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熙来了》和《鲁豫有约》采访璩美凤看两个节目主持风格的不同(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5 05:1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康熙来了》和《鲁豫有约》采访璩美凤看两个节目主持风格的不同(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康熙来了》和《鲁豫有约》采访璩美凤看两个节目主持风格的不同(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从《康熙来了》和《鲁豫有约》采访璩美凤看两个节目主持风格的不同(写写帮推荐)

从《康熙来了》和《鲁豫有约》采访璩美凤看两个节目主持风格的不同 璩美凤,作为台湾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人物,《鲁豫有约》和《康熙来了》两个综艺谈话类节目先后在不同时间采访了她。结果两个节目在采访同一个人所体现的风格和节目效果截然不同。然而这种不同是由于节目定位节目、主持人主持风格、嘉宾表现、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导致的。

首先,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这两个节目。《鲁豫有约》是一档由香港凤凰卫视开办的电视谈话性节目,在凤凰卫视於1998年开播,后进入中国大陆电视,在各个地方电视台播出。节目定位为,“寻访昔日的英雄和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人们的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纪录谈话模式。”其主持人为陈鲁豫。《康熙来了》为台湾的电视谈话性娱乐节目,2009年前由中大制作公司制作,2009年起由金星制作公司制作,中天综合台于2004年1月5日开播,原名《奇怪十点钟》。“康熙”二字分别取自两位男女主持人姓名的第二个字:蔡康永和徐熙娣。节目通过邀请当红明星参与,用对明星的采访让观众从明星生活、工作、习性等各个方面了解明星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两个节目从节目形态上看似乎都属于访谈类综艺节目。但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大的差别。

同样采访璩美凤,主持人的着装就不同。陈鲁豫的着装一般为正装或套裙,给人以端装优雅的感觉。而采访璩美凤她的服装是一件咖啡色的衬衣,给人感觉沉重压抑。这与其节目定位和采访背景比较吻合。而蔡康永和徐熙娣则一个奇装异服、一个性感火辣。既形成一种后现代的风格,又使气氛显得轻松活泼。

除此之外,主持人的访谈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鲁豫有约》中陈鲁豫是在一个演播室中与璩美凤进行一问一答的访问。《康熙来了》是在演播室中进行交谈,中途还与嘉宾有过互动。这就反映了这两个节目的节目定位的不同,《鲁豫有约》将节目定位比较高端以一种高姿态来俯视人,教导人。而《康熙来了》则是一种娱乐大众的定位。其节目是在一种娱乐搞笑的氛围中来了解嘉宾。哪怕是采访马英九,其节目也比较轻松。这就使得璩美凤的反映截然不同。在《鲁豫有约》中璩美凤的情绪显得比较低沉,对采访有一种抵触的心态。而在《康熙来了》中璩美凤却一直谈笑风生,与主持人交谈流畅。虽然两个节目采访时间不同。《鲁豫有约》是在璩美凤桃色事件不久之后。璩美凤在心理上存在一种抵触和不信任的心态。而《康熙来了》是在桃色事件几年之后,而且是在其新婚之后,其心态比较平和。但两个节目的主持人都问了差不多类似的问题,其采访效果却有很大的区别。这跟其采访方式和风格是密不可分的。

在《鲁豫有约》中采访的话题基本上是由陈鲁豫发起的,璩美凤只是就其发起的话题进行交谈和回答;《康熙来了》中采访的话题却不同,有时却存在嘉宾发起问题的现象,这就表明嘉宾与主持人交谈的方式有所不同。

在话题的推进方式上两者也有不同。《鲁豫有约》多采用连贯式话题推进模式。就是话题的推进发展按照语言线形特点在时间链条上展开。《康熙来了》的话题推进方式则更多的采用了嵌入式话题推进方式即一个话题内部嵌入另一个话题,然后再回归原话题的展开模式。

另外,这与主持人立场和采访心态有关。

陈鲁豫在其节目开始就有一段独白:在决定采访璩美凤之前,我征求了身边很多人的意见,90%的人都表示反对,有一些人表达得简单直接——看着我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说,你采访她干什么呀。他们的表情、他们的语调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还有一些人则非常替我担心,他们说如果在采访过程中我说得过重的话,那些同情璩美凤的人会认为我太严厉而责备我;而我说得太轻的话,又有人会说我完全不顾忌公众的感觉,甚至有违社会的道德标准而有伤风化。但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去采访璩美凤,毕竟最近一段时间她受众人的关注

度太大了——从台湾到香港,到祖国大陆,甚至新加坡、东南亚乃至全球。而挑选一个合适的采访场地,也令人颇费脑筋,最后我们把采访地点定在凤凰卫视总部的一间办公室,在这儿我们开始了专访。

从这段独白中可以看出由于《鲁豫有约》的节目定位在一个比较高端的定位。使得陈鲁豫在访谈中试图用一种宣教的方式去引领嘉宾、指挥嘉宾。但在这一期中却造遇了最尴尬的一次。陈鲁豫由于在立场上希望璩美凤在桃色事件上做出忏悔,在采访中咄咄逼人,一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结果招来璩美凤的强烈反抗,导致采访陷入尴尬气氛。

如下面一段采访:

鲁豫:一个人在经历那样的事情之后,不可能轻描淡写的说一句,过去的事情就是一个生命的历程。你觉得可能就这样讲吗,这样轻描淡写,那样的伤痛,不是这样一句话就能过去的。

璩美凤:所以可能你可以教我更多。(璩美凤在微笑着反击)

鲁豫:不是我来教你更多,是你来跟我分享你的过去。(鲁豫开始生气了)

璩美凤:分享什么难道你没做过爱吗?(鲁豫更生气了)

鲁豫:做过,但是没你那么倒霉。(鲁豫闹着说)

璩美凤:倒霉呵呵,我不是同性恋,所以不和你分享

鲁豫:请你说话文明点。这里是文明的凤凰卫视直播室,不是你们做爱的宾馆。好了我们谈谈别的。

陈鲁豫明显是想让璩美凤有一个认错的心态,结果却被璩美凤带到一个恼羞成怒的境界。

在《康熙来了》中蔡康永在开场白中就对璩美凤新婚送去了祝福,所以使得节目一开场就氛围轻松,整个采访似乎在拉家常。节目通过巧妙的提问也问出了璩美凤在桃色事件后的心态和自己的看法。节目效果就比较好

璩美凤作为一个台湾备受争议的人,有人对她深恶痛绝,认为她道德败坏,行为不检点;有人却对她表示同情。在采访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时,主持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鲁豫有约》中陈鲁豫做这次访谈的本意是好的,是出于一个女主持人对另一个女人的关怀和爱。可是做到中间,节目的味道就变了,鲁豫像一个讨伐者,高高在上地坐着,以一种审问和责备的口吻质问她请来的嘉宾。

如: 鲁豫:从中国老百姓的普通的道德的观念,他们好像接受不了(指光碟事件后一个月璩美凤出书一事),他们觉得一个女人遭受这样的事情之后,应该有很长一段时间疗伤。

璩美凤:我觉得你讲得很有道理,就是说这个世界,他们也在学习,学习如何去善待一个要重新经营生命的人,那这个世界他也在学习,就是一个人,或者是一只小白鼠,它在经验这个生命的试验场,不管它的时间是3天或3个礼拜,或3个月,这个世界也在学习如何来了解它。

鲁豫:你为什么不让那个世界多学一段以后,再出来呢?

璩美凤:我不晓得他们什么时候准备好,因为有的人说1个月,有的人说1年,那有的学者专家说,3个月差不多,那有的老师说3个礼拜就可以了。

这种心态以致陈鲁豫自己时候都说:“在我采访璩美凤之前,我也做了一些心理准备,准备她可能会流眼泪,会发火甚至会愤而离席,但是我没想到她会表现得那么平和,以至于我觉得非常不真实,我们的谈话一直进行的很平静,但在这种平静的背后,我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她对于我的戒备,甚至有一丝敌意。”

可见在综艺类访谈节目中,采访同一个人,节目主持人风格和立场对节目效果有多大的影响。在采访璩美凤的过程中不是说蔡康永和徐熙娣比陈鲁豫的采访技巧和方法更好,或《鲁豫有约》做的不如《康熙来了》。而是由于两个节目的节目定位和主持人风格以及采访时间的不同导致。我们即不能说《鲁豫有约》定位高端就虚伪,也不能说《康熙来了》娱乐就低俗。

在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更多的去与嘉宾倾心交谈,不要过多的夹杂个人感情和去宣教。打开嘉宾的心扉,让观众看到嘉宾最真实的一面,让观众自己去评价,当然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应该坚守。

第二篇: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个性风格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一、绪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电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开播的频道、设置的栏目越来越多。随着访谈类节目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受众对访谈类节目欣赏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他们不仅要求话题具有新思想、新观点,还要求主持人的风格具有个性化。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社会,任何类型的节目都应充分发挥其个性,走个性化的发展道路。这一点对于形式比较单一的访谈类节目尤为重要,而主持人又是谈话节目的主线,其个性就决定了节目的整体个性。作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拥有一名主持人该具备的学识、素质,更重要的是他们应拥有自己的个性。

近几年来,大部分访谈类节目的收视率和口碑都在迅速下滑,此类节目经常出现“节目雷同,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其主要原因就是主持人的个性没有凸现出来。访谈类节目虽然各有不同的卖点,但访谈的基本思路差不多,一般都是邀请明星畅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不管名人是上《艺术人生》还是上《鲁豫有约》,基本的成长经历都一样。比如《艺术人生》中成龙一期,就有受众反映,成龙成名之前的一些武行经历,他本人好几年前就曾经说过,观众都已经知道了,并且其中一些早已能够耳熟能详。很多明星重复地在不同的节目中做客,把讲过很多次的故事重新拿出来讲一遍。

面对传统的媒体——报纸、广播以及网络的竞争,中国电视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作为电视台“门面”以及形象代言人的节目主持人,①其主持人的个性风格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关系着电视节目价值的实现。节目主持人只有在节目中显示出“个性”风格,才能取得他人无法代替的竞争力,这种“个性”不仅仅包括主持风格、语言,更是其自身成长经历和情感感悟的一种体现。谈话类节目又被称为“主持人的节目”,这种类型的节目赋予了主持人广阔的表现空间来充分展示自我,因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个性鲜明、独具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强节目的影响、提升节目的品味。

二、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发展和现状

1、访谈类节目在国内的发展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吴郁对访谈类节目下的定义是:“访谈类节目是由主持人邀集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 ①徐 苗.《解读电视》[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7年2月.P156 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1]这一定义基本上是对现象的描述,显得过于琐碎。

中国播音学奠基人张颂先生说:“电视访谈类节目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以及现场观众(有时还有场外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某些话题,在轻松、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展开即兴、双向讨论的节目。”[2]曾经也有人说它叫“口述历史”,即一个主持人加上一个嘉宾加上一个小时等于一段历史。

电视访谈类节目对我国电视观众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设立了《电视台的客人》栏目,请王进喜、时传祥等名人到演播室讲话,70、80年代电视中就出现过各种形式的类似访谈节目的座谈会,谈论人们关心的话题。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访谈类节目登上了我国的电视荧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访谈类节目在我国各地电视台逐渐发展起来。1993年1月28日,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国内第一个谈话节目《东方直播室》、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栏目,成为在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访谈类节目。①从此,引发了电视访谈节目的浪潮,全国各个电视台纷纷来模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电视台访谈类节目将近200个,展现出了如火如荼的竞争姿态。访谈类的同类节目太多,除了央视的《实话实说》、《艺术人生》之外,各大电视台这些年相继推出了《鲁豫有约》、《天下女人》、《锵锵三人行》、《咏乐汇》等知名访谈节目,其他不知名的访谈节目大概也有上百个。

2、访谈类节目在国内的现状

类似于《实话实说》等平民性访谈类节目已经不大受欢迎,比较受欢迎的大多都是名人、明星类访谈节目。比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等,其他访谈类节目虽然定位各不相同,但是都拿明星嘉宾来刺激观众的眼球。访谈类节目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的明星却是有限的。于是《艺术人生》的观众越来越少;因为大家可以经常在其他访谈节目中看到成龙、李连杰、徐静蕾、周杰伦、刘德华等明星名人。通常在采访明星之前,节目组都会跟明星本人或者经纪人仔细沟通,对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节目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若是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好,观众便可以领略到精彩的言语碰撞,说不定可以在有限的领域内挖到一些猛料,这也就是同样是访谈类节目但有的节目却能独树一帜的原因。有一位观众说:“现在访谈类节目太多,我觉得首先应该结合社会上百姓当前关心的热点话题去访谈,其次就是主持人应该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主持风格,不能模仿他人,应把眼界放的开阔一点,放眼各行各业和不同国家人士,用 ①李强.《现代传播》北京.[J]新闻时事.1998年(02).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自己的个性风格去主持一档节目,只有这样才会吸引观众的目光,使节目永远处于不败之地。”①

三、以《鲁豫有约》为例分析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

1、与嘉宾进入话题的方法与技巧

①以情感人

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担负着节目的“主持”工作,她应该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鲁豫有约》中的鲁豫坦诚、自然,以情感人,给人一种毫无掩饰的真实感。她招牌式的微笑和谦和的态度,是降低嘉宾心理防线的“有力武器”。鲁豫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使节目一开始就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这一点是很重要的。鲁豫在采访于丹教授时是这样开头的,①她说:“因为要采访于丹教授,编导就先去采访了《百家讲坛》,那个制片人说,鲁豫要采访于丹得好好做功课!把我吓得,我想不会让我把《论语》从头再背一遍吧!然后我一想,你平时,包括在讲《论语》的时候,脑子里面想到的观众也会有像我这样的,就是说也有初学者,也会包括他们,对吧?”于丹教授说:“不,如果我要给你这样的人讲课,那之前备课我会比现在要紧张十倍!因为《百家讲坛》的制片人给我的任务是面对十五岁的中学生,我要让他们喜欢听,不仅听得懂而且还要愿意听。那你想想,你比十五岁的孩子肯定要深刻的多吧?尽管你长的很像十五岁!”我想无论是嘉宾还是观众都是特别喜欢这样进入话题的,因为她独特的语言魅力打动了观众。如果在节目开头没有“亮点”,就很难向受众一点点的挖掘人物性格。

鲁豫主持一般多在“情”字上做文章,访谈富有浓厚的感性色彩。她用平和、安静、关爱而富有人文色彩的提问开启嘉宾的情感之门。

在采访徐静蕾的那期节目是这样开头的:②

开场白:徐静蕾是中国影坛的玉女派掌门人,从演员到导演,她走着一条与别人不同的路线。关于她的故事还要从她的小时候讲起。小时候的徐静蕾又淘气又胆小,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她,她的童年是和自己的奶奶一 ①.王婷.《电视访谈节目创作散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p16.陈鲁豫.人气《鲁豫有约》[M].中国友谊出版社.2007年9月.p221 ② 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起度过的。

静蕾:奶奶可能是全世界我觉得最亲的人。小时候,我爸爸特别厉害,奶奶总是护着我,所以我觉得在奶奶那儿特别容易找到安全感,或者说是很温暖的那些东西。

鲁豫:你跟我一样,我小时候也觉得最亲的人是奶奶。你是奶奶带大的吗?

静蕾:对,幼儿园我只上过很短一段时间,大概五岁的时候我才开始上幼儿园的,我基本上小时候都是跟奶奶在一起的。

鲁豫是一位说话特别温柔的主持人,与嘉宾交流更像在一起随便的聊天。访谈的过程中富有感性色彩,节目一开始便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感受与嘉宾交流,极富有情绪性,而嘉宾往往因为鲁豫的感性与之有共鸣,所以真诚地敞开心门,说出他|她的故事。

鲁豫在做节目时一直努力营造“很宽松很真实、没有被侵犯”的氛围,使我印象最深的还有鲁豫采访现代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志老人的时候,是这样开头的:①“来,梅老您坐在这儿,我们打扰您休息了,您是不是一般中午都要睡一会儿啊?”一个让被采访者特别和谐特别舒服的谈话就此开始了。梅老的回答是这样的:“不要紧的,我怕配合不好。”这样的提问,使节目一开始就锦上添花。在节目中邀请的嘉宾,经常是一些有过特殊经历的人。因此在节目开头,主持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调动嘉宾的情绪,让他们渐渐打开话匣、敞开心扉,才能使谈话自然而然地展开。整个节目展现出温婉平和的色彩,访谈始终在亲切、温馨的氛围中进行。鲁豫在与嘉宾交流过程中的眼神,透露出的是最真实、自然的交流。在节目中她邀请观众和她一起聆听嘉宾讲故事。无论是什么职业的嘉宾到了她那儿,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说故事的人”。

②自降“身价”

访谈类节目突出的是参与性,它需要的是茶馆式的聊天、唠嗑,要求主持人是一位与普通老百姓长得差不多、穿着也差不多的人来充当整个节目的主线。这种平民化的形象增强了主持人在嘉宾、受众面前的亲和力,弱化了主持人与众不同的感觉,强调了自我形象与访谈风格的一致性。对于这一点,长相一般的崔永 ①.陈鲁豫.人气《鲁豫有约》[M].中国友谊出版社.2007年9月.p106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元有着绝对的优势:眼睛小,嘴巴歪。他知道化妆可以稍加掩饰这一不足,但他并没有这样做,用他自己的话来评点就是:“(在节目中)上衣不太好看,裤子比上衣还难看,上衣和裤子加起来也没有鞋难看。难看是难看了点,但是,咱们老百姓‘邻家的儿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有什么话不能和他说呢?”①在节目一开始,主持人一定不能骄傲自大,必要时还要适当的自降“身价”。在这样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节目中,主持人需要更多地扮演一个“人”的角色,甚至全身心地融入到述说者的情感世界中,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与嘉宾及受众的距离。节目开始先使倾诉者对主持人产生信任感,嘉宾才愿意在回答问题时更乐意把真实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当主持人真正把观众作为节目的主体,不是端着架子教训他们,才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访谈类节目最忌讳是那种居高临下来提问的主持人,人们大多喜欢的是朋友式平等的交谈。只有面对这样的主持人,嘉宾才会有更强烈的倾诉欲望,节目效果才会更好。

2、高超的提问嘉宾方法与技巧

①真诚的态度

访谈节目贵在真实,应视真实性为灵魂和生命。访谈类节目的真实性从思维方式看,主持人要突破“编导”节目的思维模式,应该树立起“还自身和对方以真实状态”的节目理念。③主持人在提问嘉宾时要摆正态度,一定要真实、真诚。即不要去追求自身高大形象而影响交谈,也不要去模仿他人,而是以平常心态进行交谈。

鲁豫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她像是一位虚心请教的学生,常常以“有一点儿,我不太明白„„”这样的语言来提问,正体现了她谦虚真诚的态度,让人对她肃然起敬。《鲁豫有约》播出过《我要减肥》的一期节目,采访了一个胖男孩,从小因为肥胖,他遭遇了不少尴尬和歧视。接受采访时,胖男孩比较拘谨,情绪上也比较紧张。鲁豫洞察到这个情况后,就有了以下这段采访:①(《鲁豫有约》之《我要减肥》节目)

鲁豫:我觉得,小的时候你要胖,没人觉得不对,人都觉得特可爱。到了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不好了。

男孩:小学二三年级吧,买一条皮带。那会儿去的是百货商场。去了三趟,老是不够长。人说多大的小孩子啊?

鲁豫:谁让你穿带皮带的裤子?你不会穿松紧带啊。

① 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男孩:穿不进去。后来人家说实在不行,你把他带过来吧,咱们量量。只能拿一个成人皮带。

主持人鲁豫的谈话就像是拉家常,但是真诚、质朴。鲁豫表露出对嘉宾的尊重,用这种方式引导嘉宾顺利展开话题进行讨论。鲁豫出生在北京一个充满书卷气的家庭,从小对语言非常敏感,所以她的提问方式与众不同。

②超强的能力

一个主持人提出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节目的成败,要想准确恰当的提出问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构架。主持人在台前得体的话语决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内涵和学识的体现。受众的文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主持人就应做到精、深、博,既是杂家又是专家。精辟的语言来自于自身文化的积累,主持人要是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就会出现语言贫乏,提出的问题就会特别的空洞。

在采访于丹教授时,鲁豫首先从观众偏爱的话题入手,而后以社会对女性形象的普遍看法作铺垫,引出了于丹的观点。引导于丹以跟朋友聊天的状态,自然、真诚地谈出了自己对生命以及对生活的理解。鲁豫提问时既考虑到照顾、引导于丹,又考虑到了观众的可接受程度,与于丹进行面对面的人际交流的同时,成功地把访谈内容展现给了观众,完成了大众传播的整个过程。②在鲁豫的引导下,于丹的回答既有对主持人朋友似的推心置腹,又可以面向观众,让观众更多的了解自己,接受自己。

但是鲁豫遇到的访谈对象并不都像于丹教授那样,有的访谈对象面对主持人和观众时不免有些紧张,有的时候对主持人的提问还会表现的特别茫然。这时,主持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便可使谈话摆脱尴尬的局面。主持人想让观众有信服感,必须要做到口齿伶俐,表达清楚。所以,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必须要锻炼好自己的语言基本功,把话说好、说顺、说巧。主持人还要加强思维逻辑,用准确的思维把头脑中的语言整理出来,在访谈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在语言表达的把握上应注意语言的分寸。很难想象一个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主持人,在节目冷场时可以妥善的解决。临场应变能力也是节目主持人在做节目时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主持人在提出问题时,很容易造成尴尬的场面,比如因为事先准备不充分,对采访对象的风格把握不准,不做临时处理的话,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在鲁豫采访李彦宏的那场谈话中,受访者对事先没有涉及的问题避而不答时,主持人则是即兴发挥转变不同的提问方式,巧妙地找出问题答案,使节目顺利的进行。总之,主持人只有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提高主持节目的能力,才能更加自如地驾驭节目。

3、与嘉宾交流的技巧与控制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①善于倾听

访谈类节目顾名思义就是“谈”、“说”、“聊”,忌播、念、读。它为嘉宾以及现场观众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场所,作为主持人要“鼓励人们说话和说实话”,要学会耐心倾听别人说话。①倾听的目的,在于引导、启发嘉宾以及现场观众进入谈话的氛围来交流思想,进而达到访谈类节目“用谈话的形式最大限度地逼近人物心灵”的目的。

《鲁豫有约》的制片人樊庆元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跟鲁豫合作也五年了,她是一个天生的主持人,特别可贵的一点就是会听,她觉得自己不应该说话的时候一句都不说,静静听着。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听讲者,她曾经说过,访问一个人,要读一米厚的书和材料。因此,她会让你觉得她是一个对手,一个朋友,一个知道你真相的人。这时你谈话欲望特别强烈,你想说出她不知道的东西,想纠正她某些对你的看法,就会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3] 鲁豫在采访的过程中,喜欢运用一种体贴、温柔的态度来拨动嘉宾的心弦。比如《“神奇教练”马俊仁》那期节目,鲁豫从马俊仁对弟子的感觉出发,简单的说了一句“你觉得都是小孩儿”,便触动了嘉宾的心弦,使其自然轻松的说出了多年堆积在心里的话。鲁豫的每期栏目都有充满人情味的话题,她具有很高的“倾听”艺术,在采访过程中,她提问后常常就像一个晚辈或朋友,全神贯注地聆听经历过人生风风雨雨的长辈或者友人对过去的追忆。但是,鲁豫的倾听并不是一言不发地呆坐着,而是在每一次倾听之后,她会通过获得的信息和灵感进行成功的追问,引导嘉宾说出自己真实的故事。她在主持的过程中如行云流水,在倾听式采访中,她给嘉宾一个较为开放的谈话空间和叙述的自在感,这样更有利于节目的顺利进行。国外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善于倾听,如美国谈话类节目《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的主持风格就是“满怀兴趣和同情的倾听”,他们敢于表现,并且能够从容的调侃,他们在节目中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风采。②

②风趣幽默

在主持节目时,有的主持人会以幽默调侃的方式变严肃的话题为轻松的话题,用的是幽默风趣的方式控制节目的气氛。主持人应善于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幽默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当属于个性风格一类,它让受众感到一种氛围、一种有意味的可笑。法国哲学家伯格森在《笑----论滑稽的意义》一书中就说过:“我们请读者注意的第一点是:在真正属于人的范围以外无所谓滑稽,景色可以美丽、优雅、庄严、平凡或者丑恶,但绝不会可笑。我们可能笑一个动物,但那是因为在这个动物身上,我们看到一种人的态度或表情。我们可能笑一顶帽子,但我们所笑的并不是这片毡或者这些草帽辫,而是人们给帽子制成的形式,是人在设计

①这顶帽子的式样时的古怪念头。”我相信热爱主持行业的所有人员都会非常熟悉崔永元,对他都非常了解,他就是幽默派,嘉宾不被他搞笑是不可能的。比如在《实话实说》的一期节目“广告知多少”中,在介绍嘉宾李盾时,崔永元问他“广告多了还是少了?”李盾一口气罗列了广告无处不在的许多现象,崔永元瞅 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个空儿友好地打断他说:“李先生的诉苦大会如果我要不及时打断,今天大家就②要在这里久坐了。”(源于《实话实说》之李盾那期节目)李先生立刻明白了主持人的意图,以简短的话语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以说,与其他爱搞笑的人不同,崔永元制造搞笑,语言非常简练,爆发力强,这也是他与嘉宾交流常用的技巧。

③善于质疑

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素质,要有质疑的态度,就如白岩

[4]松所说的:“把主持缩得更小,把人放得更大。”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的主持人王志,他“犀利”、“质疑”的风格给受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观众说:王志外表看着忠厚实际上却是刁钻的人。不可否认,王志主持的亮点正是他尖锐但却不失真诚的语言。下面是王志专访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时的对话,中间有这样一小段儿:(来源于《面对面》之姚明那期节目)

王志:最佳新秀这件事儿你觉得遗憾吗?

姚明:有些遗憾。

王志:什么遗憾?

姚明:就是让别人拿去了呗。

王志:你觉得公平吗?

姚明:这是公平的。

王志:那是公平的,还有什么遗憾?

姚明:那有样东西你可以竞争的,你没有拿到那肯定是有些遗憾的。从这段一问一答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出王志在与嘉宾交流的过程中就是想把事情探个一清二楚。首先是从遗憾开始,再问公平吗?其实这正是观众都特别想知道的,姚明说很公平。王志又问,既然公平,还有什么遗憾?他的这几个问题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以及姚明的回答,让我们从中看出姚明对胜利的热切渴望。正是由于王志质疑的态度和犀利的语言引领,电视观众们才能如此直观地接近事实的真相。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与嘉宾交流时这样的对话其实很简单也很平常,就像是朋友在一起闲聊。但是放到采访的现场,那种特殊的语境和嘉宾的反应结合在一起,就会变得特别具有穿透力。一名成功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的一点就是有质疑的态度。《鲁豫有约》曾给观众带来很多快乐和感动,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节目的变化并不是很大,一直都是在让嘉宾说话,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带给观众的总是最完美的结局,这样显得过于单调和乏味。但我所说的质疑、犀利并不是要主持人无所顾忌地刻薄,甚至是“暗中使坏”、“做圈套”等,这都是有悖于谈话节目的宗旨,与嘉宾交流的技艺应该融在节目的进程之中。

4、体态语言的准确运用----得体

“体态语言,又称‘人体语言’、‘行为语言’,它不同于人们的一般日常动作,指的是用表情、手势和体姿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主持人的体态语言从个体行为的部位和表现力来看,可以将其分为表情语、手势语和体姿语。”[5] ①得体的表情语

作为电视传媒,主持人可以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来有效地配合有声语言进行信息的传递。表情语是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语言。正如美国学者尼伯伦格.卡来罗所说:“在所有‘非言辞沟通’的范围中,最不易产生争论的,就是脸部表情。因为这是最容易看到的表情,而且让人一目了然。”[6]不同的节目主持人,表情语的运用方式也大不相同。《鲁豫有约》中的鲁豫始终微笑着提问,微笑着倾听,显得亲切又自然;《快乐大本营》中的主持人谢娜始终有一张像早晨阳光那样的脸,显得热情、活泼、大方。《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主持节目松弛、自然,富有亲和力。在众多表情语中,表现力最强的就是目光语。主持人无论是面对观众还是面对镜头说话,都应注意与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目光的交流,准确的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情。此外,主持人还可通过眉毛的起伏变化来传达内心的想法,当然也可以通过嘴巴笑的程度表现内心的感情,这些都是观众可以最直接体会到的表情语。

②得体的手势语

手势语是人体上肢传递的信息,也是表现力极强的体态语。主持人的手势语一般用的都比较频繁,运用的是否得体特别的关键。很多初次上镜的主持人,对于手势语运用的方法会显得很茫然,眼睛看着镜头手却不知该放在哪里?手好像成了多余的东西。有的直接插在口袋里,会觉得不够自然;有的自然下垂又晃来晃去,又觉得不自在,于是频繁的更换手的位置,给观众紧张、不安的感觉。如 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何使手势语运用恰当得体呢?首先: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主持人平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言行举止自然典雅,手势语也一定会得体;其次,可以学习表演和朗诵。平时看电视多注意演员表演时手势语的运用,分析与有声语言的内在联系。好的训练办法之一就是朗诵诗歌,自己可以设计一些手势来练习。”[7]鲁豫在体态语的运用上有独到之处,适当的肢体语言就会吸引住观众的眼球。

③得体的身态语

身态语是人的各种身体姿势所传递的信息。对于主持人来说主要是掌握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古话说的好“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一首歌里也提到“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主持人的坐姿不能很随意,在两个主持人共同主持时,还应注意“坐相”和“站相”的配合与协调,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在和嘉宾合作主持时,她总是侧着身子微笑着注视对方讲话,身体稍微像外侧倾斜,恰当地表示一种谦和、礼让的姿态。在表情和体态的运用方面,鲁豫表现的很好。在节目过程中,鲁豫始终微笑着提问和倾听,坐的特别端庄,偶尔露出惊奇而不过分的神情。在摄像机的关照下,主持人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在所有观众面前,而同样处于摄像机关照下的嘉宾也绷紧了他敏感的神经,主持人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谈话者的心情。

虽然访谈类节目追求的是随意、轻松的气氛,但节目主持人无论是从主导全场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维系现场气氛的角度考虑,都应当适可而止地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这样才会显得大方得体,才会得到大家的喜爱。[8]

四、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个性风格对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影

1、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影响访谈类节目的风格

纵观当今媒体界,只要是功成名就的节目主持人,都是以其独特的风格走进千家万户的。那么什么是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呢?所谓“个性”,是指人们如何表现(行为和举止)和思考(感知和思维方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风格”一词的,“它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9]由此可见,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也就是节目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的主要特征,包括有声的和无声的。

一般而言,电视访谈类节目风格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相关。在《鲁豫有约》中主持人鲁豫因她的机智和沉稳的气质,成功塑造了一个邻家女孩的亲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切形象。在栏目中她邀请观众和她一起聆听嘉宾讲故事。她的亲切自然打动了所有的人,她的个性风格使其节目轻松、随意,赢得受众的一致喜爱。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也是一个真实的普通的人。当有人向崔永元问起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有没有风格时,他说“我认为所谓风格就是你自己,节目中的人和生活中的人没有不同,否则就是装饰成分。强调个性、自我,可能会有缺点,但这些缺点也可以当作特点来看。访谈节目要塑

[10]造一个真实主持人的形象,这个形象与一个普通人没有区别。”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是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过人的机智和幽默,为节目打上鲜明的印痕,成就了《实话实说》简单、诙谐的平民化风格,使广大观众所喜爱。同样,《艺术人生》感人、随意的节目风格,与主持人朱军的个性风格密不可分。可见,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决定了一档栏目的好坏,要么是儒雅严谨型,要么是聪慧幽默型,都将个性魅力与风格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2、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可能深化访谈类节目的内涵

访谈类节目由于现场对话的内容往往是即兴发挥,不可能事先准备好每一个谈话细节,因此就不可能像其它一些类型的电视节目那样,可以完全按制作者的设想完成。有的主持人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对每一个环节都特别熟悉,对每个问题的提出也信心百倍,可是在谈话现场总会不尽如人意,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情况。但往往这些“出人意料”却是谈话节目的亮点所在。

即兴主持是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生命所在,只有在即兴的谈话中,主持人和嘉宾的个人魅力才能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著名主持人鲁豫、杨澜的访谈节目中,观众常常可以看到,主持人抓住谈话中闪现的情感、智慧的花火,使话题层层深入,令观众看的也特别深入。

因此,在具体的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自身素质,自身风格,对节目内涵的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至高境界。

3、主持人的个性风格有利于打造访谈类节目的品牌

鲁豫出生在北京一个充满书卷气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从小对语言很敏感,常被夸“有语言天赋”,其个性恬静、亲切。《鲁豫有约》是一个准确到位的品牌名称,显示出诸多特色要素,特别是凸显出了节目的个人化色彩,“有约”两字给人温馨、亲切的感觉,做一个具有私人聊天风格的节目刚好合适。《鲁豫有约》充分尊重了鲁豫的个性特点,为她提供了发挥个人优势的空间。鲁豫的记忆力超强,看一遍提纲基本上就能记住所有该问的问题,再加上她亲切自然随和的提问方式,使观众感觉《鲁豫有约》这个节目也特别的亲切。

说起杨澜,大家都知道她是高级知识女性的代表。她说话柔中带刚、干练、睿智。她访谈充满理性,穿着职业化。她一般以嘉宾的成功为主线,着重于展示嘉宾成功所具备的特别素质,总结语言充满理性、富有哲理。杨澜做《杨澜访谈录》的采访对象基本为政界名流、金融巨头、演艺界精英等在世界上或是各自国 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家有卓越贡献的人,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等大人物曾经均做客《杨澜访谈录》。[11]杨澜的睿智与嘉宾的高端使《杨澜访谈录》这个栏目就是高端访问,使整个节目品牌具有高端化。

五、如何把握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1、慎重考虑主持人个性风格,使之与节目定位相协调

电视栏目定位包括,功能定位,受众定位,形式定位,风格定位。[12]功能定位基本可归结为两种:一为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如《对话》、《鲁豫有约》。另为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如《超级访问》。受众定位主要是根据受众的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来区分。例如,湖南卫视的《天下女人》,受众定位是年龄在25—38岁的都市女性。

所有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都存在差异性,在做节目策划时,最先应考虑的是主持人个性风格与栏目定位是否协调。主持人个性风格若能与栏目定位一致,便会使节目有质的突破。观众从鲁豫身上看到更多的是自信、是睿智、是优雅,这就是她独特的主持风格。她的主持干净利落、亲切自然,与《鲁豫有约》节目定位相当之吻合,她的主持风格更可以用“自然去雕饰”和“从容大气”来形容。《半边天》的主持人张越给人的感觉就是邻家大姐、亲切大方,她能把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儿描绘得有声有色。张越做过教师,知道怎样抓住受众的心理;她也做过自由撰稿人,懂得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加上她聪明的头脑,使之文化底蕴相当之深厚。同时,她有能力将自己的睿智自然清楚地向受众表达出来。因此在她的主持下,《半边天》节目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观察、记录、探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主持人个性风格若没有与栏目定位一致,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记得央视曾经推出一档由倪萍主持的访谈类节目--《聊天》,但这档节目没有火起来,主要问题就出在了主持人身上。我们都知道倪萍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节目主持人,但她的风格却不适合做访谈类主持人,在《聊天》中倪萍谈话有点像背诵表演,并没有“脱口秀”所应有的感觉,留给观众的感觉是故意煽情。因此在一个访谈栏目创立最初,必须慎重考虑选择主持人,尽量使主持人个性风格与栏目定位相协调。

2、发掘、培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为谈话类节目注入活力

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主持人可以使访谈节目的魅力大大提高,但是这种风格又不是随便几天就可以塑造出来的。在我国,个性风格成熟、稳定,并得到观众一致认可的主持人是相当少的。因此,在经营的过程中,有必要注重发掘和培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现湖南卫视的主持人陈鲁豫,最开始在央视表现并不出色,后来到凤凰卫视后,很快便光彩四射,她的个性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现在湖南卫视,她的风采仍是众人都抵挡不住。当年杨澜在央视主持《正大综艺》时,展现出的是活泼、机灵的风格。后来又主持了《杨澜视线》、《杨澜工作室》、《天下女人》等一系列节目后,其知性、优雅的风格才慢慢成熟。在电视经营过程中,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尤其是电视访谈类节目策划初期,应充分重视主持人个性风格对节目的影响,应培养主持人个性的风格,为谈话节目注入新的活力。

六、结论

通过《鲁豫有约》中鲁豫的访谈,更多的是揭示人的内在精神、品格,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善良和互助的美德,而这正是人文关怀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这样的一些道德价值的存在正是社会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由此而来,也就形成了其独特的个性风格。①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曾在杭州大学讲座中说:“主持人首先是个人,然后是个文化人、电视人,最后才是个节目主持人。”[13]一个主持人只有首先明白个人品格修养的重要性,在人格上有一定的突破,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个性风格来做节目,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受众心目中永远不倒的“偶像”,才会使自己的个性风格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

目前,大部分访谈类节目的收视率和口碑都在迅速下滑,只有与众不同的节目才能受到观众的注意。作为连接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桥梁”的主持人,在当今这个时代,如果想得到受众的认可与喜爱,就必须把自己与节目有机的融合起来,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主持风格,只有这样,才可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才有吸引观众的魅力。正如学者俞虹所说:“当节目主持人和节目产生了不可替

[14] 代性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参考文献

[1]:李强.《现代传播》北京.[J]新闻时事.1998年(02).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2]: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p106 [3]:王婷.《电视访谈节目创作散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p16 [4]:张婧婷.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如何深入及如何吸引受众[J].大众文艺(理论).2009(03)[5]:陆锡初.《主持人节目学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p207 [6]:潘伟.从《鲁豫有约》看谈话类节目主持人[J].新闻采编.2006年(04)[7]:张泽群.《脱口而出—浅谈电视谈话节目》[M].1996年5月.P49 [8]:陆锡初.《主持人节目学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p208 [9]:王春玲.浅议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J].潍坊学院学报.2008(1)[10] [11]:张静.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运用[J].大众传播.2010年(02)[12]: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委员会.《主持人技艺训练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p147 [13]:陆锡初.《主持人节目学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P230 [14]:李松.《现代汉语词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P23 [15]:陆锡初.《主持人节目学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P209 [16]: 解 晶.对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看法http://.2011年2月10日 [17]:徐 苗.《解读电视》[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7年2月.P156 [18]: 潘知常.《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3月.p78 [19]:王群、曹可凡.《节目主持语言智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p26

致谢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来不及感叹,在平顶山学院的四年大学生活已接近了尾声。回想起自己刚进大学时那傻傻的样子就好想笑,也许有的同学毕业时会说大学给了自己知识与能力,而我却要说大学给了我再一次生命。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四年时间并不算很长,但对我而言,是青春蜕变的四年,在此,谨对培育我的母校、教导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们致予诚挚的谢意和敬意。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厚德、博学、求实、创新,是我们学校的校训,母校也正已实际行动向众人展示它的与众不同。学院创建于1977年,是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位于中国重要能源、“中国曲艺城”、“汝瓷文化之乡”、“魔术之乡”的平顶山市,坐落在新城区平西湖畔,依山傍水,花木繁茂,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园地,我爱我的母校!

我的论文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凝聚着亲爱的段老师的许多心血和汗水。段老师要指导十多位同学的论文,加上本来就有的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工作量特别大,她还在百忙之中抽出大量的时间来指导我们。她的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她的渊博的专业知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段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段纳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我要感谢的是我大三时的专业老师娄艳阁老师,她在实践方面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启迪,在论文中涉及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娄老师的教导对我整个的论文写作,有特别大的帮助。我还要感谢我的好友们,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个论文。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是他们给以我生命,在我满十九时还无怨无悔的把我送到大学校园,给以上大学的机会,是他们造就今天的我。对于家人,我充满无限的感激,我一定会好好的孝顺父母的。

第三篇:从公诉视角看两个证据规定和量刑建议疑难问题

从公诉视角看两个证据规定和量刑建议疑

难问题

2011年05月31日 来源:检察日报

近期公诉工作有哪些热点、难点?量刑建议工作推进和两个证据规定实施后的证据审查当属其中。近日,第二届直辖市检察一分院公诉论坛暨公诉辩论赛在重庆市召开,论坛以“两个证据规定实施后刑事证据审查与量刑规范化实务问题研讨”为主题,京、津、沪、渝四地检察机关围绕司法实务,探讨两个证据规则及量刑规范化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承办本次论坛。

一、“两个证据规定”实践操作中认识各有不同

关于引诱、欺骗获取的口供应否绝对排除的问题。对此,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陈胜才、公诉一处副处长孙琳认为,对于言词证据中的口供,引诱、欺骗获取口供的,必须达到明显违反法律的程度才属于应排除的对象。对于暴力取供,无论是轻微还是严重,均应予以排除;对于威胁取供,只要达到强制犯罪嫌疑人意志,迫使其作出不自愿供述的程度则予以排除。对于物证和书证,要明显违反法律规定,达到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程度,并解释或补正无效的,才予以排除。对于电子证据,其来源的合法性、载体形式的合法性与电子证据内容本身的合法性同等重要。

关于毒品案件中的“非法证据”如何排除的问题。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韩鲁红等认为,在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受过刑讯逼供问题上,要区分“先供后证”和“先证后供”两种不同情况,对于“先证后供”的情况,往往是已经搜集到相关证据,然后根据证据去讯问犯罪嫌疑人,如果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无法与证据吻合,那么侦查人员极有可能认为犯罪嫌疑人百般抵赖,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刑讯逼供。对这种情况,要审查口供形成的时间,是在传唤还是拘留抑或逮捕具体哪个阶段形成的;形成的过程是一次性的,还是“挤牙膏式”逐步形成,被羁押与首次口供形成之间有无时间间隔;还要比照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的取证时间与犯罪嫌疑人相关供述的先后顺序进行审查。

关于瑕疵证据如何补正的问题。天津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杨慎鹏认为,瑕疵证据作为轻微违反法定程序取得的证据,不应一概排除,而应允许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事后补救,将其转化为可以采信的证据。瑕疵证据的转化方法包括重新制作、补正、明示同意、合理解释。在“两个证据规定”实施后,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和上诉、抗诉案件时,应同时审查侦查机关的取证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证据是否存在瑕疵,并在审查报告中就以下内容进行说明:是否存在瑕疵证据、该瑕疵证据的内容对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大小、瑕疵证据转化方法的建议、是否转化成功的结果以及是否作为指控犯罪的依据。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张广超认为,证据材料的主观性表现为诉讼证据被发现、阅读、理解、认识、掌握、筛选、塑造、提供、质证的过程,体现在当事人和公安、司法机关对诉讼证据的判断。而定案证据是必须符合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它体现了人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如果一审所谓定案证据经二审发现有误,则不应纳入定案证据的范畴。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昌林认为,应当构建瑕疵证据的发现机制,发挥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同时建议在批捕环节尽量完善瑕疵证据,避免进入公诉环节后的被动局面。

二、理性面对量刑建议的实务难题

关于量刑建议如何开展的问题。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长叶青、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处副处长刘金泽介绍了上海市检察系统开展量刑建议的基本情况。叶青指出,量刑建议工作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为:量刑建议工作的共识有待进一步增强,量刑建议工作的制度不够完善,量刑建议与规范量刑尚未有效衔接,量刑建议的质量有待提升,量刑标准暂时难以统一。他认为,全面推进量刑建议工作,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进一步加强对量刑事实和证据的侦查取证工作。二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量刑建议工作。正确把握量刑建议的原则,明确界定量刑建议的适用范围,合理确定量刑建议的内容,统一规范量刑建议的提出方式,建立完善的量刑建议审批程序,加强对量刑裁判的审查监督。三是进一步加强量刑建议和规范量刑工作的衔接。构建相对独立的量刑庭审程序,对于被告人认罪的“两简案件”,法庭审理可以设置独立的量刑程序,开展量刑事实调查和辩论;对于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如果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可设置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先调查犯罪事实和量刑事实,再分别进行答辩;对犯罪事实与量刑事实紧密关联难以区分的,考虑刑事诉讼效率,可以不严格区分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裁判文书对是否采纳量刑建议以及相应的理由和依据应予以评析说明。

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陈忠林认为,采取哪种模式应该从司法机关的改革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主张绝对的定罪量刑分立的模式并不合适具体的实践。实现量刑的正当性,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案件情节、事实展示的程序设计。

关于如何保障被害人在量刑程序中的地位的问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车明珠认为,当前量刑程序改革存在如侦查主体仅注重收集和审查有罪证据,对量刑情节尤其是酌定量刑情节则不太关注,有关的量刑情节和证据难以充分展现在法庭上等突出问题。关于如何看待量刑建议的采纳率的问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潘金贵认为,量刑建议权和量刑权两种权利属性不同,量刑建议权系公诉权的有机组成,本质是请求权,因此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的提出可以更大胆一些,至于法院是否采纳是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司法实践应当着重研究量刑建议形式化的问题。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公诉人对量刑证据的搜集、审查、判断能力、对量刑建议的说理能力以及对法院判决的预判能力。另外,进一步完善量刑建议工作考评机制。不能以法院判决为准绳,对量刑建议工作进行评价的考核机制,应通过综合考虑量刑建议的开展情况、采纳情况、与法院判决的差异幅度、差异原因等多种因素,设置合理的考核标准和科学的容错率。在实践中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公安、法院、案件当事人对量刑建议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创建一套多方参与、联动配合的工作机制,为量刑建议的开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于公诉人建议适用死刑是否适宜的问题。有与会代表提出,死刑案件也应提出量刑建议的问题。也有代表认为,基于少杀慎杀的司法理念,公诉人不宜在法庭上提出死刑立即执行的量刑建议,可以通过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的方式提出具体建议。

关仕新 陈荣鹏

第四篇:4.1.1 第2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1.1 几何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2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学习目标:1.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体会其观察结果的不一样性.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或其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3.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识别并会画出从不同方向看简单几何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 学习难点:识别并会画出从不同方向看简单组合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 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19 2.尝试完成教材P120练习第1题;

3.限时15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

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一、自主学习:

1.观察你身边的一个物体,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你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吗?

2.下面这几个几何体,试着从不同角度去看看,你得到了怎样的几何图形?

【老师提示】: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为了能完整确切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必须从多方面观察物体.在几何中,我们通常选择从正面、从左面、从上面三个方向来观察物体.通过这样的观察,就能把一个立体图形用几个平面图形来描述.

3.分别正面、左面、上面再来观察上面的三个几何体,把观察的结果与同学交流.

二、合作探究:

1.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下面的几何体,把观察到的图形画出来.

(1)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2)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3)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2.先阅读P119的教材再完成P119的探究.

(1)小组合作,可用正立体积木摆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再观察.

(2)改变正立体积木的摆放位置,你摆我答,合作学习.

(3)观察身边的几何体,如文具盒、同学的水杯等物品,与同学交流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所看到的几何图形.

【老师提示】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 3.P120练习第1题.

3.苏东坡有一首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有怎样的数学道理?

三、学习小结:

四、作业:P123习题4.1第4、9、10、13题.

(准备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至少一个)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1课时 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 “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背景资料)约公元820年,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通过下面几节课的学习讨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出示课本P86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二、探索分析,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设问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师生讨论分析:

(1)设未知数:前年这个学校购买计算机x台;(2)找相等关系: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3)列方程:x+2x+4x=140.设问2:怎样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学生观察、思考:

根据分配律,可以把含 x的项合并,即 x+2x+4x=(1+2+4)x=7x 老师板演解方程过程:略.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可以在上述过程中标上箭头和框图.设问3:在以上解方程的过程中“合并”起了什么作用?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合并”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a”的形式.三、拓广探索,比较分析

学生思考回答:若设去年购买计算机x台,得方程 +x+2x=140.若设今年购买计算机x台,得方程 ++x=140.课本P87例2.问题:①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用x表示其中任意一个数,那么与x相邻的两个数怎样表示? ③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四、综合应用,巩固提高 1.课本P88练习第1,2题.2.一个黑白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其中有若干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黑、白皮块的数目之比为3:5,问黑色皮块有多少?

(学生思考、讨论出多种解法,师生共同讲评.)

3.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成-1,2,-4,8,-16,32,……,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960.求这三个

数.五、课时小结

1.你今天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2.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何共同特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

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分别是:合并和系数化为1;总量=各部分量的和.

下载从《康熙来了》和《鲁豫有约》采访璩美凤看两个节目主持风格的不同(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康熙来了》和《鲁豫有约》采访璩美凤看两个节目主持风格的不同(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