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点亮一盏灯 照亮民众心——XX区基层党建“三个培养”活动纪实
点亮一盏灯 照亮民众心
——巴州区基层党建“三个培养”活动纪实
近日,巴州区观音井镇凤仪村党员马平德满心喜悦,他家种植的3万袋香菇喜获丰收。数着一叠叠辛勤劳作换来的钞票,34岁的他逢人就夸“菇好价钱好,都是‘三个培养’活动好。”他说的“三个培养”就是巴州区委在先教活动中,大力实施的“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产业能人、将党员能人培养成干部”的“三个培养”活动。目前,全区新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中致富能手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新发展党员中致富能手比例达到80%以上,每个农村党支部至少有一名致富能手,农村党员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能人催生经济增长极
以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为抓手,着力增强基层组织带动致富的能力。巴州区围绕“抓大户、建基地、兴产业、带富路”的思路,采取“选好一个项目,培养一批能人,领办、创办示范基地”的办法,壮大发展能人经济,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和“孵化”作用,让他们一头连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一头连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做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行者、带动致富的领头羊。在产业能人中大力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活动,让他们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在农村发展中唱主角、显才华、增强影响力。双胜乡塔子村外出务工青年张子建,回乡租赁土地示范种植黄姜200亩,带领周围50余户农户依靠种植黄姜致了富,今年被党组织培养入党,并被列为村级后备干部。今年来,巴州区共建协会支部171个、产业党小组212个;培育各类产业能人1.6万名,其中952名被转化为党员,2850名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在产业能人的带动帮扶下,已建生猪、苎麻、水果等示范基地村104个,辐射带动9.4万户农民发展种养业走上了致富路。
党员打造致富金钥匙
以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产业能人为抓手,着力增强基层组织带头致富的能力。带领群众致富是村级党组织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针对部分农村党员政治意识淡化、宗旨意识淡薄、党性观念不强、带头致富能力较弱的实际,巴州区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大力开展先进性教育,让他们树立“自己不致富、不配当干部”、“光顾自己富、不是好干部”的理念,形成“要富、敢富、守法富、带领群众富”意识。对全区2.6万名农村党员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档造册,分期制定致富计划,分项明确致富目标。以农校、基地为载体,充分发挥农技人员、乡土人才的智力优势,对农村党(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员加大党性知识、市场知识、农技知识、适用技术等培训力度,先后举办短期培养1080期、技术咨询22万余人次、实地指导10万余人次,帮助80%以上的农村党员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采取“项目支持、政策倾斜、领导挂联”等办法,大力开展“十百千万”、“5+1”助民增收、党员农贷快车等活动,帮助1880名贫困党员、干部脱贫,使其成为了带头致富的产业能人。党员干部致富后,充分发挥产业“带富”作用,为农村致富打造了金钥匙,有力推动了生猪、黄姜、水产、果蔬等骨干产业的快速发展。万安乡傅家寨村贫困党员课星东,去年参加扶贫培训班,掌握了驾驶技术,进城当“的哥”发财后,主动捐款1万元,带领群众修通村道路,打破多年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
干部铺就乡村小康路
以把能人党员培养为干部为抓手,着力增强基层组织带领致富的能力。巴州区按照“有助于产业发展、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原则,拓宽“村官”选配渠道,把那些有执行力、有感召力、有创造力、务实为民、群众公认的党员培养成干部。通过“排、查、找、挖”,先后将5356名有文化、懂技术、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村党员和产业能人列为村级后备干部,有1684名党员能人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中脱颖而出,成为村干部。这些能人“村官”上任后,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加速发展农村骨干产业。茶坝镇大寨山村养殖大户邵俊,帮助周围农户搞圈改、传技术、跑市场,建起了生猪示范小区和生猪产业协会,被选拔为村支书。今年,他又投资10万元,建起仔猪留观站,解决品种改良和防疫问题,推动该村生猪产业化发展,全村农民人平增收500余元。
“三个培养”的实施,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全区现任2821名村干部中,35岁以下的1766人,占63%;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454人,占87%。80%以上的农村干部和农民党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越来越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能人成为了小康路上的“领头雁”。
第二篇:凝心聚力谋发展,锐意进取谱新篇——白山市江源区教育局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凝心聚力谋发展 锐意进取谱新篇 ——白山市江源区教育局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党徽熠熠,党旗争艳。乘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东风,白山市江源区教育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弘扬教师职业道德、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为载体,立足改革创新,谋求跨越发展,全力开创了江源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创新,突破发展的瓶颈
2010年,新一届教育局党委班子认真研究全区教育形势,积极探索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实施“五项工程”,力促教育质量提升。实施“名教师”工程。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考评机制,制定了《江源名教师评选办法》,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全面落实各层次的培训计划,组织2900余人次参加了市、区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和国家级、省级“国培计划”学习。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全区范围内评选出10名标兵教师和20名优秀教师,区委区政府给予了重奖。组织徐秀杰等4位师德标兵做了深刻感人的事迹报告,有力激发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实施“名校长”工程。加大校长考核力度,实施“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任机制,努力培育一批江源“名校长”。对业绩平平、群众威望不高的校长和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了第七中学、第十四
中学、第二十六中学、实验小学四所学校校长,有效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实施“名学校”工程。邀请东北师大的教育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对江源教育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邀请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校长李丽为全区校长和中层干部进行了专题指导,各基层学校进一步明确了“特色育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通过打造高效课堂培育教改特色、通过学校园林化建设培育文化特色、通过体音美等特长培育艺体特色,初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可喜局面。2010年,第六中学高质量地通过了“省级绿色校园”验收。实施质量提升工程。认真研究制定了《江源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评比细则》,紧紧抓住“备、教、批、辅、考”等课堂教学环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先后3次组织31名中小学校长、46名骨干教师到上海建平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乐陵小学参观考察,学习他们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2010年6月在第二十七中学召开了全市探究式课堂教学汇报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创办了“劳动实践基地总校”,丰富素质教育形式。另外,继续开展学生大课间活动和全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彰显学校教育活力。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增强了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识,为教育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2010年全区小学毕业生合格率100%,中考成绩稳步提升,高考再创佳绩,有636人考取本科院校、578人考取专科院校,升学率达87.5%。实施教育民生工程。通过向上申请和落实区级资金2000余万元,完成4所农村小学校舍主体工程建设和8所农村初中“四室”装备任务。协调通化矿业集团出资,为全系
统2700余名教师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开展了机关干部捐资助学活动,2010年共捐资13000元,帮助63名家庭贫困学生解决了读书难问题。另外,还组织全区广大教职员工为地震灾区捐款68万元,奉献了江源教育工作者的一份爱心。
争先,营造向上的氛围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之初,教育局领导班子就统一认识,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革除机关干部和教师队伍中不思进取、甘居平庸的意识,营造一种人人争先,积极向上的氛围。在局机关开展了“树立五种风气,建设五型机关”活动。党委书记、局长胡日勇同志带头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帮助学校挖掘潜力,完善管理,提升质量。局机关各科室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努力钴研业务,提升服务意识,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在全系统开展了“立足提高教育质量,我为江源做贡献”大讨论活动,有力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江源教育事业发展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2010年8月,全区遭受了特大洪灾,局党委将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检验。党委书记与各基层支部签订了《军令状》,并与其他班子成员分片包保各学校,深入抗洪抢险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各学校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带领广大教师,勇斗洪魔,确保了全系统无人员伤亡、无因灾影响正常授课情况的发生,涌现出了王建光等多名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同时,党员干部带头捐款14余万元,在他们的带领下教育系统共捐款8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全区抗洪救灾工作。2010年,教育系统有2个基层支部被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有3名同志被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有2名同志被区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承担,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争创活动中,教育局党委立足解决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完成区委安排的重点工作,严格履职,勇于承担,树立了教育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是整治不正之风力度加大。经过严厉查处,教育乱办班现象明显减少。在2010年高考中,提出了“阳光高考”和“诚信高考”的口号,所有考场安装了监控器,高考舞弊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包村工作取得实效。选派驻村工作队,帮助湾沟镇四平村完成了环境整治。投资3万余元为该村栽植绿化树木3000余株;协调100吨水泥,帮助该村建成了沿街围栏;为该村送去了15件体育器材,引领村民开展健身活动,活跃该村的文化生活;出资组织陈春利等5名党员先后到榆树川、伊通县靠山镇等地考察葡萄基地、山野菜驯化基地,学习先进技术,扶持他们创业。三是包保贫困学生活动温暖人心。2010年共有1985名教师参加了包保活动,包保贫困学生1789名,包保资金达14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就学难题。四是招商引资任务出色完成。全年向上争取资金35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100万元。通过努力,江源区教育工作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在2010年末全区政行风测评中,教育局排名第四,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
(江源区教育局 刘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