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教育5---《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教案

时间:2019-05-15 04:4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安全教育5---《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安全教育5---《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教案》。

第一篇:公共安全教育5---《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教案

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活动目标: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重点难点:

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活动安排:

4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1、启发谈话:什么是自然灾害?(引导归纳)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完全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地震,群灾之首。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

2、地震有哪些前兆?

强烈地震发生前,人们常可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这就是地震前兆。比如,地声、地光、井水异常(水突然变浑或突升突降),一些动物比人类敏感,如猫狗发疯般的乱咬狂叫,老鼠成群结队的搬家,鸡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乱跑乱窜等等。

发生地震时:

3、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讨论: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大约只有12秒钟,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①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

待救援。

②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③ 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④ 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⑤ 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

⑥ 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⑦ 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往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4、震后卫生防疫:不喝不洁的水,对居住和生活区域及时消毒,发现疫情及时上报。

第二课时

1、启发谈话: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雷电时在露天场地运动、游戏十分危险。雷雨中在室外游泳,在操场踢球,扛着锄头行走更容易被雷电击中。所以,不等雷雨来临,应赶快回家。

外出时如何避免遭受雷击?

讨论发言:避免雷击应当做到:

①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狂奔、停留。手中的通讯工具要关闭。

②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③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也不要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物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还要远离输配电线、架空电话线缆等。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

2、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洪水暴发时如何自救?

①洪水到来之前,当地一般会发出预警。我们要做的第一件准备工作是收听、收看大雨和洪水预报;第二准备 好食品、药品、手电筒等,并选好转移的路线和地点。洪水来时要听从街道、乡村政府干部的指挥,全家带上食品和衣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第三收集口哨、镜子、色彩艳丽的衣服或旗子,准备用作求救信号。

②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如果留守在家中,要关闭电源总开关、煤气阀和上下水阀门等;关闭门窗并用沙袋加固。

③ 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但不要攀爬电线杆、高压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④如果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经危险,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材料逃生。

⑤ 山区山洪暴发,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学生不能单身过河。如学校未停课,上学、放学必须通过时,可在家长、老师护送下,几个同学手拉手,与水流方向斜叉过河,当水深齐腰时,几个学生一起也不能过河,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办法。

第三课时

启发谈话:我们平时常说的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所谓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经常出现的一种灾难,其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台风来临时不但有强大的风暴,还夹带暴雨,范围可达1000多平方公里。不过,台风是有规律的,甚至每年的行进路线都差不多,所以外出旅游时,一定要多听天气预报,尽量躲开台风行进路线。然而,也有不少台风是飘忽不定的,来去均无规

则,但气象台会在这种台风来临前24小时发布预告。现在气象预测系统十分发达,对一些台风的预测都十分准确,因此我们可以对此进行很好的预防。

如何在台风气候预防自救呢?

讨论归纳:① 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信号。我们应密切关注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听到台风警报后,我们要尽可能待在屋里,在台风来临前,最好不要出门,以防被砸、被压、触电等不测;检查门窗、室外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的安全,并及时进行加固;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② 台风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或者戴上头盔。行走时,应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稳,顺风时绝对不能跑,否则就会停不下来,甚至有被刮走的危险;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走到拐弯处,要停下来观察一下再走,贸然行走很可能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则极易被刮倒或落水。

③突遇台风时,我们要迅速到坚固的房屋中躲避。遇强台风时,尽量趴在地面上,往林木丛生处躲避逃生,不可躲在枯树下。

④ 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滩游泳或驾船出海。

⑤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

第四课时

1、启发谈话:我国大陆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西踞高原,东濒大洋,天气气候复杂,加之大陆区地势起伏多变以及地下放热放气、生物繁衍、人类活动等的影响,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灾害损失最大的少数国家之

一。我国灾害种类多、频度大、强度高、损失重、影响面广。根据不完全统计,近40多年来所发生的灾害平均每年造成近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国家财政收入的1/4-1/6,如此规模巨大的灾害及其由此而造成的社会后果,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

2、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分为哪几类?

讨论归纳:(1)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大家族,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山崩、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和地裂缝等。地震是地质灾害的祸首。我国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世界上地震频繁的国家。我国因震灾死亡人数,占世界震灾死亡总人数的半数以上,比例之高,令人震惊。

(2)气候、水文灾害。主要包括水灾、旱灾、风灾、寒潮、热浪、厄尔尼诺现象等。我国自古以来就饱受旱涝之苦,素有“治国先治水”之说。

据史载,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的两千多年间,我国共发生了1029次较大的水灾,平均每2年发生一次。其中,死亡在万人以上的特大水灾,仅在20世纪内就有20次之多。1950年以来,全国所有的大江大河几乎都发生过大洪水。

90年代,我国的水灾频发。1998年夏季,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全国受灾面积达2578万公顷,成灾面积1585万公顷,受灾人口2.3亿,死亡36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为248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仅湖北、黑龙江两省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560多亿。洪涝和干旱往往是同时异地或者同地异时,不是“非涝则旱”,就是“非旱则涝”,危害着人类。

20世纪的前50年中,我国曾发生过11次死亡超过万人的特大旱灾。其中30年代末和40年初在陕西省、河南省发生的两次干旱灾害,成为20世纪内世界上最重大的两次自然灾害。

根据气象资料表明,我国干旱化趋势正在日益扩大。此外,我国是世界上遭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最多、最广、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影响我国的热带风暴平均每年约有20次左右,其中登陆的约占40%,是日本的2倍、美国的4倍。1989年第23号热带风暴袭击浙江省,风、雨、潮三管齐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受热带风暴(台风)的影响,平均每年损失达30多亿元。

(3)环境灾害。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灾害叫环境灾害,如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酸雨、噪声、全球性气候异常等。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被认为是当代世界的三大环境灾害。从我国的环境质量来看,主要是城市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硫和尘埃的浓度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国500多座大中城市中,约有1% 的城市符合国家一级卫生标准,属于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水污染同样严重,对全国500多条河流的调查表明,有80%的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全国各个城市范围内河段的污染就更为严重了。虽然噪声污染一般不会致命,但对人体的伤害却十分严重。据估计,我国有20-30%的工人处在强噪声之下,上亿人受到噪声的严重干扰,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公害之一。

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许多自然灾害的形成,打上了人类的“记号”:有的纯粹是人为原因,人们对环境、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掠夺性开发而引起的。如水土流失、洪水灾害、滑坡、泥石流、酸雨等;有的是人类活动触发的,如过量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特别是沿海地区,还发生海水倒灌的现象,使地下水咸化,重庆井喷事件给了我们沉重的教训;有的则是人们对灾害防范不足或处理不当,致使灾情加重,而酿成诱发性的灾害。如对台风、地震的预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防治,成为隐患。由此看来,地球上发生的许多自然灾害,同人类活动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有关,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3、现实和大自然的惩罚使得人类变得理智起来,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意识到,过度开发土地和放牧,过量砍伐森林,大量排放废弃物,导致环境被破坏,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发。我们要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和生态意识,自觉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公共安全教育5---《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教案

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活动目标: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重点难点: 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活动安排: 4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

1、启发谈话:什么是自然灾害?(引导归纳)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完全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地震,群灾之首。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

2、地震有哪些前兆?

强烈地震发生前,人们常可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这就是地震前兆。比如,地声、地光、井水异常(水突然变浑或突升突降),一些动物比人类敏感,如猫狗发疯般的乱咬狂叫,老鼠成群结队的搬家,鸡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乱跑乱窜等等。发生地震时:

3、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讨论: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大约只有12秒钟,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①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

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待救援。

②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③ 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④ 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⑤ 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

⑥ 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⑦ 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往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4、震后卫生防疫:不喝不洁的水,对居住和生活区域及时消毒,发现疫情及时上报。

第二

1、启发谈话: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雷电时在露天场地运动、游戏十分危险。雷雨中在室外游泳,在操场踢球,扛着锄头行走更容易被雷电击中。所以,不等雷雨来临,应赶快回家。

外出时如何避免遭受雷击?

讨论发言:避免雷击应当做到:

①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狂奔、停留。手中的通讯工具要关闭。

②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③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也不要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物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还要远离输配电线、架空电话线缆等。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

2、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洪水暴发时如何自救?

①洪水到来之前,当地一般会发出预警。我们要做的第一件准备工作是收听、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收看大雨和洪水预报;第二准备 好食品、药品、手电筒等,并选好转移的路线和地点。洪水来时要听从街道、乡村政府干部的指挥,全家带上食品和衣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第三收集口哨、镜子、色彩艳丽的衣服或旗子,准备用作求救信号。

②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如果留守在家中,要关闭电源总开关、煤气阀和上下水阀门等;关闭门窗并用沙袋加固。

③ 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但不要攀爬电线杆、高压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④如果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经危险,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材料逃生。

⑤ 山区山洪暴发,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学生不能单身过河。如学校未停课,上学、放学必须通过时,可在家长、老师护送下,几个同学手拉手,与水流方向斜叉过河,当水深齐腰时,几个学生一起也不能过河,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办法。

第三

启发谈话:我们平时常说的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所谓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经常出现的一种灾难,其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台风来临时不但有强大的风暴,还夹带暴雨,范围可达1000多平方公里。不过,台风是有规律的,甚至每年的行进路线都差不多,所以外出旅游时,一定要多听天气预报,尽量躲开台风行进路线。然而,也有不少台风是飘忽不定的,来去均无规

则,但气象台会在这种台风来临前24小时发布预告。现在气象预测系统十分发达,对一些台风的预测都十分准确,因此我们可以对此进行很好的预防。

如何在台风气候预防自救呢?

讨论归纳:① 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信号。我们应密切关注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听到台风警报后,我们要尽可能待在屋里,在台风来临前,最好不要出门,以防被砸、被压、触电等不测;检查门窗、室外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的安全,并及时进行加固;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② 台风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或者戴上头盔。行走时,应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稳,顺风时绝对不能跑,否则就会停不下来,甚至有被刮走的危险;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走到拐弯处,要停下来观察一下再走,贸然行走很可能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则极易被刮倒或落水。

③突遇台风时,我们要迅速到坚固的房屋中躲避。遇强台风时,尽量趴在地面上,往林木丛生处躲避逃生,不可躲在枯树下。

④ 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滩游泳或驾船出海。

⑤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

第四

1、启发谈话:我国大陆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西踞高原,东濒大洋,天气气候复杂,加之大陆区地势起伏多变以及地下放热放气、生物繁衍、人类活动等的影响,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灾害损失最大的少数国家之一。我国灾害种类多、频度大、强度高、损失重、影响面广。根据不完全统计,近40多年来所发生的灾害平均每年造成近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国家财政收入的1/4-1/6,如此规模巨大的灾害及其由此而造成的社会后果,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

2、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分为哪几类?

讨论归纳:(1)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大家族,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山崩、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和地裂缝等。地震是地质灾害的祸首。我国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世界上地震频繁的国家。我国因震灾死亡人数,占世界震灾死亡总人数的半数以上,比例之高,令人震惊。

(2)气候、水文灾害。主要包括水灾、旱灾、风灾、寒潮、热浪、厄尔尼诺现象等。我国自古以来就饱受旱涝之苦,素有“治国先治水”之说。

据史载,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的两千多年间,我国共发生了1029次较大的水灾,平均每2年发生一次。其中,死亡在万人以上的特大水灾,仅在20世纪内就有20次之多。1950年以来,全国所有的大江大河几乎都发生过大洪水。

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90年代,我国的水灾频发。1998年夏季,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全国受灾面积达2578万公顷,成灾面积1585万公顷,受灾人口2.3亿,死亡36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为248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仅湖北、黑龙江两省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560多亿。洪涝和干旱往往是同时异地或者同地异时,不是“非涝则旱”,就是“非旱则涝”,危害着人类。

20世纪的前50年中,我国曾发生过11次死亡超过万人的特大旱灾。其中30年代末和40年初在陕西省、河南省发生的两次干旱灾害,成为20世纪内世界上最重大的两次自然灾害。

根据气象资料表明,我国干旱化趋势正在日益扩大。此外,我国是世界上遭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最多、最广、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影响我国的热带风暴平均每年约有20次左右,其中登陆的约占40%,是日本的2倍、美国的4倍。1989年第23号热带风暴袭击浙江省,风、雨、潮三管齐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受热带风暴(台风)的影响,平均每年损失达30多亿元。

(3)环境灾害。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灾害叫环境灾害,如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酸雨、噪声、全球性气候异常等。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被认为是当代世界的三大环境灾害。从我国的环境质量来看,主要是城市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硫和尘埃的浓度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国500多座大中城市中,约有1% 的城市符合国家一级卫生标准,属于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水污染同样严重,对全国500多条河流的调查表明,有80%的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全国各个城市范围内河段的污染就更为严重了。虽然噪声污染一般不会致命,但对人体的伤害却十分严重。据估计,我国有20-30%的工人处在强噪声之下,上亿人受到噪声的严重干扰,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公害之一。

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许多自然灾害的形成,打上了人类的“记号”:有的纯粹是人为原因,人们对环境、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掠夺性开发而引起的。如水土流失、洪水灾害、滑坡、泥石流、酸雨等;有的是人类活动触发的,如过量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特别是沿海地区,还发生海水倒灌的现象,使地下水咸化,重庆井喷事件给了我们沉重的教训;有的则是人们对灾害防范不足或处理不当,致使灾情加重,而酿成诱发性的灾害。如对台风、地震的预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防治,成为隐患。由此看来,地球上发生的许多自然灾害,同人类活动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有关,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3、现实和大自然的惩罚使得人类变得理智起来,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意识到,过度开发土地和放牧,过量砍伐森林,大量排放废弃物,导致环境被破坏,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发。我们要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和生态意识,自觉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预防和应对溺水事故(教案)

中小学生公共安全健康成长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预防和应对溺水事故

合川区龙凤镇中心完全小学 陈毅

一、教学内容:

预防和应对溺水事故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溺水事故的有关内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事故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再现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溺水事故的危害;通过角色模拟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溺水事故的处理,学会处理溺水事故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溺水事故危害的过程中,震慑学生心灵,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改正不良的安全行为习惯;通过角色模拟扮演,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溺水事故影视资料、救生圈、竹竿、木板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看溺水事故影视片

1、组织学生观看溺水事故影视片。

2、师谈话引入课题。

中小学生公共安全健康成长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师:青少年安全事故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同学们刚刚看到的溺水身亡。整个重庆地区,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30至50名中小学生死于溺水。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就这样枯萎,无数个家庭因此破裂,无数位父母为此悲痛欲绝!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而且相当脆弱。我们应当视自己的生命为最宝贵的东西,应当时时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怎么才能预防和应对溺水事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讨论学习的课题。

(二)活动二:讨论游泳溺水的原因和注意的问题。

1、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等。

2、组织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三)活动三:溺水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

中小学生公共安全健康成长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师讲解为什么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教师详细讲解急救步骤: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掰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第二步: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师讲解口对口吹气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病人仰卧,即胸腹朝天。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中小学生公共安全健康成长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师讲解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拨打120,接通后讲清楚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和病人的主要病情或伤情,提供联系方式并派人等候、引导救护车到现场。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3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1人扮演打急救电话。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四)课堂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遇到溺水事故能沉着应对,正确参与救护。

第四篇:小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办法

小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办法

1、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古往今来,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灾难事故总是不断发生,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虽然灾害事故不可能完全消除和避免,但是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灾害事故是可以防范的,有效的防护措施能降低灾害事故所带来的损害。面对自然灾害,你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救吗?

(1)洪水中的自救

暴雨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用红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如果我们家住在底层则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移到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适合飘浮的物品,作水上转移。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了,我们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作暂停避险。但千万不要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向外界求援,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告诉他们我们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如洪水继续上涨,我们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救生器材从水上转移逃生。找一根比较结实且足够长的绳子(也可用床单、被套等撕开替代),先把绳子的一端拴在屋内较牢固的地方,然后牵着绳子走向最近的固定物(例如树、水泥柱等),把绳子在固定物上绕若干圈后再走向下一个固定物,如此重复,逐渐转移到地势更高的地方。

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2)台风中的自救

伴随着台风带来充足的雨水的同时,台风也总会造成各种破坏,由于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所以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到来时,我们要尽可能待在屋里,尽量不要外出行走,更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游玩,不能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滩游泳或驾船出海,更不能去海边观潮。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或者戴上头盔。行走时,应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稳,顺风时绝对不能跑,否则就会停不下来,甚至有被刮走的危险;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走到拐弯处,要停下来观察一下再走,贸然行走很可能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则极易被刮倒或落水。遇到危险时,及时拨打求助电话(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110、119等)求救。

(3)地震中的自救

地震很少发生,一旦发生将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就会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为了能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我们应当掌以下应急的自救方法:

突然发生地震,如果我们在房内,要及时躲到两面承重墙之间,如厨房、厕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坚固家具的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同时用被褥、枕头、棉衣、脸盆等物品护住头部。千万不能在窗户、阳台附近停留,更不能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待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移出室外或者等待救援。

发生地震时,如果我们在公共场所,不能惊慌乱跑。要冷静下来,观察周边环境,马上躲到离自己最近而且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绝对不能停留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的地方,更不能跑进建筑物中去避险。如果地震后我们不幸被埋在了废墟中,应先想办法清除压在身体腹部以上的物体;同时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以防止烟尘窒息;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听到外界有声音时,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器具向外界求援,例如用金属、石块等硬物相互撞击,或大声呼救,但要注意保存体力,以避免体力过早耗尽。万一不幸被砸伤,对于少量流血的伤口,一般不需要进行处理。如果伤口出血较多,可用清洁的纱布、绷带或手绢等进行包扎,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2、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做贡献。

保护环境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我们青少年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因此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当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①对一次性物品说“不”。为了方便,现代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随处可见,如一次性纸杯、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拖鞋,还有塑料袋等等,当我们享受一次性物品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改善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平时生活中多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如布袋、陶瓷餐具等),坚决向一次性物品说“不”。②提倡节约,保护环境。要节约用水。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离不开水。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们应当珍惜我们的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要节省文具用品。作为学生,文具用品与我们息息相关,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同样是我们环境保护的一种贡献。比如,制造铅笔需要木材,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双面使用纸张,就会使纸张的使用量减少一半,当然也就减少了一半的废纸产出。③自我约束,保护环境。我们要自觉做到不燃放烟花爆竹;倡步行,骑单车;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很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而大量烟花爆竹的燃放会释放大量烟尘,同时产生很多垃圾,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步行除有利于环保外,也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和调适,骑自行车可节省土地资源,而且

没有污染;由于不当的旅游活动,我国的一些自然保护区正遭到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压力,我们的任何活动都应在核心区之外进行

第五篇: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卫生常识与个人卫生

一、说教材

1、说地位,作用,知识点,能力点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在经历“非典”、水灾、地震之后, 我国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普及应急健康知识, 可以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和因心里失衡造成的自我伤害。健康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起到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好的作用。而不论何种教育都要从小抓起,安全更是如此。本节内容主要帮助学生树立卫生预防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2、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

能力目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主动关注身边的卫生现象,养成对卫生负责的态度,形成正确的卫生观。

3、说重点难点。

为了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卫生观,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乡下现实乡下生活的需要和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实际实际,重点是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难点在于生活中如何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且形成正确的卫生观。

二、说教法

卫生是一个现实而又很大的范畴,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更过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东西,通过他们的观察去体会,引导得出结论再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去认真对待生活。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几张不好的卫生现象让学生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很多垃圾。了解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第二、污染空气。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体。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死亡。

第四、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第五、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所以我们要讲究卫生。从而引出本课的内容,板题,读课题。

(二)、教学过程

过渡:的确,讲究卫生是很重要的,那么,老师问同学们了,你觉得我们出了家门,出了教室,你觉得怎样讲究卫生呢?你发现了什么不好的现象吗?就吐痰来作一个小小的了解,说说危害。据科学测定,一个健康人的痰中也有上百个细菌,在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的痰里,每毫升就有10万个左右的结核杆菌,这种病菌生命力很强,在阴暗、潮湿、不见阳光的地方,生存期可长达7-9个月。如果结核病人不是吐痰入盂而是吐在地上,痰干结后,结核杆菌就会随灰尘飘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了结核杆菌就可能生病。痰、鼻涕要吐在痰盘里,或吐在纸巾里丢进废物桶。然后总结:卫生你我他,为得是大家。出示

(1)公共卫生常识

维护公共场所卫生,需要做到“五不”:

①不随地叶痰。痰、鼻涕落到地上,经晒干或风干,细菌、病毒漂浮空中,会传染给别人。据科学测定,一个健康人的痰中也有上百个细菌,在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的痰里,每毫升就有10万个左右的结核杆菌,这种病菌生命力很强,在阴暗、潮湿、不见阳光的地方,生存期可长达7-9个月。如果结核病人不是吐痰入盂而是吐在地上,痰干结后,结核杆菌就会随灰尘飘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了结核杆菌就可能生病。痰、鼻涕要吐在痰盘里,或吐在纸巾里丢进废物桶。

②不乱丢果皮纸屑、废物。乱丢果皮、纸屑、废物,有碍环境美化,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还要养成不乱扔污物的良好习惯,把瓜果皮核、纸屑、废物等扔到垃圾箱里,坚决杜绝把垃圾往地上扔、往阴沟里倒、往河里倒等做法。无数事实证明,凡是把污染推向别人、推向社会的,最终也将危及自身,因为人类的环境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我们每个公民在对待卫生的问题上一定要树立起大卫生的观点。

③不损坏公物和乱画乱刻,影响公共场所环境美化。每个公民都要讲究、维护公共卫生,建设整洁、卫生、优美的大环境。对一些与市民生活和城市环境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如路灯、垃圾箱、花木盆景、景点小品、路标指示牌等既要精心保护好,还要敢于同不爱护公物的行为作斗争。

④不随地大小便。粪便中带有许多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随地大小便,既不卫生,又会传染。

⑤不践踏和采摘花木。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水土、减弱噪声、保持生态平衡的效能,人人都应当养成爱护木的良好习惯。

过渡:在前段时间啊,我们家乡有好多的蘑菇,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的呢?引出吃了后会中毒,所以说人么常说:病从口入啊!就你知道的身边的同学,你觉得他有哪些饮食方面的不良习惯呢?总结: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身体摄取必需的各种营养素,满足身体发育和各种活动的需要,有利于健康。该如何讲究呢?

(2)饮食卫生常识

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②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③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④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⑤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三无食品饮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⑥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⑦定时定量。三餐分配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⑧不要暴饮暴食。节日期间,暴饮暴食、无规律饮食都易引起消化不良。

确实啊!也是前段时间,学校很多同学感冒了,感冒过的同学举手,说说感冒给你带来的麻烦,你从中有和感想?那么既然感冒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麻烦,就没有办法去解决吗?是不是感冒了去打针就可以了,谁还有更好的办法呢?如果学生说不出,就这么说;老师告诉你“秘诀”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出示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

(3)、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A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呼吸道疾病作为儿童最常见的易发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也倍受儿童家长的关注。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在预防方面应注意的

事项有:

①在气候变化剧烈、疾病流行的时节少到公共场所,以避免病菌侵入和感染;

②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③平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④提倡用冷水洗面,洗浴尽可能用凉水,以达到刺激皮肤、增强适应力;

⑤饮食上注意多清淡、少油腻;

⑥使用肺炎疫苗,增强肌体的抵抗力;

B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肠道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一年四季中都有流行,但以春夏及秋季发病较多。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细菌性痢疾(菌痢)、伤寒、霍乱等疾病。病原菌常污染蔬菜、瓜果、水产品等食物以及水源、日用品、玩具和人们的手,苍蝇、蟑螂是重要的传播媒介。若人们不注意卫生或有不良的卫生习惯,病菌就会随手、食物、饮用水等经口而感染。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重点在于加强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要做到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接触和护理病人后要用消毒液(84消毒液或万消灵)洗手。不喝生水,不食不洁净的瓜果,不吃腐败变质或苍蝇叮过的食物,不生食海(水)产品,隔夜饭菜要煮透,要尽量避免在校外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的摊点及小吃店进食。此外,要注意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做好垃圾及污水的处理,灭蝇、灭蟑。

拓展:你觉得自己身上有哪些不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你会怎么去做呢? 那么是不是学习好的同学即使卫生习惯不好也可以呢?同学们,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是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展现。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卫生,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只要人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世界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假如你看到了有人乱扔垃圾?你会怎么办?你会说些什么,你会做些什么?

下载公共安全教育5---《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安全教育5---《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防自然灾害教案

    预防自然灾害教案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2.震中——避震(1)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2)室内避震——......

    科学应对自然灾害教案

    科学应对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认识自然界中的一些自然灾害。2.地震发生是怎样保护自己。3.知道怎样减轻热带风暴的危害。4.知道外出时如何避免遭受雷击。教学过程:一、认识自然......

    预防和应对溺水事故(大全五篇)

    预防和应对溺水事故 三界镇中 王成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溺水”的有关知识,特别是造成溺水事故的原因,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事故的基本......

    预防踩踏事故的安全教育教案(★)

    预防踩踏事故的安全教育教案 三(2)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踩踏事故的前因后果及防范措施。 2、通过班会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措施,提高珍爱生命的意识。......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案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案 六一 教学目标: ⒈初步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⒉学会用调查访问等方法搜集资料,学会归纳整理资料。 ⒊了解我国......

    预防中暑事故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教案之二预防中暑事故安全教育 单 位:学员 三旅 二营 授课人:刘 爱 勇 职 务:教 导 员 时 间:二〇一二年九月 课 题:预防中暑事故安全教育 授 课 人:刘爱勇 授课对象:全......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教育,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台风、雷击、泥石流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形成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提预防自然灾害和自我救......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