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新的挑战[精选]

时间:2019-05-15 05:5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新的挑战[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新的挑战[精选]》。

第一篇: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新的挑战[精选]

《新课标》学习心得

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新的挑战,通过又一次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使我加深了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体会,新课标实施建议告诉我们:实施英语新课程要准确把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地使用教材,科学合理地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积极开展和有效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这四句话所表达的真正内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观念,将理论落实到课堂细微之处,入心研究,深刻领会其内涵精要,这是走进新课程的必然起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所以我们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如简笔画、儿歌、肢体语言、游戏竞赛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鼓励,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其次,我们英语老师要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展知识面。在课外要经常收听英语广播,收看英语讲座,观看英文电影,经常进行纯正的口语训练。在课堂上要尽量多说英语,且语音语调要好、要美,要不厌其烦,宁可多重复,也不要一味的翻译,要用形体语言来告诉他们,让他们慢慢体验理解。尤其是一些常用的指令性的句子,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对于英语课程来说,语言环境的创设,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和语言材料是否丰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证。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开发为英语学习创造了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和前所未有的空间。

面临挑战,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学无止境的心态。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变革。在我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将充分运用新课标中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篇:同桌100学习网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选择

同桌100学习网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选择

作为同桌100学习网的学员,我深感在这里学习给我带来的益处,它助我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它是胜过上课外辅导班、请家教千倍万倍的学习资源,是我们学习上的好帮手。与其连刮风下雨,疲惫不堪时还要奔赴课外辅导班,与其请一个空有一肚子学问,却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作家教,不如安心坐在家里,通过电脑聆听特、高级教师的讲解,做一些经典例题。

我觉得在同桌100学习网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在预习。预习并不是只把书通读一遍,而是要了解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考点,从而能有重点地听课。同步视频课重点讲解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帮助我们在课本上茫茫文字中找到落脚点。在网上预习之后,在学校听课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很轻松,当然印象也会很深刻。初三寒假,我就把下半学期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做了充分预习,从而使下半学期的化学学习变得很轻松,在化学上几乎没花时间,当然这是建立在课上认真听讲的前提下。

网校的师生问答也使我受益匪浅,当我有不会的问题或者需要一些学习资源时,网校老师和客服人员都会耐心解答问题,并千方百计地帮我寻找我想要的资源。

此外,同桌100学习网的专题讲座也使我学到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如全国名师优质课大赛、中学生作文辅导、书法教育等这些知识也是学校所学不到的。同桌100学习网还有许多试卷下载栏目,可以下载很多学习资源,这些方面都可以培养我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只有做了同桌100学习网的学员后,才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作为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我们不要只停留在买参考书,请家教上,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家庭与课外辅导班的路途上,我们要探求一种更高效,更快捷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学会运用科技手段来帮助我们学习,无疑,同桌100学习网对于21世纪的我们是一种新的尝试,新的选择。好好利用这个网的资源,我们的成绩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第三篇:任务驱动型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新教法

任务驱动型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新教法,新模式;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目前,我国对任务驱动教学的探讨比较集中在一些边缘学科,如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等;部分地方的英语教学也开始引入此教学模式,并开始有了新的模式建构;而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本来是最适合任务驱动教学的,可一直还没有规模化的研究。笔者承担着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研究》,大胆将任务驱动教学引入语文课堂,不仅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且初步构建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将自己研究的过程和认识陈说于下:

一、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1.从宏观上看,这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小学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突破以往应试教育的局限,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观念,改革教法,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中,多是适应教师的教学,被动地吸收间接经验;在面临问题情景时,往往凭间接经验去解决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这也是导致我国下一代缺乏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新课程标准就是要从教育的观念和实施上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和创新的精神,主张将学习还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去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探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教学对象个体化、教学过程非线性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原则主动化等。可见,要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素质,教师必须创造新的课堂教学环境,采用新的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的方法,以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重点,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开发,各种素质得到综合的协调发展。

2.从微观上看,这是语文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尽管“扬弃“应试教育”,纳新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标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应试教育仍束缚着学生的思想,语文学科“费力而见效慢”的认识仍植根在学生的大脑中。于是,一股“狠抓数理化,语文添平旺”之风狂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语文课成了学生休息和“操练”作业的“阵地”,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着。此种情况使多少语文老师陷入深深的苦痛啊!痛定之后,不难发现,如果教师因势利导,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那么,语文教学的状况就会大为改观。再者,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作为语文能力体现的听、说、读、写,无一不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反映,它们包括了:A知识(学科知识、学习知识、身心知识等)B技能(单一的、复杂的)C策略(学科间的、学科内的)D心理素质(人文精神、科学态度、动机、意志、情感、性格、个性等)E一般综合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等)F特殊综合能力(自学能力、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等)。而这些素养,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习得和操练的,是需要有目的的活动去培养的。由此,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构建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依据

(一)政策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特别指出,语文课的基本理念是(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驱动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加工外在信息,从而改变和重组原有的知识结构。他们在教学进程的设计上采取自上而下的路线,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并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布洛非(J.Brophhy,1989)认为,知识是由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所组成,学习可以从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或开始。这一观点与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是呈非线性的网络结构是相一致的,因此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茨基将学生在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对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他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学生正是在成人的引导下才逐渐走向独立,这一理论使人们看到学生发展的空间及可能性。这种认识与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吻合的。

3.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人们掌握某一种语言所通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习得,另外一种是学习。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的过程。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准确流畅地使用该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而通过“学习”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监控。将任务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实践、运用、习得语言的机会,可使学和用统一起来,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同步提高的基础上,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4.心理学研究告诉人们,目标和任务的制定能有效地调动人们的有意注意,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而活动是形成人各种能力的基础,人类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和交际活动就形成了人的语言、心理、个性、意志、动机、情感等素质。中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高峰时期,把任务驱动型教学引入语文课堂,无疑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任务驱动下的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五动”,即动眼、动手、动耳、动口、动脑,是开发人这一有机体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心理学研究还告诉我们,学生生理官能与大脑思维器官参与学习的部位越多,活动越积极,对吸收知识,强化技能,增大能力越有利。任务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任何学习活动都可以任务化,那么,把语文学习任务化就成为了可能。

(三)实践依据

1.在信息技术教学和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成功的事例。如同济大学附中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也反映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丰硕成果。资阳市内燃机车车辆厂中学与资阳市教科所联合开展的英语教学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探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笔者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也进行了有力的尝试。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用任务驱动语文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总之,把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引水入语文课堂是可行的,也是有实效的。

三、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定义

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标为指导,以控制论、信息论、建构主义理论、最新发展区理论、语言习得理论、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用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高效率地掌握双基,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

(二)基本原理

1.以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标为指导,根据素质教育阶段目标、课程教学年级目标、单元内容教学目标、分课教学要点目标,教师积极地进行课程开发,制定具体可行的学生学习任务。

2.以目标教学激励教学理论、情景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理论为指导,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方法指导,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帮助;交待具体可行的学习任务,明确目标和评估的办法。

3.以控制论、语言习得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或需要训练的重点,激励学生自主、推究、合作学习,把“三尺讲台”变成他们表现自我才干和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让他们自己在完成任务中,去摸索方法,探究结果,合作交流。

4.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用激励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否定之否定。

5.以系统论、方法论为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一定的方法论。

(三)结构流程图

(四)操作要领

1、设计任务

每节课上课前,老师首先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实际、年级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教学的目标,重难点,再根据学生实际,开发并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转化成一个或几个学生学习的任务。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任务可分为三类:单一任务,如识记语音、文字、词语、作家作品等高考各考点的复习练习;梯次任务,如新课阅读教学中对中心、结构、手法、语言等有序合理解读;综合任务,如一次作文训练往往涉及到审题、立意、构思、组材、表达等多项任务的综合实施。任务设计的必须思考下列方面:

(1)目的性:任务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

(2)真实性:任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认识水平和基础情况,能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3)及时性:当学生生活中有与教学相关的事发生时,应及时反馈到任务中去,这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4)教育性:任务必须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5)学科渗透性: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它还涉及到相关学科的学习。

(6)文化渗透性:学语言就是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因而在任务设计时应渗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交流的意识和基础,并不断提高个人素养。

(7)渐进性:一个单元教学的目的即任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个任务链,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实现的。因而在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任务的坡度,层层递进,能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的充分体验成就感和清楚看到个人的贡献。

(8)可调整性:活动应随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可进行适当调整。

(9)具有整体性,任务一般要能分成几个子任务,要给学生一个较大的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如果任务过于琐碎,必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10)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当性。可操作性强调任务是具体的,学生可以按任务的要求进行操作。使学生避免了盲目的操作。适当性强调任务难易要适度,太易或太难都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具有开放性,完成“任务”的方式和过程可以多种多样,最后的成果也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因为任务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空间,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2.展示任务

每节课上课后,教师首先要把这堂课的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展示任务一般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如枯燥乏味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我们除了要让学生明确高考的要求外,还可从开发记忆潜能,提高有效注意方面去激发学生,可举古人悬线练注意力,侦察兵练视域广阔的方法去启发学生调动注意力,强化记忆的兴趣。二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就以“识记语音”为例,告诉学生本节课记忆的任务是“容易读错的字”,达到总体记住,形成全部知识的轮廓;并且把所有的记忆内容分成四组分四个时段操作,每个时段记忆8分钟,检测2分钟,以使其精力高度集中,确保效果。三是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展示后,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或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理清思路,比如“语音”的四组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哪些是掌握的,自己已经记住了,哪些是糊涂的,自己需立即强记。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会发现并找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3.完成任务

这是一个全开放性的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的理解和巩固。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要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教师要走进学生之中,即时地对学生进行检测,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同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指导。

学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完成任务:①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通过学习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网上请教,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比较单一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依次确定五项任务,“拿来主义谈的是哪个方面的问题”“拿来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拿来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怎样”“拿来主义有什么现实意义”,每项任务都可由学生个人研究解决。②协作学习: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认识。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爱好,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当然不能“一视同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集体任务完成后,采用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清楚各自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成立学习小组(5人),各个小组有不同的要求,小组内既合作又竞争。在操作中,要重视分层要求,分层指导,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也各有所得,期间还让学生懂得协作的重要性,掌握了自我协调的方法,既发展个性,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地教学。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对于比较综合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特别是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这种相互的启发和碰撞,对于学生审题、用语等都有极大的影响和促进。

4.效果评价

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地改革教学方式,学生也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教学时间的比例,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课堂中,评价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提高,而学习结论的准确与否就显得次要些。具体的评价方法可以是观察法和结果评价法。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对学生作出评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表格来记录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结果评价法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等,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也可以让同学来评价,也可以由教师来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有时,从结果看,部分学生在结束“任务”后没有很难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从过程看,他们能正确运用思路和方法,“任务”还是完成的,因此,从发展的角度讲,对他们也要予以肯定的评价。

5.归纳汇总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之中,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在一节课、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的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如散文单元学完后,就应作三方面的总结:一是散文的特点在不同题裁的文章中怎样体现,应结合旧知;二是不同的文章在用阅读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应归纳总结;三是单元的相关知识线条是否清晰,以便加深记忆。

四、对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对任务驱动型教学优势的体会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驱动型教学途径,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实践中笔者的充分体会到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在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势:

1.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3.成功完成任务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4.由于任务的完成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5.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真实性,因而使语文本身大大提高了生命力,从而摆脱了枯燥无味的教授。6.在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有极大帮助。在我们的任务中有些任务需要去收集、调查、实验、分析、比较和总结。而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7.有助于学生学会沟通、分享和合作。大部分任务的完成都有赖于团队的力量,因而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必然存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存在着分享与合作。8.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对于团队的领导者,即组长该项能力得到显著的发展。9.有的助于形成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

(二)任务驱动教学实施常会遭遇的障碍和困难

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1.任务的设计。包括内容的确定,难度的把握,任务链的坡度。

2.任务的评价。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即有利于过程又有利于结果的评价体系。

3.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课堂纪律的自我约束力、尽可能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自我约束力、课后的自觉完成任务的约束力都有待提高。

4.任务的理解障碍。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正如鲁子问教授所说,对学生而言都存在一个理解的问题。

5.时间。有些任务是需要足够的时间作保障,但对语文教学而言,我们最为难的就是时间不够。

7.学生的适应性。很多学生在实践之初,非常不习惯这样一种自主学习的模式,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表现出茫然无措,这一过程的长短视学生而定。

8.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仍习惯于老师的传授为主,就算他想完成后任务也会感到无能为力。因而老师应从一开始就应坚持不懈地向学生灌输任务驱动型教学的相关理念,并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9.高考的阻力。新《课标》出台了,但我们作为高考这一评价制度并没有相应改变,这让许多老师不敢放手去做,只能望而却步。

10.关于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不仅理论书籍少,实践经验更少,又无可借鉴的先例,所以,在教学不可避免地要走很多弯路。

(三)在课堂教学中影响任务完成的因素

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任务完成与否和完成的质量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1.学习内容。对于要完成的任务,学习内容的量和难度影响着任务完成的质量。

2.老师的引导和说明是否恰如其分。引导和说明不够,则任务完成一定会受到影响;引导和说明太多,则起不到锻炼学生能力的作用。

3.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任务完成的质量当然与之成正比,知识水平越高,任务完成越圆满;反之则越差。小组活动中尤其是组长的个人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4.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任务式教学对教师各方面的素养要求极高。也只有教师有很好的素养才真正能够自如地推行任务式教学。

5.任务的难度。任务的难度太小,对教学而言不具意义;难度太大,对学生而言又难以完成。

6.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对任务越有兴趣,任务完成越好。

7.时间。时间越充足,任务完成越好。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时间拖得太长,就会失去任务本身具有的许多意义。

8.学生的家庭条件。有电脑的家庭与没有电脑的家庭在完成很多任务时,必然存在结果的不同。因为有电脑的学生的信息输入可以大得多。

(四)实施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几个误区

1.完全排斥其它教学理念和方法。有不少老师认为既然我们有了新的教学模式,就应完全排除掉其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其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能够达成最佳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2.有任务就是任务驱动型教学。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形式。我们贯穿课堂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思想和理念,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运用;(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活动途径;提倡体验参与;(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我们一定要自始至终将这样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的每分每秒。

3.任务越多越好。任务是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任务分配不恰当。任务的设计和分配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5.虎头蛇尾。任务布置下去了,可是没有下文。尤其是课外完成的任务,布置后即无指导又无检查。

6.没有评价和总结。一项任务完成后,不仅应该有老师的评价和总结,还应该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总结。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任务的完成之后得到锻炼和提高。

7.完全排斥机械操练。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机械操练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生语言的感觉和语言的灵活运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械的训练而获得。在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中也必然离不开这种训练。

8.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被认为不必要或被认为是花架子,浪费时间。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毕业班。其实只需要想想我们自己在开会和学习中的体验,那些枯燥无味的东西连我们成人也无法忍受,更何况初中的孩子们?我们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成为终身的学习者,但如果我们的孩子们无法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他们又如何能自愿地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进行自我再教育的终身学习者?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正是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们的最好途径!在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将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课堂,将不再被那些毫无生命力、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所困扰,能真正学到真实的,活生生的,实用的语言,并能真正从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下载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新的挑战[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新的挑战[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