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汲正雷英语论文
摘要: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口语教学举步维艰。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激励机制,努力营造语言环境,是我们农村英语教师当下的任务所在。让学生能大胆开口说英语,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关键词: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一、农村小学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教学要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共识。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基本上已普及到小学阶段,城里的小学生接触英语早,起点高。然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状况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力量薄弱。担任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大部分教师是兼职教师,很多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知识水平有限。许多教师要教三四个班的英语,出现“跨级教学”的现象。其次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采取“全书英译汉”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厌学英语,对英语失去兴趣。
(二)农村孩子接触面窄,不敢说英语。农村小学的学生家庭教育很少涉及英语,他们接触到的人群也鲜有说英语的。在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话,害怕说错,会遭人耻笑,羞于说英语。这些不说英语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三)缺乏学英语的氛围。农村的孩子家长都干农活,没时间管孩子的学业,而且他们那一代学历也不高,会说英语的寥寥无几,更别提辅导孩子学习英语。他们大多是从课堂上接触英语的。但是英语课本来就少,仅凭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难以学好英语的。
二、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很多突出的矛盾,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改变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尴尬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英语交流氛围
国外教育家雅克·哈拉克曾说过“非正式教育是一种典型的终身过程。每个人通过日常经历,通过来自周围环境的教育影响和教育资源,习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要注意利用学校,这个学生的乐园,给学生以用“武”之地。
1、在校园内设“英语走廊”。英语课堂上时间有限,真正用于交际能力培养的时间并不充裕。通过在校园内设立“英语走廊”,能潜移默化地延长他们学习英语的时长。“英语走廊”是针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设置的,当学生们走进“英语走廊”时,就必须用英语与其他同学进行会话交流,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其交际能力。
2、组织英语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持续发展。如课本剧表演比赛就是一种好的形式。给学生找一个经典的英语典故,就同一主题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学生演上了自己挑选的角色,兴趣盎然。目前,我们已使用了“班班通”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制作具有有趣的一组图片,让学生依据内容配上一段相应的英语对话。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最后教师还可从语音、语调、内容三方面评选出“最佳
配音”。为图片配对话培养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二)创新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1、唱英语儿歌,形成轻松愉快的气氛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注意力易分散,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集中注意并能持久。因此教师应该创新课堂表现形式,使其新颖、独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唱英语歌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2、看图说话提高口语能力
图片教学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是最直观最方便最可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根据句型、课文和练习内容,利用一些教学图片或自己制作的生动的图片等,用英语进行讲述,启发学生边观察图片,边听老师讲述基本内容;之后也可请同学进行简单复述。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听和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3、设计游戏情景,巩固对话内容
玩是学生的天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适当插入游戏环节,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不易管理,但在课堂上设计游戏活动,绝对是孩子们乐于做的事情。而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做得还不够。当然既要注意质,又要有良好的量的把握,不要把课堂变成游戏天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快乐轻松,却没学到任何知识。那样即使课堂气氛多么活跃,孩子多么“喜欢”上英语课,这都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因为没能完成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将游戏引入课堂时,要注意把握好度。
4、角色扮演,合作对话
对话只有在一定情境下训练才有意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具体的题目范围让学生练习听说,这些题目可以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历经的,如打招呼或交朋友、看医生、借东西、问路等。把他们分成小组,邀请小组代表到讲台上大胆的表演。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根据课文人物制作头像,让学生扮演文中人物,练习课文对话内容。因为贴近生活,这些对话表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表达欲望,加深了对对话内容的理解。
总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口语发展的方法。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从此,“让农村小学生说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不再是我们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口号和梦。
第二篇:教学设计理念汲正雷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方案设计理念
何集孙浅小学
汲正雷
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
1在本组备课中我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在学习《
19、生命 生命》一文中,引入短小的故事,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联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
3、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而且把学生想知道的作为尝试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语文课程标准》将兴趣、习惯的培养贯穿始终,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而,在学习《20、花的勇气》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花儿的动画。大家产生无限丰富的想象,令人亲切陶醉而心驰神往。学生的阅读兴趣盅然,这样开课,培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等于打下了学习语文的根基。
5、导入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主人公产生敬仰之情,通过交流资料,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作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
1、在《
19、花的勇气》教学中,用可爱的动画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不至于走神,调节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2、在口语交际学习中,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能使学生受到更真切的感染,使学生身临其境。
3、通过多媒体画面,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促使他们感悟文中的情和景。
三、诵读感悟设计理念:
1、尤其是在学习阅读课《20、花的勇气》中,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即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文本。
2、让学生通过读---找----圈----议----悟,使学生深入文本,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尤其是篇幅较长的文章,如《
19、生命 生命》。
3、对于重点句的理解,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回答要求,既让后进生在难度降低的前提下也能尝试说一说,又确保优等生的进一步发展。
4、读写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学生写作,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学本组课文中,我让学生读中记下他们感兴趣的部分和自己体会。
5、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的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学生分多种形式阅读第五组习作范文,理会作者习作意图及表达方式,在以后自己习作中加以运用。
6、在学习《
19、生命 生命》一文中,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首先要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会抓住主线,理清文章思路。同时,用小标题来概括每段内容,这种方法会让学生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他们的思维概括能力和语言综合能力。
7、表演读是学生“喜闻乐动”的好形式,又是潜移默化理解词句意思的好途径。在园地五品读习作中,通过两次演读,两次情境再现,学生对各种对象的表现有了真切的感受。
四、指导写字设计理念:
新“课标”强调:“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子。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在教学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中,我不仅范写,而且边写边提醒学生关注“略”这个字的整体布局是左窄右宽,再关注笔画细节,也就是每个笔画的书写要领,这样指导,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积累不少写好字的秘诀。“三个一”写字姿势的提醒及时必要,它培养的是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体现的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五、课堂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要做个好舵手,围绕目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让学生真正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学习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中,坚持让学生上台演讲,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我在与学生间交流中适时总结分析。
六、作业设计理念:
1、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相结合,老师已经在课堂进行过一次指导,有家长的关注与帮助,相信孩子们能做得更好!
2、巩固性作业,设计意图:巩固基础知识,加强书写练习,学会审题读题。因此第五单元我又安排写作一篇小作文。
3、语文学习重在阅读积累,阅读可以巩固识字、增加识字量,在学习本组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中,可以累积好词佳句提高说话、写话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静气„„.(好处很多)通过几种不同形式的阅读积累作业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七、板书设计理念:
本组课文的板书不仅体现了课文的重难点,体现了本课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也使学生能从板书上较直观地看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本课的内容,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利于学生记忆。同时也体现了课文内容与思维的同步,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孙浅小学六年级语文、英语教师汲正雷经验介绍
教育教学经验介绍
孙浅小学
汲正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在这里,我将敞开心扉,谈谈我是怎样提高学生成绩的,不到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四年,弹指一挥间,还记得四年前刚来学校时的惶恐与不安,还记得初为人师的欣喜和青涩。那时的我,面对着比我更小的孩子们,却不见得成熟和稳重。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四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的热心帮助和自身刻苦努力下,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教育教学经验不断丰富,工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我觉得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要想把教学搞好,提高学生的成绩,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立足实际,循序渐进
我刚接手上一届毕业班时,少数学生的语文、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我深知不下一番苦功夫,是不会看到起色的。于是,我在学生的课外辅导上多下功夫,但一到考试,学生的成绩还是不理想。我的带教老师张老师是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看出了我的烦恼。私下里耐心地与我交谈,我把遇到的困难都说给他听。例如:我们班几个学困生要背的课文总是背不会,英语单词记不住。他们的成绩总是徘徊在及格线附近……针对这些问题,张老师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告诉我,对于学困生要有耐心和恒心,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少数学生如果无法短时间背好书,可以先要求他们背一小段,这个要求对他们来说不难。完成后,在班级里好好表扬他们,继续去背剩下的课文,每天都要跟进。这样,这些学生在日积月累中背会了课文。同样,对于这些学困生的考试成绩,也要设定个计划,一步步地由及格线向优秀线迈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把这些受益匪浅的方法运用到教育
教学中去,学困生人数逐步减少,直至为零。
二、关爱留守儿童
我们班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学习基本无人督促,处于散漫状态。慢慢地,这些留守儿童变成了学困生。在与他们沟通交流中,我发现这些孩子缺少关爱是导致学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名家在外地的教师,课下我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更多。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用心关爱每一名学生,关注他们每个阶段的成长。学习上,我多给他们鼓励和辅导。课下我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打篮球、打乒乓球、跳皮筋,久而久之,学生也能把我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看待。当他们学习进步,我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不断去鼓励他们。当他们某段时间学习成绩下降了,我会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气馁。临近毕业,学生们的语文和英语成绩一次比一次考得好。热爱学生是教师教好学生极为重要的前提,爱之愈深,教育愈好。
三、良好的班级管理
学校对班主任工作尤其重视,每学期校长都会召集全体教师一起观看魏书生等教育名家的视频。我从中体会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每一名学生发挥特长,不能因为害怕学生出乱子,就不敢放手让学生管理班级。于是,我们班的班长、组长实行轮流制,班级的门窗、电灯都有人负责,分工细致。我会让每一名学生有所担当,负起责任。同时,学生深深体会到,班级的好坏关系到每个人。这样,大家就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提高成绩作为我们这个共同体的奋斗目标,一步步去实现它。这样的班级自然秩序井然,学风浓厚。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深情地向我告别,有的热泪盈眶。这样的一幕仿佛就在昨天。他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我为他们高兴。时至今日,每当有人提及这一届毕业生如何好时,我心中总是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上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积累的一些肤浅的体会,望各位领导、专家指正。谢谢大家!
发 言 稿
发言教师: 汲正雷
所在学校:固镇县孙浅小学
第四篇:雷锋原名雷正兴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穷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在穷乡亲的拉扯下,挣扎着活了下来。
1949年8月,湖南望城解放后,雷锋从此走出了痛苦的生活。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幸福成长,参加儿童团,进小学读书,并第一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
1956年,小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先后在乡政府当通讯员,在望城县委当公务员。雷锋工作积极,埋头苦干,被县委机关评为“工作模范”。
195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相继在望城县团山湖农场和辽宁鞍山钢铁公司化工总厂当拖拉机手和推土机手,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出席了鞍山市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60年1月8日,雷锋应征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的培养教育下,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
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雷锋在部队生活2年8个月的时间,被授予中士军衔,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 3次,受嘉奖多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节约标兵”,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五篇:英语论文
内容摘要: 到了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 知识信息与日俱增, 中国人必须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的地位日益提高,掌握并能运用英语已成为当代中国人必备的技能。但在农村, 由于经济不发达, 学生知识面狭窄, 以及家长不重视,使教师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存在很大困难。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积极探索解决途径,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 努力提高农村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让时间
给机会
育品质
在农村中学从事英语教学二十多年,其中的艰辛真的难以言表。一直以来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都是比较差的, 特别是农村的初中英语。现在是大力推广课改阶段, 在农村中学如何进行课改 ? 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 这些都是广大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也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十分艰巨的任务。农村的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 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 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影响极大,危害甚重。我想出现这样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几点: 一是同学们自身对英语学习目的没有清楚的认,“我在家里劳动, 又不出国, 学习英语没有多大用”的影响;二是农村的学生家长不懂,也不重视;三是小学开设英语参差不齐,进入初中,仅仅初一,学生两极分化就相当严重,造成学困生越来越多;四是学困生存在着严重的逆反心理 , 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大,造成很多人掉队, 丧失了学习信心, 这样严重地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五是教师的教法问题, 有些教师没有抓住新的教学理念 , 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不直观,不形象,不创设情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六是部分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把学生分数看得很重, 把教师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 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只重视应试教育, 没有真正地认识素质教育的意义, 致使部分学生偏科。鉴于以上这些情况, 作为一名农村英语老师该如何解决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 ?又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个人认为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面对学生, 认真把握好他们的心理特点, 在思想教育上和教学教育上双管齐下, 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 达到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正确引导学生, 积极提高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英语了, 特别是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就需要更多的英语专业人才。所以, 学习英语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全社会都在重视它。大量的事实证明, 学习英语并不是无用的, 在家劳动并不是不需要英语,例如现在很多的家用电器用法操作都是英语, 不学英语是没法操作了。因此,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怎样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呢?
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到了初中,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兴趣的培养,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要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初中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帮助他们,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 在课堂教学中让机会给每个学生,使他们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 产生快感, 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让他们成为“我要学习”的主体, 不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
要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 教师上课不能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了。如教教单词、背背课文、讲讲语法, 天天如此, 这样不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英语, 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们除了钻研教学大纲, 认真吃透课本, 不惜花时间精心设计授课计划、方法和步骤,认真备好课, 备好学生外,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还应该具备以下意识:
一,中学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中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中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现代英语的变化,特别是口语方面的变化尤其突出。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越来越简捷。说话简单快捷,使用网络语言,是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现代英语在这方面的变化表现为“一字多用”。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英语词汇急剧增加,并且我们发现,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如,mouse”(鼠标),“input”(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store”(电子计算机的储存器),“drive”(计算机驱动器)等。
3、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也许是美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日益强大的原因,美式英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青少年,他们以使用美语和发美国音为时髦,而且大多数英语影像都偏向美式读音。
4、口语不断侵入书面语。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有正式、非正式;书面语,口语;方言,俚语之分,然而当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我们的英语教师如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么,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会发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多么书呆子气。而教师自己则很可能连学生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些常用语也可能会出现理解性的错误。有一次我与学生网聊就被他发的“3KU”弄的满头雾水。
二,中学英语教师应有文化意识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也是如此。要学好英语离不开对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英语学习与文化意识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很多中学英语教师忽视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而导致了一些语言情景的不真实,和虚假的语言的产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息的主要浓缩。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和对语言环境的认识、创设和把握,需要对文化的比较深刻的理解。老师注重了文化差异,加强学生对中外文化比较的意识,也便于帮助学生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注意这些异同,避免因文化因素造成交际障碍。
三,中学英语教师应有情感意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既是认知活动,又是情感活动。英语本身是表达和交流情感的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就是与使用英语的人进行情感沟通,增近交流。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英语学习的效果乃至成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战线的一大课题。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 ? 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学生,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首先喜爱上你-----英语教师,而后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三,教方法,给时间,育品质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英语教师的责任。
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词汇,“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掌握词汇的效率相当低,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中学生学英语的瓶颈。
我们教师应该善导学生开动脑筋, 独立思考, 多听多说, 多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 增加课堂教学兴趣以及做到课后预习和复习。例如,我在教初中英语八年级UNIT3 I am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时,先让学生说出文中人物性格,然后对照书上讲的性格特征,把自己的特征和最好的朋友的特征写出来, 再让十多位学生分别用形容词的级将自己或朋友与文中人物作比较。学生可以把书本上的东西运用在实践中。这样做可以引导他们开口、动手 , 以便创造情景进行直观教学, 使同学们上课精力高度集中,做到人人开口, 个个动脑、动手, 达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练习的目的,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这样一来,个个投入到学习中, 产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下去, 我相信同学们的成绩一定能上升, 也一定能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
四、营造情境氛围,发展学生个性
学好一门语言, 关键是要有一个氛围, 要学好英语,提高教学质量, 仅仅靠课堂40分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练习, 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以听、说、读、写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活动,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人教版英语教材中有不少涉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课文, 如野生动物保护、环境保护、残疾人问题、自然灾害、慈善公益活动、科技、旅游等, 教师可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 引出课文以外的话题,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平时多给学生听录音, 看影碟,看幻灯,看英语短片电影, 多以现代的教学手段为平台。在家,建议学生在洗漱,吃饭,做家务时听听英语歌等一些英语材料。开展书法、朗诵、阅读理解等课外活动。我们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成绩分组参加。分层次布置任务,这样成绩差的同学也可以多开口。另外还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前进行简短的口语对话, 也就是通常的值日生汇报,要求他们学会坚持用英语写日记或周记, 教师批改后,将写得好的日记、周记刊出在黑板报或墙报上, 这样做学生既可以互相学习, 又可以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上是我个人之见解, 不足之处,望大家指正。总之, 通过教师的多方努力, 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做到因材施教, 因地施教,因时施教, 因人施教, 因类施教。多与学生接触交谈, 进行思想沟通,了解学生, 指导学生, 坚持下去, 我想我们农村的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就一定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