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工作者建国60周年征文:一曲长歌三十年
邓小平同志逝世,一位老人趴在床上痛哭失声。他对两个孩子哭着说:“没有邓小平,你们也吃不上馒头!没有邓小平,你们也上不起学!没有邓小平我们家也盖不起屋啊!”
言虽朴素,但发自肺腑!这是无数中国百姓的心声啊!感激小平,就是感激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感激党和政府!
没有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何来今天的中国?
1973年,我呱呱坠地。最早的记忆便是吃玉米面做的各种食物:一曰窝头,中空上凸;二曰糊饼子,形状不定,做饭时贴在大锅内侧;三曰煎饼,制作工艺复杂,但也最好吃。在灶膛或炉子上烤窝头、糊饼子,烤得半焦不焦,再就着大葱大嚼,回忆中真仿佛是件美事!
当时亩产无论玉米还是小麦都不过五百斤,可地一分,马上翻了一番,以至于后来桓台荣获“吨粮县”美名!真是奇哉怪哉!
每到春天,捋榆钱是农村孩子最热衷的事情之一,大家腰系麻绳,别镰刀,争先恐后爬树,先骑着树杈吃个饱,再把长得多的树枝或折或削往下抛。有时为了争抢一棵树,打得鼻青脸肿也属常事!还有就是找根竹竿,绑上铁钩,满村跑着够槐花,或者挎个小筐,下洼剜野菜。……
吃如何,穿就如何!尤其冬天,大家黑棉袄、黑棉裤统一着装,格外平等。我们这班男孩子流了鼻涕便用袄袖子一抹,人人袖口明亮如镜。有再穷困些的,一套棉衣多年不换,棉絮四面开花,腋下、腿窝等处黑里透白。老人们则是大抿档裤,外扎一根麻绳或布条,上别烟袋,倍显老农民形象。
现在呢?谁不是毛衣、毛裤、保暖内衣,更有不少女同志冬天穿漏腿裙子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二年,我家的主食就成了麦面卷子。爹娘还专门留出一块园子地,变着花样种菜。第一批西红柿红了,爹娘不卖,先让我们吃了个够。娘现在说起此事,仍是咬着牙、很解恨地说:“以前没有地,现在就是让孩子们先吃个够!”
我81年上小学,86年上联中。这阶段虽然比78年前后条件要好,但与现在相比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为了节约,我家冬天从不生炉子。就是睡前用一把柴火暖暖炕。娘说弟弟小,跟着她睡,夜里起来把尿,不一会儿就冻成冰。学校教室也不生炉子,当然更没有暖气,我们一到冬天就冻手,肿的像红萝卜或是血口四裂,到家用热水一烫,痒得钻心!
以后我上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步步走来,也亲身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谈到钱的问题,更是一个重要标志。2000年我儿子剖腹产出世,花了2000多元。娘说当年生我花了3毛钱,生我妹妹花了5毛钱,生我弟弟花了3块钱!1978年到2000年,2000元与三毛钱,仅此一比,可见中国发展之一斑!教师的工资一涨再涨,农民的收入一提再提,钱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力的问题!一句话:富了!
一个奇迹让世界瞠目!
一切都证明,路走对了!
三十年的探索,三十年的成就,国人不会忘记!长歌一曲,慨当以慷!何以庆祝,唯有杜康!让我们举杯吧,庆祝三中全会的伟大胜利,祝中国插翅腾飞!
第二篇:中学教师建国60周年征文:沐浴在真爱长歌中
——读《真爱长歌》有感
虽然我未曾到过英雄夫妻罗金勇、罗映珍的故乡,但手捧《真爱长歌》,我似乎走进了临沧、永德,似乎看见了那连绵的山岭,蜿蜒的小路。因为英雄就是伴着那莽岭上的竹木长成参天大树的,英雄就是沿着那蜿蜒的边关古道走进亿万读者心田的。
边陲的土地为什么是红的,那是无数英雄的鲜血染成的。边疆的泉水为什
么清又纯,那是无数英雄用生命过滤了的。是英雄用热血和生命守卫了边陲,安宁了边陲,然而又是谁孕育了英雄呢?读罢《真爱长歌》我看到了英雄,看到了英雄身后的英雄群体。我明白了,是边陲上的红土地和淳朴的人民孕育了英雄,是祖国孕育了英雄。没有祖国和人民就没有英雄夫妻罗金勇、罗映珍的今天。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生命更是有限的。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力量和生命与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融为一体,才能变有限为无限,才能使人生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罗金勇正是把自己的生命与人民所需要的禁毒事业融为一体,他的名字才响彻神州,他才逢凶化吉,死而复生。
假日是法定的休息日,何况罗金勇既没佩带枪支,也没穿警服,他就是一位和家人一块度假的普通老百姓,面对亡命毒贩,他完全可以置嫌疑犯而不理,或者通知值班干警抓捕歹徒,但他没有这样选择,毒贩眨眼间就会消失在莽莽丛林里的客观现实也容不得他做任何选择,因为缉毒警察容不得毒贩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他只知道“边境查获一克毒,内地少受十分害”,抓毒贩已经成了他的天职。作为缉毒警察,罗金勇绝对知道毒贩的心理,那就是宁愿拼个鱼死网破也绝不愿落网,因为贩毒是死罪,落网就等于死亡。但对于一个把生命和事业融为一体,随时准备着以生命去殉事业的人民警察来说,无论眼前有多大的困难与危险,他都会不眨眼睛的冲上去。其实,罗金勇以及他的战友们早就照好了“遗像”,写好了生平简历,这些就放在他们办公桌的抽屉里,以便自己光荣了组织处理后事之用。这就是缉毒警察的决心和忠诚。罗金勇面对三个毒贩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寡不敌众,英雄山一样的倒下了。
谁能搀扶英雄站起来?罗映珍不行,虽然她有满腔真爱;英雄的父母、亲属都不行,因为他们只是单一的个体。英雄为事业倒下,为祖国和人民倒下,只有祖国和人民才是英雄的坚强后盾。试想,如果没有永德——临沧——昆明——北京这一条救护英雄生命的绿色通道,是罗映珍能把英雄背到临沧,还是父母亲属能把英雄抬到昆明,即使他们把英雄送到了都市医院,巨大的医疗费用他们能拿得出手吗?
英雄无论在哪里治疗,都有组织关照,战友探望,民众支持,网友牵线。英雄为祖国为人民而生死,祖国和人民为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哲人说过:“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怜的民族,一个有英雄而不知道去尊敬的民族,是一个可怜并且可悲的民族。”中华民族自古出英雄,自古崇拜英雄,尊敬英雄。如今,我们的各级组织,我们的民众更是深深地懂得英雄与民族之间的辩证关系。
英雄身边的罗映珍是英雄的妻子,但当罗映珍穿上警服站在英雄身边的时候,她就不仅仅是英雄的妻子了。她是组织安排到英雄身边救护英雄的一名人民警察。像罗金勇一样,罗映珍把妻子和警察的身份融为一体,为救英雄丈夫,她瘦了二十斤,她完全忘记了自己,她心中只有英雄丈夫。丈夫是英雄,妻子是巾帼。六百多篇救护日记,六百多个不离不弃、不分昼夜的相依相伴,忘我救护,泣血呼唤,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如歌如泣的爱情颂歌、道德长歌。正是这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情节和细节感动了中国,感动了十三亿人民,于是祖国的英雄谱上写下了罗金勇、罗映珍,人民的心中留下了这对英雄夫妻的光辉形象。
读罢《真爱长歌》,我想起了名嘴白岩松在感动中国颁奖仪式上对罗映珍的点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照顾好了自己身边的人,这个社会不就和谐、阳光、生动了吗?”我想学着说一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罗金勇、罗映珍一样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甚至敢用生命去殉事业,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大业将是何等的灿烂辉煌。
手捧《真爱长歌》,我想起了滴水与海洋的关系。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生命与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事业融为一体,人生才能放射出灿烂的光芒。让我们做长江大河里的一滴水吧,像英雄夫妻那样,把个人的一生融进祖国大家庭,融进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与祖国、与人民共辉煌。
反复吟咏《真爱长歌》,我想起了临沧、永德以及绵延千里的西南边陲。其实,边陲并不边。边陲线上,英雄倒下了,老百姓呼啦啦围上来一大片,缚住歹徒,救助英雄。边陲自古就是孕育英雄的地方,因为这里有的是孕育英雄的淳朴民风和赤诚的红土地。罗金勇、罗映珍就是在这绵绵群山掩映着的古寨边关上长大的。勇士的壮歌、真爱的神话还有那开辟绿色通道、陪伴英雄一路走来的感人群体都是在这风俗迥异的边陲上诞生的。我们寻找的,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不就是这股正气,这份勇敢,这种精神吗!
咀嚼《真爱长歌》,我想了很多很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愿边陲之风携着英雄的事迹绿遍神州大地。
第三篇:建国60周年征文
60年历程,60年巨变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六十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 六十年历程,六十年风雨,有多少悲壮,有多少感动,有多少梦想,有多少光荣,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写进了共和国的历史画卷。这6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0年的沧 桑巨变,6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从1949年到2009年, 我们走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整整60年。中国社会取得的翻天覆地的 变化和崛起的速度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中国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在 “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的惊呼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60岁韶华!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人民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那句话还在耳边飘荡,转眼 间我们就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纪念。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 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共和国开国大典的 隆隆礼炮声到改革开放,从香港回归到澳门回归再到两岸关系拨云见日,从宇宙 飞船遨游太空到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 ···在这六十年里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进,我们告别了昨天,告别了民生凋敝、经 济落后旧中国,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经历六 十年的风雨历程后,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 方。建国初期,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经过三年的 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 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为 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 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改革开放,使中国这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神舟五号神舟七号 发射成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改革开放,使中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 得更加幸福。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 藏铁路的建设,奥运场馆的建设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 跃……中国正
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2008 年,年初南方风雪冰冻,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神七飞天··· 不 ···平凡的 2008 年使我们民族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强,历经了大灾大难大悲大喜而
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更令世界刮目相看。在全球经济还未从金融风暴的阵痛中醒来的寒冬中,迎来了 2009 年。2009 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球风雨飘摇,中国也不平静,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 困难,同时也蕴涵着重大机遇。2009 年又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一年,是一个变革 与重构交织、海水与火焰交融的一年,是我们有着许多期待的一年,也是世界期 待中国再创经济新奇迹的一年。在前进的路上会有风险,会有困难,而我们绝不 向困难考验屈服,在挑战和考验中清醒捕捉发展机遇。60 年风雨,60 年历程。我们伟大的祖国历经历史的考验,走过了多少风风 雨雨,我们不断地从我们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在实践中创新,六十年的变化足迹 遍布中华大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空中自豪的飘扬。中华民族这条巨龙已经苏 醒,让全世界看到我们的精彩表现吧!人民共和国走过了 60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 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六十年光辉岁月弹指挥 间,中华大地却是沧桑巨变。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沿着昨天 的足迹,我们坚信炎黄子孙一定能走出新的天地。
第四篇:建国60周年征文
神州大地.争艳礼花齐鸣,国乐奏响时刻,跃起我们五十六个大家庭,合奏祖国赞的心弦.伟大的祖国赞歌的旋律,脉搏,跃舞历史长河,跃舞于历史长河
伟大祖国赞歌的优美旋律,蕴得山川海洋,浴血燃烧,同画祖国赞的情漪,伟大祖国赞画的神韵,浴血墨,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挥毫九州的大地,唤醒沉睡的中国龙,奏天之声,威仪于神州大地,奏响伟大祖国威仪于世界大地的乐章。
神州大地,庄严的五星红旗升起,国歌唱起时刻,涌起我们十四亿儿女,合唱祖国赞的心潮,伟大祖国赞歌的
歌声,歌喉,跳跃神州长空,跳跃于神州长空
伟大祖国赞歌欢快的歌声,幻的花草兽禽,灵魂燃炽,同诗写祖国赞的情扉。
伟大祖国赞诗歌的乐律,灵魂韵,感化自然界的生灵,唤醒沉睡的中国凤,唱物之乐,母仪于神州大地,歌唱伟大祖**仪于天下大地的赞歌。
法尊 逍遥农民 飞越主神殿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家乡新变建国60周年征文:蓦然回首三十年
抚今追昔,多少人事已恍如隔世,感慨复又感叹!而“建筑之乡”的种种变化总让人眼花缭乱!有时本待不信时,但睁开眼偏又真真切切在眼前!对过去的**,虽有人不免有点留恋,但更多的还是对现在的惊讶和欣喜,对未来的憧憬和企盼!
“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这话在几十年前为人们熟知,有一阶段甚至挂在嘴边!但当时都以为是天方夜谭,谁敢
梦想能变成现实?可如今呢?岂止是实现了这个美梦,而且应该是有过之,无不及!
上初中早晚自习的情景在我心目中是一道久违的风景:教室里一人一盏煤油灯。那灯是由墨水瓶改装而成,灯光昏暗。墙壁上人影幢幢。众学子手捧书本,摇头晃脑而读,如蛤蟆吵湾。偶尔油尽灯灭,便几个大头挤在一堆,不分男女,亲热备至。……人到中年,每思及此景,往往咧嘴而笑,摇头而叹!心中感觉既似留恋,又似辛酸!当时条件所限,奈何,奈何?
至于通讯方式的进步,更是有如神迹!听老人们说,第一批电话的安装、使用费十分昂贵,等闲根本安不起,用不起!那时候,电话就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岂知世事难料,仅仅过了几十年,一种叫做“手机”的东西便横空出世,以泰山压顶之势统治了大街小巷,城市乡村。开着车打手机的,边走路边打手机的,随处可见。原先风光无限的固定电话竟沦为了陪衬!
谈及住房,**人民应该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老人们说起**年发大水,远远望去,但见一座座民宅轰然倒下,烟尘冲天而起,十分壮观!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时候都是一色的土坯房!八十年代,谁家住上了砖瓦房,那肯定是万元户!九十年代,谁家还住土坯房,肯定叫人瞧不起!到了二十一世纪,大姑娘找对象,献身的首要条件之一就是看有没有楼,面积大不大,装修得豪华不豪华!若不达标,对不起,本姑娘就展翅飞翔了!君不见,房价虽然还在涨,可各个售楼处依然人头济济!为什么?兜里有呗!
一句老话,说了大半天。但,**这几十年间的飞跃变化,又怎是一时半会能说得完?
我的老爹平时话不多,只在喝了点酒后,好给我们拉个呱。说到自行车,他讲:当时整个于铺村,只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个姓孔的爷爷买的。他一买回来,便在大麦场上显摆。全庄人都去了,个个伸着脖子瞪着眼!那孔爷爷开始也不太会骑,骑着跑十几米就“啪嚓”倒地。即便如此,庄里人依旧羡慕得眼红:“你说这个洋车,咋研究的?上去一蹬就‘呜呜’地跑来!哎呀,真是神哪!”连那倒地他们也眼红!感叹声犹在耳,“洋车”却早已不“洋”了!……
老娘有时高兴,也会给我们讲一些老古董。她说到吃的时候很多。如她讲:挨饿时,人们什么东西都拿来填肚子,像地瓜蔓、丝瓜秧、生南瓜、枣树皮……很多人吃得肚腹不好,老放屁。说有那么一天,一帮妇女在路边地里干活。其中一位忽地放了一个响屁。耳轮中只听“啪”地一响,随着响声,就见路上一个正骑车的男人惶恐下车,前轮后轮地检查车胎。众人大笑不止!我们初听时,也只当是个笑话。可等年纪大了些,阅历多了些,却渐渐从这个屁中闻到了让人哭的味道。哎!
老娘常提的故事中有一个令我们十分尴尬,后来她只要一开头,我们就急忙捂住耳朵:“不听,不听!”娘说我们三四岁时,常一边一个靠着老爷爷。八十多岁的老爷爷就用那掉没了牙的嘴吃力地嚼玉米糊饼子。我们在一边焦急地等着。等嚼得半烂不烂时,老爷爷就用手指头轮流抿到我们张开的小嘴里。娘说,我们吃得真香!老爷爷早已作古了,连那坟头都已荡然无存!可那喂糊饼子的恩情,后人们又怎敢忘?便于过年、过节,端上大鱼大肉望空祭拜,嘴里说:“老爷爷,来吃吧!”相信老爷爷如果在世,即便没有了牙,看到这么多从未开怀一餐的美味,也一定会狼吞虎咽的!
……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若十年后再回首,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