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舞蹈教学课题工作报告oc[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5 04:5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放式舞蹈教学课题工作报告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放式舞蹈教学课题工作报告oc》。

第一篇:开放式舞蹈教学课题工作报告oc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青年基金项目课题

《开放式舞蹈教学对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发展作用的研究》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周红娟

课题组成员:饶晋国、吴忠华、何苇、王静、左国春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10年6月

开放式舞蹈教学对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发展作用的研究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周红娟

我校《开放式舞蹈教学对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发展作用的研究》是江西省教育厅的立项课题,本课题研究周期3年(2008年2月 — 2010年4月),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三年来,在各位专家精心指导下,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课题组的成员潜心研究,于2010 年4月结束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汇报本课题研究的工作回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意义

顺应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舞蹈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日益兴起,也日益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但当前高职高专舞蹈教学研究的论文或专著较少,更多时专业舞蹈教学研究的专著和论文。高职高专的教学现在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开设舞蹈教学的高校还不多,舞蹈教学的课程还较少,舞蹈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不够丰富,手段也不够灵活。而事实上,高职高专的舞蹈教学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对美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我们进行的“开放式舞蹈教学对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发展作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舞蹈教学进行发展、创新,从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一套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特点的、符合本校现状的、行之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路和模式。通过多样、灵活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了解舞蹈的探索欲望,唤起学生好学上进的积极情感。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一)规范课题管理,构建研究组织

1、健全组织机构,制度职责明确。为了确保课题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课题小组的顾问由抚州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抚州市舞蹈家协会主席饶晋国担任、课题小组组长周红娟全面负责整个研究策划、指导和督导管理,研究小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课题研究具体实施。

2、优选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一批教师,围绕课题不断学习研究、思考、实践,才能在一定时间周期内顺利完成研究任务。吸引了勤学习、善思考、敢实践、乐奉献的优秀教师加入课题研究的队伍,为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人才优势。

3、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工

主研人员和参研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组织课题研究全面实施由周红娟老师负责。理论研究、文献研究、阶段计划及阶段总结等由左国春、吴忠华负责。教学研究、案例分析由王静负责。资料收集整理由何苇负责。同时还对参研人员确立了课题研究侧重点,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二)落实研究措施,注重研究过程

1、探索教学模式,丰富课题资源

我们积极组织老师走访各大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研究探讨教学方法,为确实发挥教材的作用,我们还亲自实地考察了其它高校的舞蹈教学情况,使教材真实可靠,富含文化底蕴。

2、开展课题培训,提高科研水平

通过培训学习抓教育观念更新。通过培训学习抓教育观念更新。通过选编、印发有关教学资料,组织广大学生认真学习相关资料,加深了学生对舞蹈的认识水平,充分认识到学习舞蹈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用的重要性,对课题研究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通过培训也为我们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指明了努力地方向,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通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先后进行了“舞蹈教学模式探讨”等专题讨论;通过课堂教学和案例分析,积累在实际舞蹈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方法,组织教师参加研讨,在实践探索中成长。

通过专家引领给研究指明方向。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按照课题培训的通知积极参加省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培训,在专家的经验介绍中扩大视野,打开思路,增长见识,提高水平。

3、把握阶段目标,确保研究进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1月至2008年4月)

我们确定了研究目标、研究对象,拟订了研究方案,成功举行课题开题会。

第二阶段:全面研究阶段(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

(1)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做好反馈信息的记录,收集典型,积累案例。

(2)探索开放式舞蹈教学模式对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发展作用的策略。设计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备课,组织开展好每一次活动,针对活动效果尤其是学生的情感体验作教后反思。

(3)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体验性学习的进展情况和情感态度的发展情况。

(4)通过中期汇报,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

本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1)归纳总结:开放式舞蹈教学对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发展作用的探索

(2)调查研究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形成了那些积极情感,对自身成长有何影响。其中舞蹈教学模式的传承和创新所做的实效性的实践活动。

(3)进行成果分析,填写结题申报表,申请结题,接受课题组评审。

(4)收集整理各类研究资料(教学案例、论文、学生作品、教材等)

4、规范课题资料,物化研究成果

注重课题研究成果物化及资料的积累和整理。把课题研究资料分为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小结、教学研讨、诗词赏读活动、课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师生作品,并逐一分项整理成卷。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掌握相关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提供充足依据。

(2)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当前与课题相关理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进展情况。

(3)比较分析法:将参加开放式舞蹈组与对照级的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4)行为塑造法:通过舞蹈行为训练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课题研究结论

1、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与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开放式舞蹈教学,唤起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

动,提高教师素质。参与研究以来,老师们在工作中经过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三年中,课题组教师共撰写优秀论文6篇,在国级期刊发表,并获得省市多项奖励。

2、探索出一条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舞蹈的新教学模式。(1)课前查询舞蹈的相关知识(2)介绍背景解舞蹈(3)质疑讨论明舞意(4)想象舞蹈悟舞情(5)迁移运用编舞蹈。在欣赏舞蹈精品过程中挖掘文化精髓方面我们采取如下方法进行突破以“赏”、“品”为教学方法、以“悟”“ 编”为教学主线、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学习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活动案例,同时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3、在舞蹈中弘扬民族精神,通过学习各民族的舞蹈,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从源远流长的舞蹈中提炼出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开展广泛的交流学习,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实现学生情感意识的审美发展。通过研究舞蹈,从而发现舞蹈与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感受舞蹈中所描写的美的意境和美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优化班级育人环境,净化班风,浓化学风,构建学习型班级文化,打造“高品质”的育人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体验、吸收和创新舞蹈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

6、在学校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现下设合唱队、舞蹈队、礼仪模特队、语言表演队、器乐表演队等六支队伍。校大学生艺术团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广大同学的文化艺术修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发展和艺术培训的平台。艺术团现已有成员近二百多人,下设的各支文艺队伍也定期由课题组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全体成员都在为艺术团的发展刻苦学习。校大学生艺术团都以其精彩的节目、精湛的演技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

第二篇:开放式识字教学的课题研究

开放式识字教学的研究

贵州省纳雍县阳长镇中心学校 张怀喜

一、研究背景:

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为有知识的人,会思考的人,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成为会学习、会探索的创造型人才。而学会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就是阅读能力,只有学会阅读,才会吸收,有了吸收,才会有创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科书上要求的音、形、义都会的生字外,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还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从而为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研究目标:

1、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激发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扩大识字量。

2、优化识字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各种识字教学方法,构建科学高速高效的识字教学体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

3、培养学生识字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全面提高素养,巩固识字效果。

三、研究的内容:

1、从识字的空间、内容上开放。主要是在生活环境中识字,不光在校内指导学生识字,还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到校外(家庭、社会)去识字。除了教材上的字会认,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也是指导学生识字的良好途径。

2、识字量开放。《课标》提出的量是针对普通的学生,对于那些记忆力好、吸收能力强的学生,我们鼓励他们在家长、老师的引导下加大识字量。

3、识字的学习方法开放。过去学生识字是被动为主,现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搞活动,倡导自主识字,师生互动学习,家长协助学习。符合当代儿童的思维和兴趣发展,正在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

四、假设:

儿童识记后,遗忘也随之开始。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及时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开放式识字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强烈的现代意识,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它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是积极活跃的。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1、要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以提高识字效率。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考,敢于探索。

2、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3、多表扬鼓励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特级教师高林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

(二)、教给识字方法

在学完汉语拼音后鼓励学生尝试读一些有趣的拼音读物,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识记字词呢?教师就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任务就是识字,所以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识字途径,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2、在课外阅读中,认识积累生字。

所谓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就是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圈画,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识记不认识的字。

3、在生活实践中,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源泉活水。(1)利用“用具”识字(2)利用“名片”识字

(3)利用“食品包装”识字

(4)利用“电视、广告、门牌和报纸”识字

(三)、建立大语文观,家校联手,拓宽识字渠道。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参的精神,把识字教学从课堂扩展到课外,精心设计了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各种识字活动。

1、利用学校的文化氛围,使识字教学走出课堂。

2、调动家长积极性,使识字教学走进家庭。

3、利用母语环境,使识字教学走向社会。

六、拟形成的成果:

1、验收学生识字成果。

组织学生把实验过程中,用各种形式认识、积累的生字整理,归类。包括:教材中的识字,课外书中的识字,用具标签,名片站台,商标剪贴,识字剪报等等。

2、组织学生交流开展开放式识字教学活动这段时间个人的学习方法与效果及个人识记心得。共同总结识字捷径。

第三篇:教师证面试舞蹈教学课题

教学课题:舞蹈中的呼吸 教学目的:

1)在基训中运用呼吸,以更好地训练学生软开度。

2)学习舞姿组合《大海啊,故乡》(A)让学生体会呼吸对舞蹈动作的修饰作用。

教学重难点: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授新课。

1.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美的艺术。俗话说:“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所谓“有没有”是指舞蹈有没有艺术性和规范性,今天我们来学习影响舞蹈艺术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稳均匀,而前者是有弹性,有韵律,有节奏的,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平稳,如何掌握运用呢?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训练过程,现在让我们在压腿组合中初步体会一下在基训中如何运用呼吸。2.把杆组合《压腿》。

预备:45度面对把杆单手扶把,单背手,小八字脚位。

前压腿:动力腿外开,双腿绷直,身体正对,脊柱拉直,肩线与动力腿成90度,前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前额触脚背。旁压腿:在前压腿的基础上,换手扶把,转体180度,身体与两腿成一个水平面。旁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耳触脚背。体会运用呼吸:压、呼气;立、吸气(反复练习、体会)。

作用:身体线条更易拉长,动作具有弹性,避免了僵硬和拉伤肌肉,提高了动作质量,更有利于软开度的练习。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我们的动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韵律感,更富有艺术表现力,下面学习的舞蹈组合《大海啊,故乡》会让大家学习到舞蹈表演中如何运用呼吸。

1)身体的呼吸(吸气时身体拉长展开,呼气时身体收敛内含)。2)头的呼吸(指头时吸气,低头时呼气,转头时先吸后呼)。3)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时以肩为轴,肘、腕依次向上带动吸气,向下带动呼气,体会手臂连绵不断的延伸感)。

4)造型时的呼气(造型时,身体姿态不动,然后气息流畅自然,不僵硬)。训练步骤:

1.教师完整示范,并且边示范,边讲解呼吸的运用。2.训练学生:

a.双跪坐,双背手,听音乐,节拍练呼吸,找呼吸时身体的韵律感。b.练习单一的头的呼吸,然后与身体配合。

c.先练习单臂波浪时的呼吸,再练习双臂波浪时的呼吸,呼吸越深,动作越大,情绪越高。

d.大呼吸后双晃手造型,体会该动作的延伸感(眺望远方),双绷脚坐地展胸腰 气息流畅。

训练时先把动作揉碎,分解练习,再教单一动作,然后与身体配合,最后配音乐练习组合。

二、小结 今天

学习的只是对舞蹈中呼吸的初步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反复练习,不断深入,直到大家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当然这还需要大家的课后练习、巩固.

第四篇:课题工作报告

关于课题工作报告

关于课题工作报告1

一、课题研究的概述

(一)、研究内容及目标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合作、学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2)通过优化教学活动过程,达到教学活动氛围和谐化、教学活动过程审美化,使教学过程由高耗低效转变为和谐高效。

(3)、探索和谐课堂构建的策略及机制,最终形成师生、生生,师生与环境高度和谐的理想课堂。

(4)、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

(5)、通过研究,激发教师课堂教学智慧,使教师掌握和谐教学的内涵,享受专业成长的快乐。

2、研究内容:

我们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课堂教学和谐性的要素:

课堂教学中人的因素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无论是教与学的活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想和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选用,都是围绕着学生——发展着的人来进行的。教师因素:

首先是正确的教育价值意识.这里指两个方面:一是面向所有学生,二是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培养。单纯学科教学的想法应当调整。事实上,教学目标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如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巩固,心情的调控,正常的教学程序的建立和优化,认真细致的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的培养,渗透德育教育等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还有是主渠道和效益意识.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里,课堂占主要部分。学生在每一天的学习中成长。他们的成长需求是多方面的,作为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责无旁贷,既教书又育人。

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意识。这里有一个参考系的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好不好,根本上取决于学生。教师的教学素养高,教学艺术水平高是基础保证,一节好课根本在于,大多数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思想修养上有多少真正收获,这些收获对学生现在的近期学习的目标和长远的发展有多大帮助,这应当通过学生来体现,心中要有学生.即教师是服务,引导,指导,而不是主导,更不是包办。

还有教师的教学艺术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在建构和谐课堂教学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因素(这里我们是站在和谐课堂教育的要求来思考)学生的价值意向心理特征分析:

首先对于小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有意无意在思考这类问题,但又有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易于变化的特点。笔者认为,提价值意向可能更为恰当;他们的身心正处于较为剧烈发展变化的阶段,新鲜感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接触有自己的看法、有时又身不由己,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事物现象进行归纳和概括。在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等的标准正在形成和建立,而又不是很完善;在现在和将来和长远发展的架构上,还处于变化和调整中。这些特点都是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当具体分析和考虑的。因势利导、适宜适度,为构建和谐课堂教育创造条件。

还有智力因素。学生的思维、语言特点和兴趣方向、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分析。一般而言,正常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不大,但个体对某一方面或某一方向的关注程度、敏感程度,和在婴幼儿阶段、小学、初中阶段的感知学习情况不同造成不同学生个体在不同学科学习上的认知结构差异。通俗说法是,启蒙入门的早晚。就基本能力和思维能力仍不会有太大差距。学生的这种差异使班级集体中的个性化十分明显,给班级授课这种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现实困难。而这是现阶段还不能有太大改观和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同时,每一个学生又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努力空间,也是师生建构和谐课堂的基本条件,构建和谐课堂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整合,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各种有利于因素,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地调动起来。

非智力因素、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主动养成和发展分析。这里着重考虑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心理因素,二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心理因素的根本,是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喜欢课堂教学,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且使自己的知识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这方面,是建构和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师素养和能力体现的重要内容。这方面能否做好,是课堂教学好与差的基本前提,这是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的技术保障,是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科学有效的做事习惯,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科学、合理、可行的思维方法,这正是教学工作的长期任务,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进步成功的有效途径,也为和谐课堂教学的长期性和不断优化推广提供保证,满足学生的发展成功要求,也有利于构建和谐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教法和学法因素

在人的因素上做得很好的前提下,教学的内容、过程、呈现展开的方法和课堂教学整体框架的结构,就构建和谐课堂教学而言,也是不可忽视的。并且在这方面,表现为大量的可调的日常教学研究的工作,重要的是减少随意性,事前多做分析、研究、比对、优化。基本原则应当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师自我特点出发,以教学大纲要求为标准,以学生能有效发展为目标,符合现代教育的思想和原则,来进行内容、方法、方式的优选。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如何采取各种方式达成师生关系的和谐(好比种子与土地一样);

2、部分不和谐的内容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使之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符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之和谐;

3、如何改进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使之符合课改理论,更和谐、更完美。

㈡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理论探究法

通过查阅、学习相关理论著作、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课堂和谐性要素的内涵、价值导向及时间操作的要领

2、行动研究法

该课题的行动研究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环节。

3、案例分析法

收集典型的案例实录,进行研究分析、反思、形成共识

4、经验总结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研究内容、目标等。

二、课题研究的进程

1、准备阶段(20xx年3月至20xx年6月)

(1)进行开题论证,进一步修改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为课题研究的展开做准备。

(3)调查课堂教学现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初步的评估。

(4)通过建立博客,把课题研究向深层次发展.

2、实践探索阶段:(20xx年6月至20xx年1月)

(1)通过召开课堂教学研讨会,尝试构建具有“以生为本,自主合作,平等对话,和谐共震”的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

(2)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收集整理,以供教师反思,从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

(3)收集课堂教学案例,对案例进行剖析,以案例研究促进教师提高。

(4)在研究后期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再次进行评估,以作比较。

(5)制定家校手册,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3、总结阶段(20xx年2月至20xx年6月)

(1)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究报告。

(2)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

(3)召开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

(二)研究人员组成

课题组组长:陈浩校长(课题总负责)

课题组副组长:张莉(负责课题研究的方案制订,资料整理和分析)

何平、莫礼莉、罗勇、侯科亮(负责课堂教学的研究)

三、研究过程与成果

第一阶段:理论研修阶段(20xx.3——20xx.6)

指导教师相关理论学习,搞好教师培训,进行专题讲座:

例如什么是和谐教育?课堂和谐性要素主要是哪些?教师作好学习笔记,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素养,为教师的具体实施研究确立理论支撑。形成了完整的规范的方案,并在不断的完善。开学初制订了规范的计划,学期结束进行了切实的总结。活动记录系统详实,并及时填写月报表上交。、每次活动重点进行了课堂教学的研究,同时辅之以理论学习,文献资料都是从和谐性要素的三个方面入手的。本期制订了两个评价细则——“绿色课堂”下数学教师评价细则和学生评价细则,还未投入使用。调查表两个——有关本课题的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了实验初期的一些原始数据。课题组老师都写出了与课题相关的经验论文。何平等老师做了大量的课件。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xx.6——20xx.1)

依据理论模式,实验教师找准自己的实验切入点,全面实施课题方案,进行“和谐教育”的实践。或根据学科特点,探索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各自的“和谐”课堂。总课题组开展调查研讨,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进行子课题中期评估。积极制作课题博客,上传资料51份。每人撰写课题论文3——4篇。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各一份,课堂观察评价表教师、学生各一份。遵循“课题活动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宗旨,扎扎实实开展课堂教学,让课题组每位教师都在学习中进步。邀请市区有关专家到校指导。20xx年12月23日,请市教科所陈祥斌为本课题组指导课堂教学和进行专题讲座,罗勇老师上课题课《解决问题》。20xx年12月8日,请区教科所涂建宏前来指导,何平老师上课题课《商的变化规律》。20xx年4月29日,再次请区教科所的涂建宏前来指导,侯科亮老师和罗勇老师各上一节课题课,分别是《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预计本期第八周邀请江津教科所的张建老师前来对我组的课堂教学和课题活动进行指导,届时莫礼莉老师和张莉老师各上一节课题课,分别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周长的认识》。我组认真学习学校总课题组下发的20xx-20xx学“构建小学绿色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课题研究工作补充要点,进一步理解了“绿色课堂”的实质,明确了本期的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我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首先反思了以往课题开展活动的情况,然后讨论制订了本课题的阶段研究计划。明确了本期的阶段研究目标,并明确了本期每次活动的具体安排及每次活动的负责人等。课题计划制定后,我组张莉老师对课题组博客内容进行重新分类,何平老师组织本组教师对《课堂观察评价表》和《课堂评价标准》进行修改,现正在完善之中。老师们利用活动时间,认真学习,上传资料,到目前为止,本期已上传资料31份。9月下旬,课题组特地邀请了教科所专家涂老师和学校领导一起对课题组的结题工作进行了布置。10月中旬的课题活动,莫礼莉老师和张莉老师各上了一节课题课,分别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秒的认识》,莫老师的课重在通过“创设情境、诱趣激学,凸现主体、顺思导学,迁移类推、引导探学,自主探究、应用促学”来构建和谐课堂,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张老师的课重在凸现给孩子一个生成的学习过程。11月中旬,何平老师上的课题课《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该课堂把“以学定教”和“善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体现得淋漓尽致。12月中旬,罗勇老师送教下乡一节课是《垂直与平行》,同时上了一节课题课《对策问题》,罗老师的课堂总是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们如鱼得水,焕发出极大的创造热情,自由地,主动地投身到数学活动中去。学习成了孩子们的一种乐趣,数学课成了活动的课堂、创造的课堂。

第三阶段:研究深入阶段(20xx.2——20xx.6)

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

和谐教育环境已逐步形成,和谐教学开始收到实效。

课题管理步入良性,汇集经验总结,个案记录,形成初期成果。

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升理论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成绩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校以抓好教科研为先导,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气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目前实验工作实施得十分顺利,并已经取得实效。

(一) 课题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着和接班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而本课题研究恰恰为我们培养“和谐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对教师的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优秀教师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探讨和谐课堂的构建,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课题研究中我们力求保证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利和体现教育的公正性,实验对象选择时,注意整体考虑,以达到实验的最终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际研究中,我们通过科学测试、观察,高兴地看到学生确实是实验最大的受益者。学生的素质得到均衡发展。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三)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课题实验学生得益最大。三年多来,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校教师在各方面的发展也令人振奋。首先,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了实验能顺利开展,学校在一年时间里,对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的培训多次。如集中培训教师学习(四)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几年的课题实验,使教师、学生得到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学校的发展。课题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教育投资,改善教学条件使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了实现“集智式”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为教师的研讨搭建平台,学校建立了电子备课室,购置20余套液晶屏的新电脑。为每个教室添加了投影机。

五、课题研究的差距与改进建议

存在的差距:

1、落实不到位:计划是制定了,但有时时间不够用,或临时有任务,往往落实不到位,使得研究没有收到预期到效果

2、政策跟不上:实验学校没有配套校内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应用研究,使得研究停留在做一两次公开课,长期成效不显著。

3、培训不足:部分实验教师对课题了解得不充分,部分实验学校的老师认识上不到位,认为课题研究就是花架子、课堂教学效率不升反降,使得研究停滞。部分实验教师参与课题组组织的培训活动太少,,研究思路打不开。

4、课题研究有待深入:课题研究的整体水平不高,理论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现在一定的层面上循环,停滞不前。

改进建议:

第一、教学与教研要一体化,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我校教科研立足课堂教学,以备课组为单位,以构建和谐课堂为目标,以主题课例研讨为主要形式,本学科教师在“同课异构”中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第二、教研与科研要相结合。我校申报了省“十一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和谐教育的行为研究》。在研究中发现课题太大很难操作,根据省教育学院的“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指示,为此,学期初,我们便要求大家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学校总课题的带动下,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分别确定本学科研究的子课题,并要求每位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针对自己的困惑和问题确立微型课题,作为子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思索研究、改进,来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研与培训要互渗透,研培一体。众所周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行动上才能积极主动。我校把培训工作放在教科研工作的首要位置,并贯穿始终,培训前先分层建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把所任课教师分为骨干教师组,普通教师青年组、普通教师中年组,提出不同的要求,培训不同的内容,一定会出现较好的效果。

【课题工作报告2】

《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立项课题。本课题研究周期为四年(20xx年5月---20xx年1月),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由贺建伟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李丙秀、严保忠、詹丽丽、王道兵、张勇等24位老师共同参与研究。

目前我校课题研究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课题实施阶段工作,结题阶段工作也基本完成,正在准备验收材料。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我校课题领导小组结合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了课题的研究主导理念,也就是研究的目的,我们把它分解为三个方面:

一是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对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在各种教学环境下的运用,进行有效的实验和总结,摸索出一种适合农村小学(包括教学点)的教学方法。

二是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正确把握农村小学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意义,探讨如何应对农村学校面临的教学资源匮乏的新挑战,实现农村小学最大限度的共享农远教育资源。

三是课题研究的路径,是基于对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的研究。

我们选取了“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方法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研究,为农村小学提供一种使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方法,以减少或缩短城乡教育资源差距,逐步达到教育资源的均衡。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为了搞好此项课题研究,我们学校进行了认真规划,成立了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及课题研究小组。

从课题研究目标出发,按照课题研究的规划,我校的课题研究总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xx年5月—20xx年2月)。

本阶段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相关工作:

1、成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申报工作。

学校一直把信息技术的推进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把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我们成立了以贺建伟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李丙秀、教导主任严保忠、教导副主任张勇为副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和教师的能力水平,对我校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以及课题研究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反复的论证,确定了该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标,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完成了《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申请书的填写及其课题申报工作。

2、组建了精干研究队伍,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为了课题的实施,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队伍,学校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学校部分高级教师以及年轻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成员。课题组还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障。

课题研究小组还邀请安徽省电教馆、滁州市电教馆、明光市教育局教研室、明光市电教馆、少儿艺术学校、铜陵师范附属小学的专家为我们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他们对我校申报的课题进行了认真的审议指导,对于课题的界定和课题研究的目标等提出了具体而宝贵的指导意见。我校课题组结合这些意见对课题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完善,在课题申报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好课题研究的核心目标和内容。,

3、学校大力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

为做好课题的基础工作,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除了购置了装备计算机教室的20台电脑外,又购置了16台电脑,配备在各个办公室里,共享远程教育资源。学校又购买了多媒体投影仪和移动多媒体投影仪。这样我校就拥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功能室,10MB光纤已接入互联网,加上后期投入的电脑和投影仪,为我校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

4、拟定了预期的课题研究成果。

(1)《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论文资料汇编。

(3)、成功的课例展示、经验推广。(含活动安排计划、活动通知、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说课稿、评课记录、活动总结)。

(4)、学校网站“课题实验”专栏信息资源、教师博客信息资源。

(5)、建立教育教学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如课件、学件、录像带等)。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20xx年4月在我校举行了隆重的《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的开题仪式,标志着我校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本阶段开展的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引领,培养教研型的教师。

作为一项专题研究,课题组的各个教师包括课题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不仅需要真实的研究实践,更需要科学有效的理论知识来支持课题研究实践。我们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注重校本培训、加强校际交流,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为此,我们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我校课题领导小组相继邀请了各类专家来校进行理论培训,并定期组织了专题课例研究。其中安徽省电教馆教研室主任黄学敏、明光市教育局电教馆牛江馆长、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张玉玲校长、刘大平副校长、万任、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陈彪校长、铜陵师范附小张骋主任等专家多次亲临我校进行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他们从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方向、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教师如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实施教学、如何规范课题研究等方面给全校教师、课题组教师做了报告,并对我校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专家的培训指导,使得全校教师特别是课题组成员,形成了各自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理论认识,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课题组还多次选派教师先后到南京、铜陵、马鞍山、合肥、黄山、舒城、霍山、天长、全椒、来安、滁州等学校参观学习、听课培训,回来后及时指导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

近三年,“请进来”献课,使学校老师的受益面达到了200多人次,“走出去”学习考察人数达100多人次。

2、营造氛围,调动教师研究激情。

课题领导小组从研究的开始,就极力营造和谐的研讨氛围,积极开展课题研讨工作。学校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阐明课题研究是当前学校校本教研一个很重要的平台。指出作为处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的教师,能够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教师的工作方式之一,也是教师的学习方式之一,参与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我校同时借助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模式二的空中课堂的录像课,引导教师的教研兴趣。首先让教师观看,然后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对于教学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通过观摩、反思,引起教师的思想震动,以达到教师想去教研的目的,教研氛围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激情。

3、开展研讨,让校本教研成为主阵地。

课题组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直接施教者,自身必须要有精湛的业务素养。为了优化教师的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素养,我们以课题研讨课为依托,借助学校校本教研作为研讨的平台,积极进行“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

我校课题研讨课已经形成一个比较规范有效的流程:课题组发布通知→授课教师提前备课→教学设计和说课稿发布到个人博客→网络评议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集中评议研讨→平行班二次授课→网络评课→反思总结。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例研讨课的正常开展,一方面促进了课题研究的教师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促进了学校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氛围的形成。

教师主动结合学科课程的特点,主动挖掘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形成了常规教学和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有机整合。从20xx年9月全面启动课题研究以来,学校相继举行了多次有效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培训、研讨会议,教会教师走向自我规范、自我管理。从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共举办了近100次课例研讨课,同时19人次参加了上级主管部门举行的公开教学评比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做好课题中期评估工作。

学校课题组根据研究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性资料完成了中期评估阶段性工作报告和阶段性研究报告,参加了省电教馆委托滁州市电教馆于20xx年4月在天长市实验学校对我校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的中期评估。课题专家组对我校课题实验、教育博客、网络评课、收集资料和阶段研究成果等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通过我校课题中期评估验收。

(三)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应用的实践中,我校课题组收集了大量的过程性资料。课题小组及时汇总,以纸质、电子两种形式进行了整理,相继形成了课题研究资料汇编、课题论文资料汇编、软件资料汇编等。教师实验课例的文字资料和论文文字资料,除了形成了很丰富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资料的背后,教师和学生参与了活动的过程中,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我校还一方面将阶段研究成果通过参加比赛的方式进行检验,目的在于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比如我们积极参加历届“安徽省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的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以此验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广泛性及实效性,为我校农课题研究后期总结的形成以及研究目标的落实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

经过近四年的研究实践,我们总结了一些适合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方法:

(1)、光盘示范引导法:

以教学光盘中的教师和学生为榜样,引导我们的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媒体资源创境法:

媒体资源创境法的核心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营造特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突破难点,落实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图文并茂释义法:

利用网络技术,图文结合,对课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句进行释义。创设模拟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和氛围,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时空距离,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激发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驾驭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广泛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探索出农村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我校课题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实践性的成果。

(1)、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课题研究锻炼了教师队伍,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让我们的教师在熟练使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创造性的使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以及熟练使用多媒体设施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

教师教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在得到快速的提升。课题实施以来,我校教师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课件制作、教师博客、教师基本功等方面获得明光市级以上奖励达到226人次。

(2)、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近四年的课题研究,改变了我校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面貌,提高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有力地推动远程教育资源软、硬件的建设和应用,形成了学校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方面的新局面。我校的课题研究也无形中提升了学校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因为我校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效果好,教师在远程教育应用方面的能力提升快,带动面广,明光市教育局史无前例地对我校的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给予通报表彰。

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也向村校和周边兄弟学校辐射,我们将收集整理的教育教学软件、课程资源光盘,教学录像与案例分析以及我校教师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具、下载的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编写的教研论文集等无偿提供或者借阅给薄弱学校使用,或者上传到学校网站,供大家下载,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近年来,特别是滁州市小学教育工作会议和明光市中小学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后,我校共接待了来自省内外30多所学校500多人次的参观交流、访问调研。通过这些活动,学校之间互相学习,互找差距,实现了课题研究方面信息的共享,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

(3)、学生扩大了知识面。

在利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们亲身感受,获得了新知,促使他们基础牢固、思维活跃、知识面宽阔、个性发展充分、学习后劲充足。

我校学生在课题实施以来,在“电脑制作”、“电脑绘画”、“电子报刊”、“各类征文”、“知识大赛”、“书法绘画”、“校园集体舞”、“演讲比赛”等方面的比赛中,获得明光市级以上奖励达到216人次。

三、课题研究的变更情况。

在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由于人员的调动、变更,同时也是为了提升课题研究的广度,达到有效辐射的目的,我们上报省电教馆批准,充实了我们中心校、分部的部分骨干教师作为课题组的成员。补充名单如下:

徐方虎、李 松、李 杰、司贵芳、从国艳、张永风、江青尧、王永平、严保卫

四、课题研究给我们带来的收获。

(一) 我校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收获殊荣(详见成果附件)。

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

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安徽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

滁州市示范小学

滁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滁州市绿色学校

明光市先进学校

明光市文明单位

(二)我校课题研究以来,教师硕果累累(详见成果附件)。

(三)我校课题研究以来,学生素养提升(详见成果附件)。

(四)其他相关成果

学校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和软件材料、网站课题实验材料等

五、提交验收的课题资料。

“二表六汇编”

“二表”

1、《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结题信息报表》

2、《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实验课题成果鉴定书》)

“六汇编”

1、《课题研究主要文件汇编》。

2、《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汇编》。

3、《优秀教学论文与教育叙事汇编》。

4、《课题实验软件资料汇编》。

5、《学校、教师、学生获奖汇编》。

6、《课题研究大事记汇编》)。

六、对课题研究的思考和打算。

总的来说,我校课题组是认真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安排,遵循教育研究的基本规律开展的,按计划完成了既定目标。应该说,经过四年的努力,《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在教学中全面实践我们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完善她。

关于课题工作报告2

二年来,我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始终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人”的方针,发扬科学、积极、求实、创新精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课题研究正常开展,教学研究蔚然成风。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研究,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学习与实践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在课题研究中,有45人次获各级别奖励。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明确责任、全员参与。

为使我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使课题研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将本课题研究作为重要事情来抓,成立有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如下:

组长:苏琴负责统筹课题研究全局,指导课题开展工作,写课题研究方案及课题总结报告。

副组长:罗锦英负责课题资料整理打印,及日常课题工作开展管理及记录。

组员:颜居海施一才劳荣珍周胜黄春红莫科进张丽梅钟立菊包丽梅罗锦英谢红妃(进行课题实验,上研究课;做总结)

(二)做好课题研究主要活动设计

1、准备阶段:(xx年9月——xx年10月)

(1)、做好课题的申报和论证。

(2)、组建课题组,商议研究计划。

(3)、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方法和有关理论的培训。

(4)、撰写开题报告和召开开题会。

2、实施阶段:(xx年11月——xx年6月)

开始试验阶段:(xx年11月——xx年3月)

(1)、按研究内容的相近,成立若干小组。

(2)、开展问卷调查和有关测试。

(3)、继续根据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

(4)、组成的中心研究组,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

(5)、开展各类研究活动,内容有组织观摩课、讨论和分析教学设计、记录和案例分析、理论学习等等,不断调整、改进策略,通过科研促教研。形成创新思维培养课教案

(6)、每学期制定课题活动计划,定每周星期二上午第一、二节为课题活动研究时间。

(7)、每学期末做好资料归档、总结交流活动。

中期实践阶段:(xx年4月——xx年9月)形成“创新思维培养课堂

教学模式”

后期实践阶段:(xx年10月——xx年6月)探索“创新思维课堂培养

与对策”

3、总结交流阶段:(xx年7月——xx年10月)

(1)、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

(2)、召开有关专题研讨会,成果展示会。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4)、成果的整理和出版。如将研究过程中老师的有创新的、有价值的论文、课例、录像、等加以整理、推广。

(5)、结题鉴定。

(6)、在本地区内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二、课题研究计划执行情况

二年来,课题能按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组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拟订了课题实施方案与计划,保证课题有序进行。二年来,课题组举行校内课题研究活动近50多次,参加上级科研活动10多次。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课题组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从出勤率上保证课题的开展。此外,选定的两个实验班级作为课题研究成效参照。二年来,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每个成员的理论水平。二年来,课题组结合钦州市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内容要求与安排,每个成员都主动参加了市级组织的各项各次活动,与此同时,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定时学习教育教学科研理论,学习先进、有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2、充分保证课题研究时间。我们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二上午用两节课的课题活动时间,做到专时专题研究。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根据本课题研究的计划,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科研指导》、《钦州市教育科研管理办法》、《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中学语文课评估》、《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评价》、《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步设想》、《观念更新论》、《创新智慧论》《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情感教育教学的原则与环境》、《创新概念的鉴定及其研究意义》、《创新教育观的内涵丰富性》、《创新思维教学模式浅探》、《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等等教育科研参考材料。

3、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积极进行课题教学研究活动。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我们认真进行了公开课、优质课的说课、集体备课和评课活动,坚持做到上公开课的老师必须提前一周说课,并且说课后进行集体备课,对课题研究课展开讨论,献计献策。公开课上完后,人人参与评课,真诚坦率地探讨一些教学问题。通过说课、评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很快。二年来,通过老教师的展示课,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新教师的汇报课以及新老教师带徒一系列活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的过程学校组织一部分教师到柳高、钦州一中、二中等一些学校学习、取经;同时还邀请了市县教研员和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并指导教学科研工作。另外,我们围绕课题,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我们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特别是课外活动做到了具有学科特点,形式丰富多彩。二年来,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全校性的语文创新活动。真正地丰富了校园生活,创设了语文学习的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三、课题研究无变更情况记录

本课题从xx年9月开始,在青云中学经过近5个学期两个循环的实验,二年来课题研究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都没有变更,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村政治课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教学法的策略组织机构和体系。课题研究效果显著,成绩突出。主要成果以论文、报告、专著等形式。本课题研究二年来管理单位不变。本课题于xx年10月完成研究工作。

四、课题研究成果出版、发表获奖情况

1、创新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二年来我校许多教师在市县里举办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2、二年来课题研究组发表或获奖论文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运用的研究》、《农村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对策》、《情感教育的渗透---《背影》教学案例》、《如何落实农村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浅谈和谐教育》、《浅谈探究性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浅谈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关于语文教学创新的探索》、《浅谈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语文教学创新之我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语文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探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浅谈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与教育》《浅谈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题研究成果代表作: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运用的研究》

2、《情感教育的渗透---《背影》教学案例》

3、《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4、《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5、《语文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探讨》

6、《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

6、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关于课题工作报告3

xx年11月,我校承担了《写画结合培养低年级学生习作的实践与探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两年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写作一直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那么写话也就成为低年级学生最恐惧的一项作业,如何能降低写话的难度,让学生爱上写话,有话可写,成为低年级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g我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发现,每次训练学生动笔写话,都是正正规规的,可学生却觉得单调、乏味,无话可写,无从下手。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教师对写话要求过高,如规定字数,还要写生动,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导致提笔无言。加上低年级学生识字有限,所以写起来难度就更大了,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应付状态。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写话中感到“易、趣、活”?如何让学生把心中所想到的内容通过文字写下来就成为写话的难点。

虽然看到了这样的现状,有部分教师还是会有这样的想法,学生大了,随着阅历的增加,自然就会写了。要么有的教师直接开始给孩子们传授一些写作方法,而这些方法难以被低年级的学生所接受,难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每次写话的时候,也是学生最头疼的时间。

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自然不对,但“拔苗助长”的方式同样也帮不了学生。因此学生的写话陷入了两难境地,怎样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写话,成为低年级教师最头疼的难题。

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我和其余几位老师于xx年11月申报了《写画结合培养低年级学生写作的实践与探究》一课题,在低年级习作训练中,进行写话配画训练,让学生自己画自己写,达到画中有文,文中有画。

(二)理论意义:

1、为了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语文课程标准》把低年级的习作教学定位于写话教学,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打通了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表达之路,鲜明地倡导写话要以兴趣为首,表达自然的童心童趣,为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是否会写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刚入学的孩子从中得到乐趣。《美术课程标准》(试验稿)也在“评价建议”一节中指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识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因此,对于孩子们的配画不追求是否完美,重在激发他们画的欲望。

2、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随着课程标准的出台,广大一线教师对低年级画写结合写话模式进行了不懈地研究和探索,认为低年级孩子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如果把抽象的写话训练和形象直观的绘画结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孩子的写话兴趣,又给他们提供了鲜活的写话素材。

由画到文,是一种思维向语言的转化,在转化中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表达能力;由文到画,是一种语言向思维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同时对画写结合的实效性达成了共识。

(三)实践意义

1、画写结合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低年级孩子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把抽象的写话训练和形象直观的绘画结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孩子的写话兴趣,又给他们提供了鲜活的写话素材。由画到文,是一种思维向语言转化,在转化中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表达能力;由文到画,是一种语言向思维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2、画写结合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活动与自我需求紧密联系。只有当这种‘需求’转化为愿望时,才能形成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强大动力。”画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使孩子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急于创作,乐于表达。通过画画锻炼了孩子们手、眼、脑高度和谐统一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3、画画创作与写作过程具有共性。作家秦牧曾说过:“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首先,儿童画与作文在内容上是统一的。它们都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那些充满童真、童趣的绘画作品,洋溢着儿童纯真、质朴的天性,又何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呢?其次,儿童绘画与作文在形式上具有相似性。儿童画是儿童心灵的自然流露,是他们心灵的需要,是以己之手画己之心;而学生作文时,是对人和事物的所思所想,是以己之手写己之心,但不管以哪一种形式表达,都是学生心灵的表达。

其实文学与绘画结合,自汉代开始就有。苏轼评王维曾说过,体味王维之诗,诗中有画,欣赏王维之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成为民族艺术的一个特色和优良传统,至今还在发展。我们尝试与美术老师结合进行《小学低年级配画写话有效指导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让学生为日记配画。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接着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二)分析整合学校资源,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xx年12月,课题组成员对学校资源进行了分析。我校拥有广阔的宣传阵地,比如宣传栏、校广播室,教师墙壁等。

(三)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网络主题教研、发放学习材料、专题培训观摩课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通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实验班的写画结合训练已很见成效,并形成“以画促写,配画写话”的写话模式,孩子们乐写、愿写,喜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写话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仅仅把心中的所思所想写在日记本上,只能让全班五十几个同学欣赏,已经不是我和孩子们追求的目标。宣传栏校园广播这些好平台,为孩子们的“涂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人欣赏,同时也欣赏更多的优秀作品,以便于孩子们取长补短,更好地参与到配话写话中来。实践证明:在广阔的空间里,孩子们的视野更辽阔,参与度更广,写话的劲头儿更足。两年时间里,孩子们张贴发表共计20xx余篇,有的孩子已经超过100余篇,虽说数量并不能代表着什么,但至少证明孩子们在不懈地努力,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有时也是长时间积累的过程。

四、研究工作的体会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体会到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校的领导要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保障实验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学校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吸引家长参与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教师的专业水平制约着课题的研究

由于自身素质的制约,无法对学生的绘画进行专业的指导和点拨,导致学生的配画总处于游离状态,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虽然和美术老师进行协商,让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但总觉得语文教师与美术教师的指导存在有“两张皮”的嫌疑,不能使两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另外在写法指导上,真的有点“深不得浅不得”的感觉,“深”了怕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浅”了达不到写法指导的目的,这个力度还真不好把握。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学生的惰性制约着课题的研究

虽然孩子们喜欢上了写话,虽然在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但是他们毕竟是孩子,总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才能让他们坚持下去。

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适合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

关于课题工作报告4

“信息技术考试制度实施与学生信息素养相配套的实践研究”是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课题规划立项课题,又是本校重要研究课题。

本课题周期为两年(XX年1月—XX年2月),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由课题负责人张国栋校长、屈建伟、孙文娇、贾新颖、陈笑竹、尹钰老师共同研究,目前课题研究研究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工作,课题实施阶段、现在进入课题结题部分,自从立项以来,本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工作,作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概述

将信息技术考试与学生信息素养进行整合,找到信息技术会考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编著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关系;

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与素质,随着时代信息化的发展,经过短短的几十年,信息素养的含义已很明确的演变成此时代的所需的一种品质与素养。

由此我们即可总结出新的信息素养的含义:信息素养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品质和素养。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的培养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而且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学科课程教学为“主食”

学科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食”,学生在学科课的学习中增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储备,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主题性研究”等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科课程整合为“配菜”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其它课程,不但能提高其它学科的学习效率,而且对提高信息素养也起了不断补充和逐步完善的作用。

3、各种传媒为“佐料”

电脑报刊、杂志和相关的电视频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学生运用好这些资源,学生将受益匪浅。

例如,如果学校给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班级规定了读报时间,让学生定期学习相关读物。若学生在学习《电脑小神童》,it行业成功人士的经历,以及对制造病毒程序人员的惩罚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4、建好学习环境“生力军”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体,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努力。

5、学校教育是“主力军”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校必须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加强硬件、软件和潜件建设。由于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上的不到位,大多数学校只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和潜件的发展,导致硬件设备成了摆设,信息技术教育成了口号,学科教学成了形式。因此,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必须加强“三件”的建设,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件”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形成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6、家庭教育是“地方军”

现今,电脑进入了大多数家庭,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地方军”,我们通过“校-家”联合培养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相关学习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主题探索、研究性学习、分组协作、创设的情境、任务、激励机制来进行问题探究、协作学习等。

关于课题工作报告5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拓宽工作途径,丰富德育工作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房山区教委的关注与领导下,在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我校于9月,根据区级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确定了子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把三年级全体学生做为研究的对象,把课堂教学当作主渠道,加强学生心理辅导,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一手抓学科渗透,一手抓心理辅导,各种方法之间相互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全方位展开,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校的目标是: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以对心理问题预防补救为辅助;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科学的管理是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基础——课题研究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一个突破口

我们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实施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基本载体,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因此,工作中我们不断实践以科研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堂为实验主阵地,把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研究作为实现学校“以服务升品位,以质量求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一个突破口,使得课题研究服务于学生,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工作中我校广大干部教师积极探索,重点加强三个模式的研究,把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贯穿于每个模式的各环节,各个细微之处:

1、备课模式的探索

使用“集体全册(单元)备课——个人分课细备——组内交流讨论——个人逐课复备”的备课方式,其中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心理品质形成的教育渗透点,使得心理品质的培养从备课第一个环节就入手,教师们分析挖掘教材,汇编了《各学科心理教育渗透点集锦》,各学科教师在备课时参考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完善,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服务。

2、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践“课前预习探究—课上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的上课模式。整个过程注重学生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兴趣等,使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培养。

3、教研模式的探究

坚持“备课—说课—上课—讨论—评课—再实践”的教研模式。这一模式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1)课前挖掘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老师们,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理论和方法,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例如教学语文《落叶》一课,教师在课前从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内容上,老师选择了四幅画秋天的画面做为课前引入,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受秋天的落叶,丰富感知。同时尊重学生真实的、不同的情感体验。挖掘教材“信”字的认知特点,准备引导学生从诚信角度的认识这个字。于是创造出“一个人(イ)说话(言)讲诚信的内涵。学习方式上,老师在识字的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力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体验成功、增强自信。请学生自主选择词语领读、组织学习生字、选择最想读的段落朗读、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开火车读卡片、朗读评议、识字游戏等环节的设计安排,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从而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成为师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运用教师的教学魅力深深地影响学生,注意积累激励性评价语言,并研究如何使用得恰到好处,探索自学时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培养自信,如何尊重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等等。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①在课上创设情境,营造民主氛围,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你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做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学生在得到老师尊重的同时,自己也学会了运用,如:“我给某某同学补充”“某某同学读得很好,如果,把这里读的再重一点就更好了。”这样的话语来尊重别人,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的心理品质。

②利用渗透法,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小学各科教学中,形成渗透序列

小学各科教学作为实施心理教育的途径,在课堂教学渗透的过程中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各自的优势。任何一门学科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都包括了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等,这些心理品质的教育,渗透在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③创设学习情境,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各科的教学过程中,各科的任课教师都能够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地情绪体验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这种情境的创设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可信,能够很快地被这种情境所感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张进霞老师在《守规则》这节课中,一开始就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李增广老师让枯燥的数学进入学生的生活;美术张德秀老师利用课件,创设了漫画创作王国的情境,学生进入漫画王国,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这些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边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动机,也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这是各个学科之间共同的特点。

④结合教学内容,巧设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我们知道在各个学科当中,像语文、品德与生活等学科,就其内容本身而言,就是对学生心理的一种渗透。如:语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性强,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爱和美的教育。品德与生活课更是不用说。但像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更加注重在过程和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渗透。如音乐、美术等,它的内容是艺术形象和关于艺术形象的知识,所涉及的心理品质是对于艺术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及时地设计展示环节,让美的、好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促进了形象思维品质发展与美感道德感的发展。体育课它能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学中教师设计比一比的环节,让学生在比赛中,在同学和老师的激励中坚持到底,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得到培养。再比如数学课《百分数的意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你能一眼就看出哪个班最好吗?”学生:“不能”,教师:“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一眼就看出哪个班最好?”学生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回答出“计算平均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探究,学生的探究心理得到培养。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学生成功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学生的自信心理也得到相应的培养。

(3)课后良好情绪延伸,使良好的心理品质得以强化

“课后延伸”这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实践活动。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后延伸环节中渗透,我们努力做到:重学生间的合作,重家长的参与,重走向生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地发展。

①重学生间的合作,促生生心理沟通

学习完《颐和园》这篇文章后,老师以“迎奥运,赞北京”为主题,布置了学生搜集资料、制作壁报的作业,设计的主要栏目有:

万寿山介绍

长廊一线图册

旅游相册

珍藏品展

耕织图文化图片

老师让同学自愿组合结对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搜集资料在壁报上展示,没有电脑的同学到有电脑的同学家里一起搜集,既学到了知识,又交了朋友。一位家长说:“孩子是独生子女,不善于交际,很孤独,这次为了完成作业,第一次到同学家去合作学习,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另外,以往我们让孩子搜集资料,学生们搜集了很多,兴致勃勃,结果由于时间关系,有的孩子的资料没有机会展示,学生很失望,久而久之,他们就没兴趣积累资料了。利用课后延伸展示学生们共同合作搜集的资料,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合作学习的热情,喜悦的情绪得到了延续。这次作业让孩子们浏览了丰富的资料,感受到颐和园文化的魅力,产生了热爱北京的情感,真是一举多得。

②重家长的参与,和谐氛围中促学生自信

沟通能使孩子经常保持心情愉悦,并解决一些心理困扰。五年级有一个女生数学成绩不好,不善言谈,并且她非常惧怕他的父亲。老师与她的父亲交流,了解到她的爸爸平时不爱说话,所以孩子觉得他冷漠。怎样缓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呢?老师多次设计了课后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数学题,使他们找到了交流的话题。她的父亲多次参予她的学习活动,俩人关系逐渐融洽了,她学习上得到父亲的帮助,逐渐增强了自信。

③重走向生活,愉悦身心

据调查城市的学生由于环境问题,容易焦虑,所以引导学生走向多彩的生活,愉悦心情尤其重要。学习完《乡下人家》一课时,利用周六周日老师让学生去良乡周围的农村看看,或到亲戚家看看,用相机或DV记录下眼中的乡下人家的生活。孩子亲自观察,拍出了田园味道十足的照片。在走进生活的时候学生是快乐的,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促进了知识的积累。

课后延伸对课堂教学是个强有力的补充,使学生能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前、课中探究和课后延伸”的改革还有更为广阔的空间等着我们发挥聪明才智。只要我们心中时刻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一定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学生的才能和心理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心理辅导——温馨的课堂

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我们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专题心理辅导。如:有的孩子不和群,没有合作意识,杨金怡老师在《什么是合作》的主题班会上,让学生试一试一根手指能不能拿起一支铅笔?一只手能不能系鞋带?体会所有手指合作才能完成这些工作。学生体验、尝试了合作,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慢慢学会了合作。

4、知心小屋——心灵的港湾

学校积极投资,设立知心小屋、知心信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温馨的环境,老师知心的交流,使得一些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放下了包袱,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三、充分发挥学校网络中每一个教育因素的作用

心灵需要服务,心灵需要拓展。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必要条件,在校内形成人人有责的教育氛围,形成全方位的心理服务网络。

当学生思想上有问题时,我校三十多名党员成为知心交流的大伙伴,为他们导航,进行心与心的知心交流。

当班级中任何一位同学心中郁闷时,任何一位任课教师都会蹲下来真心了解情况,为他们解忧。

当学生有悄悄话时,“知心小伙伴”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空间。

如此温馨的环境,如此浓浓的和谐氛围,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受到的是友善,感受到的是快乐、是自信与自强。

四、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让心理辅导走进生活,使综合素质得到强化培养。学校的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学校、家庭应该携起手来,父母和其他长辈的言行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充分挖掘资源,发挥优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1、家长课堂——合力的加油站

为了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校情况,我们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希望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引起重视,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营造和睦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我们开展了孝亲敬长系列活动,如和父母说知心话、做家庭会议的主持人等活动,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同时提高了孩子的综合能力。

2、《心心桥家教报》《家长手册》——心灵沟通的桥梁

为家长们提供教育经验,使得一些有困惑的家长从中找到适合自己教育孩子的办法,同时我们倡导家长积极投稿,也为家长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为家长提供了解学校的信息。

五、我们的收获

1、学生在变化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赋予更高的热情。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

(1)教学效率有明显提高。实验年级的学生在抽测中,成绩比实验前有明显进步。

(2)实验年级各项比赛居学校榜首。刘韵争同学在区级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胡庄秀同学在作文竞赛中获全国奖、于哲源同学书法比赛获全国三等奖。

(3)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同学,使得每个班级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精神风貌。

2、教师在变化

教师们的育人能力,科研意识不断提高,能够用科研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全国第三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我校被评为先进学校。教师写出了有价值的论文,如张玉杰校长撰写的论文获房山区论文评选一等奖;许艳兵老师的论文《克服畏惧心理,帮学生建立自信》,获得全国健康杯优秀论文奖;20张进霞老师的论文《送给学生一缕阳光》获全国一等奖,张玉杰、刘会文老师撰写的研究报告获全国二等奖,还有多名教师的论文获全国三等奖。

课堂教学永远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品质的主渠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课题的不断研究与实践,我们将进一步使课题向纵深发展,为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做出努力。我们面对的是一颗颗稚嫩的幼小的心灵,这一颗颗幼小的心灵需要阳光,需要温暖,需要交流,就让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服务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拓展,得到温暖,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关于课题工作报告6

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报告篇一:课题中期工作报告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一五”委托资助课题“实施三教统筹,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工作报告

尊敬的教科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区教委领导:

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莅临我区指导工作。

我受课题组委托,在这里就北京教科院委托课题“实施三教统筹,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前一阶段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做一次汇报。

这个课题是门头沟区教育学会、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向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申请立项的一个委托研究课题。自20xx年10月25日开题以来,得到了教科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也得到了门头沟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进展顺利,按照研究计划安排,今天在这里做课题研究的中期汇报,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前一阶段的进展情况和我们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二是就我们前一阶段的工作和下一步的打算,希望能得到各位的中肯的批评和具体的指导。

下面我首先汇报课题组已经作了的工作。

一、已经开展的工作

(一)课题研究的先期基础性工作

此课题全部完成跨三个,课题组成员分布在全区十几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先期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统筹做好。

1.为了便于联系和沟通,课题组建立专用公共信箱和QQ群组,及时交流信息;

2.为使课题经费专款专用,且符合财务管理要求,确保课题保质保量准时完成,为此专门制定了课题经费使用办法;

3.便于本课题的各项工作开展和进一步研究,一开始就要求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包括培训信息、图片,培训的讲义、课件,以及影像资料等,这一条我们作为工作制度一直坚持;

4.面对近三年的课题研究,委托专人做好课题组大事记,使各项工作有案可查,便于总结提高。

(二)组织课题研究方法培训和前期基本数据调研

20xx年11月7日和19日我们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两次集中培训,一次是由李四平主讲的“关于本课题研究的构想及任务”,另一次是“课题研究的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

之后,我们制定三套调查问卷,采取全面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由九个镇四个街道的教育专干于20xx年11月28日至20xx年1月25日,历时近60天,就村民基本情况、自然村基本情况、镇基本情况进行了情况调查,内容涉及到村民的基本情况、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及收入的关系、接受培训的内容和程度与职业及收入的关系以及就业意向和培训需求等。共发放调查问卷3540份,回收3340份,抽样覆盖了全区六个镇121个行政村,覆盖率65%。

经过我们对各项资料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形成了四个调研报告和对策及建议,并重新修改了四个子课题的研究方案。

子课题研究方案:

1.实施三教统筹,开展农村旅游服务培训的研究

2.实施三教统筹,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研究

3.实施三教统筹,开展适合城镇化建设的培训研究;

4.实施三教统筹,开展农村学历教育的研究

调研报告:

1.总报告:门头沟六镇农村教育及相关问题基本情况分析

2.农民家庭收入、就业岗位的现状分析

3.门头沟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现状及需求的调查

4.门头沟区农村学习资源运用的思考

最后形成课题的《对策及建议》

(三)指导实施培训,及时了解各种培训信息,收集整理培训资料

08年4月10日,区教委召开了由各镇主管镇长、文教办主任、教育专干参加的农村教育工作会,王东生副主任在会上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协调和沟通各乡镇支持此项工作。课题秘书、职成教研室主任李四平在大会上通报了课题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这个协调会为课题培训阶段的有效实施及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各乡镇教育专干积极组织各项培训活动,并协调乡镇

其他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课题组也组织有关人员及时下乡调研,随时了解并指导培训工作。

1.据初步调查统计,仅今年上半年九个镇开展各类培训163场3万人次,中等以上学历教育在读925人。

2.课题组成员数十次深入到乡镇、农村了解培训情况,其中于8月19日至20日和9月11日课题组两次集中到雁翅、清水、斋堂三镇及潭拓寺镇调研:调研主要内容是两个,一是三教统筹实施情况;二是各种培训进展情况。

(四)分析培训情况,积极准备中期汇报

课题组根据研究进展和工作需要,自8月14日开始着手准备中期汇报,召开多次研讨会、情况交流会和工作研究会,课题研究主要责任部门——进校职成教研室给每个子课题确定了具体的联系人,负责收集整理有关材料、撰写子课题中期汇报研究报告。9月23日课题组会同区教科所有关人员就中期汇报的工作安排进行了详细的布置;国庆期间的10月5日,课题组又对中期汇报的材料进行了研讨。国庆节前夕电话请示时院长中期汇报时间安排,节后再次与院长联系最终确定今天的活动。在此,我代表课题组再一次地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门头沟指导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课题研究对于区县基层单位来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有许多欠缺,尽管我们努力地想做好,但肯定与专家的要求有一段很大的距离,因此衷心希望能得到各位领导和专家中肯的批评。下面我简单汇报一下我们下一步的打算。

(一)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

在前一阶段,我们主要是结合镇域经济发展重点,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直到乡镇开展针对性项目培训,并整理、总结农民教育和培训的成功经验。下一步我们计划围绕农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课题成果与经验的普遍性这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1.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实施培训前后农民素质、农村面貌、农业经济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进一步挖掘山区教育资源,通过开发、整合辖区之内以及更大领域的各

级各类教育资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二)最后,形成可推广和交流的经验和成果

1.总结统筹与培训经验,形成课题的结题报告和若干研究报告

2.整理培训资料,围绕特色种养殖业,尤其是像京白梨、香白杏、薄皮核桃等唯一性产品汇编农民培训教材。

以上,就是我做的工作汇报,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培养学生仔细审题习惯的研究》中期阶段总结

洋梓中学课题组

在这半年多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现就我校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做中期阶段总结:

一、我们课题组研究的进展过程

回顾我们所走过的路程,我们的研究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①课题准备阶段:主要以个人理论研究为基础,组成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②课题实施阶段: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后,我们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课题组开展了各种形式、各种层次、各个方面、各种内容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③总结整理阶段,主要是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资料、数据及各种成果进行整理、总结。在前两个阶段我们修订方案措施,开展研究,初步发挥课题研究作用,并开展校课题研究公开课观摩活动,解决课题研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发挥课题研究作用,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撰写出中期课题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二、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情况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习相关理论,增强科研能力,调查收集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课题,撰写课题立项申请书,制定研究

方案和实施计划;确定试验班级。

(2)课题组研究人员在课堂教学善于捕捉课题实验过程中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记录存档。

(3)通过调查、座谈、观察等形式,定期了解学生、家长、社会对实验实施的反应或评价。 (4)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题教学观摩及论文的形式展示阶段性成果。

(5)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不断调整和改进。

三、在实施中的问题和思考

我们在组织老师学习课题计划时就很坦率地指出计划并非一成不变的,欢迎老师随时提出修改意见。在实施中,我们又深入课堂,倾听老师的意见,定时与顾问、老师一起检讨计划的得失,及时地修改、调整和发展。在实施中不断地培训、提高教师帮助老师解决具体问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加强对师资的培训,以使课题的计划不断地变为课题的实践并取得成效,以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综合素质。引导老师端正思想;帮助老师掌握方法;加强课堂实践的研究和反思总结,着重研究学生在读题、审题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督促课题级成员认真作好平时的资料积累工作,做好课题组活动的记录。

四、在实施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交流

课题组要善于随时发现教师的新鲜经验,不能到了学期结束才想起总结。要努力帮助教师知道自己创造的经验的价值,要帮助教师把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条理化,要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丰

富充实。要鼓励教师解放思想大胆地形成文章,互通课题进展情况。我们课题组自课题研究以来,教师已积极撰写数篇论文,设计数篇教案,通过实验,教师们尝到了付出辛劳后成功的喜悦;通过总结,教师思考了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对不少教育理论也有了新的认识,实施课题的自觉性更加强了。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收集资料,撰写论文,并由课题负责人亲自撰写经验论文,这样容易从全局考虑。这样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实验教师工作的评价,收集、整理、核实材料,构思提纲,最终形成文章的过程,实际上成了课题组对工作的回顾和小结。

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我课题组教师对“培养学生仔细审题习惯的研究” 研究方向正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新的模式研究教学正在深入人心,研究课的教学更接近教学实际,己反复的练习、教师的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教他们在读题时怎样抓住关键字词,快速理解题意,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好的审题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所以我们再研究中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审题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第五篇:课题工作报告

《培养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课题工作报告

泰和县苑前小学:曾昭桂

泰和县苑前中、小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瑶山下,宁静的仁善河边分立着苑前中学和苑前小学。苑前中小学共有56个教学班,学生共2200余人,教师共150余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68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0℅,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5℅。近年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多年来,两所学校在省、市、县教育局的指导下,迎课程改革的大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2003年,在省、市、县教育局的直接指导下,苑前小学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多种教学媒体综合运用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研究》;2005年,苑前中学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作文教学模式初探》;2010年,苑前中学承担了市级课题《初中思品“知行统一”教学模式探究》;2011年,苑前小学承担的是市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以上课题研究,两所学校的课题参与老师始终把教学实践作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把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按照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推动教学,用课题研究推动整个课改的不断深入,不仅浓厚了学校的教研氛围,而且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011年,在市、县教育局的指导下,在罗继远老主任的直接关心下,我们承担了市级课题《培养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通过一年多的课题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开展的课题研究做个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吸收课改精华。

教育科研是课堂的生命线。自课题组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做到职责分明、协调合作,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定期对开展实验的教师进行量化考核,现在学校教师有着一股向课题研究、向课改要质量、要效益的共识。

要有效的推进课程研究的深入开展,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自承担课题以来,我们经常从互联网上查找与课题相关的资料,经常召开课题研究、课程改革的相关研讨会,在学习实践中教师的科研水平显著提高。我作为中心小学的教研组长经常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2011年、2012年我参加了由江西省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组织的“滕王阁之春”小学数学名师研讨会;2010年我参加了由吉安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培训;2011年我参加了由吉安市教研室组织的中小学课题研讨会;在这些与课题、与专业素质有关的培训、学习,让我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也为后来自己与课题组教师的成绩取得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校本培训,发挥资源优势。

随着现代教育资源的逐渐装备,苑前中小学先后装备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农村远程教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教室;另外,现在在网络应用上学生也体现了较强的接受能力。这些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完备的软硬件条件。当然,课题研究的开展也带动了学校校本培训、校本研究,课题组成立后,学校多次派课题组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回到学校后及时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的新理念、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深入开展一系列专题研讨活动。

三、加强过程管理,多学科推广。

开展课题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课题研究的计划,如何沿着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的推进。为此,每个学期课题组教师就要召集在一起,制定课题学年工作计划,共同探讨如何运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多元兴趣,实验教师以课堂为主线及时反思与小结;在每个学期结束,教师们又聚在一起交流和探讨在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与问题,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使课题研究得到实效。

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能推广其教研的价值,课题研究也能从推广实践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校内推广,配合县局组织的“百校千课”2011—2012年课题组教师参加了初中政治

“主题班会”、初中语文毕业班复习教学、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研讨等教学比武,课堂内,学生气氛活跃、兴趣浓厚,课堂外学生兴趣得到延续。另外,学校还经常组织课题教师上实验课、示范课、观摩课,使得每一堂课都成为课题实验的一个细胞。校外推广,在市、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多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交流活动,带去我们课题研究的体会和信息,同时也收获了一些信息与经验,在我们教师的辛勤耕耘下,所任教的学生的潜能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电脑操作、美术、书法等方面取得较长足的进步。

四、发挥示范作用,辐射乡村小学。

作为市级实验课题学校,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的配备上相对乡村小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广大的乡村小学他们的教学设备与教学观念还比教落后,教师们仅靠一本书、一枝粉笔,言传身教,这种单向的、单纯的传播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啦!如何改变乡村小学的这一现象,我们通过优秀课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影响和带动周边小学的发展,在运用传统教学媒体的传统课堂上,让乡村小学的学生也能手、脑、眼、耳并用,给每一个孩子一个宽松的、高效的学习空间,使得乡村小学的学生在知识、技能、兴趣、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一)、理论观点

1、兴趣,就是人们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爱和肯定的态度,并由此产生的想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

2、人们总是对与需要相关的事物感兴趣。学习兴趣来源于求知的需要,而求知欲、好奇心和热爱美好的事物则是人的天性。美国著名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说道:“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课堂求知的一种强烈的热忱。”

3、潜能:是人类潜在的体能与智能的总和。国内外学者都用“海上冰山”理论形象地说明人类潜能的巨大。人的能力好似一座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像人类已知能力——显能,这里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沉没在水面之下的未显露部分却是显露部分的5倍、10倍、20倍、30倍„„

(二)、1、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恰当的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使得教学内容的呈现、组织更新颖、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让学生能够运用视觉进行初步记忆、消化教学内容。

2、用好传统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多元兴趣。发挥学生的传统教学中,教具、学具的使用、运用,能充分动手能力,在老师与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学生运用感觉、触觉去记忆,达到立体记忆的目的。

3、培养学生课堂与课外的语感、数感及基本的道德意识。以培养学生课堂上的兴趣为主,辅之以课外的阅读、社会实践,从而达到学生的能力的提升。

在承担课题的两年中,我们紧紧的围绕课题开展工作,积极做好学生的课堂教学,把课堂作为课题工作的主阵地;同样我们也不会忽视学生的课外能力的培养,近两年里,我们积极参加学校、县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学校的各种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县里的电脑制作比赛、书法比赛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老师更多的是一种欣慰,看到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下载开放式舞蹈教学课题工作报告oc[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放式舞蹈教学课题工作报告oc[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工作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电子白板的研究》 工作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汇冠软件,课堂中如何高效、切实的为教学服务,增强科研意识,加大科研推进力度,指导广大教师从研究解决身边现......

    课题工作报告

    课题工作报告 课题批准号课 题 名 称 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 课题负责人蔡自元所 在 单 位 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第四小学 《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课题研究》 课题工作报告 天......

    课题工作报告

    《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自主性学习的研究》 课题工作报告 加区三中 董衍忠 课题组自从申请立项以来,积极组织参加学习相关科研理论,完善课题组组织机构,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课题工作报告

    我校课题组承担的《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教研课题,自2011年6月开始,经过二年的实践与研究,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如......

    课题工作报告

    课题工作报告 课题工作报告1 二年来,我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始终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人”的方针,发扬科学、积极、求实、创新精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不断学习,勇......

    课题工作报告

    小学高段英语作业设计研究 ---研究工作报告 甘泉县第二小学课题组 周 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大多研究和强调的是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课外作业作为教学不可......

    课题工作报告

    关于课题工作报告7篇 关于课题工作报告1 xx年11月,我校承担了《写画结合培养低年级学生习作的实践与探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两年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

    课题工作报告

    课题工作报告(3000字以内) 工作报告主要是从课题组织管理的角度写,其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研究计划执行情况等。如课题形成前的调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