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大学禅学社首任名誉社长于晓非讲诉《六祖坛经》
序
昔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即曰:“吾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遂迦叶尊者即为禅宗西方初祖。传至第二十八代,菩提达摩祖师观东土有大乘气象,便从印度走海路来到中国,煮锡嵩山林寺,终日面壁坐禅。时有僧神光断臂求法,师为其安心,传为禅宗汉地二祖,赐法名慧可,并留《楞伽经》印心。
佛陀在《解深密经》中三时判教。初于一时,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此第三时教法在印度为瑜伽行派所阐扬;传至中国为法相唯识宗。而《楞伽经》被公认为是第三时教法的主要经典。
禅宗与法相唯识宗皆为释迦清净法界等流之法。两者虽有宗门教下之别,但都共尊《楞伽》圣典,这就使得两互参成为可能。“本来无物”与唯时,“何其自性”与法相,原来是如此地相得益彰!时至末法,狂禅肆流。故尊达摩祖师之嘱,以《楞伽》教理摄心,就显得很有必要。
此次学习《坛经》,以教摄宗是其特点,求教大家。
为是序。
于晓非
公元2013年初秋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