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戎镇文化站2011年工作总结(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5:3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默戎镇文化站2011年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默戎镇文化站2011年工作总结》。

第一篇:默戎镇文化站2011年工作总结

古丈县默戎镇文化站

2011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们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我镇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加强文化、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强化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推进了全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认真组织了“默戎·马颈坳篮球邀请赛”1次,在万岩村组织了1次“2011古·吉·保边界民族团结杯篮球友谊赛”。同时,引导全民健身运动,如今,我镇街道群众健身操活动已经经常化,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是狠抓群众文化业余队伍,力求出精品,出亮点。1.抓龙鼻村四方鼓舞队。龙鼻村四方鼓舞队,近年来;多次参加了国际国内大型演出,是我镇乃至湖南省的一支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队伍,但是;由于资金匮乏,人员流动大,优化整建势在必然。通过努力,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州水利局驻龙鼻村工作组扶持了2万元的经费,为鼓队更新了道具、服装(购买了4面新四方鼓,27套苗族盛装),也使得培训新队员的培训经费有了着落,队伍得到了优化整建。11月下旬,鼓队将启程赴台湾参加由国家文化部、中华文化联谊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文化厅承办,由湖南省群众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实施为期20日的第二届“守望精神家园—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演展活动。

三是认真配合州、县民保中心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挖掘、保护、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竭尽全力,1.在龙鼻村成立建办了“古丈县苗族鼓舞传习所”、在九龙村建办了“古丈县苗族八合拳传习所”。2.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县民政局的大支持下,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默戎镇烈士亭为平台,筹资8000元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3.积极挖掘、抢救民间文化遗产“苗族徒手鼓舞”。

四是以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认真组织群众文化活动,1.在九龙村、龙鼻村、万岩村成功举办了春节群众文化娱乐活动。2.配合县妇联在龙鼻村成功开展了“美德在农家” 三·

八、十·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五是积极配合省为民办实事工程,开展了“农家书屋”的建办、管理、培训工作。新建了“农家书屋”2个(李家村、夯娄村),实现了“农家书屋”在全镇11个村的全覆盖。

六是结合“特色民居保护”、“整脏治乱绿化行动”、“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业。1.抓住契机精心打造“夯吾苗寨”(毛坪村)民俗乡村游。5月31日至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到武陵山区,就加快武陵山区扶贫开发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调研。6月1日,是“夯吾苗寨”乃至默戎镇、古丈县人民的大喜日子。贾主席的到来,让“夯吾苗寨”的名字迅速传播到大江南北,传播到五湖四海。游客们慕名而来,“夯吾苗寨”的民俗乡村

游骤然火爆起来。2.大力夯实龙鼻村、潭溪村、万岩村、中寨村、九龙村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基础。①在州、县水利部门的鼎力扶持下实施了龙鼻村200万元的防洪提建设项目②改造龙鼻集镇街道620米。③科学制定了龙鼻村、毛坪村等村特色民居保护规划,积极筹建了龙鼻村“湘西美术写生基地”。④成功引进了中旅总社张家界分公司、凤凰苗岭文化旅游公司来龙鼻村开发民俗文化旅游。⑤以“牛角山村”、“龙鼻旱鸭子店”、“苗岭香酒楼”餐饮名店为龙头,积极开发极具苗族特色的“农家乐”分店。

默戎镇文化站

2011年11月30日

第二篇:镇文化站工作总结

青桥驿镇文化站工作总结

一年来,青桥驿镇文化工作在县文广局的正确领导及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狠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文化活动、积极参加县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在全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我镇和谐、祥和、欢乐的文化氛围。下面,根据一年来所做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部署严密,组织工作到位。

为了确保各类文体活动组织到位、开展有序,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年初制定了工作计划,镇领导班子多次召开有关活动布署会议,认真研究组织活动细节问题、现场指导文体活动安排,对活动的组织、规模、形式及具体措施、落实情况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继续做好文化站软件建设。在县局统一部署下,我们继续积极做好镇文化站内部设施建设;自镇文化站建设完成后,为了更好地管理运行,对群众正常开放,为村居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今年,我们新添置了新版图书500余册,并加强了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对借阅的书籍一律登记,实现管理无漏洞,保证书籍有借有还,市、县多次参观、检查、视察中,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

三、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年来,各村积极参与活动,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展现了我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各民族与时俱进的良好局面。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的资源,通过放映农业科技光盘,对我镇香菇、木耳、猪苓、玉米等种植户进行农业技术专项培训,全年开展培训5次;利用文化站配备的投影仪为全镇居民免费放映电影24场,极大地丰富了乡镇村组群众的文化生活,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悬挂条幅6幅、发放宣传单600张、出黑板报12期,利用多种载体大力宣传了国家惠农政策、党的方针政策、科学种养殖技术、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青桥驿镇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四、积极参加上级各项文化活动。

我们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对上级和县上主办的重大文体活动,我们都能积极参与,做好组织工作;今年来,我们组织参加了**县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县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打锣鼓草”等节目更是获得了评委的认可,获得了优秀奖。

2012年,在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各村、驻镇各单位积极组织实施,乡村文体活动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群众反映:打麻将、赌博的人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人多了;喝酒、打架闹事的少了,参与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的人多了。这些都是因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先进文化、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实践证明,这要比生硬、呆板的说教更加有效。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不仅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今后,我镇将继续一如继往地认真组织好各类文体活动,进一步振奋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富裕、文明、稳定、祥和的青桥驿镇而努力奋斗。

青桥驿镇文化站

第三篇:州水利局驻古丈县默戎镇龙鼻村工作组工作总结

夯实基层强基础,发展产业助民富,帮扶结合促和谐

——州水利局驻古丈县默戎镇龙鼻村工作组工作总结

龙鼻村是“撤村并组”后的“二合一”村,由原龙鼻、桐木村合并为现在的龙鼻村,共有8个自然寨,12个村民小组,571户、2378人,其中苗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0%,是一个苗族聚居村落,也是古丈县最大的行政村之一。由于田少地薄,人均耕地不到0.7亩,世代以农耕为主的村民,一直靠单一的传统农业在贫困线上挣扎,2008年,人均收入还没有达到1000元,但是,这里民风淳朴,苗族民间文化艺术底蕴丰厚,S229、枝柳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宜。

工作组进驻后,为了理清工作思路,为群众谋求长富久富的出路,我们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广泛倾听群众意见,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围绕古丈县提出的“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发展战略,结合龙鼻村实际,确立了:“夯实基层强基础,发展产业助民富,帮扶结合促和谐,齐心协力重落实”的工作思路,两年来,我们以基层组织、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社会事业建设为重点,办实事、重实效,经过努力,共引投各项资金近七百万元,使龙鼻村人平纯收入由2008年的980元增加到 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夯实基层强基础

我们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 1 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一、搞好两个结合,建一支群众信得过的村支两委队伍。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为切实提升村支部、村委会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我们结合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进一步配齐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和妇代会、民兵营、共青团和治保会和计生协会等组织;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事事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抓后备干部的培养和发展新党员,是保持基层党组织先进性的关键。两年来,已培养4名建党积极分子,发展预备党员2名,吸收党员2名,并将2名年青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和督促村支两委健全 “三制一卡”、民主生活会、学习培训、民主评议、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和村民代表会等规章制度;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村务管理、村民评议等制度全部上墙。四是加强村组干部能力建设。把村组干部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先后有3名村组干部送到长沙和北京学习。同时,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50余人次先后去吉首社唐坡乡十八湾村、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参观学习,倡导“十八湾”精神,增强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广大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意识明显增强,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如:新吸收的预备 党员,返乡务工青年张安荣,2009年,自筹资金20余万元,垦荒种茶180余亩。村支书石远军筹措资金近20万元,2010年新开茶园80多亩等。2010年7月,龙鼻村党支部被默戎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我村在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中注重实效,先后被《团结报》、红星网作为典型推介。

二、搞好九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一是新建龙鼻自来水厂,解决百姓饮水困难。龙鼻村作为默戎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12个组,因缺水源,其中有6个组1100余人饮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多年来,人畜饮水一直是全村和镇上近4000群众亟待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同时也是我们驻村工作队的一项硬任务。经局领导多次去省水利厅汇报,2009年为镇村争来人饮项目资金280余万元。工作组驻村后,第一件实事就是会同州县水利部门为该镇新建日供水700吨的自来水厂,该水厂不仅解决了龙鼻村民饮水问题,而且还满足了镇直机关、中、小学共5600余人饮用水需求。同时,该村桐木两个组地处桐木水库上游,新建的龙鼻自来水厂无法给这两个组104户400余人供水,为解决这两个组群众饮水困难,我们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一直不遗余力与州直相关部门衔接项目争取资金,2009年11月,州财政给予大力支持并安排财政扶贫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资金10万元。12月底完成了该项人饮工程。二是争取并实施“农网改造”项目,及时改造村内高低压线路。该村11、12两个组,在并 村前为桐木村,这两个组原有高低线路极端老化,且十分不安全,电价奇高,村民生活用电每度1.7元左右。工作队驻村走访调研过程中,群众反映很强烈,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局主要领导和分管局长多次主动上门与州、县电力部门协调,争来农网改造项目资金40余万元。工程从2009年的六月初动工到七月底完工,工作队员与施工队一起,冒着酷署坚持施工,不到2个月就顺利完工。共架设高低压电杆109基,铺设高低压线5.42公里,改造50千伏安配电台区一个,户表改造104户。改造后的电费实现了同网同价,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民节约电费2万余元。三是多方协调,落实桐木进村公路改造项目和资金。该村桐木11、12组进村公路原为乡村土路,路况很差且极不安全,村里干部群众呼声很高,强烈要求工作队帮助解决。为此,工作队多次与县、州扶贫办、交通局等部门汇报衔接项目和资金。2009年10月,州县发改委、扶贫办和交通部门已将桐木进村公路硬化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落实了道路硬化项目资金120余万元。四是引入扶贫项目和资金,实施老街桥梁改造。龙鼻村老桥地处老街与省道S229交汇处,桥长50多米,宽4米,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年久失修,已不能满足现实和发展要求,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多次与交通、扶贫等部门衔接,县扶贫办及时组织和协调项目资金20余万元,对老街桥梁进行了加宽加固改造,改造后,5吨重的货车可安全通行。五是投入水利水毁项目资金5万元,新建和修复排 几娄等3处水毁工程。该村排几娄地处铁路隧洞排水口交汇处,每年汛期大量山洪砂石、冲刷淤积下游8、9组村民近20亩农田。镇、村多次找铁路部门投拆无门,一直得不到解决,这里的群众苦不堪言。工作队将排几娄和另两处水毁工程,纳入2009年基础设施项目计划,并在主汛期前投入资金5万元,新建了排几娄近200米高标准排水沟和修复了2处水毁工程。六是投入村道硬化资金2万元,新建老街河码头人行“跳岩”。该村老街河码头无任何过河设施,群众过河仅靠几块石头搭起的临时垒墩,既不安全又不方便。我们积极同有关部门协调,争来项目资金2万元,新建钢筋混凝土人行桥墩40余米,已于2009年12月底完成。七是启动了100万元的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整治项目。通过积极争取,在省、州、县财政、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于2010年6月18日分两个标段正式开工,一标段:改造污水沟两处,共2478M,修建高标准垃圾收集、中转站8个,铺设垃圾收集桶40只。二标段:修建日处理污水200 m3,高标准五级污水集中处理池一个。10月20日,整个项目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使村居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深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八是对龙鼻村集镇街道进行了改造。龙鼻村地处古丈、吉首、保靖的交界处,边边贸易十分繁荣。龙鼻农贸市场是古丈、吉首、保靖边界最大的农贸市场。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龙鼻的集镇街道既破烂又拥堵,一条泥巴路,行人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而且 是人车争道,苦不堪言。我们经过努力,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县建设局的通力配合,总投资65万元的龙鼻村集镇街道改造一期工程(全长428M,车行道宽6.5M),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开工,11月11日竣工。如今,街宽了,过往行人的皮鞋也亮起来了。九是启动老街防洪堤工程。老街十年九涝,群众翘首期盼多年。为此,局里已将该村老街防洪堤工程作为建整扶贫的重点已纳入两年扶贫工作计划;经过局领导和相关科室为该项目上下奔波,目前,已经完成了地质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方案制定,计划投资2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经开始发放标书,视招投标进程,可望在2010年末,2011年初破土开工。

发展产业助民富

建整扶贫最终落脚点是要群众富起来,产业开发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围绕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怎样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什么支柱产业?我们立足资源优势,紧紧依托市场,结合村里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注重长短结合,按产业化的理念和思路谋划。两年来,在产业建设方面,我们促成了六件实事。

一是精心制定了切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计划。我们邀请烟草、农业、畜牧等部门专家来村现场指导,结合本村气候、土壤、资源和村情民意,制订了两年发展规划和计划,确立以“两叶一果”和大棚蔬菜(即:种植烤烟、茶叶和脐橙品改)为主的农 业产业化,涉及6个项目分两年稳步推进。二是着力搞好烤烟、蔬菜试点示范,为全面推广创造条件。烤烟作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在我州已深入人心;过来,该村却仅种植过旱烟,工作队将种植烤烟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群众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纳入两年发展规划;同时,依据该村的区位优势,将蔬菜种植也一并纳入。今年重点是搞好烤烟和大棚蔬菜试范点示范,让群众看到实惠后再全面推广。采取资金补助方式,鼓励群众种植烤烟。工作队公开承诺每亩补助150元或每建一个烤烟房补助1500元的措施,鼓励群众种植烤烟,2009年,建立烤烟试点示范户5户,种植烤烟50余亩,建烤房5栋;争取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相结合,鼓励村民发展蔬菜。充分利用毗邻古丈和吉首的区位优势,古丈县政府支持工作队请求已将我村作为古丈县蔬菜基地;同时,工作队出台资金扶持优惠措施,真心实意、千方百计鼓励村民发展蔬菜。2009年建立大棚蔬菜试点示范户2户,种植大棚蔬菜20余亩。仅2009年,烤烟单产400斤左右,烤烟产量近2万斤,实现烤烟收入近16万元;蔬菜亩产2000斤左右,产量4万余斤,蔬菜收入5万元左右。试点示范效果明显,群众的积极性高涨。2010年,新增烤房5栋,新增种植面积38余亩,蔬菜10余户60余亩。三是着力抓优势产业,大力培育茶叶支柱产业。茶叶作为古丈标识性优势产业,历史悠久,享誉省内外。我们驻村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村支两委统一思想,提出将种植茶叶作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我们实施以奖代投方式,培育茶叶主导产业。在古丈县开发茶叶每亩补助1300元和工作队补助150元左右的优惠政策鼓励 下,茶叶种植实现零突破,在以勤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下,仅两年时间,达到规模种植500余亩。四是着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重点扶持种养殖专业大户。通过聘请专家来村指导,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鼓励发展家庭种养殖业。结合后盾单位开展“手拉手”和“联系户”模式,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特色养殖业。工作队为后盾单位州水利局建立13户局领导联系户,实施“手拉手”帮扶行动,已发展“龙鼻旱鸭子” 养殖大户1户2000只、养羊大户1户100余只,和养猪大户6户存栏80余头,其它家庭养殖大户4户。五是鼓励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外出务工创收,也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我们鼓动村富余劳动力能走出去,在挣钱的同时,又可以学到一技之长,在2009年278人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劳务输出50余人。同时,在古丈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支持配合下,通过招商引资,目前;已经引进“连旺”、“惠闽”两家石材企业落户龙鼻村,①上市企业—福建侨兴集团属下的惠闽石材,计划在龙鼻村就基地建设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土地流转前期工作,为农户补偿了土地流转出让费260余万元。②连旺石材,将在龙鼻村建成基地开采和加工一体化,计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土地流转,为农户补偿了土地流转出让费50万元,二期土地流转出让费将达100万元。这为龙鼻村闯出了一条“让投资者发财,自己发展”好路子。

帮扶结合促和谐

社会事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之一。驻 8 村后,我们认真宣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范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两年来,我们在七个方面作出了努力。

一是积极帮困解难。投入资金15000元。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先后求助5名失学儿童,为28名小学生购买了书包、文具;开展“结对子、送温暖、送爱心”,和“美德在农家”等活动评选出10户“五好文明户”和5户“科技技能户”。建立局领导和科室站、队及局属二级机构负责人联系户13户;每年,走访慰问困难户12户,村组干部、老党员10名;两女结扎户12户,独生子女4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12000元。今年,我村被古丈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二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活动。2009年,先后邀请烟草、农业、畜牧等部门专家来村指导,并组织了3次烤烟种植、农业实用技术和养殖技术等培训活动,对8户种养大户、12户两女户、4户独生子女户进行重点帮扶,投帮扶资金7500元。三是积极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活动。投入资金3000元,联合古丈县妇联,聘请有关专家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水法”宣传和“家庭养殖”知识讲座及游园活动。四是积极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古丈县文化局和中央农广校,投入资金3万元开展“送书下乡”和“科技下乡”活动,为村里建图书室,配备种类农业实用技术书籍1000余册,光碟200余张,液晶台式电脑一台,影碟机一台;投入资金2000元,继续发展和巩固远程教育室,开通互联网,建立远程教育和网上教育。五是加大村容村貌整治,美化生活环境。一个村的村容村貌反映着这个村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针对龙 鼻村“脏、乱、差”等现象,工作队与村支两委认真研究,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方面,制定了“村规民约”,从制度和体制上规范村民行为,使村民行为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使村民看到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整治的决心和工作力度。围绕这两个方面做了以下三件事:一是将公示后的“村规民约”用不锈钢制成标牌,立于进村桥头显眼处,时刻提醒广大村民自觉遵守;二是在老街进行了一次爱国卫生活动,清除和转运垃圾堆5处;六是结合特色民居建设,美化亮化照民心为打造苗族特色山寨,为发展和弘扬苗族文化产业、发展苗族民俗特色旅游打基础。工作队投入近两万元,主要做了三件事:1.结合特色民居,为龙鼻村老街七十余户家庭安装灯笼,夜晚的傍山老寨在大红灯笼的映照下,格外美丽,不时让过往游人驻足观赏;2.为老街架设路灯4基,既照亮了苗寨老街,又方便村民,更照亮了民心;3.工作队投入两万元,为享誉世界的龙鼻村苗族四方鼓舞队购臵四方鼓和苗族服饰等硬件设施,使她们以崭新的形象亮相上海世博会,不仅弘扬了苗族特色文化,而且对湘西州乃至湖南省作了很好的宣传。七是攻克难关,落实计划生育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积极主动及时配合镇村里抓好计划生育和综合治理工作,先后投入资金2.5万元,全面推动计生工作,将计划生育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作为重要和中心工作来抓,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阻力,将责任落实到相应责任人,确保“帽子”工程不出问题;为干部群众全力抓好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齐心协力重落实

两年来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依赖于:领导重视,各方配合以及队员们的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上下齐心干群协力重在落实。

一是领导重视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为搞好建整扶贫工作,州水利局党组高度重视,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建整扶贫工作,确立以党组书记、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挂点,工作队员驻点,局级领导和科室负责人挂联系户的工作机制;把驻点村作为局属特殊科室对待,要求各有关科室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倾斜;同时,在局工作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3万元作为扶贫工作经费。

二是各方支持配合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关健。州建整办领导经常到村检查指导,为工作队把脉,并提出很好的意见;古丈县委、政府领导重视并关心扶贫工作,为工作队出面协调并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默戎镇党委、政府、人大领导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州县发改委、扶贫办、财政、交通、民政、国土、电力、水利等部门,在争取项目和落实资金等工作中,给予很大支持和协力;村支两委干部处处带头,广大村民积极相应,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确保卫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是工作队加强自身建设是搞扶贫工作的基础。工作队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考勤等各项规章制度,驻村工作队员平均每月驻村20天以上,工作队长驻村或为村协调项目和资金工作15天以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队员工作务实与施工队、广大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辞辛苦,多次奔波于吉首和古丈间搞好项目跟踪服务工作,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同时,把廉政建设贯穿于工作,始终严格规范管理,确保每分钱用在刀刃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深受群众拥戴,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州水利局驻古丈县默戎镇龙鼻村工作组

2010年12月8日

第四篇: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

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

2013年安西镇综合文化站在县文体广新局的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我镇中心工作和建设“田园风光、鱼庄小镇”这一主线,积极探索和研究本镇文化活动特色,开拓创新,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下面就我镇综合文化站的2013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为积极抓好村级文化室建设,强化组织与领导,保障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镇文化站配备了三名工作人员,其中设专职工作人员一名,具体协助镇文化站指导各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村文化室由各村副主任担任村级文化辅导员,在镇文化站、村委会的领导下,负责对本村文化室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以及本村的各项文化工作,形成专人专职管理,确保各村文化室的有效管理。

二、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硬件配备。

安西镇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建设。实施了送戏送电影送书进社区、广播电视村村通、三级广播联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措施。二是加强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善软硬件配置。按照“六有”标准化对镇文化站进行重新装修和设备完善。优化各功能室布局,电子阅览室配有电脑12台,电脑桌椅12套:工作室配办公桌椅2套,打印机1台,电话1部,文件柜2组:多功能厅配投影仪1部:图书室配有图书5000多册,书柜10组,桌椅16套,灭火器2个。三是优化镇综合文化站档案管理。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期间,镇文化站开展档案清理工作,把近来年开展的各类活动分类归档,建立健全了系统性档案。

三、积极发挥镇村文化阵地作用,积极引导开展公共服务

在县文体广新局的领导下,为更好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镇文化站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对坚持办好图书阅览、板报、标语粘贴、广播等阵地宣传活动,及时向广大群众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更好地树立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一年来坚持图书阅览室每周开放至少48小时,阅览达5406人次,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至少48小时,阅览人员达3108人次,电影放映12场,观看人数3000余人次,月花社区广播站播放节目48期,开展创业培训班5期总人数达到300人次。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更新了群众的观念,增强了群众的政策法规和安全等意识,树立了新风尚,为加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积极做好村级图书室的业务指导,按要求做好新书编码、上架、流转、借阅等工作,充分发挥图书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四、多渠道探索“三级广播联网”功能,全面构建镇域文化内涵 在县文体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安西镇党委积极申请下,镇文化站率先开展了“三级广播联网”试点工作,把全镇特色文化栏目如百姓故事会、道德讲堂这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镇广播室统一播出,特别是在身边好人事迹宣讲中三级联网的运用,在群众中掀起了一股邻里互助,像好人学习的风潮,强化了全镇精神文明建设。

五、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文化职能。

安西镇全镇幅员面积15.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5万亩,辖5个村,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8万,其中农业人口1.45万。面积小,人口少,行业组成单一,镇文化站结合全镇实情,整合各村文化宣传干部,成立了宣传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对文物保护、公共体育设施检查、群众晨练点设施维护等方面统一进行巡查,确保公共文化设施的良好运转。

六、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全镇现拥有网吧1家,镇文化站在继续做好服务的同时抓好现有文化经营户的管理工作,对现有的文化经营单位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抽查,做好检查和登记工作;利用暑期期间,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教学秩序;按照县文体广新局要求,我镇文化站会同派出所定期对辖区内的文化活动经营场所进行治安、“扫黄打非”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了全镇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镇文化站进一步加强广播站的管理,确保了无一起非法利用广播设备传播事件。

七、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镇域百姓文化生活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营造安西文化氛围,2013年,镇文化站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一是有效利用各村综合文化室,积极开展百姓故事会、道德讲堂:2013年在全镇开展百姓故事会、道德讲堂近:40余场。其中在6月27日在月花社区举办了一场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比赛由各村优秀故事选手和镇域范围内的企业优秀员工故事选手参赛。全年活动直接参与人数共计约4000人次,精选优秀故事5个,其中,故事人物“身残志不残”,被县故事办选拔为2013年优秀故事,成为我镇百姓故事会活动开展以来的又一亮点人物。“百姓故事会”在我镇开展两年以来已成为我镇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之一。二是大力开展文化活动:2月5日,在月花社区成功举办了迎新春文艺汇演和灯谜竞猜活动,《又见山里红》、《黄梅戏选段》、《草原上的姑娘》等10余个节目让现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观看本次文艺汇演的群众高达500余人;4月4日,举办“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来自全镇的青年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帮忙清扫了安西绿道两侧的垃圾,为健身的朋友带来了整洁的环境;5月12日,在月花社区开展“庆五一道德讲堂”活动,本次活动讲述了身残志不残的安西村小组组长王仲秋的故事,让大家熟知了这位坚强的人。6月23日,在安西中学举办全镇体育运动会。8月13日,安西镇在月花社区举行了“七夕文艺表演活动”。9月,协办一场文化惠民下乡文艺表演活动:10月13日,全镇5个村在各村村委会举办“九九重阳佳节”文艺表演活动。12月26日,安西镇在月花社区举办2014年安西镇迎元旦文艺表演活动。三是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提高镇域群众身体素质。7月26日,由镇文化站精心组织排练的节目参加XX县2013年“成都文化四季风音乐消夏”暨“激情颂新津”活动,并获得优秀奖,为我们参加更多更大的活动又增加了动力和信心。8月——11月,分别参加了XX县2013年“社区联盟运动会”太极拳比赛、百村万人拔河比赛、全民健身操比赛和趣味体育比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表现了我镇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大众化、常态化。12月6日,参加2013年新津“体彩杯”登山比赛活动。一年来镇文化站先后开展系列文艺演出共计4余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比赛5场,参与活动群众共计达1000多人次。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了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创建工作和文体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八、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类活动

安西镇文化站在组织镇域群众积极参加本镇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类活动,参加县“社区联盟运动会”太极拳比赛获得优秀组织奖;参加“文化四季风激情颂新津歌舞表演”获优秀奖;参加县广场舞(操)比赛获得一等奖;选派镇优秀干部到县“赛艇挑战赛”组委会服务;参加县政府举办的“百村万人拔河比赛”荣获优秀奖等等。

九、经费保障与使用情况

2013年全年文体广新局共拨付13万元经费用于安西镇综合文化站各项工作,其中1万元用于“三级广播”设备支付,实际工作经费为12万元。镇文化站严格按照文体广新局和安西镇财政制度的相关要求,对文化工作经费专款专用,全力确保全镇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2013年安西镇综合文化站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镇乡相比相差甚远,来年的工作中将继续积极主动争取上级部门对安西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认真探索治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村级文化建设纳入我镇考核目标,充分发挥文化站引导、规范和服务职能,切实保证文化投入,进一步加快新农村文化步伐,加强基层文化产业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站的服务职能,扎扎实实地做好文化工作,以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完美的精神面貌,以高素质的文化品牌,推动我镇公共文化服务快速发展。

第五篇:镇2009年文化站工作总结

山南镇2009年文化站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文化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紧贴中心、提升能力、保障发展这一主题,抓住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改进这一重点,围绕市委提出的“三先一争”目标和“三化一新”战略,以“服务山南跨越发展”为中心,以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调高工作目标,调整工作思路,调快工作节奏,全面推进党的文化事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健全培训制度,深化思想教育

一是利用庆“三八”、庆“五四”、庆“七一”、“科普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进行了知识竞答、演讲、现场咨询等活动,大力营造文化氛围。二是利用冬训等时机,在全镇党员、干部中传达了党的十六届六全会精神、市委十二届一、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进行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专题教育。三是组织宣讲队伍送教到村,轮训次数11场次,轮训人员达2500人次。四是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阵地作用,对农民广泛进行实用技术教育,每村培训达到5次,培训人数3000多人次。五是强化媒体教育,利用镇村组织收看的电教片和“科普宣传周”活动组织广大基层群众观看,同时还向他们发放科普宣传手册1000多册。

二、强化舆论引导,突出服务中心

一是利用标语、横幅、宣传橱窗等阵地广泛宣传法制政策、科学技术、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各办公室的职责和承诺等。组织宣讲人员在农贸市场开展了三次咨询活动,为群众提供农业、健康、法律、文化方面的咨询服务,活动参与人次达3000人。二是以能人返乡为契机,向返乡能人宣传山南的发展环境。利用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我们发动各村召开在外能人座谈会,组织乡镇9场文艺演出,向他们宣传山南的发展优势、投资环境、社会事业建设规划,向他们征求意见和建议,激发他们回报家乡的热情。很多能人踊跃献资,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建设。

三、立足本镇实际,建设文化阵地

我镇共有8 个行政村,原有的村党支部活动阵地大部分破旧不堪。由于条件简陋,有些村干部只好在家里接待群众,处理事务;有的村借助于农户的房屋召开会议;党支部正常的“三会一课”制度不能正常落实;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也借助于附近的学校或工厂;更谈不上文化阵地建设。我镇党委从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高度,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将村级阵地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镇村两级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不增加农民一分钱负担,把全镇8个村全部建成了300多平方米,集党支部活动中心、村级行政中心、村级文化中心、农民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村级阵地,配备了19000多册的各类图书,建设了近600平方米的体育和健身场地,配齐了大屏幕彩电、DVD、功放音响设备,满足了文化建设的要求,在东海乃至全州地区形成了特色,也给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如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农村阵地建设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子。同时,作为全州市首批农家书屋挂牌单位为江苏省文化建设提供了现场,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

四、开展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一是会同司法、公安、关工委等部门利用寒暑期到中小学校进行法制和革命传统教育4次,受教育学生达3000余人。利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对镇区网吧、游戏房、音响书店进行检查整治两次,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二是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我镇组建了20余人的乡镇文艺演出队,利用各类节假日和晚上时间,到各村进行文艺演出18场次,受到了全镇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整体推进“五星文明单位”、“五星文明家庭”创评活动。对镇区文明窗口、文明家庭进行长效动态管理,做到每季度一检

查,每半年一考评,对考评结果进行公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群众的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工作的内涵将不断丰富,文化工作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我镇决心在市委、市政府“三先一争”和“两个率先”的目标激励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新时期东海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山南文化工作新局面。

山南镇文化站

下载默戎镇文化站2011年工作总结(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默戎镇文化站2011年工作总结(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文化站半年工作总结

    本文作者:杨华 好范文原创投稿 胡庄镇文化站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胡庄镇文化站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区文体局的业务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镇文化站年终工作总结

    镇文化站年终工作总结我镇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2人,属财政差额拨款,其中一人在镇政府兼计生协会工作,一人外出打工。一年来,我镇文化站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直......

    前进镇文化站工作总结2012

    前进镇文化站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前进镇文化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上级文体局的具体关怀帮助下,前进镇文化站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发展文化事业为目标,一年来我站......

    XXX镇文化站2012年工作总结

    XXX镇文化站2012年工作总结我站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镇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以及2011年工作计划,结合我站的实际,园满的完成......

    镇文化站年终工作总结(汇编)

    镇文化站年终工作总结 镇文化站年终工作总结2007-02-01 11:07:42我镇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2人,属财政差额拨款,其中一人在镇政府兼计生协会工作,一人外出打工。 一年来,我镇文化站......

    镇文化站评估工作总结[精选]

    **镇文化站评估工作总结在县文广新局和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密切协作下,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对评估定级工作进行总结......

    镇文化站2009年年末工作总结

    镇文化站2009年年末工作总结镇位于东南部,与、乡相邻。2007年与原乡的村、合并,合并后全乡面积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人口41453人。 镇文化站现有人员编制2名,站长一名,站员一名......

    ××镇文化站工作报告

    镇文化站工作总结我镇文化站工作坚持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文明程度,以完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