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波波沙”枪史:从电视剧《我的娜塔莎》谈起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波波沙”枪史:从电视剧《我的娜塔莎》谈起
作者:李爽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7期
[摘要]波波沙前承苏军反思苏芬战争、重视发展自动化武器之需要;继之以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名声大震,并且赢得对手的喜爱和盟国的尊重;在战后本国武器装备升级中,它以对外输出的方式继续服务于苏联对外战略的需要。由此经历了军事用枪到外交用枪的转变。
[关键词]波波沙 苏联 德国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66-02
2012年国产电视剧《我的娜塔莎》中至少出现了三个与苏军冲锋枪有关的镜头:在冰封的中苏界河上,为营救抗联战士,娜塔莎率领的冲锋枪小队打得以―三八大盖‖为主要武器的日军毫无还手之力;在―刺杀渡边雄‖行动中,为策应庞天德,顺子、娜塔莎手中冲锋枪喷射出的子弹让日军抬不起头来;为搭救―草帽山‖抗日力量,瓦兹洛夫从空中着陆不久后即与日军遭遇,他一边用冲锋枪向逼近的日军扫射,一边镇静地指挥队友有序撤退。
剧情既提示了故事的发生时间,也展示了苏军冲锋枪的外形。联系后人的文字记载可知,此时正值―波波沙‖(俄文缩写―ППШ‖,中文全称―什帕金冲锋枪‖,音译―波波沙‖;英文缩写―PPSH‖)在苏军中推广之际。它与―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伊尔-2‖强击机一道,被俄罗斯人称为―胜利的武器。‖
一
波波沙,是对―波波德‖(俄文缩写―ППД‖;中文全称―杰格佳廖夫冲锋枪‖,音译―波波德‖;英文缩写―PPD‖)的批判继承。苏芬战争加快了这一进程。
斯大林曾经说过:―我们的现代化红军是在芬兰战场上习惯打仗的——这是它的第一次洗礼‖[1]。在这场实力不对称的战争中,苏联未能如其所愿速战速决,只是在人力和技术取得重大优势后才取得了胜利。也许正是由于手中的资源有限,反而使芬兰军队将冲锋枪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充分使用―索米冲锋枪‖,在丛林、居民点和工程设施里的战斗中占尽上风。[2]与之相比,苏联在1939年2月决定停产冲锋枪,并将已发往部队的冲锋枪全部收回。随着战事的展开,苏联对军需的拨款不得不急剧增加:1939年,它们已经是国家预算的1/4,1940年为1/3。[3]在领教了索米冲锋枪的威力之后,生产与改进,构成苏军重视冲锋枪效用的两面。斯大林在1939年底下令,恢复波波德生产,尽快将其交付芬兰前线作战部队。与此同时,设计师В.А.杰格佳廖夫对苏式冲锋枪加以改进,融入了索米冲锋枪弹容量大等优点。[4]于是出
现了―波波德-40‖。它从1940年2月起发放苏军。由于技术、生产所需成本和劳动力的制约,只有连司务长、高级指挥官的司机才能配备此枪。而生产厂家―科夫罗夫‖当年的产量只有81118支。[5]
在冲锋枪设计改造上,Г.С.什帕金弥补了杰格佳廖夫的不足。他的理念重在工艺创新,由此极大地节省了金属、缩短生产周期和节约制枪的劳动力消耗。如果说生产波波沙需要的机床小时数是5.6,波波德则要13.7。[6]两者的差距可见一斑。从其成品上看,前者以生产工艺简单见长,多数零部件都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制成。[7]由此使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1940年10月4日,苏联人民委员会下令制造波波莎。11月,造出25支样枪。12月3日,苏联军械总局局长Г.И.库利克在提交政府的试验结果报告中指出:―参与试验的波波沙在自动装置运行、部件的稳定性方面表现良好,建议取代波波德以装备部队‖。12月21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国防委员会通过有关决议,波波沙被用于装备苏军,并将其命名为―波波沙-41‖。[8]二
苏联卫国战争非苏芬战争可比。从全局上说,这是交战双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大比拼。从局部上看,武器更新和生产上的角逐又是其中的一部分。应当指出,苏军的大部分武器都具有组装简单、保养容易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更可怕的是,随着战争的进行,苏联武器生产的速度完全可以弥补其消耗的速度,德国则做不到这一点。苏芬战争成就了索米冲锋枪的声望,苏联卫国战争则打出了波波沙的名望。
战时,波波沙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其不间断的生产。它从1941年秋开始批量生产。1942年春,波波沙工厂平均每天生产3000支冲锋枪。到1945年为止,至少生产了500万支。[9]苏联地域辽阔的战略作用在战争爆发后充分发挥了出来,它可以失之以西而得之于东。据统计:由于德国的突然入侵,到1941年11月,大部分苏联的煤炭、钢铁和铝的生产进入了德国占领区。然而,德国人在他们挺进中没有获得多少好处,因为苏军在他们撤退时摧毁了这些地区的设备甚至农作物。苏联人还将其大部分的工厂从侵略者手中转移了出来。工厂被拆除了,通过火车运往西伯利亚,并在那里重新组装,1941年7~11月,1523个大型工厂,2500万~3000万工人东移。[10]第一个生产波波沙的厂家在苏联莫斯科州扎戈尔斯克市。
[11]在1941年底疏散到维亚茨基耶波利亚内村以前,这里是波波沙的主产地,产量达到90000多支。1942年出现转折,苏联各厂家向前线供应了150万支波波沙。苏德两军在冲锋枪的数量上持平,之后,苏军超过了德军。[12]大批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迁入维亚茨基耶波利亚内村。1942年中期,这里在很短的时间内投产了两条主装配生产线,每8~10秒就有一支枪下线并被送往包装部门。[13]持续的供应,使波波沙成为―人民的轮盘枪‖。波波沙有早期型和标准型两种型式。前者采用―U‖形缺口照门弧形座式表尺,后者采用―L‖形翻转式缺口照门表尺。自从它被配备到苏联陆军步兵、突击队及摩托化部队后,步枪供应的压力开始减缓。在列宁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即使―苏联士兵在镜头前展示他们的伪装技巧‖时,也―全都装备着常见的波波沙-41‖。[14]苏联的盟国英国、美国也都有各自的冲锋枪品牌―司登‖和―汤姆生‖。英国的―司登‖与波波沙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产量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波波沙还为苏联赢
得盟国的尊重。苏军战士阿日塔罗夫凭借其在奥廖尔保卫战中的突出表现,不仅被自己的国家认可,而且得到英国的嘉奖。他用的武器就是波波沙。[15]
第二个,波波沙在战场上使用便捷。这个特点就连苏联的对手德国也承认。许多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士兵喜爱波波沙更胜于德国制造的MP40冲锋枪。虽然波波沙生产时的加工较粗糙,但极为坚固耐用,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够使用。它能够使用71发装弹鼓,也可使用35发装的箱型弹匣,发射速度可达每分钟900发。[16]1944年,被德军改装使用的此类枪械超过10000多支。[17]
电视剧《我的娜塔莎》通过艺术的形式将波波沙移植到―相对平静‖的苏联远东前线。[18]它的作用是为男女主角感情的发展做铺垫,却让观众大饱苏式冲锋枪威力的眼福!也再次引发人们对二战往事的回忆。这可以从俄文资料中找到依据。苏联外贝加尔和远东前线陆军近70%的人员被编入步兵兵团。他们可以不断得到新式武器装备。比如,从1941年6月22日到1945年5月9日,步兵师拥有的冲锋枪数量几乎增加了20倍,轻机枪数量增加了1.5倍。[19]由于《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诺门坎战役‖的威慑,日本放弃了进攻苏联的意图。这就使得苏联避免了与法西斯阵营两线作战的境地,在东线无战事的态势下全力放手打希特勒。波波沙首先在苏德战场上发威,日本受此待遇要等到苏联对其宣战之日。
德国士兵喜欢用波波沙,是德国―以战养战‖的事例之一。除了德国是冲锋枪生产大国这个因素外,苏德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军事合作所起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一战结束后,遭受英法等国排斥的苏德达成了《拉巴洛条约》,它一直维持着苏德在1941年前的关系。在拉巴洛条约的掩护下,两国的军事联系得以加强。20世纪90年代公开的档案材料对被称为―拉帕洛方针‖的说明,涉及到了两国军事合作的细节。[20]双方对彼此部队的情况是了解的。麦克纳博等人指出:―与德国人试验MP38冲锋枪的情况一样,苏联方面了解到他们的波波德-40不适合二战刚刚爆发时大规模快速生产的需要。随后就出现了重新设计的7.62毫米波波沙-41。‖[21]德国冲锋枪亦是苏式冲锋枪的主要借鉴对象之一。因此,两国战事起,德国改造缴获的波波沙不会太费事,它在无意之中为此枪做了广告。
三
苏联人民不会忘记什帕金的贡献。他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1945年),荣获过苏联国家奖,还得到了列宁勋章、苏沃洛夫二级勋章、红星勋章和奖章。在世界冲锋枪发展史上,什帕金本人留下了―简单即美‖的设计理念。
波波沙应苏军反思苏芬战争、重视发展自动化武器之需要而生;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名声大震,并且赢得对手的喜爱和盟国的尊重。战后,波波沙在苏军中的地位逐渐被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取代。其主要用途由国内用枪转向对外输出,继续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的需要。
欧亚大陆是冷战时期苏美地缘政治利益角逐的主战场。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对外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中,依然可以找到波波沙的身影。在朝鲜,它变成了―49式冲锋枪‖;在中国是―50式冲锋枪‖;1964~1973年越南战争期间,越南出产了波波沙冲锋枪的改型枪―К-50‖。在非洲,一些国家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在使用这种枪。
【参考文献】
[1](俄)尤·瓦·叶梅利亚诺夫(著),石国雄,袁玉德(译).斯大林:未经修改的档案——在权力的顶峰.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2]Александр Благовестов.Его называли «папаша».Самый массовый 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ет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Армия.№6,2011,С.47.[3](苏)B.C.列利丘克(著),闻一译.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320页.[4]陈霞,史湘丽,黄雪鹰.小国的名枪传奇:芬兰M1931式索米冲锋枪.现代兵器,2006
(10).[5]Александр Благовестов.Его называли «папаша».Самый массовый 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ет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Армия.№6,2011,С.47.[6]Юрий Пономарёв.ППШ-41 оружие Победы//Калашников,оружие,боеприпасы,снаряжение.№ 9,2005,С.16.[7]PPSh41冲锋枪.http://.cn/hqgj/jryw/2012-01-
04/content_4875238_2.html.[8]Д.Н.Болотин.Истор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трелкового оружия и патронов.С.-П.:Полигон,1995,С.110-111.[9](英)克里斯·麦克纳博(著),唐仲明(译).枪:视觉历史.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341页.[10](英)理查德·韦南(著),张敏,冯韵文,臧韵(译).20世纪欧洲社会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年,第194页.[11]Н.Решетов.Георгий Семёновича Шпагин-оружейник и человек.Дегтярёвец.30 марта 2011 года.[12]Юрий Пономарёв.ППШ-41 оружие Победы//Калашников,оружие,боеприпасы,снаряжение.№9,2005,С.16.[13]Н.Решетов.Георгий Семёновича Шпагин – оружейник и человек.Дегтярёвец.30 марта 2011 года.[14](英)迈克尔·哈斯丘等(著),西风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决定性战役.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2年,第79、148页.[15]Д.Н.Болотин.Истор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трелкового оружия и патронов.С.-П.:Полигон,1995,С.113.[16](英)伊恩·巴克斯特(著),于仓和(译).党卫军秘密档案:东线.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第17页.[17]Александр Благовестов.Его называли «папаша».Самый массовый 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ет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Армия.№6,2011,С.51.[18]Е.А.Горбунов.Восточный рубеж.ОКДВА против японской армии.М.:Вече,2010.[1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远东部队的数量与组成.http:
//www.protown.ru/information/hide/5479.html.[20](俄)列夫·别济缅斯基(著),文和,李酉生(译).交战前夕的希特勒和斯大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26-39页。
[21](英)克里斯·麦克纳博(著),唐仲明(译).枪:视觉历史.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340页.
第二篇:电视剧《我的娜塔莎》与中俄文化交流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电视剧《我的娜塔莎》与中俄文化交流 作者:陈小雪 李爽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8期
[摘要]电视剧《我的娜塔莎》以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为背景,从中国人的视角展现了苏联女兵的戎马生涯片段。该剧的热播表明,苏联卫国战争史不仅是俄罗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为中俄文化交流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我的娜塔莎》 中国 俄罗斯 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81-02
2012年,当中国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继续向前推进之时,由高满堂编剧、郭靖宇导演、外籍女演员伊莉莎担纲主角的电视剧《我的娜塔莎》在国内热播。它突出了历史因素在两国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一、娜塔莎:一名杰出而又普通的苏联女兵
该剧以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为背景,展现了苏联女兵娜塔莎的戎马生涯:她可以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为中国伤员取出身上的子弹,又能在紧急情况下手持冲锋枪向日本关东军扫射。对留在苏军营地的“东北抗联”战士进行现代化军事训练——爆破作业、通信联络、武装泅渡、滑雪等,无不显示出这位教官的训练有素。而“草帽山招亲”“救雪上飞”,又为娜塔莎增添了神枪手、空降兵的光环。
众所周知,苏联分别在1939年和1941年先后与德国、日本签订了非战条约,从而使自己得以保持战略主动,避免过早地陷入与法西斯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西线战事首先爆发也最为惨烈。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基辅、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刻赤、新俄罗斯、明斯克、土拉保卫战中都有苏联女兵的身影出现。她们不仅承担医疗救护和通信联络等后勤工作,还加入部队的前线战斗序列,担当狙击手、机枪手、侦察兵、坦克兵和飞行员等角色。从中涌现出神枪手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有“斯大林格勒白玫瑰”之称的莉莉娅·利特维亚克等巾帼英雄。
与战火纷飞的苏联西部相比,苏联远东前线相对平静。苏日中立条约签署后,苏军派女兵驻守中苏边境。娜塔莎活跃于苏军营地和日军据点之间,出色地完成了侦察、营救等任务。由于所处战区的差异,她没有其西部战友参加苏军重大战役的经历。因此,娜塔莎在远东前线是一名杰出的战士,而在苏联女兵整体中又是普通的一员。
二、作为俄罗斯文化符号之一的苏联卫国战争史
苏联的历史已渐渐远行,但它为俄罗斯留下了诸多宝贵遗产。其中之一就是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这是社会主义苏联与法西斯德国之间展开的一场物质和精神、“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大比拼。苏联工业化奠定的国防基础、苏联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付出的巨大牺牲(苏联共损失2660万人,战斗伤亡人数超过860万人[1])、苏联政府的有效战争动员,等等,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联军民反法西斯的坚强意志以本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后盾。《我的娜塔莎》中有这样的情节:“关大个子”在苏军营地隔江对祖国方向大喊:“大队长,我们吃的都是正经粮食”。由于实施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这一过程是在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的领导下进行的。1928~1940年,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5.5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6.9%。其中重工业增长了9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1.2%。[2]这是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所没有的。苏联工业化的成就不仅仅反映在发展速度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一个部门相当齐全的大工业体系,从而大大地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它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危机年代中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由此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顺利完成了工业化任务,并对战胜希特勒德国起到保证作用,使得在难以想象的短时期内恢复国民经济成为可能,而在„冷战‟年代,则建立了同西方的军事均势。”[3]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斯大林制定的工业发展计划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功”,“而且这种工业化比彼得大帝时期的任何设想都走得更远。”[4]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经济基础,苏联铸就了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1945年,苏军人数达1136.5万,有33个军区,[5]飞机、坦克的数量均以万计。由此,苏联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地位。西欧在国际事务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成为过去,代之以美国、苏联两极结构的逐渐形成。
从此,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活动先后成为苏联、俄罗斯的重大国事活动之一,是其大国地位的重要象征。其中,卫国战争胜利阅兵式举世瞩目。政府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2007年,俄罗斯《消息报》刊登了全俄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列举了苏联时期俄罗斯人引以为豪的十件大事。“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位居榜首。[6]国家领导人更是强调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阅兵式上的讲话中提到:“这场战争使我们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7]为加强宣传,俄罗斯在互联网上建立关于卫国战争军人的民间档案库,首次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纪念日。2012年,俄国防部网站公布大约20个独特影集藏品,包含有100多幅摄影作品。这些前线摄影作品从不为人所知。[8]
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活动的功能主要有两个:对内,增强国人的信心;对外,提醒世人不要忘记俄罗斯曾经的辉煌。它来自于历史,强化于现在,昭示于未来。当苏联卫国战争历史的痕迹融入国家社会生活和习惯方式时,它就成了俄罗斯文化的符号。
三、推进中俄文化交流的苏联卫国战争史
现在是讲究“软实力”的时代。文化交流与人文合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这对比邻而居的中国与俄罗斯尤为重要。刘延东国务委员强调:“人文关系与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一起构成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三大支柱。”[9]中俄文化交流的加强与两国政治、经济
关系的发展相呼应。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不仅顺利实现了从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过渡,而且将中俄关系发展成为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进而又将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发展成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理念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2010年,中俄发表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俄经贸合作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对应,中俄先后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活动,当前正在举办“旅游年”。而一般说来,对一个国家的了解首先是从其语言开始,进而深入到历史和文化层面。
苏联卫国战争史为中苏文化交流、中俄文化交流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说到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军女兵形象有关的艺术作品,中国民众对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苏联歌曲《喀秋莎》等并不感到陌生。不过,这些都是“泊来品”。某种程度上,它们主要是通过反复播放、传唱的方式而为国人所被动接受。电视剧《我的娜塔莎》、革非的纪实文学《苏军女兵血染伏尔加》,则出自中国人的视角。不可否认,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更为直观。《我的娜塔莎》与电视剧《远东特遣队》,把见证了二战期间中苏友谊的“第88国际旅”[10]搬上荧屏,加深了观众对那段历史的印象。
苏联卫国战争史已成为中俄文化交流与人文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这段历史,俄罗斯人民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2009年,俄罗斯国防部在中国开设苏军烈士陵园保护中心。2010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庆典。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展品也首次在中国展出。
【参考文献】
[1]俄国防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共损失2660万人.http:
//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shehui/20100505/42781692.html.[2](俄)В.М.西姆乔拉.俄国经济发展百年:历史的数列[M].莫斯科:科学出版社,2006.133—134.[3]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著),徐昌翰(译).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4.[4]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斯图亚特·史瓦兹(著),大可,王舜舟,王静秋(译).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79.[5](苏)П.Н.波贝列夫,В.П.巴卡列夫,С.В.利平斯基,М.Е.莫宁.苏联武装力量·问与答·历史篇章[M].莫斯科:政治书籍出版社,1987:335.[6]俄罗斯媒体列举苏联时期十大成就.http://news.sina.com.cn/w/2007-01-
17/120312062467.shtml.[7]梅德韦杰夫:卫国战争使我们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http://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neizheng/20100509/42784233.html.[8]俄罗斯国防部将公布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罕见图片.http://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anquan/20120429/43423324.html.[9]俄罗斯“汉语年”活动圆满结束.http:
//rusnews.cn/ezhongguanxi/ezhong_wenjiao/20101125/42932253.html.
第三篇:从“我的班主任生活”谈起
从“我的班主任生活”谈起
【摘要】叙写自己 在民族中学的班主任生活,通过班主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探寻民族中学班主任生活面临的困惑和困难及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班主任专业素养,寻找民族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进而让自己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和生活。
【关键词】班主任;班主任生活;学生;爱心;细心;责任;民主
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他和学生相处的三年时光,是他生命中阳光灿烂的日子。学生永远是他的青春礼物.”但在民族中学的老师和班主任却从来没有体会到李老师那样的幸福感和喜悦。在民族中学的老师一般都不愿意当班主任,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作辛苦、学生难管、责任重大、待遇太低„„
反思我三年的班主任生活和工作,总的说来工作是不能胜任的。当初学校安排让我做班主任 工作的时候。我是没有心理准备和信心的。心里没底,大脑一片空白。无奈生活还得继续,只有赶鸭子上树,先混着。刚开始的时候,工作像一团麻,千头万绪,我像一只无头的苍蝇一样乱窜,到处碰壁。什么工作都想抓,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段时间下来,身心俱疲,劳心费力,工作却没有做好,反而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得不偿失,可谓心情郁闷到了极点。那时的感觉可以用李煜《相见欢》中的话语来概括:|“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那时,真是连辞职不干的心思都有了。
生活还得继续,班主任工作还要有人努力和坚持„„在民族中学干班主任工作是困难的。特别是我,一个不懂彝语的汉族老师。在民族中学任彝族C班班主任工作,由于民族中学实行分层次教学。C班学生生活行为习惯特差,学生基础差,底子很薄,自律性不强,学习意识和信息较弱。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混乱:科任老师不想管,学生逃课、逃学、辍学,班主任焦头烂额,很长时间不能建立一套有效的班干部系统。管理力量单薄,只有孤单的班主任经常跟学生斗智斗勇,外加大棒政策。其结果是班风混乱,学风差,大部分学生看不到希望。班主任眼睁睁看着学生辍学,班上学生减少,却无计可施。班主任此时的感受可以用李清照的词来概括:“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在当班主任的岁月里,我十分困惑:体会不到阳光灿烂,更体会不到做班主任的快乐与幸福;从周一到周五,我总是疲于奔命,早上寝室和公区巡查,中午寝室抓不上课的学生,第四节课和第八节课经常接到各个科任老师的电话;你班的学生又逃学了„„学校领导的批评,同事的嘲笑如芒在背。弄得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学校领导说“要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有教育专家说“要有民主和爱心”,还有著名作家说:“每一株草都能开花,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更有老师说:“要尊重学生,要和学生做朋友。”总有官员说:“要平等对待学生,并且要和学生做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这样就抓住教育学生的主动权了,一切都好办了。”„„殊不知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周期长,责任重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变数实在太多,因此需要有更多的有心人来参与才行。以我班的问题学生赫智商来说吧:他来我班之前。打架斗殴,酗酒,逃学,赌博,样样俱全,前任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伤透了心。最后太失望了,撵出班级不要了,但是由于家长能耐太大,又重新送回学校来了。谁都知道是烫手山芋,都不想要。最后送到我班上来了。无可奈何,只有接了。下来我做了大量的工作。跟家长联系,才知道这位学生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家里富裕有钱,跟着后妈生活,爸爸长期不在家,长时间缺少温暖和关心,跟后妈关系不融洽,并且先天性八百度近视,小学时候就是问题学生„„针对以上情况,我觉得说教和打骂,斥责都不是正确的引导方式。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于是我主动接近他,关心他的生活,关心他的学习,给他必要的帮助,教他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他的毛病改了不少,有了少许的进步。好了两个月左右,可是问题却来了。我要求家长做的,由于家长太忙没有做到;再加上各科任老师的偏见和不信任。他的毛病又犯了。由于再一次打架被学校勒令退学了。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做班主任工作不光要有爱心,责任心,做到细心,还要做到各科教师团级一心,不要对学生存在偏心和戒心,家长更要积极上心。所谓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只有天时,地利,人和到了,班级管理才能更上一层楼,班主任工作才会良性发展。
赫智商同学走了。我噩梦般的班主任生活开始了。从那以后我们班就发生了一系列让我始料不及的事。男女生恋爱出格之事,打坏学生眼睛之事,不假外出,一件接一件喷涌而出。败坏了学校的名声,给学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班已被贴上了差班的标签。蓦然回首,往事历历,发生的事情不是孤立的,很多事情就是赫智商来时的两个月里种下的苦果。由于我在细节处没有处理好,这些事的发生跟他或多或少是有联系的。真可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啊!
今天,我静下心思来透视这三年的班主任生活,心里如五味杂瓶,总有一种难以言说感觉。班主任工作就是这样,周而复始,辛苦劳累,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当下,静下心来梳理这段班主任生活,我的感觉是有收获也有失误和不足。收获的是当好班主任应该具有爱心、细心、责任心,明白说教和枯燥的大道理往往不奏效;收获的是必要的坚持,灵活的变通,适时的放弃;家长的努力及对孩子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在管理学生时应该寻找管理教学的理论支点,探索班主任管理的心理学价值,寻根管理心理学,进而找到更优的管理策略,从而找到班主任管理的精气神。
存在的不足和失误是:管理形式简单粗暴、管理方法粗放、手段单一,缺少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时没有用爱心和民主去排解学生心中的困惑,没有随时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其实学生在每一个阶段对改变或多或少都有些不适应,打骂、斥责都不是正确的引导的方式,学生的问题大都阶段性的,老师大可不必过分紧张,所以没有赢得学生的拥护和尊重。
总的说来,在民族中学主持少数民族班的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当好班主任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思考的课题,教育要发展,班主任不可或缺。那要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呢?我认为还是李镇西老师说得好:“寻找幸福感,赢得学生心灵,科学民主管理,家长紧密配合”。只要做到李老师说的条款,做一个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好班主任是没有问题的,班主任也会受到社会尊重的;再向理要质量,突出管理品位。我想民族中学的班主任管理肯定会焕发出新的生命,新的活力的。
第四篇:从我的理想谈起
从“我的理想”作文教学谈起
这次“教海探航”活动中安排了一个命题作文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分别有三位教师就“我的理想”命题作文进行作文指导教学,在听课过程中就时不时地产生一些回应性想法,现在把这些想法做一些回忆和补充。
作文教学和所有教学都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作文教学,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既然命题作文是“我的理想”,不管出自是什么样的考虑,至少必须让学生明白自己写什么样的理想和怎么样去写自己的理想,如果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即时完成教学任务。
三位教师分别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由于属于精心准备的课堂,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原则性的教学问题,而且在各自的教学之中不乏精彩的细节。虽然是异构课堂,但是一些基本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比如引导学生要写出自己真实和具体的想法,注意培育学生的理想情操等;但是,毕竟是属于反映教师个体对作文教学的理解和执教风格,所以设计教学时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第一堂课相对注重学生的真情实感,第二堂课比较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三课堂则突出了审题切入和仿写修改。
第三课堂是一位著名特级教师的示范教学,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充分引导学生把握“什么是理想”,从听唱三毛的歌曲《橄榄树》开始,接着介绍三毛其人,再看三毛《拾荒记》中如何写自己的理想,教师终于引导学生明白理想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伟大那么神圣,而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一种渴望。教师似乎还不满足这样的引导,紧接着又让学生竞猜教师小时候的理想,还煞有介事地悄悄告诉其中的一位学生让他来对学生的竞猜进行是否式定评,然后再让这位学生说出教师的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再一次强调理想是一种真诚的想法,只要真诚就是可贵的道理。到这个时候,可见教师设计的用意在于帮助学生认识“我的理想”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教学的两个引例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在审题这一块上比前两位教师更具独到性。只可惜的是,这样的设计思路进程中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一堂40分钟的展示课,如果仅仅完成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显然不完整,于是,这一堂课进入到“写什么”的环节,写完之后进行了交流互评,最后还把教师著作之中的范文拿出来阅读,然后又进行细节修改并交流,因为实在没时间了就让一位学生读了自己的片段。整堂课用时超过了一个小时,几乎比另外两位教师多了大半堂课。所以很多人说,怎么特级教师就可以享有这样的特权呢,如果大家都一样在一堂课内来设计教学,那才是本事啊。作文教学的每一节课同样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这个定位问题很重要。作文指导课涉及到如何审题和立意、构思和表达等具体问题,要是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可以把这些问题进行分解,使得指导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在系列上下功夫。现在,即使是同课异构活动,也必然需要考虑你的这一堂作文指导教学指向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即使不能面面俱到,也需要让听课者感受到你的教学设计具有相当的独到性和启发性。从课前的资料上了解到,三位教师同时关注到了引导学生真实生动具体表述自己理想和进行修改赏评的目标,这说明了这堂作文指导课的目标制定的导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也说明了这堂作文指导课会给观摩者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果。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围绕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方案,如何较好的实施教学方案,这是反映教师教学本领的具体体现,这也就决定着这一次的异构活动只能在实施上进行具体的判别了。
从课堂上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三位教师明显有着自己的作文指导思想。第一位教师放开来充分让学生说自己的理想,大概有20几位学生都得到了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是追问一下学生产生理想的来历,并对一些学生进行情感上的肯定和赞许。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方才告诉学生谈理想的两个要求,一是要说出理想产生的原因,二是要有为理想付出的努力,明确要写出自己的故事,写出真情实感。如果我们不考虑时间因素,也许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只是一个并不需要铺陈的教学环节,不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话,那么这样的教学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也是对学生的另一种不尊重。毕竟,这个阶段的教学启发并不复杂,教学指示也很简单。如果在学生说出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谈一谈产生理想的背景,并追问学生得出这样的想法是不是一时冲动,有没有或者能不能为之作出努力,如果需要写出来的话要注意什么问题等,也许更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也能够让学生明白写自己的理想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表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加以随机强调,这样的教学才是尊重学生和引导学生的巧妙融合。
第二位教师在学生写下自己理想之后,反来复去地让学生互读片段作文,并让学生竞猜写的是什么理想,明显把写作当做是一种游戏来教学了。我并不否认游戏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一定的教学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这一堂作文教学指导课上,由于要让学生来说理想和写理想,如果不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理想而是要让学生之间来猜猜写的是什么理想的话,这样的作文写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虽然这位教师在创设交际情景时花了不少的功夫,也能就学生作文之中的典型例子重点剖析,但是,由于整堂课是在一种竞猜游戏之中进行的,这样就有点玩过头了的感觉,最后还来一首周杰伦的歌,先自己唱,再听周杰伦唱,我忘了叫什么歌名,可能与理想有关吧,可是,放进来又能起什么写作指导作用呢。
教学过程必须紧紧扣住教学目标,更重要的问题是,教师有没有清楚明白的指导分析,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即时地加以引导点拨,拨乱反正,指点迷津。在这一点上三位教师都有不同的表现,也都在试图做得更好,其中也有许多的亮点。相对来说,做得比较成功的还是第三位特级教师,特别是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把全班学生的作文浏览一篇,将当时写得比较好的打上五角星。先让这些有五角星的交流,接着让没打五角星的认为同样写的好自告奋勇地交流,因为自己没有发现而道歉并补打五角星,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亲近和鼓励。教师点评时还说,“作文想打动读者,必须把自己的一颗心捧给读者”,精辟的语言很有震撼力。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次的听课经历中,我最感到遗憾的事情是,几位教师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理想的语言指导普遍不到位,缺少对学生“怎么写”的具体的成功的个性的指导。比如,第一位教师在面对学生关于环保问题对比描述于不顾,只是建议学生可以去做环保志愿者将来考大学的环保专业,而恰恰是因为学生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环境的真实描绘才让学生的理想一方面变得十分清晰和主动,一方面变得相当生动和形象,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作文能力,更多的是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需要在作文指导上因势利导和重锤敲打的地方。
第三位特级教师在帮助学生阅读三毛和教师自己的作文范例时,只是让学生停留在写的什么理想上,而没有关注到是如何写出各自的理想的语言上,那些跳动的文字和活跃的内心世界又是如何融化在一起的,学生只是从教师那里获得了对于理想的一些态度问题,甚至对理想的切入角度也没有加以引导。当四位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做一名为民服务的教师、让所有人爱护环境、做一个股票专家和当一名志愿者的理想之后,教师并没有就这些理想指出四位学生的理想有的从自己切身感受谈起,有的从家庭故事谈起,有的从学校和社会现象谈起,有的是观察之后产生的理想,有的是体验之后产生的理想,有的是联想之后产生的理想,然后帮助学生明白审题切入的角度问题,强调写作的生活性、真实性、生动性问题,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实在的效果。当有一位学生在阅读了自己的想当股票专家的理想之后,教师有意表扬了他写出来的真诚与真切,但是,她没有注意到这位学生在写作这个理想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幽默风趣的生活化语言,如果叫这位同学再来读读说说,大家一起谈谈议议,这样的启发意义就不一样了。
这次的作文指导教学是命题作文,是“我的理想”,课堂上于是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倾向,就是在理想教育上兜圈子出不来。因为学生的理想五花八门,有的是远大抱负,有的是微小心愿,有的高不可攀,有的俯首可拾,所有的理想一旦呈现出来,就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能不能灵活应对,这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虽然我们都知道只要是一种心愿,一种向往,一种渴望,都可以视作是一种前进的方向,一种奋斗的目标,是理想不可分割的内涵;但是,正因为理想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就有了一个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学问题。比如,学生有一个希望自己长高的愿望,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理想来认识,教师除了肯定学生的理想来自于真实心愿之后,能不能稍加提醒,人的生理成长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即使是依赖科学长高也是有难度的,而且身高因素并不影响每一个人的才能发展和发挥,并不决定一个人将来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甚至不影响可以成长为一位伟大的人物。这样可以暗示学生这样的理想并不现实,也不主动,如果仅仅是从反映内心世界上加以肯定而且还让其他学生提什么建议的话,这样的作文指导就既不能在情操上有长进,也不能在写作上有进步。再比如,当学生说想当音乐家想当科学家想当宇航员的理想之后,教师虽然不能反对这些学生产生这些理想的动机是否成立,但是至少可以告诉他们,这些理想很远大,因为远大所以就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勤奋和刻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朝着这个理想一步步地前进,如果感觉到这样的理想是一个动力的话,你不妨再把这样的理想分解一下,想一想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现在应该确立怎样的小理想,然后看有没有为之奋斗的可能,鼓励是需要的,指导更需要。
我还不得不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教师提供的理想范例存在着一个致命的负效应。不说第二堂课上来自于《家有儿女》里的影视片断中小男孩的几乎是无聊的调侃的志愿,说说第三堂课提供的两个理想范例吧。一个是三毛小时候想做一个捡破烂的人和做一个夏天卖冰棍冬天烤红薯的街头小贩,一个是教师自己小时候想做一个小卖部的售货员,两个人的小时候的理想都很现实,也很渺小,教师用他们来做例子的目的是说明理想来自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是一个个小小的美好的心愿而已,就是为了避免学生说起理想来就假大空。事实上这一点教师的指导是很成功的,但是,我却发现了一个不小的漏洞,无论三毛还是教师自己,后来都没有把这个理想放在心上,后来都已经偏离了这个理想,(如果以后学生长大之后了解到三毛死于自杀,那就无论如何与当初的认识大相径庭了,那个追求自由快乐的三毛怎么自杀了呢,她的理想哪里去了呢)那么和小学生们来大谈这样的理想小时候要确立理想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是不是在告诉学生们,其实这一堂作文课和大家来谈理想,纯粹是为了写作教学的需要而来的,本来谈理想也是一种形式主义。如果我们告诉学生,理想可以随着年龄学识的增长而改变,会随着生活社会的发展而改变,那么,学生至少可以感悟到,小时候的理想更要讲究现实需要和现实心愿,要近一点,要能够自己掌握主动权,长大之后,也许理想会有大变化大发展,但是无论什么样的理想,都必须是人生经历之中可以让人生活的更精彩的方向和希望,要有为之而付出一切努力的(献身)精神。
三堂作文教学课,第一堂开放大度却收放无致,第二堂亲切互动却游离主题,第三堂精心导引却无端延时,感觉在听课过程中同样是在经历着一种作文教学的艰难跋涉。作文教学,有作文指导和作文评讲的区别和联系,三堂课都在寻找指导与评讲的融合方法,难度也就特别之大。所以,看人挑担不吃力,我的一些想法也只能是一种旁观者指手画脚而已。
学生的作文水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设计作文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教师自由自己的教学经验。“写什么”与“怎么写”是一个共性话题,肯定有许许多多不同个性的实施方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更为有效的教学途径和策略,在阅读与写作、生活与积累、观察与思考、表达与情感、谋篇与细节等方面形成丰富的作文教学财富,为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而不懈努力。
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第五篇:看沙知我心——从沙盘游戏中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学文官网:xuewenpx.com
看沙知我心——从沙盘游戏中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学文教育提示: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都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信心。
一粒沙是一个世界,反映着智者的思考和智慧;沙盘中展现出美妙的心灵花园,则是沙盘游戏治疗的生动意境。把无形的心理事实以某种适当的象征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获得创造与发展,以及自性化的体验,便是沙盘游戏的无穷魅力和动人力量所在。
沙盘游戏 ,亦称箱庭疗法 ,是在治疗师的陪伴下 ,让来访者从摆放各种微缩模具的架子上 ,自由挑选小模具 ,摆放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的沙盘里 ,创造出一些场景 ,然后 由治疗师运用荣格的“心象”理论去分析来访者的作品。
沙盘游戏治疗以心理分析之无意识理论为基础,注重共情与感应, 在“沙盘”中发挥原型和象征性的作用, 实现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的综合效果, 便是沙盘游戏治疗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体系,沙盘游戏被广泛地运用在了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心理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EAP,以及专业心理分析的诸多领域;尤其是沙盘游戏与学校心理教育的结合,在我们国内获得了重要的发展。
沙盘游戏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包括:心理诊断与综合性心理评估;各种心理压力、紧张和焦虑的辅导与缓解;各种心身疾病的专业性心理分析与治愈;同时,沙盘游戏治疗也可以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教育技术,可以在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人格发展,艺术表现与创造力的培养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来访者获得以自性化为目标的人格发展与心性完善。
沙盘游戏疗法能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在这里儿童通过象征、隐喻的形式不仅可以再现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情景以帮助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宣泄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复杂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沙盘游戏能为此类儿童提供发泄愤怒和表达攻击行为的途径,让他们在虚拟的空间里将其愤怒和攻击性的行为物化地演示出来,从而耗散其攻击性心理能量,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沙盘游戏在成人心理治疗的应用随着沙盘游戏理论和实践的日趋完善,沙盘游戏的治疗对象已不再局限于儿童,而被广泛应用于成人的心理治疗中。学文官网:xuewenpx.com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沙盘游戏能有效地治疗成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药物与酒精依赖、人格失调和自恋型人格障碍,以及各种身心疾病等。
另外,一些心理学家还将该方法应用于非临床人群,如在心理咨询、夫妻咨询、家庭治疗、企业和团队的组织和管理中的应用,整合了格式塔、催眠、角色扮演等方法。还有一些治疗师在阿德勒自我心理学、家庭系统治疗理论的背景下使用沙盘,使之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天津学文教育为帮助报考心理咨询师的考生更顺利的完成考试,特整理相关习题为考生复习所用,祝每位考生顺利取证。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模拟题、练习题及相关知识点登录学文教育官网即可查看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