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纠集艾滋病患者做为闹事手段的特点和处置对策
“艾滋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这个群体的关爱投入和工作力度。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有艾滋病人已高达80余万人。由于“艾滋病”病毒的特殊性和发病时间的不确定性,极易使这些群体的个别人员产生对前途失望,自暴自弃,甚至报复社会的心理。应当注意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前已经使“艾滋病”问题走向平稳阶段,一些人却利用“艾滋病”的特殊性,纠集、利诱艾滋病患者,以要挟、恐吓为手段,参与经济纠纷、摧款要账、事故处理等群体性闹事事件,制造新的矛盾和冲突,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甚至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仅今年7-11月,我市主城区就发生多起同类案事件。其群体性闹事事件的“艾滋病”特点突出,以至有些公安机关和基层民警陷于“束手无策”的窘境,这无疑对我们处置此类事件和对策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闹事的特点和规律
2007年7月9日、8月22日、10月13日等仅湖东办事处辖区连续发生多起纠纷当事人纠集利用艾滋病患者进行闹事的事件。从这几起事件的特点、规律分析,均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一)起因简单,目的明确。2007年10中旬以来,湖东派出所曾先后三次接到市直某局的报警求助:其下属二级机构“xx路桥公司”欠叶xx工程款20万元。经法院判决并已执行了3万元,尚欠17万元。在多次索要无果的情况下,叶xx指使其儿子叶谋纠集艾滋病患者刘xx、周xx等男女8人先后三次到该局要帐。叶等采取围堵该局大门,强行阻止工作人员出入等方式进行讨债。7月16日上午9时,湖东派出所值班民警接110指令称:辖区有一起纠纷,民警火速到达现场,发现有一群人正在争吵,两方言辞激烈,其中一人手持菜刀向人比划,情形十分危险。民警当机立断,夺下菜刀,并迅速将人员分开。经查,纯属一起经济纠纷:甲向乙索要欠款,乙带甲向丙索要欠款答应将索要到的钱全部归还给甲。二人协商同意后,甲便纠集20余名艾滋病患者和乙一同到丙处要债。丙不在家,其家人得知对方是艾滋病病患者后,心中十分恐惧,拿起菜刀准备反击。类似案事件均属简单的一般民事纠纷涉及摧款要账,行为人就是以“艾滋病”恐吓为手段达到“索要欠款”为目的。
(二)利诱患者,无端介入。从此类案事件来看,大多事件主要当事人并非“艾滋病”患者,也未直接涉及患者利益,但当事人为达到其目的,以请吃、喝,许诺“事成后给好处费”等利益为诱饵,拉拢艾滋病患者,也迎合部分艾滋病患者“一般的人要躲着我,政府关照我、职能部门不惹我,发泄情绪还能得到好处”的病态心理,诱使原本毫无牵连艾滋病患者介入其中。
(三)恐吓闹事,扩大波击。由于艾滋病患者的介入,使对方产生心理恐慌,这也正是主谋者所想要的,为加大恐吓,有些闹事人员假装病情严重,无理吵闹,要挟对方当事人当场解决,甚至向前来处置的公安民警进行威胁、施压,有的扬言谁拉他就要咬谁,及有可能产生新的案、事件,使事态升级,严重妨害公安机关正常的执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艾滋病”问题的特殊性已经使许多人唯恐避之不及,而一旦听说“艾滋病”来到身边“闹事”,这种恐慌影响就可能从一个部门、一个住户波击到整个单位、街道,甚至到一个社区不得安宁。
(四)以病相聚,纠集成群。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注意到,部分“艾滋病”患者认为他们只能自己依靠自己,单个力量太弱,因此,他们“相互同情,相互理解”,只要是有人鼓动“闹事”他们就会以“病”相联,少者五六个、多则数十人,相互打气,再加上有经济利益驱使,便会铤而走险,制造麻烦,形成群体案事件。
二、当前处置艾滋病毒携带闹事者及主使者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闹事群体是一些特殊对象,公安机关和基层民警又缺乏相关知识和处置的经验,特别是目前缺乏相应的处置法律规范,给基层一线民警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缺乏有针对性处置措施和法律依据。就目前了解,我市还没有艾滋病人管控的相关政策文件出台,有的也仅对如何防范艾滋病的传播进行了规范,却甚少提及发现艾滋病人后的处置措施,对艾滋病人违法犯罪,更是没有相关法律依据,只能按照一般违法犯罪嫌疑人参照处理。
(二)真假艾滋病患者身份难以鉴别。公安机关对自称是艾滋病患者进行闹事的人员,缺乏判断的依据和知识,强制抽血化验又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基层民警只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三)公安机关内部缺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对处置艾滋病人违法犯罪案件中存在职业暴露危险的一线民警,缺少必要的装备保护。一旦碰到自称是艾滋病患者的违法行为人,以扑咬、乱抓相威吓时,畏手畏脚,不能依法处置,造成心理恐慌,严重影响处置效果,同时对民警和当地群众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四)没有特定关押场所。关
押艾滋病人的场所应是集治疗与监管于一体,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特殊场所。这就需要公安机关与其它社会职能部门相互配合,设立特定的处所,配备相应的人员。而我市还没有设立专门场所。
(五)公安机关缺乏有针对性地打击幕后主使、操纵者手段。正是目前的处置不力,而让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有空可钻,一定程度上放纵了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又让百姓
对公安机关不满。特别是那些幕后主使、操纵者,他们“只动口、不动手”,以“理”要账,一般不直接与他人发生冲撞,在现场似乎闹事的都是那些艾滋病患者,给我们打击处理增加了难度。
(六)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有些艾滋病携带者到我市打工已经多年,其老乡也知道是艾滋病患者,但当地有关职能部门与暂住地职能部门缺乏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不能共享。流出地不知道去向,流入地不知道病情,处于严重的失控状态。一些患者遇有发炎、发烧,在暂住地的个体医疗站输液打针,扩大传染源隐患的可能性。
这些打处和管控的困难客观上致使艾滋病违法犯罪嫌疑人不能对违法犯罪事实负责,处理结果也不能起到警示震慑作用,使患者主观的认为身患艾滋病就不用被处理,或认为当地公安机关“恐艾”继而可能引发艾滋病违法犯罪嫌疑人呼朋引类,甚至于甘当有些人的“闹事工具”,形成势力,落地生根。
三、对纠集爱滋病患者闹事的处置对策和建议
为妥善处置类似事件,既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又切实保障艾滋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特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对艾滋病知识的匮乏,是造成群众恐惧心理的重要原因。建议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社会面宣传,消除恐慌心理。各级公安机关要利用现有宣传渠道,鼓励群众发现艾滋病违法犯罪人员后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二)加强专业培训。建议上级会同卫生、防疫部门组织专业培训,向基层公安机关传授相关知识,提高防护意识。同时,建议添置必要的防护装备,提高一线民警防护能力,确保一旦发现艾滋病违法犯罪人员可及时进行控制。
(三)加强部门协调。建议成立由市政府牵头,卫生、公安、财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艾滋病感染者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处置领导小组”,并在卫生疾控中心下设办公室,落实专项经费,负责艾滋病患者的信息共享,确保公安机关抓获艾滋病违法犯罪人员后,通过市疾控中心确认其艾滋病情,负责对艾滋病患者的医疗救助,负责决策、协调、处置有关涉及艾滋病患者的重大案事件。
(四)加强打击力度。对艾滋病患者构成违法犯罪的,该处罚的予以处罚,该收容的予以收容,在目前监管场所尚无法立即解决专门羁押场所的情况下,建议上级协调在传染病医院解决临时羁押场所,并筹建专门的羁押场所,解决羁押难的问题,彻底消除有些人的侥幸心理。
(五)明确和加大对教唆、利用、诱惑、纠集艾滋病患者闹事的幕后主使者、操纵者的法律制裁和打击力度,消除法律盲点。
第二篇:浅谈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和处置对策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因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能否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能否实现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纵观我市近几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共同的目的性是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起的基础,也因此他们更容易共鸣,同气相报,同声相应。
(二)数量及规模日趋增大。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升幅较大,人数多、规模大。少数在外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出现了跨地区串联行动的情况。
(三)组织性日益增强。当前,群体性事件已由过去的较松散型向相对有组织的群体性转化。
(四)明目张胆的公开性。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大都自认有理,因此他们毫无顾忌,以公开形式聚集、演讲、串连、打横幅、呼口号,甚至不惜违法使用暴力。
(五)危害后果日趋严重。随着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独立,一些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常常表现得十分尖锐、激烈,且对抗性倾向明显,围堵党政机关、堵塞交通要道、械斗等过激行为。
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环境、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群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说,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聚合激化的产物。随着新旧体制的转轨,改革的力度、深度、广度不断加大,加上改革的配套措施没有完全到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在巨大的差距面前,一些人难免心理失衡,产生对立情绪,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群众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群众的利益诉求受多种因素限制难以满足。一是土地征用、拆迁安置过程中,群众损失得不到及时弥补,群众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群体性事件;二是决策不科学、不民主,损害群众利益;三是一些干部贪污挥霍、以权谋私或作风不民主、政务不公开导致群众利益无法保障。
(三)参与人员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失范、心理失衡。法制观念淡薄是群体性事件多发且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不少群众遵规守法和以法维权意识差,往往一碰到问题就想通过上访、闹事等简单的方式来解决。
(四)基层基础工作薄弱,调控能力不足。一是基层组织的威信相对减弱;二是有的基层组织消极、不作为;三是有的基层干部本身就是闹事的支持者、组织者、策划者。
三、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处置
(一)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综合预警机制。群体性事件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起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消除职责不清、信息不灵、反应迟钝、互相推诿的现象。
(二)多管齐下,分化瓦解。群体性事件真正起带头作用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带有很大的盲从性和随意性。因此在处置过程中,必须认真调查,摸准缘由,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采取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开展说服劝解工作的同时,准确把握处置时机,而不能一概而论动用警力强行处置。
(三)周密部署,强行处置。在强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公安机关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加强调查取证;二是要分工明确,措施得当,防止群体性事件进一步扩大或久拖不决;三是要把握政策,果断处置。
(四)立足长远,防止反复。必须认真分析、准确估测群体性事件在初获平息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精心研究预备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新方法、新举措。既要积极协调督促有关单位真正落实跟踪回访制、领导接待日制度,又要进一步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复杂形势下处置群体事件的能力。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强化措施,创新方法,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