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胡文祥博士发言稿
载人航天是一项涉及领域广泛,整体系统复杂的大型高科技工程。其中航天员系统是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关键。我们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攻关,成功设计出0+3健康保障方案,研发出航天员健康保障品强军康,从而确保了航天员身体健康,圆满完成飞行任务。另外,我们科研团队,还研制出了火箭推进剂防护系列、军用应急水,有效保障了航天部队地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航天员0+3健康保障方案
太空环境会造成航天员自由基等毒素过剩,失重环境导致航天员骨钙大量流失,太空飞行导致航天员血液血管病变、生理代谢紊乱、衰老加快、免疫力下降,变更的昼夜差引发的航天员生物钟紊乱等健康方面的技术难题,依据药物设计四原子规则和组合分子设计理论,从整体入手,系统解决航天员健康难题的方案,即航天员0+3健康保障方案。
“0”,即实现体内毒素接近零。毒素是对人体健康的最大威胁。如果能及时、有效排除体内毒素,就能保护人体脏腑、四肢百骸不受侵害,从而大大提高机体吸收力,增强免疫力,源头防治各种疾病,最大限度保障肌体健康。实现体内毒素接近零是健康的基础。
“3”,即三个健康保障。骨骼健康保障,解决航天员骨钙流失问题;血液血管健康保障,解决航天员血液血管病变、衰老加快、免疫力下降问题;良好睡眠保障,解决航天员生物钟紊乱、失眠问题。
如果能保障航天员的骨骼健康、血液血管健康以及良好睡眠,就能保障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强军康是在0+3健康保障方案的基础上,依据药物设计四原子规则和组合分子设计理论,采用首创协同组合催化技术,并运用纳米技术、细胞化学技术、冷冻升华技术等四大技术,研制的高科技产品。强军康系列产品被广泛用于航天部队、国家三个卫星发射基地、远洋测量船等部队官兵的健康保障。值得强调的是,航天员0+3健康保障方案,对广大中老年人同样有效,而且效果更快更好。
火箭推进剂防护系列
1、特种防护服、特种防护面具。应用于三个火箭发射基地,应用于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等六家治疗非典定点医院医务人员的防护,应用于沈阳军区某部进驻刚果维和部队。
2、火箭推进剂中毒快速检测技术及设备。被定向应用于三个卫星发射基地,用于快速检测空气当中是否有火箭推进剂渗漏,保障了发射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解毒气雾剂。被定向应用于三个卫星发射基地,一旦出现火箭推进剂渗漏,威胁发射人员生命安全,可以快速解毒,为保障基地工作人员生命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军用应急水
在不改变水的性质前提下,运用高科技改变水的分子结构,把水进行压缩,使得300ml军用应急水相当于2000ml普通水。这项科技成果对部队执行任务、抗洪抗震救灾、医疗紧急救援,尤其是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重要意义。非典时期,军用应急水被广泛应用于北京非典定点医院的医务人员,为抗击非典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篇:2011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启动大会简介
盛夏的航天城,花香树绿,风光秀丽,令人陶醉。
为宣传普及航天军事医学高科技成果,为进一步推广0+3健康保障方案及航天员健康保障品强军康,造福民众健康,2011年7月10日,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中国医药保健研究会、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华养生文化研究会、解放军总装备原军事医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物理有机与药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在中国北京航天城隆重召开“中国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报告会暨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启动大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原副主任李恒星中将,国务院参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总工程师张纲先生,总装备部装甲兵工程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将军,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原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冀胜将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著名病理学与防原医学专家王德文将军,中国生命关怀学会名誉会长李家熙高级研究员,总装备部原军事医学研究所所长、首都师范大学物理有机与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胡文祥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有机实验室主任王来曦教授,总装备部试验装备物资采购局副局长王仁田大校,中国医药出版社原社长余传隆教授,《中国党建报》主任汤志荣,《农村金融时报》主任伍洪,中国新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明新教授,总装备部后勤部油料军需物资局王增田大校,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李庶心教授,中华养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乔得径先生,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明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马宇衡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
大会由总装备部实验装备物资采购局副局长王仁田大校主持。
国务院参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张纲首先致辞。他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关注民生。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就是实实在在关注民生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希望以强军康为代表的航天军事医学高科技成果,转化成社会效益,造福民众健康。
总装部原军事医学研究所所长、首都师范大学物理有机与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胡文祥教授做《航天军事医学进展与强军康研发》的主旨报告。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明教授做《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应用概况汇报》的专题报告。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有机实验室主任王来曦教授做《糖蛋白研究最新进展》学术报告。
国务院参事张纲宣布活动启动,并为活动授牌。徐滨士院士、陈冀胜院士、王德文将军等共同按动启动球,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正式启动。胡文祥教授宣读活动任命文件,周广彬秘书长宣读活动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将军、陈冀胜将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王德文将军,中国生命关怀学会名誉会长高级研究员李家熙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有机实验室主任王来曦教授等分别讲话,对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的开展表示大力支持,并对航天员0+3健康保障方案,及强军康独特的设计理论和四大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陆婉珍、赵玉芬、周其林三位院士发来贺信,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
大会上,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组委会领导向参会的院士、将军、专家赠送了航天员健康保障品强军康。
大会后,参会代表还参观了航天员训练中心,并与航天员刘伯明、费俊龙、景海鹏等合影留念。
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是民生工程
国务院参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总工程师张纲
值此建党90周年大喜的日子里,中国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报告会暨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启动仪式在庄严神圣的中国北京航天城隆重举行,首先请允许我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载人航天笑傲苍穹,丰功伟绩气贯长虹。载人航天工程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整体系统最为复杂、质量与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重点工程。载人航天受到历任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科技队伍建设、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非常关心、非常重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以惊人的毅力勇气、以非凡的聪明才智,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要更加积极关注民生。今天我们报告会和巡展活动,就是实实在在关注民生的工作。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就是把有限的,和世界工业国家比较,我们目前还处于先进的、为数不多的科技成果,要尽快地转化为我们的实际应用。我殷切地期望,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把类似像强军康这样的一系列航天军事医学科研成果,在转化成社会效益的时候,我们还要创立自己的品牌,为中国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做出我们实实在在的贡献!
徐滨士院士、陈冀胜院士、王德文将军等按动启动球,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正式启动。
国务院参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总工程师张纲为活动授牌。
总装备部科技委原副主任李恒星中将到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图中为李恒星中将。
第三篇: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徐滨士将军发言稿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首先对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
载人航天事业是我国国防科技的重大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集多种尖端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航天员系统是七大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苛刻的航天员选拔以及多年的严格训练外,航天员的医监医保及生命保障是重中之重。
面对太空中失重、超重、强震动、强辐射、超真空以及消失的昼夜差等恶劣环境,如何保障航天员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身体健康且能有效地开展工作,是摆在广大科技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军航天军事医学科技工作者在航天员的健康保障上进行了专项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胡文祥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针对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的骨钙流失问题;针对航天员进入太空后约90分钟绕地球一周,打破了地面24小时一个昼夜的规律,造成航天员生物钟紊乱,从而导致严重的时差不适和失眠问题;针对航天员在太空中宇宙射线、太阳辐射以及各种粒子流等辐射给航天员造成的体内自由基增加进而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问题;针对航天员在太空旅行,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各个生理系统都会处于紊乱状态,而且生理代谢不完全正常等一系列问题,日夜攻关,设计了科学的“0+3”健康保障方案,配套研制成功了航天牌强军康系列产品,一举攻克了这一航天军事医学难题。
今天我们在航天城启动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就是要通过这次活动,将航天军事医学高科技成果进一步推广应用,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
第四篇:全市政法会议发言稿(7.14)(法院 胡博文)
能动司法 真情服务 让法院最大限度贴近群众
汝阳县人民法院院长 胡博文
(2011年7月2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能动司法、真情服务,让法院最大限度贴近群众》。
近年来,我院始终把服务百姓、关注民生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顺应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采取一系列的工作措施,通过能动司法,依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省法院张立勇院长、市委政法委郭丛斌书记等省市领导,分别就我院开展的“法官村长”驻村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该项工作制度在全市法院系统进行推广;在全省法院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暨“群众观点大讨论”推进会上,我院做了典型发言;6月28日,我院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为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我院在司法为民方面的一些尝试和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我院和全国大多数基层法院一样,面临着案多人少、信访压力大、执行难、获得社会认同的难度增加等困难。经过认
真反思,我们认为,人民法院的人民性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也不能只停留在抽象概念的层面上,而应从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中寻找动力和支撑,使司法活动贴近社会、贴近群众,变消极被动办案为能动司法,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最终理解和支持。具体来讲,我们从思想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转变审判理念。突破传统审判逻辑对人民法院职能的定义,把司法工作提升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地位来抓,站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谋划法院工作,依托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整合利用各种解决纠纷的资源和各方面的力量解决纠纷,服务社会。二是转变审判方式。突破传统司法的被动性特征,将干警派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通过立案预登记等有效工作形式,把群众工作做在纠纷产生的最前沿,变“案结事不了”为“案未立事已了”,从而有效发挥了司法在更大的范围内预防纠纷、钝化矛盾、化解讼争的作用。三是转变审判作风。突破传统司法中对法官工作形式的限制,改变刻意中立、坐堂问案、依赖证据、冷漠下判等做法,让干警真正地到群众中去做司法工作,让司法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和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思想的解放带了工作的创新,我院的一系列司法为民措施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同时,也带动了全院各项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一、推行法官村长工作制度,主动提供司法服务
今年年初,我们在总结原有干警进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推行“法官村长”工作制度,以班子成员联系乡(镇)、干警分包行政村的形式,将全院干警分派到全县216个行政村担任“法官村长”,主动深入农村提供司法服务。我院法官村长工作制度的定位,不是一项短期的活动,而是一种经过改良的审判方式,是对现行传统审判模式的拓展和延伸。其运行机制包括纠纷化解机制、矛盾预防机制、民意沟通机制等三大类。
(一)纠纷化解机制
分进村排查——登记梳理——引导分流——分类调处等四个有机结合的阶段。
1、进村排查。驻村干警不计分内分外,只要与群众利益相关、与大局稳定相关的矛盾和纠纷,都要认真进行排查、收集。
2、登记梳理。对于排查出的纠纷,驻村干警要在驻村工作日志中进行登记,详细记载纠纷的具体情况,并与基层两委班子、民调组织、社会法官等共同进行沟通分析,确定明确具体的处理、分流方案。
3、引导分流。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引导当事人到法院做立案预登记;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引导群众到有权机关申请处理,法官村长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跟踪服务。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重大不安定因素,采取工作提示函、司法建议书等形式,向地方党委、政府提示、建议,有效避免事态扩大或重大不稳定事件发生。
4、分类调处。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做立案预登记处理。对于涉诉信
访案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的同志参与稳控、化解工作,运用乡土人情、民间舆论促使当事人息诉罢访。对于调处完毕的纠纷,符合法院处理范围的,引导当事人自愿到法院申请免费的司法确认,经严格把关后,纳入人民法院案件管理体系。
(二)矛盾预防机制
矛盾预防机制重点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普法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意识,预防各种社会矛盾的发生。一是加强巡回审判工作。二是统一印制、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向群众普及常用法律知识。三是开设法制讲堂,深入农村、集市、学校等,现场讲授法律、答疑解惑。四是结合全县阶段性社会治安形势特点,通过张贴布告、集中宣判等形式,进行专题宣传,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民意沟通机制
一是随时关注群众对党委、政府及人民法院的意见建议,做到及时汇报、跟踪落实,及时反馈。二是了解村情村貌、资源状况、发展态势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基层组织和乡镇党委提出加强村组工作的意见、建议。三是对民调人员进行业务指导,为村两委处理村内事务提供法律帮助,与基层干部交流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四是发现先进典型,向党委、政府推介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倡导健康民风。五是对社会法庭、协助执行网络等基层工作网点进行维护,保持其运行流畅,作用发挥。
二、实行立案预登记制度,诉前化解矛盾纠纷
2009年以来,洛阳中院创新建立了“立案预登记”制度并推广至全市两级法院,大量矛盾纠纷在诉前得到化解,有效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提高了办案效率。其基本的工作模式是:立案庭在立案审查时,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对有调解可能的涉及宅基地、土地承包、小额欠款等纠纷,第一时间向当事人释明诉前先行调解的特点、优势以及诉讼风险,建议当事人到村(居)委会、民调组织等进行调处,如各方当事人同意,法院只做立案预登记,根据当事人意愿或者由法院指定将纠纷移交相应调解组织、社会法庭等进行调解。有关调解组织如在一定期限内未对当事人的纠纷调解成功,法院再进行审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除按照上述模式坚持立案环节的预登记之外,还结合法官驻村工作,拓展纠纷预登记的时间界限和适用范围,把干警进村了解到的民间纠纷,不论大事小事,不计分内分外,均在工作日志及工作台帐中进行登记,并进行化解分流,使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向法院请求权利保护,使立案预登记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立案预登记制度使人民群众解决纠纷更加方便、更加简捷、更加经济、更加高效、更加彻底,今年上半年,通过立案预登记制度的实施,有423件纠纷在诉前成功调处。
三、创新执行工作新机制,全力解决“执行难”
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最多的就是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围绕这一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充分利用法律规定,加大执行
力度的同时,更新执行工作理念,创新执行机制,全力破解“执行难”。其中独具特色的两项工作机制成效明显:一是完善协助执行网络。通过驻村法官的经常性沟通,构建起点面结合、覆盖全县的协助执行网络,充分调动综治各成员单位、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执行的积极性,有效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地产难动”的执行“四难”问题。今年县政法委对14名协助执行联络员进行了隆重表彰,社会反响强烈。二是继续推行小标的案件先行垫付制度。不断探索完善小标的案件的先行垫付、先与执行工作制度。除对于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小额执行案件,由法院先行垫付再执行外;对于虽没有金钱给付内容,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件,集中力量,优先执行,从而节约办案成本,减轻当事人诉累。该机制运行以来,先后有43名申请执行人得到法院垫付资金3.8万余元,136件小标的案件在不超过一周的时间内得到执行。
“司法依靠群众、群众参与司法;司法服务群众、群众认同司法”。我院能动司法,服务社会的做法,展示出积极的辐射效应,实现了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和人民法院的“多赢”。一是优化了综治工作的网络平台,有力地服务了全县平安建设大局。多个乡镇专门召开会议,邀请法官村长与全体村干部见面交流,要求各村牢牢抓住法院提供的大好机遇,对矛盾纠纷进行大排查、大预防、大化解,促进平安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县政法委下发文件,要求全县政法机关学习。二是改善了法院案件结构,提升
了案件质量和效率;截止6月份,全院共新收各类纠纷1056件,审执结968起,结案率91.7%;诉讼案件在所有案件中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7%下降到58%;新收执行案件125件,较去年同期下降5.8%;民事案件调撤率84.87%,比去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上诉率5.9%,比去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发还改判率1.23%,比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尤其是有效预防了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今年以来我院没有一起新发信访案件。三是夯实了法院工作的群众基础,司法的社会认同度日益提高。4月份,汝阳县优化办对全县一百多个单位政务环境创优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和检查验收,我院在第三督查组所督查的18个单位中综合成绩名列第一。在市政法委组织的第一季度执法满意度测评中,汝阳法院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通过司法为民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法院是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法官是司法工作者,更应当是群众工作者。“法官沉下去,民心升上来”。法官走进农家院,并没有走错地方,而是走上了一条司法人民性的回归之路。本次会议的召开,更坚定了我们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把群众工作做在纠纷产生的最前沿的决心。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这篇文章做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让党委放心,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