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美术对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已发表卫生职业教育1
浅谈美术造型训练
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高红新
淄博职业学院25531
4【摘要】本文探讨了美术造型训练对口腔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美术造型原理的学习和实践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重塑患者容貌美的能力;对口腔医学审美实践中提高医学生把握容貌形态及空间感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美术的物体色彩把握训练对提高口腔医学生审美实践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美术教育在医学生成才过程中培养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并促进专业修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造型训练口腔工艺审美作用
1.美术造型原理的学习和实践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临床创造美的能力。口腔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学、色彩学、雕刻等知识。本人从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美术课的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美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其基本点是通过视觉感官来判断对象的美丑,从而获得视觉上的审美感受。人是美的形象的创造者,审美主体是口腔疾病的治疗者,也是容貌形象的重塑者,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与医疗技艺决定了其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容貌的审美效果。我们不妨将患者的容貌视为一件活的雕塑作品来看待,这样,审美主体在对患者给予治疗的时候,就相当于是进行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对形象的空间感与色彩感的把握是其必然的要求。如义齿的制作,实际上就是在限定于特定形态结构和特定色彩要求下的一种高精度造型作品的制作,其制作的复杂性和审美效果要求之高甚至远比一般美术作品的造型要求还要高得多。如果口腔技术专业实践者有良好的美术造型能力及相关的鉴赏能力,必能加强其通过制作、修复义齿,重塑患者容貌美的能力。
2.美术造型能力训练对提高医学生把握容貌形态及空间感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2.1口腔医学技术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正确把握病人的容貌形态,义齿制作和口腔修复工艺时,需要考虑病人的容貌和空间感。美术造型训练的一个重要技能是对物体形态、结构、明暗、质感、量感及空间感的把握,要做到这点非常不易,因为它是美术家心、眼、手高
度统一的技能体现,这种统一需要每个美术家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才能获得。在口腔技术专业人的实践中,美术造型训练是每一个优秀口腔技术工作者的必经之途。
2.2怎样把握不同组织器官彼此间空间分布的相互关系是口腔专业学生的一重要课题。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美术造型训练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医学生对面部软组织(皮肤、肌肉等)和面部轮廓在不同表情下的变化特点、空间关系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而这种能力不是生而有之的,是需要通过刻苦训练才能获得的。那么,如何训练把握构成容貌的不同组织器官彼此间空间分布的相互关系的能力呢?形态及空间感把握训练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可以借鉴美术的写生手法进行,口腔专业的学生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的美术训练,所以训练应先从石膏几何体素描造型开始入手,然后静物素描,面部结构素描,由易到难,从而逐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初学者也可对照有关素描参考书进行临摹,并在有关参考书或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写生。这种训练,既可达到练的目的,同时也可锻炼心手相应的能力,锻练手的动作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这对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测能能力有着极大的益处。
3.色彩把握训练对提高口腔医学技术工作者审美实践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3.1色彩是美术语言表述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世界是由色彩构成的,人的视觉对色彩的辨认要比对外形的辨认敏感得多。从远处寻找某种事物,人们首先能辨认出来的是色彩而不是物体的形状。人的视觉在感知到不同的色彩时会引起不同的生理反应。视觉是人类的天生能力之一,当接触到色彩时,有些让人感到很谐调,很舒适;有些让人感到很刺激,很醒目;有些则让人感到很柔和,很模糊。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色,固有色在光的影响下形成光源色;任何色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必定要和周边技术工作中同样会得到体现。口腔医学技术工作者对色彩的把握极其重要。比色板的使用,特别是目前比色板的应用,是为了帮助把握患者义齿修复后所期待的色彩。在比色过程中,有时需要参考患者的脸色(相对义齿而言是环境色),还要兼顾到有些患者口唇的习惯化妆色(相对义齿而言也是环境色)。比色时还要注意比色的环境光源问题。色彩与人的感情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口腔义齿的修复中,强化义齿的对比度可反映出个性张扬患者强烈的自我个性化的追求,具有特别的审美效果。通过减弱色彩的对比度可以增加女性性格的柔和感,这对女性患者的修复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
3.2义齿修复的表现力和对患者义齿个性化的修饰,都离不开对色彩的深入了解。比色准确与否,提出的义齿色彩方案合理与否,取决于医生或技工对色彩把握的修养程度。这就离不开色彩学习和训练。口腔修复的临床工作者应该了解色彩的原理,了解包括明度、饱和度等概念在内的一些基本色彩知识,以及了解配色的一些基本方法。训练的内容之一是对色彩的判别,内心判别结果与实际已定性的色彩结果越接近,说明辨识能力越强,训练效果越有效。另一训练内容则是调色实验,为了防止枯燥乏味,可以寓调色实验于绘画实践之中,教学过程中,应该在素描造型训练结束后再学习色彩方面的知识。有关色彩学方面的知识,可从丰富的色彩学
专门著作以及一些绘画专业书籍中学到。
4.美术教育在医学生成才过程中,培养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并促进专业修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1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一 定的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知识,属于人文学科的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医学生的专业素养,美术教育与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形成艺术思维的过程,艺术思维教会学生在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时候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去追求真善美,表达个性与美学理念。所以美术教育能赋予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理和创造能力,能培养医学生较好的人文素质,可以提高医学生专业修养,促进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口腔医学技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它与美术一样,都致力于创造出美的感人的视觉形象。口腔医学工艺工作者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艺术家。综上所述,美术造型训练对口腔医学工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是有非常重要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梁柯美术对医学生成才的重要性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7(6),370-371
第二篇:许丽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已发表.东北学报)
德国体育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许丽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610663)摘要:本文通过对德国的实地访问学习,了解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特点,针对我国体育职业教育的现状,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为发展我国体育职业教育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德国;体育职业教育;启示
2012年9月9日至9月29日,我院18名同志赴德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培训学习,时间虽短,但感受颇深,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我特别注重汲取他们教育中一些隐性的东西,这些不是直接能表述出来的。只有当你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用心去体会、去思考才能获取的。
在此期间我们走访了3所大学,6所体育精英学校、2个奥运基地和2个赛艇基地,了解了德国的教育制度和体育教育体系、德国体育大学的专业情况、课程设置情况、实践、培训及体育精英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等。下面仅结合职业谈谈自已的粗浅认识:
一、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制度
德国拥有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基本上有四大类,分别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而职业教育是学生就业和升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德国除了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外,还拥有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这为德国的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政府还会通过减免税收的办法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中的费用给予补偿。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训练,毕业生能够将在学校获取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在毕业前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因此,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实现了零距离就业,为德国企业提供了大批实用性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全原参与,都在为职业教育拓宽渠道,保证学生能够完成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既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教育经费,又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实习空间。
拿科隆体育学院介绍的体育教师的岗位来说,如果要任职此岗位,除了要在体育学院有学习的经历外,还要有职业培训的经历,这样才有资格去工作。在德国,原则上青年不经培训是不能开始职业生涯的。
德国的基本法规定,各联邦州的文化教育部门拥有对本州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职业学校的管理权,但是对于在企业实践这部分则是由联邦州拥有管辖权力。企业职业教育的权利主要是由各行业协会负责,具体负责的事项有企业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认定,考核与证书颁发,实训教师资格的考核和认定,培训合同的注册与纠纷仲载等。德国的基本法还规定,由州提供教育事业经费。而职业教育方面的经费主要是由联邦、州政府及企业来承担的。当然国家会对承担实训任务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补偿,具体补偿的额度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以此来提高企业承担实训任务的积极性。这种体系已经发展成为德国的一种常规,也使得职业教育的经费有所保障。也正是这种经费保障使得学校和企业培训中心无后顾之忧,从而激励双方办学的积极性,因此,德国的职业教育拥有较高的教育质量。
二、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能够注意把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在专业设置上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社会,培养能够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并且每五年要进行一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根据所得的调查结果结合当地实际和社会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根据科隆体育大学对最近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有半数以上毕业生从事健身、康复等方面的工作,从事竞技体育者占16.1%,从事体育经济的占20%,而从事体育传媒者约占8%。据预测,健身体育和竞技体育方面的人才需求会相对稳定,而体育经济与传媒领域的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
多年来,科隆体育大学本、专科层次只有两个专业,一是师范专业,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相当于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该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学习体育专业课程外,还必须同时在其它大学选学另一专业(如地理、英语、拉丁语、数学、宗教等),需经6~8个学期学完规定的学分,毕业时获得国家初级教师资格,可在中小学担任体育课或其它课程的教师;二是体育科学专业,培养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等。该专业学生在校主要学习与体育有关专业课程,7个学期完成学科课程学习,此外还需要在“娱乐与竞技体育”和“康复与残疾人体育”这两个模块中选择其一作为专业方向,修完相应的学分。毕业时可获得从事教练和其他体育科研工作的体育科学文凭。1
由科隆体育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结合我们实地考察的结果可以看出,德国的职业教育的内容是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这点儿我们在学习访问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切体会到,拿科隆体院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除了要完成完成本专业的体育课程外,还要完成体育专业之外的课程。他们的教授在介绍的过程中也向我们说到,体育类的学生如果想拿到毕业资格会比其它专业的学生付出更多。而对比我们国家,体育类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就显得单调了很多。从科隆体育学院的专业设置状况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能够将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的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这也使得了德国职业教育能够很好发展,并且受社会欢迎的原因。
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德国并没有体育类的职业院校,但在科隆体育学院和莱比锡大学体育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无时无刻都是结合职业进行的。例如,我们在参观科隆体育学院和法兰克福商业银行体育场时,为我们讲解的都是在校的学生,他们对职业的管理过程都非常熟悉,所问之处都能一一作答,我们所有人一开始都没认为他会是个在校的实习生。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把职业工作的过程了解的非常透彻到位,可以说这种实践效果是我们无法相比的。德国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是法律上规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通常是由学校通过行业协会,再由行业协会去提供和寻找合作企业,共同来达到实训效果,企业把培训工作当作为自己培养员工的过程,报着为工作和社会负责的心态做好实训工作。学生的专业建设工作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学习。他们根据专业情况来设置相应的专业委员会,成员是双方的代表,共同来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检查和调研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双方也要共同执行,以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德国社会和企业会把职业教育当作是对未来的投资,因此,他们都会自觉支持和参与其中。这种模式使得教育的投入问题得到了解决,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按受很好的实践锻炼。
四、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主要有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课程设置和安排主要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具有核心能力的人才而设置的。理论课程主要分为普修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种,普通课程主要是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专业课程主是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所修的内容覆盖了专业所需的全部理论知识。另一种类型的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有绝对优势,并且各个环节安排细致周密,除了实践合理安排外还特别注重与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做到了实践课能很好结合理论,同时也使理论能充分为实践服务。学习的安排是非常灵活的,在参观法兰克福商业银行体育场时,从实习学生那里了解到,在校学习期间,只要企业有需求,学生随时都可以向学校申请,当然,这其中肯定要协调好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及学生的管理等方面,这也是我今后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五、启示
(一)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使得德国职业教育能够蓬勃发展。学校和企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具有很多的自主权,学校和企业有权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其它。
(二)我们现在很多院校的顶岗实习,企业更多是把学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实践学习。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好处,但对国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企业实训的内涵除了应该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注重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以及社会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的过程中要采用轮换式实习方式,并明确规定各个阶段的个体质量要求与评估标准。
(三)企业实践必须调动企业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学校应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调动企业和学生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学校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服务水平,能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等服务工作。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学生缺乏主动寻找实践企业的动力和能力。学生是被动的去实践,实践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要让学生意识到实训是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做准备,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的引导学生自觉参加实践。
(四)高职院校能够得以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和企业充分结合,这是也是实施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道路。像一些社会需求多,但学校缺乏基本条件的专业,更要注重和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来弥补办学中的困难,同时也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但目前的状况下如何使企业能够主动、自觉的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也有很坚难的过程,对于这个困难,我们应该多学习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从学校和企业、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除了可以借鉴德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职业培训能力,形成服务企业的特色项目,拓宽校企合作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开拓“校企合作联盟”,走集团化办学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http://baike.soso.com/v25423386.htm [2]齐放.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9(6)[3]刘邵岚.德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与其职业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2(4)[4]王纪安.德国教育的企业实践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