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生态观光园林打造赣榆花木公园
立足生态观光园林打造赣榆花木公园 ——赣榆县(城西)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建设规划
城西镇花卉苗木的栽植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为我镇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镇花卉栽培面积3000多亩,品种150多种,涉及前西、岗尚、望仙河、黄庄、高庄、沙河子、朱岔汪等村,已逐步成为我镇新兴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档的花卉苗木,尽快地对城西镇花卉苗木生产的提档升级,增强我镇花卉苗木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我镇花卉苗木产业能否进一步做大做强,作为苏北经济带的龙头示范的一件大事。
根据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我镇制订了赣榆县(城西)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建设规划。
一、建设目标
利用五年时间,实现城西镇绿色全覆盖,形成村在林中,人在绿下,别墅点缀,适宜生态居住,集生产、生态、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创造自然、雅致、健康的生态环境,打造海滨城市新亮点,提高县城规划设想新空间,力争使其建设成为赣榆县美丽的生态旅游休闲公园。
二、总体构思
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是一个集花木生产、新品花木引种开发推广、花木生态观光旅游、花木产业基地示范和花木信息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示范园区,是现代花木业建设的示范基地和样板。城西镇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依托花木产业的良好前景,立足赣榆县,放眼全省全市,以引进消化为主,结合自主创新,强化示范辐射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高科技花木产业,实现对传统花木 1
业的改造和提升,把园区逐步建设成具有高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高资源效益、高社会效益,集生产、培训、示范、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省内一流的花木产业示范园,走出一条科研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道路,为全市及全省提供花木产业建设示范样板。
三、规划原则
高标准、高起点、超前性的原则;
设计的生态原则—以“花木观光”为特色的生态性园林;设计的植物多样性原则—生态植物群落的营造,优化选择乡土树种,引进新品;
“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兼顾观光旅游休闲活动的需求
少投资,出效益,有利于经济运作的原则;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的原则;
园林风格多样性的统一和个性创造探索的原则。
四、规划定位
以“花木生产、花木观光旅游、花木的产业示范”为特色和基本功能。
五、规划目标
辐射和带动城西镇花木产业的规模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创造一个符合园林生态化原则的、有地方特色的、以人为本、多元的、以“花木”为特色的、有独创性的、富有现代花木基地特色及有园林化格局的现代田野风光园,使花木的产业生产和花木生态旅游观光紧密结合。
六、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的依据
根据国家及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结合我镇有栽培花卉苗木的条件和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我镇优越的资源及产业的规模效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拟在全镇范围内建设高标准花卉种植基地3万亩,实现绿色全覆盖,将传统的分散种植、分户经营,纳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运作。
我镇位于县城西郊,区位优越,青班、青抗、厉大三线穿境而过,并且与204、327国道连接。距沿海高速赣榆出口5公里,南临连云港港口和白塔埠机场,海、陆、空交通运输三位一体,为发展花卉苗木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发展花卉苗木,既是国家政策及发展战略的需要,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效益。
另外,江苏省最近在常州召开了全省花卉工作会议,提出我省今后一段时期花卉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与工作思路,全省计划在今后一段时期,花卉面积翻一番,达到50万亩,产值30亿元,全省规划建设五大花卉生产区,其中之一在苏北建设观赏乔木花卉区。因此,我们着眼于我镇的土壤、气候与中、西部地区相似的特点,立足资源、区位优势,面向西部和北京奥运,发展观赏性乔、灌木苗木基地,实行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进行良种的选育及繁殖、推广,建立优质、高效的种苗生产中心,建立花木大市场,组建花木生产、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
2、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朝阳产业”的花卉业,已逐渐成为农村的一项新兴产业,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始终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仅2002年,全世界的花卉消费即达2000亿美元,而我国花卉的产值仅为10亿美元左右。作为世界的农业大国,从世界花卉市场每年几千亿美元的需求,到我国的年1亿多美元的花卉出口额,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可见我国花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花卉的生产和销售中心是荷兰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但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高,在花卉生产过程中,要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我国的花卉生产,尤其是苏北地区,这恰恰凸现
出我们的优势,可以肯定,今后的花卉市场,必将在花卉生产基地,而花卉生产基地必将向高质量、低成本、低价格区域转移,而这些正是我们所具备的条件。我镇自然环境优美,群众素有栽花的习惯,因此房前屋后花木成片,春季生机盎然,盛夏繁花似锦,秋季果实累累,严冬青翠欲滴,勤劳的人们不仅用它点缀了美好的环境,同时也因之换来丰厚的收入,由此发展开来,特别是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下,花卉业发展势头越来越旺,逐渐成为一项拉动一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全镇共栽植花卉苗木3000余亩,从业人员2千人。但是,这种农户自发的以户为单位的发展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我镇花卉业的发展,其市场冲击的承受力及前瞻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立高标准花卉苗木基地,实现实验、示范、推广及龙头带动作用,提升整体花卉业的品味,增强抗风险能力,利用规模效应,发展壮大我镇的花卉业,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3、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成,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目前,县城东扩(移)是我县县城发展趋势,南去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去为海洋经济开发区,限制了县城规模的进一步扩展。我镇位于县城的西郊,具有优先接受县域辐射的先天条件,因此进一步作大作强城西镇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把城西镇融入县城,扩大县城版图,为县城的建设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打造海滨城市的新名片、新亮点,做成全国最大的县级生态公园,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六、总体规划及布局
城西镇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既不同于一般的花木基地的规划,又不同于一般观光旅游公园的设计,它属于多功能性的,风格独特的示范园。既考虑它是一个花木产业的示范基地,又是花木规模化生产的基地,同时又考虑它的观光旅游功能。根据功能的要求,把园内统一规划成三大部分,即综合管理区,生态观光旅游区,花
木栽植、培育、引种区,实际是三者有机结合、密不可分的三大区域,是以花木的种植开发,带动旅游观光的功能。三区均有花木栽植开发示范的功能,同时又有观光旅游的功能,达到“种花木种出观光旅游,种花木种出景观房产”的效果。
1、综合管理区
该区域满足园区的综合管理、花木信息管理的功能要求。设有管理办公区、技术研究区、组培区等,休闲休息景观建筑及相应的附属服务设施,作为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区的中心,建筑、广场、滨水布臵,形成标志性建筑景观。建筑的构建,以人为本;建筑设计风格体现地方特色,以江南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白墙黛瓦,朴素典雅,点缀于绿色的生态环境之中。
2、生态观光旅游区
经过地形整治,因地制宜,再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该区域主要沿河沿路布臵,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在能取得最大景观效果的水边布臵各种景观、景点,其中包括游憩区、森林木屋区、湿生植物观赏区、垂钓区、观赏花卉区。
3、花木栽植、培育、引种区
该区域面积最大,是园区的主要功能部分,规划通畅的道路结构,保证花木运输的进出,其功能主要分为:道路绿化树种种植区、竹品种观赏区、乡土树种种植区、引种树种种植区、桂花品种园、湿生植物种植区、新品乔木种植区、乔木亚乔木种植区、棕榈科植物种植区、整型植物种植区、藤本植物种植区、灌木地被种植区等。使花木规模生产,花木产业示范和花木风光三位一体,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二篇:立足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中国最美湿地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中国最美湿地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工作报告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鄱阳湖东岸,江西省鄱阳县境内,规划面积3628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35116.1公顷,占总面积的96.8%。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公园于2008年规划建设,当年批准为国家级试点,2011年9月正式通过验收,成为全国首批获得授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园已成为鄱阳湖生态建设和鄱阳湖旅游发展的重要平台,先后荣获“江西省先进湿地公园”、“江西先进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目前正在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现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立足“生态保护”核心,认真履行湿地公园的保护职责,努力打造鄱阳湖湿地保护样板地。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湿地生态资源是湿地公园建设的首要职责。
1、大力建设湿地功能区。在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建成了融湿地保护、科普、科研、游学于一体的鄱阳湖湿地科学园,通过修建湿地宣教馆、湿地植物园、鸟类救护站等,开展湿地保护科普宣传。在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保育区,启动了公园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工程,通过划界立标,加强日常(特别是候鸟迁飞季节)巡护,设立水禽避难所和野外补食点,营造良好的水禽栖息环境,维系湿地生态平衡。在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通过退田还湖和对湿地植被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发挥湿地水质净化作用,减少河流对湖泊水质污染。在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通过对面源污染行为控制、污染源治理、湖面养殖方式调整、周边农村污水垃圾的综合治理,实现对珠湖水质的保护。
2、严格防治水资源污染。一是环湖建设生态渔村。在公园环湖村庄,启动了“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四大工程为主的生态渔村建设工程。对乡村污水处理采取了“生活污水厌氧池+人工湿地降解+农田灌溉”的三级生态降解模式。二是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投资1.2亿元建成了日处理4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5000万元,正在实施公园核心区域污水管网工程,并与城市污水管网并网。对公园较分散旅游项目,采取“分体式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降解”双保险模式进行分散处理。
3、强化湿地生态管理。组建了公园管委会,突出了三大职能:一是管理职能。设立了湿地保护科,主要负责鄱阳湖生态湿地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建设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与生态治理工程,监测鄱阳湖湿地生物、水质等动态变化,协调湿地保护日常性工作。二是执法职能。根据《江西省湿地保护管理条例》,率先推出“部门委托执法、专业队伍综合执法”模式,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并与公园派出所合署依法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行为。三是救护职能。在鄱阳湖湿地科学园成立了珍稀动植物研究与保护中心,并与专业研究所、高校等机构合作,建立鄱阳湖珍禽研究和救护基地,对天鹅、白鹤、东方白鹳、江豚等鄱阳湖国家珍稀保护动物进行抢救性保护。
第二,立足“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两大基本点,牢固树立“保护—利用—提高”的建设理念,努力推进公园多元化发展。近年来,保护与利用并进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湿地公园建设的基本主题。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秉承了“保护—利用—提高”
相结合的理念,公园共分为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其中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占总面积的6/7。在保护的同时,依托鄱阳湖良好的品牌和生态资源,全面开启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开发,通过旅游产业找到了公园建设保护与利用平衡点。
在旅游发展理念上,以湿地公园为平台,着力推动鄱阳湖的生态价值转变为旅游价值,生态高地转化为旅游品牌高地,实现 “从世界生态名湖到世界旅游名湖”的价值升级。
在形象品牌定位上,由于湿地是孕育地球生物的母亲,是保护地球生态的卫士,全新塑造了“地球上最美的母亲——鄱阳湖”的品牌形象,呼吁全人类都来呵护“地球母亲〃鄱阳湖”。
在建设思路目标上,创造性地提出“湖(鄱阳湖)城(鄱阳城)一体”的理念,利用“湿地科普与展示+城市旅游综合体+半岛度假综合体+低碳生活示范园”开发模式,逐步把公园打造成为“鄱阳湖之心、江西迎客厅”。
第三,立足“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全民参与”三大要素,逐步健全公园建设保障体系,努力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较为合理的建设保障机制是支撑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政策支持上,一是实行高位推进,以公园建设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列入鄱阳县四大工程之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力推进。二是实行项目整合。将污水处理、新农村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公路码头等项目向公园倾斜。三是实行三位一体。成立了管委会、运营公司,与原有的保护管理站一起形成“行政执法、市场运作、生态科研”三位一体运营机构。
在资金保障上,实行“政策支持为主,直接投资为辅”,“自
我积累,内部循环”的基本运行方法。由财政资金、上级资金、银行融资、政策返还构成公园资金保障体系。鄱阳县政府每年安排湿地生态建设预算资金600万元,公园收入县级所得部分全部返还。同时,以运营公司为平台,通过盘活公园综合管理区周边土地资源进行融资,累计银行融资达2亿元,为前期公园基础设施和基础功能区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
在全民参与上,一方面,积极实施“与公园一起改变”行动计划,鼓励渔民洗脚上岸,采取转捕为养、渔俗表演、创办渔家乐等方式实现渔民转产转业。严格执行禁渔期制度,并对困难渔民实行补助。另一方面,依托公园宣教功能,建立鄱阳湖生态游学基地,通过举办中华龙舟大赛、湿地帐篷观鸟季等活动,唤起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在宣传口号上,注重保护形象宣传,形成了以“一湖清水,为世界守护”和“地球上最美的母亲”相互映衬、相互承接的形象宣传口号。在生态公益活动上,注重公众的引导,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守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城市行动,创立了鄱阳湖自然之子俱乐部,提升公众对湿地生态关注度。
第三篇:论生态优先原则打造节约型园林
论生态优先原则打造节约型园林
园林, 节约型, 生态, 原则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园林绿化建设攀比斗富之风愈演愈烈,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各种奇花异草飘洋过海,大树移栽、反季节栽种和逆境栽植及追求视觉形象的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园等屡见不鲜。不科学的园林绿地建设,不仅造成宝贵的水土、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造成当地景观
特色的严重丧失。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十分必要的。
节约型园林绿化不是减少园林绿化投入,也不是简单的降低绿化档次和水平,而是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从资源集约利用、技术进步、规划设计和改善管理入手,最大限度地
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倡导生态节约型绿化体系
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以乔木为主,科学配置植物群落,提高城市人工群落的生物多
样性,营造节约型园林。
(1)以乔木为主,科学搭配植物群落。遵照城市绿化以乔木为主的原则,按乔、灌、藤、草多层结构和科学搭配的方法开展城市绿地建设,不仅提高了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2)控制修剪植物应用,减少绿地养护费用。在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要进一步转变机制,通过引入作业社会化和市场竞争,采取招标投标、工程质量监督、信用体系
监督等方式保障工程和养护质量,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2科学制定园林绿化设计,构建节约型绿化体系
(1)在绿化设计中,树立节约型绿化设计理念,大力倡导“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设计思想。倡导绿地建设向自然生态转型,坚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物种多样性”原则。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
景观
第四篇:科学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紧密跟进成都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紧密跟进成都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本文紧扣党的十八大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和公园建设规划具体实施导则,依据成都市自然资源的优势、特点和成都市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主打工程,提出了科学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路径和措施,为成都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后勤。
关键词:科学打造 公园绿地 生态文明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成都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建设“宜人成都”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落脚点,通过规划和立法有效保护全市的山、水、田、林等生态本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打造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的生态宜居城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作为打造成都生态文明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打造必将成为未来关注的话题。
一、充分利用成都自然资源优势和特点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
地处川西平原腹地的成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世界上海拔落差最大、离珍稀动物最近、拥有原始无人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最多的中心城市。具体来说,成都有着648万亩森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8%,全市3000米以上的山峰126座,孕育发源的河流有13条,全市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广大的农村,有大小林盘14万多个,林盘总面积6万多公顷……“这些自然生态资源,成都在世界上来说都是‘独享’的,也为成都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1.1保护和恢复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城市生物的多样性。成都生物资源丰富,拥有高等植物资源2700种、被子植物2600种、裸子植物几乎占全国的三分
之二。在绿地景观提升过程中,要充分根据成都市气候与土壤条件,采用主打乡土树种与适量引进外地树种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打造成都特色的园林。打造过程中,尽量采用桂花、银杏、天竺桂、黄葛树、黑壳楠、垂丝海棠、小叶贞楠、香椿、桃、李、梨、梅、枇杷、柑橘、柚子、核桃、枣子、板栗以及小叶女贞、金叶女贞、栀子、杜鹃、红继木、万年青、南天竹、冬青、海桐灌木等乡土树种;同时适当引进其他树种,丰富植被种类:如广东三叶木、皇菊等。通过正确的植物配置,有意识地突出植被的季节性特征,丰富绿地色彩和植物景观演替,兼顾利用植物的观赏价值、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
1.2链接城市绿脉和扩大绿地面积
从截止到2010年统计结果来看,成都市主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11%和39.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21㎡。正因如此,市内各大公园的游客人满为患,特别是城区东部和北部绿地面积更显不足。为配合城市土地使用结构调整,扩大城区南部、西部,尤其是北部和东部城区修建和改造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变得尤为关键:以府南河环城河沿岸为建设核心,东延伸至西郊生态屏障区、北延伸至熊猫基地、南延生至双流农田生态片区,构建府南河为环城绿化核心,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卫星城市为多圈层,东西、南北延线为骨架的城市绿脉,城区公园则在各绿脉之间充分起到链接和扩大绿地面积的作用。[4]
二、围绕成都市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主打工程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 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规划建设环城生态湖泊水系,计划用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85公里长、133平方公里规模,绿意盎然、水韵悠长,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的大都市生态湖泊绿地系统,突出水源保护,构建开放、人文的亲水景观和滨水空间,为成都增添一条“绿色翡翠项链”。为此,成都市制定了《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为形成稳定的环城生态屏障立法保护;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环城生态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湖泊水系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从制度上为建设“宜人成都”保驾护航。
2.1 充分利用水为核心建设环城生态“绿廊”
成都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了“六湖八湿地”的环城生态区建设规划,于今年五月开放的“锦城湖”、“白鹭湾湿地”已生动地向中心城区市民展现出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特点,充分利用水为核心建设环城生态“绿廊”来调节生态、净化环境也是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风向标。对于滨河的中心城区公园在绿化升级中应尽量选取表现河流两岸绿化的树种、树相,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景观构建与配合,坚持取消围墙、封闭、售票式的沿岸休闲公园,提高
休闲绿地的开放性、创造易接触、易体验的河流空间。从城市生态系统的再生观出发,通过绿地网络化建设把中心城区公园按生态水域建设方向连接起来,从猛追湾公园绿地及府南河周边开始,到市中心天府广场、人民公园、大慈寺、新华公园、文化宫、文殊院、市体育中心、永陵公园、文化公园、望江公园、杜甫草堂、武侯祠等之间设置小型公园、休闲绿地,打造市区生态平衡,并在合江亭、望江公园至双流华阳段考虑建设成都生态公园。
2.2从生态绿地系统方向延伸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建设
生态绿地系统主要包括水源绿地和环保绿地的建设。针对市区内水源绿地建设,成都市政府已经划出了岷江成都段、沱江段为主干的水源绿地保护区,加强对其环境管理。作为中心城区公园水源绿地打造,各大公园需要对园内湖池水质转变进行研究,从测算总量、确定更换时限、落实抽注位置入手,达到换水彻底。同时将抽出的水用于绿化和冲洗,最大限度的达到节约和循环利用。市区环保绿地规划方面,全面疏通市区内绿化配置,设立城区通风、制氧的“绿色走廊”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心城区公园在环保绿地的建设中,主要表现为保证高质量绿化方案实施和最佳景观保持时限。绿地景观改造过程中,运用生态工艺与高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开发自然、清洁、可循环能源,增强生态环境的高效性和和谐性:增加生态材料对“水泥化”的替代、使用有机垃圾制成的有机肥料、采用“生态步道”沟通绿地立体景,同时选取优良树源,采用耐践踏草坪品种,充分发挥生态环保和抗干扰能力的作用。
三、对科学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行性设计路径
中心城区公园作为市区居民休憩的重要场所,其景观提升打造受到广大市民的充分关注。目前,除继续对成都植物园、人民公园、凤凰山、百花潭公园、塔子山等公园的改造外,在未来5-10年内应重点开辟10-20个城市小游园,小游园以植物选景为主,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绿地系统,全面提高城市生态功能。
3.1 用生态园林的理念打造中心城区公园
坚持严格的规划建绿,高起点、高标准加强规划设计。在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用生态、通透、敞亮、大气的设计理念,利用“借景”、“衬景”、“造景”等园林艺术,形成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风貌。在进行景观提升打造中注意色彩对比,相互衬托,在布置中形成高低错落,增大视觉面,形成观赏的自然。在不同环境下,考虑冷暖色系的配置,使氛围烘托达到最佳,同时对摆设的形式和图形不断变化,营造出花团似锦,姹紫嫣红的氛围。坚持用生态园林的理念打造出富有特色与活力的中心城区公园,为市民提供美观、生态的生活和良好的游园环境。
3.2 加强绿地常态化管理,精心打造有自身特色的小景
加强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常态化管理,努力营造绿化、量化和美化的环境氛围。这主要包括对园内缺株断行植物的补植补栽跟进工作,绿篱、草坪修剪频率和平整度,植物浇水、冲洗力度,保证园内植物无病虫害等日常维护。加强园林绿化技术工种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园林绿化专业队伍技术素质,保证整洁,干净、靓丽的景观效果。中心城区公园要根据自身特点,保证传统园林文化的同时大力挖掘打造自身特色:如熊猫基地大门重建、百花潭公园沿河岸景观改造、植物园科研苗圃规范化改造、望江楼公园“飞云瀑布”的景观改造、文化公园“蜀风雅韵”修葺等工程,注重打造川派盆景园,形成了川派大师作品历史资料、专著的博览区,展现了成都园林艺术和文化底蕴。
3.3 新建小游园以植物造景设计
重点开辟中心城区城市小游园,增加绿地覆盖面积。植物造景设计上,仍以乔灌配置为主,增加高大乔木种植数量,主要使用香樟、三叶木、黄葛树、朴树、栾树、黄连木、无患子等品种,改变过去单一树列式栽植方式。同时适当采用各种彩叶植物,打造四季景色变化,重点在香化、彩化上下功夫。地被尽量选用乡土野生花卉和耐践踏草坪品种,配合“一街一景”的道路特色改造,逐步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四、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的迫切愿望和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绿色和生态日益成为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作为中心城区公园,应紧密跟进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科学打造绿地景观升级,努力为全市生态绿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成都市公园规划建设导则.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2013.06.16
[2] 郭薇.成都: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成都日报.2013.01.05
[3] 马世骏.王如松,等.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9
[4] 出自成都市林业园林发展“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