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利剑--近卫军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利剑--近卫军
苏联近卫星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因战功卓著而被授予“逝卫军”称号的苏联武装力量的部队、舰艇、兵团和军团,以及由新的技术装备(如近卫火箭炮兵部队)和具有丰富战争经验(或原属近卫部队的)人员重新组建和补充的部队、舰艇、兵团和军团。
1941年,法西斯德国军队大举入侵苏联,占领了苏联大片国土,其进攻锋头直指苏联首都莫斯科,而苏军则处于被迫退却的困难境地时,有4个苏军步兵师在西方向的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城下同疯狂进攻的德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杀,并参加了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在叶利尼亚城下进行的反突击,多次给予敌人以歼灭性的打击,英勇地保卫着敌人接近莫斯科的前进地--他们是步兵第100师(师长N·H·鲁西亚诺夫少将);步兵第127师(师长A·3·阿基缅科上校);步兵第153师(师长H·A·加根少将);步兵第161师(师长莫斯克维京上校)。
为表彰其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坚韧不拔的模范行为,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决定,1941年9月18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布第308号命令,将上述4个步兵师改名为近卫步兵第1、第2、第3和第4师,授予它们近卫军的称号。从此,苏联近卫军诞生了。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进程中,苏联近卫军的队伍不断成长壮大。1941年,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1师(师长利久科夫上校);9月29日,步兵第107师(师长米罗诺夫上校)、第120师(师长彼务罗夫少将)、第64师(师长格里亚兹诺夫上校)均被授予近卫军称号,分别改名为近卫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1师;近卫第5师、第6师、第7师。1941年11月18日,步兵第316师(师长潘菲洛夫少将)因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表现无比英勇顽强,被授予近卫步兵第8师称号。在前苏联战争巨片《保卫莫斯科》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给第16集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中将打电话,在通话最后,传达了授予第316师近卫军称号的消息,罗科索夫斯基中将非常高兴地马上通知第316师,却得到师长潘菲洛夫少将牺牲的噩耗,后苏军总部用“苏联英雄”潘菲洛夫师长的名字将第316师命名为“潘菲洛夫师”。1941年11月26日,步兵第78师(师长别洛博多夫少将)因在莫斯科城下伊斯特拉方向对德军作战中连战皆捷,被授予近卫步兵第9师的称号。)
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在卫国战争中因表现英勇而被授予近卫部队称号的苏军坦克部队有:坦克 第4旅(旅长卡图科夫上校)被改名为近卫坦克第1旅(1941年11月11日)。该旅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将德军坦克打得溃不成军,可谓战功卓著。10月初,该旅在近卫步兵第1军编成中作战,向奥摩尔-图拉方向前进,在姆岑斯克地域与德军突入之坦克部队遭遇。该旅所属部队广泛设付,数日之内,遏制住德军两个坦克师的多次突击,并在战斗中击毁敌坦克133辆。骑兵在苏军的战史上也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哥萨克骑兵身披黑色双肩翘大斗蓬,高举马刀冲锋的壮观场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1年11月26日和12月25日,骑兵第2军(军长别洛夫少将)、第3军(军长多瓦托尔少将)和骑兵第5军(军长克留乔金少将)分别改名为近卫骑兵第1军、第2军和第3军。"
炮兵在莫斯科接近地,也同德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斯大林称赞炮兵为“战争之师”。炮兵第440、第471、第555、第274团,反坦克炮兵第289、第296、第509、第760团因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于1942年1月8日被授予近卫军称号。反坦克炮兵第289团(团长叶夫列缅科少校)是近卫反坦克炮兵第一个团队。1941年10月,该团配属步兵第316师,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以南德军坦克集团进攻方向,组织了坚不可摧的反坦克地域,并于1941年10月25日的战斗中,击毁德军坦克37辆。
1942年1月8日,摩托化第36团和通信兵第12团被授予近卫团称号。1941年12月6日,红旗歼击航空兵第29团(团长尤达科夫少校)成为苏军第一个近卫航空兵团队,该团飞行员在战争爆发后仅两个半月时间就击落敌机47架。该团还出了一名击落敌机记录(62架)位居苏军王牌榜首位和整个反法西斯盟军王牌榜 首位的王牌飞行员,他就是三次“苏联英雄”金星奖章获
得者伊凡·尼·阔日杜布空军少校,后来成为苏联空军元帅(在整个苏联卫国战争中,只有三位三次“苏联英雄”金星奖章获得者,一位是著名统帅、苏联最高副统帅、苏联元帅朱可夫,另一位是近卫歼击航空兵第9师师长波克雷什金空军上校,他共打下敌机59架,排在伊丹·尼·阔日杜布之后列王牌榜第二位,他后来也成为苏联空军元帅)。同一年,被改称为近卫航空兵团的还有:歼击航空兵第526团、第155团和第129团,俯冲轰炸航空兵第31团和强击航空兵第215团。水鱼雷航空兵第1团(多次参加空袭柏林)、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歼击航空兵第5团、第13团和红旗北方舰队混成航空兵第72团,因出色完成各项复杂的战斗任务,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于1942年1月18日均被授予近卫团的称号,,1942年4月,被授予近卫军称号的舰艇有:“红色高加索”号轻巡洋舰(舰长古辛海军中校),“坚强”号驱逐舰(舰长列夫琴科海军少校),“马尔季”号布雷舰(舰长梅谢尔斯基海军上校),“T-205”号扫雷舰(舰长什克列布季延科海军上尉),“?-3”号潜艇(艇长比别耶夫海军大尉),“M-171”号潜艇(艇长斯塔里科夫海军大尉),“M-174”号潜艇(艇长叶戈罗夫海军大尉),“K-22”号潜艇(艇长科捷科尼科夫海军中校)。1942年6月18日,“红色克里木”轻巡洋舰(舰长祖布科夫海军上校(改称为近卫巡洋舰。该舰在费奥多西亚港登陆中,全舰官兵作战英勇果敢,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因而荣获近卫军称号。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决议,凡荣获“近卫军”称号的部队、兵团和军团,同时也均被授予“近卫军”军旗。在军旗旗幅中间用金线加绣列宁像和“为了我们苏维埃祖国”、“苏联”字样,旗杆上挂有近卫绦带,旗杆顶端为金属质扁矛,在扁予空心处有镰刀、锤子和五角星。
遵照1942年5月2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决议,苏军最高统帅部为苏军陆军近卫部队和兵团的军人颁发“近卫军”胸章,给海军近卫军人颁发系有黑竖条橙黄色波纹绶带的长方形金属薄板制成的胸章。同时,设“近卫军军人”称号,并给予额外津贴,军官拿1.5个薪额的薪俸,战士则拿2个薪额的军饷。
根据1942年6月19日海军人民委员部命令,海军制定了海军近卫军军旗,近卫海军旗是在苏联海军旗天蓝色条带上方有近卫绦带的图案。1942年7月31日,海军人民委员部颁布实行《苏联海军近卫条例》。
苏联近卫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起了巨大作用,使此次战役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第1、第2、第3近卫集团军在会战中发扬了非凡的英雄主义和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第24、第66、第21、第64、第62、第30和第16集团军由于在对德国法西斯侵略军战斗中屡建战功,并发扬了集体英雄主义精神与高招的军事技能,均被授予近卫部队称号,分别命名为第4、第5、第6、第7、第8、第10和第11近卫集团军。
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3年4月16日的指令,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大将)、西南方面军(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上将)、西方方面军(司令员索科洛夫斯基上将)和草原军区(司令员波波夫上将)对所属军队中的近卫步兵兵团进行整编,目的在于将其作为最有经验、战斗力最强的兵团加以有效的使用。还有许多坦克军和机械化军亦获得近卫军称号。
1943年2-3月间,首批成为近卫航空兵师的有:歼击航空兵第220师(师长乌京上校),强击航空兵第226师(师长博尔德里欣中校)、第228师(师长科马罗夫上校)和第243师(师长苏霍列布里科夫上校),轰炸航空兵第263师(师长多贝什上校)和第272师(师长库兹涅佐夫上校),以及远程航空兵第3师(师长尤哈诺夫上校)、第17师(师长洛吉诺夫少将)、第24师(师长尔科夫上校)和第222师(师长季托夫上校)。红旗防空航空兵第102师在多次空战中表现出高超的作战技能,亦被授予近卫航空兵师称号。
1943年,在苏军的建制中出现了第一批近卫坦克集团军:2月22日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首次组建,由于苏德前线南翼战役局势发生急剧变化,该集团军于1943年3月停止组建)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员罗特米斯特罗夫中将),5月14日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司令员雷巴尔科中将),它们在库尔斯克会战中不愧为英勇善战的模范。1944年被授予近卫坦克集团军称号的还有:4月25日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员卡图科夫中将),11月20日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
(司令员拉济耶夫少将),9月12日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司令员克拉夫钦科中将)和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1945年3月17日第二次组建。司令员列留申科中将)。这些近卫坦克集团军直到苏联卫国战争结束,还保持着自己的番号。
1943-1945年的多次进攻战役中,苏联近卫军团和兵团通常都被部署在决战方向作战。苏联最高统帅部所使用的近卫坦克集团军,对在敌军防御纵深中迅速发展战役胜利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1943年4月18日给各方面军司令员的训令中,要求在进攻中将近卫军团和兵团务必使用在主要突击方向突破敌军防御阵地;在防御中用以实施坚决的反突击。苏联近卫军的战斗经验、军事技能、英雄行为、组织性和纪律性为全军树立了榜样。
到苏联卫国战争末期,苏联近卫军已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截止到1945年5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荣获近卫军称号的计有:1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6个坦克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40个步兵军、7个骑兵军、12个坦克军、9个机械化军和14个航空兵军、117个步兵师、9个空降兵师、17个骑兵师、6个炮兵师、53个航空兵师、6个高射炮兵师、7个火箭炮兵师、13个摩托化步兵团、3个空降兵团、66个坦克团、28个机械化团、3个自行火炮团、64个炮兵团、1个迫击炮旅、11个歼击反坦克炮兵旅、40个火箭炮兵旅、6个工程兵旅和1个铁道兵旅、1个筑垒地域、18艘战斗舰只和许多军(兵)种部队。
在和平时期,对苏军各军团、兵团、部队和舰艇不授予近卫军称号。但是,为保持战斗传统,原苏军各部队、舰艇、兵团、军团的近卫军称号,在其建制被撤销时,可转授给其他军团、兵团、部队和舰艇。所以,在有近卫军称号的苏军各部队、舰艇、兵团、军团服役的所有官兵(包括新战士),人们会在他们军服的右胸上看到一枚象征荣誉的近卫军证章。
第二篇:读《苏联卫国战争》有感
读《苏联卫国战争》有感
温八高 卢鹏
有血性的民族,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德军抓捕了苏联女军人卓雅,对她施以难以启齿的折磨,包括轮奸,割乳等等,最终坚贞不屈被折磨而死。战争尾声时,这个德国军团5万人被包围,请求投降,斯大林的批示是:不准投降,全部歼灭。有血性的民族,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二战德军抓捕了苏联女军人卓雅,对她施以难以启齿的折磨,包括轮奸,割乳等等,最终坚贞不屈被折磨而死。战争尾声时,这个德国军团5万人被包围,请求投降,斯大林的批示是:不准投降,全部歼灭。
日本投降,东北的俘虏吃着白面馒头,睡着热炕,而看守这群日本畜生的中国军人只能吃野菜和麦皮,因为粮食不足,因为要感化他们,要体现我们的宽宏大量和国际精神。
抗美援朝,美国俘虏在东北一样享受了安宁和温饱,而被联军俘虏的中朝军人,要么“思想教育”,迫使变节,要么强行遣返到台湾等地。而对不屈服的战俘实施罚爬、罚跪、吊打、往肛门里灌辣椒水、将其扒光衣服塞进装有玻璃渣的汽油桶等残酷刑罚。被折磨致死的有一半以上。
南京死了30万人,除了是鬼子太残暴,还有就是国人太聪明。要知道去杀30万只猪或狗,一不小心还会弄个工伤事故、感染死亡什么的,难道30万南京人真的是猪狗不如?一个台湾老兵、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回忆那段历史时写道:我们可能永远不懂5个日本鬼子就可以押着2000人去屠杀!2000人,像猪一样任凭5个人屠杀,多么可怕的事情啊!虽然那5个日本兵有枪,也有刀,但是那2000人并没有被捆着,完全可以动手反抗。可是他们没有,据某个幸存者口述,他曾经怂恿其他人一起冲上去,可惜回应他的除了沉默,还是沉默。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他们明白虽然2000人肯拼命肯定能赢,但是第一个冲上去的肯定会死,所以他们聪明地独善其身,把希望寄托在有其他人第一个冲上去。
可惜的是,大家都是聪明人,没有蠢材,所以他们就只能像猪一样任凭屠杀。虽然每一个人都是聪明人,但是聚在一起却只是一群聪明的猪而已!普京说:原不原谅恐怖分子是上帝的事,我的任务是送他们见上帝!云南昆明的暴行发生后,网上到处都是逃生技巧,自救举措。有文章教你第一诀窍是“不能激怒歹徒”!有人在教维语的“朋友,住手,自己人”„„向暴徒乞求,和暴徒称朋道友,不可耻吗?
我在想,这个社会是怎么了?这个国家是怎么了?难道没有人再崇尚英雄主义了?媒体也不再支持挺身而出了。
先不说当晚昆明火车站有多少人,当我看到新闻上说一家餐馆里面躲了200多人的时候我想哭又想笑!10几个暴徒而已!
拿的只是刀不是枪!只需要30个人操起桌椅冲出去!几把砍刀就可以让100多号人倒在血泊里?
现在已经击毙的,加上抓了的,一共不过8个人,还有2个女的,没有枪,只有长刀,居然砍死29个,砍伤130个?他们还当场跑了5个?难道所有的人第一意识都是逃命?难道没有人站出来跟他们搏斗?有媒体提到,一个饭店老板娘救了200多人,讲到所有躲进小饭店的男人都不知所措。我想问,躲在女人庇护下发懵的男人们,不感到到悲哀吗?这一次是暴徒,如果是侵略者,是不是又要上演几个日本兵就可以屠杀一个村子的事情?我觉得,我们的教育需要反思,我们的媒体需要反思,所有媒体除了对恐怖分子的谴责就是对逝者的祈福,为什么不反思?我们的男人的血性都去哪儿了?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以暴制暴!他的目标是砍死你,你跑是跑不掉的!你跑了,被砍死的肯定是跑不动的老弱病残!如果遇到这种事情,每个人都反抗呢?每个男人都拼死反抗呢?他们还敢几个人就搞个恐怖袭击?“天佑昆明”、“昆明挺住”了,这和老天有半毛钱关系嗎?整个民族都挺不住,昆明挺住有啥用!这证明了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什麼看見穿黑色衣服的就要躲避,这是小孩的事。凡事躲闪、退让的结果就是亡国灭种!這樣下去,几个日本鬼子扛着几把破枪统治一个村庄的事情今后还会重演!所以,碰上就要干TM的!!希望男人们看到这篇文章顶起来!支持自己的男人遇到这种事情去战斗的女人也顶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对恐怖分子产生震慑!让他们有所顾及,不敢那么放肆。说:原不原谅恐怖分子是上帝的事,我的任务是送他们见上帝!而美国人评价赵本山令中国人无地自容。一位美国律师朋友说:赵本山的纽约演出很无聊、下流。一是讽刺残疾人,二是讽刺肥胖者,三是讽刺精神病患,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人很无耻。美国脱口秀主持人个个伶牙俐齿,但是借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嘲笑残疾人、肥胖者。他们嘲笑的主要对象就是总统和明星,即有权有势者。可能中美文化不同,赵本山对美国人忽悠很不成功,美国人崇尚人人平等哪怕是残疾人,他们对模仿残疾人并以残疾人为笑料表现出极大恶心。美国朋友又问:为什么赵本山可以买得起私人飞机,而钱学森、竺可桢和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却买不起?这叫什么问题?我一时语塞,无言以对。只好说:我国的科学家、哲学家、作家和中医学家都一心忙事业、学雷锋,没工夫赚钱。不但钱学森、竺可桢和袁隆平买不起飞机,就连中国古代的墨子、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孙思邈、毕升、李时珍和近代的冯友兰、鲁迅都买不起。孔子那么伟大,有时连吃饭都成问题。我的解释不着边际、苍白无力。美国朋友似乎明白了,边点头边说:原来在中国科学不值钱,哲学不值钱,文学不值钱,中医不值钱。我很奇怪,科学解决人类生存问题,哲学和文学解决人类思想问题,中医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怎么就享受不了万人追捧红得发紫的场面和待遇?为什么明星、歌星、影星却那么值钱出场费那么高?如果讲贡献袁隆平钱学森没有明星大?出场费又在哪里呢?美国朋友不顾我的感受,仍然趾高气昂:如果一个民族把演艺界明星捧得比天还高,那么它是不堪一击的。记得你们中国有句诗吧?“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一个连科学家、哲学家、作家和自己的中医事业、文化事业都不重视的国家。即使航母再多,兵力再强,也形同虚设,不堪一击!我被美国朋友好好上了一课,也如同被抽了一记耳光,但不是抽在脸上,而是在心上,是抽在中国人心里。日本松下集团高管松下幸之助说过,不管我们如何讨好韩国人,他们也不会购买日本的产品;也不管我们如何鄙视中国人,他们都会购买我们的产品,---两者性格不同。可谓一针见血!温尔文雅如果没有血性,那就是病猫,就是东亚病夫----这个病在心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第三篇:【佳片U约】苏联二战经典:十二集《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中)
【佳片U约】苏联二战经典:十二集《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中)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苏联二战经典:
十二集《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中)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我非常喜欢这部片子的黑白影调,这部影片拍摄于1973年,是用电影胶片拍摄的.当时的技术拍彩色片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之所以还是用了黑白片,我想是为了营造一种真实的历史感,这样在片中大量使用的历史资料片可以与拍摄内容完美地结合.这部影片镜头风格沉稳,没有任何炫技的成分.有很典型的俄罗斯电影诗意化的现实主义的风格.[剧情资料]
原名: Семнадцать мгновений весны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编剧: Yulian Semyonov 导演: Tatyana Lioznova 集数: 12集
首播日期: 1973-12-13 简体中文名: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imdb编号: tt0069628 类型: 冒险, 传记, 剧情, 历史, 战争 语言: 俄语
主演: Vyacheslav Tikhonov 又名: Seventeen Moments of Spring,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春天的17个瞬间》描写了1945年的春天,潜伏在德国帝国保安局第6处20年之久的苏军侦察员施季里茨突然接到总部指示,要他设法查清德国党卫军高级军官与美、英单独媾和的情况,并查清与西方谈判的神秘人物是谁。在联络电台遭破坏、报务员被炸身亡、无法与上级再次联系的情况下,施季里茨冒着被敌人怀疑、监视的危险,经过17天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终于得到了德国党卫队参谋长沃尔夫与美、英司令部代表在瑞士伯尔尼秘密谈和的情报,使苏联政府及时揭露了敌人的阴谋。就在他即将凯旋与分别20年的妻子团聚时,上级却希望他继续潜伏……
《春天的17个瞬间》被人们誉为“非凡的影片,它甚至使那些惯于吹毛求疵地把影片同历史进行对照的人,也不由得倾倒于影片的魅力。”编导出色地把纪实手法与艺术虚构融合在一起。影片的故事情节以施季里茨调查法西斯上层人物与西方秘密谈判媾和为核心,却又以他与德国党卫军的周旋以及党卫军内部的斗争为线索,剥丝抽茧、层层推进,全片不见“历史瞬间”的快速闪过,而是以慢节奏细腻展现主人公的斗争历程,使纪实性、戏剧性、历史性得以完美统一。
施季里茨是全剧着力塑造的英雄人物,他富有斗争经验、充满智慧,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因而能在敌营中一次次完成总部交给的任务。著名演员吉洪诺夫在该片中的表演沉稳、干练、富有内在的激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气息。同时,导演还运用闪回、内心独白和细微的动作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片中施季里茨与分别10年之久的妻子在咖啡馆里秘密会面时,为了不被敌人察觉,他们佯装成陌生人,隔桌遥相对视,在20分钟里一言不发,完全靠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将人物内心强忍的离别痛苦和无限思念之情表达出来。
由于《春天的17个瞬间》在艺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该片编剧、导演、摄影、美术以及主要演员吉洪诺夫、波罗涅沃依集体荣获1974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奖金。
[精彩影评]
男人的风格
初中的时候,我有个女朋友,一个体校手球队队员,典型的假小子,男生们甚至恶毒的攻击她不是女的,一天,她兴奋的告诉我,中央台正在播放一部苏联的译制片叫《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里面的男主角非常棒,片子也精彩,她那种我从未见过的激动的简直象个小女孩。其实纯粹是为了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男人让她这个假小子动心,我当晚便看了。
哦!
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电视剧,更没见过这样的男主角。
且不说那酷酷的SS的制服,那些没听过的词语,雅利安人,旗队长,单是那平静中紧张的节奏,就让我欲罢不能了。
至于施季里茨,我只能说,我的朋友眼光一流,非同寻常。当我们还在喜欢黄日华时,她就远远超越了我们。
我的朋友第一次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男人,成熟,坚定,智慧,柔情,他完全是个绅士,那样的从容不迫,面对危险是那样沉着,我那时没看过007,但是即便后来看了,我还是认为吉洪诺夫更有魅力,是男子汉。
在片子里,他的话语极少,是靠眼睛来演绎角色的,凡是好演员都会用眼睛演戏,特别是俄罗斯男演员,比如米亚科夫。
就是从那以后,我对男人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我的朋友再无联系,我不知道,这个从我的《大众电影》上剪下吉洪诺夫简介的女孩,是否找到了那样的人。
施季里茨或者说吉洪诺夫身上有一种贵族气质,这是当今的男演员很少具备的了,在日益平民化的时代,我却越来越怀念那些老式的绅士型的演员,比如我很喜欢的凯文克斯特纳,他们那种内敛的风格真正打动我的心。
十七个瞬间中的小人物
看完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除了施季里茨,缪勒,舒伦堡这样的大人物以外,还有两个小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教授普列什聂尔和德国兵葛里穆特。
普列什聂尔的哥哥卡尔医生是苏联情报人员,在盟军对柏林的轰炸中牺牲。当施季里茨前去拜访他时,他告诉施季里茨,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他的哥哥,他谁都不相信。施季里茨尽管曾经劝说他,但是自己其实也是如此。正如缪勒对阿斯曼所说,作为一名情报人员,不能相信任何人,有时,甚至于自己。
于是,这个瘦小的老头成为了施季里茨的密探,被送往瑞士与联络员接头。岂料,在瑞士自由的空气中,普列什聂尔教授完全放松了他在德国保持的警惕。和平的表象使他忘记了施季里茨的几乎所有警告。知道他第二次前往接头地点时,才发现一切都错了——联络点早已经被德国人占领,而无数的迹象他当时都没有察觉,他甚至沉醉于一杯浓咖啡和凉水的美妙感觉里。
终于,当普列什聂尔被逼进大楼中,当他拿出已经不准备使用的毒针吞下并从楼上跳下时,那种对未来的绝望、对施季里茨的愧疚交错着。一个原本平凡的老头,成为了这场战争的牺牲者。如同无数牺牲者一样,没有人记得他,不,根本没有人知道他。他并不关心什么新制度,他只是会沉醉于动物园中的表演——对于一个压抑了数十年的人来说。如旁白所说,施季里茨明白,在瑞士自由的空气中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可见他当时的绝望——他祝我们长寿,自己却从三楼跳下。
另一个是看管苏联女报务员凯特的德国兵葛里穆特。葛里穆特是前线的伤员,被送往后方,当伤好之后,得到了这么一份工作——和盖世太保的女警察芭尔芭拉一起看管凯特。这是一个善良的人,他负责照看凯特的孩子,当芭尔芭拉谈论起纳粹的意识形态时,他都是默不作声。当丧心病狂的秘密警察洛里夫把孩子放在阳台吹风企图让凯特开口时,葛里穆特开枪打死了他和芭尔芭拉,带着凯特逃走了。葛里穆特不是专业人员,他准备从孤儿院中取出自己四个月大的女儿一块逃跑。但是,孤儿院拖延了时间,他要求凯特先走,遭到了拒绝。直到取出孩子之后,盖世太保的密探到达。他打死了一个家伙,但自己也倒下了。
葛里穆特也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他的“起义”改变了施季里茨、缪勒的命运,进而舒伦堡、鲍曼、希姆莱也受到了影响。而相比之下,他的直接目的,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对凯特的救援。
幸而,他的孩子在凯特和施季里茨的保护下被送到瑞士,前往巴黎。
不过在历史里,大家都是小人物。我又想到一部电影,见笑,三毛从军记中的一句词:我们都是小把戏。
[请您观看]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编辑于201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