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徐滨士将军发言稿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首先对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
载人航天事业是我国国防科技的重大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集多种尖端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航天员系统是七大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苛刻的航天员选拔以及多年的严格训练外,航天员的医监医保及生命保障是重中之重。
面对太空中失重、超重、强震动、强辐射、超真空以及消失的昼夜差等恶劣环境,如何保障航天员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身体健康且能有效地开展工作,是摆在广大科技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军航天军事医学科技工作者在航天员的健康保障上进行了专项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胡文祥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针对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的骨钙流失问题;针对航天员进入太空后约90分钟绕地球一周,打破了地面24小时一个昼夜的规律,造成航天员生物钟紊乱,从而导致严重的时差不适和失眠问题;针对航天员在太空中宇宙射线、太阳辐射以及各种粒子流等辐射给航天员造成的体内自由基增加进而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问题;针对航天员在太空旅行,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各个生理系统都会处于紊乱状态,而且生理代谢不完全正常等一系列问题,日夜攻关,设计了科学的“0+3”健康保障方案,配套研制成功了航天牌强军康系列产品,一举攻克了这一航天军事医学难题。
今天我们在航天城启动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就是要通过这次活动,将航天军事医学高科技成果进一步推广应用,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
第二篇:2011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启动大会简介
盛夏的航天城,花香树绿,风光秀丽,令人陶醉。
为宣传普及航天军事医学高科技成果,为进一步推广0+3健康保障方案及航天员健康保障品强军康,造福民众健康,2011年7月10日,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中国医药保健研究会、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华养生文化研究会、解放军总装备原军事医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物理有机与药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在中国北京航天城隆重召开“中国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报告会暨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启动大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原副主任李恒星中将,国务院参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总工程师张纲先生,总装备部装甲兵工程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将军,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原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冀胜将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著名病理学与防原医学专家王德文将军,中国生命关怀学会名誉会长李家熙高级研究员,总装备部原军事医学研究所所长、首都师范大学物理有机与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胡文祥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有机实验室主任王来曦教授,总装备部试验装备物资采购局副局长王仁田大校,中国医药出版社原社长余传隆教授,《中国党建报》主任汤志荣,《农村金融时报》主任伍洪,中国新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明新教授,总装备部后勤部油料军需物资局王增田大校,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李庶心教授,中华养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乔得径先生,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明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马宇衡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
大会由总装备部实验装备物资采购局副局长王仁田大校主持。
国务院参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张纲首先致辞。他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关注民生。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就是实实在在关注民生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希望以强军康为代表的航天军事医学高科技成果,转化成社会效益,造福民众健康。
总装部原军事医学研究所所长、首都师范大学物理有机与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胡文祥教授做《航天军事医学进展与强军康研发》的主旨报告。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明教授做《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应用概况汇报》的专题报告。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有机实验室主任王来曦教授做《糖蛋白研究最新进展》学术报告。
国务院参事张纲宣布活动启动,并为活动授牌。徐滨士院士、陈冀胜院士、王德文将军等共同按动启动球,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正式启动。胡文祥教授宣读活动任命文件,周广彬秘书长宣读活动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将军、陈冀胜将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王德文将军,中国生命关怀学会名誉会长高级研究员李家熙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有机实验室主任王来曦教授等分别讲话,对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的开展表示大力支持,并对航天员0+3健康保障方案,及强军康独特的设计理论和四大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陆婉珍、赵玉芬、周其林三位院士发来贺信,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
大会上,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组委会领导向参会的院士、将军、专家赠送了航天员健康保障品强军康。
大会后,参会代表还参观了航天员训练中心,并与航天员刘伯明、费俊龙、景海鹏等合影留念。
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是民生工程
国务院参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总工程师张纲
值此建党90周年大喜的日子里,中国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报告会暨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启动仪式在庄严神圣的中国北京航天城隆重举行,首先请允许我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载人航天笑傲苍穹,丰功伟绩气贯长虹。载人航天工程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整体系统最为复杂、质量与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重点工程。载人航天受到历任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科技队伍建设、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非常关心、非常重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以惊人的毅力勇气、以非凡的聪明才智,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要更加积极关注民生。今天我们报告会和巡展活动,就是实实在在关注民生的工作。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就是把有限的,和世界工业国家比较,我们目前还处于先进的、为数不多的科技成果,要尽快地转化为我们的实际应用。我殷切地期望,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把类似像强军康这样的一系列航天军事医学科研成果,在转化成社会效益的时候,我们还要创立自己的品牌,为中国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做出我们实实在在的贡献!
徐滨士院士、陈冀胜院士、王德文将军等按动启动球,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正式启动。
国务院参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总工程师张纲为活动授牌。
总装备部科技委原副主任李恒星中将到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图中为李恒星中将。
第三篇: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胡文祥博士发言稿
载人航天是一项涉及领域广泛,整体系统复杂的大型高科技工程。其中航天员系统是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关键。我们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攻关,成功设计出0+3健康保障方案,研发出航天员健康保障品强军康,从而确保了航天员身体健康,圆满完成飞行任务。另外,我们科研团队,还研制出了火箭推进剂防护系列、军用应急水,有效保障了航天部队地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航天员0+3健康保障方案
太空环境会造成航天员自由基等毒素过剩,失重环境导致航天员骨钙大量流失,太空飞行导致航天员血液血管病变、生理代谢紊乱、衰老加快、免疫力下降,变更的昼夜差引发的航天员生物钟紊乱等健康方面的技术难题,依据药物设计四原子规则和组合分子设计理论,从整体入手,系统解决航天员健康难题的方案,即航天员0+3健康保障方案。
“0”,即实现体内毒素接近零。毒素是对人体健康的最大威胁。如果能及时、有效排除体内毒素,就能保护人体脏腑、四肢百骸不受侵害,从而大大提高机体吸收力,增强免疫力,源头防治各种疾病,最大限度保障肌体健康。实现体内毒素接近零是健康的基础。
“3”,即三个健康保障。骨骼健康保障,解决航天员骨钙流失问题;血液血管健康保障,解决航天员血液血管病变、衰老加快、免疫力下降问题;良好睡眠保障,解决航天员生物钟紊乱、失眠问题。
如果能保障航天员的骨骼健康、血液血管健康以及良好睡眠,就能保障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强军康是在0+3健康保障方案的基础上,依据药物设计四原子规则和组合分子设计理论,采用首创协同组合催化技术,并运用纳米技术、细胞化学技术、冷冻升华技术等四大技术,研制的高科技产品。强军康系列产品被广泛用于航天部队、国家三个卫星发射基地、远洋测量船等部队官兵的健康保障。值得强调的是,航天员0+3健康保障方案,对广大中老年人同样有效,而且效果更快更好。
火箭推进剂防护系列
1、特种防护服、特种防护面具。应用于三个火箭发射基地,应用于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等六家治疗非典定点医院医务人员的防护,应用于沈阳军区某部进驻刚果维和部队。
2、火箭推进剂中毒快速检测技术及设备。被定向应用于三个卫星发射基地,用于快速检测空气当中是否有火箭推进剂渗漏,保障了发射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解毒气雾剂。被定向应用于三个卫星发射基地,一旦出现火箭推进剂渗漏,威胁发射人员生命安全,可以快速解毒,为保障基地工作人员生命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军用应急水
在不改变水的性质前提下,运用高科技改变水的分子结构,把水进行压缩,使得300ml军用应急水相当于2000ml普通水。这项科技成果对部队执行任务、抗洪抗震救灾、医疗紧急救援,尤其是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重要意义。非典时期,军用应急水被广泛应用于北京非典定点医院的医务人员,为抗击非典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