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公正与效率之间(欧洲刑事辩护经验 英格兰与威尔士篇 导读)
在公正与效率之间——英国刑事辩护制度的目标与挑战
彭 勃
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学者习惯上将英国和美国的法律制度统称为“英美法”,对这两个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等同视之,而不加细致的区分。但实际上,英国与美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尤其是刑事诉讼存在着很大差别。如在刑事辩护制度上,英国就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英国上诉法院对70年代判决的一系列刑事误判案件的重新审理和纠正,英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成为人们议论、批评的焦点。从1988年以来,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试图对一些诉讼程序进行较大的改革。1991年,英国成立了旨在对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问题进行前期研究的皇家刑事司法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 on criminal justice)。该委员会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和调查,于1993年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就改革英国刑事司法制度问题提出了353条建议。但在此后通过的几项重要的法律中,英国刑事诉讼制度却体现出岛国民族特有的保守性,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侦查机关的权力。如1994年颁布实施的刑事审判与公共程序法(criminal justice and public order act 1994)对证人在刑事法院出庭作证以及被告人的沉默权问题作出了极为重大的改革,允许控诉一方在辩护方不提出异议的情况下以书面的方式提出证人证言,允许法官或陪审团在法定的情况下从被告人保持沉默这一事实中作出对其不利的推论。此外,英国1996年通过的刑事诉讼与侦查法(criminal procedure and investigation act 1996)则对移送审判程序和证据展示制度作出了较大的改革,取消了在治安法院举行的言词预审程序,赋予辩护一方向控方展示本方辩护内容和证据的义务,并规定了不承担这种义务的法律后果。这对于被告人的辩护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不过,来自两个方面的的因素也推动了英国的刑事辩护制度的进步。其一,是2000年起,《欧洲人权公约》(ECHR,以下简称《公约》)在英国形成了实际上的国内法效力。因此,英国国内的法律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采取一种与《公约》相一致的解释方法,且法院必须遵循欧洲人权法院(EctHR)的司法判例。欧洲人权公约在保障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人权、加强刑事辩护权的重要原则在英国也得以遵守。其二,自2003年起,英国政府大幅增加了在刑事法律援助方面的投入。财政上的巨大支持使得负责管理法律援助工作的“法律事务委员会”(LSC)对于法律援助基金支付的经费是否适当以及接受资金补助的律师们是否提供了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极为关注。他们不仅对刑事辩护的有效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规定律师开展法律援助的工作必须要获得多种资格认证,刑事辩护律师(特别是出庭律师)更需达到最低限度的执业标准并通过多种的资格外认证项目的考核。
总之,进入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英国刑事辩护制度在改革中遭遇了挑战,也在传承中获得了发展。在英伦三岛上所发生的关于刑事诉讼的许多细微的变化,都值得我们去观察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