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辉河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探析

时间:2019-05-15 05:0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文辉河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文辉河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探析》。

第一篇:李文辉河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探析

河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探析

李文辉

(郑州华信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是河南高校艺术类第一大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也成为当前河南高校所面临的新的挑战。艺术设计学科的素质教育将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能力产生影响,最终决定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决定着整个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本文从艺术设计专业培养角度,阐述了应具备的四种素质教育,着重分析了人文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收集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艺术设计

数据显示,河南高校艺术设计类在校生人数已形成相当规模,达万人以上。在省内各高校,艺术设计已成为艺术类第一大专业。

2009年全省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工作会议数据显示,2010年高考艺术类考生参加考试人数继续增加,达到10.31万人,预计占到普通高考报名总人数的10.8%,艺术设计将占艺术类报考人数的1/2以上。省内大部分高校都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其中仅专业名称与“艺术设计”完全一致的高校就有几十所,而专业名称包含艺术设计或者专业内容相近的高校,几乎占到艺术类招生高校的90%以上。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已成为河南高校所面临的新的挑战,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的实施将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软实力和实践能力,将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能力产生影响,并最终决定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的开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艺术设计学科素质教育的开展,要抓住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这个根本问题。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强调:“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协调发展,文化素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艺术设计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该学科素质教育的开展要求务实求新,不搞形式主义,扎实稳步推进,将素质教育渗透到设计学科的建设中。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边缘学科,融合了绘画、人文、心理学、营销等众多学科。艺术设计学科方向众多,大致分为: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艺术设计学科的每个专业方向在国民经济中都对应着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如广告行业、出版行业、室内装饰行业、产品制造行业、服装行业、动画制作行业等。每个专业方向在自己所在的行业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各自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笔者曾从事广告设计工作近3年,结合在校教学实践,总结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注重以下几种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素质的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与众多学科关联性较强。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把所有学科分为五类: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工程与 1

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包含哲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等。从国家学科分类来讲,整个艺术类学科都归属人文与社会科学,也就明确了艺术设计与其他人文与社会科学存在相互影响和必然联系。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一位设计师的人文素质,对设计工作影响至深。例如中国传统食品月饼的包装设计,包装装潢面设计及包装造型设计要运用到很多传统图案,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和设计过程中,对这些传统图案的人文知识的认知,将直接影响到设计师的设计思路与表现。中国传统图案里面的“三多纹”,即石榴、佛手、桃子放置在一起的装饰图案,寓意“多子”、“多福”、“多寿”。还有“暗八仙”的图案。以八仙手中所持之物(吕洞宾持剑,汉钟离持扇,何仙姑持荷花,张果老持鱼鼓,曹国舅持玉版,韩湘子持箫,铁拐李持葫芦,蓝采和持花篮)组成的纹饰,俗称“暗八仙”。它寓意祝颂长寿之意。这些专业装饰图案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没有这些相关的人文素养,就很难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装饰图案。

人文素质就像土壤一样,滋养着艺术设计专业。在学生专业能力提高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方面:

1.开设人文性较强的选修课,如《陶瓷鉴赏》、《民间工艺欣赏》。

2.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人文性、知识性较强的书籍与期刊。如《资治通鉴》、《读者》、《意林》等。同时引导学生与社会接轨,多阅读报刊,了解社会新文化导向,时刻保持文化敏感性。

3.观看人文性较强的电视节目如央视科教频道的节目《百家讲坛》、《人物》、《探索发现》、《艺术人生》等。

4.经常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场所,拓宽知识面。

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设计”这个词语结构来看,两个词语都有言字旁组成。和其他言字旁组成的字一样,都与发出声音有关系,例如:讲,评,说,论,讨,议。从字体结构这个角度来分析,一开始设计就与语言表达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艺术设计各学科最终作品呈现在客户面前的时候,都要求设计师给出一定数量的“设计说明”,或以书面形式呈现,或设计师现场讲解。聪明的设计师通常会选择现场讲解,因为现场讲解可以更直观、更容易地阐述出设计的精髓,提升设计的魅力值;另一方面可以现场与客户沟通,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现场讲解的过程中,设计师的语言的表述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优秀的设计师更可以运用肢体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表现力,一件设计作品,好的现场讲解能够带给人“锦上添花”的感受,反之则是“弄巧成拙”。

在设计公司中,设计师与客户的沟通主要通过语言,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沟通中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使谈话变的轻松融洽。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方面:

1.在艺术设计教学环节,可以尝试鼓励学生现场说出设计说明,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摆脱紧张感,再到熟练讲演,最终达到肢体语言的熟练运用。

2.多组织关于设计学科的演讲赛、辩论赛,给学生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舞台。

三、素材、资料的收集能力的培养

素材对于设计师,就像蔬菜对于厨师一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计师要想做好设计工作,素材的准备工作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优秀的设计师大多都有自己搜集的素材库和资料库。

素材库和资料库在设计师设计过程中主要起启发、引导、借鉴的功能。一个设计师如果拥有一定数量的素材库和资料库,在设计中就能够游刃有余,水到渠成。

素材大多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采用下载的形式,通过日常不断的收集整理,逐渐形成内容较为齐全的素材图片或源文件。设计师因为在收集过程中经手每一张素材图片,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就能得心应手,很容易记起素材的大致形象,然后找到素材所在位置。

资料库多以实物形式进行收集,例如:书籍、画册、宣传页、包装等。这里主要谈下各种商业宣传品的收集,商用的宣传品在市场上大量出现,主要功能为促销或企业宣传,商家免费赠送给消费者或张贴于户外。宣传品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收集:

1.通过卖场设置宣传品摆放架索取。例如:电脑城一般会大量准备此类宣传品放置在卖场制定位置,供顾客索取。

2.促销员散发的宣传品。例如:每逢节假日,商家的促销员就会在店门口或街道上散发宣传品,这些宣传品通常时效性比较强。

3.个人购买的消费品使用完毕后,包装可集中放置收藏。例如:百事可乐饮料瓶上的标签就可以很方便的接下来收藏。

4.参加各种展会现场收集资料。例如:每年两次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春季固定在成都举行,秋季则在各城市之间轮流举行。糖酒会上成千上万的商家各显神通,各种宣传品设计的异常精美,各种新的印刷工艺、新的材质,得以完美的展示,是收集设计资料不错的舞台。

5.各种设计艺术品的收藏,如:邮票、钱币、烟标、酒瓶等。这些设计艺术品本身就具有很强艺术性,例如邮票的设计,由国家负责设计发行,选取最优秀的设计师进行设计,指定邮票印刷厂选用先进的印刷工艺制作。设计艺术价值得到保障,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收藏价值。各种设计艺术品在各自舞台上展示多样的魅力。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振兴的动力。而今“模仿”和“抄袭”在一些广告公司成为“必杀技”,一些设计师成为电脑操作者,作品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缺乏独特的竞争力。作品用自己的独特的创意来表现,是个性的展现,更是独特思想的体现。艺术设计行业对设计师创新能力有特殊的要求,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设计师的作品价值与职业前景。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方面:

1.“处处留心皆学问”。注意观察、思考设计中的细节。

2.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了解社会创新动态。

3.借鉴其他创意学科的创新形式,如电影、音乐、绘画。

艺术设计学科素质教育是设计专业学生的软实力。拥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学生能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稳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综合素质,才能在台上十分钟表现得更加精彩。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高校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高校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中原崛起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阶段上科学发展。

注释:

[1]邱观建.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韩延伦.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玉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4]郭新生.现代商业广告设计原理.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8.[5]熊笃.大学生成才素质与学习方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文辉,男,河南郑州人,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在读硕士,河南包装技术协会会员,郑州华信学院教师。

第二篇: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浅谈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浅谈 摘要:针对高校应用型软件培养动手能力弱和职业素养差的问题,重庆文理学院大胆改革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和Aptech课程体系,将目前软件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开发技术植入课程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了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课程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不能脱离市场需求,我校从2007年开始,对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根据软件产业的发展和面向企业需求走校企合作之路,探索出一条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校企合作办学两年来,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效果凸显。

改革背景目前我国软件人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在缺乏软件开发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导致软件企业从高校招聘的人才必须经过几个月的职业岗位培训,才能真正胜任工作。毕业学生到软件开发工作岗位上要经历适应期,说明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与软件企业的职业岗位存在明显差距,其根本原因是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软件市场发展所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追随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指挥棒,因此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在研究型大学的指挥棒下,现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且泛化,重视学科理论知识而淡化项目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不吻合,无法真正培养“实战型人才”,技术步伐也无法跟上高速发展的软件业,因此固有的人才培育模式难以满足软件产业快速增长的需求。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的软件工程专业,其教学内容的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应照搬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办学模式,而是应该切合自身发展定位形成具有特色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遵循统一指导性方案的同时应突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知识结构特色以及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软件专业人才。

教育内容与软件企业需求脱节国内高校的教育内容与软件企业的实际岗位技能需求存在着差距,毕业生操作水平低,不熟悉软件行业国际标准,外语能力不够,职业素养差,导致每年软件专业的毕业生中只有20%的人能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而大部分学生进入软件企业前必须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或必须经过软件企业的职业岗位培训才能适应软件开发岗位工作。

职业素养低现有软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只涉及学生学科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硬”能力培养,而缺乏培养学生的非技能层面的“软” 能力,“软”能力是职业人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即职业化能力。学

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无法适应软件开发工作岗位,具体表现在主人翁意识和责任 感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善于沟通与协作、心不足等。

应用型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要想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强化学校与软件企业间的合作,提升课程体系的企业需求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我们培养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学科知识扎实、专业操作技能强,而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具备软件开发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化能力。

模式改革我校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思路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专业植入Aptech课程体系,以软件工程师培养为目标,以软件工程师职业岗位就业为导向,以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培养学科专业基础扎实、软件工程技术能力强、技能熟练、职业素养高的实用性软件人才,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的目标,走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定位的实用性、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

植入Aptech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重庆文理学院为探索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从2007年开始与软件企业合作,引入Aptech课程体系植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的课程体系,探索并践行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此增强学生的软件工程师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为了使毕业学生具备软件企业招聘的一年项目工作经验需求,课程体系中设置了26个项目,其中包括2个中型项目和一个毕业设计实践,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将完成近30000行代码,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动手实践,学生具备熟练、规范的编码和调试能力,真正成为有项目开发经验的人。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可以概括为硬能力、软能力和发展潜力。其中发展潜力是指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能够在职业岗位上保持较强的学习后劲;硬能力是指学生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能胜任职业岗位的技术要求;软能力是指学生必须具有敬业精神、持续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

职业素养课程(敬业精神、持续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图1 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根据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我们将课程体系分成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等三部分,注重学生发展潜力、硬能力和软能力的培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数学基础课程和计算机学科核心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后续学习的发展潜力;专业技术课程包括植入的Aptech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等“硬”能力;职业素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等“软”能力。

课程体系的实施

(1)改革教学模式。专业技术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将案例贯穿整个课程(群),加强学生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认识,将项目实践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实践整合课程,坚持理论与实验融为一体,即理论融入实验、实验融入理论。

(2)改革项目技能训练模式。项目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两方面能力:项目实战能力和非技能能力。项目实战能力是通过项目开发实训,参加软件项目开发,积累项目开发经验,提升软件开发经验。课程小项目由学生1人完成1项;阶段性项目由5~7人组成的项目组完成,项目组成员分工实行阶段性的动态调整,保证项目组成员能在不同的岗位上体验自身的工作职责。项目实训过程中的非技能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合作、协调、沟通、编写文档、岗位责任等强化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培养,即责任意识、沟通意识、协作意识、文档规范意识以及学习意识。

改革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实行课程性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结合。课程性考核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结业考试,过程评价是课程性考核的重点,包括课堂测试成绩、项目案例完成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成绩、职业素养表现和阶段项目完成成绩;结业考试即某课程群学完以后进行的阶段性考试,考试范围融课程群的所有知识点,分为操作技能考试和理论知识考试。

改革成效,形成有利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和Aptech课程体系,将目前软件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开发技术植入课程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人才培养方案遵循“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的新模式,根据软件市场对软件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动态调整植入的技术课程,解决课程滞后问题,使培养的应用型软件人才紧随当前技术主流平台。

形成双师型队伍训练和培养的有效机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瓶颈和关键。学校通过送培教师到软件企业顶岗实践的长效机制,保证了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补充,我校建立了SOVO实训中心,要求双师型教师进入SOVO实训中心承接商用项目,并指导学生参加实际项目,作为双师型教师考核指标,保证了双师型教师的可持续地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双师型教师后续培养的可持续问题。

提升了学生能力和质量经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孵化,培养的学生具有如下特点:

1)软件工程师岗位的职业素养。较强的责任感、职场沟通、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2)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较强的后续发展潜力。

3)夯实的专业技术。熟练掌握软件市场上流行的主流技术,接受软件工程项目实践的训练,丰富的项目实训经验,熟悉行业规范,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IT行业技术需求。

我校构建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实践,培养的学生专业 劲、职业素养以及软件企业的适应性能力,使其能较兴趣更浓,普遍认为收获大,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能 快地融入软件企业。构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才实施两力和项目实践经验培养,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后 年,培养效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第三篇:服装设计与工程(1801)专业---(艺术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服装设计与工程(1801)专业---(艺术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

以大服装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适应我国服装行业发展需要,能够在全国大中小型服装企事业单位和部门从事服装艺术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服装设计人才。

二、业务培养规格

通过与山东省服装企业的调查情况反复论证,结合专业发展特点及其他高校育人特色对以往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进行修改,确立了新的专业人才目标,从而构建适应市场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把服装设计教研室的课程划分为服饰设计方向、广告设计方向、服装贸易与营销管理方向。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独立完成服装设计构思、效果图、基础纸样推板及确定加工工艺与成衣制作的基本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服装辅助设计;

3、具有服装生产管理、市场预测和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能够敏锐的捕捉市场并运用于设计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5、熟悉国家和管理部门对服装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服装学科和服装行业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一定的信息利用、评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艺术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四、主要课程

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学、服装材料学、服装CAD、服饰图案、服装工艺学、服装结构、服装心理学、服装色彩、服装工业制版、服装市场营销、服装贸易与实务、立体裁剪。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认识实习、生产见习、生产实习、写生、市场调研、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服装结构实践课、服装工艺实践课、服装设计实践课、服装画技法实践课、服装工业制版实践课、立体裁剪实践课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

服装CAD上机、专业实验(服装工艺实验)

七、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六年

服装设计(1801)专业(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

以大服装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现代化服装专业知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适应我国服装行业发展需要,能从事服装产品设计与开发、服装生产、服装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服装贸易及服装宣传评论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业务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服装设计方法和成衣结构工艺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服装绘画、图案设计、服装工艺等本专业所必需的有关基本知识和技能;

2、掌握服装造型的基础知识,具有服装款式设计的能力,具有服装结构设计和成衣工艺设计的能力;

3、基本掌握纺织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服用材料性能及测试方法,具有选用制衣材料的能力;

4、熟悉服装厂技术管理的基本环节,具备较快适应生产技术与管理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5、具有一定的品牌策划和营销的能力;

6、具备开拓创新、继续学习提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7、熟悉国家和管理部门对服装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三、主干学科

艺术学、服装科学与工程

四、主要课程

服装材料学、服装CAD、服装设计学、服饰图案、服装工艺学、服装结构、服装心理学、服装色彩、服装工业制版、服装市场营销、服装贸易、立体裁剪、服装专业英语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认识实习、生产见习、生产实习、写生、市场调研、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服装结构实践课、服装工艺实践课、服装设计实践课、服装画技法实践课、服装工业制版实践课、立体裁剪实践课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

服装CAD上机、服材实验、专业实验(服装工艺实验)

七、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六年

下载李文辉河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文辉河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