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子规划

时间:2019-05-15 05: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低碳子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低碳子规划》。

第一篇:低碳子规划

集团“十二五”发展子规划——低碳容大

低碳生活节能降耗研究小组

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节能低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大力宣传和普及低碳知识,倡导低碳生活,是深化节能减排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高校是资源占有和能源消耗大户,创建节约型校园,倡导低碳生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提高办学效益、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容大后勤集团承担着全校后勤服务保障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创建低碳后勤对于节约型校园的创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一)取得的成效

集团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水电气等能源管理工作,把创建节约型校园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来开展,树立了“以降低成本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为关键,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的新型经营理念。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先后出台了《浙江工业大学水电管理办法(试行)》、《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办法》等有关节能文件10余个,对于各类情况的水电收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工作流程,做到了有章可依。

2.加大设施改造,节能效益显著。针对学校老校区朝晖校区建校时间长,管道老化严重,学校下大力气投入100多万元对朝晖校区尚德园水管实施改造,改造后年用水节约了近10万吨。投入340多万元对屏峰、朝晖两校区实施锅炉油改气工程,通过改造将降低食堂燃料成本7%。同时,投入110多万元对朝晖校区2750多个学生公寓和青教宿舍进行智能电表的安装;在开水供应点安装了智能水控系统。

3.狠抓内部管理,全面降低能耗。水电管理部坚持定期开展线路排查工作,2007年,对学校三校区二级水电表进行了仔细的计量线路排查工作,根据水电分析数据组织校内水电平衡测试,仅2007年上半年,就发现屏峰校区60吨/天和100吨/天的两处水管大漏点,挽回直接水费损失15万元左右。结合各校区实际情况,根据作息时间规律,实施了泵房供水时段性管理;根据各食堂操作时间,采取锅炉定时供气,既保障了供气量的充足,也减少了燃料的消耗;在各食堂实行废水、冷却水(开水房供热水前管道内的冷水)二次循环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

4.积极利用新技术,推广节能新产品。积极与水电部门和兄弟院校联系,为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对全校所有12套路灯系统安装定时器,统一开关路灯时间,一年减少电费支出10%。高配值班试行电脑远程监控,实现无人值班;利用红外线控制装置,在朝晖校区学生公寓公共盥洗室试装了该产品后,节水率高达50%。在屏峰校区教学楼试装了教室红外线控制系统,实现无人时或光线达到标准时自动关灯功能,节电也非常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1、节能减排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虽然近年来集团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也为学校在此方面争得了一些荣誉,但是整个宏观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完善能耗统计指标体系;校园能耗审计,应把重点放在日常运行管理、用能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和系统调试遗留问题等环节;应进行校园能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制定重点用能单位的用能定额;改进校园用能运行管理的方案,采取无成本或低成本运行措施等。

2、节能减排高科技新型产品开发相对滞后。存在老化坏旧的能耗设备和能耗大的设备,水、电、气网能源损耗较大;太阳能、地热能、污水处理等能有效节能减排的新型产品或技术未研发使用。

3、水、电、油、气等高能耗资源有待进一步加强节能管理。如教学和科研是无偿使用自来水,所以导致目前有些部门的节约意识相当差,浪费水电的现象在一些部门是随处可见;目前用于浇灌和保洁的用水量比较大,由于条件限制,目前这部分的用水仍然使用自来水,每年这笔开销比较大;部分教室等地方没有改用节能灯具,而且教室灯具使用效率不高,往往存在一个教室中只有几个学生,而整个教室的灯具全部打开的情况;锅炉系统存在长距离传输能源损耗等情况;集团食堂、汽车、园林用具等用油也是一个很大的开销,运用科技方法和有效管理手段而节省用油,意义很大。

4、学生寝室由于节能意识不高等原因,浪费较严重。如寝室中,充电后不拔出充电器、饮水机长期开启、电脑无人使用时不关机,都造成了电能浪费;很多同学会忘记关掉厕所的灯具,造成不必要的长亮灯电能浪费;在寝室用水方面,同学们的节约意识还不够,对水没有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如洗脸水,洗脚水,洗衣物的最后一次水等,都可以回收起来,用作冲洗厕所或打扫寝室;同学们在一天的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最多的就是废纸,但是这些所谓的废纸有很多还可以使用。

5、办公场所也存在日常浪费现象。办公用品的闲置、废旧用品及水电纸张的不充分利用等原因,学校每年度在办公方面浪费就达到很大数额。如人离开不关电脑、空调插座常年插着、饮水机不关灯现象也有存在。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

(一)愿景目标

1、建立运行节能监管体系;

2、严格控制新建、设施规模,新建建筑、设施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

3、开展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卫生洁具改造等活动,开展校园节水活动,水利用率提高15%;

4、开展水电管网经济运行的技术改造工程,实施公共节水节电工程,水、电、油、气等能源支出节省10%以上;

5、积极探索节能减排管理方法的创新工程,合理节约碳排放相关日常办公支出,规范日常生活习惯,倡导低碳生活。

(二)主要任务

1、日常行为节能减排实施方案:集团各部门按照调研计算后提出的节能减排方案,通过对水、电、油、气、办公用品等的日常用量的节省,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万kg以上的目标。

2、基础设施改造实施方案:系统全面合理规划建设和发展,对于缺乏科学论证的项目和工程不得随意上马,杜绝出现建筑物或者公共设施的反复拆建现象。对于新开工和未开工项目建筑,则在考虑符合建筑标准和要求之外,更应充分考虑其耗能、环境方面的因素,做到各方面的协调和平衡。如改造、淘汰高能耗锅炉,采用油改气等项目。目前朝晖、屏峰两校区实施油改气项目后每年大约节约燃料成本约8%;如进行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改造,减少跑冒滴漏,倡导水资源循环使用;如2008年,水电管理部在屏峰校区家和东苑4号楼安装照明灯手动复位开关,通过减少无效照明时间达到节能目的。

3、技术节能实施方案:开展节能技术创新工作,加大节能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工作。(1)加强校内电力网经济运行的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学校用电负荷的变化特点,及时调整变压器的运行方式,减少电力网的电能损耗;(2)继续加强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地热能、污水处理等技术,用系统的循环经济模式对原有的条块分割的单一线性校园运转模式进行改造,同时对一些老化坏旧的能耗设备和能耗大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新替换,既能节约能源,节省经费,又能减少污染,达到节能减排、清洁再生的效果。如某高学正式成立了绿色能源与建筑节能研究开发中心,研发中心拥有浅层地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拥有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和专利。一些太阳能、地热技术已经应用于校内一些建筑中。使用太阳能集热器,每平方米平板平均每个正常日照日可产生相相当于于2.5度电的热量,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50公斤左右,可以减少700多公斤CO2的排放量。如水电管理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经过十多次的实验,完成了饮水机的节能技术改造试点,经过对饮水机耗电量的实际检测,节电率达34~58%,节能效果十分明显。(3)实施绿色照明。加大

道路、生活区、教学区、办公区等公共区域照明设施的整体规划和技术改造力度,在能够使用节能灯具的地方一律采用节能灯具,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如:生活区公寓目前使用的是普通日光灯,更换成T5节能日光灯管,可节能15%到30%。公寓安装节电器,节能效果20%左右。(4)数字化办公。充分利用校园网和OA办公系统的优势,积极推进网上无纸化办公,做到院内文件及文字材料尽量通过校园网报送,尽量采用网络沟通和落实有关工作。利用报修系统实现维修情况电子存档,将原先一式三联的维修联系单改成一式两联的维修联系单,全年可节约纸张(16k)13000多张。(一个校区)

4、人才配套实施方案:必须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只有通过员工技能的提高,才能达到推广新技术、节约能源、资源的目的。首先,要加对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进修、办培训班及专讲座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学历水平和专技能。其次,通过招聘、调进或高薪聘请等形式引学历高、精通专业技术、懂管理的领军人员充实后队伍,以提高后勤队伍的管理水平。第三,制定相政策,如职称评定、奖励、岗位考核等办法,以调动们工作和服务的积极性。如鼓励维修人员加强维修技能提高,通过外派和内部系统科学的培训,使员工不断增强维修技能和创新意识,在维修过程中不是简单更换材料,而是想法设法降低维修成本,更重要的是降低材料的能源浪费。

5、宣传配套实施方案:(1)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节能减排教育进入迎新生现场。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他们参观校内的节能设施,使新同学深刻感受到学校的节约传统,先进的节能理念和应用广泛的节能技术激发他们发扬节能传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责任。(2)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节能减排教育列入大学生形势教育课,安排专题讲座,开设节能课堂,聘请相关专家担任主讲教师,受到同学们的欢迎。(3)与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相结合,节能减排教育进宿舍。学校举办“绿色宿舍”招募评选活动,开展“绿色助学”活动。

(4)与食堂文化建设相结合,在食堂营造出节约的氛围,在学生餐厅悬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警语,组织学生参观食堂的节能设施,并与同学们开展节能主题座谈会等。(5)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节能减排教育进社团。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支持学校社团加入北京“绿色大学生论坛”与“自然之友”等环保机构团体,和一些政府机构如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华环保基金会等建立联系,参与其组织的活动,接受其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

6、绿化环境实施方案: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地,利用植物对二氧化碳吸收,是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保护校园环境及景观,必须发挥财务导向作用。一是建立绿化和景观养护的责任制,对责任人进行考核。二是建立对损坏校园绿化的补偿机制,在对校园道路施工、建筑物重建、水电光缆线路改造时,要充分

考虑对绿化的破坏,特别是对古树、校园景观的破坏,将绿化和景观恢复列入建设成本,从而保证校园绿化和景观得到恢复;三是加强对排放的控制,对固体垃圾、废水、废气可收取排放费,用于排放物、废气的处理,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7、低碳生活倡导实施方案:树立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理念和勤俭节约、人人有责的意识,将科学使用资源、保护地球家园、节能降耗的低碳生活方式自觉贯彻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学习低碳生活知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宣传低碳生活理念,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人人争做低碳生活的宣传者、倡导者。如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以绿色、节约为主题的专题活动,吸引广大师生员工的参加,提高他们对绿色、节约等观念的认同,逐步改变不合理的消费习惯;还可以通过开展诸如评比“节能标兵”活动、与大学生环保社团共建低碳校园、绿色校园之类的活动,用榜样的带头作用来引导大家学习、参与,从而增加师生员工的节能环保意识。我们提出以下活动设想:如向全校师生发出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倡议,从每个人生活、工作实际做起,人人参与到学校低碳经济的行列中来;如“工大无车日”活动,提倡每月的某一天为校园无车日,倡导老师骑车或班车、公交上班;如和学生社团联合举办“工大寝室熄灯一小时”活动,每天或每周的一天在什么时段,倡议工大寝室熄灯一小时。等等。旨在通过各类活动的倡议或举办,让低碳生活理念深入工大师生心中,形成长效机制。

(三)保障举措

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加强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建设、节能减排计量运行监管体系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建设、节能减排奖励和约束机制建设等,由相关部门配套制定各项针对性制度及方案。

第二篇:低碳项目(在建和规划)

低碳在建项目

一、煤焦油项目:

(一)项目名称:15万吨/年煤焦油。

(二)投资规模:总投资5000万元。

(三)项目概况:该项目建设地点在吉林钢铁焦化车间旁边,占地2万平方米。主要生产轻油、酚油、工业萘、洗油、脱晶蒽油、粗蒽、中温沥青等,产品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冶金等行业

(四)建设规模:年加工15万吨煤焦油

(五)经济效益: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值4亿元,税金1500万元。

二、轮胎翻新项目

(一)项目名称:2.5万条/年轮胎翻新

(二)投资规模:总投资5000万元。

(三)项目概况:该项目建设在棋盘区域,占地1万平方米。主要原料为废旧轮胎和表面胶,对废旧轮胎翻新,由意大利马轮固力公司提供设备及技术。

(四)建设规模:年翻新轮胎2.5万条。

(五)经济效益: 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值7500万元,税收500万元。

2010-2012年拟建项目

一、长链二元酸项目

(一)项目名称:1.5万吨/年长链二元酸。

(二)投资规模:总投资6.8亿元。

(三)项目概况:该项目建设地点在棋盘区域,占地20平方米。主要生产十四碳二元酸7500吨,十五碳二元酸7500吨;十四碳二元酸:是尼龙614,1014的主要原料。十五碳二元酸:主要用于香料行业和制药行业。主要原料为石油化工副产品轻蜡油,技术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均获国家发明专利。

(四)建设规模:年产长链二元酸1.5万吨。

(五)经济效益: 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值9亿元,利润总额2.76亿元。

二、L-乳酸项目

(一)项目名称:5万吨/年L-乳酸。

(二)投资规模:总投资7亿元

(三)项目概况:L-乳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现代农业、日用化工等领域。它又能聚合成可降解物质聚乳酸。项目主要原料为玉米,建设5万吨/年L-乳酸项目,约消耗原料玉米25万吨/年左右。

(四)建设规模:年产5万吨L-乳酸。

(五)经济效益: 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7.5亿元,税金3778万元。

远期项目

一、1,3丙二醇项目

(一)项目名称:2万吨/年1,3—丙二醇;

(二)投资规模:总投资2.9亿元

(三)项目概况:

1,3-丙二醇主要用于增塑剂、洗涤剂、防腐剂、乳化剂的合成,也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行业,其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聚合物单体合成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1,3-PDO可用于制备饱和聚酯,如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PTN)和共聚聚酯;此外,是制造性能优异的新型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的重要单体原料,可替代乙二醇、丁二醇生产多醇聚酯。PTT较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兼具PET的高性能和PBT的易加工性,又具有尼龙6及尼龙66的良好回弹性和抗污染性,是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新型聚酯纤维,是目前合成纤维新品种开发的热点。

(四)建设规模:年产2万吨1,3丙二醇

(五)经济效益: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6亿元,利税0.5亿元。

二、聚乳酸项目

(一)项目名称:20万吨/年聚乳酸

(二)投资规模:总投资17.4亿元

(三)项目概况:

聚乳酸属于脂肪类聚酯,具有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征,可采用注塑、挤出、纺丝等方式制成膜、纤维、板材、块、棒等用于包装、纺织、容器等民用、工业和医疗等各领域。PLA表面光泽度和透明性很好、刚性好、印刷性好,具有低温热封性,良好的阻水阻气性、抗油侵蚀性、无异味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食品包装、农膜、一次性包装及纺织纤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主要原材料L-乳酸,可以与园区建设的5万吨/年L-乳酸项目配套建设。

(四)建设规模:年产20万吨聚乳酸

(五)经济效益: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8亿元,利税7亿元。

第三篇:低碳导向的小区规划策略

低碳导向的小区规划策略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而低碳生态社区建设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篇论文在新的一场文明转型期——生态文明转型期,以低碳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生态社区的建设及低碳规划策略,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低碳社区的概念及涵盖内容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明确低碳理念指导下的生态社区基本特征与作用主体。主要通过对小区规划中的人车分流,绿化设计,降低噪音,自然通风四部分方向结合秦皇岛的中央胜境、滨河湾、碧水华庭等小区为实例从不同角度分别阐述了低碳导向的小区规划策略并加以综合.【关键词】低碳、生态社区、规划策略、持续发展,推广

【引言】: 低碳(Low-carbon),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导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尽量减少碳排放,是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的具体化。而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其核心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转变。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1]。低碳城市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城市园林绿地就是城市居民最容易接触到的自然环境。因此,营造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地是发展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低碳社区,是指通过能源、资源、交通、用地、建筑等综合手段,减少社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并鼓励居民从居家、办公、休闲等各方面予以配合。”

(一)合理组织人车分流道路系统,解决人车矛盾

居住小区是城市居民居住和进行日常活动的区域,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基本上每一个居民在居住小区中度过其一生至少1/ 3 的时间。随着私家车持续增加,在小区里围绕着机动车和居民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如何通过人车分流减少机动车在小区里带来的汽车尾气环境污染、行车安全以及'噪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此,我们小组展开了对低碳小区的人车分流问题的研究。以秦皇岛的中央胜境、滨河湾、碧水华庭等小区为实例,进一步阐述小区内人车分流对低碳生态小区的影响的重要性,通过低碳小区规划寻求生态住在发展方向,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小区发展模式。

小区规划通常包括道路交通规划、公共绿地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设计、住宅群体及单体设计等四个主要方面。小区道路交通组织包括动态交通组织、静态交通组织两个主要方面.根据交通组织方式的划分,小区动态交通组织又分为“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和“人车共存”的道路系统三种基本形式.就组织社区生活秩序而言,小区道路交通组织结构形式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里,我们先解释一下人车分流的具体概念。人车分流:人车分流是指在道路上将人

流与车流完全分隔开,互不干扰地各行其道。目前住宅小区在人车分流的实践中,有部分人车分流和完全人车分流两种形式。部分人车分流:这类人车分流车辆可以进入小区内部,在组团内进入地下或半地下车库,然后通过地下车库的电梯可以直接入户。社区内人活动的主要范围不受机动车干扰。完全人车分流:完全人车分流的方式通常是在小区的主入口设置地下车库的入口,车辆从主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进入所在组团、单元,然后通过地下车库进入单元电梯,对地面居民的活动基本不产生影响。

接下来,具体分析小区的交通,人车分流的模式、缘起等关键问题,结合调查小区的实例图片加以解释人车分流道路系统的规划探讨。小区交通的基本特征

小区居民活动有三种基本行为———生活、休闲、交通,而交通行为的基本载体是路径,因此路径是这三种基本行为的框架载体.通过这个框架载体,方可建立正常的小区生活秩序,小区路径一般发生四种基本交通行为即: ①通勤性交通———包括居民上下班、上下学等;②生活性交通———包括居民为购物、娱乐、消闲、交往等其他日常生活需要而发生的交通;例如:滨河湾小区及碧水华庭小区分别在小区中心处设置一个大型广场。通过水景及健身器材吸引居民到此场所交流休息。③服务性交通———包括垃圾清运、居民搬家、货物运送、邮件投递等;④应急性交通——包括消防、救护等.机动化的通勤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应急性交通等对居住小区生活的安静和安全都造成不良的影响。“人车分流”道路系统的基本模式

小区规划中采取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手法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机动通勤性交通及服务性交通对生活性交通造成干扰和影响.人车分流道路系统包括三种基本模式: ①平面分流———通过对道路的专门化设计,建立自成系统的专用道路网络,引导各种交通各行其路、互不干扰,从而建构宏观层面上的人车分流体系.这种分流形式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居住区.②内外分流———即雷德朋式人车分流,1933 年在美国提出.③立体分流———通过建立在立体空间不同层面上的道路系统来实现人车分行的目的笔者所谈人车分流道路系统是指内外分流的“人车分流”模式.在走访中央胜境小区的过程中发现,不少车辆停放在路边,占用了人行通道,本来就不宽敞的小区道路显得更加拥挤。而车辆在从小区出来到马路上时,经常因为不耐烦而按喇叭,行人道路和机动车道路分割不清晰。尾气排放到了小区中心,严重污染了小区环境。而在滨河湾小区中,严格实现了小区的人车分流,采用外环路,引导车辆沿小区外围行驶,在小区车行出入口附近设置下沉式车库环路,这样既限定了车行驶如小区,又降低了噪音的影响,同时较少了汽车的尾气排入生活区,实现了小区的低碳化。于此同时设置单独的小区人行出入口,在小区内部形成景观步行路,减少了人车交叉。“人车分流”道路系统的缘起

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居住小区内部的人车混行变得越来越危险,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视分散汽车交通量和局部的人车分流.在这种情况下“, 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在美国20 世纪20 年代被提出,并于1933 年由美国建筑师C ·斯泰恩和规划师H ·莱特在新泽西州纽约郊区的雷德朋(Radburn)居住区中实施(图1).这种人车分流的道路组织方式以住宅庭院或组团为居住单位组织周边式住宅区,每个居住单位有一条直接开口于周围道路的尽端式或半环式车道路,住宅的后院面向这些车行道,汽车可直接开进后院;步行道路将中心绿地、公共服务设施连接起来.这种系统使步行道路和车行道路完全分离,成为两个独立的道路系统,行人与汽车分别通行,不产生平面交叉,居民通过步行系统在内部自由活动,不受

外部车行交通的干扰.这种道路组织方式能保证住宅院落居住生活环境的安静和安全,避免机动车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以后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为采用.图1.美国雷德朋居住区中某小区(城市规划原理)4 我国居住小区路网模式的演进

我国居住小区路网模式的演进,如图2 所示.在图2 列举的典型路网中,2a 型路网道路对穿小区,小区中心在中央;2b 型路网道路对穿小区,小区中心在道路一侧;2c 型路网内环路将通过中心的一条主要通道分为两条,小区中心在内环路的围合区域.2d 型路网为人车分流道路系统.2c 与2a 和2b 相比,穿越小区中心道路的交通量降为原交通量的50 % ,居民使用布置在环路内的小区中心和公共开放空间时受到机动车严扰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50 %,而在2d 型路网中采用外环路的小区,居民前往小区中心时理论上可不受车行交通的干扰[5 ].当然这种外环路网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比较适合一个用地规模10~20hm2 的小区.图2 我国居住小区道路模式演进示意图

中央胜境和碧水华庭两个小区基本沿用2d模式的小区路网布置,由于在中央胜境小区中,各个地下停车库的出入口比较集中,对分散居住的居民来时,因为车库距离住的那幢楼比较远,所以居民看见小区路上可以停就不停到车库去了。大大缩小了居民步行的面积。而在碧水华庭小区里,平均在没两座高层之间均布置2--3个车库步行出入口,这样方便了居民停车后,只需走很短的距离即可回到自己家,合理的实现了人车分流的布局理念。“人车分流”道路系统的规划组织原则

进入小区后人行道路与车行道路在空间上分离,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2)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小区外围的布置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院落或住宅单元的背面入口;(3)在车行路附近或尽端处应设置适当数量的机动

车停车位,在尽端型车行路的尽端应设回车场地;(4)步行路应该贯穿于小区内部各主要功能区,将绿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宅院落或住宅单元的正面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家私院的作用.滨河湾小区基本实现了上述道路系统的规划组织原则,该小区将外环路下沉一定高度,在空间上分离了步行路与车行路有个独立的路网系统。保证了中央步行绿带的安静和安全,每座居民楼的地下停车库均设置进入所在组团、单元的出入口,然后通过地下车库进入单元电梯,对地面居民的活动基本不产生影响。居民生活区完全实现了人本性原则:以人为本,尊重步行行为,创造了均好的人居环境。以及 可适性原则:建立舒展流畅的道路结构,有效组织居民生活、休闲、交通 等。

存在问题

因为秦皇岛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很多低碳式的高效方案并不能在实际中实现,上述的低碳住宅战略与策划并不能被当地居民所接受。同时,低碳的理念并没有普及大众,居民并没有意识到生态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小区部分业主素质不高,也让原本紧张的行车、停车问题变得愈加突出。所以,政策推动,公众参与技术的研究与实施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结束语

诚然人车分流的道路交通组织方式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道路交通趋向复杂化,道路占地面积大;出入口多,不利于社区管理,又对外部交通产生较大干扰;如果中心绿地和各个设施、各出入口没有较好的联系,容易因缺少治理,使中心绿地变得荒凉、空旷.尽管如此,人车分

流道路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私人汽车高度发展时期的人车矛盾,至今仍然成为人们仿效的典范.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区道路组织时,是不是采用人车分流的道路组织方式,要根据当地现有的情况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因地适宜地规划小区的道路交通系统,塑造更加健康、生态的现代化居住小区.。真真正正的实现生态低碳小区的发展模式。

(二)因地制宜选择和设计居住区绿化,实现高效、低碳的绿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而居住区绿地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局部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城市建设中较为活跃的居住区绿化更是热点中的焦点,它最广泛深入地受到城市居民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关注。

怎样设计布置居住小区的绿化以及如今国内小区绿化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围绕着这个主题我们实地考察了秦皇岛几个小区实例来探讨研究低碳社区下绿化问题。

一、存在问题

1.绿化用地或绿化率“缩水”,绿化用地应用不合理

由于历史的或现实的种种原因,不少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比如,合理的居住区绿化用地约占居住区总面积的60%,绿化率的标准不能低于37%,而在中国不少居住区却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如我们调查的秦皇岛中央胜景,绿化用地应用不充分。

2.绿化设计中忽略“以人为本”

居住区的建设最主要的在于能否提供一个很方便的居住环境,、提供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

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这极有可能造成人们的高碳生活习惯;只有契合人的行为,低碳的社区才会实现。

3.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严重失衡

许多决策人员在少得十分可怜的可绿化空间里,不是以植物造景为主,却硬是加上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无生态的景观,使城市中本已严重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严重失衡。没有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没有考虑城市绿色空间应具有的多样化功能,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结果。如我们调研的秦皇岛碧水华庭。

4、选用树种、花卉不当

居住区绿化要适地适树,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和固碳能力高的的乡土树种和花卉。由于居住区内居住楼的数量、高低、方位、空间大小等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局部环境,且造园植物又各有其特有的生长环境,因此植物的种植和艺术配置要依据植物的特性和特殊的生态环境来进行。居住区植物配置应注重乔、灌、草复层结构植物群落的建成,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发挥生态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态作用。居住区绿化在强调平面布局的同时,还要在垂直空间上注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及草的分层结构搭配,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抗逆性。又达到了多样化的生态效应。8

秦皇岛中央胜景

5.滥用园林雕塑小品

园林雕塑小品在小区绿化中,常常见到,一些居住区内滥用园林小品,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一致;或者粗制滥造,毫无观赏价值的意境美。居住区内园林雕塑小品的选择要从题材、质感、质量、姿态、摆放位置等方面推敲。

6.各园林要素与居住楼体风格及人文环境难以和谐统一

 居住区绿化盲目遵循“时尚,好看”的原则,东凑西拼园林绿化要素风格不一致,使环境反而显得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对居民的身心造成伤害,不满足低碳的社区也是身心的社区的原则。

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那麽居住区绿化设计应该遵守怎样的原则才能实现最好的生态低碳效应呢?

二、设计原则

1.一般新建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应低于25%。

2.居住区内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1)居住区公园:主要设置应包括花木、草坪、水面、凉亭、雕塑、健身休憩设施、停车场和铺装地面等;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和清晰的浏览路线;最小用地不得少于1公顷。

(2)小游园:主要设置应包括花木、草坪、健身休憩设施和铺装地面等;园内布局要有一定的功能划分;最小面积不能小于0.4公顷。

(3)组团绿地:主要应设置花木、草坪、桌椅等,面积不应小于 0.04公顷。

3.在设计风格上,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因地制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并适当保留和规划改造范围内已有的树木和绿地。

三、设计趋势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

(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

(4)注重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种类的应用,实现社区的碳汇,这点是最容易推广和实施的。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简单说就是捐资造林,让自己出资培育的森林消除自己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固碳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垂柳、乌桕、麻栎、醉鱼草、木芙蓉、火棘、锦带花、碧桃、夹竹桃、金钟花、金叶女贞、广玉兰等(5)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方法提高碳汇能力

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搭配: 灌木树种在固碳释氧能力方面要显著高于乔木树种;灌木地被植物的固碳释氧量高于草本和藤本植物。另据试验,供试植物类型单位土地面积上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

因此,建议加大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应用比率,并且两者可搭配使用:既可增加单位空间绿量、改善冬季绿地景观,还可以有效地增加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图1)

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研究表明,速生树种的固碳能力明显高于慢生树种。但基于长远考虑,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种植,既有较高的固碳效益,又能形成优良持久的植物景观和生态效益。

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搭配,适当增加彩叶植物:彩叶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常绿植物要强的多,这可能与其色素(花青苷)在叶片中含量和分布的差异有关,从而影响了叶片反射光谱的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但考虑到大部分彩叶植物与落叶植物在秋冬都要落叶,其深秋及冬季的固碳效益接近于零。因此,将常绿植物与彩叶、落叶植物搭配,即可弥补这一不足,保证秋冬季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的同时,形成四季皆宜的植物景观(图2,图3)。

注重不同年龄段的树种搭配:年龄相对较低的树木,固碳能力高于老龄树。值得深思的是,这一点即可成为反对目前盛行的“大树进城”现象又一有力佐证。就单株碳贮量而言,古树远高于常规树种,但由于古树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生长也基本停止,碳贮量较稳定,对固定大气中CO2的贡献较小。但从其它生态效应、景观美学以及历史科学价值等层面而言,保护古树名木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因此,将幼龄树木与老龄树木搭配种植,可在营建低碳园林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的需求。

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研究表明,某些乡土树种具有很高的固碳率。因此,今后应适当增加此类乡土植物,并与常规树种搭配,既可提高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能力,也可提高该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与适应性。

四、居住区种植策略

SOHO公寓

定位:公寓 蓝领阶层 商住两用 区域特色: 现代 简洁 生态

植物种植: 屋顶绿化 垂直绿化

高层住宅小区

定位:小区 中产阶级 纯住宅 区域特色: 精致 舒适 温馨 植物种植: 社区组团 独立绿地

独立别墅

定位:别墅 精英阶层 纯住宅 区域特色: 尊贵 典雅 自然

植物种植: 花园式小院 享受生态水景

生态种植策略

总体目标:

建立一个宜人、宜景、宜居、宜玩的绿色新区,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的现代生活模式,通过绿色廊道绿色斑块构建绿色生态网络.人工湿地:

加强湖水自我净化功能 提供生物栖息地 提高生物多样性

雨水生态沟:

收集雨水补充城市灌溉用水 缓解淡水资源紧缺现状

屋顶花园:

改善气候环境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降低尘埃和烟雾 净化空气 垂直绿化: 提高绿化容积率 美化建筑立面 降低室内温度

六、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墙体绿化和室内绿化——建筑“低碳”潮流

现象:八成世博展馆做足“顶上”绿化

据统计,世博会近240个场馆中,80%以上做了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和室内绿化。景观建筑学方面的专家普遍认为,屋顶绿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能为城市增添绿色,带来感官享受,更加重要的是能减少屋顶建筑材料直接吸收的辐射热量,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积极作用。随着世博会的举办,“低碳”的理念必将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向着生态、宜居的目标发展。

屋顶绿化有助室内降温 建筑节能新选择

七、结语

低碳社区是通过能源、资源、交通、用地、建筑等综合手段,来减少社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绿化只是其中实现低碳社区的一种手段,而且绿化要因地制宜,要真正实现碳汇建筑碳汇社区需要结合更多的方法,尤其重要的是人们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更应该契合低碳这个主题。

(三)积极合理利用自然通风、节约能源、实现低碳能源模式

自然通风做为一项传统的建筑防热技术,在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然通风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通风方式,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赖以调节室内环境的原始手段。虽然是在空调技术得以普及的今天,但迫于节约能源、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双重压力下,全球的科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的低碳模式。在低碳概念的背景下,把自然通风这种传统建筑生态技术重新引回现代建筑中,有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通风的理论机理

通常意义上的自然通风指的是通过有目的的开口,产生空气流动。建筑物内空气运动主要有两个原因:风压以及室内外空气密度差。

1、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压力差。如果风在通道上遇到了障碍物,如树和建筑物,就会产生能量的转换。由于经过建筑物而出现的压力差促使空气从迎风面的窗缝和其他空隙流入室内,而室内空气则从背风面孔口排出,就形成了全面换气的风压自然通风。某一建筑物周围风压与该建筑的几何形状、建筑相对于风向的方位、风速和建筑周围的自然地形有关。

图例碧水华庭小区地下车库通风措施:

2、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是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引起的,这就是所谓的“烟囱效应”。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建筑物的上部将会有较高的压力,而下部存在较低的压力。当这些位置存在孔口时,空气通过较低的开口进入,从上部流出。在实际中,建筑师们多采用烟囱、通风塔、天井中庭 15

等形式,为自然通风的利用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得建筑物能够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

图例为碧水华庭小区内一地上通风措施:

3、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在实际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是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风压受到天气、室外风向、建筑物形状、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

4、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在一些大型建筑中,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动阻力较大,,单纯依靠自然风压与热压往往不足以实现自然通风。而对于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直接的自然通风还会将室外污浊的空气和噪声带入室内,不利于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一种机械辅助式的自然通风系统。

二、采用自然通风的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自然通风是当今建筑普遍采取的一项改革建筑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的技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部分)取代空调制冷系统。而这一取代过程有两点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是实现有效被动式制冷,当室外空气温湿度较低时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气体,达到人体热舒适,即使室外空气温湿度超过舒适区,需要消耗能源进行降温降湿处理,也可以利用自然通风输送处理后的新风,而省去风机能耗,且无噪声。这有利于减少能耗、降低污染,符合低碳导向发展的思想。二是可以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三、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

传统建筑对自然通风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而在我们现代的建筑设计中积极地考虑自然通风,并注意与地域建筑的有效结合,对于自然通风的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具有现实意义。

1、建筑体型与建筑群的布局的设计

建筑群的布局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效果很大。考虑单体建筑得热与防止太阳过度辐射的同时,应该尽量使建筑的法线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然而对于建筑群体,若风沿着法线吹向建筑,会在背风面形成很大的漩涡区,对后排建筑的通风不利。在建筑设计中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利弊,根据风向投射角对室内风速的影响来决定合理的建筑间距,同时也可以结合建筑群体布局的改变以达到缩小间距的目的。

图例为中央胜境小区平面布局:

2、维护结构开口的设计

建筑物开口的优化配置以及开口的尺寸、窗户的型式和开启方式,窗墙面积比等的合理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流动以及通风效果。开口的相对位置对气流路线起着决定作用。进风口与出风口宜相对错开布置,这样可以使气流在室内改变方向,使室内气流更均匀,通风效果更好。

3、注重“穿堂风”的组织

“穿堂风”是自然通风中效果最好的方式。所谓“穿堂风”是指风从建筑迎风面的进风口吹人室内,穿过房间,从背风面的出风口流出。此时房屋在通风方向的进深不能太大,否则就会通风不畅。

4、在建筑设计中形成竖井空间,来加速气流流动,实现自然风。

主要形式有:

1)纯开放空间——目前,大量的建筑中设计有中庭,主要是平面过大的建筑出于采光的考虑。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我们可利用建筑中庭内的热压形成自然通风。

2)“烟囱”空间,又叫风塔——由垂直竖井和几个风口组成,在房间的排风口末端安装太阳能空气加热器以对从风塔顶部进入的空气产生抽吸作用。

5、屋顶的自然通风

主要方式有:

1)在结构层上部设置架空隔热层。这种做法把通风层设置在屋面结构层上,利用中间的空气间层带走热量,达到屋面降温的目的,另外架空板还保护了屋面防水层。

2)利用坡屋顶自身结构,在结构层中间设置通风隔热层,也可得到较好的隔热效果。

6、双层玻璃幕墙维护结构

双层(或三层)幕墙是当今生态建筑中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先进技术,被誉为“会呼吸的皮肤”,它由内外两道幕墙组成。其通风原理是在两层玻璃幕墙之间留一个空腔,空腔的两端有可以控制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为了更好地实现隔热,通道内一般设置有可调节的深色百叶。

7、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

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这一可持续能源转化为动力进行通风,间接实现低碳导向小区规划概念。

四、结语

通风是建筑的最基本功能之一,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降低建筑能耗,使建筑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动态的平衡,实现低碳导向的小区规划策略,将是建筑在满足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和美学要求后应追求的更高目标。

(四)刻不容缓解决小区噪音问题,促进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随着城市居住用地的减少,人口的增加,噪声问题已给居民带来很大的烦恼,噪声伴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已让人彻夜难眠,烦躁,甚至精神失常,解决小区居民的噪声问题更变得刻不容缓!

为了解决小区的噪声问题,我们实地考察了中央胜境小区,碧水华庭,滨河湾等,并请教了一些专家,从实际感受中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我们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1、从小区整体规划布局;

2、从小区内的噪声治理。

规划、布局

(1)对居住小区进行规划,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降低噪声。建筑平面布局常见的有垂直式、并列式、混合式三种。这三种布局方式中,以混合式的噪声污染面为最小,并列式次之,垂直式为最大。因为沿交通道路方向的建筑为住宅小区形成一道声屏障,对小区内部环境噪声有较大的减弱。

(2)通过建筑功能布局达到降噪目的。如在建筑设计时把对声环境要求相对较低的建筑(如商场等)、辅助用房、走廊以及无门窗的山墙等面向噪声源,这样可以有良好的隔声降噪作用,有利于后排的建筑及房间的低噪声环境。将变电房、锅炉房、水泵房等易产生噪声的建筑用房远离住宅楼。

(3)还有一种常用降噪方式设置绿化带,利用绿化带降低噪声。但是,城市街道上遇到的观赏遮阳绿化,对洁净空气、美化环境,尤其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有良好的效用,降噪效果甚

微。原因分析如下:

通常林带的平均衰减量用式(1)估算:

L=k·b f11式中: △L 声音经过树林带的平均衰减量:k为林带的平均衰减系数,取k=一0.1dB/m ;b 为噪声通过林带的宽度,m。林带引起的障碍衰减量随地区差异不同,最大不超过10dB。如果是草地、矮灌木等绿地,则作为地面附加衰减考虑。由此可见,需要达到降噪的目的,需要足够宽的绿化带。

(4)通过降低建筑四周交通环路的高度,把交通下沉大概3m~~4m,这样可以阻隔大部分的噪声,并且在环路两边种上高大的乔木并与灌木立体种植,通过植物吸收噪音,进一步减少噪音。

例如:

正面例子滨河湾的下沉交通:

反面例子:

中央胜境的杂乱无章:

交通噪声的治理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业主对居住环境需求的提高,房地产开发商越来越重视交通噪声对住宅小区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境况是,降噪处理大多都是停留在对交通噪声的治理阶段,很少在建筑规划、设计时介入。因此作者在做绿色建筑咨询工作的时候做得较多的是噪声治理方面的工作。通常采用的措施有:

(1)设置声屏障

设置声屏障是改善交通道路周围建筑声环境的主要技术措施,一般声屏障的插入损失(定义为声场中某固定点在设置声屏障前后的声压级之差)为5~l 0dB,经过设计的声屏障也可达到15dB ~20dB。设置隔声屏对于处在照明区的中高层建筑不会有隔声效果,只对处在声影区的建筑有一定的降噪效果。为预测隔声屏的隔声降噪效果,利用环境噪声模拟软件Cadna/A,对在某小区周边道路上设置隔声屏前、后的噪声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对比。模拟分析图显示了设置隔声屏前、后某住宅小区的噪声分布情况,发现在低层建筑的噪声声压级得到明显的改善,高层建筑的噪声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在使用隔声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2)建筑构造隔声

采用建筑构造隔声设计也是减弱交通噪声的常用措施。对于居住建筑来说,门、窗一直是隔声的薄弱环节,也是解决隔声问题的关键所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明确规定: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时不小于30dB。

(3)吸声降噪

有相关研究表明,在室内及阳台内部做吸声处理,对降低噪声也有较好的作用,即使在开窗通风时也可增加约l0dB的噪声衰减量。

(4)其他调控措施

除了前面介绍的几种常用降噪措施之外,还有些常用方法,比如在临近住宅小区的道路上控制汽车保持低速、持续行驶和禁鸣喇叭等,都可以有效降低交通噪声.(5)在小区入口处实行完全式人车分流,停车场放在地下,在车流入口处设立立体式景观隔离带,结束语

声环境是绿色生态住宅居住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布局及建筑构造设计等措施,营造安静适宜的声环境,并有目的性的设计一个适宜居住的声景观,对绿色生态住宅居住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其基本要求应该是能提供个以人为本、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手段而创造的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论文结语】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知道低碳导向的小区规划策略是多方向多手段的,本论文研究的几个方面只是众多方向中最重要最切合实际的策略,四个方向应该综合运用互相结合促进。在保障社区基本功能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前提下,探索中国现阶段高速小区发展与低碳目标的协调与契合,其碳排放与社区系统耦合关系研究是寻求小区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均衡发展。随着理念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态”&“低碳”导向的社区规划策略必然也处在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中。可以遇见,在未来人们的强烈主球下,通过适当的理念,技术,设计等策略低碳社区碳汇社区必然会逐步完善实现,人们将拥有更舒适绿色的居住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谷永新,李洪欣.“低碳城市”的思考[J].建筑节能,2008,8:24~25

[2]谢军飞,李玉娥,李延明,等.北京城市园林树木碳贮量与固碳量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3):5~7 [3]李想,李海梅,马颖,等.居住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研究[J].北方园艺,2008,8 :99~102 [ 4 ] 王依涵.关于居住区道路组织规划的研究.安徽建筑,2003 ,(1):30231 [ 5 ] 万勇,王玲慧.居住区人车交通组织研究.新建筑,2000 ,(2):39241 [ 6]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3 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33 [ 7 ] 刘阳.住区规划设计中步行系统的引入.安徽建筑,2000 ,(6):67268 [ 8 ] 朱亚光,马培建,刘建秀.深圳市交通管理体制的探讨.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 ,24(1):23225 [9]Philip Jodidio.Green Architecture now![M].TASCHE,2009.[10][英]布赖恩·爱德华兹著,周玉鹏,宋晔皓译.可持续性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3:41-78.[11]郝靖欣,张希晨.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J].时代建筑,1999(4):37-39.[12]吴恩融,穆钧.基于传统建筑技术的生态建筑实践[J].时代建筑,2007(4):57.[13]倪丽君,吕爱民.Dymaxion———富勒生态设计思想的启示[J].华中建筑,2009(1):48-52.[14]江亿.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途经分析[J].新建筑,2008.(2):4-7.[15]约翰.汤普逊及合伙人事务所.零碳排放———英国Graylingwell社区[J].住区,2009(3):60-67.[16]和田纯夫,王琋慧.日本“零排放住宅”[J].建筑学报,2010(1):52-55.[17]田蕾.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

第四篇:低碳标语

1、让绿色出行的旋律环绕每一个健康生命。

4、低碳环保生活,绿色文明出行。

6、争做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7、绿色出行,让自己更健康,让城市更宜居。

8、低碳绿色出行,让城市更美好。

9、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文明交通。

10、倡导绿色环保,坚持低碳出行。

11、共建绿色交通,同享低碳生活。

13、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片清新,多一些健康。

14、健康低碳生活,从绿色出行开始。

15、低碳生活无处不在,绿色出行天天坚持。

16、享低碳绿色出行,用行动护卫蓝天。

17、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健康你我。

18、倡导绿色交通,构建和谐社会。

19、绿色低碳生活,从环保出行开始。20、绿色健康生活,低碳环保出行。

21、倡导低碳出行,传播健康理念。

22、多拼车,少开车,绿色出行健康些。

23、绿色交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24、发展公共交通,方便市民出行。

25、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健康生活。

26、选择公共交通,选择绿色出行。

27、打造低碳风尚,提倡绿色出行。

28、绿色出行,低碳经济。

29、将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付诸到生活中。30、健康生活,绿色出行。

31、绿色健康出行,低碳环保生活。

32、公交优先,市民优先,环保优先。

33、健康生活,低碳出行。

34、传播低碳理念,倡导绿色出行。

35、节能减排不可少,低碳绿色出行好。

第五篇:低碳进校园

低碳生活,绿色校园——低碳进校园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及意义

“低碳”旨在倡导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生活模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以经济能源和绿色能源为主题的新生活——低碳生活。提倡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科学研究表明,碳排放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譬如台风、高温、暴雨、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直接诱发因素,而且随着近几年,全球气温变暖的趋势加剧,南、北极冰雪也在加速融化,海平面逐年上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且在2009年,美国环保署也首次承认了碳排放增加导致的温室气体将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等各种环境问题凸显,国际社会对于碳排放日益关注,先后出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来促进各个国家共同关注碳排放和全球气候问题。

全球碳计划的新数据显示,全球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3年达到创纪录的360亿吨,2012年化石燃料排放的最大排放源包括中国(27%)、美国(14%)、欧盟(10%)及印度(6%),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最高的则是中国(5.9%)和印度(7.7%)。2013年的碳排放量继2012年的2.2%升幅之后,继续上涨2.1%。美国虽然人均碳排放量第一,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13亿的人口基数及发展需要使我国总碳排放量全球最高。在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下,碳的高密度排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副产品,当发达国家通过早期的工业化高排放阶段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之后,再以自己的低排放密度为标准来要求发展中国家,这就是在牵制甚至扼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机会和权力,用以维持目前发达国家处于全球利益高端的格局。因此碳排放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更与国际政治格局紧密相连。

我国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胡锦涛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四项主张:

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下降40%-45%);

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在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政策指导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湖北等5省8市都率先展开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各地低碳相关工作都陆续展开。乌鲁木齐作为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潜力非常大,这为新疆低碳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新疆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耗能型产业结构特征明显,经济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问题突出,能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使得经济发展中碳排放量居高难下。据资料显示,1952-2010年间新疆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总体呈不断增长趋势,从1952年的28.51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5366.26吨,59年间增长了188.23倍。新疆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沙漠和戈壁面积大,一旦环境遭到破坏,不易恢复。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状况,我们作为新疆人,为了下一代的可持续发展,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我们的家园远离环境污染。

要发展新疆的“低碳经济”,首先要从“低碳”概念的普及和宣传开始,才能落实到行动中。少年儿童由于他的生理阶段,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因此,低碳生活这一新兴理念,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为之追求。少年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低碳”观念,并动员他们付诸行动,学会过低碳生活,往往容易事半功倍。随着社会的进步,有知识有修养的父母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更加倡导让孩子自己选择要过的生活方式,比如在成长的道路上,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因此,由孩子主动来对长辈进行低碳生活的要求,在家庭生活中,是存在一定影响力的,对“低碳”概念的普及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如果从现在开始,让每个孩子都具有节能、减耗、节支的意识,并形成观念,付诸行动,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将带来深远影响。

二、活动目的

1、增进学生们对当今环境问题的了解,从而提高低碳环保责任感。

2、向全校师生宣传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理念和知识。引导大家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增强同学们爱护环境、低碳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到低碳活动中。

3、通过参加“低碳进校园”各项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阔视野,从小培养低碳环保良好生活习惯。

4、将“低碳”带人每个学生的家庭,号召家长与学生一起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扩大宣传力度。

5、展现校方的环保责任感及对学生教育的全面性,愿为新疆的低碳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活动主题

主题:“低碳生活,绿色校园——低碳进校园活动” 举办时间:30天 参加对象:1-6年级师生

举办模式:活动按1-3年级、4-6年级不同年龄阶段分别举办 举办方:xx小学 新疆低碳企业协会

四、活动内容 1、1-3年级师生(1)参观“低碳”展板

(2)班级以“低碳”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举办一次主题班会(3)参加“低碳”画画比赛(4)参加废物利用小制作比赛 2、4-6年级师生(1)参观“低碳”展板

(2)班级以“低碳”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举办一次主题班会(3)参加“我心中的低碳生活”画画比赛(4)参加废物利用小制作比赛

(5)参加“我身边的低碳生活”演讲比赛(6)参加“今天你低碳了吗”摄影比赛(7)参加“低碳”作文比赛

(8)为学校餐厅、垃圾桶、水龙头及公共场所制作、张贴低碳环保的标语

(9)参加“我是低碳先锋”低碳小窍门征集活动

下载低碳子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碳子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低碳

    校园低碳活动策划书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而气候变化造成的环境危机是人类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

    低碳题目

    (2010年汕头中考)综合探究题 1、材料一:哥本哈根会议被世人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论文

    院系: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 班级:房产0901班 姓名:孙丽鸿 学号:2009090113 低碳,让未来变得更美好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自此,“低碳经济”、......

    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 泰科院 08土木(3)班 0804060312 摘 要: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并不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社会需求。随着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推进节能减......

    低碳材料

    拯救地球!学会低碳生活!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

    低碳毕业论文

    家装设计的低碳环保运用 摘要 “低碳”概念是一个涵盖内容极其广泛的概念。凡是具有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即能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低碳”。近年来,“低碳生......

    低碳环保

    低碳生活重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1汉语言1班:罗维 摘 要: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与发展,大量温室气体排出,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频频阻碍人类的......

    低碳演讲稿

    低碳演讲稿范文 篇1几乎每周我们都要听讲座,少的是一次,看电视转播多媒体教室的实况讲座录像;多则两次,亲自到多媒体教室听讲座。这周我们听了两次讲座,一次在电视里看的,一次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