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述职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于1996年4月任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主任,1998年换届连任,2000年机构改革原计经委分设后,任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至今。7年来,在这个宏观经济的重要岗位上,我身感责任重大,主要是工作范围广、任务重、要求高,事关全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为此,我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尽责尽力,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遵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现将****年以来本届任期内的工作和思想情况作述职报告,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帮助。
一、关于履行职责的情况
(一)抓好发展第一要务。
****年以来,我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在总体安排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好省委、省政府参谋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精心编制“十五”规划。“十五”规划是江苏发展全局的大事。从1999年开始,由我负责组织专门班子进行“十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首先开展43个专题的系统调研,为规划提供了详实资料和决策建议。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历时二年多,我们提出了《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于2001年初经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同时配套编制了十个专题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对重大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关于发展目标,提出了“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把富民放到强省之前,这是首次提出的要求。关于发展战略,在原定四大战略(科教兴盛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新增加城市化战略,形成了“十五”发展五大战略。关于“十五”总体思路,提出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主动力,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的发展总要求。所有这些构成了“十五”规划的核心思想,体现了“十五”发展的时代精神。我拾十五”规划的创新,得到了国家计委的重视和肯定。
(2)制定年度计划提高发展稳定性。制定年度计划是计委的主要职能,每年9月起,我就开始部署下一年度发展计划的制定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经济发展形势,综合平衡年度计划预期目标,重点研究新的决策措施,为省委、省政府提供计划安排意见,向每年的省人代会作出报告。
为实施计划预期目标,我们加强了经济监测工作,每月每季搞好经济分析,每半年提出系统的经济预测和对策措施,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近几年,我委的建议报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以省委文件转发全剩1998年以来,国民经济面临亚洲金融危机和通货紧缩等挑战,通过强化经济监测,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全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年经济增长率在10%-11%左右,均达到年度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增长水平2-3个百分点,保持了经济总量全国第二的地位,实现了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
(3)抓住机遇调整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迅速,经过系统分析,我认为主要是抓住了两次机遇,即八十年代发展乡镇企业的机遇和九十年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1998年后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针对买方市场和通货紧缩的出现,我提出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三次机遇,这一建议得到省领导的肯定,并在全省形成了共识,这几年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央在“十五”发展建议中提出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工作的主线,对此江苏是最早提出的省份。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作为计委抓结构调整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关键是产业化,我从江苏的实际出发,发展自身特色,提出五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主要是软件、移动通信、光电子、纳米材料和中药现代化。我们组织五个产业化专项,从项目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先后有50多个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专项。随着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我提出建设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即沿沪宁高速公路的IT产业带、沿长江南线的新材料产业带、沿长江两边的新医药产业带,正在完成规划,总产值达到全省工业的24%,并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提升江苏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这几年我全力推进江苏信息化建设,由我牵头组织“企业上网工程”和“家庭上网工程”,现已推进25万户企业上网和230万户家庭上网。经过艰苦努力,我将江苏软件园列入国家软件产业化十大基地,帮助南大苏富特软件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获得了国家的重点支持。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根据国家计委要求,要提高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和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此我委把着力点放在发展新兴服务业上。近年来,我一手抓现代物流业,制定了全省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了重点物流建设工程;一手抓社区服务,开拓新的就业领域,近几年全省新增就业岗位70%以上由服务业提供。为应对WTO,最近我们及时出台了江苏省服务业对外开放规划,以利发挥服务业开放的先发效应。
(4)大力扩大投资需求。1998年以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决策。省计委作为省级宏观调控部门在扩大投资需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几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投资总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二,今年总量达到3700亿元以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50%左右。
为扩大投资,我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第一,争取国债项目,由于江苏项目前期准备比较充分,1998年至今我省共争取国债项目306个,总投资9374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5559亿元,这批项目事关江苏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工业、高新技术、城市和社会事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第二,组织重大建设项目,1998年以来我们全力推进高速公路、铁路、长江大桥、机尝港口、核电、城乡电网、通信网络、天然气、重大工业基建和社会事业等数百个大型项目的建设。在此同时,编制“十五”重大建设计划,有110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列入滚动计划,总投资7000亿元。通过向银行推介,签订金融合作协议,第一批落实资金1600亿元,这批大项目的建设将对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积极推进苏北地区发展。根据江苏区域发展的现状,我委在制定“十五”规划中,提出了“三大区域分类指导”的决策意见,主要是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迅速崛起,培育苏北后发优势。为此,去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苏北、苏中、苏南区域发展座谈会,提出分类指导三个区域的决策。为加快苏北发展,省里成立了苏北发展办公室,由计委扎口负责,这是实施“十五”规划的重要举措。苏北办通过调查,提出了加快苏北发展“四个转移”的工作建议,即财政转移支付、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和科技成果转移,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去年我先后两次带领计委处室负责人到苏北现场办公,帮助苏北五市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将重大建设项目和资金尽可能地向苏北倾斜。今年初我又带领南京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到苏北洽谈科技项目,促进成果转化,有270多个项目得到了落实,较好地满足了苏北发展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在我的倡导下,省计委扶贫点丰县建立了“中华果都网”,通过电子商务远销海外,成效显著,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二)切实推进依法行政。
我委一直重视依法行政,为规范行政行为,委党组制定了《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依法行政规定》,使依法行政
有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
(1)加强法制宣传。我委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省计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普法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经过多年的学习宣传,计委系统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逐步提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形成了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
(2)认真立法执法。近几年,我委积极参与立法工作,认真起草了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包括《江苏省企业技术进步条例》、《江苏省机电设备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等,目前正在起草的《江苏省重大项目稽察办法》拟在今年出台。为严格执行招标法规,我委制定了《江苏省依法必招项目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问题举报办法》,实施以来调查处理了多起涉嫌违法的案件,依法对经核实的违法招标单位或个人进行了处罚。同时,我委先后稽察了一批重大项目,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提出整改意见,并对建设环境稽察中发现的乱收费现象进行了处理。
(3)积极清理不符合WTO规则的规范性文件。我委精心组织计委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纳入清理范围的规范性文件共172件,经过清理,决定废止60件,占35%,修改1件,占06%,保留8件,占460%,移交其他部门处理54件,占313%,暂时保留49件,占285%,已将清理情况在《江苏经济报》及我委网站等媒体上予以公告。
(三)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和办理代表建议。
(1)实施目标管理。每年全省人代会上,我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民代表报告上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同时对新一年度提出计划安排的意见,经省人代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对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我们都是认真贯彻执行,为确保计划预期目标的实施,从1996年起,我在全省计委系统组织开展目标管理,把人代会通过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全省计委系统,对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进行跟踪考核,以促进目标的完成,从实践来看,目标管理的效果是好的。
(2)全力办好代表建议。多年来,我委一直是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大户。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至五次会议由我委承办的代表建议总数达178件,其中主办109件,经过努力,所有建议都按时办结,办理质量不断提高,从代表们的反馈意见看,满意率达到99%。省人大领导及省人大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对我委的建议办理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在2002年召开的专题会议上,我委作为先进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其主要特点是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套规范程序;强化开门办理,注重实际成效。如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对如何加快苏北发展给予高度关注,我委收到的相关建议达8件。为做好这些重点建议的办理,我们邀请20多位代表来宁,专门召开建议办理座谈会,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与代表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会后我带领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代表们对我委办理建议的认真作风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三,抓行政职能转变力度不够。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我们计划系统思想不够解放,职能转变不快,与广东、浙江先进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一些同志还满足于批项目、发文件,没有把足够的精力放在宏观经济的发展研究和经济监测上。特别是投融资体制改革,我们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存在着等待国家出台政策文件的思想,没有主动进行改革。面对投资的快速增长,最近我委形成了一个改革意见,在地方责权内改革投融资体制,以推动形成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
第四,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进展速度不够。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许多人均经济指标,苏南最好的县与苏北最差的县相差十倍以上,有些苏北的市还低于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为此,我们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了三个地区分类指导的决策,但在实际工作中办法不多,力度不大,特别是苏北如何发挥后发优势,苏中如何融入苏南板块等问题尚未拿出系统的有效措施。区域协调发展进展不快,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对此我们将作深入调研,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努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第五,机关内部建设尚有薄弱环节。这几年,省计委机关内部建设虽做了一定工作,但尚有许多薄弱环节,主要是对机关干部队伍管理不够严格,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一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落实到位不力,以致违纪问题仍有发生;对直属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抓得不紧;整个机关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存在上述问题,我作为一把手要负主要责任,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解放不够,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习惯于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二是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在机关忙于事务,参加会议多,活动多,没有用足够的精力对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影响了决策和工作的深度。三是党性修养不够,对干部教育和管理失之于宽,特别是对身边的人员监督管理不严,违纪现象仍有发生。所有这些都必须认真对待,切实改进。
为此,我提出新的努力方向:(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2)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快计委系统的职能转变;(3)深入实际,强化系统研究,在宏观上更好地把握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4)加大力度,推进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在落实上多花功夫;(5)严格管理,进一步搞好机关和干部队伍的建设。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我和省计委工作的大力指导和支持,我由衷表示真诚感谢!我将进一步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诚恳听取评议意见,增强履行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将与时俱进,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光荣任务!
第二篇: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述职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于1996年4月任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主任,1998年换届连任,2000年机构改革原计经委分设后,任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至今,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述职报告。7年来,在这个宏观经济的重要岗位上,我身感责任重大,主要是工作范围广、任务重、要求高,事关全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为此,我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尽责尽力,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遵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现将****年以来本届任期内的工作和思想情况作述职报告,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帮助。
一、关于履行职责的情况
(一)抓好发展第一要务。
****年以来,我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在总体安排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好省委、省政府参谋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精心编制“十五”规划。“十五”规划是江苏发展全局的大事。从1999年开始,由我负责组织专门班子进行“十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首先开展43个专题的系统调研,为规划提供了详实资料和决策建议。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历时二年多,我们提出了《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于2001年初经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同时配套编制了十个专题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对重大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关于发展目标,提出了“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把富民放到强省之前,这是首次提出的要求。关于发展战略,在原定四大战略(科教兴盛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新增加城市化战略,形成了“十五”发展五大战略。关于“十五”总体思路,提出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主动力,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的发展总要求。所有这些构成了“十五”规划的核心思想,体现了“十五”发展的时代精神。我拾十五”规划的创新,得到了国家计委的重视和肯定。
(2)制定计划提高发展稳定性。制定计划是计委的主要职能,每年9月起,我就开始部署下一发展计划的制定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经济发展形势,综合平衡计划预期目标,重点研究新的决策措施,为省委、省政府提供计划安排意见,向每年的省人代会作出报告。
为实施计划预期目标,我们加强了经济监测工作,每月每季搞好经济分析,每半年提出系统的经济预测和对策措施,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近几年,我委的建议报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以省委文件转发全剩1998年以来,国民经济面临亚洲金融危机和通货紧缩等挑战,通过强化经济监测,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全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年经济增长率在10%-11%左右,均达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增长水平2-3个百分点,保持了经济总量全国第二的地位,实现了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
(3)抓住机遇调整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迅速,经过系统分析,我认为主要是抓住了两次机遇,即八十年代发展乡镇企业的机遇和九十年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1998年后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针对买方市场和通货紧缩的出现,我提出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三次机遇,这一建议得到省领导的肯定,并在全省形成了共识,这几年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央在“十五”发展建议中提出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工作的主线,对此江苏是最早提出的省份。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作为计委抓结构调整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关键是产业化,我从江苏的实际出发,发展自身特色,提出五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主要是软件、移动通信、光电子、纳米材料和中药现代化。我们组织五个产业化专项,从项目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先后有50多个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专项。随着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我提出建设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即沿沪宁高速公路的IT产业带、沿长江南线的新材料产业带、沿长江两边的新医药产业带,正在完成规划,总产值达到全省工业的24%,并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提升江苏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这几年我全力推进江苏信息化建设,由我牵头组织“企业上网工程”和“家庭上网工程”,现已推进25万户企业上网和230万户家庭上网。经过艰苦努力,我将江苏软件园列入国家软件产业化十大基地,帮助南大苏富特软件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获得了国家的重点支持。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根据国家计委要求,要提高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和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此我委把着力点放在发展新兴服务业上。近年来,我一手抓现代物流业,制定了全省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了重点物流建设工程;一手抓社区服务,开拓新的就业领域,近几年全省新增就业岗位70%以上由服务业提供。为应对WTO,最近我们及时出台了江苏省服务业对外开放规划,以利发挥服务业开放的先发效应。
(4)大力扩大投资需求。1998年以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决策。省计委作为省级宏观调控部门在扩大投资需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几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投资总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二,今年总量达到3700亿元以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50%左右。
为扩大投资,我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第一,争取国债项目,由于江苏项目前期准备比较充分,1998年至今我省共争取国债项目306个,总投资9374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5559亿元,这批项目事关江苏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工业、高新技术、城市和社会事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第二,组织重大建设项目,1998年以来我们全力推进高速公路、铁路、长江大桥、机尝港口、核电、城乡电网、通信网络、天然气、重大工业基建和社会事业等数百个大型项目的建设。在此同时,编制“十五”重大建设计划,有110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列入滚动计划,总投资7000亿元。通过向银行推介,签订金融合作协议,第一批落实资金1600亿元,这批大项目的建设将对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积极推进苏北地区发展。根据江苏区域发展的现状,我委在制定“十五”规划中,提出了“三大区域分类指导”的决策意见,主要是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迅速崛起,培育苏北后发优势。为此,去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苏北、苏中、苏南区域发展座谈会,提出分类指导三个区域的决策。为加快苏北发展,省里成立了苏北发展办公室,由计委扎口负责,这是实施“十五”规划的重要举措。苏北办通过调查,提出了加快苏北发展“四个转移”的工作建议,即财政转移支付、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和科技成果转移,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去年我先后两次带领计委处室负责人到苏北现场办公,帮助苏北五市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将重大建设项目和资金尽可能地向苏北倾斜。今年初我又带领南京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到苏北洽谈科技项目,促进成果转化,有270多个项目得到了落实,较好地满足了苏北发展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在我的倡导下,省计委扶贫点丰县建立了“中华果都网”,通过电子商务远销海外,成效显著,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二)切实推进依法行政。
我委一直重视依法行政,为规范行政行为,委党组制定了《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依法行政规定》,使依法行政
有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
(1)加强法制宣传。我委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省计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普法五年规划和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经过多年的学习宣传,计委系统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逐步提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形成了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
(2)认真立法执法。近几年,我委积极参与立法工作,认真起草了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包括《江苏省企业技术进步条例》、《江苏省机电设备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等,目前正在起草的《江苏省重大项目稽察办法》拟在今年出台。为严格执行招标法规,我委制定了《江苏省依法必招项目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问题举报办法》,实施以来调查处理了多起涉嫌违法的案件,依法对经核实的违法招标单位或个人进行了处罚。同时,我委先后稽察了一批重大项目,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提出整改意见,并对建设环境稽察中发现的乱收费现象进行了处理,述职报告《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述职报告》。
(3)积极清理不符合WTO规则的规范性文件。我委精心组织计委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纳入清理范围的规范性文件共172件,经过清理,决定废止60件,占35%,修改1件,占06%,保留8件,占460%,移交其他部门处理54件,占313%,暂时保留49件,占285%,已将清理情况在《江苏经济报》及我委网站等媒体上予以公告。
(三)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和办理代表建议。
(1)实施目标管理。每年全省人代会上,我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民代表报告上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同时对新一提出计划安排的意见,经省人代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对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我们都是认真贯彻执行,为确保计划预期目标的实施,从1996年起,我在全省计委系统组织开展目标管理,把人代会通过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全省计委系统,对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进行跟踪考核,以促进目标的完成,从实践来看,目标管理的效果是好的。
(2)全力办好代表建议。多年来,我委一直是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大户。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至五次会议由我委承办的代表建议总数达178件,其中主办109件,经过努力,所有建议都按时办结,办理质量不断提高,从代表们的反馈意见看,满意率达到99%。省人大领导及省人大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对我委的建议办理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在2002年召开的专题会议上,我委作为先进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其主要特点是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套规范程序;强化开门办理,注重实际成效。如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对如何加快苏北发展给予高度关注,我委收到的相关建议达8件。为做好这些重点建议的办理,我们邀请20多位代表来宁,专门召开建议办理座谈会,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与代表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会后我带领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代表们对我委办理建议的认真作风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1)开展“双创双争”活动。为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我委以“三优三满意”为主要内容开展“双创双争”活动(创文明处室、创优秀党支部、争当优秀公务员、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这是成功促进机关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活动由主要领导挂帅,把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分解到各个处室,每年年终进行考核、评定和表彰。几年来,“双创双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充分调动了各处室和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对全委作风建设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2)坚持改革创新。在机关改革中,近年来我们重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至今我委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二次清理,第一批清理减少审批事项15项,第二批清理(已报省行政审批政策办)拟取消审批事项22项,占第二批清理数的468%。对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也采取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等措施,全心全意为经济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我委对干部人事制度也进行改革。自机构改革以来,对所有处级干部全部实行竞争上岗,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增强干部任用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现在全委处级干部中大学以上学历占816%,研究生学历占367%,平均年龄431岁,使干部队伍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3)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委党组对贯彻党风廉政责任制坚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检查督促到位,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根据计委的工作特点,我委十分注重从源头反腐败,制定了《江苏省计委党组关于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实施办法》,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建立项目审批会办制度,二是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三是实行主要处室干部定期轮岗制度,四是狠杀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请客送礼,五是建立干部管理和监督制度。每年年初,我委纪检组都要深入13
个市计委,对委机关干部廉政情况进行座谈调查,发放调查表,广泛听取意见,基层对我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的评价一年好于一年,满意率从2000年的956%上升到2002年的987%。对违法乱纪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广大干部从中吸取教训,接受教育。最近省纪委对我委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进行全面检查,从检查结果看,群众对党组的测评,好的和比较好的占9127%,省纪委对我委的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综合评价较好。
(五)搞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搞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至关重要,这是提高机关战斗力的根本所在。多年来,我委领导班子频繁变动,但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主要是坚持做到三条:第一,坚持自觉学习。委党组学习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我带头学习从不间断。主要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同时学习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指示和文件,学习经济和科技等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大家提高了觉悟,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第二,坚持加强团结。我十分重视班子的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领导成员的作用,大家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形成一个具有合力的工作整体。第三,坚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干部做到的,先从领导做起,起好表率作用,以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带动机关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多年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本人在工作实践中也有了新的提高,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与时代发展的形势相比,与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相比尚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的问题是:
第一,对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系统研究不够深入。在制定“十五”规划时,我们虽然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但仍不够深入,特别是仅注重于专项研究,忽视了系统研究,以致对一些宏观指标的发展趋势把握不清,预测不准。如对电力供求的预测,“十五”规划时,延续了“九五”后期用电量的状况进行测算,每年增长6%。但2000年后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2002年的三年中全省用电量增长加快,平均都在10%以上,主要是经济发展快,生活用电量增长大,对此没有足够的估计。在今年夏天用电高峰时苏南已出现限闸拉电现象,而苏北的电由于过江通道未解决,无法平衡苏南用电缺口,这是由于我们对电力供求预测和地区平衡缺乏系统研究而造成的。现在“十五”后期尚缺300万瓦的电力,我们正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这个事例说明,我们对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问题系统研究不够,对此应该深刻反思,认真对待,切实改进。
第二,宏观经济发展中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不够。我省经济发展迅速,许多总量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额等在全国均名列第二,但经济增长质量仍有待提高,一些人均指标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净收入等在全国位次都较后,远低于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特别是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不高,两项资金居高不下,亏损比重大,这些指标都差于上海、浙江、山东等地。这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习惯于粗放型发展,这个多年形成的顽症,我们虽然每年都提出要求,但办法不多,力度不够,改变不快。
第三,抓行政职能转变力度不够。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我们计划系统思想不够解放,职能转变不快,与广东、浙江先进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一些同志还满足于批项目、发文件,没有把足够的精力放在宏观经济的发展研究和经济监测上。特别是投融资体制改革,我们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存在着等待国家出台政策文件的思想,没有主动进行改革。面对投资的快速增长,最近我委形成了一个改革意见,在地方责权内改革投融资体制,以推动形成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
第四,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进展速度不够。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许多人均经济指标,苏南最好的县与苏北最差的县相差十倍以上,有些苏北的市还低于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为此,我们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了三个地区分类指导的决策,但在实际工作中办法不多,力度不大,特别是苏北如何发挥后发优势,苏中如何融入苏南板块等问题尚未拿出系统的有效措施。区域协调发展进展不快,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对此我们将作深入调研,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努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第五,机关内部建设尚有薄弱环节。这几年,省计委机关内部建设虽做了一定工作,但尚有许多薄弱环节,主要是对机关干部队伍管理不够严格,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一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落实到位不力,以致违纪问题仍有发生;对直属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抓得不紧;整个机关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存在上述问题,我作为一把手要负主要责任,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解放不够,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习惯于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二是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在机关忙于事务,参加会议多,活动多,没有用足够的精力对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影响了决策和工作的深度。三是党性修养不够,对干部教育和管理失之于宽,特别是对身边的人员监督管理不严,违纪现象仍有发生。所有这些都必须认真对待,切实改进。
为此,我提出新的努力方向:(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2)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快计委系统的职能转变;(3)深入实际,强化系统研究,在宏观上更好地把握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4)加大力度,推进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在落实上多花功夫;(5)严格管理,进一步搞好机关和干部队伍的建设。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我和省计委工作的大力指导和支持,我由衷表示真诚感谢!我将进一步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诚恳听取评议意见,增强履行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将与时俱进,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光荣任务!
第三篇: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述职报告
文章标题: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述职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于1996年4月任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主任,1998年换届连任,2000年机构改革原计经委分设后,任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至今。7年来,在这个宏观经济的重要岗位上,我身感责任重大,主要是工作范围广、任务重、要求高,事关全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
为此,我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尽责尽力,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遵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现将****年以来本届任期内的工作和思想情况作述职报告,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帮助。
一、关于履行职责的情况
(一)抓好发展第一要务。
****年以来,我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在总体安排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好省委、省政府参谋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精心编制“十五”规划。“十五”规划是江苏发展全局的大事。从1999年开始,由我负责组织专门班子进行“十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首先开展43个专题的系统调研,为规划提供了详实资料和决策建议。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历时二年多,我们提出了《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于2001年初经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同时配套编制了十个专题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对重大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关于发展目标,提出了“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把富民放到强省之前,这是首次提出的要求。关于发展战略,在原定四大战略(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新增加城市化战略,形成了“十五”发展五大战略。关于“十五”总体思路,提出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主动力,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的发展总要求。所有这些构成了“十五”规划的核心思想,体现了“十五”发展的时代精神。我省“十五”规划的创新,得到了国家计委的重视和肯定。
(2)制定计划提高发展稳定性。制定计划是计委的主要职能,每年9月起,我就开始部署下一发展计划的制定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经济发展形势,综合平衡计划预期目标,重点研究新的决策措施,为省委、省政府提供计划安排意见,向每年的省人代会作出报告。
为实施计划预期目标,我们加强了经济监测工作,每月每季搞好经济分析,每半年提出系统的经济预测和对策措施,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近几年,我委的建议报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以省委文件转发全省。1998年以来,国民经济面临亚洲金融危机和通货紧缩等挑战,通过强化经济监测,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全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年经济增长率在10%-11%左右,均达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增长水平2-3个百分点,保持了经济总量全国第二的地位,实现了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
(3)抓住机遇调整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迅速,经过系统分析,我认为主要是抓住了两次机遇,即八十年代发展乡镇企业的机遇和九十年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1998年后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针对买方市场和通货紧缩的出现,我提出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三次机遇,这一建议得到省领导的肯定,并在全省形成了共识,这几年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央在“十五”发展建议中提出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工作的主线,对此江苏是最早提出的省份。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作为计委抓结构调整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关键是产业化,我从江苏的实际出发,发展自身特色,提出五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主要是软件、移动通信、光电子、纳米材料和中药现代化。我们组织五个产业化专项,从项目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先后有50多个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专项。随着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我提出建设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即沿沪宁高速公路的IT产业带、沿长江南线的新材料产业带、沿长江两边的新医药产业带,正在完成规划,总产值达到全省工业的24%,并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提升江苏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这几年我全力推进江苏信息化建设,由我牵头组织“企业上网工程”和“家庭上网工程”,现已推进25万户企业上网和230万户家庭上网。经过艰苦努力,我将江苏软件园列入国家软件产业化十大基地,帮助南大苏富特软件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获得了国家的重点支持。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根据国家计委要求,要提高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和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此我委把着力点放在发展新兴服务业上。近年来,我一手抓现代物流业,制定了全省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了重点物流建设工程;一手抓社区服务,开拓新的就业领域,近几年
全省新增就业岗位70%以上由服务业提供。为应对WTO,最近我们及时出台了江苏省服务业对外开放规划,以利发挥服务业开放的先发效应。
(4)大力扩大投资需求。1998年以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决策。省计委作为省级宏观调控部门在扩大投资需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几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都在10%
以上,投资总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二,今年总量达到3700亿元以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50%左右。
为扩大投资,我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第一,争取国债项目,由于江苏项目前期准备比较充分,1998年至今我省共争取国债项目306个,总投资9374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5559亿元,这批项目事关江苏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工业、高新技术、城市和社会事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第二,组织重大建设项目,1998年以来我们全力推进高速公路、铁路、长江大桥、机场、港口、核电、城乡电网、通信网络、天然气、重大工业基建和社会事业等数百个大型项目的建设。在此同时,编制“十五”重大建设计划,有110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列入滚动计划,总投资7000亿元。通过向银行推介,签订金融合作协议,第一批落实资金1600亿元,这批大项目的建设将对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积极推进苏北地区发展。根据江苏区域发展的现状,我委在制定“十五”规划中,提出了“三大区域分类指导”的决策意见,主要是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迅速崛起,培育苏北后发优势。为此,去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苏北、苏中、苏南区域发展座谈会,提出分类指导三个区域的决策。为加快苏北发展,省里成立了苏北发展办公室,由计委扎口负责,这是实施“十五”规划的重要举措。苏北办通过调查,提出了加快苏北发展“四个转移”的工作建议,即财政转移支付、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和科技成果转移,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去年我先后两次带领计委处室负责人到苏北现场办公,帮助苏北五市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将重大建设项目和资金尽可能地向苏北倾斜。今年初我又带领南京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到苏北洽谈科技项目,促进成果转化,有270多个项目得到了落实,较好地满足了苏北发展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在我的倡导下,省计委扶贫点丰县建立了“中华果都网”,通过电子商务远销海外,成效显著,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二)切实推进依法行政。
我委一直重视依法行政,为规范行政行为,委党组制定了《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依法行政规定》,使依法行政
有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
(1)加强法制宣传。我委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省计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普法五年规划和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经过多年的学习宣传,计委系统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逐步提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形成了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
(2)认真立法执法。近几年,我委积极参与立法工作,认真起草了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包括《江苏省企业技术进步条例》、《江苏省机电设备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等,目前正在起草的《江苏省重大项目稽察办法》拟在今年出台。为严格执行招标法规,我委制定了《江苏省依法必招项目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问题举报办法》,实施以来调查处理了多起涉嫌违法的案件,依法对经核实的违法招标单位或个人进行了处罚。同时,我委先后稽察了一批重大项目,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提出整改意见,并对建设环境稽察中发现的乱收费现象进行了处理。
(3)积极清理不符合WTO规则的规范性文件。我委精心组织计委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纳入清理范围的规范性文件共172件,经过清理,决定废止60件,占35%,修改1件,占06%,保留8件,占460%,移交其他部门处理54件,占313%,暂时保留49件,占285%,已将清理情况在《江苏经济报》及我委网站等媒体上予以公告。
(三)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和办理代表建议。
(1)实施目标管理。每年全省人代会上,我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民代表报告上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同时对新一提出计划安排的意见,经省人代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对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我们都是认真贯彻执行,为确保计划预期目标的实施,从1996年起,我在全省计委系统组织开展目标管理,把人代会通过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全省计委系统,对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进行跟踪考核,以促进目标的完成,从实践来看,目标管理的效果是好的。
(2)全力办好代表建议。多年来,我委一直是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大户。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至五次会议由我委承办的代表建议总数达178件,其中主办109件,经过努力,所有建议都按时办结,办理质量不断提高,从代表们的反馈意见看,满意率达到99%。省人大领导及省人大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对我委的建议办理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在2002年召开的专题会议上,我委作为先进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其主要特点是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套规范程序;强化开门办理,注重实际成效。如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对如何加快苏北发展给予高度关注,我委收到的相关建议达8件。为做好这些重点建议的办理,我们邀请20多位代表来宁,专门召开建议办理座谈会,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与代表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会后我带领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代表们对我委办理建议的认真作风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1)开展“双创双争”活动。为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我委以“三优三满意”为主要内容开展“双创双争”活动(创文明处室、创优秀党支部、争当优秀公务员、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这是成功促进机关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活动由主要领导挂帅,把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分解到各个处室,每年年终进行考核、评定和表彰。几年来,“双创双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充分调动了各处室和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对全委作风建设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2)坚持改革创新。在机关改革中,近年来我们重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至今我委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二次清理,第一批清理减少审批事项15项,第二批清理(已报省行政审批政策办)拟取消审批事项22项,占第二批清理数的468%。对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也采取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等措施,全心全意为经济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我委对干部人事制度也进行改革。自机构改革以来,对所有处级干部全部实行竞争上岗,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增强干部任用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现在全委处级干部中大学以上学历占816%,研究生学历占367%,平均年龄431岁,使干部队伍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3)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委党组对贯彻党风廉政责任制坚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检查督促到位,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根据计委的工作特点,我委十分注重从源头反腐败,制定了《江苏省计委党组关于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实施办法》,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建立项目审批会办制度,二是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三是实行主要处室干部定期轮岗制度,四是狠杀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请客送礼,五是建立干部管理和监督制度。每年年初,我委纪检组都要深入13
个市计委,对委机关干部廉政情况进行座谈调查,发放调查表,广泛听取意见,基层对我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的评价一年好于一年,满意率从2000年的956%上升到2002年的987%。对违法乱纪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广大干部从中吸取教训,接受教育。最近省纪委对我委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进行全面检查,从检查结果看,群众对党组的测评,好的和比较好的占9127%,省纪委对我委的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综合评价较好。
(五)搞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搞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至关重要,这是提高机关战斗力的根本所在。多年来,我委领导班子频繁变动,但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主要是坚持做到三条:第一,坚持自觉学习。委党组学习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我带头学习从不间断。主要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同时学习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指示和文件,学习经济和科技等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大家提高了觉悟,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第二,坚持加强团结。我十分重视班子的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领导成员的作用,大家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形成一个具有合力的工作整体。第三,坚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干部做到的,先从领导做起,起好表率作用,以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带动机关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多年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本人在工作实践中也有了新的提高,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与时代发展的形势相比,与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相比尚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的问题是:
第一,对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系统研究不够深入。在制定“十五”规划时,我们虽然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但仍不够深入,特别是仅注重于专项研究,忽视了系统研究,以致对一些宏观指标的发展趋势把握不清,预测不准。如对电力供求的预测,“十五”规划时,延续了“九五”后期用电量的状况进行测算,每年增长6%。但2000年后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2002年的三年中全省用电量增长加快,平均都在10%以上,主要是经济发展快,生活用电量增长大,对此没有足够的估计。在今年夏天用电高峰时苏南已出现限闸拉电现象,而苏北的电由于过江通道未解决,无法平衡苏南用电缺口,这是由于我们对电力供求预测和地区平衡缺乏系统研究而造成的。现在“十五”后期尚缺300万瓦的电力,我们正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这个事例说明,我们对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问题系统研究不够,对此应该深刻反思,认真对待,切实改进。
第二,宏观经济发展中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不够。我省经济发展迅速,许多总量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额等在全国均名列第二,但经济增长质量仍有待提高,一些人均指标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净收入等在全国位次都较后,远低于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特别是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不高,两项资金居高不下,亏损比重大,这些指标都差于上海、浙江、山东等地。这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习惯于粗放型发展,这个多年形成的顽症,我们虽然每年都提出要求,但办法不多,力度不够,改变不快。
第三,抓行政职能转变力度不够。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我们计划系统思想不够解放,职能转变不快,与广东、浙江先进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一些同志还满足于批项目、发文件,没有把足够的精力放在宏观经济的发展研究和经济监测上。特别是投融资体制改革,我们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存在着等待国家出台政策文件的思想,没有主动进行改革。面对投资的快速增长,最近我委形成了一个改革意见,在地方责权内改革投融资体制,以推动形成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
第四,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进展速度不够。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许多人均经济指标,苏南最好的县与苏北最差的县相差十倍以上,有些苏北的市还低于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为此,我们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了三个地区分类指导的决策,但在实际工作中办法不多,力度不大,特别是苏北如何发挥后发优势,苏中如何融入苏南板块等问题尚未拿出系统的有效措施。区域协调发展进展不快,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对此我们将作深入调研,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努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第五,机关内部建设尚有薄弱环节。这几年,省计委机关内部建设虽做了一定工作,但尚有许多薄弱环节,主要是对机关干部队伍管理不够严格,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一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落实到位不力,以致违纪问题仍有发生;对直属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抓得不紧;整个机关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存在上述问题,我作为一把手要负主要责任,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解放不够,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习惯于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二是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在机关忙于事务,参加会议多,活动多,没有用足够的精力对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影响了决策和工作的深度。三是党性修养不够,对干部教育和管理失之于宽,特别是对身边的人员监督管理不严,违纪现象仍有发生。所有这些都必须认真对待,切实改进。
为此,我提出新的努力方向:(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2)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快计委系统的职能转变;(3)深入实际,强化系统研究,在宏观上更好地把握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4)加大力度,推进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在落实上多花功夫;(5)严格管理,进一步搞好机关和干部队伍的建设。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我和省计委工作的大力指导和支持,我由衷表示真诚感谢!我将进一步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诚恳听取评议意见,增强履行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将与时俱进,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光荣任务!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述职报告》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述职报告。
第四篇: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述职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于1996年4月任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主任,1998年换届连任,2000年机构改革原计经委分设后,任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至今。7年来,在这个宏观经济的重要岗位上,我身感责任重大,主要是工作范围广、任务重、要求高,事关全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为此,我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尽责尽力,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遵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现将xxxx年以来本届任期内的工作和思想情况作述职报告,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帮助。
一、关于履行职责的情况
(一)抓好发展第一要务。
xxxx年以来,我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在总体安排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好省委、省政府参谋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精心编制“十五”规划。“十五”规划是江苏发展全局的大事。从1999年开始,由我负责组织专门班子进行“十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首先开展43个专题的系统调研,为规划提供了详实资料和决策建议。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历时二年多,我们提出了《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于2001年初经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同时配套编制了十个专题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对重大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关于发展目标,提出了“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把富民放到强省之前,这是首次提出的要求。关于发展战略,在原定四大战略(科教兴盛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新增加城市化战略,形成了“十五”发展五大战略。关于“十五”总体思路,提出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主动力,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的发展总要求。所有这些构成了“十五”规划的核心思想,体现了“十五”发展的时代精神。我拾十五”规划的创新,得到了国家计委的重视和肯定。
(2)制定计划提高发展稳定性。制定计划是计委的主要职能,每年9月起,我就开始部署下一发展计划的制定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经济发展形势,综合平衡计划预期目标,重点研究新的决策措施,为省委、省政府提供计划安排意见,向每年的省人代会作出报告。
为实施计划预期目标,我们加强了经济监测工作,每月每季搞好经济分析,每半年提出系统的经济预测和对策措施,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近几年,我委的建议报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以省委文件转发全剩1998年以来,国民经济面临亚洲金融危机和通货紧缩等挑战,通过强化经济监测,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全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年经济增长率在10%-11%左右,均达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增长水平2-3个百分点,保持了经济总量全国第二的地位,实现了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
(3)抓住机遇调整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迅速,经过系统分析,我认为主要是抓住了两次机遇,即八十年代发展乡镇企业的机遇和九十年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1998年后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针对买方市场和通货紧缩的出现,我提出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三次机遇,这一建议得到省领导的肯定,并在全省形成了共识,这几年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央在“十五”发展建议中提出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工作的主线,对此江苏是最早提出的省份。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作为计委抓结构调整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关键是产业化,我从江苏的实际出发,发展自身特色,提出五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主要是软件、移动通信、光电子、纳米材料和中药现代化。我们组织五个产业化专项,从项目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先后有50多个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专项。随着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我提出建设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即沿沪宁高速公路的IT产业带、沿长江南线的新材料产业带、沿长江两边的新医药产业带,正在完成规划,总产值达到全省工业的24%,并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提升江苏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这几年我全力推进江苏信息化建设,由我牵头组织“企业上网工程”和“家庭上网工程”,现已推进25万户企业上网和230万户家庭上网。经过艰苦努力,我将江苏软件园列入国家软件产业化十大基地,帮助南大苏富特软件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获得了国家的重点支持。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根据国家计委要求,要提高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和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此我委把着力点放在发展新兴服务业上。近年来,我一手抓现代物流业,制定了全省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了重点物流建设工程;一手抓社区服务,开拓新的就业领域,近几年全省新增就业岗位70%以上由服务业提供。为应对WTO,最近我们及时出台了江苏省服务业对外开放规划,以利发挥服务业开放的先发效应。
(4)大力扩大投资需求。1998年以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决策。省计委作为省级宏观调控部门在扩大投资需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几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投资总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二,今年总量达到3700亿元以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50%左右。
为扩大投资,我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第一,争取国债项目,由于江苏项目前期准备比较充分,1998年至今我省共争取国债项目306个,总投资9374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5559亿元,这批项目事关江苏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工业、高新技术、城市和社会事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第二,组织重大建设项目,1998年以来我们全力推进高速公
67%,平均年龄431岁,使干部队伍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3)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委党组对贯彻党风廉政责任制坚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检查督促到位,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根据计委的工作特点,我委十分注重从源头反~,制定了《江苏省计委党组关于反~抓源头工作实施办法》,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建立项目审批会办制度,二是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三是实行主要处室干部定期轮岗制度,四是狠杀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请客送礼,五是建立干部管理和监督制度。每年年初,我委纪检组都要深入13
个市计委,对委机关干部廉政情况进行座谈调查,发放调查表,广泛听取意见,基层对我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的评价一年好于一年,满意率从2000年的956%上升到2002年的987%。对违法乱纪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广大干部从中吸取教训,接受教育。最近省纪委对我委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进行全面检查,从检查结果看,群众对党组的测评,好的和比较好的占9127%,省纪委对我委的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综合评价较好。
(五)搞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搞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至关重要,这是提高机关战斗力的根本所在。多年来,我委领导班子频繁变动,但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主要是坚持做到三条:第一,坚持自觉学习。委党组学习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我带头学习从不间断。主要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同时学习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指示和文件,学习经济和科技等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大家提高了觉悟,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第二,坚持加强团结。我十分重视班子的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领导成员的作用,大家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形成一个具有合力的工作整体。第三,坚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干部做到的,先从领导做起,起好表率作用,以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带动机关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多年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本人在工作实践中也有了新的提高,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与时代发展的形势相比,与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相比尚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的问题是:
第一,对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系统研究不够深入。在制定“十五”规划时,我们虽然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但仍不够深入,特别是仅注重于专项研究,忽视了系统研究,以致对一些宏观指标的发展趋势把握不清,预测不准。如对电力供求的预测,“十五”规划时,延续了“九五”后期用电量的状况进行测算,每年增长6%。但2000年后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2002年的三年中全省用电量增长加快,平均都在10%以上,主要是经济发展快,生活用电量增长大,对此没有足够的估计。在今年夏天用电高峰时苏南已出现限闸拉电现象,而苏北的电由于过江通道未解决,无法平衡苏南用电缺口,这是由于我们对电力供求预测和地区平衡缺乏系统研究而造成的。现在“十五”后期尚缺300万瓦的电力,我们正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这个事例说明,我们对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问题系统研究不够,对此应该深刻反思,认真对待,切实改进。
第二,宏观经济发展中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不够。我省经济发展迅速,许多总量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额等在全国均名列第二,但经济增长质量仍有待提高,一些人均指标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净收入等在全国位次都较后,远低于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特别是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不高,两项资金居高不下,亏损比重大,这些指标都差于上海、浙江、山东等地。这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习惯于粗放型发展,这个多年形成的顽症,我们虽然每年都提出要求,但办法不多,力度不够,改变不快。
第三,抓行政职能转变力度不够。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我们计划系统思想不够解放,职能转变不快,与广东、浙江先进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一些同志还满足于批项目、发文件,没有把足够的精力放在宏观经济的发展研究和经济监测上。特别是投融资体制改革,我们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存在着等待国家出台政策文件的思想,没有主动进行改革。面对投资的快速增长,最近我委形成了一个改革意见,在地方责权内改革投融资体制,以推动形成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
第四,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进展速度不够。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许多人均经济指标,苏南最好的县与苏北最差的县相差十倍以上,有些苏北的市还低于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为此,我们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了三个地区分类指导的决策,但在实际工作中办法不多,力度不大,特别是苏北如何发挥后发优势,苏中如何融入苏南板块等问题尚未拿出系统的有效措施。区域协调发展进展不快,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对此我们将作深入调研,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努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第五,机关内部建设尚有薄弱环节。这几年,省计委机关内部建设虽做了一定工作,但尚有许多薄弱环节,主要是对机关干部队伍管理不够严格,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一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落实到位不力,以致违纪问题仍有发生;对直属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抓得不紧;整个机关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存在上述问题,我作为一把手要负主要责任,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解放不够,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习惯于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二是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在机关忙于事务,参加会议多,活动多,没有用足够的精力对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影响了决策和工作的深度。三是党性修养不够,对干部教育和管理失之于宽,特别是对身边的人员监督管
理不严,违纪现象仍有发生。所有这些都必须认真对待,切实改进。
为此,我提出新的努力方向:(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2)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快计委系统的职能转变;(3)深入实际,强化系统研究,在宏观上更好地把握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4)加大力度,推进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在落实上多花功夫;(5)严格管理,进一步搞好机关和干部队伍的建设。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我和省计委工作的大力指导和支持,我由衷表示真诚感谢!我将进一步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诚恳听取评议意见,增强履行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将与时俱进,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光荣任务!
第五篇: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我于2000年4月任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主任,2001年换届连任,2003年机构改革原计经委分设后,任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至今。3年来,在这个宏观经济的重要岗位上,我身感责任重大,主要是工作范围广、任务重、要求高,事关全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为此,我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尽责尽力,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遵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现将2000年以来本届任期内的工作和思想情况作述职报告,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帮助。
一、关于履行职责的情况
(一)抓好发展第一要务。
2000年以来,我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在总体安排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好省委、省政府参谋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精心编制“十五”规划。“十五”规划是江苏发展全局的大事。从2001年开始,由我负责组织专门班子进行“十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首先开展43个专题的系统调研,为规划提供了详实资料和决策建议。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历时二年多,我们提出了《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于2005年初经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同时配套编制了十个专题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对重大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关于发展目标,提出了“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把富民放到强省之前,这是首次提出的要求。关于发展战略,在原定四大战略(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新增加城市化战略,形成了“十五”发展五大战略。关于“十五”总体思路,提出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主动力,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的发展总要求。所有这些构成了“十五”规划的核心思想,体现了“十五”发展的时代精神。我省“十五”规划的创新,得到了国家计委的重视和肯定。
(2)制定计划提高发展稳定性。制定计划是计委的主要职能,每年9月起,我就开始部署下一发展计划的制定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经济发展形势,综合平衡计划预期目标,重点研究新的决策措施,为省委、省政府提供计划安排意见,向每年的省人代会作出报告。
为实施计划预期目标,我们加强了经济监测工作,每月每季搞好经济分析,每半年提出系统的经济预测和对策措施,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近几年,我委的建议报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以省委文件转发全省。1998年以来,国民经济面临亚洲金融危机和通货紧缩等挑战,通过强化经济监测,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全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年经济增长率在10%-11%左右,均达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增长水平2-3个百分点,保持了经济总量全国第二的地位,实现了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
(3)抓住机遇调整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迅速,经过系统分析,我认为主要是抓住了两次机遇,即八十年代发展乡镇企业的机遇和九十年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1998年后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针对买方市场和通货紧缩的出现,我提出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三次机遇,这一建议得到省领导的肯定,并在全省形成了共识,这几年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央在“十五”发展建议中提出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工作的主线,对此江苏是最早提出的省份。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作为计委抓结构调整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关键是产业化,我从江苏的实际出发,发展自身特色,提出五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主要是软件、移动通信、光电子、纳米材料和中药现代化。我们组织五个产业化专项,从项目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先后有50多个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专项。随着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我提出建设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即沿沪宁高速公路的IT产业带、沿长江南线的新材料产业带、沿长江两边的新医药产业带,正在完成规划,总产值达到全省工业的24%,并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提升江苏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这几年我全力推进江苏信息化建设,由我牵头组织“企业上网工程”和“家庭上网工程”,现已推进25万户企业上网和230万户家庭上网。经过艰苦努力,我将江苏软件园列入国家软件产业化十大基地,帮助南大苏富特软件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获得了国家的重点支持。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根据国家计委要求,要提高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和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此我委把着力点放在发展新兴服务业上。近年来,我一手抓现代物流业,制定了全省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了重点物流建设工程;一手抓社区服务,开拓新的就业领域,近几年全省新增就业岗位70%以上由服务业提供。为应对WTO,最近我们及时出台了江苏省服务业对外开放规划,以利发挥服务业开放的先发效应。
(4)大力扩大投资需求。1998年以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决策。省计委作为省级宏观调控部门在扩大投资需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几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投资总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二,今年总量达到3700亿元以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