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1、加强领导,有序推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展劳务创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来抓。这几年,自治区和各地在安排农业农村工作时都强调了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2003年4月,自治区主要领导曾在春季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对这项工作做了安排部署,2004年8月,在全区农村税费改革会议期间又利用半天时间对这项工作做了再动员。自治区还连续两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的先进地州、县市和单位进行了表彰,大力营造“外出务工光荣,劳动转移致富”的舆论氛围。今年3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又决定把原来的自治区就业与再就业领导小组和自治区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合并为城乡就业与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全区城市、农村的就业和培训工作做了通盘考虑、全面安排。
自治区和各地、州、市、县、乡、镇均已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或主管农村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由农办、经贸局、计委、财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农林牧、水利、民政、建设、交通等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明确了职责和任务。各级机构负责抓规划、抓组织、抓联络、抓培训、抓落实,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得出、有事干、挣上钱”。村级有联络员、信息员(一般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工作网络基本形成。同时,各地、州、县、市及乡镇也大都制定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的意见或工作安排,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制定考核细则,同时兑现奖惩。将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与年度干部考核相挂钩,逐步走向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此外,各地还十分重视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性工作,为全面掌握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状况,对本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现状和就业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摸底调查,将农村富余劳动力按姓名、年龄、文化结构、职业特长、住址、外出打工所在地、数量及所从事行业、能够外出创收的时间、就业愿望要求等要素和动态情况进行分类登记建档,并定期统计上报,实现了“三清”,即农村劳动力底数清、农村富余劳动力底数清、外出务工人员意向清,初步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管理库。
2、结合实际,重点突出。新疆是农业大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发展始终是关系新疆区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搞好统筹协调,自治区结合新疆实际,建立了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把推进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作为今后“三农”工作的突破口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部署,制定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北疆的地州把劳务经济作为一种产业来抓,提出了“一个重点、两个突破”的目标。即以拾花转移农民工为重点,一是在外出务工的人数上较上年有所突破;二是在劳务创收上有所突破。有的县市还组织农牧民走出国门,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从事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为新疆区向国外输出劳务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南疆的地州探索并推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政府组织推动向政府协调、建立激励机制、市场化运作转变;从县乡统一组织向劳务中介、经纪人组织转变;由立足当地就近转移向异地转移、全方位转移转变;由季节性转移向常年转移、举家转移转变;由体力型转移向加强培训、提高转移技能方向转变等一系列经验和做法。由此表明,自治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开始不断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和深度发展。
3、政策落实,措施有力。自治区在全区开展了“春风行动”,各职业介绍机构免费为进城求职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对初次进城务工农民开展了免费培训,制定了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职业介绍补助政策,即农村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签订半年以上一年以下期限劳动合同的,按每人3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期限劳动合同的,按每人60元标准给予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凭本人的《外来人员求职登记证》,每年可享受一次免费职业介绍。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发放这个突出问题,于2004年6月专门成立了清欠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开展了集中清理整顿,出台了监控农民工工资发放制度。2004年全区共清欠农民工工资达12.38亿元,占应清欠的95%以上,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利益。自治区还规定在基本建设工程中使用当地农民工的数量不得低于50%,2004年新疆区公路建设共使用普工25540人,其中使用疆内农民工12858人,疆内农民工累计创收7883万元。今年上半年新疆区公路建设使用普工24783人,其中使用疆内农民工11710人,疆内农民工累计创收3392万元。从今年7月1日起,自治区又实施了更为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建筑工人将被用工企业直接吸纳,并强制推行了“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包工头”式用工3年后将被彻底禁止。有的地州还制定出台了支持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明确规定进城务工的农民保留30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只收工本费;子女入托、就学、就业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取消进城经商办企业农民工子女就学借读费;清理现行阻碍和限制农牧民进城和转移就业的规章、制度;取消一切对农民外出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等等,解除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4、就业培训,力度加大。自治区及各地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积极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农广校、成人职业学校和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社会培训机构,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引导培训、技能培训和定向培训。南疆的一些地州还结合“素质工程”、“阳光工程”建设和“加拿大基金”培训项目,聘请教师开展了建筑施工、木工、厨师、裁缝、乐器加工、家电摩托车维修、特种养殖等职业技能培训,学员结业后大多找到了就业岗位。此外,自治区农业厅在国家未将新疆区列入农村劳动力转移重点省份的不利条件下,向国家争取到了3万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项目,中央投资300万元,在12个项目县共培训30107人,共转移28901人,培训转移就业率达93%。
5、妇女务工,明显增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促进了农牧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开阔了农牧民的视野,增强了农牧民的致富意识。特别是少数民族及妇女外出务工明显增多。全区涌现了一批农村妇女劳务创收的先进典型。据自治区妇联反映,目前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牧区妇女致富增收的“助推器”,去年一年自治区直接帮助23万人次的妇女实现了劳动力转移,人均增收600余元。南疆四地州还通过建立劳务派遣公司、组织输出培训、奖励转移致富先进典型等方式,带领、鼓励农牧区妇女到兵团拾棉花、摘番茄,实现了季节性劳务输出。据资料显示,去年新疆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和参加劳务创收的人员中80%以上是少数民族同志,其中50%以上为妇女同志。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
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查我国劳动力转移情况,间接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文化在新时期下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
正文:
也许我们都会有意无意了解到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亲眼所见,或看新闻,或亲身经历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新闻天天报道农民工返乡浪潮,那就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大壮举,南来北往大幅度流动。
就我们县而言,每年有很多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远出东南,沿海省份,北方大城市等找工作。贵州地处西南省份,劳动力丰富,我们县又是贵州的劳动力输出县,在各个乡镇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情况。这些劳动力迁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以及GDP的增长,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更合理地了解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管理机制等等问题。
一、我县劳动力迁移的特点
目前我们县的劳动力较为丰富,是基于现在的教育水平停留在某一阶段,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最简单的谋生方式就是卖出自己的劳力,很多不是靠大脑生活,就是能吃苦耐劳,靠自己一身力量谋生。另外,三线城市发展缓慢,只能靠出外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能有一份客观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最后,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浪潮,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城市建设较快,各种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必须依靠像贵州、河南、四川等这些劳动力大省输出大量的劳动力,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每年春节对于各种客运交通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因为在东南有很多返乡回北方或者西南的农民工,也有很多在北方在沿海地区返回南方或者大西南的农民工,这其中就少不了回贵州老家的大批农民工,他们常年在外务工,也许很多年都没有回国一次家了,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奢侈,火车票不好买,车费贵,辗转麻烦。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希冀,因为家里有儿女,有父母,总得回家吃个团圆饭,总得回家让家里人感觉到亲情还在。现在的劳动力大批在外,留着家乡的老人,和还未成年的妻儿,这就出现了前些年热起得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一度强烈的反响。
当前中国的劳动力迁移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劳动力迁移是在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在劳动力迁移的同时,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二是劳动力转移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去向。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模式,表现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迁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而农村迁出人口占全国迁移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几乎有七成以上迁入城市。因此,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农村地区迁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城市地区;三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例越大,但由于受到较高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农村迁移人口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随着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帮助,进行“三农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农村自身发展,在某些地方也出现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出外务工减少的情况。只要大家在家里能吃饱饭,穿好衣,再赚点钱,也许很多人也不愿意出外务工,毕竟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好受。
总得来说,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点就是迁移幅度大,分布地区较广,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为了谋生,他们常年在外,私下奔波。大西南的劳动力大省,年年都会向许多大城市输出大量劳动力,促进我国企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奉献不少。
二、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在农村的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也就是说即使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收入,他们也有向城市转移的倾向。而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迅速崛起,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城市转移。这个时期的人口迁移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劳动力的持续转移,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迁移劳动力工资增长非常缓慢,最终造成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缓慢。
由于我国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以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多年来没有显著提高,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而人均收入收入未能因农村人口的转移而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收入较低,纯收入更低,使得其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成本很低。因此,多年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的迁移,虽然迁移的速度在放缓。正如托达罗模型所告诉我们的,迁移速度的放缓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在城市收入差距减小造成的。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并非归因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迁移人口在迁入地收入水平的缓慢增长、无增长,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而言,甚至是负增长。因此,过去二十多年的劳动力迁移虽然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并不足以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二者收入的差距,造成相对贫困的增加。另外,农村人口的迁移使农村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率越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的人才大量流失,使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模式下的人口迁移,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而言,并不能消除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基于现在的农村农业发展,乡镇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居民现有的生活状况,促使我们地区广大人民选择外出务工。换言之,劳动力的迁移,也改善了我们地区现有的生活条件,基本上过上了富裕生活,再劳累之后能安居,能乐业就已经很好了。总之,这一举动,一世为了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另外则促进我国企业发展,经济的大踏步前进,也可以说是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
三、我们县的劳动力现状和应对对策
对外,大多数城市的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就我们县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劳动力迁移所引起的现状,譬如农业荒芜、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等问题,有必要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权衡利弊,让其机制上更加完善。
1、我们农村劳动力迁移所带来的现状
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家乡仅留着大批年迈的老人,他们生活虽然基本能自理,但
对于所拥有的庄稼却无能为力,这使得我们地区大量的农田变得荒芜,农业置废。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的“空巢老人”也值得留心,年轻劳动力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由于上了年龄,这些老人在无依无靠,生病了都没有人照顾,还有平时没有人陪着说话,会让他们倍感孤独,这使得农村老人在很多方面上出现思想上的问题;
由于年轻夫妻大多数都是成伴出去工作,家里不仅留着自己的父母,还有很多的年轻家长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了家里,把子女留给了父母照顾。这个在很多方面带来了不便,“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和成长方面带来诸多弊端,这也是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是出娃娃抓起,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势必应该引起农村家庭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由于年轻劳动力都在外面,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着的返回,还有家乡建设也严重缺乏劳动力,这势必在促进外面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自己乡镇的发展变得缓慢,在这一因素上应该引起政府的关注,需要提出可行的政策,召回一部分劳动力,一遍我们自身的发展;
于此同时,劳动力大量移动,给各地和当地政府在户籍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不便,大批外来务工者涌入一个城市,区域文化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冲突;带着子女在外工作的家长,在外面就学也是一大问题,毕竟现在很多省份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还有一定限制。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能看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
2、对于劳动力迁移带来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①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②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③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④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⑤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
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建立农民工组织。有些地方已纳入工会组织。根据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大,职业不稳定的特点,各地也可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企业成立农民工协会或建立农民工工会,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特别是有关就业、工资和土地、财产的管理、流转、分配的谈判、签证工作,以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在条件成熟时并入城乡统一的工会组织。
附:“2”中对策部分内容引自张持平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策》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
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2013学年第二学期
《农业政策学》课程论文
姓名:刘听强学号:12100527学院:工学院 专业: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手机:***
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绪论
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想城市流动,是发展中国家农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劳动力由农业部门不断流向工业部门,为工业产出持续增长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同时减少了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地矛盾,推动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了由农业社会想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正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大致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基本静止和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流动两个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通过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差别的社会福利制度,割断了城乡经济社会联系,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人民公社体制的简历进一步从农业内部限制了劳动力的外流,农民被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首先放松了对农产品和要素市场的管制,这期间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劳动力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的“就地转移”,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的就地转转移和消化。随后,城市改革和沿海对外开放加宽了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实现了空间上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也就是所谓的“异地转移”。据统计,1987~2002年异地转移的劳动力约占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9%(丁兆庆,2005)。虽然政策的松动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启了劳动力转移的大门,但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城市和农村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公共上存在明显差别,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门槛”仍然很高。农村仍是绝大多数外出打工农民的最终归宿,土地依然是农民最重要的生存保障。既不能彻底脱离明春也不能在城镇定居,大对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实际上是往返于城镇和农村,农闲时期外出务工,农忙时期返乡务农,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工潮”。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转移的规模、速度方式以及内部机理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这些理论成果主要几种发表在《经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经济问题》、《人口研究》等杂志上,并出版了一些相关的论著。从研究文献来看,对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答题课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迁移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研究,如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关系(王贵新,1996a)、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袁铖,2003)、人口迁移与就业及社会地位之关系的研究(黄建福,2003),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和非农化的研究(辜胜阻和刘传江,1996)等。第二类是专门对劳动力转移过程本身的研究,如对迁移者特性的分析(张为民等,2004),对转移模式的研究(宋金平和徐长信,2003),对转移原因的分析(刘国瑜和李昌新,2003)、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结构和地域特征研究等(王贵新,1996b)。第三类主要是对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分析,如农业产业化对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作用(陈华林,2001),乡镇企业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许经勇,1995),城镇化路径的发展(路晓园,2003)。
孙峰华教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主要有一下九种。
1、就地转移轮;
2、亦工亦农论;
3、农田集中经营论;
4、城市化论;
5、分工论;
6、定向转移论;
7、复合转移论;
8、私营经济论;
9、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
规模空前的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农村和农民个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1)大量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减轻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缓解了农村的就业矛盾,为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条件;(2)劳动力流动大大增强了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在生产要素、资金、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从而打破了农村的封闭状况,有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3)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特别是缓解了农村落后地区的贫困问题,给弄活动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非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业的现代化(朱农,2004)。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
(1)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使得劳务大量输出地区的农业劳动力供应趋于紧张,如果没有足够的替代要素投入将会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进而对农产品的攻击产生威胁。(2)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多大程度上会增加农业的投资业存在疑问。有关2008年的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与用于提高家庭生产能力的成产性投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劳动力转移不彻底会带来农户土地经营模式的兼业化。虽然兼业化5经营是我国农户在相信制度安排下的理性选择,但兼业化的确对家庭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率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据测算,1999年我国建业户的比例高达53%(梅建明,2005),目前已经超过70%(向国成,2005)。这种“半工半耕”、“男工女耕”的兼业化经营可能导致农户耕地经营规模趋于小和农业“副业化”,造成农业生产的粗耕粗种、弃耕抛荒、掠夺式经营等现象。而且兼业户吧土地作为非农就业的保障而非创造收入的生产要素,这不利于促进土地流转、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4)在农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农民往往依靠增加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和其他要素(机械、雇工、化肥、农药等)的投入来提高作物产量。其中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降低了土地的长期生产能力,危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劳动力非农化而导致的农村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的效应就已有所表现。林毅夫在解释1982年后中火农业产出增长放慢的原因时就指出,农村劳动力的加速外溢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毋庸置疑,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节后变迁的过程,对已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促进社会融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差异显著,城乡二元结构根深蒂固,户籍制度和城乡差异的社会保障体制增加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市的保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规
模庞大、流动性强和转移不彻底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深入剖析劳动力转移对农地经营方式和效率的影响,特别是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与不彻底转移影响农地利用的表现和机制,探索我国均衡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消除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地利用不利影响的对策选择。目前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的分析框架。已有研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影响因素以及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大都具有城市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倾向,从“农业和农村”的角度考察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较少,也有学者开始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关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和农村社区发展等问题。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还是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主要都表现为农民自主择业,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化的就业方式,今后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人力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才有利于嘴大吃暗度地开拓农村人力资源的就业渠道。
1、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
要大力发展直接连接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职业中介机构,加快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即时发布劳动就业信息;采取政府和民间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和职业教育,增强农民就恶业适应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劳动立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
2、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面对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流动给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等造成的压力,流入地区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严格限制外来劳动力的政策,但在健全劳动力市场规则和保障劳动者和合法权益方面却存在诸多的空白和不完善之处。完善和规范管理,就是要简历一整套促进你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注资体系以及调整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
3、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是吃的那个是就业制度改革和福利体制改革。在就业制度上,应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由择业”的就业制度。在福利制度上,要逐步将国家财政给予城市居民的暗部改为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建 立起新型的开放式的人口登记和管理制度。但户籍制度改革应采取渐进的方式,先在小城镇进行,去的成功并积累了经验后,再循序展开。因为目前我国小城镇的非农业户口已经没有多少特权,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
参考文献: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次序秦兴芳、田珍等/著2005社会科学出版社;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李明艳/著 200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李友根/著2007中国农业出版社;
(4)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殷红梅等/著2010 科学出版社;
(5)农业政策学钟普宁/主编2010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四篇: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及特点
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及特点
2012-7-3 10:11:44来源:渭南市统计局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市场化、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华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将呈现出一些特点和趋势。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据华县统计局及劳动服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全县劳动力转移人数大约为55000人,占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约29.5%,2011年一季度全县劳动力转移人数为54726人,占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29.4%。由于国家对城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比上年同期约增加274人,增长0.5%。
二、农村从业人员的结构特点
(一)性别结构,男性居多
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性别结构来看,农村就业以男性为主,仍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2012年一季度乡村男性劳动力转移人数约为28190人,占总转移人员的51.3%。
(二)接受技能培训情况
2012年一季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接受培训的人数约为23000人,占总转移人数的41.8%,其中:女性约为11000人,占转移就业前接受培训人数的47.8%。就业培训形式有两种:引导性培训人数约为13000人,占总培训人数的56.5%;职业技能培训人数约为9800人,占总培训人数的42.6%。从培训情况看,接受培训人数尚未过半,还需有关部门加大动员力度,力争人人都能接受培训,提高华县转移就业人员的素质及技能,树立华县人对外的良好形象。
(三)劳动力转移就业地域分布情况
据华县劳动就业服务局预计:2012年一季度,华县向县外省内转移就业人数约为19756人,占总转移就业人数的35.9%;省外转移人数约为32000人,占总转移人数的58.2%,其中:长江三角洲转移就业约8574人,珠江三角洲转移就业约9037人,华北地区转移就业约3610人,东北地区转移就业约1963人,西北地区转移就业约1619人,西南地区转移就业约1381人,其它地区转移就业约4857人;境外劳务输出约为87人,占总转移就业人数的0.2%。从劳动力转移就业地域分布来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输出地。在外出农民工群体中,半数以上是跨省流动就业,还有35.9%的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在省内流动就业。
(四)乡村从业人员从事行业分布
据统计局2011年调查预计:2012年一季度乡村从业人数约为 157765人,其中:从事一产的人数约为126417人,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80.1%;从事二产的人数约为8429人,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5.3%,其中工业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2.3%,建筑业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3.1%;从事三产的人数约为22919人,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14.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约总乡村从业人数的3.5%,住宿和餐饮业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2.1%,其它行业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7.3%,交通运输及信息传输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1.6%。
三、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趋势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断变化,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人口素质瓶颈和资源约束瓶颈日益显现,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势在必行,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任务。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基本态势,也为我县劳动转移指明方向。
(一)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基本趋势
总体来说,华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将呈两大趋势。一是流动就业的规模将继续扩大;二是流动方向的集中化不减,分散化增加。
1.受需求与供给因素的直接影响,华县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从需求看,就业与经济发展需求变化密切相关,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样如此,哪里有需求,哪里就能就业。总体看,我国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呈现规模扩大和素质要求提高的总趋势。一方面,我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将得到较快发展。从目前来看,对劳动力需求最大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工种的用工需
求将主要由农村转移劳动力来满足。这种持续扩大的就业需求将会带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从供给看,目前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需要通过流动就业方式实现向城镇的转移。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我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华县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及其转移工作有力推进,必然导致华县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的相应扩大。
城市化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很显然,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增加将互为影响,相互促进。华县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规模也必将进一步扩大。
2.受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利益导向的影响,农民工流动就业总体上仍然是流向发达地区,但流向更为广泛,呈集中化与分散化并存趋势。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城乡比较利益所导致的,因此劳动力转移是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集中,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仍是农民工流动就业的主要输入地。但由于东部地区生活成本逐年提高,而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对农民工吸引力有一定影响。同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梯度转移,一批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将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从而为农民工流动就业提供新的选择。一些农村劳动力将选择在本地或本省或其他相邻地区的城镇就业,流向将趋于多元化。
(二)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三大问题,亟需解决。
1.农民工的就业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门槛仍然存在。虽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工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另一方面,近几年农民工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如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2.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政府对农民工工资、维权等方面的进一步重视,农民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劳动权益问题正在得到改观。但必须看到,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解决这方面问题,仍需付出一定的努力。
3.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农民工技能素质偏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正在经历一个不断升级和梯度转移的过
程,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剧增。而作为产业大军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如何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五篇:加快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加快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最大限度地促进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合理有序的外出务工,对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1、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已经证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从农业以外的产业中获得效益,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紧紧抓住当前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历史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用足、用活、用好促进城乡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真正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今后新疆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标志性产业来抓。虽然,目前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大,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劳务创收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3%,但只要加强领导,重点突出,狠抓落实,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是今后新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
2、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二、三产业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活动,拓展就业门路,开辟新的收入来源。目前,新疆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2004年,一、二、三产业占新疆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2:45.9:33.9,其中一产高于全国水平5个百分点;二产低于全国水平7.1个百分点,工业所占比重为33.8%,比全国水平低12.2个百分点;三产低于全国水平6个百分点。如今,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劳务收入不到150元,比全国平均少近800元。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00多元,而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00元。其中来自第二、三产业收入的比重,全国已占到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22.4%,而新疆只占8.9%。东部省区农民收入中已经有60-70%是来自二、三产业,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此外,新疆农业效益目前还比较低,虽然新疆人均耕地在全国排第4位,但农民人均收入排位为第25位。因此,新疆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在保证农业经营收入增长的同时,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确保农民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3、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的载体,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小城镇建设必然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客观上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不但要向二、三产业流动,并且要向小城镇、乡镇企业集中。目前,新疆农村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与内地、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农民就业渠道和空间狭窄是新疆与全国农民收入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新疆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占60%以上,乡镇企业发展明显滞后,所能收纳的农业人口较少。今年上半年全区乡镇企业转移和收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仅1.65万人,数量仍是微乎其微,尚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为此,一是要大力兴办乡镇企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非农生产提供更多的转移途径,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二是乡镇企业的发展要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要发挥对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功能,办一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机制,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大力扶持像冠农果茸、香梨股份、新中基、麦趣尔、盖瑞、瑞缘、金牛、大天池乳业、丁丁食品、天府果蔬、华隆杏酱、“亚克西”杏、屯河果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发新的岗位;三是要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区、小城镇集中,依托当地的资源,建立各种专业化加工小区,进而向小城镇转移,使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互为依托,协调发展。四是要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在集中力量抓好县城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中心镇,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中心镇为骨干的城镇格局,达到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目的,充分发挥小城镇联接城市、带动农村的功能。小城镇建设要注意加强城乡一体化的功能,小城镇的发展要注重其经济功能的建设和开发,能为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农村成为小城镇发展的原料基地。把农村中的二、三产业办到小城镇,使小城镇成为农村人口转移和乡镇企业的集中地,成为农村人才、物资、资金的积聚地。不仅转移出来的农民,在新的就业中从农业外获得劳务收入,而且要使留在农村的农民也可以获得比以前更多的收入。因此,必须切实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同时从政策、体制到各项管理制度上着手,进行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使小城镇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4、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努力提高农民转岗转业的能力。一是要提高对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要性的认识,以统筹城乡发展思想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各级党政要切实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实事来办,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新疆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出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二是要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类职业中学、技校、培训中心、远程培训和广播、电视、“三下乡”、科技普及和农村夜校等师资力量及教学设施,组建职业培训基地,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以强化劳动技能、汉语会话、法规法律等方面的职业培训,尽快使农民工由“体能型”转变为“技能型”。同时支持鼓励各类民办培训机构发展,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三是切实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投入,建议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金,将财政支农资金的培训部分、扶贫开发的培训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的培训资金捆绑起来,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把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正常的支出范围,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四是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普及农村中、小学汉语教育,大力推广农村初、高中“二加一”学习办法,促使农村新增劳动力有外出务工的一技之长;五是进一步调动农民工个人、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行业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六是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立足于短、平、快的培训方式,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力争实现 “十一五”期间为每个农户培训一个技能“明白人”的目标。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5、大力发展“能人”经济,继续发挥农村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在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中的带动作用。近年来的经验足以说明,农村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是新疆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农村发展二三产业、乡镇企业的重要动力,是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带动农民增收的“小龙头”。农村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一般采用“市场+中介组织+农户”和“市场+经纪人(专业大户)+农户”的模式从事活动。在这种模式下,一个组织、一个经纪人(专业大户)联系着若干户农民,少的十几户,多的几百户、上千户,增强了众多农村劳动力生产活动的连续性,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加强引导,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提高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继续扶持和培育各类农村中介组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的带动作用,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务工转移。他们情况熟悉、信息灵通,群众信任,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尤其是他们利用地缘、亲缘广泛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带动力和亲和力。因此要积极鼓励支持涌现出更多的农民经纪人(专业大户),发挥出政府和部门不可取代的作用,让更多的农民外出开展劳务创收,增加收入。
6、要坚持“转移、创收”两手抓,促进农民收入快速稳定增长。要深入宣传中央、自治区两个“一号文件”精神,提高农民务工意识与自觉性,增强农民务工技能,拓宽劳务创收的形式和时间,降低劳务输出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季节性劳务创收仍然是新疆农村劳务创收的主要渠道,有着广阔的空间。第一、各地要抓住当前季节性劳务创收这个旺季,坚定不移地抓好劳务创收工作。近年来,自治区各地大力组织农牧民到兵团团场拾棉花、承包土地等开展季节性劳务创收,不仅增加了务工农民的收入,而且最大的收获是开阔了农牧民的视野,转变了思想观念,为今后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真正彻底转移打下了良好基础。兵团每年在棉花采摘期都需要大量拾花工,为了加强兵地融合经济的发展,减少劳动力市场的波动性,兵地之间应加强相互沟通和联络,对使用当地农民工的数量、用工指导价格等,及时交流情况、发布信息,不断拓展用工渠道,扩大用工规模,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兵团要逐步转向与疆内各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扩大使用新疆本地农民工的比例,积极为本地农民工创造良好的转移和劳务创收条件,做好到兵团开展季节性劳务创收工作。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兵团就使用疆内拾花工15.35万人,比上年多引进4.1万人,拾花工挣回拾花收入1.23亿多元,人均纯收入800多元。第二、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鼓励农村中的能工巧匠带头组织包工队,到建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去务工,以增加农民收入。第三、进一步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旅游资源开发,从事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创办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度假村”、“农家乐”等农家旅游服务项目,培训农村妇女从事地毯、艾德莱丝绸编织等民间手工艺品加工,为农村女性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第四、在做好劳务创收、务工外出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农村劳动力真正彻底从农业转移出去,从土地转移出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移。第五、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地州、县(市)、乡村专职分管领导要深入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第一线,亲自协调联系,亲自带队,妥善安置好外出劳动力的生活。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随队服务,确保大规模农民工外出安全,避免出现重大问题。各级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要深入各地劳务创收第一线走访慰问,组织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搞好劳务输出中计划生育、卫生、治安、运输、人身伤害保险等跟踪服务,加强兵团和地方的劳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