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扬子晚报》特邀师生共写高考作文《忧与爱》4篇[范文]
《扬子晚报》特邀师生共写高考作文《忧与爱》
江苏的高考作文题《忧与爱》公布以后,激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纷纷试笔。我们特意从来稿中挑出几篇,约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授、著名高考作文研究专家高朝俊做了点评。高教授盛赞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出得好,他对师生同写一题的形式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高教授说,让阅卷教师写作下水作文是江苏阅卷点的一个创举,这有助于教师深入地理解题意,准确地把握评分标准。而考场外的师生写作高考作文,对作文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这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作文大致处于什么水平,从而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在今后的练习中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老师下水写作,也能进一步设身处地了解学生写作的甘苦,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报选取的几篇场外作文,有老师的下水作文,也有高三保送生的文章,也有高
二、高一学生的习作;从文体上看,有小小说(记叙类),有议论文,有随笔;在得分等次上也各有不同;对今年的高考作文或许也可以“窥斑见豹”。高教授表示,每年的高考作文几乎就是一次“全民狂欢”,他对这些文章的场外评点也是“急就章”,作者和读者对所得的分数大可不必当真,完全可以把它当做“全民狂欢”中一次小小的游戏来看待。
忧与爱
李可馨
[南师附中 高一(14)班]
曾被奉为精神食粮的阅读,在时光的长流里被舍了精华取了糟粕,以这种东西哺育出的我们,怎能获得贯穿后背的笔直脊梁,如何立正挺拔的躯干顶天立地。
日益崩解的阅读文化,让我们忧心忡忡。
流传百年让我们为之骄傲的诗歌被人恶意曲解;生在和平年代的人对着炮火中血泪的控诉指指点点;追名逐利者偶尔故作深沉地读几篇文章,装作大彻大悟的模样,放下书,却依旧走在原先的路上。
多少人在他们身后附和,多少人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不会有人跳出来指责他们,因为我们都是被同化的读者。
龙应台捧着一颗良心大声指责“沉默的大多数”,奥威尔沉痛的笔触描写出一群被糊了眼睛高呼“Big Brother”的傀儡人民,鲁迅戏谑地讽刺脖子伸得如鸭子般的看客。可是,明明对着那些文字一个个义愤填膺振臂欲呼,为什么人们的眼中依旧冷漠地永远只装得下自我?为什么到处是甘为人下盲目追随的木偶?还会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群众?中国人,你为什么无动于衷?你为什么不站出来唤醒他们?你为什么不在这种时候义愤填膺?
我们的阅读,之所以让人心忧,便是因为人们太过于注重浮华在表面的东西,到头来只记住了一句两句看似优美的文字,文字之中的灵魂,我们读不懂读不透,也可能根本未曾看到。
难道承载了千年文明的阅读,终究要在这个时代断绝了希望么?
非也!因为我们正怀抱了无比的热爱,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去寻找,去追逐,以还阅读本身的面目。
当人们的视线被书中的纸醉金迷所左右,被英雄的大男子主义所吸引,被伤秋悲春的忧郁所蒙蔽,数千年来那些亡魂凝着血泪的呼喊却鲜有人问津。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充满坎坷的人生,是可以知兴替的史之镜,是足以一针见血的抨击。这阅读,也不过是一个“情”字——忧国之情、顾家之情、爱人之情,却都凝聚了千百年来国人思想的精华,缠绕了对生命对世界执着而深沉的爱意,构成了支撑人们在危难时刻也不会倒下的脊梁。这阅读,理应是平原上燃起的一把火,有着轰轰烈烈大气磅礴的气场,席卷着燎原之势,随着文字的灵魂
一起翻滚喷薄。这样的阅读,只有献上真心,摒却杂念,才能看到它初生时那纤尘不染的模样,才是我们满怀热爱义无反顾追随的真理啊。
不是所有文字的堆砌都有被称为文化的资格,然而面对“阅读已死”的质疑,我们且能自豪而坚定地回应——青年人对阅读的忧与爱,必能使其接受一场浩荡的洗礼。评 析
本文谈的是“青年人对阅读的忧与爱”,切入题意的角度非常独特,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语言流畅且有一定的气势。但文章对“忧与爱”的内在关系论述得不够透彻,特别是对“爱”的着墨太少,作者似乎过分注重文采,给人以文胜于质的感觉。二类卷中,59分。
忧与爱
贾 奎
[如皋市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老张披一件夹克坐在村头小河边。不远处一座化工厂正散发着臭鸡蛋的味道,脚下的小河漂流着大块大块的泡沫。虽是秋收季节,可老张的眼前竟是荒烟漫草。“村人撂荒得太久了!”老张愤愤地将还有半寸长的烟头踩灭。
老张是刚和老婆红梅吵了一架才出来散步的。“要回来你一个人回来,我可不想再回到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这句话,老张已记不清红梅跟他说过多少次了。
当初老张还是小张的时候,村里的日子确实不好过。那时老张带着新婚不久的红梅南下,老张有一手好瓦工活,老张做大工,红梅做小工。慢慢地他们有了自己的建筑队,有了自己的房产公司。可老张不管生意做得有多大,有一个习惯几十年来不改,抽烟只抽一个牌子的香烟——五元一包的红梅。
早年忙于生计,对家乡关心不够。后来听说村里有外乡人来办了个化工厂。老张想:村里人也能半工半农了,好!后来听说村头小河的水黑了,臭了,老张心里咯噔了一下;再后来说他回村里的次数多了,不为别的,就为奔丧。村里的亲戚本家中,老的小的死因都是肝癌。
那次到二叔家奔丧,他坐在二叔的灵柩旁一宿没睡,一夜整整抽了两包红梅。
早晨,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三叔。三叔说“卫东啊,你爱村里人,你为村里人担忧,叔理解。可村里五年换了六个村主任,村里有点本事的早走了。”
中午,他打电话给南方的朋友。朋友说“你爱你的故乡,我理解。可那是一笔不小的投资,请三思。”
晚上,他把想法告诉红梅,红梅说:“要回来你一个人回来,我可不想回到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老张点燃一支红梅,缓缓地站起,前面不远处河水较浅,那是他儿时与小伙伴戏水的地方。那时的水多清啊。她分明是上苍赐予村里人的从九天上涌下的银河之水。那时只觉得《上甘岭》中的插曲《一条大河》的词作者,分明是看到了这条小河才写成的。跟他差不多年纪的,谁没在这河里捞过鱼摸过虾;村里的女人,有谁没在这河里洗过衣服、淘过米。就这小河边,又留下了他跟红梅的多少足迹。河边的小树又偷听了他与红梅的多少悄悄话。
那时,这河水灌溉着河边的一片绿油油的禾苗。就在这脚下的田地里,他跟红梅比过插秧。可眼下哪有庄稼,荒草真比人还高。
望着眼前的荒草,远眺村里稀稀落落的炊烟,老张的眼睛有点湿了。老张掏出手机,坚定地拨了个号码。“陈教授吗?最近有空吗?我想请你到我老家一趟。我想麻烦你给我村做个发展规划。”
评 析
本文以小小说的形式写出了致富以后的老张对家乡、对家乡环境的“忧与爱”。文章把
场景设置在老张家乡的令人爱忧不已的小河边,把老张置于是不是与妻子一起回乡的矛盾冲突中展开叙写,场景集中,故事完整。但文章在构思和选材上都不够新颖,不够出彩。可得二类卷下,56分。
忧与爱
侯睿恺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8)班,已保送武汉大学]
忧的反面是乐,而爱的反面是恨——忧与爱并不是一对反义词,却是两种最平常不过的情感状态。
忧心忡忡或是抑郁委屈,“忧”是一种人们无可避免的负面情绪;而珍爱、关爱、敬爱、倾慕等种种情感告诉人们,“爱”是一种值得追求与珍惜的正面情感。如果说“忧”是一片沉郁的夜色,那么“爱”就如一片明烈的阳光,它们如同日夜交替,相辅相依,一起伴随着每一个人的成长。
但正如阳光也会被乌云遮蔽,“因爱生忧”的情况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如今的家长在各种竞争越发激烈的境况下,“望子成龙”者比比皆是。正是因为对孩子无限的关爱和希冀,他们尽全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同时对孩子提出各项要求,忧心忡忡地推搡着他们,在人生的赛跑中快一点,再快一点。殊不知,有些孩子在家长亢奋的口号声中茫然地向前跑,脚步虚浮,踉踉跄跄。在遇到障碍终于跌倒的那一瞬间,他们看不到终点的横幅和欢呼的人群,眼前只剩下家长“忧其不争”的焦急眼神。于是他们满心抑郁委屈,甚至有人通过写歌质问父母:只知道听话向前跑的我们,童年去了哪里?
这时候,孩子们的头顶早已不是灿烂的阳光,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夜色。他们或许背负着师长强加的压力,疲惫地应付着父母的鞭策,在如夜色般沉重肃穆的督促下前进。但我们不要忽视,沉郁的夜色中也有闪烁的星光。
著名的“虎妈”蔡美儿之女,蔡思慧和蔡思珊,在妈妈被媒体舆论推上风口浪尖时,都公开表示,虽然对母亲的某些教育方法持保留态度,但感谢母亲如灯塔一般的指引,让她们活出了110%的人生,因此她们深爱自己的“虎妈”。“虎妈”无疑是“望女成凤”的家长代表,因为对女儿们有着超乎常人的关爱和希冀,她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上亲历亲为,严厉彪悍的教育方式让世人侧目。但两个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尽力寻找着“夜色中的星光”——母亲的幽默直率和以身作则。她们因此把抑郁委屈转换成前进的动力,在取得阶段性成功后由衷地敬爱母亲,可以说再次完成了从“忧”到“爱”的转换。如果有人对师长给予的压力不堪重负,为什么不试着把忧郁的情绪转化成前行的动力,继而让心中充满感激和爱呢?作为生活中两种生动的情感状态,“忧”和“爱”的互相浸润交织成每个人的成长画卷。不论你现在经历的,是爱的阳光或是忧的夜色,都请相信,它们将成为成长中难忘的记忆。评 析
本文是一位已被保送大学的高三学生在考场外用70分钟时间写成的,其写作的情境、心境以及时间,与真正的考场作文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本文中看到考生的写作素养和写作功力。文章首先准确地理解了“忧与爱”不是正反关系,而是相辅相依的因果关系,然后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人的成长中的“忧与爱”,展开入情入理的分析阐述。文章传达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文情并茂,情理相生。文中关于“忧与爱”的两次转化,写得特别精彩。不足的是,以夜色和阳光作喻,固然增加了文采,但“如同日夜交替”等说法,弱化了“忧与爱”一体两面的共生性。可得一类卷中,66分。
忧与爱
洪劬颉
[南京十三中资深语文教师,智慧作文倡导者。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在第一时间下水写作高考作文。]
爱有深浅之分,忧有真假之别。
“儿行千里母担忧。”此担忧是真担忧,此爱是真爱。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忧都在表明内心深刻的爱,也并不是所有的爱都必须要用忧来唯一呈现。爱与忧,犹如两个世界的两条线几乎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时空之中,却因某一些机缘能够耦合于此。认识到忧和爱之间的关系,不仅仅能够使我们知人,同时还能获取知人之智。
无爱便无忧。无目的的爱如同无缘无故的忧一样,几乎都不会存在。爱谁,爱什么,为什么爱?忧什么,为何忧?没有深刻的爱,就没有深刻的忧。于自己,可能是一种忧患意识;于别人,可能是一种忧思和牵念。犹记得《孔繁森》电影中说:“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一点被不少的共产党员忘记了,但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在回答北京第十一中学学生三个问题时,是这么回答的:“你从政的经验:替别人去想;你家庭教育的秘诀:教育孩子帮助别人;你的孩子最令你骄傲的:为别人服务。”忧的是谁,忧的是什么,忧的程度有多深,往往是判断“爱”的程度的标尺。
因爱未必是真忧;因忧也未必是出于真爱。此道理很简单,现实往往总是以淋淋鲜血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诗人北岛的那句著名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即使在现实的生活中,仍然不还是随处可见大贪恶贪在台前的那种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之切切,然而在败落之后曝光出来的是纸醉金迷、奢侈华丽,甚至在国内裸官,妻儿早已逍遥在罪恶的资本主义世界„„范仲淹当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现在居然在某些富贵者的行为中变成了“用天下之忧而成就己乐”,岂不痛哉?那种将“爱人民”“忧人民”挂在嘴上,却行着败人民、败国家之实,在政界不少见,在商界也不少见。“小富靠智,大富靠德”,到多少人的行为中变成了“小富靠骗,大富靠缺德”的致富箴言,在这一忧一爱的转变中,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
说出来的爱未必是真忧,真忧的爱几乎都是不表达的。我们对于那些表达出来的爱所表现的忧思与忧患,倒真的要擦亮眼睛看一看。有些忧,一旦懂得,便是感动;有些忧,一旦醒悟,味同嚼蜡。为什么有些忧我们读出的是爱,且是人间大爱;而有些忧,我们却鄙夷一笑,背身以对?没有人会怀疑自己的母亲对儿行千里的忧思和爱,几乎也没有人怀疑一个官员或者企业家出于民族自信和忧思而作出的庄严承诺,只有当这种忧,不仅忧于心,忧于行,不表达,或者不急于表达,消除了一己之私利、私心,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方是爱,是人间大爱。
然而,一旦当这样的童话或者是神话被打破时,社会又需要消耗多少时间来集体疗伤?评 析
本文重在辨析爱的深浅和忧的真假,切入论题的角度有新意,看取社会的视野比较开阔,论述也有一定的深度。但是,作为急就的下水作文,作者深广的忧愤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冷静的思考和严密的表达。“爱与忧,犹如两个世界的两条线几乎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时空之中,却因某一些机缘能够耦合于此”等语句颇为令人费解。可得二类卷中,59分。
第二篇:忧与爱012高考作文
忧与爱(2012江苏高考作文)
如果给《双城记》著名的第一句换个中国背景,放在什么时间似乎都可以成立。然而放在我们这个年代尤为贴切——忧太多,爱太少。
去年夏天,我在桂林火车站候车,离检票时间还有近半个小时,人群就已经排起了长队,把过道挤占得满满当当。同行的德国朋友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这么早大家就排起队来了?”我告诉她说,可能因为停车时间短,大家都担心来不及,希望早点上车安顿好。朋友点点头,继续在座位上耐心等待。
就在上个月,一只小狗被车撞死,同伴不离不弃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与之相对的,是面对需要援助的手,许多人选择了冷漠。什么时候,爱在我们的心中变成了稀有物?
人们捂着钱包挤公交,做临时工也要防着中圈套,吃了地沟油照样满街跑,配方奶粉不如糖水可靠。即便谈情说爱也得保持清醒头脑,思量思量“她是不是只想我的钞票?”“他是不是只爱我的美貌?” 这个年代的忧与爱,已经超越了个人情感的范畴。不再是范仲淹的“黯乡魂,追旅思”,也不会是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技术的发展让表达感情不再有距离限制,也有太多的方式去消解失意的寂寞。如果你还满脸忧思冒一句“载不动许多愁”,周围人听了,大概会面前安慰背后暗笑。忧?谁还比你少?
这个社会给予我现在的生活,也带给我身为国人的忧愁。每个人都有焦虑感,每个人都在寻求安全。面对存在于整个社会潜意识之
中的忧,除却亲情与爱情,我们必须有让这个国家真正在精神上强大起来的力量。
每一个官员,爱你的人民,他们的诉求,请你认真倾听。每一个职员,爱你的工作,别人的生活,可能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每一个经营者,爱你的信誉,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不可施加在关乎人健康的产品之上。每一个老师,爱你的学生,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之于我自己?爱我的理想。它不能排解我一切的忧,也不能给未来任何期许,却是支持我前行的动力。
爱不能排解所有的忧愁。我知道我的国人都有敏感的心与承受力极强的身体。我们曾经经历过劫难,也正经历着一个转型中的社会的种种困苦。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爱可爱之人,做可爱之事,这能让我们有一颗蓬勃的心,让我们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宋璟(2009年参加高考)
(扬子晚报大学生记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大四,曾获得第十届全国新概念作)
第三篇:高考作文精选:忧与爱
高考作文精选:忧与爱
每一次走进“杖藜叹世者”们神圣的心灵。总是能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爱躲藏在深切的忧愁之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忧国忧民而名留青史的杜甫何止一个“忧”字了得!在他的每一声叹息中,在他的每一份忧愁中,爱国爱民的思想始终闪耀着最夺目的光芒。爱之深,所以忧之切。
还有那位被唐宪宗当做一块破砖随意地扔往柳州、邵州的柳宗元。面对僻远、冷落、荒凉的边境,回望那浮云遮望眼的长安,自己满腔尚未实现的抱负在忧患之中渐渐沉淀成对当地百姓浓烈的爱。
于是,他用爱来承担浓重的忧愁,他兴办学堂、禁止巫术、垦荒屯田、种树植株、推广草药,他深谙边疆的百姓更苦,边境更需要发展。几年的时间里,他在柳州做出了大量功绩。他自己甘为愚人,任劳任怨,把忧愁留给自己,把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柳州的百姓。
一位教育家说:生命到了最后一刻,一切才显得深刻。我不得不说,因忧而生的爱更显得深沉。因为那是饱含泪水的爱。舒婷的诗《写给我的同代人》,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的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落,仍有来自大地的点点回音。北岛、顾城、海子,这些在忧虑中前行的诗人,这些对祖国、对人民充满爱的诗人,这些甘为后来者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光明大道的贤者,因为爱,他们的忧才有了意义。
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蹙着眉头,在电视荧屏上,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坚持着的主持人——白岩松。他用他的睿智与机敏,责任与博爱,看得比我们更远更深,他深知社会的黑暗与落后,他深谙人心的叵测,他知道“这是一条最遥远的路。”他知道以一己之力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立马改善某些地区落后的现状。因此,他将眉头紧锁,然而,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我却分明感到有一股向上之力支撑着他,他永远不会倒下——那就是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耳畔依旧回响着杜甫先圣的:“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那份不亚于青年人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爱之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
[高考作文精选:忧与爱]
第四篇:2012高考作文 《忧与爱》 免费
忧与爱
他的“爱”叫真正的爱么?
《非 诚 勿 扰》中,他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大声喊出“我爱你一生一世”。三尺讲台上,他拿着未细心完成的作业,眼神中充满忧虑:“你们为什么不能体谅体谅老师的爱?”
什么样的“爱”才叫真正的爱?
我看到我的同学被一个身体健全的乞讨者拦住。同学将零花钱塞在乞讨者手中便离开,仿佛将爱传递给了这个可怜的人。这种爱叫容忍。容忍之爱让一个无家可归者在瑟瑟秋风中吃饱穿暖,也让他学会了尽管身体健全,只要在这里天天磕头,不自食其力也能幸福生活。容忍之爱不是真正的爱,它让一个人好吃懒做,永远丧失了自我劳动的能力。
我看到校长在全校面前宣读被资助的贫困生名单,老师们将奖学金塞给贫困生并合影留念,仿佛将爱传递给了这个为生活所迫的可怜同学。这种爱叫慷慨。慷慨之爱让这个同学在读书的时候不饿肚子,同时他贫困的事迹在校园中也广为流传。哪个贫困的人愿意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处境?慷慨之爱不是真正的爱,他让一个人尊严全无,内心自卑。
真正的爱不叫容忍,不叫慷慨,叫忧虑。
小鹰被母亲一脚踢出巢穴,将要摔下万丈深渊。他哀叫着,母亲却只在一旁冷漠地注视着。他本能地扇动翅膀,下降的速度一点点减慢——他学会了飞翔。母亲对小鹰充满忧虑。她知道,若是小鹰不及早飞翔,就会因无法觅食而死亡。出于对小鹰生存的忧虑,母亲冷酷地将小鹰踢下。这种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种叫做忧虑的爱。
一二九。刘和珍君喊着民 主 自 由的口号倒下了。学生们对国家的爱政府不懂。学生们不想与军警冲突,不想 推 翻 政 权,他们的作法完全是出于对政府,对国家,对民族的忧虑。他们怕这个国家就这样衰败下去了,他们怕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又要被搁置了。忧虑啊,忧虑啊!哪怕热血洒满土地,也要让祖国改变黑暗的面貌。这种赤子对祖国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种叫做忧虑的爱。
为什么说真正的爱叫忧虑?我们常说:“爱一个人,就不要伤害他”。而忧虑,正能达到这个目的。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即忧虑,让一个人在顺境中不骄傲,在逆境中能生存,这种真正的爱构建起了一堵坚实的屏障,让我们不再畏惧任何困难。真正的爱叫忧虑,而慷慨,容忍呢?这是溺爱。溺爱不是真正的爱。溺爱,让一个人沉溺其中,飘飘然,觉得自己很是不错。而挫折却往往突如其来,他一时不知所措,没有平时忧虑所作的准备,被打得永不翻身。
《非 诚 勿 扰》中男主角的吸引他人眼球的爱,是真正的爱么?
三尺讲台上老师充满忧虑的爱,不是真正的爱么? 对于那些你爱的人,你的爱是真正的爱么?
第五篇:2012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满分作文
1、忧与爱
独处斗室,掩卷遐思,倏尔一阵栀子花的幽香送入鼻中。临窗而望,夕阳的余晖含笑笼在一片栀子花丛上,笼得清风微醺似醉,不自觉,已庭院深深了。
一只逗号般大小的虫子带着花香歇在我已合上的发黄的扉页上,生命如它,那样渺小而又脆弱,让人在担忧之际多了一丝玩弄的念头。被工作恼得焦头烂额的我颇有兴致地拨弄笔尖,一次次挡住它想要前行的路,它便随我转变着方向,反复至精疲力竭,迷失了南北东西,静静地呆在书上。
如此,咱便失去了兴致。不过是被捉弄一下罢了,却如此放弃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生存状态真令人担忧。恍然大悟般,是啊,人不也是一样吗?宇宙之大,观人亦如观虫,渺小而可卑。人们面对着宇宙的捉弄、灾难,灰心丧气,坐以待毙,自缚牢笼,与虫子又有何不同?如此丧失了理想与方向,在灾难面前一次次地迷失,这种生存状态岂不更令人担忧?
再看小虫,突然有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同样置身于茫茫天地间,竟有着同样的可悲之处,陡然心生怜爱之情,将它用笔尖挑起,轻轻放在栀子花叶上。幽幽的香气仿佛给它重注了活力,小家伙很快藏到浓绿万枝中。一阵微风吹过,将一朵栀子花吹到我的鼻下,白色的蝶儿在花上歇了片刻,歇到我的肩膀上。此刻,花、蝶、我融为一体,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怀之美!仿佛是为了感谢我对虫子的爱,“平等”在心空放彩,是我此刻最大荣光。
人生天地间,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过分相信个人与思想的力量,生命的天平竟然慢慢倾斜。人类只有学会对万事万物抱以爱的哲学,平等相待,才会对精神的藩篱成功突围,获得一种最真实的感动。
拔人于苦,谓之慈。授人以乐,谓之悲。“慈悲”一词,便是人间至道。同样,设身处地去担忧别人的生存状态,并毫不吝啬地施以平等之爱,获得的将是生命的尊重与敬仰;而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则是将亲人对自己的忧心转化为对亲人的挚爱与回报。感谢一只意外爬上我书页的小虫,竟帮我理清了忧与爱的哲学!
望着窗外的栀子花丛,以及头顶上最玄学的星空,不禁感慨万千。若不能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小心着花开花落的浪漫,将“关忧”置于“关爱”之中,如此浩渺神秘的宇宙,人类又将怎样生活得诗意惬意?
【简评】作者文心雕“虫”,却雕出了夭矫飞动的“龙”,或潜于渊,或飞于天,纵横曲折,无不如意。文中,以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件起兴,妙在刻画入微、精思入微、体察入微,遂使文章生发出无穷感慨,既有道家的“齐物”,佛家的“慈悲”,又自有顿悟而来的“忧与爱的哲学”的灵光。由于注目于“最玄学的天空”,所以,最卑微的生灵也“关忧”“关爱”,也成为蕴含浩渺宇宙情怀的终极关切。
(骆冬青)
2、忧与爱
我出来打工三年了,今年第一次回家。
我攥着一张最廉价的票根挤进了这趟绿皮车,掺杂忧愁与欢爱伴着列车的呼啸掠过平原,穿过田野,趟过河流,绕过山川,驶向母亲泪眼婆娑的年关,奔向父亲患风湿病的膝盖,冲向妻儿翘首期盼的身影。
绿皮车实在是太拥挤了,方便面的味道混杂着脚臭的味道实在让人窒息,小孩“哇哇”的哭叫声更是让人心烦意乱,但我却依旧爱着它,它让我归家的心有了着落。
犹记得前几天在各大车站买票时,各式快速豪华列车标出的好处确实诱人,可是那昂贵的票价却也让我望洋兴叹,家里孩子还等着这笔钱交学费,老父亲还卧病在床,我不得不选择绿皮车,可是这样实惠的选择还能持续几年呢?我陷入忧虑。
夜晚成了呆在绿皮车上最难熬的时刻,疲惫和困意趁着夜色回到了乘客的身体中,人们纷纷打着呵欠,蜷缩着身子以各种姿势昏沉地睡去,买到车票的有的趴着睡去,有的扭曲着身子仰头睡去,邻座女孩映在窗户上的影子也在这暮色中变得模糊,好像在大声呼喊着什么,也许是在喊“回家”。我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临行前给儿子拍的唯一一张照片,三年里每每和妻儿打电话,妻子总会告诉我:“儿子又高了,儿子能帮爷爷奶奶做事了。”每每这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儿子那张稚嫩的脸蛋。绿皮车虽然拥挤,杂乱,但是却可以让我看见日思夜想的儿子,我深爱着这辆车。
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更多的是洋溢着欢乐,五湖四海的人们都带着对家的牵挂,挂着微笑,纷纷吹嘘比较自己的妻儿,笑声中尽是思念。
绿皮车很慢,它对每一个红灯心生畏惧,又对每一个绿灯心怀感激。它在每一个弯道战战兢兢,又在每一个直道摇头晃脑。它很羡慕身边飞驰的“同类”,偶尔也会担忧一下自己消逝的时候,一如我的担忧。
绿皮车继续行进着,我仿佛看到了儿子的笑容,母亲的身影„„
带着中国复杂记忆的绿皮车在中国大地上行驶了将近60年,今年也许是它最后一次服役。我爱它,它虽然慢,却终究会抵达我的那一站;同时我又深深地担忧着:它消逝了,我,我们又该怎么办?
幸好,这时,我在忧虑与欢爱中到家了。
【简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选取的视角和忧爱的对象。从一个外出打工三年才回家的农民工的视角,倾诉了对绿皮火车由衷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它有一天会被动车、高铁取代的担忧。以小见大,反映的其实是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担忧。视角新,立意高。(雷雨)
3、忧与爱
每一次走进“杖藜叹世者”们神圣的心灵。总是能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爱躲藏在深切的忧愁之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忧国忧民而名留青史的杜甫何止一个“忧”字了得!在他的每一声叹息中,在他的每一份忧愁中,爱国爱民的思想始终闪耀着最夺目的光芒。爱之深,所以忧之切。
还有那位被唐宪宗当做一块破砖随意地扔往柳州、邵州的柳宗元。面对僻远、冷落、荒凉的边境,回望那浮云遮望眼的长安,自己满腔尚未实现的抱负在忧患之中渐渐沉淀成对当地百姓浓烈的爱。
于是,他用爱来承担浓重的忧愁,他兴办学堂、禁止巫术、垦荒屯田、种树植株、推广草药,他深谙边疆的百姓更苦,边境更需要发展。几年的时间里,他在柳州做出了大量功绩。他自己甘为愚人,任劳任怨,把忧愁留给自己,把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柳州的百姓。
一位教育家说:生命到了最后一刻,一切才显得深刻。我不得不说,因忧而生的爱更显得深沉。因为那是饱含泪水的爱。
舒婷的诗《写给我的同代人》,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的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落,仍有来自大地的点点回音。北岛、顾城、海子,这些在忧虑中前行的诗人,这些对祖国、对人民充
满爱的诗人,这些甘为后来者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光明大道的贤者,因为爱,他们的忧才有了意义。
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蹙着眉头,在电视荧屏上,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坚持着的主持人——白岩松。他用他的睿智与机敏,责任与博爱,看得比我们更远更深,他深知社会的黑暗与落后,他深谙人心的叵测,他知道“这是一条最遥远的路。”他知道以一己之力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立马改善某些地区落后的现状。因此,他将眉头紧锁,然而,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我却分明感到有一股向上之力支撑着他,他永远不会倒下——那就是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耳畔依旧回响着杜甫先圣的:“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那份不亚于青年人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爱之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
【简评】本文构思巧妙。作者以探访者身份走进“杖藜叹世者”的心灵世界,触摸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聆听他们共同的大爱之音。几个生动感人的形象,寥寥数笔的议论,恰到好处地表明观点:古往今来所有伟大心灵一脉相承都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潘大春)
4、忧与爱
鸡吃饱了蹲在架子上打盹,猪挺着滚圆的肚子窝在一角直哼哼;太阳还恋在山头,天边一抹酡红,里面幸福满满的。
村口一阵闹腾,驴子唱起了戏,是半瞎卖瓜回来了。
半瞎卸下驴车,喝尽丑儿递过的凉茶,没套驴就拉上板车下地摘瓜了。车刚满,刚才还是试探性的月夜,现在已妥妥帖帖的是夜了。半瞎埋头拉车,心里却一阵担忧:该不该叫儿子明天一起去卖瓜呢?自己又不善言语,儿子会不会生气?丑儿在后面推着车,忧虑着:应不应该陪爹卖瓜?可自己是个学生,爹却又瞎又丑又老又穷,丢不丢人呢?
“明儿个跟爹去城里卖瓜不?”半瞎还是怯怯地问了句。“唉。”丑儿不觉竟应了。可他心里又矛盾了。
第二天凌晨,鞭子撕开夜幕,驴车“吱呀”上路了。半瞎心里兴奋极了,一路上和着驴蹄敲击地面的声音哼着小曲;丑儿盯了一路脚趾,像是赴刑。
摆好摊子后,半瞎蹲在旁边用仅剩的左眼温柔地迎着三三两两的行人。丑儿却躲在驴影里,仿佛驴影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这时的他,简直就似害病的眼怕光,破碎的皮怕汗。
驴子嘶叫了一通,甩走了叮在尾巴上的苍蝇。
这时一个早起买菜的妇人绕过一辆装满瓜的机动三轮车走向驴车。“老乡哪里的瓜啊?”“汴塘瓜,不甜不要钱!”半瞎起身应道,每个字像下了保证金似的,他身为农人确是从不吹牛。“哟,你儿子帮忙卖瓜啊,看你多幸福啊!”妇人道。丑儿脸像红透的番茄,他的担忧还是应验了。
日头渐渐高了,毒辣辣地审视世间百态。
半瞎又是称瓜又是找零,忙得一身汗。丑儿看父亲泛着盐渍的黄衬衫贴在背上,衬出根根骨头,像极了干瘪的茄子。丑儿看到驴子瞪着自己,滚圆的驴眼里自己扭曲了。
买瓜的人愈来愈多,驴子烦躁不堪。日头越来越烈。
丑儿终于走向父亲,“爹,我来找零吧!”半瞎愣了一下,那瞎了的像蒙灰的劣质珠宝的右眼却泛起了光。
果然今天快多了,没到一点就剩俩瓜了。这时一汉子赶过来,包圆了,说买个汴塘瓜不易,又去驴车找。果然又抱出个大西瓜。突然半瞎一把夺下,宝贝似的搂着说此瓜不卖。汉子无奈地走了。
半瞎坐下,用力掐开瓜递给丑儿说:“多好的瓜,留着咱爷俩吃!”丑儿眼湿了,他知道父亲今天是真高兴。
日头突然温情起来。
小城里,大街上,驴车边,依偎着的父子,还有那驴,啃着瓜。丑儿不再感觉丢人,不再感觉父亲令人生畏;半瞎不再担忧儿子不接受自己,转而觉得心里满满的。
驴子开心地又唱起了戏,天上太阳幸福地洒下温暖的光。
【简评】这篇幸福满满的父子卖瓜故事让人眼前一亮!你看,卖瓜前,父子从同忧到同去;卖瓜时,先是父忙子闲,一席妇人话让儿子震颤;然后父忙子帮,爱意洋溢;最后父留瓜慰子,其乐融融!淡淡的忧与浓浓的爱,在作者高妙、老到的文笔中尽情展现。真是构思颇具匠心,叙事跌宕起伏,细节意蕴丰厚,情感真挚深沉。
(薛明德)
5、忧与爱
生命的蛛网,由担忧与爱这两种紧密缠绕的丝线织成。它将时光的流沙漏去,却不曾沾染上一丝灰尘。
五岁时
天好蓝,云好白,你嘴里含着棉花糖,与爸爸妈妈在草地上奔跑。手中的细线牵制着另一头高高飞翔的风筝,风 儿擦着耳朵而过,伴随着的还有爸爸妈妈的“哈哈,慢点儿,脚下„„”关切声。
八岁时
过马路时,你悄悄松开了小时候一直渴望的妈妈温柔的大手。不高兴地撅着小嘴。“哎呀,过马路怎么还牵着我的手,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妈,你怎么还叫我的乳名啊,同学都在呢,丢死人了„„”
十三岁时
漆黑的夜空,泛白的灯光下,书桌旁,你埋头于一道很难攻克的习题,一只手抓挠着头发,一只手握着笔在草稿纸上涂、画。心里像那看不懂的函数一样,烦、乱。这时,母亲轻轻地推开了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声音虽小,却也让你更烦。怒气冲冲地回头,吼道:“你烦不烦,不见我在写作业么?!”看到母亲手中冒着热气的牛奶,“我不喝!你拿走!真烦!”母亲无视你的怒吼,将那杯牛奶放在你书桌上,又安静地退出。“吱呀”一声„„
十八岁时
“妈,我紧张。”你紧锁着眉头。“有什么好紧张的,没出息。像平时一样,放松。你就是考了专科也一定不给你复读!”妈妈将一条巧克力放进你的书包,轻快地说。“自信一些,我在家中备好你爱吃的橙子!”
三十岁时
“你瞧你那样,还像个三十岁的大男人么?怎么,这么点小挫折你就受不了了?不就是被炒了,咋了,再找个工作不就完事了?!你瞧瞧你那样儿„„”父亲坐在对面的沙发,吐着烟圈,为你干着急。这算什么呢?
四十五岁时
“妈,我在这边儿好着呢,嗯,不用担心。哦,对了,上次给您带去的水果啊,你和爸要想着吃。还有那盒西洋人参,不要舍不得吃,反正是花了钱的东西,不能退。对,不能退,搁的时间长了会坏的„„”电话这头你焦虑地叮咛,电话那头母亲安静地听着。
五十五岁时
丁零零„„“哎呀,妈,不是让你不要忙着接电话嘛,你和爸都这把年纪了,要是摔着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我下次拨两遍,第一遍您慢慢走,第二遍您再接。还有,让我爸不要忘记下星期的高血糖的复查;那药要按时吃,不要心疼钱,您身体不好,儿子我心疼呐!”
爱就像一件破大衣,担忧就是大衣上的补丁。虽然它样式旧了,也褪了色,但它却越穿越舒适,越穿越暖和。
【简评】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传达出的意蕴不只是爱中有忧,忧中有爱,还有角色的变化会使这种意蕴更丰富、更绵长。“破大衣”而不是“华美的袍”,“补丁”而不是“虱子”,虽比方难免跛脚,但作者的用心可见一斑。(蔡明)
6、忧与爱
我蜷缩在小小的茧中,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周围是白茫茫的一片,丝丝的线紧紧围成一个坚固而温暖的小窝,我在其中积蓄着力量。翅膀渐渐长大,我隐隐感到有一股力量在翅尖蔓延,小小的茧已容不下我的身体、我的心。我挣扎着搓弄着翅膀,支起,撑开,再支起,再撑开„„试图撕开这束缚我的茧。
终于,茧裂开了一条缝,一束阳光洒入茧内,烘暖了我疲惫的身体。透过缝隙,我看到了一张充满稚气的脸,乌黑的眼里满是惊奇,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给我以关爱的力量。
阳光温暖着我的身体,蓄足了力量。再次地,我搓动起翅膀,试图张开。我用双翅顶住茧壁,用力,再用力,可蜷缩着的翅膀竟使不出任何冲破茧的效用。我累了,可心中对自由蓝天的向往却激励着我咬紧牙关不放弃。
缝隙中那小孩的脸已是通红,额头渗出细密的汗,握紧的小拳头似在为我加油。我看到他眼中的怜爱、眼中的担忧,他那如黑葡萄般的眼珠死死盯着我。真是善良可爱的人类啊!
用力,再用力,突然,似有一股血液涌向翅尖,涨得我血管生疼,疼得我直打颤。是要成功了吧,我努力着。缝外的小孩却似乎没了耐性,急匆匆地走开了,不一会儿,手中拿了一个什么东西过来了。
“别担心,我来帮你。马上你就可以出来了。”小孩用手中的东西伸进茧内,只两下,茧便破开了。
终于呼吸到新鲜空气,我试图张开翅膀,却发现萎缩弯曲的翅膀根本无法张开。我只能曲着翅膀,用腹部跌跌撞撞地行进。
小孩用手拨弄着我的身体,声音略带哭腔地说:“飞啊!飞啊!这是怎么了?”
这是怎么了?我辛苦沉睡,拼命破茧,却被毁在你的担忧和怜爱中!
真是愚昧无知的人类啊!
我的翅膀还未展开,我飞翔的梦想还未实现,难道就这样死去?我不甘,但无奈。
“我是担心你不能出来啊!我是因为爱你这只美丽的蝴蝶啊!都是我的错!”小孩落下一颗晶莹的泪水。
而我,只能奄奄一息地等待死亡。不经历破茧的痛苦挣扎,哪来化蝶的自由飞舞?
错误的忧与爱,便成了阻与害!
【简评】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本文则巧在角度,妙在形式。枯鱼过河泣,残蝶破茧啼,异曲而同工。这是一则借蝴蝶之口破解忧与爱的醒世寓言。人皆知释己之忧,孰知蝴蝶之忧?人皆知遂己之爱,又孰知蝴蝶之痛!还值得称赏的是考生的清醒与机智。当他化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情节逼真,心理传神;当他俄然觉,又蘧蘧然周也,一语破的,片言居要。庄生晓梦迷蝴蝶,考生不迷!(徐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