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对人与自然的理解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19世纪中期,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论述,其基本观点在今天看来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有些话已经成为经典言论,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特别是到了近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往往把自己摆在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针对这种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他讲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言论。
事实上,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没有理由说是战胜了自然。何况这些成就往往存在对自然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最终或多或少招致自然的报复。、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和臭氧层破坏,、一些杀虫剂和化学物质、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各种污染物大大超过环境承载限度,不得不投入并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污染,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得不偿失;国内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导致土地荒漠化。
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岛,但是又没有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鸟叫》中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文字详细地描绘了记忆中的乡村风景,然而寻找中的人是绝不允许将浪漫进行到底的,于是风景中掺杂了灰色,家园终究要遗失的,像是那几千只乌鸦踩踏的那棵死掉的老榆树,“第二年春天,也没长出叶子。”怕是永远也长不出叶子了。可是作者的记忆不会像老榆树一样枯死,四十岁依然记得儿时惊醒自己的那几声鸟叫,是八声,像我外爷的声音,“我”被吓坏了,如此清晰,却没有一个其他人听见。以致于“我”会认为“那只鸟就是叫给我一个人听的”。因为孤独和寂寞,我听见了,而别人听不见。
“现在,这一切了无凭据。……曾经把一个人举到高处的那些东西消失了。再也没有人从这个高度,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在那片精神腐朽的荒芜之地,儿时把作者举到高处的东西是什么,鸟叫?来自绿洲的喜悦和安慰?还是挚爱的家园?作者又在寻找什么,过去活着的证明?还是仅仅只为了那记忆中的“八声鸟叫”?此时,洗净铅华的文字也变得混沌了,他说“ 堆在院子里的苞谷棒子少了几根,又好像一根没少,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切和往日一模一样”。一切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鸟和家园,鸟叫出了孤独和寂寞,家园颓败在时光中,“而我一声没吭”。
《鸟叫》充满了令人动容的生活场景和心理描写,鸟叫惊醒了“我”,却没有惊醒其他人,没有人会为痛失过去美好的家园而伤怀。生活在继续,寻找在继续,痛失也还在继续,但当所有人都被惊醒起来的时候,也许会有人想起几十年前的一个夜晚也有这样的鸟叫,可是现在,家园已经没有了。
第二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作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统计学二班 吴炜佳
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正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只有坚持可继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才能谱写更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章。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向人们警示着地球空间尤其是生物圈内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像似一张大网紧密相连。如果这张网某些环节受损或变化,必将引起生物间连锁反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的同一体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统一,即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类生存须臾离不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命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三个和谐的统一。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三是人 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的第一要务。
二、现代化社会的自然现状和自然难题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时间的车轮进入21世纪,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日渐凸显的两大难题: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如果不加快改变这种状况,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经济难以持续,社会难以承受。二是以气候变暖为显著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事实,所产生的显著影响不可回避。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幅度可能会超过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造成突然的和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树立生态道德观,倡导绿色生活模式。人类是自然之子,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 们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今天,我们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更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虽然我们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对如何 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尚缺乏有效的对策。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生态道德观,提高正确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是与非、善与恶的素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大 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 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严格控制人口骤增,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 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必须制定与自然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提高全 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 不用不可再生资源。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必须承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支付一定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关键是这个代价不能过大。我们建设海峡 西岸经济区,是在人口密度大、资源较为稀缺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对整个社会而言具有战略意义。循环经济遵 循“无废论”原则,相对于传统经济的“两高一低”(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而言,循环经济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 率,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从人类发展意义上讲,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环境整合的经 济,是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路径。
(四)、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树立新的政绩观。在制定重大经济政策、建设重大项目、开发改造城市等重大决策前,必须由有关专家对项目 实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减少因重大项目的决策失误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做到在“源头”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最低程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自然 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导人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逐步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上来。同时以新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社会经 济的发展,考核各级干部。新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经济增长的总量水平,更应该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反映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代价。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优美,人类就能够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自由,这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同时也是人类内在的精神享受和审美需求。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在我们享受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严重地制约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人口骤然增加,掠夺资源的倾向在所难免。贫富悬殊,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上的不平等越来越严重。人心不安宁,社会不稳定。人类的欲望与日俱增,向自然索取变本 加厉,生态愈发脆弱,不堪负重。所以,我们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和谐的第一要务。只要我们与自然亲密接触、和谐共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问题。面对世纪的宣言,千年的呼唤,让我们戮力同心,形成巨大的民族合力,构建一个和谐的文明社会。让文明之光永恒地照耀孤独的人类!
第三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让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设计
郑庄中心小学 曲丙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它正遭到各种污染,环境污染已威胁到人类生存,我们要保护环境。知道一些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情感态度:关心热爱地球环境,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感到憎恨,愿意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活环境。
行为目标: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习惯。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学法、知法、守法。教学重点:懂得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确立环境保护意识,能自觉保护环境。知道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收集一些有关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导致生态灾难的资料。制作有关“环保”的多媒体课件搜寻有关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然后再出示几幅河流污染漂满死鱼、工厂烟囱林立与空气污染、沙尘暴肆虐、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的图片。教师:大家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讨论一下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1:看到美丽景色心情愉快、看到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心里难受。
学生2:这些图片反映了生态环境问题。教师:大家继续思考,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人类对大自然不合理的开发,以及认为对环境的破坏。教师:为了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从1973年,联合国设立了“世界环境日”,下面大家看书,谁能告诉我“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学生:每年的6月5日。
教师:每年世界环境日的时候,联合国及各国政府会采取哪些行动措施?
学生读书回答。
学生:联合国和各国政府都开展各种活动来宣传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
教师出示大自然给人类提供的各种资源和原料。教师:大家看图,大自然给我们人类提供了什么?
学生:我们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材料,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大自然,大自然是我的衣食父母。教师:如果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浪费,人类将面临怎样的未来?
学生:人类将失去生活资料、失去生存环境,最终只有面临灭亡。教师: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人口数量的激增,自然资源的耗竭,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温室效应、洪涝灾害、沙尘暴等一些列问题摆在我们人类面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警钟已经敲响。
一、敲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警钟
教师:除了刚才我们列举的问题外,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环境和生态问题?
学生1:2008年我国南方多省市遭受冰冻灾害。
学生2: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7.1%,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760万公顷。
学生3:我国酸雨污染面积在扩大。……
教师:大家说了很多,从中可以看出大自然已经向人类宣战,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我们应该从人类自身深刻反思,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家看书,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学生: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失去家园;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都将无从谈起。
教师: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国家制定了一部专门保护环境的法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一起回答:《环境保护法》。
教师:从这部法律中我们了解一下环境指什么?
学生:“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课堂讨论:我们身边或你所知道的人为破坏环境的现象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一些小型工厂设备落后、燃料燃烧不充分造成大气污染。学生2:汽车尾气污染大气。
学生3:一些小工厂没有污水处理设备,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污染河流。
学生4:一些人到河里用药毒鱼,鱼都被毒死绝了。……
过度: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平时观察得很仔细,也说明大家很重视环境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二、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教师:作为大自然的征服者我们还能沾沾自喜,陶醉于胜利之中吗?
学生:不能。
教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进行深刻的反省。教师:怎样反省? 学生看书回答。
学生:我们不能在以征服者自居,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转变为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
过度:为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而实现了依法保护自然和资源。
三、依法保护自然和资源
教师:我国形成了以那不法律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学生:《环境保护法》。
教师:《环境保护法》是那一年颁布的,明确规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哪些问题?
学生1:1989年。
学生2:规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目的、任务、方针政策、基本原则、制度、工作范围和机构设置、法律责任等问题。
教师:这部法律的地位如何? 学生: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又是制定专门性环保单行法规的基本依据。
教师: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学生:要是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不同情况,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分别有警告,罚款,赔偿损失,责令限期改正、拆除、排除危害,停业、搬迁,关闭,以及对违法公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教师:大家看一个案例,岳某看法自家的林木为什么会构成犯罪?他违反了哪部相关法律?
学生读书、探讨回答。
学生:岳某砍伐自家的水杉属于国家一级珍贵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岳某未取得采伐许可证,其行为构成非法采伐珍贵树木罪。
教师:这件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我们要学法、知法、守法。
教师:大家继续看书上的两个案例。某工厂烟囱排放浓烟,污染河流,使水质恶化,违反了哪部法律?犯罪嫌疑人捕杀藏羚羊违反了那部法律?
学生:第一个案例中属于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个案例属于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并触及了刑法。
教师总结:为了保护环境,维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世界各国都采取了许多重要举措,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我们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更要从自我做起,关爱自然,保护自然。课下作业:我们应该怎样从自身做起,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可以结组讨论、查找资料,最后总结归纳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分享:
第四篇: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文章标题: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
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结论
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一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深化。古代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智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认识,而芸芸众生面对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和崇拜。近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使征服支配自然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而得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
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们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
4、1/
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
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自然灾害频繁加剧。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人民群众健康也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害。不少专家已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投资增长过快等等,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实际上是两大和谐,即人与人和谐和人
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由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即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Reduce)、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Reuse)、资源再循环(Recycle),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使我们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使我们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与自然和谐相处。
发展循环经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联动,但国家意志至关重要。要通过制度创新(包括法律、体制、政策等)和加大投入,推进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淘汰和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降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建设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治理,是防治自然环境退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核心内涵。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地“三化”,同时,强化城乡污染治理,特别是重点流域、区域和海域的水污染、农田污染治理。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解决制度、技术层面的问题,也要解决人自身的素质问题。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和需要定位,选择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二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三要培养人们的环境伦理和道德,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提高人的素质,义无反顾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抛弃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工业化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五篇: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结论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一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深化。古代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智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认识,而芸芸众生面对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和崇拜。近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使征服支配自然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而得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们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
4、1/
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自然灾害频繁加剧。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中科院专家测算,~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人民群众健康也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害。不少专家已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投资增长过快等等,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实际上是两大和谐,即人与人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由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即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Reduce)、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Reuse)、资源再循环(Recycle),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使我们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使我们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循环经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联动,但国家意志至关重要。要通过制度创新(包括法律、体制、政策等)和加大投入,推进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淘汰和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降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建设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治理,是防治自然环境退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核心内涵。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地“三化”,同时,强化城乡污染治理,特别是重点流域、区域和海域的水污染、农田污染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解决制度、技术层面的问题,也要解决人自身的素质问题。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和需要定位,选择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二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三要培养人们的环境伦理和道德,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提高人的素质,义无反顾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抛弃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工业化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