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怡而可净水器工程师谈兰州自来水污染
怡而可净水器工程师谈兰州自来水污染
近日,甘肃兰州自来水污染持续发酵,据《新京报》报道,4月10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水苯含量超国家标准20倍,兰州市政府宣布该市自来水24小时内不宜饮用。后经过调查,发现污染事故直接原因是水厂自流沟中出现了含油污水,原因是自流沟附近的中石油兰州石化曾发生泄漏事故致一些渣油和消防污水渗入地下。
在事故曝光后,当地超市的瓶装水被抢购一空,很多没有抢购到瓶装水的民众只好排队去接当地军车运送的安全用水。据了解,最近几年,各地频繁曝出自来水污染事件:2011年6月,浙江建德新安江苯酚污染;2012年,江苏镇江自来水异味; 2013年1月,山西长治苯胺泄露入河;这几次较大的污染事故,都导致当地自来水受到污染。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自来水污染事件?普通民众应如何确保自家的饮水安全?除了依靠自来水厂的严格监管,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据怡而可(十大净水器品牌)净水工程师介绍,在家庭自来水龙头安装净水器是最为可靠的方式。因为自来水从自来水厂出来后,需要通过管道输送至居民家庭,管道如果年久失修很容易在输送过程中被各种污染源污染。怡而可纯水机采用高精度的RO膜,过滤精度高达0.0001微米,不仅能去除水中的泥沙、铁锈、细菌、病毒,还可以去除铅、汞、铬等重金属,以及笨、苯酚、苯胺及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让居民真正畅享安全用水。
第二篇:从兰州水污染事件谈政府监管问题与公共服务安全.
从兰州水污染事件谈政府监管问题与公共服务安全 中国现代集团发展研究部 王小文
2007 年 1 月 19 日,正值腊月初一,兰州城内的积雪尚未消融。就在当天,兰州市政 府与法国威立雅水务公司签订了兰州供水集团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项目协议。从此之后,兰州市民日常饮用的自来水,将由一家中法合资的公司提供。在签约仪式上,威立雅全球 副总裁卡迈斯表示,中法两国有着深厚的友谊,黄河水、塞纳河两条河为我们架起了友谊 的桥梁,我们将尽全力把此次合资经营项目打造成全球典范项目。
时隔七年,四月初春的兰州,乍暖还寒,就是这样一个全球典范的项目,一时间成为 全球瞩目的焦点。2014 年 4 月 11 日中午,兰州市威立雅水务公司被曝其出厂水及自流沟 水样中苯含量严重超标,当地政府称 24 小时内不可饮用该市自来水,并切断了该市部分 地区的自来水供应,就此引发了兰州市民争相抢购矿泉水的风潮。水污染事件发生第四日,兰州市才恢复正常供水。
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将威立雅推至风口浪尖,也让我国市政公用事业中广泛使用的 PPP 模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为人们所关注。自本世纪以来,我国市政公用领域,特别 是水务行业,国退民进成为中央政策支持、地方喜闻乐见的融资方式,各地纷纷以 P PP 方 式开启了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大幕。以招商为名,在“运动式”市场化改革的裹挟 之下,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的公共服务危机在公用事业市场化后,在特许经营实际运行 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经营的好坏,政府监管至关重要。政府监管,是政府在实现公 共政策和维护公权力的目标指引下,对特许经营主体进行的一系列规范和制约措施。对于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的政府监管,按监管方式可分为行政监管
和合同监管;按监管内容 可分为经济监管、服务监管、安全监管和普遍服务监管等;按监管过程则可分为准入监管、过程监管和退出监管。结合兰州水污染事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政府 监管展开论述。
一、加强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 2004 年 3 月,住建部以规章形式发布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对城
市公用设施特许经营项目的建设、融资、经营、管理等进行了规范。随后,地方公用事业 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陆续出台,这对于推进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促进公用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法律规范。但是,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在行政许可法实施前是缺乏国家 法律规范的,2004 年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将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纳入行政许可规范的事项。从此后的地方立法实践看,地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如火如荼,而立法确定的特许经营模式 也与实际不尽相同,有的与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相抵触,这对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管理进 一步提出了挑战。
从 2003 年的深圳市开始,我国关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已经普遍 存在。从级别上看,一般为省级或较大城市政府,由人大常委会或政府通过;从出台生效 时间上看,一般都在住建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出台之后。然而,通过笔者的 调查分析,众多地方性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只是对于住建部法规的简单照搬,并没有结合各 地实际情况,对于政府监管、中期评估和准入退出等机制,并没有做详细的约定,对于政 府主管部门和特许经营企业,并没有多少硬性约束机制。
现在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实践,主要依据的是住建部和各地政府的规范性文件,这是 远远不够的。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如何把握,从立法法规定的立法权
来说,公用事业特 许经营应当属于行政管理的事项,从国家层面制定行政法规规范比较适当。因此,当前在 推进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的同时,亟需在国家层面上推进特许经营立法,为地方公用事业 特许经营立法提供法律依据,保障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依法顺利开展。
二、建立政府过程监管体系
除了 4.11 水污染事件的集中体现,兰州市威立雅水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 如下问题,如威立雅方面牢牢控制着公司的经营大权,在不增加投资、不提升技术、不更 新设备的情况下,一门心思谋求利润最大化;中方控制合资公司 55%的股权,要求召开董 事会,提出的意见却往往被威立雅一票否决,作为控股方和担任董事长的兰州市政府有时 甚至连个董事会都开不成;自来水公司设备老化,技术陈旧,用了几十年的自流沟也不修 缮清理,甚至威立雅使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也是低成本的等等。在威立雅和兰州市政府合 作的七年过程中,如此多的问题暴露出来,为什么没能及时解决,这正反映了当地政府对
于特许经营项目的过程监管不给力。我们深知,随着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不断深入,诸如公共服务、价格制定和规划
执行等问题日益凸显,政府与特许经营企业的博弈由此展开,政府监管也越来越被人们所 关注。以适当的价格提供安全、可靠的普遍公共服务是公用事业监管的主要目标,这一目 标的实现依赖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公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对特许经营企业的持 续过程监管,而过程监管也并非单纯的政府行
为,强调监管是政府和企业间的互动,公用 事业企业在政府监管框架下经营并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从公用事业过程监管的主体上来看,在我国大部分实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地区,政 府监管体制都是由主管局(多为住建部门)某科室或其二级单位进行监管,但是从公用事 业的重要性及其性质来看,仅仅依靠建设部门的监管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该在市政府的 统一领导下,由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社会舆论)等,共同构成协调 一致的监管体系,为实行特许经营提供组织保障,其中政府主管部门,主要指住建部门; 相关职能部门,主要指环保局、审计局、物价局、技术质量监督局、劳动局等;社会组织,包括专业的协会、学会等。此外,由消费者建立的第三方监督体制,特许经营企业应及时 披露运作、财务等信息,对于水质等检测数据目前可以做到实时公开的,政府应出台有关 强制措施,让处于垄断和暗箱操作中的水务管理处于公开透明的监督之下。
三、开展特许经营中期评估工作 根据《兰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兰政发[2006]99 号),第十九条
明确规定:“在项目运营的过程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专家对特许经营者的 经营情况进行中期评估。评估周期一般不得低于两年,特殊情况下可以实施评估。” 中期评估,是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展开全方位的评价,包含了政府监管、特许经营协 议和合资企业等三大方面,是特许经营项目可持续经营的有效保证。然而,虽然国家和兰 州市都有相应政策出台,但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却未能开展此项工作。
目前,江苏、深圳等地率先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引入了第三方机构的监管评估机 制,如江苏省住建厅在 2009 年出台了有关特许经营项目中期评估的九项制度,随后淮安
市住建局就对管辖范围内的城市供水、管道燃气和污水处理等特许经营项目,从特许经营
合同、特许经营企业和地方政府监管机构等三个方面,展开全面的第三方评估,在国内属 于行业首创。
总的来看,中期评估不但响应了国家对于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工作的要求,更契合了当 下规范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的现实需求。政府通过定期开展的中期评估来了解特许经营 企业,双方进行对话和磋商,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目前,我 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程度较高,尤其是在水务行业,参与的市场主体多元化,未来各地 应陆续开展中期评估工作,以防兰州水污染事件的悲剧重演。
四、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公用事业的垄断性和排他性,决定了一旦投资者获得市场准入,就可以在未来获得稳
定丰厚的利润。政府作为特许经营的授予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必须在市场准入阶段建 立平等、合理和公正的竞争机制,弥补垄断行业竞争性的不足,形成前置竞争,从而有效 地配置资源、提高企业效率、确保公私利益平衡并实现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提供。因此,政 府引入市场化机制运作公用事业的目标是多元化的。
回到 2007 年,在合资之前,兰州供水集团净资产共 9.5 亿元,威立雅出资 17.1 亿元 购买了其中 3.5 亿的股权,击败了其他两个竞争对手顺利中标。项目签约后,兰州市政府 将溢价的大部分收归国资委,并未留在合资公司用于发展供水服务,这对于合资公司未来 的经营是极为不利的。由此可见,当时兰州市政府市场化的最大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资金短 缺的问题。在市场准入竞争阶段,这样的决策是不到位的,未能从多目标来综合考虑市场 化的意义,过分强调项目合作的融资效益,这为未来的供水安全埋下了隐患。
随着兰州市自来水污染事件的不断深入,有一种说法甚嚣尘上,那就是借此机会,以 合理方式收回兰州自来水的实际控制权,以国企自主经营自来水。支持这类说法的人士认 为,国企可以完全服从政府的严格监管,在政府支持下可以承担政策性亏损,可以不以利 润为唯一目标而更加重视社会效益,这些因素对于确保自来水的供水安全是必要而有益 的。
对于上述反市场化的观点,笔者并不赞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无 异是历史的倒退。从国际经验和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来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目前实现公
用事业良性发展的最佳路径。我国在公用事业市场化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皆源于我们的法 律、制度和机构还不完善。其中,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的退出机制则尤为重要。政府事 先与投资人实现签订了明确的退出路径和协商机制,这样才能避免投资人获得特许经营权 后绑架政府,做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综上所述,公用事业市场化是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良性互动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为 更好地促进市场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维护公众利益,政府需要在准入、运营和退出等 多个关键节点加强监管。由于政府与民营企业在行业规则、资本运作和工程技术等诸多方 面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政府在开展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时,有必要聘请专业的咨询公 司在准入阶段的协议拟定、运营阶段的中期评估和退出阶段的谈判等环节给予政府专业的 咨询支持,以更好更快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公用事业的可持续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