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5课《落花生》教学案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5课《落花生》教学案设计
【课程标准】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
(3)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设计意图】
本文语言浅显,但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先把花生的品格(好处),特别是爸爸所指出的“最可贵”的那一点理解到位,然后再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
2.学生:读熟课文,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写下自己的姓名并说出名字的含义。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PPT出示词语:吩咐、尝尝、便宜、石榴,请四个同学读,注意读准轻声。
2.PPT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居然”,并造句。
三、重点感悟
1.抓重点。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用了寥寥几笔就交代了种花生和收花生两件事。(板书:种、收。)下面看看除了这两件事,课文还写了哪几件事儿?(尝花生,板书:尝。)课文中那里是写尝花生的?(课文最后一句话)还写了哪件事?(议花生,板书:议。)种、收、尝都是几句话,而议花生用了10多个自然段,用了那么多笔墨,这是为什么?(议花生是课文重点)看来,我们今后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怎么样?(把重点内容写得详细,不是重点的内容写得简略,板书:详写、略写)
2.学重点。
(1)朗读课文。从第4自然段起,分角色朗读课文,大家边读边思考,有什么疑问。
(2)读后质疑。次要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并引导学生提出重点问题: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引导学生靠自己解决问题。
(3)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PPT友情提示:
问题——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a.围绕问题读第10自然段,把自己的想法简要批注在旁边。
b.写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听听别人的意见。
(4)反馈学习情况:
a.谁来说说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b.学生读父亲说的话。
c.引导学生理解父亲拿桃子、石榴、苹果截然不同的生长特点跟花生对比。
d.学生带着对这种品质和精神的钦佩读这段话。
e.指导朗读,反复读,并告诉学生课后把这段话抄写下来,背一背。
(5)深化主题。
刚才同学们说了: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默默无闻„„,课文读到这儿,孩子们,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那是在说什么?(做人的道理)父亲的哪句话是明白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生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既然是做人的道理,那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老师引导。)作者也是这么理解的?(或少年时的许地山是怎么理解的?)他说:(出示PPT齐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里边有个词语“体面”,能说说什么是“体面”吗?
看PPT再读这句话,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那么孩子们,什么是有用的人呢?哪些人是有用的人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老师也想举个例子,出示关于许地山事迹的PPT。
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确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手法叫:借物喻人(板书)。
(6)拓展提升。
孩子们,课就要结束了,和大家一起学习感觉真好。老师这里有两个事想拜托大家。大家从中选择一件帮帮老师。(出示PPT)
【板书设计】
(略写)
落花生议:默默无闻 „„(详写)
借物—————→喻人
第二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4
《落花生》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昨天我看了《实话实说》,主持人讲述的是一个小孩偷钱被农民父亲狠狠地褊了一顿的事。今天我们要实话实说落花生。师板题:
落花生
本课作者许地山,他不仅写了《落花生》的文章,而且还以落华生做笔名。他为什么对花生有如此感情呢?下面学课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
谁知道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指名上黑板写写。
2、请其他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段是主要的? 3、引导学生回答: 板书: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次要)(主要)
我们先学议花生这部分。
三、细读探究课文
1、请5名学生分角色读“议花生”这部分,把你认为最精彩的对话画出来。2、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对话,并说理由。
(教师引导理解“它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体会苹果炫耀自己,而花生默默奉贤。)
3、出示小黑板:
读下面句子,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⑴你们要像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却很有用。不像那些外表好看,而没实用的东西。
⑵所以,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好处的人。
引导学生懂得要做很有用的人,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如雷锋……
四、回读课文深化认识
1、你们喜欢花生吗?全班分角色读全文
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鼓励学生质疑解疑。)读完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3、在现代社会,你是想做落花生式的人?还是苹果式的人?请你实话实说。(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4、很多事物的某一特点都告诉我们道理,大家去观察,并写下来。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与反思
红楼小学
马麦红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它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朴实洗炼、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分清文章的主次,领悟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朗读课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1、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学方法手段: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质疑笔名,引起疑问
师:落花生它不仅仅是一种农作物的名字,还是我国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笔名,有的同学可能要问了,课文资料袋里写他的笔名是罗华生呀,其实,因为在古代许地山生活的年代,人们常常把“花”写成“华”,所以“罗华生”也就是“落花生”,这样一来,一边是农作物的名字,一边是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笔名,你对这个笔名有什么疑问吗?
我们看看能不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许地山笔名的含义,同时,看看这篇著名的散文到底好在哪里?
二、检查字词:找准起点,夯实基础
1、闯第一关,出示课件。(吩咐、尝尝、便宜、石榴)
(1)请同学读词语,看这四个词的读音有什么特点?(都读轻声)(2)学生齐读。默写。
2、闯第二关,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注意这段里面的多音字“空”、“种”。尤其是“播种”的“种”字读“zhǒng”。(前面四个并列的词都是动词加名词,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是播撒种子,应该读播“zhǒng”)
(3)读这段话你还发现什么问题?比如:哪个词?哪个标点符号? a、“居然”这个词。收获应该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要用居然这个词?花生收获了,他们家人有没有想到呢?(没想到,所以用“居然”。)为什么没想到呢?联系上下文,找找答案。学生回答:(因为是一块荒地,又是第一次种,结果种出来了,真是不容易,所以没想到。不光意外还感到高兴,用一个词形容:喜出望外)b、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读这段话。
c、还发现什么问题。“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应该用顿号,在这里怎么用逗号呢?
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并列的词组间应该用顿号,这里用的是逗号为什么?(这几件事之间不是一下子就做成的,每件事之间都隔了一定的时间。其实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产生的,如果是语气舒缓,而且是比较长的时间,那就用逗号,如果你们在写作文时有这样的需要,并列间的词组可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小结:这段话寥寥数语就交代了种花生和收花生两件事。板书:(种花生、收花生)
三、精读重点:质疑问难,变教为学
1、接下来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课文除了写这俩件事外,围绕花生还写了哪几件事?
尝花生和议花生。(板书:尝花生、议花生。)
2、从课文中发现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只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用了那么多的笔墨,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
这件事是课文的重点,所以详写,次要的事就略写。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主次分明),这种写法对我们平时写作文有什么启发?也要注意主次分明,重要的部分详写,次要的部分略写。
3、学习重点部分—议花生
(1)默读3至15自然段,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都谈论了哪些关于花生的问题。
问题1:父亲回家不是很正常的吗,为什么说实在很难得呢?(看课文后的资料袋,父亲是爱国志士。)(2)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读这段话。
问题2:我们兄弟姐妹是怎样评论花生的?父亲又是怎样说的? 学生回答。
问题3: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为什么说有一样最可贵呢?什么最可贵?(3)看课文第10自然段,找找答案。(花生的品格最可贵。朴实无华、默默奉献)(4)谁来读读原文,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5)父亲说花生,怎么会提到桃子、石榴、苹果呢?
因为桃子、石榴、苹果它们的果实都很漂亮,而且都是挂在高高的枝头上,而花生矮矮地长在地上,这两类果实的生长环境截然不同,其实父亲是用桃子、石榴、苹果来跟花生作对比。对比的结果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可是它朴实无华、默默奉献,所以说更可贵,更令人钦佩。板书:(朴实无华、默默无闻)
(6)全班齐读,读出对比,读出花生的可贵。
四、深化主题:品词析句,深刻体悟
1、课文读到这,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
在讲做人的道理,哪句话明白告诉我们是讲做人?学生回答。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怎么理解这句话。(人的外表可以不好看,但是要做个有用的人。)
2、作者许地山是这样理解父亲的话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学生齐读这句话。
理解“体面”:外表光鲜好看。理解句子:不要只讲外表光鲜好看,而要做有用的人。
3、带着对这句话的理解再读读这句话。
4、什么是有用的人呢?
学生回答: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举例:警察、清洁工、教师„„ 出示课件。
小结:刚才同学们说了不少,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的工作看是平凡、普通、不起眼,但是他们都对他人,对这个社会有用。
总结:因此,我们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5、老师举例:
(1)出示课件:对许地山的介绍。
(2)他就是本文的作者许地山。他曾说:“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大家齐读。
(3)现在知道,许地山为什么把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了吗?他是把落花生的品质作为自己一生做人的追求。
(4)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
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想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大,有很多启示。其实在人生当中,无论我们成为像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还是成为像花生那样的人,归根到底,我们都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读活用活
1、看看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情,然后完成这个填空: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2、小练笔 作者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借物喻人)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 /
次(略写)主(详写)
教学反思:
崔峦老师指出,现在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也即从教会学生固定的知识,转向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实现“从内容分析的阅读教学向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基于这样的理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感受文章主次分明、对比、借物喻人等写作特点。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一开始由许地山的笔名切入,教学中紧紧围绕谈花生展开阅读,引导学生由花生的可贵之处体会出做人的道理,最后拓展环节介绍成年后的许地山的相关经历,补充许地山要做落花生一样的人的话,再次回顾许地山的笔名,首尾呼应,整个教学环节力求做到简单清晰。文本的三个特点,“主次分明”,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内容的详略安排初步感知,点到为止,不做过多的说教;“对比”,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花生与桃子它们的不同感受对比的写法,并进一步感受对比写法的作用;“借物喻人”,在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感受这种写法特点,并适度拓展进一步理解这一写作手法。质疑问难的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教学第十自然段上,引导学生围绕这一段提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改变教学的方式,变教为学,从问题入手,再次引导学生质疑,并将解答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孩子们边读书边思考,解答自己发现的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学“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由花生联系到人这是本文的中心所在,教师紧紧抓住“只讲体面”和“有用的人”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结合生活进行体验,理解了课文深层的内涵,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第四篇:小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15落花生
学路导航:
课前一首歌(国歌)→今日经典(四时之风)→导入新课(解题)→展示读课文(分组)→学习生字词(读,组课本上的词,组课外的词,对子读、指名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结→作业。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那些内容。
一、检查预习。
1.导入新课:
(1)我有个谜语谁会猜
[认真→聆听](青藤藤,开黄花,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那我们今天学习,板书课题(15 落花生)。
(2)“花生”又叫长果、长生果,那我们这篇课文为什么叫“落花生”呢?(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荚,所以又叫落花生。)课件:(花生图)。
(3)简介作者。
2.展示读课文。(1)小组展示。(2)学生补充。(3)提高。3.学习生字词。(1)指名展示。
亩 尝 吩 咐 茅 榨 榴(读,组课本上的词,组课外的词,对子读、指名读。学生补充。)
重点指导:
茅下半部不要少撇。
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以词引词。)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交流,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那些内容。(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这些内容。)
二.小结。
学生小结,学生补充。
三、作业。
1、我能行。(看拼音写词语)
zhà yóu
fēn fù máo tǐng
ài mù
pǐng chāng xiān hóng nèn lǚ()()()
()
()()
fēi biàn
mái zài
pián yi()
()
()
2、我会做。(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茅()
腊()
慕()
榨()
矛()
惜()
暮()
窄()
3、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那些内容。
四、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
↙
↘
↘
种
收
吃
议 花
花
花
花 生
生
生
生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难点】
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教学准备】
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梅花魂》等文章;演示文稿。【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的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的铮铮铁骨。比如陈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把课文读正确。)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与结构,如茅、榨、榴等。(要求会书写,会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1.你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1)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造句。
(2)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四、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过渡:(是啊,一次没想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这收获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4—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3.默读父亲的话。(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ɑ.根据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比较花生苹果、石榴、桃子 不同点 相同点 启示
b.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的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出示演示文稿: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作业。
语文能力的提高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和看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更多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老师推荐几篇文章和几首乐曲,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认真读一读,听一听,相信你一定能从中享受到书籍和音乐带给你的震撼、快乐以及幸福。书籍(文章)。老舍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陈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一读这些文章,把点明中心的句子画出来。乐曲:《小草》、《劳动者之歌》。【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落花生
顽强的生命力 借
物
有用 喻 人
默默地奉献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第二课时
一、检查听写,复习积累。1.听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并能积累居然、开辟、成熟、吩咐等词语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3.抄写第10段父亲的话并能背诵。
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根据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文章简写和详写。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三、拓展提高,深化主题。联系生活想一想,像落花生这样的事物还有哪些?它们各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仿照《落花生》的写法,试着从身边的事物中选择一种写一写,尽可能做到详略得当。题目自拟。(教师可以提示:粉笔、蜡烛表现一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青松、荷花表现做人的清高和坚贞不屈等)。
四、交流评价,习作修改。
1.自己先把自己的小习作轻声读两遍,争取用修改符号至少修改两处。2.自己给自己评价等级星。
3.个别学生展示朗读自己的习作。
五、作业。
1.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完成课堂小练笔。
2.继续完成第一课时的阅读作业,并结合生活实践,写出对你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