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诚勿扰观后感
对现实的思考
摘要:这部影片以小品式的语言和戏剧卷轴式人物出场形式讲述三无海归秦奋(葛优饰)网上征婚所发生的一系列搞笑事。引发对现代社会的一些思考。
关键字:非诚勿扰、海龟、朋友、爱情、和谐。
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去看冯小刚导演的08年贺岁片《非诚勿扰》,这学期恰巧老师给我们看了这部影片,看完后很是喜欢,喜欢冯导的冯氏幽默,喜欢葛优和舒淇的表演。不管是里面的台词还是剧情都叫人喜欢。冯小刚的影片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的幽默和潮流。冯小刚式的喜剧所散发出的幽默气息,是生活中的人们能呼吸到的亲切,是人们的眼睛从媒体中每天能捕捉得到的色彩,是人们在紧张忙碌的一年里放松之后释放出的惬意,是一个平民用小资的视角憧憬的理想图。
贺岁片,不仅仅是反映社会现象更应该有对未来的展望。《非诚勿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虽然影片以小品式的语言和戏剧卷轴式人物出场形式,讲述三无海归秦奋(葛优饰)网上征婚故事。但是其中囊括现代社会人们对待婚姻、爱情、友情的观念及对社会现象的沉思。
冯小刚导演选择以海归这一人物形象讲述故事,是紧跟时代步伐的。随着08的经融危机袭卷世界,许多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国人,都回国发展。这是社会现实,也是社会问题。以前人们一直以为海归不是学富五斗至少也是才高八斗之流(钱学森),但现在是海归数量不断上升,而海归的质量却是在不断下跌。空有好的名头却无充实的内表,败坏海归的形象,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三无海归秦奋的网上征婚是影片故事得以向前发展的前提,其中的网上征婚词“外表时尚,内心保守,要是还带点婉约就更好了”。这正是现代青年对异性伴侣的标准。男人希望自己的伴侣既跟时代潮流又保留古典淑女的形象,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思想上的改变,但是现代许多人恋爱婚姻一般只重外表,而不注重内涵,只为一时之气,而不顾家庭、朋友,更有的搞婚外情而不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些造成社会上的孤儿或者双亲二者只占其一得现象。影片中的现代比较流行的热门话题未婚先育,三角恋等,这些对家庭,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正是现实的写照吗?这难道不是我们时代的悲哀吗?这难道不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吗?有多少人去想过,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又怎么能构建起21世纪的和谐。
秦奋和笑笑应征婚而相遇应该说是一种缘分吧。秦奋一眼就看上了笑笑,但笑笑此时心中早已有了他人,本来两个人都知道他们不可能在一起,但是笑笑后来却多次约见秦奋,也许是因为她内心孤独,痛苦无人述说吧。多次相处 笑笑发现秦奋是个好男人,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而明知无望的舒淇何曾不想早日从这场错爱中解脱出来呢?只是深陷感情泥潭的她根本无法自拔,葛优的出现让她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亮光。葛优或许会是她感情新的寄托,或许和葛优的相处能让自己忘却过去的种种。或许在葛优的感情下,自己会对他的存在逐渐变得淡然。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或许,是她对未来美好的希望。她也许在想,那个男人如此的伤害过我的感情,我对他已经没有了爱,只剩下恨的时候,葛优这个对我好的男人难道还不是我感情新的寄托么,难道我还不能从过去中解脱么?抱着美好的期望他们一起来到了错爱开始的地方,北海道,在这里结束过去,开始新生。有人曾经问过,爱的反义词是什么?恨么?当我们已经白发苍苍,突然遇到了年轻时曾经错爱过的一个人,我们还会对他会抱有满腔的愤怒么?我想有的只是漠然,爱的反义词是不爱,不爱了也就漠然了。
笑笑是第三者,她生活在无边的痛苦之中,在北海道往日的甜蜜往事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出现在眼前,实在无法走出回忆的笑笑最终选择了自杀来解脱。影片在舒淇跳海的一刹那,几乎让观众都能听到她心碎的声音。为了救赎自己错爱的感情,她耗尽了自己的所有。如果没有葛优的出现,没有这个希望,也许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份感情可以逐渐淡忘。但这份迟来的感情彻底将她击垮了,面对她的只有经历生死,经历过生死不再天真,只有这样的洗礼才能让她彻底解脱出来。
影片中北海道三日游的故事情节对我来说是最感动人心的。秦奋在医院里看救上来的笑笑时说:“哥知道你苦,有哥在,不怕。”笑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这很感人。不管是去“三姐妹”酒家还是最后对友人说的“我缺的不是钱,使朋友。”道出了现代大学生的心声。人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是现在的社会是黑暗的,学校里也是如此。同学之间不是相互算计就是性格不合。这样下去社会不会有冷暖,社会不在有春天,人将会成为自己的工具。人生苦短,匆匆寒暑,转眼一生就过去了。三姐妹已人老珠黄,物是人非。中国现状又如何呢?三十年,中国在飞速的发展,同时也在以同样的速度遗留问题。这是社会隐患,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社会自然灾害预警不及时等等。我们国家怎样解决,如何解决,我们在笑过之后反思。
我们说电影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用生活点的给我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明白21世纪是我们的舞台,我们要要用自己的知识和双手为祖国、世界的和谐作出自己的力量。
《大学语文》课程论文
对现实的思考
6011208213 农经12-2 2009-6-13
陈铭军
第二篇:非诚勿扰观后感
非诚勿扰观后感
非诚勿扰观后感1
又一次看了JSTV的《非诚勿扰》,每次被节目中的故事而感动、解析而颤动、言语而开心,更为重要的是看懂了一些感情、明了了一些心情、体会了那份诚恳与勇气,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值得拥有这点欢乐中包含的情感。
台上有三位女孩印象深刻,关注也比较多。一位是将雨,人气极高的蒋雨,人称“万人迷”,优雅的谈吐,温婉的气质,总爱戴一副黑色镜框的眼镜,偶尔陷入放空状态,带点迷糊的小可爱。关注她是因为她的确有种魔力让男孩子在她面前迷失自己、自我失真,这算是两性之间的天性吧,古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于我而言却不能执其之手,与之共老,保持距离看着她才是与“她”(指的是和将雨一样的女孩)最好的相处方式。这种现象在我室友身上得以体现和印证,室友已经看上蒋雨,为之着迷。看过那么多集蒋雨被选做心动女生,每次都被婉言拒绝,其实她一直在寻找属于她的那个人,一次又一次拒绝也是需要勇气,对感情不能马虎,就像蒋雨说的“在合适时间选择合适的人”。友人许秀琴爆料说蒋雨喜欢“嫩草”型的男孩子,蒋雨在个人资料中也说讨厌不进取、花心、邋遢的男生,看来我室友符合她的要求,如果有可能,蒋雨会花落兄之家,期待......
下一位女孩是许秀琴,人气也是极高的来自广州讲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的可爱女孩,许秀琴是蒋雨的好朋友,但两人给人的完全不同的两种印象。如果要评选《非诚勿扰》之最可爱女生奖,许秀琴当之无愧。每次许秀琴在场是,但凡主持人与之交流,许秀琴必定会展示独有的“无厘头”式的语言,让全场爆笑不停,如不规则形状的苹果会很甜。关注许秀琴的人都知道,现实的中许秀琴其实并不是舞台上那个看起来傻乎乎的女孩,她也懂得珍惜、懂得生活、懂得爱与被爱,就像在她离开舞台时一直不断的问那个男孩子是否真的懂得自己。像这样的`女孩,其实值的我们去呵护,祝福她。
还有一位叫王影,是我喜欢的。这么多次站在舞台上却很少有人选她做心动女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喜欢她首先因为她的美貌吸引,就像第一次看见蒋雨一样被完全吸引。我们的情感活动是没有最准确的规则可以说明的,有时感情很莫名,无法用无言具体描述,只能越走越近,永远不会有排斥感。喜欢王影就像着了魔,找不到一点可以让我选择她而有所顾虑的事情,或许这就是爱情,可遇不可求。王影像我的一个身边的人。
我很佩服那些站在台上的男生,敢于追自己的所爱,敢于面对过去、微笑着离开。在舞台上曾经发生过两次男生为挽回已逝去的感情而勇敢地站在舞台上,结果一悲一喜。我欣赏男孩子的勇气和对爱的执着,请不要伤害男孩子的心,因为它很脆弱,更不要伤害男孩子的道歉,因为爱是有尊严的,其实男孩子在被爱情刺伤过会更痛苦。
几乎所有的男嘉宾,都有过一段或几段情感经历,谈及自己的过去,他们总是刻意隐瞒着自己已经有伤痕的那面,只会告诉大家因为那段情感“我”学会了什么,不管付出多少却依然没有结果的无悔的记忆。
琴弦已断,曲何以续,旧梦如歌,曲词甚哀,心怀一辄希望,在爱情的港湾,期待又一轮日出............
非诚勿扰观后感2
看了两遍《非诚勿扰2》,比起看《非诚勿扰》,情绪由欢到悲,好像心情被隔成了两截,突然就有了无奈的感觉。
影片一直给观众的是一种唯美的画面,包括李香山的死,也选择了在美丽的大海上。主人公秦奋和笑笑,演绎了《非》的情节,继续着他们的故事。
秦奋选择在长城上向笑笑求婚,那是一个浪漫的情节。女主人穿一件淡蓝色带帽休闲上衣,飘长的黄色围巾,一袭白色长裙在微风的映衬下,就要飞起来似的。这个画面让我记起诗经里的八个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但两个人还是选择了试婚,这是当下年轻人时尚的婚姻态度。地点在大海边。那是一座浪漫的住处,面朝大海,背靠大山,四季花开,鸟声啁啾的地方。他们不试蜜月幸福,不试中年危机,就试老年不离不弃,伺候他吃,伺候他喝,陪他洗澡,陪他遛弯。当秦奋背着笑笑上楼时,有句经典的台词。我听后忍俊不禁:你是没赶上我好的时候,这两年是有点虚,以前不这样。
在这样一所春暖花开的房子里,笑笑穿一件浅粉色长拖裙,裹深灰色披肩,就像一个吉普赛女子神秘而从容,美丽中带着一份慵懒;耳边就是鸟语,身边就是花香,抬头是蔚蓝的天空,俯瞰是湛蓝的大海,我不禁感慨:太美,美的让人难以置信啊。
还有一场戏,笑笑去看选美大赛。那海边的白浪拍打着沙滩,华灯初上,流光溢彩,人们簇拥在海滩上,谈笑春风,天使从天而降,这幅画面记忆犹新,真是美轮美奂。古人讲,听小玉说书,男人们三月不知肉味,至今我信。
整部电影就是这样,以唯美的画面,细腻的视觉感受,鲜亮的海南风光,让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见证了电影的美丽与魅力。
但是,我也从剧情中听出了人生的缺憾与无奈,这也许也是冯小刚导演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吧。人生要面对的不光是花前月下,甜言蜜语。更多的是婚姻的无奈,现实的无情,金钱的诱惑以及生死的考验。
戏里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李香山,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生人性的`缩影。他结了两次婚,也离了两次,多金但却得了癌症。在他的人生告别会上,我们基本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与脆弱,人生的醒悟与无奈。人生就像走夜路,敲黑门,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当李香山得知自己得了黑色素瘤时,他不忘替女儿买了信托基金,发誓不让女儿川川再为钱工作一分钟,一辈子够吃三明治。他50万元竞拍了一瓶酒,明白了一生苦短,一了百了,只会生活是一种残缺的道理;他想为自己选块墓地,不想墓地里也魂满为患,都是大通铺,他不想死了还扎在人堆里他要有尊严地死去,他选择了大海作为自己的葬身之地,实现了他的愿望。秦奋把他的骨灰放在花盆里,挖个坑埋了他,栽上绿萝,那绿萝长的又疯又高。
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会略约感到无奈,无助甚至是人生的一点点小绝望。可最后我们还是看到了远方的曙光。
如果影片给我们所展示的是笑笑的美,那么秦奋的身上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调侃,放松与体悟他的语言台词正是生活中的一些黑色幽默与顽主意识。他把感情理解为谁动感情谁完蛋;他把幸福理解为幸福不一定在一起,倒霉一定在一起;他把绝症理解为命,这不是病,说没就没,说散就散了; 他把婚姻理解为散买卖,不散交情,离了也是好朋友;他把中年婚姻理解为对不起,我睡着了,失礼了;他把女人理解为女的都一样,不省心!
虽然,如影片所调侃的那样,婚姻就是一种错误,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但秦奋和笑笑最终还是愿意将错就错,正式结婚大约是在20xx年,秦奋70岁的时候。
非诚勿扰观后感3
周日,我看了《非诚勿扰》的电视节目。
《非诚勿扰》节目每期从各地选出5位男嘉宾以及24位女嘉宾,女嘉宾的工作就是评价这位男嘉宾,觉得不好了就灭掉自己那盏灯,也就是说,灭了灯之后,就不能与男嘉宾牵手离开舞台,在原地就位,但如果是男嘉宾的心动女生,那得在男嘉宾有票数的情况下,让男嘉宾选择一位牵手离开。
一号男嘉宾在电梯里缓缓下降时,我看见了一“根”粗粗的大象腿,他的模样映在我的眼帘的时候,我看清了他的面目,短短的`头发,一脸的肉,肥头大耳的,矮矮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脸上这么多肉,配上一副如此渺小的眼镜,实在是不匀称。你一眼看去,估计他也有一百八十斤了。
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想:这男的活像一只皮球,九成他是没戏的。
正想着,他已将心动女生已选好,进入了第一关——“爱之初体验”。刚一上来,就“啪啪啪”地灭了好几盏灯。只剩下17盏灯。22号女嘉宾说了一句一针见血刺痛了男嘉宾的心的话:“你的身体太结实了,不适合我。”
这正提醒了大家,应该保持身材,不然,你会像这位男嘉宾一样,听到这样的话。其实,我觉得我也很胖,已经四十二公斤了,听我奶奶说,我姑姑上大学时才四十四公斤。所以,我应该多运动,千万不可像男嘉宾一样。
到了第二关“爱之再判断“时,男嘉宾就因为没有票数而失败离场。
二号男嘉宾登台,做了自我介绍,知道他是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他一上场就留给我一个深刻的映像,我觉得他笑得十分亲切,犹如自家人一样,但笑中也有一种腼腆的感觉。
男嘉宾选了9号劳佳。我在心里觉得劳佳漂亮,因此,我更加支持这位来自悉尼的朋友。
经历了“爱之初体验”,男嘉宾满满24票,一票都没少。之后就是“爱之再判断”,男嘉宾在影片里讲了一个故事,令我记得十分清晰:有一次,他回家打开门,发现家里有一个小偷在翻箱倒柜地找东西,正好找到了他的电脑。他的电脑里有许多秘密,因此,他不顾一切地冲过去与小偷搏斗。小偷打了他一下,他没怎么在意。可小偷反手就是一刀,推开他逃之夭夭了。男嘉宾抓起菜刀追出来,可小偷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男嘉宾将菜刀放沙发上就报警了。警察来了之后,看到了沙发上的菜刀,说是跟小偷有关,就没收走了。男嘉宾至今还惦记着那把菜刀,因为那把菜刀是他家最大的菜刀了。
最后一关“爱之终决定”男嘉宾也成功地闯过了,还剩4号与16号,再加上心动女生9号劳佳可以被男嘉宾成功带走。主持人让男嘉宾选择大屏幕上的女生的10项基本资料进行深一步了解。男嘉宾选了第10个:女嘉宾最讨厌什么样的男人?4号讨厌声音不好听、没有责任感。16号是讨厌没有责任感、男子主义,其他我忘了。劳佳是讨厌没有责任感,其余忘了。
最后,男嘉宾坚持选择劳佳,终于被劳佳接受了。男嘉宾牵着劳佳,欢欢喜喜地离开了《非诚勿扰》。
男嘉宾与小偷搏斗时的勇敢十分令我敬佩;他选人的时候也十分坚决,就选劳佳,立场坚定的精神令我敬佩,更令我学习。
看了《非诚勿扰》,会看到某些不足与缺点,这能令我们取长补短,把自己缺点改掉,成为一个十全九美的人!
非诚勿扰观后感4
昨晚看江苏卫视综艺节目《非诚勿扰》,其中有一男嘉宾利用视频介绍自己与前女友分手的过程,他认为自己做的比较好,却搞不清楚前女友为什么还要与自己分手,他说:自己放弃了与朋友的户外运动、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游戏,经常老老实实地陪伴女朋友,可女朋友对自己还是不满意,还是要求分手。爱,不就是相互陪伴的过程吗?
特约嘉宾黄澜看了他的视频介绍后,则毫不客气地回答道:你那种没有用心的陪伴,实际上是一种薄情寡义。二个人在一起,可心不在一起,这不算是陪伴,也没有爱。黄澜的话,说的很重,气氛有点尴尬。孟非则马上提议讨论别一个话题,他说:有本事、脾气好、没本事、脾气差,在这四个特质中,“有本事、脾气好”是最好的,“没本事、脾气差”是最差的,我们不讨论;现在讨论“有本事、脾气差”与“没本事、脾气好”,你会选择怎样的?黄澜也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选择“有本事、脾气差”的人。孟非问为什么?黄澜回答道:他既然是“有本事”的人,也就一定有本事能摆平我,让我高兴或满意。
黄澜的讲话非常直接,没有一点拖泥带水,但仔细回想,她的话也是“话糙理不糙”。陪伴,不是简单的`两人在一起,而是要用心的在一起,那怕两人都没有说话,但彼此一个眼神或一个细小的动作,就知道对方想什么或需要什么,这才叫爱的陪伴;而人在心不在的陪伴,不管两人呆在一起有多少时间,都是彼此的过客。还有,没本事的人如果不是智商的问题,则说明这个人“懒”,不肯学习,不愿进步,任何一项谋生的技能,只要你肯努力,没有学不会的,更没有做不好的,本事才是男人立足社会的本钱,没有本事但脾气好的男人是个什么样的“鬼”。
自己喜欢看《非诚勿扰》这个节目,主要是主持人孟非的睿智,他常常用三言二语解释恋爱、婚姻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很多人会问:两个人恋爱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结婚呢?是需要认识了很多年,还是需要爱得轰轰烈烈?
孟非是这样回答的:结婚这件事,里边一定要有爱,没有愛是不行的。但是我认为,结婚不能仅仅是因为爱,更重要的是因为习惯。习惯是一个非常可贵的东西。你想一想,我们太容易喜欢一个异性了,真的!很多仅仅是因为爱情进入的婚姻,很快会在琐碎的、无聊的生活中,让那些爱消失殆尽。但是,当双方都习惯了对方,那个时候进入婚姻,那是最安全的时候。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太浮躁了,恋爱似乎也变成了一种“速食品”,看一眼照片,听一段语音,道几天晚安,就喜欢上了。不过,讨厌也来得很快,因为一个眼神,一句话,不到一秒就决定放弃了。而真正能够让人伤筋动骨的,都是那一些刻入骨髓的爱情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建立,如果有一方离开,那另外一方的世界会轰然倒塌,要走出这段感情,也绝对是一段刮骨疗伤的过程。如果彼此都习惯了对方,那这样的婚姻就会比较安全。
相爱容易,相处总是太难。有空的时候不妨看看《非诚勿扰》,从中了解现代人恋爱中的一些观念,为自己婚姻的持度保鲜提供思想上的素材,然后利用这些新鲜的素材作出自己美好的爱情文章。愿所有的人爱情幸福美满!
非诚勿扰观后感5
昨天看了郑惠玉、何家劲主演的电影《割爱》和舒淇、葛优、孙红雷主演的《非诚勿扰2》,多次被感动的哭泣,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
郑惠玉扮演了一位新加坡普通家庭的母亲叫丝丝,经营着一家裁缝店,她为人随和,乐于助人,性格善良,认真经营着裁缝店,同时抚养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她和承担着沉重工作压力的丈夫不容易沟通,料理着许多生活琐事,不料患上了乳癌第四期。她没有割去乳房,接受了化疗治疗,日渐憔悴,死神很快夺走了她的生命,但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中她得到了家人的关心与呵护,温馨的走过了她人生的最后岁月。
影片有四个段落让我尤为感动。第一处是丝丝的女儿叠好妈妈的几件已经洗干净的衣服并不住闻着,爸爸回家发现后坐下来问她在做什么,女儿哭着说她好爱妈妈,喜欢妈妈身上的味道,她害怕妈妈死掉了就再也闻不到这个味道了,所以她把这些衣服收藏起来,以后慢慢体味;第二处是丝丝对丈夫说将来她死了,他可以再找一个爱人,丈夫跪倒在她的怀里痛哭,说他不会找的,他找不到这么好的老婆了;第三处是丝丝的母亲对她说给她煲了对她身体很有帮助的汤,说着说着就突然痛哭起来说:“你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我都没有,你为什么会有?!”;第四处是裁缝店三十周年的店庆之际,很多亲朋好友都在店里兴高彩烈的帮忙布置,丝丝的儿子仔细地往墙上、玻璃上贴着刚同妈妈和家人拍的照片,在一片喜庆的氛围里电话铃响了,传来了丝丝去世的噩耗.
影片从长辈、平辈、晚辈等不同角度刻画了众多亲友对一个人的感情,同时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人的生命对众多亲人是多么的.重要!
接着看了第二部影片《非诚勿扰2》,无独有偶,影片的最后又展示的是对生命的思索。
李香山病入膏肓,在其生命的弥留之际举办了一场他的“人生告别会”,会上他自嘲又真情的总结了自己的过去,体悟到一辈子,很短;他太忙了,忙赚钱,忙喝酒,忙着闹感情危机;不能再抱怨生活了,是自己不懂珍惜,辜负了许多盛情和美意;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很抱歉将女儿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却不能好好陪她;活着是种修行,他却没修出个好歹来;他说自己的病不是病,是命来找了,只能从命。最终他选择了跳海,留下了最终的洒脱。
看得心里很悲凉,人是活着才有意义的。一个人的死亡,会带给很多亲友无尽的悲恸。
关于生老病死问题,我查阅了大量佛道医药方面的书籍资料,大致癌症等不治之症的形成,总是与个人的心理有关。“为之气结”,不得舒畅,情郁于中,长期有怨愤不平之气不能释放,终令身体细胞变坏,不可救治。同时命数与善恶功德有关,上天有司命之神夺人之计算,总归有数。
所以应该告诉自己,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日子,要认真对待,好好珍惜,充满诚意的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
最快乐的人并不是一切东西都是最好的,但他们会充分享受自己已有的东西。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人生一世,福祸其实是可以自己把握的。那天去法院走访,看到一句警语写的很好:“顶不住一时的诱惑,将失去长久的幸福。”管好自己,珍爱生活,善待他人,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情,凡事就会顺利平安,就可以安享人生的快乐。
非诚勿扰观后感6
在《非诚勿扰》这个社会大观园中,闹的沸沸扬扬的男女们必定会随着时间销声匿迹,但节目里不同职业不同角度上观点的碰撞,会永远存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书中乐嘉以一种性格色彩学的角度,为我们剖析了各色男女的各种言行举止所反映出来的人的本质和性格,可谓精辟,让我不得折服。他把不同性格与红蓝绿黄四种颜色结合起来,为我们展现出色彩里面带给我们的性格震撼。他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如交通上的红绿灯,除了波长的考虑之外,其实也融入了性格色彩学的理论,他说,红色性格的人比较活泼好动,红灯提醒这类人此时应该停下来,切勿再动;那绿色性格的人比较淡定安静,绿灯提醒这种人可以动脚行走了;黄灯则提醒那些严守规则制度的黄色性格人可以趁红灯亮之前尽早行动。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解释了,同时我也渐渐对性格色彩学产生强大的好奇心。
在这本书上,他解释了剩男剩女剩下来的原因:剩女主要是事业有成而主动剩下来,而剩男也大部分是因为一无所成被迫剩下来。这些剩男剩女来到了《非诚勿扰》栏目,因为有乐嘉和孟飞的两大名嘴,非诚勿扰一度的收视率赶超湖南卫视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所以被众多网民观众怀疑有托,一时之间处在风口浪尖上,正所谓“人红是非多”。特别是“拜金女”马诺以一句“不如坐在宝马里哭”在网络上掀起口水波澜。乐嘉则认为,每一个来非诚勿扰的男男女女,不管出于目的,只要他是单身,他就有机会上这个节目,因为这是一个真实展现自我,真诚表达自己,交友诚恳互动的舞台,任何来这里的`人都是想借助这个平台扩大他的社交范围,尽快摆脱单身困境,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不管你是怎么样的人,拜金还是排金,富二代还是穷三代,只要你敢来,你够真实,你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倍感尊重的人。然而媒体巨大的透明性和传播性也会使一些过于绝对化,非社会所提倡的极端观念以及思想,就会被我们这些局外人以一种放大镜的手法,同时也赋予我们自己“道德使者”的身份去抨击他们。其实当我们褪去这些外表,我们也是这样真实的自我,只不过我们看不惯别人罢了。
在这本书里,我还认识到了自己是个“红+黄”性格的人。我带有红色的情绪化,也带有黄色的目标性;我带有红色的口无遮拦,也带有黄色的坚定自信;我带有红色的乐于助人,也带有黄色的脾气暴躁;我带有红色的真诚信任,也带有黄色的自我中心……正如乐嘉同学所说,每一种颜色都有他的优势,也有颜色过当带来的不足。我想,每个人都是一种或几种颜色的混合体,只要你认识到自己性格的利弊,别人的性格好坏,你一定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别人,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境界。这是每个人所向往的,所期待的,那么请从这本书看起。
让你的爱非诚勿扰,让你的性格不再缺憾,让你的人生更加美好。乐嘉同学不仅在《非诚勿扰》栏目与你互动,还在书上与你一起探讨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认识你的性格,不妨从颜色开始你的旅途吧。
让你的爱非诚勿扰的读后感,来自新华文轩网上书店的网友:大多数人看非诚勿扰都是看个热闹,喜欢孟非的主持风格,喜欢乐嘉的独到见解。只是没想到乐老师在观察男女嘉宾的时候如此细心,常能看到我们注意不到的细节。真是个内心精致的男人。但这本书大约写在非诚勿扰开播半年的时候,很遗憾,太早的男女嘉宾都不认识,所以没办法和乐老师的评说对号入座。
第三篇:非诚勿扰观后感
我观“非诚勿扰”
现在世界上的人越来越多,但由于人们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的性别结构不平衡等原因使单身群体越来越大。同时,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机会使人们能够找到满意的伴侣,如同类型的社会服务电视节目“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还有很多的交友网站,如世纪佳缘网站,百合网站等婚恋网站,这些网站或者节目虽然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寻找伴侣的机会,我们应该怎样客观的看待和评价它们呢?下面我以“非诚勿扰“电视节目为例,谈谈我的想法。
“你想结束单身的状态吗?你想找到心仪的人生伴侣吗?你想了解女嘉宾更多的信息吗?快快编辑短信来参与我们的节目或者你可以直接来到节目现场。。”这是非诚勿扰节目常用的开场白。从这些简短的开场白中我们就能很直观的看出,组办这样的节目的直接目的是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单身男女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不可否认,这是它的积极影响。来到非诚勿扰的每一位男嘉宾和女嘉宾都可以面对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来自不同国籍的人,有着不同性格的人,有着不同信念的人,他们可以选择更加优秀或者更加适合他(她)的人作为他们的伴侣。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宽广的选择范围。如果他们很幸运,他们会牵手成功,并走向幸福的彼岸。
但我们看待问题不能片面的看待,而是应该坚持全面看问题的方法。“非诚勿扰”类的社会服务型节目必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它自身也有不完善的一面,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有种消极的影响。比如,24位女嘉宾在给某个男嘉宾的第一轮的亮灯的过程,或者男嘉宾在最初选心动女生的过程,他们的依据都是什么?大家会说是第一印象,是感觉。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成分是外貌这个标准。男女嘉宾在不了解对方的前提下,对某人有好感,这和外貌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是“非诚勿扰”节目,暗含标准不科学之处。再说,播放玩了男嘉宾的两段VCR后,女嘉宾愿意留灯或者灭灯,这其中的理由也很复杂。是真正的欣赏男嘉宾喜欢男嘉宾,还是看上了男嘉宾的挣取金钱的能力,没有人能够说出具体的原因,这个交流的过程时间太短,对彼此的了解够不深入,所以在这样短暂的时间里做出的决定肯定还有很多的地方没有考虑到。还有人这么评价“非诚勿扰”,认为它的商业性太突出,给单身男女提供一个平台交流是一个作用,还有人把这个平台作为展示自己,秀自己的平台,来到“非诚勿扰”可能并不是希望找到一个伴侣,而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他自己,从而增加他自己的人气,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通过观看这个节目,可以看出人们择偶的标准在发生变化,也就折射出人们的思想在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兼容和开放。以前谈恋爱一般都不公开讨论,这是人们一直比较敏感的话题。而现在,大家可以在公开场合下谈情说爱,不得不说整个社会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地进步,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性的体现。还有我认为,人与人之间成为情侣,要有缘分。大家能成为情侣或者成为人生伴侣的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彼此之间要有相似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如果思想不能走到一起,那这两个人也不会走的很长久。真正的爱情和国籍、年龄的关系都不大,只要两个人能够相识,相知,相恋,相互理解和支持,这样的爱情才能够长长久久。
2009级 工商管理专业 徐玲
第四篇:非诚勿扰观后感
“五一”这几天,专门看了大家都在讨论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大型相亲节目。据推荐看此节目的人说,这节目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当今年轻人(基本上是80后吧)的所思所想。对出版者来说,很有好处。或者说,对于想讨好“80后”读者的出版者来说,很有用处。我不怎么出版读者对象是“80后”的图书,但很想了解一下“80后”在想什么。于是,看了。
结果发现,这节目很娱乐,很好看,同时,也很发人深省。
台湾曾有一档胡瓜和高怡平主持的“非常男女”相亲节目,在台湾创下很高收视率。不过,那节目跟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相比,显然,没有更火更爆(穿衣打扮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很多台湾女孩子,没有今天大陆“80后”更现实(也因此,就显得更不现实,比如1987年出生的姓朱的女孩儿等),也没有今天“80后”对物质金钱追求时的更赤裸裸态度(比如已经下去的“马诺”们,)。
昨天晚上,英国小伙儿的败场,连同上一期的28岁美国小伙的败场,使人感到,当今的中西文化(如果中国年轻人的追求还可以称作是文化的话),差别不是在缩小,而是比以前更大了,甚至已经大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其实,台上24个“80后”小女生更火爆更现实更赤裸裸,是与当今中国社会价值(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观相符合相呼应的。或者说,就是这一价值观的百分百折射。只是她们没有错,归根到底,她们是生活在这种价值观横行的社会里,她们不过是些心智上并没成熟,也没有能力判断这一价值观真伪的小姑娘。她们没有更高的理想,她们不可能理解英国小伙为什么不依赖自己的银行家父亲,在英国好生呆着,偏偏要跑到中国,住那么简陋的房子,靠当dj每次赚取300元,学习什么中国古汉语里的故事。她们更不可能有能力,去理解英国小伙儿为什么要把“垃圾”捡拾回去,在并不宽敞的房子里,将“垃圾”们废物利用。也因此,就更不要指望她们能理解英国小伙为什么要通过捡拾“垃圾”,来体现对这个全人类居住的地球的关爱。生活在大男子主义的中国的她们尤其不能理解的是,那小伙为什么偏偏与中国男生不一样,非要找一个不黏人,但却可以随时提出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女生为伴。她们最想不到的,是这英国小伙居然对“地球变暖”也很关心,这对于她们来说,真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她们关心的,并不是这个地球温度到底是变冷了还是暖了,更不会关注通过捡拾“垃圾”来“关爱地球”的议题。那些与她们的生活内容,看上去是那么地无关。她们关心的,是这英国小伙到底有没有钱,或者说,他的家里给不给他钱花。可是,西方文化中,最讲究的,并不是这种传承精神,而是独立打拼的生活态度。西方年轻人更以能“自食其力”,而感到自豪与光荣。他们并不欣赏“富二代”的生活方式。所以,几乎没有什么人愿意炫耀自己的家庭有没有钱,而更多讲究的是,在一个公平社会里的自由打拼创天下,并关注更大的议题,比如关爱地球,比如通过捡拾“垃圾”来关爱地球,比如,关注地球变暖等问题。
但中国目前的情形,显然与西方社会有甚至本质上的不同。今天的中国,更强调秉承,强调人脉,强调关系,强调老子,强调家庭,强调非公平竞争,强调少关注国家大事,多关注自己的荷包,强调少管“闲事”,多关注自己,强调少过问“没用”的事情,比如全球变暖,比如关爱地球,而多关注吃喝拉撒的问题。所以,折射到“非诚勿扰”的舞台上,就是“80后”小女生们对英国小伙的24盏灯的全部灭掉。
当然,旁边的乐嘉明白个中道理,但他已经没有办法在悲壮音乐响起时,通过几句问话,来使整个情形发生逆转。乐嘉问的问题十分到位,也十分中国式。但压根儿,英国小伙与那24位女嘉宾,就不是同路人。乐嘉已经回天乏力。他面对的,是满脑子帅哥,宝马,豪宅,不须努力,不再奋斗,一切的一切最好都由男人提供的挑剔的女嘉宾们。
其实,退一万步说,即便那英国小伙从这24位女嘉宾中,领走了一位的话,他们的最终结局也不会与他上一次的分手,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因为,在当今的中国,在充满了铜臭的社会,在“80后”的女生群,要找到一个能随时提出不同观点(注意是观点,不是婆婆妈妈的鸡毛蒜皮),而且关注地球变暖,并关爱地球的女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只有放下西方那一套“虚伪”的东西,跟上台上女生们的思路,一上来,就告诉她们,他有一个银行家的父亲,暗示她们,他很有钱,并且他来中国,并不是为了学什么中国文化,更不会在意晚上当dj赚取300元的额外生活费用,最好再告诉(或者暗示)她们,他在英国最豪华的富人区里有别墅,那么,就一定会有灯为他而亮,而且还不只一盏呢。
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出生在西方社会里,出生在一个与当今中国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里,出生在喜欢关注“没用”的事情上的社会里。他不可能会有本质上的改变。那么,假如他果真有一天找到了一个中国女生的话,就只有一种选择:或者改变对方,或者改变自己。否则,他关注地球变暖,关爱地球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以“悲剧”收场。
第五篇:《非诚勿扰》观后感
《非诚勿扰》,看过很久了,虽然一直未动笔写些什么,但总有些许触动,于是,终于在这个寂静的早晨,有了这篇观后感。
大刘一直认为,最近很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几年吧,很少有特别优秀的国产电影。搞笑的,要用手去捅别人的咯吱窝,才能让人笑得出来;动作的,得用拳头和血刺激人的感官,让人在秩序的世界,通过电影找到发泄的出口;巨制的,其实是最垃圾的,通过堆砌无数的金钱,换取一种视觉上的虚幻;情感的,呵呵,可能是最差的了,用像陆毅呀黄晓明呀一类的,长的油头粉面,却生的十分弱智的一大堆的靓男俊女,充斥银屏,或者,用那些邪得出奇的、矫情的发腻的情节,吸引观众。虽然偶尔也看,但很少能,或想从中得到些什么,不过是解闷罢了。
说句实话,《非诚勿扰》也不能算是优秀,其实,很大程度上,我认为这部电影也是一份垃圾的快餐食品。无论是从强加的情节、庸俗的笑话,还是从特意煽情的场景来说,怎么看,这电影都是一个小品、相声,加广告的组装品。前半段,电影是为了包袱设置情节;中后大半篇,多是为了表现诡异的广告;最后的场景,也是为了突出感情而勉强而为。总体来说,剧本是好剧本,导演是好导演,可惜出发点就错了,这个电影生来,就是为赚钱而拍的。当然了,冯导一向以银子为重,其他的都是次要,出发点也许本就没错。
不过,关于这个电影,还是有些可以说的。
虽然情节过于跳跃,为了表达感情,冯导不得不安排梁笑笑去跳海、邬桑突然离开,但是,影片还是通过葛优悠然的诉说,沉稳的表演,舒淇茫然的眼神,以及邬桑煽情的歌唱,表达出了剧本的本质。那种至真至纯的爱情和感情,如潺潺溪水,流入心中。
关于感情,无论是友人、亲人、爱人,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那些真挚的经历。不过是混沌的社会,遮蔽了太多的灵魂,让那些脚步匆匆的人们,忽略了身边的感受。久而久之,这些情感,被遗忘在心灵的角落,蒙上了灰。即使偶尔想起来,也不再唯美,或者,早已忘在当下。我想,这电影,至少给了了人们一个体会、体味真感情的机会。
《非诚勿扰》已努力表现了这部分浪漫的情怀,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虽然,为了银子,电影里添加了那么多的不和谐因素。但是,你不能要求冯导拍一部赔钱的纯情感片吧。
也许我真的年纪大了,为什么人家怎么看都是一部喜剧片,却让我看出来这么些杂七杂八,唉。
最后,从这部电影,大刘开始承认,葛优是一位好演员,舒淇也是一位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