲、乙是否应当对谢某重伤的结果负责?理由是什么?
4.就事实四,丁是否构成介绍贿赂罪?是否构成行贿罪(共犯)?是否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理由分别是什么?
5.就事实五,有人认为丁构成侵占罪,有人认为丁不构成侵占罪。你赞成哪一观点?具体理由是什么?
三、(本题22分)
案情:李某于2012年7月毕业后到某国有企业从事财务工作。因无钱买房,单位又不分房,在同学、朋友及亲戚家里四处借住,如何弄钱买一套住房成为他的心结。
2013年4月,单位有一笔80万元现金未来得及送银行,存放于单位保险柜,李某借职务之便侵吞了全部现金并伪造外人盗窃现场。李某用该款购买了一套公寓。
李某的反常行为被单位举报到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反贪技术侦查部门当即实施技术侦查措施,查明系李某作案并予以立案。在刑事拘留期间,李某供认了全部犯罪事实。鉴于本人最终认罪并将赃物全部追回,根据本案特殊情况和办案需要,检察机关决定对其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2013年7月该案提起公诉。李某及其辩护律师向法院提出李某在拘留期间遭受了严重的刑讯逼供,要求排除非法证据。
问题:
1.检察机关对李某贪污行为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是否正确?为什么?
2.根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技术侦查措施在使用主体、案件范围和适用程序上有哪些特殊要求?
3.检察机关对李某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是否正确?为什么?
4.法院处理李某及其辩护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步骤是什么?
四、(本题22分)
案情:大学生李某要去A市某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此前,李某通
过某租房网站租房,明确租房位置和有淋浴热水器两个条件。张某承租了王某一套二居室,租赁合同中有允许张某转租的条款。张某与李某联系,说明该房屋的位置及房屋里配有高端热水器。李某同意承租张某的房屋,并通过网上银行预付了租金。
李某入住后发现,房屋的位置不错,卫生间也较大,但热水器老旧不堪,不能正常使用,屋内也没有空调。另外,李某了解到张某已拖欠王某1个月的租金,王某已表示,依租赁合同的约定要解除与张某的租赁合同。
李某要求张某修理热水器,修了几次都无法使用。再找张某,张某避而不见。李某只能用冷水洗澡并因此感冒,花了一笔医疗费。无奈之下,李某去B公司购买了全新电热水器,B公司派其员工郝某去安装。在安装过程中,找不到登高用的梯子,李某将张某存放在储藏室的一只木箱搬进卫生间,供郝某安装时使用。安装后郝某因有急事未按要求试用便离开,走前向李某保证该热水器可以正常使用。李某仅将该木箱挪至墙边而未搬出卫生间。李某电话告知张某,热水器已买来装好,张某未置可否。
另外,因暑热难当,李某经张某同意,买了一部空调安装在卧室。
当晚,同学黄某来A市探访李某。黄某去卫生间洗澡,按新装的热水器上的提示刚打开热水器,该热水器的接口处迸裂,热水喷溅不止,黄某受到惊吓,摔倒在地受伤,经鉴定为一级伤残。另外,木箱内装的贵重衣物,也被热水器喷出的水流浸泡毁损。
问题:
1.由于张某拖欠租金,王某要解除与张某的租赁合同,李某想继续租用该房屋,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以抗辩王某的合同解除权?
2.李某的医疗费应当由谁承担?为什么?
3.李某是否可以更换热水器?李某更换热水器的费用应当由谁承担?为什么?
4.李某购买空调的费用应当由谁承担?为什么?
5.对于黄某的损失,李某、张某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6.对于黄某的损失,郝某、B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7.对于张某木箱内衣物浸泡受损,李某、B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五、(本题18分)
案情:2012年5月,兴平家装有限公司(下称兴平公司)与甲、乙、丙、丁四个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大昌建材加工有限公司(下称大昌公司)。在大昌公司筹建阶段,兴平公司董事长马玮被指定为设立负责人,全面负责设立事务,马玮又委托甲协助处理公司设立事务。
2012年5月25日,甲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与戊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以戊的房屋作为大昌公司将来的登记住所。
2012年6月5日,大
昌公司登记成立,马玮为公司董事长,甲任公司总经理。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兴平公司以一栋厂房出资;甲的出资是一套设备(未经评估验资,甲申报其价值为150万元)与现金100万元。
2013年2月,在马玮知情的情况下,甲伪造丙、丁的签名,将丙、丁的全部股权转让至乙的名下,并办理了登记变更手续。乙随后于2013年5月,在马玮、甲均无异议的情况下,将登记在其名下的全部股权作价300万元,转让给不知情的吴耕,也办理了登记变更等手续。
现查明:第一,兴平公司所出资的厂房,其所有权原属于马玮父亲;2011年5月,马玮在其父去世后,以伪造遗嘱的方式取得所有权,并于同年8月,以该厂房投资设立兴平公司,马玮占股80%。而马父遗产的真正继承人,是马玮的弟弟马祎。第二,甲的100万元现金出资,系由其朋友满钺代垫,且在2012年6月10日,甲将该100万元自公司账户转到自己账户,随即按约还给满钺。第三,甲出资的设备,在2012年6月初,时值130万元;在2013年1月,时值80万元。
问题:
1.甲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与戊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其效力如何?为什么?
2.在2013年1月,丙、丁能否主张甲设备出资的实际出资额仅为80万元,进而要求甲承担相应的补足出资责任?为什么?
3.在甲不能补足其100万元现金出资时,满钺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什么?
4.马祎能否要求大昌公司返还厂房?为什么?
5.乙能否取得丙、丁的股权?为什么?
6.吴耕能否取得乙转让的全部股权?为什么?
六、(本题21分)
案情:《政府采购法》规定,对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张某在浏览某省财政厅网站时未发现该省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在通过各种方法均未获得该目录后,于2013年2月25日向省财政厅提出公开申请。财政厅答复,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与张某的生产、生活和科研等特殊需要没有直接关系,拒绝公开。张某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要求认定省财政厅未主动公开目录违法,并责令其公开。省政府于4月10日受理,但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张某不服,于6月18日以省政府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
1.法院是否应当受理此案?为什么?
2.财政厅拒绝公开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3.省政府在受理此行政复议案件后应当如何处理才符合《行政复议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
4.对于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未予公开的,应当如何监督?
5.如
果张某未向财政厅提出过公开申请,而以财政厅未主动公开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的行为违法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七、(本题25分)
案情:孙某与钱某合伙经营一家五金店,后因经营理念不合,孙某唆使赵龙、赵虎兄弟寻衅将钱某打伤,钱某花费医疗费2万元,营养费3000元,交通费2000元。钱某委托李律师向甲县法院起诉赵家兄弟,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2.5万元,精神损失5000元,并提供了医院诊断书、处方、出租车票、发票、目击者周某的书面证言等证据。甲县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本案。二被告没有提供证据,庭审中承认将钱某打伤,但对赔偿金额提出异议。甲县法院最终支持了钱某的所有主张。
二被告不服,向乙市中院提起上诉,并向该法院承认,二人是受孙某唆使。钱某要求追加孙某为共同被告,赔偿损失,并要求退伙析产。乙市中院经过审查,认定孙某是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遂通知孙某参加调解。后各方达成调解协议,钱某放弃精神损害赔偿,孙某即时向钱某支付赔偿金1.5万元,赵家兄弟在7日内向钱某支付赔偿金1万元,孙某和钱某同意继续合伙经营。乙市中院制作调解书送达各方后结案。
问题:
1.请结合本案,简要概括钱某的起诉状或法院的一审判决书的结构和内容。(起诉状或一审判决书择一作答;二者均答时,评判排列在先者)
2.如果乙市中院调解无效,应当如何处理?
3.如果甲县法院重审本案,应当在程序上注意哪些特殊事项?
4.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管理领域面临许多挑战,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民事诉讼等多种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成为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同时,司法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公平正义通过司法渠道得到彰显。请结合本案和社会发展情况,试述调解和审判在转型时期的关系。
答题要求:
1.根据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及民事诉讼法理知识作答;
2.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说理充分,文字通畅;
3.请按提问顺序逐一作答,总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一、参考答案(要点):
1.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机遇,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治国理政方略上作出的重大抉择,实现了我党治国理政的重大转变和历史性飞跃。
2.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着我国社会运行的制度、体制、机制、方式以及意识和观念等多方面的重要变化,更汇
聚着全党、全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智慧与努力。
3.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要求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故此,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形成,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如总书记指出,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仍然需要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领域、新情况、新特点,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保持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科学地进行立法预测、立法规划,继续完善立法程序和方式,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及时制定、修改、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使立法更加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更加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二、参考答案:
1.甲携带凶器盗窃、入户盗窃,应当成立盗窃罪。如暴力行为不是作为压制财物占有人反抗的手段而使用的,只能视情况单独定罪。在盗窃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而使用暴力的,才能定抢劫罪。甲并非出于上述目的,因而不应认定为抢劫罪。在本案中,被害人并未发现罪犯的盗窃行为,并未反抗;甲也未在杀害被害人后再取得财物,故对甲的行为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不能对甲定抢劫罪。
2.甲、乙的行为系假想防卫。假想防卫视情况成立过失犯罪或意外事件。在本案中,甲、乙在程某明确告知是警察的情况下,仍然对被害人使用暴力,主观上有过失。但是,过失行为只有在造成重伤结果的场合,才构成犯罪。甲、乙仅造成轻伤结果,因此,对于事实二,甲、乙均无罪。
3.在被告人高速驾车走蛇形和被害人重伤之间,介入被害人的过失行为(如对车速的控制不当等)。谢某的重伤与甲乙的行为之间,仅有条件关系,从规范判断的角度看,是谢某自己驾驶的汽车对乙车追尾所造成,该结果不应当由甲、乙负责。
4.①丁没有在丙和法官刘某之间牵线搭桥,没有促成行贿受贿事实的介绍行为,不构成介绍贿赂罪。
②丁接受丙的委托,帮助丙实施行贿行为,构成行贿罪(未遂)共犯。
③丁客观上并未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主观上并无收受财物的意思,不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5.(1)构成。理由:①丁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完全符合侵占罪的犯罪
构成。②无论丙对10万元是否具有返还请求权,10万元都不属于丁的财物,因此该财物属于“他人财物”。③虽然民法不保护非法的委托关系,但刑法的目的不是确认财产的所有权,而是打击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如果不处罚侵占代为保管的非法财物的行为,将可能使大批侵占赃款、赃物的行为无罪化,这并不合适。
(2)不构成。理由:①10万元为贿赂款,丙没有返还请求权,该财物已经不属于丙,因此,丁没有侵占“他人的财物”。②该财产在丁的实际控制下,不能认为其已经属于国家财产,故该财产不属于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据此,不能认为丁虽未侵占丙的财物但侵占了国家财产。③如认定为侵占罪,会得出民法上丙没有返还请求权,但刑法上认为其有返还请求权的结论,刑法和民法对相同问题会得出不同结论,法秩序的统一性会受到破坏。
三、参考答案:
1.不正确。①技术侦查措施只能在立案后采取。②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履行严格的批准手续。③检察机关不能实施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交有关机关执行。
2.①技术侦查措施的使用主体只能是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②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检察机关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必要的技术侦查措施。③适用程序上,技术侦查措施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决定,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执行;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有关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3.正确。符合逮捕条件,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办案机关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适用于无固定住处的,以及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罪等三类案件,本案李某虽然不符合三类案件,但他没有固定住处,符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规定。
4.①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前及时将申请书及相关线索、材料的复制件送交人民检察院;②人民法院经审查,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应当召开庭前会议就非法证据排除等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出示有关证据材料等方式,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说明;③庭审对非法证据的调查,可以在当事人及辩护人提出排除非法证据
的申请后进行,也可以在法庭调查结束前一并进行;④调查程序主要是由公诉人出示、宣读、播放有关证据材料,提请法庭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出庭说明情况,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⑤人民法院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调查后,应当将调查结论告知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四、参考答案:
1.李某(次承租人)可以请求代张某(承租人)支付其欠付王某(出租人)的租金和违约金,以抗辩王某的合同解除权。
2.由张某(出租人)承担。因为张某(出租人)有提供热水(热水器)的义务,张某违反该义务,致李某损失,应由张某承担赔偿责任。
3.可以(是)。张某承担。因为张某(出租人)作为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张某有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用途的义务。
4.由李某承担。因为李某(承租人)经张某(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但未就费用负担作特别约定,故承租人不得请求出租人补偿费用。
5.否(李某或张某均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李某与黄某之间并无合同,李某不需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对于黄某的损失,李某亦无过错,不需承担侵权责任。故李某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张某与黄某之间并无合同,张某不需要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对于黄某的损失,张某并无过错,不需承担侵权责任。故张某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6.郝某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B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为郝某是B公司的工作人员,执行B公司的工作任务,故不需承担侵权责任。因热水器是缺陷产品,缺陷产品造成损害,被侵权人(黄某)既可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故B公司需承担侵权责任。
7.李某不应承担赔偿责任,B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李某对衣物受损并无过错。缺陷产品的侵权责任,由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故B公司应对张某衣物受损承担侵权责任。
五、参考答案:
1.有效,设立中的公司可以实施法律行为。
2.不可以。确定甲是否已履行出资义务,应以设备交付并移转所有权至公司时为准,故应以2012年6月初之130万元,作为确定甲承担相应的补足出资责任的标准,对此可以参照《公司法解释(三)》第9条、第16条。
3.满钺应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依据为《公司法解释(三)》第15条。
4.可以。首先,因继承无效,马玮不能因继承取得厂房所有权,而其将厂房投资设立兴平公司,因马玮是兴平公司的董事长,其主观恶意视为所代表公司的恶意,因此也不能使兴平公司取得厂房所有权;其次,兴平公司
将该厂房再投资于大昌公司时,马玮又是大昌公司的设立负责人与成立后的公司董事长,同样不能使大昌公司取得所有权。因此所有权仍应归属于马祎,可以向大昌公司请求返还。
5.不能。乙与丙、丁间根本就不存在股权转让行为,丙、丁的签字系由甲伪造,且乙在主观上不可能是善意,故不存在善意取得的构成。
6.可以。乙自己原持有的股权,为合法有效,故可以有效地转让给吴耕。至于乙所受让的丙、丁的股权,虽然无效,但乙已登记于公司登记之中,且吴耕为善意,并已登入公司登记中,因此参照《公司法解释(三)》第26、28条的原理,吴耕可以主张股权的善意取得。
六、参考答案:
1.法院应当受理此案。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向法院起诉的,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被告为复议机关,且张某具有原告资格,起诉未超过法定期限,不存在不受理的情形,故法院应当受理此案。
2.不成立。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属于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不是依申请公开的信息,故不应当要求该信息与申请人的生产、生活和科研等特殊需要有关。
3.省政府应当审查省财政厅拒绝公开目录的行为是否合法,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复议决定。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属主动公开信息,如省政府已授权财政厅确定并公布,省政府应责令财政厅及时公布;如未授权相关机构确定并公布,省政府应主动公布。
4.对于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未予公开的,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
5.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院应当告知其先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对行政机关的答复或者逾期不予答复不服的,张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七、(略)
第五篇:XX年全国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工作会议讲话稿
XX年全国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工作会议讲
话稿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信息化战线也要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保障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等重大部署为根本任务,全面总结过去五年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认真分析和研究新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落实重大举措,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推动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跃上新台阶。
下面,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做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服务保障教育改革发展、完善教育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九大报告对五年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根本性变革做了高度概括,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也是历史性成就的一部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经过长期建设和逐步发展,教育信息化各项标志性工程和重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成效显著。教育信息化对引领我国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各项指标实现了翻倍甚至数倍增长,总体上超过了预期目标,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引起国际社会的共鸣,反响良好。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化以“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模式,在认识水平、应用深度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多层次建设和应用的格局,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核心系统飞跃发展、教育基础数据基本完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上的醒目地标,为探索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路子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下一步谋划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概括地说,这些年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成效。
(一)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
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数据,载体是业务系统,维系数据更新、系统运转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五年来,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一是建成比较完备的国家教育数据中心,建成两地三中心的运行环境,形成了规模化的计算、存储、通讯和安全技术服务能力,保障了中央级(国家级)80多个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公共服务。
二是建成了比较先进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关键保障体系。建设了三大保障设施,包括教育系统的异地灾备体系,建成了贵州、内蒙两个异地数据灾备中心,已经为100多套系统提供数据备份服务;教育电子身份认证(cA)体系,经过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目前只有6个行业部门获批),建立了国家教育cA中心,为网络信息安全和深层次应用提供了安全技术保障;省部“两纵两横”的网络安全技术环境,建设了两纵(省部数据中心之间、省部与用户之间)的数据安全传输通道,两横(省级各个信息系统之间,教育部各个信息系统之间)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建立安全管理平台和安全运维平台,形成了数据传输、监测、运维服务等安全配套保障。
三是省市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育部在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安全规范等方面给予指导,与财政部共同安排了3.5亿专项予以支持,极大地推进了地方数据中心建设。目前32个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全部建成,比较好地支撑了国家系统省级平台的部署和地方总计约500多套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基本建成比较完整的教育基础数据库。
当今世界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重心正在从IT(InformationTechnology)向DT(DataTechnology)转移,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管理数据库建设主要进展包括:
一是建成了学校、教师、学生三大基础数据库,为全国所有学校、学生、教师建立电子档案,初步实现学校“一校一码”,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基本实现了教育基础数据“一数一源”,国家核心系统之间数据共享,避免信息重复采集。
二是实现了数据全覆盖。教育基础数据库涵盖了学前、中小学、中职、高等教育等教育阶段,全面完成了全国50多万所学校、1700多万名教师、2.4亿名学生、200多万栋校舍的数据入库。教育基础数据库具备了大数据的“4V”特征,也就是数量大(Volume)、种类多(Variety)、更新速度快(Velocity)和真实(Veracity),形成教育大数据的雏形,为摸清我国教育的准确家底,为业务工作实现精准监管、精确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重要业务数据基本形成。通过国家核心系统的逐步应用,积累了精确到每所学校的教育统计数据、记录了学生接受资助信息、积聚了十余年来各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沉淀了数年中小学生转学信息。这些重要业务数据是教育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极高的价值,如能充分挖掘利用,必将对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大规模展开,应用初见成效。
五年来,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模式,教育部组织建设了全国学生、教师、学校、决策、专项业务等多个国家核心系统,在应用上初见成效。
一是系统建设有力支撑了教育业务管理和行业监管。学生学籍管理、学生资助管理、教师管理系统等成功应用,使用效果得到多方面的肯定,有效提升了全国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业务管理与决策能力。
二是系统应用有力提升了教育部门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系统全面实现了电子学籍管理,从XX年全国联网开始,共在网上办理省内转学1994万人次、跨省转学450万人次,为学生家长办理转学手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该系统在教育经费安排、营养改善计划、招生考试、控辍保学、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关怀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成为深受好评的民心工程。全国学生资助系统覆盖所有教育阶段,实现对资助全过程监管,在解决教育经费套用、教育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是数据应用为教育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学生资助数据是财政部划拨教育相关经费的基本依据,国务院有关部门使用中小学生学籍数据了解随迁子女入学情况,教育部通过分析学生转学数据研究学生流动情况,通过分析教师大数据制订教师工作政策。
(四)地方和学校依托管理信息化探索教育管理和服务新模式取得新进展。
近几年,各地教育部门结合本地需要,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如北京建设中小学网络招生系统,为化解择校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撑;广东建设教育动态数据服务平台,服务教育宏观决策;湖南建设教育督导网络平台,形成立体督导服务体系;贵州建设教育精准扶贫系统,提高扶贫效率。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些高校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消费行为,做到精准资助。
(五)初步形成了一支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队伍。
教育管理信息化已经建立了一套技术服务体系,培养了一支会技术懂业务的人才队伍,开始发挥作用。
一是技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教育部组织建立了技术服务呼叫中心,通过电话服务、在线服务,不仅提供技术支撑,还为学生、家长提供转学、学籍问题处理等业务服务,大大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社会群众的满意度。
二是培养、锻炼了一支教育管理信息化队伍。这几年不仅培养了一支高水平技术人才队伍,还培训了一批遍布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管理信息化应用队伍,其中仅中小学学籍管理员就接近30万人,他们是信息系统和业务工作的联接人,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为教育管理改革储备了业务队伍和技术条件。
这些年来,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系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管理系统,为数亿中小学生建立学籍档案,提供各项服务;大学生就业网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校学生就业平台,为近千万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高校招生平台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网上全方位招生信息咨询服务。
总之,五年来,我们初步构建了全国性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对推进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教育管理信息化推动教育信息化成为彰显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的一张靓丽名片,同志们功不可没。对于近年来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我们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向长期辛勤耕耘在教育管理信息化领域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既给教育管理信息化带来挑战,也赋予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新兴技术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带来新机遇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创新浪潮蓬勃兴起,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带来了新机遇。以大数据技术为驱动的商业模式变革和新决策分析思维已经成为各行业的着眼点,在教育领域如何利用大数据变革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建立“用数据教学、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机制,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以云计算为代表的资源共享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能够方便和加快信息化应用,要研究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来加快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和运行,解决基层教育机构信息基础设施薄弱、技术队伍匮乏等实际问题;以移动互联为代表的随时随地连接的模式,将为管理信息化提供新的手段。现在很多地方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管理信息化要研究运用移动技术,解决随时随地提供服务的问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实现教育个性化、推动教育政务服务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开辟了新的空间和发展潜力。智能革命对教育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当机器可以思考的时候,要培养学生什么核心素质?我认为可以概括为5个基本核心素质。一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要从方法论来思考问题,而不能仅仅为了答案来思考问题;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三是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四是情绪控制的能力,学生要学会自己的情绪控制;五是谋划未来的能力,培养学生平衡现实利益和未来利益的能力。教育管理信息化尤其需要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使“智慧教育”成为新的信息化模式,这是一个重大课题。
(二)全面深化改革对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新要求
今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包括用现代化的手段,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教育信息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做好“放管服”改革,既要“放”也要“管”还要“服务好”,没有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支撑,“放管服”改革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如开展教育领域“互联网+政务”服务,需要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教育各类事务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预警,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教育治理的水平。
(三)“教育信息化2.0”开启管理信息化新征程
“教育信息化2.0”对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教育信息化2.0”计划,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版。十九大之前我们可以称之为“教育信息化1.0”,重点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一阶段,教育部将着力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真正实现对传统教育的理念重塑、价值重建、结构重组、程序再造、文化重构,这是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历史使命。我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技术作为外因驱动教育改革发展;第二阶段,信息技术作为内生要素驱动教育改革发展;第三阶段,信息技术成为关键性的革命性的内生要素,对教育改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我们目前处在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期,所以“教育信息化2.0”除了要全力推广、深化、扩展第一阶段(1.0阶段)的成果外,更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新应用。
(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需要新模式。
这些年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逐步暴露出问题和困难,目前存在三方面的短板:一是共享不足;二是服务不到位,未全面展开;三是安全问题重视不够。今后要注意补齐短板,特别要在硬件、软件、人员、法规等方面加强对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视。
三、教育管理信息化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
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要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群众需要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真正推动素质教育。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管理信息化要按照教育信息化“十三五”总体目标要求,努力实现“四个提升”,着力实现“四个拓展”,还要尽快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以建设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做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是服务,这是最基本的一个转变。“两级建设、五级应用”是基本骨架,各地方要基于这个基本条件,将工作内容从原来的基础设施和系统建设为主,转向服务为主,要结合自身需要和条件适当拓展服务。
二是从支撑教育管理转变为支撑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原来教育管理信息化强调支撑管理,下一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未来将支撑管理、教育教学两个方面。在大专院校、基层教育部门、中小学层面,将教学与管理放在一个平台,紧密融为一体,实现机构、人员、课程、网络、软件、平台等要素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协同效应。在转变的过程中,要调整好部门间的分工,做到有机衔接适当分工。
三是从融合应用向融合创新转变。融合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词,在融合的基础上要有创新,特别是在推动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发展方面,要有新的举措、新的作为。
当前阶段,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要着力完成四项主要任务。
(一)落实国家总体部署,做好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明确了进度安排和质量标准。教育管理信息化要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列出任务书、排出时间表、划定路线图。二是要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大平台,不要各自为政,而是要共享。三是要加快标准规范编制。编制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集成整合、数据交换等标准规范,形成技术互通、数据共享的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技术环境。标准规范的制定要有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不能让标准规范变成制约发展的因素。四是要建设教育大数据,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教育管理、教学和服务等各个方面的作用。
(二)管理信息化要深度融合教育教学,服务教育改革发展。
一是要调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方向。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从目前服务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管理、监管为主,转向服务学校师生教育教学过程为主,实现信息系统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开发服务学校管理、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信息系统。二是要加强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由地市区县以上的教育部门组织提供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把优秀的学校管理、教学、评价的方法和经验通过信息系统应用推广开,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要通过示范校、示范区推广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好经验和创新做法。三是要把信息系统建成管理即服务的系统。信息系统要内外打通,内部提供管理、审批、分析功能,外部提供各类网络在线服务。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把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通过网络办理的事情一律实现网上办理,提高办事效率,建成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协同的教育大环境,增加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获得感。
(三)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管理信息化稳定持续发展。
教育信息化安全影响教育全局,大到影响国家安全,小一点也影响地区、学校的安全稳定。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教育行业网络安全工作,部网信领导小组召开的三次全体会议都涉及网络安全主题,要求全面从硬件、软件、人员、管理等方面把好安全关。管理信息化是网络安全的关键领域,掌握存储的海量学生、教师、家长信息,一旦出现数据被泄露或篡改等安全问题,将会造成严重影响,尤其要高度重视加强数据防护和内部管理,保障信息安全。各省级教育部门一定要做好部署在省级教育数据中心的国家系统、地方系统的安全保障工作,责任重大,不容有失。
(四)提高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建设高水平的队伍。
管理信息化战线要练好内功,做好外功,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吸收新的专业知识,做好两个水平提升,建好三支队伍。两个提升,一是提升管理信息化的技术水平。要积极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系统功能,提升系统服务能力,方便使用,发挥更大成效。二是提升技术保障和政务服务水平。从应用入手,关注机关电子政务需求,提升政务服务质量。随着应用的深入和扩展,用户会越来越多,要建立覆盖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技术服务和保障体系,为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家长做到贴心服务、及时服务。
建好三支队伍,一是培养一支技术队伍。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一支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熟悉教育业务的技术队伍。这只队伍是开展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依靠。二是培训一支应用队伍。要加强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队伍的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各类信息系统功能操作,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流程管理和业务操作,与技术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共同为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服务。三是培育一支产品研发与服务队伍。要联合有关行业协会、企业参与管理信息化建设,引导相关机构按照管理信息化的总体布局和要求为各地各校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平台和产品。
同志们,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实现现代化教育具有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正在带来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让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教育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优良服务和有力支撑,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