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情况[2011]53期花甲乡发展肉羊养殖促农增收35余万元

时间:2019-05-15 05:2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花甲情况[2011]53期花甲乡发展肉羊养殖促农增收35余万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花甲情况[2011]53期花甲乡发展肉羊养殖促农增收35余万元》。

第一篇:花甲情况[2011]53期花甲乡发展肉羊养殖促农增收35余万元

花甲情况(2011—53)

花甲乡综合办公室编2011年8月16日

花甲乡发展肉羊养殖促农增收35余万元

花甲乡自2009年在那耶村委会韦思华开始规模发展养羊以来,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周边10余个村寨的20多户农户积极发展山羊养殖,经济效益显著,促使发展山羊养殖成为全乡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亮点。截止目前,全乡羊存栏1200余只,其中,羊存栏500只以上1户,羊存栏100只以上适度规模养殖4户,实现羊出栏450只,促农增收35余万元。

编稿:李宾审签:刘胜华— 1 —

第二篇:发展优势产业促农增收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粮食稳定增产,生猪养殖、食用菌、蜂蜜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对全县的生猪、食用菌、养蜂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

1、生猪:全县有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养猪户6122户,生猪饲养量15370头,存栏9640头,出栏5710头。其中:能繁母猪84头,种公猪34头。10头以上大户80户,50头以上4户。

2、食用菌:全县食用菌代料栽培75万袋,食用菌干品年产量160多吨,产值800多万元,食用菌生产是我县农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其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0%。

3、养蜂:全县养蜂9761箱,养蜂大户67户。使养蜂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蜂蜜以质量好、营养丰富、无污染、药用价值高的特点迎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二、资源和区位优势

1生猪:猪肉是山区群众肉食消费的主要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群众对猪肉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并且生猪养殖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三成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生猪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食用菌:我县森林覆盖率95%,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无任何污染,适宜发展食用菌生产,发展袋料食用菌栽培,可充分利用农作物挤秸秆、果树和林木枝丫、杂草等废弃物变废为宝,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增加了农业收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3、养蜂:一是我县位于亚热带和暖温气候交接处,植被繁茂,种类繁多,大宗蜜源植物和零星蜜源植物交替生长,花期及流蜜期长,一年当中就有八个月的花期,为蜜蜂越冬提供了蜜粉源。二是由于山区地形复杂,高低差异大,形成许多小气候,蜜粉源植物分阴坡、阳坡、低山、中、高山先后交替开花,秦岭山区成为天然的蜜库。三是我县山大林深,地广人稀,农药、化肥用量少,为发展养蜂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存在问题

(一)生猪:

1、规模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商品率低。养猪户占农户的90%以上,但养猪大户仅占养殖户的 1 %。大多数农户仍在沿用传统的“吊架子”方式饲养,平均饲养周期10 个月左右,商品率仅占 30 %。

2、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大,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生猪产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养殖户经不起市场低潮的冲击。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不能预测和适应市场的变化,无法承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面对市场的变化,只能被动应付,一旦因为行情变化而亏损,便丧失了养猪的积极性。

3、疫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大。复杂多变的疫病形势与传统分散饲养方式,加之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有待完善,给疫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会不同程度造成动物疫病风险增大,影响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

4是动物防疫体系亟待完善。工作经费匮乏、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断层、疫苗运输、保管条件达不到要求,使用无效苗的情况发生、防疫过程中免疫程序不到位、基层防疫员总体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5、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由于地理交通等因素所限,我县母猪饲养量总体较少,加上市场行情和疫病等影响,母猪饲养量持续下降,自繁自养能力减小。而外调的仔猪抗病能力较弱,疫病风险较高,损失较大,导致仔猪成本和疫病传入可能增加。多年来,我县在生猪品种改良上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因投资少,品种改良规模小,加之我县生猪饲养以农村散养为主,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疫病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二)食用菌

1、在资源保护上和利用上的片面性。栎类资源是传通的周期永续利用的资源,周期性合理采伐利用,有利于调动广大菌农保护栎类资源的积极性,过分强调,不允许周期采伐利用,只会挫伤菌农的积极性。

2、龙头加工企业少,缺乏专业市场的引导。

3、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县内现有规模生产的产品都属香菇类,品种单一,导致市场受限,难以满足多样性需要,一部分农户栽培技术不熟练,技术标准不一,导致同一菌种,质量差别却很大。

4、品牌意识差。产品质量好、包装不规范,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低,价格上不去。

(三)养蜂:

1、养殖技术落后,产量效益低。我县的中蜂生产以传统的老式圆桶为主,占整个蜂箱的70%以上,养殖方式具有较大的历史惯性,养殖技术落后,平均每箱产量5公斤,产值仅100元,产值只有新法饲养的1/4。中蜂活框新法饲养每箱产量15-20公斤,产值400元

魔盗 黑血 寄宿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左右,只占整个饲养比例的20-30%。

2、养蜂人员素质不高,家庭收入低下,影响了养蜂业的发展。我县养蜂人员中高中以上的人员只占调查总数的6%,养蜂人员素质低下,养蜂技术难以推广。同时,很多养蜂人员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制作蜂箱、蜂具都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更谈不上进行养蜂技术的培训,从而影响了我县养蜂业的健康发展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3、蜂蜜掺杂使假,影响我区蜂蜜的品牌形象。

我县蜂蜜远近闻名,产量相对较少,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一些小商小贩和蜜农开始掺杂使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掺杂使假行为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我县蜂蜜的品牌形象。

四、发展建议

(一)生猪:

1、切实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组织领导。把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内容,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细化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充分发挥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和脱贫致富奔小康中的重要作用。

2、加大对畜牧业生产投入力度。要把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经费和畜牧兽医技术部门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依托财政支农资金和涉农部门支农资金,搭建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融资平台,确保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来源。

3、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技术、优质畜禽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高产优质牧草栽培技术、快速育肥技术。加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畜牧科技推广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强化科技支撑,强力推进畜牧业生产发展。

4、抓好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人畜分离、独立建圈、沼气配套、循环利用、标准化建设”的原则建立圈舍,大力推广绿色无污染养殖技术,努力改变传统养殖业脏、乱、差的状况。

5、强化网络信息,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一是建立健全畜牧业信息平台,利用乡、村信息网点,及时采集和发布畜牧业生产、销售信息。二是引导和支持养殖户积极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6、狠抓良种繁育工程,着力提高生产性能。重点扶持和奖励引进良种繁育的养殖户,在实现良种母猪饲养总量及仔猪生产总量满足县域需要的前提下,达到我县生猪饲养总量的扩张。

7、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抓防疫就是抓生产,就是抓公共卫生安全”的观念,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强化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食用菌:

1、重新认识和估价食用菌生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食用菌是真正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和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人均销量增加,市场潜力很大。二是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山区大量的栎类资源及清林丫材,为木类菌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源。三是有广大菌农积累的比较丰富的生产经验。四是只要各级政府认识到位、加强领导、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服务跟上,把食用菌当作产业来开发,食用菌生产必定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2、健全服务体系。食用菌生产涉及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要积极做好开发、科技公关、信息传递、技术培训与指导,真正为农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食用菌生产健康发展。

3、规范菌种生产程序,坚持食用菌质量标准。质检和农业部门要按照规范性的技术要求,抓好检查落实,保证菌种质量,为食用菌发展保驾护航。

4、合理利用资源。栎类资源丰富的地方,林业部门部门应按采伐周期有计划的批准菌农合理采伐利用,点种食用菌,提高木生菌品质量和效益,调动菌农保护林木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修林后的枝梗和木材加工后的木屑等农林废弃资源进行袋料生产,变废为宝实行生态良性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生态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5、开发利用名贵珍稀菌种。我县山地菌种资源丰富,在海拔800-1200米 的松栎混交林是松茸、鸡油菌、牛肝菌、白灵菇和竹荪等珍贵菌种的适生区,这些菌类香味特殊、营养丰富、出口价值很高,应当积极开发利用,同时加以有效保护。

(三)养蜂:我县虽然有较好的自然资源,蜂蜜品质优良,养蜂发展空间大,市场前景好,但也有许多突出的问题,要发展养蜂业,壮大养蜂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科学规划,加强培训,强化领导,增加投入,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打造独具特色的蜂蜜品牌,促进养蜂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一是按照《畜牧法》,加强养蜂业的领导,做好全县养蜂业的各种规划、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养蜂人员的技术培训、养蜂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二是强化养蜂协会职能。养蜂协会由专业人员和养蜂大户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养蜂的技术交流,增强养蜂业生产的科学化,减少和杜绝养蜂业生产的盲目性,促进养蜂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2、加强培训,提高养蜂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在人才培训上,要有计划的轮训和培训,利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强化养蜂技术人员和蜂农的培训,提高养蜂技术人员和养蜂农户的素质,提高其饲养、生产、加工、销售的技术水平,造就一批既懂得养蜂技术,又懂得经济管理的新世纪养蜂业人才,促进我县养蜂业的大发展。

3、建立示范样板户和示范场,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在全县养蜂比较多、开展比较好、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选择一定的农户,大力培植示范户、示范场,在“专”字上做文章,以点促面,通过示范户和示范场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中蜂改良技术。养蜂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全部农户掌握四季管理技术,特别是冬季补饲、春季奖饲、过箱操作、养群蜂养大群夺高产的养蜂技术,60%以上农户掌握基本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我县养蜂业的全面发展。

4、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开发。我县林草覆盖率高,植物品种繁多,药材品种齐全,境内无任何污染,空气洁净,生态环境保护好,蜜粉源植物丰富,适合养蜂业的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无污染的养蜂业基地,努力生产绿色蜂蜜产品,培育蜂业产品基地,培育蜂业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增加科技含量,加强品牌开发,树立本地的特色品牌,加大蜂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开展蜂蜜、蜂蜡、蜂王浆、蜂花粉、蜂毒和蜂胶的开发,大打我县绿色品牌,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做到以开发促发展。

5、加强部门配合,强化市场监管。一是强化外来蜂种引进的管理。二是密切与工商、公安和质量监督部门的配合,加强蜂产品市场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检测和准入制度,净化我县蜂产品市场,杜绝假冒伪劣蜂产品,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养蜂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农户发展养蜂制作蜂箱所需木材,林业部门按照有关政策大力支持,给予适当倾斜

6、强化养蜂业与其它产业的有机配合。特别是要加强养蜂业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退耕还林工程和旅游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首先,养蜂业需要丰富的无任何污染的蜜粉源植物,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如药材基地、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既可以发展高质量的生态和有机食品,又可以为蜜蜂养殖提供大量优质的蜜粉源植物。其次是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优质的蜜粉源植物,为养蜂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蜜粉源植物基地。第三是充分利用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把我县蜂蜜产品做大、做强、做响亮,使之成为我县走俏的一个旅游产品,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7、加强投入,建立养蜂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努力增加投入。一是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增加投入,对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实行一定额度的奖励,提高农户养殖的积极性;二是实行银行优惠贷款和政府贴息的方式,加强投入。对于想发展却没有资金的农户,可以实行小额贷款和政府贴息方式鼓励他们发展;三是将养蜂技术培训、新技术引进、推广、试验、示范的经费和基本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魔盗 黑血 寄宿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发展葡萄产业促农增收经验做法

近年来,**县**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葡萄产业,走现代高效农业之路,打造“葡萄大镇”,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建成100亩以上成规模红提园15个,成立了2个葡萄专业协会组织,葡萄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抓规划引导。该镇制定葡萄高效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实施方案,以国道207、省道304沿线为中心,建立万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分步实施,逐年扩面,每年新扩面积1000亩,并完成一批配套设施项目。截止目前,全镇已发展葡萄面积5000亩,建成了15个100亩以上成规模红提园。

2.抓建设投入。该镇在大力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葡萄产业建设投入渠道,实行镇村以奖代投、种植户自主投入等多元投入形式助推葡萄产业项目建设。几年来,该镇先后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建设标准园区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解决道路、水利设施配套问题。2007年,该镇依托项目建设,建起了年生产量达800吨的葡萄酒堡,兴建了3座总贮量650吨的水果保鲜库。当前,该镇正在着手建设黄河葡萄大市场,启动葡萄旅游休闲工程。

3、抓技术服务。一是推广优良品种。该镇以发展欧亚系列红提为主,实行品种早、中、迟搭配,筛选确定了最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红宝石、黑宝石、红地球等6个优质主导品种;二是推进技术创新。与湖南农大加强合作,兴建了葡萄科研基地,聘请了农大专家石雪晖教授和葡萄大王王先荣同志作为技术顾问,长年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三是建立协会、专业合作社组织。该镇有葡萄专业协会、合作组织2个,其中黄河葡萄专业合作社,会员有160多户,合作社在种植规划,技术服务、病虫防治、种苗供应、农资配送及产品销售上,积极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在去年销售旺季,该合作社每天组织外销量3万多斤。

第四篇:**乡发展稻田蘑菇种植助农增收经验交流材料

瞄市场 育龙头 强服务

**乡发展稻田蘑菇种植助农增收

**市2005年农村工作会议经验材料交流

**乡位于县城北5公里处,全乡幅员面积13.3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属于平坝区,年未总户数3506户,总人口1238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3人,农业人口12149人,全乡有耕地8900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乡从2001年开始引导农民发展稻田蘑菇种植特色农业,经过三年的发展,全乡稻田蘑菇种植从最初的20多亩发展到676亩,种植农户达870多户,占全乡农户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强。经调查,今年农户仅种植稻田蘑菇一项纯收入就达202万元,户均增收579元,农民人均增收167元,稻田蘑菇种植已成为了**乡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其具体做法可以用三句话九个字来概括,即瞄市场、育龙头、强服务。

一、瞄准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根本所在早在2000年,**乡三埂村4社就有少数农户零星种植了几亩稻田蘑菇,当年亩产值达到6000多元,亩均纯收入约3000元,在农民连续几年增收难的客观实际情况下,这一信息引起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就稻田蘑菇种植这一项目进行市场考察和项目论证分析。稻田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食用稻田蘑菇能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抑制癌细胞的产生。稻田蘑菇的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要求进行管理,是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国际国内的需求一致居高不下。稻田蘑菇经盐渍处理后出口国外市场,中国蘑菇出口量占全球蘑菇生产总量的60%以上。其产品供不应求,种植前景十分乐观。种植稻田蘑菇主要原材料之一是稻草,每种植一亩稻田蘑菇需要14亩稻草,稻田蘑菇生长期为9月份至来年的4月份。生长的适宜条件为:日平均气温在17℃左右正常生长,空气湿度适宜则达到高产。我乡的冬、春季气温,日平均气温为10℃左右,在17℃的有115天,雨量充沛,空气较为潮湿,有雾天气仅30天,非常适合稻田蘑菇的生长。种植1亩稻田蘑菇成本只需2800元左右。亩产鲜菇3000-4000公斤,按每公斤2元的收购价计算,每亩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稻田蘑菇是劳动密集型农业,但它对劳动力的要求低,特别是在采菇期,家中的男女老少,只要能下地干活的人,都能帮忙,充分地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采菇创收。同时发展稻田蘑菇种植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一是培肥地力,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耕作质量越来越差。农村种化肥庄稼的越来越多,耕地逐年板结。栽种稻田蘑菇,实行稻草(秸杆)还田,很好地补充了土壤N、p、K等有机质及其他微量元素,培肥了地力,改良了土壤结构,使土壤变得疏松和易于制作。二是进化空气,美化环境。稻田蘑菇生产所需的原料是稻草等秸杆,将过去付之一炬的秸杆变废为宝,因种植稻田蘑菇需要大量的稻草作为培养料,**当地的每亩稻草收购价已(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从2002年的30元上涨到2003年的50元,全乡仅7000亩稻草一项变废为宝就为农民带来35万元的现金收入。秸杆变废为宝有效地防止农户将秸杆乱扔乱堆放和乱焚烧,每年秋季在**很难看到焚烧稻草现象。经过考察论证,发展稻田蘑菇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收益高、风险小、有市场的短平快增收致富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明显。**乡在充分论证市场的前提下,党委政府大张旗鼓宣传动员群众发展稻田蘑菇种植。

二、培育龙头企业带农户,建立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体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实现农民增收,最终是要将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种易卖难,各地相继出现的政府当商家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积极性。为避免年初种下希望,年未收获失望的悲剧在**上演,在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稻田蘑菇的同时,**就多方从外引进5个稻田蘑菇收购加工的龙头企业落户**,总投资约100多万元建立5个蘑菇收购加工厂,日收购加工鲜菇60吨,占全县日处理量的70%。5位业主到**落户后,以实行“五包” 订单农业的形式积极参与**稻田蘑菇发展,由公司统一包向农户供种、包技术指导、包每公斤2元的保护价回收、包种植成功、失败包赔,并垫支部分菌种款,打消了部分农户的顾虑。通过龙头企业的参与极大程度调动了农户种植稻田蘑菇的积极性,全乡稻田蘑菇种植规模是一年一个台阶,2000年发展稻田蘑菇56亩,2001年发展稻田蘑菇179亩,2002年上涨到了312亩,2003年就猛增到767亩,种植面积位居全县之首。**乡高墩村1社残疾特贫户王树成家庭还有双老,家庭非常困难,40多岁还未成家,2002年在峨眉健康菌业公司垫资部分菌种和物资款的扶持下,种植稻田蘑菇1.5亩,纯收入达5000元,首战告捷,摸索了种植稻田蘑菇从备料下种,采收整套经验,今年又在公司扶持和乡党委政府扶持下,投资4万元,种植稻田蘑菇13亩,聘用当地10多名农民务工,成为了该地远近闻名的“雇请打工仔的残疾人”,截止目前,其总投资已悉数收回,除去雇工工资,***今年通过种植稻田蘑菇可望实现纯收入2万元,今年可望彻底脱贫。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乡稻田蘑菇种植户民展到870多户,出现了三个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5个,种植户数达总户数80%的专业社3个。

三、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是调整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助推剂稻田蘑菇种植是劳动密集型农业,虽然对劳动力的要求低,但种植技术要求高、种植程序繁琐、种植投入成本较高,较大程度制约了农民发展稻田蘑菇种植。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引导农民克服消级因素,鼓励农民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成为了**乡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成立农技服务队深入农村,和群众交心谈心,分析市场,搞好算帐对比,统一种植思想。开办技术培训班,进行技术培训,印发种植技术资料。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种植期间深入菇棚,进行技术指导。二是优化种植外部环境,为群众排忧解难。协调信用社向种植户发放小额农贷资金20多万元。协调县级部门关系,在停止灌溉用水后仍定期向种植区提供生产用水,满足了种植稻田蘑菇所需的大量用水。向农户提供优质的临时用电服务。三是基层干部积极参预到稻田蘑菇的发展工作,起好了带头作用。全乡有29名村社干部带头发展稻田蘑菇160多亩,并主动与业主联系,在全乡设置7个蘑菇收购点,方便了菇农交售稻田蘑菇。

第五篇:全州永岁乡引导农民调结构促增收

全州永岁乡引导农民调结构促增收

蒋珍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州县永岁乡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引导农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抢抓市场机遇,利用土地、人力等资源,引进好项目、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政策驱动,加大惠农政策落实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对农民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户带头发展,形成了“一村一特色,村村有亮点”的新格局。

项目带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葡萄、金槐、柑桔、大西瓜、蜜梨果园的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率,采取农业产业化、基地化、集中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着力发展葡萄、柑桔、密梨、“三木“药材等万亩杂果园基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下乡,搞好产业调整服务。组织农技、农机技术人员现场授课培训,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开设流动课堂,面对面向农民传授高效农业技术知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民的专业理论及技能知识。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12场次,培训农民400余人次;印发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的技术资料约5万份,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

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成立种植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把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作为农村经济提速、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不断激发农民的致富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合作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实现了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变为大生产,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下载花甲情况[2011]53期花甲乡发展肉羊养殖促农增收35余万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花甲情况[2011]53期花甲乡发展肉羊养殖促农增收35余万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