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苏州园林(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5:3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赏析苏州园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赏析苏州园林》。

第一篇:赏析苏州园林

赏析苏州园林

姓名:程英杰

学号:

系别:工程系

专业班级:机制

指导教师:李峻峰20100124610.3赏析苏州园林摘要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根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关键字 苏州 园林 文化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有疏郎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极具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成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圆;有雅素精巧,曲径通幽,庭园紧凑的“园中瑰宝”网师圆;有石狮林立,迷宫探幽,变化无穷的狮子林等等,正如童巂教授所言:“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它将有限的空间集文字、书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并把山光、水声、月色融入其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

1.园林的立意

苏州园林的风格特色的根基

有人说苏州的风格在于柔和,即吴语所谓“糯”。“糯” 是对苏州风格的简要概括,“糯”字包含柔美、温文尔雅、细腻、潇洒等等,同样苏州的园林也有着“春夏秋冬皆有景,阴晴雨雪都成趣”淡雅的风范,当然传统的存在也受到历史的影响,回避倾轧的官场是苏州园林的起因;寻求返朴归真氛围,是苏州园林的意境;折射文化的韵味,是苏州园林的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构成苏州园林的基因;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染出苏州园林的基调。

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这是画理,同样也是造园之理。苏州的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古代的造园家在设计时力求园林中每个观赏点,看来都是一幅幅含义深远而有不同层次的画。正所谓:“古人构园置景,以体扬立意为先”,名师巧匠们,对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体察入微,心有所得,然后筹划布局,剪裁景物,开拓意境,形成园林特有的风貌。另外古人善于将宗教的事物动静变化的辨证关系应用于园林创作中,景物有动观静观之分,造园之前,首要考虑。所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人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赏线。例如网师园园子较小是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而拙政园面积较大,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廊引人随,移步换景,这是动观。

江南淡青绿山水,每以赭石及草青为底色,轻抹石青石绿,建筑勾勒间架,衬以淡赭,清新悦目,正是江南园林之粉本,故“立意在先,协调从之”。

2.苏州园林的写意

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其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唐宋文

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形成了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对后来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和创作思想上以及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造园家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以“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山水花木呈现四季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园林的布局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往往面积不大,但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曲径通幽,庭院深深,江南园林常以大小空间的巧妙组合,互相对比,产生深曲折的艺术效果,且使主要空间显得更加开阔,正如留园的入口欲扬先抑的空间组合是佳例。

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阔明朗,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山水建筑参差起落,花草林木点缀成景,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园林景物密易疏难,绮丽容易淡雅难,而拙政园的中部设计是“疏而不失旷,淡雅不流寒酸”,两者兼得,设计者别具匠心,实在难得。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

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叠山理水

叠山置石艺术

古人云“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叠石造山,小则置一二湖石,“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大则峰峦洞壑,绵延成脉,远观有势,近看有质,石无定形,山有定法。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如网师园水池仿虎丘白莲池,又有“留园三峰”——冠云、岫云、瑞云三峰,其中冠云峰相传为宋朝“花石纲”的遗物,玲珑剔透,没有人工斧凿痕迹,兼具瘦、漏、透、皱的特点,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

理水

艺圃虽然不大,却用了四分之一的面积在园的中心设置了一个水池,颇见造园者的用心。古人对于住宅一向讲究风水,记得曾经在一本关于住所风水的书上看到在房子周围最好有活水,能够带来财运。我想主人当初在设计这样一个布局的时候应该不只考虑到这个层面上,或许希望这流动的池水能够给他们带来文学

创作的灵感,又或许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样让周围的景物倒影在池中是一种视觉的享受

花木植物

园林中花木既能观赏又能组景,分隔空间,屋角蕉影、窗外修篁、池边垂柳、雨中睡莲、经霜丹风,雪中梅朵。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且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利用桂花、玉兰交植来比喻金玉满堂等,真是别具匠心。

文史积淀

苏州园林不下数百,各有亭台泉石之胜,而只有艺圃因园主而称著。此园为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初名“醉颖堂”,后归文徵明曾孙文震孟为住宅。清初,归进士姜采所有,扩建为“敬亭山房”,后其子姜实节更名为“艺圃”。

参考文献 叶圣陶 《苏州园林》

曹林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第3期

司待贺聪 《南方建筑》 1998 第3期

周红卫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2 第3期

第二篇:苏州园林艺圃赏析

苏州园林艺圃赏析

引言

一、深巷通幽

比起那些人满为患的景点,艺圃更像是一个江南的小家碧玉,需要游人经过一番悉心寻找才能见到其真面目。于是,去园林的过程也就成了欣赏园景之外的另一种乐趣。周末,就和几个朋友结伴去体验了一番。从山塘街开始寻找,被询问的路人大多是一脸迷茫,少数听过这名字的人也只能道出个大概。于是我们就沿着桥走到了古城门,终于我们看到了写着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大名的唯一“路标”——旧墙上若隐若现的两个红漆字以及箭头。(如图)顺着箭头方向前行已经是另一番景象了,外面仍在堵着长长的车队,里面却是连黄包车都很难通过的乡间小弄堂了。这才开始有了古城的味道。或许是因为大意错过了一块标识,我们又绕了出来,只得往回走。终于在一个路口,几个正在井边洗菜的妇女见到我们就很自然地问:“是找艺圃吧?往里边走!”看来她们对于我们这种初次探访的游人已经屡见不鲜了。乍眼望过去,艺圃不象其它名园显示出一副鹤立鸡群的模样,它看上去更加亲切。还能见到隔壁人家的晾衣棒有意无意的伸进园中,这样才让它看上去更像一个民宅,而并非单纯的文物。

二、文史积淀

苏州园林不下数百,各有亭台泉石之胜,而只有艺圃因园主而称著。(张苇《艺圃的人文意趣》)那就让我们从它的历史说起,看看它到底邂逅了多少儒雅的主人吧。

此园为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初名“醉颖堂”,后归文徵明曾孙文震孟为住宅。清初,归进士姜采所有,扩建为“敬亭山房”,后其子姜实节更名为“艺圃”。

袁祖庚的激流勇退,受到当时人的赞赏;文震孟的不媚权阉,更是难能可贵;莱阳姜氏卜居此园,一门直节,与文氏先后辉映。而他们又都以文学传世。因此,只有了解园主的史迹,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与造园意图,才能深刻意识到园景的情趣。清代诗人袁枚有这样两句诗:“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图画”,伟人的事迹与精神能够化为图画,因此自然风景因人而名,因人而重。他指的是杭州西湖的风景,因岳飞、于谦而更加称著,然而对于艺圃而言,也同样如此,正是丰富的人文内涵,使之成为一代名园。(张苇《艺圃的人文意趣》)

不仅是艺圃的主人们知识渊博,艺圃本身也积淀着丰厚的文史底蕴。它曾经在改朝换代中几经波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在1956年整修。而在“文革”**时期,惨遭破坏,几成废墟。终于在1982年,国家拨款61万元,按照明末清初的旧貌修复。

于是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艺圃了。从它的迭山理水中我们亦能感受到其散发出来的文化魅力。

三、迭山理水

虽然艺圃面积要比其它我们熟知的园林小很多,但是却容纳了所有园林应该具备的东西,颇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之意。

艺圃全园布局简练开朗,风格自然质朴,无繁琐堆砌矫捏做作之感,其艺术价值远胜于晚清之园林作品。从山水布局,亭台开间到一石一木的细部处理无不透析出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以凝练的手法,勾勒出造园的基本理念。

园内水池居中,池北大型水阁延光阁横跨水面,厅堂居阁后,池南以山景为主,假山土石相间,小亭古树,高低相呵。山下东西各有水湾,石板古桥,低平贴水,池东南乳鱼亭为明代遗构,池西南庭院精雅优美。

艺圃虽然不大,却用了四分之一的面积在园的中心设置了一个水池,颇见造园者的用心。古人对于住宅一向讲究风水,记得曾经在一本关于住所风水的书上看到在房子周围最好有活水,能够带来财运。我想主人当初在设计这样一个布局的时候应该不只考虑到这个层面上,或许希望这流动的池水能够给他们带来文学创作的灵感,又或许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样让周围的景物倒影在池中是一种视觉的享受,谁又知道呢。

纵游苏州园林,总觉得它们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而每个园林又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才是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处,才是值得游赏之处。艺圃也同样有其独特之处。进园不久,就能看到一个乳鱼亭。同样是亭子,除了能观赏景物以外,乳鱼亭顶上的明代彩绘却是在其它亭中无法欣赏到的。接着往下走就会看到一条长廊——响月廊,据旁边的注释上说,“响”通“享”,园中人在月明星稀之时可在此享受大自然的清风明月。不禁想起唐代杜牧的诗句:“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在这里最有特色的还要属那花窗:虽然花窗本身没有图案,但是透过它望出去的却是似画非画胜于画的景象。走过响月廊就能看到水池边的延光阁了,如今这里成了有兴致的人品茶谈天的场所,不知他们是否会有自己就是园中主人的错觉。《苏州古典园林艺术》中提到,“延光阁”,取阮籍《大人先生传》:“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之句,寓延年长寿之意。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特地到此饮茶的原因吧,在这样的环境下喝茶也的确是一种享受。连庸懒的猫咪也选择在这里休憩。另一个独到的地方就是它的园中园。通向园中园的是一曲桥,其名“度香”,清朝的文人汪琬在《艺圃十咏》里咏了“度香桥”:

红栏与白版,掩映沧波上。两岸柳荫多,中流荷气爽。村居水之南,屣步每独往。

艺圃的景象不似大中型园林那样迂回曲折,交相对景,而宜于静观,宜于玩味。

透过方窗看圆门里的景色,这一圆一方的巧妙配合让我又不禁想到了周庄的双桥。天圆地方,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园林自然少不了假山,艺圃中“在山水契合部的水池周围,除北面延光阁水榭建筑底部外,均以湖石砌筑驳岸。石文一致,大小错落,凹凸相间,使驳岸与池水呈现水石相错”,又有“在庭院或池边单独置石一二块,构成一种独特的峰峦景象”。(《江南园林假山》)

结束语

艺圃,承载着丰厚的文史积淀,穿越几个朝代,以它独特的迭山理水风格,屹立在世界文化遗产之列。艺圃,是“隔断尘西市语哗”(清汪琬)的一处寂静花园。那天当我们走进艺圃的大门,走在通往内园的弄堂的时候,真的就以为只有我们几个人在里面了。等到走到面对延光阁对岸的时候才看到有人在里面喝茶,些许有了安慰。游客较少对它来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也许正是因为游客少它才能够依然保持着那一份静谧。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去上一趟艺圃,也是一种遗憾,哪怕去那品上一壶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那里你可以体会到在“一茶一坐”或是“钱塘茶人”不同的感触。所以,不要错过身边的美,做一个有心人,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参考文献

《艺圃的人文意趣》张苇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邵忠

《苏州园林欣赏》张顺生

《江南园林假山》邵忠

《苏州园林》刘郭祯

第三篇: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是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

4、体味文章语言的多样性,揣摩用词的准确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曾说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欣赏一组图片,看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美。

图片展示:美在粗犷

美在清新

美在原始古朴

美在静谧

美在气势 苏州园林美在什么?

2、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3、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认为苏州园林有一种怎样的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图画美)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一直以来苏州园林在我国的园林艺术上独树一帜,以它独特的结构和组合方式以及那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而标新立异。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美丽的园林。

二、简介作者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品: 散文集有《脚步集》 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轩榭()()

丘壑()

嶙峋()()镂空()

蔷薇()()

2、辩明词义: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适当。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四、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 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为了说明这幅美丽的“图画”,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角落的修饰

门窗的图案

色调的处理

3、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

欣赏图片感受

小结: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五、合作探究 讨论:

分析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小结:本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既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又使语言达到了准确、简明而又形象生动的要求。

六、品味语言:

认真品读课文,并讨论下列句子意思:

⑴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⑵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结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固定的程序和方法,其结果是具有实际实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⑶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小结: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周密

六、欣赏中国十大美景

1、万里长城

2、北京故宫

3、承德避暑山庄

4、安徽黄山

5、杭州西湖

6、桂林山水

7、西安兵马俑

8、苏州园林

9、长江三峡

10、台湾日月潭

七、作业:

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以”美”为话题,写一段话,谈谈你喜欢的美。

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教学重点】

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难点: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 【学法指导】

1、从文体特点人手,理解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说明的对象;结合课文内容,在阅读勺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也可以准备一些对比图片,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象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北京的园林中的彩绘等。以增加感性认识,尽量把文字的描述转化成形象。【解决办法】

1.复习说明文有关的文体知识。2.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

3.结合课文放映苏州园林的照片,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爱国之情。【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2.苏州园林的图片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苏州园林》。”(板书课题)

苏州园林现存近一百多处,它们有悠久的历史,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把根据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将大自然的景物概括、提炼,创造了一个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二、明确目标

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明确说明文的阅读要点。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3、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三、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2、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3、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4、你认为阅读说明文体应从哪些方面人手? 明确: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等。

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练、平实、生动等。

4、阅读说明文应从下列几个方面人手: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提问: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说明文?(略)

四、作者介绍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五、读准字音。

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邱壑(hè)模(mú)样

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

镂(lòu)空 蔷薇(qiáng wēi)

六、理解词语。

标本:文中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仪表的实物样本,即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典范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阅历:文中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斟酌:考虑事情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七、新课讲授

(一)欣赏领略

1、通过用多媒体显示“苏州园林”的美景来激起学生学习这一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看完图片说说个人的感受。

欣赏完图片后,如果让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 你觉得--苏州园林就像…… 一幅幅完美的图画

(二)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抓住了苏州园林建筑上的什么特征(共同特征)来写的?

3、这些特征从整体上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局部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明确:

⑴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⑵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⑶ 整体:四个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局部: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分别通过图片对比,突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一幅完美的图画。加深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

提问:从上述看,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明确: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概括--具体、整体--局部、主要--次要)

提问: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 明确:

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因此它不像一般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的路线来进行叙述,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地进行叙述。进而采用了逻辑顺序。

根据以上问题请给课文划分层次。明确: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第二部分(3~9)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或者)本文的结构层次也可以如下: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对苏州园林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这部分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第二层(第3-9自然段),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提问: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总--分--总

八、小结:

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通过周密的观察,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抓住了苏州园林不同中的共同点,进而围绕这个中心,把各种景物综合分成几个类型和方面,分别加以介绍和说明,做到了以一统百。这种由总到分总的结构、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值得我们学习。

九、延伸扩展

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的房间或所在的班级室内布置情况,要求用一定的说明顺序进行介绍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 序。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 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 诵读、合作研讨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或札记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这节课我们探究一下本文,用怎么样的语言和手法来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

二、自主合作学习:

(一)(范读开头两段)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1、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

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3、(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二)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1、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

2、同学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明确:有亭台轩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树木、有镂窗廊子……

3、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十分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师谈谈我的感想。明确:或曲径通幽 ,或庭院幽深……倏忽间似乎深谙了其中的深味,转瞬间又无法洞悉其神韵,完完全全被苏园图画的完美、内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却不能用言语表达!

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⑵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提问: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

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三)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精讲)

⑴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 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⑵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⑶以下有关我校水假山的资料,及《于园》中的语句各表明了什么?

“惠荫园水假山的堆叠技法是采用数十块重达几吨的太湖石,横卧互压互咬,合拢至中间,运用石拱桥的力学原理挑压堆砌而成,在我国园林中堪称孤例。”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明确: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b、成功的假山不仅需要奇石和能工巧匠,也离不开园林主人的精心构思;自然界没有长得完全相同的真山,园林中也不应有堆叠得一模一样的假山。一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⑷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⑴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⑵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4、讲析第6自然段

⑴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⑵你能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四)、略谈其他段落

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处处完美了吗?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2、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处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三、反馈和迁移

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

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四、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第四篇:苏州园林

教学设想 1.安排两教时。

2.《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应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3.在教学过程 中,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如看苏州园林的照片、放映幻灯片或看有关电视专涵片等,与课文学习相配合,更便于学生理解。4.预习要求。

(l)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词语,标注段的序号。(2)看预习提示,查字典,给加点字词注音,读课本上的注释。(3)鼓励学生提出有关课文的问题,写在作业 本上。第 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构思和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

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名篇——《苏州园林》。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正音、正字,解释词语。根据预习提示,给加点字词注音。

同学注音、朗读,教师提示读准字音和正确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补充两个多音字;对称chen、相间jian

解释词语:(出示投影——几个重点词语的注释)同学解释、教师重点提示的词语:

标本、布局、映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等,强调要把词放在句中来解释。

(三)朗读课文

要求。掌握字的读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探求作者的思路)

(四)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

(可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导入,也可由教师提出)

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什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写的。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是细部介绍属非重点,故写得简略。

问:读第10段,想本文结尾有何特点?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总观全文的结构脉络(投影显示): 总说(完美的图画)——分说(第2段)

大处讲究:布局(3段)配合(4段)映衬(5段)层次(6段)细部注意: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色彩(第9段)课上做练习一,填写结构图表。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以第4段为例作分析。

问: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运用作比较、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六)布置作业

1.复习字、词,会写、会注音、会解释。2.笔答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生字词。

(二)结合讲评检查课后练习二的作业 完成情况,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由同学举例说明。

1.作比较。如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点。

2.举例子。如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描摹。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三)重点分析本文语言的多样性。

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逐项分析时,先由同学举例、分析,再由教师补充,归纳。举例时尽量照顾课文的先后顺序。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同学发言,归纳。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问: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如第7段中的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问: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l)准确

结合练习三,辨析:玩赏、鉴赏、欣赏、观赏——玩赏:有品味、赏玩之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观赏:指观看欣赏。此处的“鉴赏”一词最恰当。(2)周密

请说出以下各句加点词的作用。(投影显示)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精练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问: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吗?

排比:第2段;设问:第3段;比喻:第3段等。

教师: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小结:本文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优美,表现力很强,从而看出说明文的语言并不是枯燥的,是可以充满情趣的。

(四)总结全文: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五)配乐朗读课文(边出画面配合),进一步体会本文的两个学习重点,从而获得知识和美感。

(六)布置作业 :

1.笔答课后练习五、六、七

《苏州园林》科组公开课教学设计

广州市长兴中学

何静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认识到了劳动人民得智慧和勤劳,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中国的园林艺术又是怎样的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介绍中国园林建筑特点的文章《苏州园林》。

二.简介作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得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所以堆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得研究。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介绍自己找到的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

2.问:苏州园林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得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给游览者什么感觉?能否用课文中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

明确:(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配图展示)1.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明确:(为了达到图画美的目的,具体表现在“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方面。)[学生讨论,找出课文中的具体句子回答]

2.“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这四个“讲究”是总写,后面3、4、5、6四个自然段就是按这四句话的顺序来安排的,在内容上是前后一一对应的。)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引出板书,引导学生理清这篇课文的总分结构】

3.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

明确:(还注意了苏州园林中“各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色彩的搭配”等。

4.苏州园林的确像作者所说的,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看,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那整个苏州是不是只有一个园林?为什么作者不一一地将每个园林介绍呢?

『明确苏州并非只有一个园林,而是由许多个园林组成的。但作者介绍时刻意不将苏州园林作个别的介绍,而是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展现在我们眼前,运用了逻辑顺序来写这篇文章。』

四.拓展延伸

在课文中,作者运用了逻辑顺序来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如果让你来介绍苏州园林,你能想出与作者不一样的思路吗?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导游词,介绍苏州园林。

第五篇:苏州园林

2.“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根据文意填空: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能概括假山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池沼的相同点是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

2.用简明的话概括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的侧重点(每处不超过八个字): 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第③④句: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⑥句: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⑦句: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和“技术”两词为什么不能调换位置?

4.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语言回答。

5.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结构特点是________。

1.有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有的宽畅,就作为全园的中心,有的成河道,就安排桥梁。

2.引用活水;宽畅的池沼作中心;桥梁不雷同;边沿高低屈曲;鱼戏莲叶间

3.如果换了,强调“技术”而把“艺术”放到了次要的位置,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

4.假山的堆叠、假山与竹子花木的配合,形成不同的山景,使人产生“身在山间”的真切感受。

5.苏州园林里假山与池沼的配合,先总后分

下载赏析苏州园林(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赏析苏州园林(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艺术赏析论文学校:甘肃农业大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科目:旅游资源与小憩学号:2012114059姓名:朱成林苏州园林艺术赏析论文摘要:江南园林不仅在风......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2、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按照我的经验,一天只能玩三处景点,余下一点点时间可以逛逛街买点特产。 我推荐你几个苏州有特色的地方,你自己选择着玩吧 必定要去拙政园,她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也是中......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苏州园林》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所节选的课文主要是介绍我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说明文......

    苏州园林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苏州园林》教案7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有数百个,要说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像网师园、留园、拙政园,其实都大同小异,不过要拿苏州园林和其他地方的园林相比较,很......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说课稿 家炳八中杨文德2012-11-12 一、说教材:《苏州园林》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

    苏州园林

    13、苏州园林 叶圣陶 教学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