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动机团体心理辅导
我的未来不是梦
——学习动机团体心理辅导
【活动目的】
本活动是针对一些缺乏学习动机和目标意识的高中生而设计的。我校学生基础较差,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麻木于学业失败状态,不敢尝试,不愿意付出努力,自控能力差,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因此,在期中考试后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激发学习动机的团体心理辅导,恢复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懂得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并学习一些如何达到目标的具体方法。
【活动准备】
音箱、音乐、玻璃杯1个、笔20支、书签若干、白纸20张、复印资料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
二、跳出你心中的高度
1、跳蚤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跳蚤的弹跳力是惊人的。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会立即跳起,高度甚至可以超过其身高的400倍。跳蚤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
但是,在实验室里的跳蚤,却让我们看到了另外的情形。心理学家用跳蚤做过有趣的实验。把一只跳蚤放进一个玻璃杯里,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又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放进后立即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跳起来又重重地撞在玻璃上。跳蚤十分困惑,但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地跳一次次被撞,连续多次后,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的跳动。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在原来的高度继续地跳。三天以后,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分享环节:请大家交流分享一下你对这个故事的感想。
2、故事感悟
跳蚤跳不出杯子,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撞到玻璃罩的经验,让它习惯了,麻木了,认为自己已经不可能再跳出杯子。更可悲的是,即使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它却连再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了。玻璃罩已经在潜意识里罩住了跳蚤的心。一句话:跳蚤的能力被自己心中的“玻璃罩”罩住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呢?经历多次的失败之后,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一再地降低自己成功的目标,甚至放弃自己,不再追求成功。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它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就这样,我们害怕去追求成功,心甘情愿的做一个所谓的“差生”。我们就像那只跳蚤一样,在心里默认了一个“高度”,认为我不可能超越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提问环节:跳蚤还能跳出这个杯子吗?大家认为跳蚤还能跳出这个杯子吗?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去。
如果我们就是那只跳蚤,我还要不要跳?我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你的酒精灯在哪?你
1的当头一棒在哪里?
3、不做自我设限的跳蚤
提问环节: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当你的孩子正在学习走路时你会给他几次机会允许他摔倒? 你会在他跌倒十次之后,让他改坐轮椅吗?(为什么)
还是只给他二十次学走的机会,若还学不会走路就要他放弃?(为什么?)
或者当你身边有五十个人叫嚣着劝你放弃,你就决定让他坐轮椅呢?(为什么?)好!现在我郑重地告诉你:你的父母和老师对你很失望,你愿意放弃自己,从此在“轮椅”上过一辈子吗???你认为成功是不可能的,成功是你没有办法做到的吗???
我这里有两份不同的礼物,认为成功是不可能的,愿意一辈子坐“轮椅”的同学请到我的左手边,送你一个标签——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同学请到我的右手边,同样有礼物送给你们。(精美书签:我不再是自我设限的跳蚤!我有尝试的勇气!我相信,我能行!我努力!)发放完书签,请队员们逐个逐个地大声喊出:“我不再是自我设限的跳蚤!我有尝试的勇气!我相信,我能行!我努力!”(要做到大声地自信地,大家不满意的话还要重新喊)
喊话环节结束后,接着导师问队员们:你是无可救药的差生吗?(臭皮鞋奖)如果我们是父母,我们总会给孩子无数次机会,直到他站起来,学会走路为止!因为我们知道凡事没有永远的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所以,我们也要给自己机会去尝试,去努力。
三、游戏活动:未来畅想曲
1. “看未来”游戏
导师:同学们,你们设想过自己的未来吗?自己将成为怎样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取得怎样的成绩?„„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看未来。
(关掉灯光,拉上窗帘,悠扬的音乐背景)
导师:“请大家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身体放松,情绪放松,静下心来,平稳呼吸。我会带着大家进入一个心灵的历程,当你遇见你那个未来的时候,请你好好地享受那种感觉,同时在心里面默默地描绘出来。”
“每一个人都从过去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将来。大家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前进,前进。看到了一些你曾经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时间在慢慢地流逝,3年了,你看到了3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做什么?”(稍作停顿)“时间在慢慢地流逝,6年了,你看到了6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哪里?你又在做什么?”(稍作停顿)
“我们继续前进,时间慢慢地流逝。12年了,这时,你又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稍作停顿)
“再往前走,时间不断地流逝。18年了,我们又看到18年之后的自己,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是否取得成绩?少年时的梦想是否实现?”
(停顿一会儿)“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回到现实。”(导师在讲导语时,要做到声音低沉、平稳、缓慢,留有空间,令人产生联想)
2.交流分享活动
先以8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看未来”的经历。交流时可提出这些问题:看到自己的将来了吗?看见了什么?如没看见,想一想,为什么看不见?然后请几位队员参加团体交流。
3.画生命线
导师:在看未来的环节中,每位队员看到的景象并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理想是不同的,实现的程度也不一样。部分队员并没有看到自己的未来,部分队员已经模模糊糊地看到
了未来的自己,但不够清晰。那么接下来这一part我们再来一个游戏,画生命线,一个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自己未来之路的游戏。生命线是个什么东西呢?生命线是你我都有的东西,人手一份,不多不少。人间有多少条性命,就有多少条生命线。生命线就是每人生命走过的路线。
(1)准备
好,下面请大家备好一张洁白的纸和一枝红蓝笔(颜色用来区分心情),先把白纸摆好。在纸的中部,从左至右画一道长长的横线,多长呢?随意,长短皆可,你可按照自己的喜好决定。然后给这条线加上一个箭头,让它成为一条有方向的线。然后,请你在线条的左侧,写上“0”这个数字,在线条右方,箭头旁边,写上你为自己预计的寿数。可以写68,也可以写100。此刻,请你在这条标线的最上方,写上“XXX的生命线”。
(2)一个小故事
一个是国外某著名学府在硕士毕业的典礼上,让大家填写自己的人生理想,其中只有百分之三的人有明确的志向,其余的人,有的朦朦胧胧,有的干脆就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若干年过去了,学校把学生们的发展情况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有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取得的成就要辉煌很多。这所学府的名字叫做哈佛。
(3)我的生命线
导师:返回你的生命线。请你按照你为自己规定的生命长度,找到你目前所在的那个点。比如你打算活75岁,你现在只有18岁,你就在整个线段接近四分之一处,留下一个标志。之后,请在你的标志的左边,即代表着过去岁月的那部分,把对你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用笔标出来。比如七岁你上学了,你就找到和七岁相对应的位置,填写上学这件事。注意,如果你觉得是件快乐的事,你就用红笔来写,并要写在生命线的上方。假如,十岁时,你的某位亲人朋友不幸离世了,她的离世对你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你就在生命线十岁的位置下方,用蓝笔把它记录下来。依此操作,你就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了自己在今天之前的生命历程。展示“黄翠的生命线”,然后请队员们开始画从0岁至今的生命线。
导师:过去时的部分已经完成,你要看一看,数一数,在影响你的重大事件中,是位于线的上半部分较多还是下半部分较多?也就是说,是快乐的时候比较多,还是痛苦的时候比较多?以前的事已经发生过了,哪怕是再可怕的事件,也已过去,你不可改变它。如果你不甘心,可以尝试从现在起改变。
导师:完成了过去时,我们进入将来时。既然是一生的规划,你有什么想法就一股脑儿地写出来吧。在你的坐标线上,把你这一生想干的事,都标出来。当然,在将来的生涯中,还有挫折和各种意外,比如父母的逝去。不妨一一用黑笔将它们在生命线的下方大略勾勒出来,这样我们的生命线才称得上完整。团队分享环节
四、目标分解
导师:在大家的生命线上,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做了设想,设想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大家知道目标对于我们自己有什么意义吗?下面请看一个实验,关于目标的实验。
(1)情景讨论:目标是海上航行的灯塔
材料:在一个跳高实验中。实验对象被分成两组,第一组,教练每天都给运动员确定不同的跳高目标。另一组不确定具体跳高目标,完全随运动员自己的意愿,想跳多高就跳多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有目标的一组与无目标的一组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小组讨论:两个组的跳高成绩为何出现明显差异?
导师总结: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人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心理到生理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生活就是盲目的,人就不会运用和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就会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确定积极的人生目标,能帮助我们掌握自己的生活,最
大限度地开发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剥洋葱
大家吃过洋葱吗?它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自由发言)
恩,洋葱里面有很多层,一层又一层地包裹着,可以逐一剥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梦想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很难一步到位,但是,我们可以分阶段来接近目标,就像剥洋葱一样。在生命线里,大家都清晰了自己的长期目标,长期目标的实现需通过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来完成,目前来说,大家的短期目标是考上大学,那么我如何去实现?分几个阶段去实现?怎样分解这个考上大学的目标?此刻我做什么?比如说我现在处于班级倒数第3名,我要努力争取一个月内进步到倒数第8名等等。大家认真地思考一下,下面请大家开始为自己剥洋葱。(时间为五分钟)
1、撕纸游戏
游戏后,团队交流分享
2、制作时间馅饼
导师:通过刚才的撕纸游戏,大家发现原来我们并不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只是有太多可有可无的事情夺走我们的时间,就像在游戏中捡回被撕掉的时间一样,我们也可以自己创造时间,如果说一天24小时是一个时间馅饼,那么你打算如何分配它们?下面请大家根据百分比制作活动时间馅饼。
3、团队分享交流
六、祝福与道别
第二篇:心理团体辅导学习心得体会
团体心理辅导学习心得体会
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
冯中友
今天的培训内容是团体心理辅导,从没参加过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的我感到漠然,不知团体心理辅导是啥东西?然而通过今天的团体心理辅导课,使我豁然开朗,收益菲浅,学到了不少知识。
本次培训,我在培训的课程与对象、课程学习四种观念、团队辅导的动力要求与教学原则等方面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培训中,我们通过找另一半、小组展示、内外圈交流等活动及游戏,去积极的参与并认真体验感知,并在规则中互相认真的倾听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鸣,感受对方的心声,了解其情况,认真完成培训的目标任务,去提升相关的能力。
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时间,体验的活动也不多,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些体验中收获颇丰。尤其是像我们一样战斗在第一线的班主任来说,面对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任务艰巨。此次培训,我认为在班主任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两点:
一、不断提升自我,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尤其是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有策略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才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
2、老师虽然学过一些教育心理学,但面对层出不穷的学生问题却是处理乏力。只有不断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3、教师还应具有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要积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二、时刻关注并积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学习、生活、成长与成才,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并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1、从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排除不良的情绪等方面,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平时要注意细心观察学生,要能够平等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认同不同意见的分歧,创造一个谅解和宽容的气氛。
2、尊重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我们可以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与学生交流学习、生活,与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
3、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通过班队会课,定期地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烦恼说出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大家一起分析、探讨、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一部分学生的心理上焦虑和压力及时地得到一定的宣泄和疏导,也使得他们可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当然,短暂的学习时间,肤浅的认识,还不足以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技能与策略。
第三篇:心理团体辅导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团体辅导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通过上心理团体辅导课,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本次心理健康的学习培训,我收益匪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心理学产生无限的崇敬,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着更美好的期待。在辅导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鸣,感受对方的心声,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
辅导中的“小鸡长大”游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从老师们对游戏不同的态度中,我看到了大家不同的心态。有的老师害怕失败而从中途退出,有的老师不按规则游戏,有的老师随波逐流不坚持自己的原则。她们都害怕成为被瞩目的失败者。而我作为一只没有长大的小鸡,体会到了顺利赢得游戏的人所体会不到的感受。虽然输了,但我的心态很平和。在游戏中我一直想长大,但我不能左右自己猜拳的结果。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人生,即使我们很努力了,却不一定总是胜利,面对失败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我认为应该是理性、释然、输得起!所以本次培训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以下两点: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十二年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
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1、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并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按能做到心理学的要求办事。并注意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师生关系时为学生在为人处事与人际交往方面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师者当为范。
2、一定要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3、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努力做到教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二.时刻关注并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学习、生活、成长与成材,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并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下是我在此方面的一点粗浅的见解:
1、应从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排除不良的情绪等方面,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平时要注意细心观察学生,要能够平等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认同不同意见的分歧,创造一个谅解和宽容的气氛。这样的话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地发现学生身上的存在心理问题。然后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定,并拟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从而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发展成长。
2、尊重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我们可以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与学生交流学习、生活,与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
3、我们应该明白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要靠老师的耐心教育,更重要的是靠家长的悉心栽培,因此家长的心理健康也相当重要。很多家长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是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的。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孩子更要特别留意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4、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可以通过班队会课,定期地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烦恼说出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大家一起分析、探讨、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一部分学生的心理上焦虑和压力及时地得到一定的宣泄和疏导,也使得他们可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我觉得收获特别的多,对自己的帮助也很大。也让我明白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做基垫,自如的交往能力为桥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充分的知识储备为先导,以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为理念,踏踏实实地落实心育目标!
第四篇:团体心理辅导
二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一、辅导缘由: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教会他们换位思考。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二、初步分析:当回“坏孩子”
“坏孩子”这个称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排斥和反感的。许多孩子在被老师和同学贴上这个标签之后,并不能马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会将问题的根源放在这些给他指出问题、贴上“坏孩子”标签的老师和同学身上。这样一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当坏孩子的害处与自身上存在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学会担当、学会负责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换位思考的体悟行为,恰恰能在培养小学生管理自己、解读自己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换位思考,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做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好孩子。本活动试图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
2.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品
五、辅导方法: 体验法、推理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被人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吗?生答:“不愿意!”但是今天老师要同学们做一回坏孩子,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去寻找他们隐藏起来的心灵轨迹。” 2.课堂操作。
(1)词意接力
①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在两行处写上好事、坏事。
师问:“好事你会做吗?坏事你会做吗?”,生答:“好事我会做,坏事我不会做。(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师问:“好事你喜欢做吗?坏事你喜欢做吗?”,生答:“好事我喜欢做,坏事我不喜欢做”(师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
师问:“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读书、学习、游戏……(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好孩子的行为)” 师问:“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迟到、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坏的事情)” 看来同学的回答都很符合老师的口味。那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师问:“有哪些同学迟到过三次以上的?”,生超过半数举手(大多数都有过一些不好的行为)。
师:既然同学们在看待“迟到”这件小事上,都觉的错误可以一犯再犯,是不是老师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这件事情呢?生摇头。
师:既然同学们摇头,那就是说明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师问:“破坏同学的物品是不是做坏事的行为?”,生答:“是的!”
师:既然同学们都觉的这样的行为是坏事,并且从多次“迟到”的现象上来看,那同学们肯定就是喜欢迟到喽。回过头来看,前面同学们自己也说过了:“迟到是一件坏事”。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喽。生摇头。师用相同的方式举出其他同学们经常会犯的小错误。老师讲其夸张地表现出来。
②小组评议: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确了一个道理:“凡是小错误重复地犯了许多次,就会使小错误变成一件坏事。而同学们平时都害怕自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同学们就这个道理讨论一下是否自己站在坏孩子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着这样活着那样的坏习惯?
③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并且开始学会以第二人称“他”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2)“做一会坏孩子”评选活动。
①教师接着前面的内容,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让学生自己
举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学生举出了一系列坏习惯。小组讨论: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一件坏事做,你会做哪一件?
生:摇头。
师:同学们都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了吧?
生:带来了。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每个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想办法进行破坏。
生:不要(有的甚至情绪很激动)
师:既然同学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在面对平时遇到的不良行为时应该熟视无睹还是加以劝告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做了一件坏事后是否想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或者说假如你曾遭过坏孩子的破坏,你的心情是否很开心呢?
②全班交流:选出一名不想体验当坏孩子感觉的同学,让他讲讲自己的内心想法。
总结和建议: 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使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到问题产生时发生困惑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一次做“坏孩子”的特殊体验,了解到这些问题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引导。
课外作业 :从现在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事情的主要原因,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替对方做一些考虑,同时能够在设想中体会到坏习惯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将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继续坚持下去。
四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尽管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游戏仍然是小学儿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带有表演性质的游艺活动对小学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发展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化装舞会正是适宜的活动形式。小学儿童通过参与准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通过主动邀请教师和同学参加舞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成功地举办化装舞会,有助于增强信心和勇气。目的要求
1.通过舞会培养小学生与别人交往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2.通过舞会,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化装舞会所需要的头饰、面具和伴奏音乐带等。
操作过程
1.导人课题。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希望有好多好多知心朋友,可是我们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会害羞,不好意思与人交谈,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使自己身边缺少友好的伙伴。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舞会,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交上更多的好朋友。”
2.活动与训练。
(1)宣布舞会开始,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头饰、面具戴在头上。“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用不着害羞,要大胆地去邀请对方跳舞,注意跳舞时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要问别人的名字。(”音乐起,舞会开始,要督促帮助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同学寻找舞伴。)
(2)两曲过后,音乐暂停片刻,教师提问:“你觉得乐曲好吗?现在你的心情怎样,好吗?”
(3)继续播放音乐,希望大家放开胆量,尽情地跳舞。
(4)几曲过后,教师再问:“想一想,你与几个舞伴跳过舞?在跳舞中交谈些什么?你与对方交谈时轻松吗?高兴吗?你最满意的舞伴有几位?使你感到满意的是什么?”
(5)音乐再起,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寻找舞伴时应当注意哪些社交礼仪?自己做得如何?可邀请教师共舞。
(6)当一首乐曲进行过半时,突然停止音乐,请大家拿掉面具,前后左右互相看一看,对方是谁?(惊讶,大笑)教师:“①你的舞伴原来熟悉吗?如果不熟悉,请谈谈你们现在交往得怎么样?②与老师共舞,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跳得好吗?你感到拘谨吗?”
总结和建议
事实表明,只要我们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尝试,就会发现与人交往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能充分注意到社交场所应有的礼仪,就会顺利交往。我们今天的舞会开得很成功,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
第五篇:团体心理辅导
第四单元
单元目标: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并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然后谈自己的感受,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活动对象:在校大学生
活动时间:2009年11月22日9:00—11:00活动地点:东区团体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开始,让大家做一个热身活动,让成员进入活动状态。
一、热身游戏——:哑口无言1、2、3、目的:学会通过非语言的形式理解他人的感受 时间:约30分钟 操作:全体围城一个圆形,然后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一周内生活的感受,是疲乏、兴奋,还是焦虑、烦闷。然后每人用手势和表情,体态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其他成员猜猜动作和表情反映的感受是什么。被猜测者说明他人的猜测是否正确,为什么?通过
练习,学会从他人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理解他人,训练自己敏锐地观察他人的感受的能力。
二、心理情景剧
1、活动目的:这场情景剧主要是针对大家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提
出的,如何与别人自信顺利交往并且融洽相处,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有些人在社交的过程中会出现自卑、恐惧的心理,轻微的症状表现为面红、流汗、颤抖、重度的则会发展成自闭,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2、3、时间:约70-100分 操作 : 在活动开始前,领导者先让观看演出的成员营造真诚和信任的气氛。社交恐惧 :最普遍的特定社交恐惧是公开演讲恐惧症,是对公开演讲或表演的恐惧,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怯场。其他的像是害怕公开写作、害怕脸红、害怕公开吃东 西害怕使用公共厕所等。
扮演:心理情景剧:1)选班委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竞选他们想当的班委,下面的人扮演一个班。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2)面试:苏宁电器招募促销员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先做自我介绍,勇敢的说出自己的优点,下面的人扮演招募者。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讨论:同学们都对此问题深有同感,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紧张和不自然的感觉,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心理问题,应该好好对待„„
指导: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与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也有可能是自己希望自己能表现的很好,反而造成了压力过大而不自然。大家觉得对于轻微的症状,自己平时要主动一点,多多和别人交往,说话,克服障碍„„比较严重的就应改去找心理医生就诊
三、备用游戏:猜猜我是谁1、2、3、4、活动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时间:约20分钟 准备:白纸,笔 操作: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
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人随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让大家猜一猜这一张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明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他人猜中自己时的感受
活动结束:本次活动结束后,成员间相互讨论感受,并鼓励成员谈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