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相关数据

时间:2019-05-15 05:1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二五规划相关数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二五规划相关数据》。

第一篇:十二五规划相关数据

沪水务„2010‟659号签发人:张嘉毅

关于报送上海市节水型社会

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进展情况的报告

水利部水资源司: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和技术大纲的通知》(办资源„2010‟282号)的要求,上海市水务局组织力量积极开展《上海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将有关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划》立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水资源利用现状、节水目标完成情况、节水型社会四大体系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节水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十一五”期间上海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为

科学制定下一步目标与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规划》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根据上海“十二五”经济发展特点及用水变化趋势,经科学预测和分析,初步制定了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5%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5”的“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并从工业、农业、生活、生态领域设定了分类节水指标,为上海“十二五”节水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规划》调研了本市住房建设、市容环保、经济信息、农林绿化等领域涉及节水的相关工作,并从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四大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水源分质利用、节水示范创建、基础设施建设、节水产业布局、节水减排发展、节水制度建设等十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初步梳理形成了“十二五”上海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工程和项目,明确了工作重点。

目前,《规划》编制已基本形成初稿,并初步征询了相关单位的意见,接下来将对照水利部技术大纲的要求,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进一步细化和梳理,同时做好《规划》报告的完善、咨询和审议工作,完成规划审查与报批。

专此报告。

二O一O年十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节水规划编制报告

上海市水务局办公室2010年10月28日印发

第二篇:十二五规划

凤凰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为实现我市“两年进前五,三年进百强”宏伟目标,依据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原则,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凤凰城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与环境

(一)凤凰城区自然概况

凤凰城区位于凤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区划位置是南以二道河为界,北至中兴村,东至新民村,西至二台村,辖区总面积74.9平方公里。总人口112,121人,其中农业人口16,728人,分布在8个自然村,51个村民组。全区现有山峦面积5,722亩,耕地面积11500亩,农业保护地面积1,200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6亩。区机关设置31个站、办、所,现有机关干部87人。区下属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人员100人。区属小学5所,现有在职教职工294人,学生3732人。区属医院1所,现有医护、行政人员118人。

(二)“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回顾

“十一五”期间,区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超常推进,必保落实”发展理念,依托区位优势,大力推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预计达9.4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1.2%,2010年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000元,居全市较高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口径财政收入2010年预计实现9400万元,年平均增长21%。“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建区以来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最佳,经济实力增量最大,招商引资数量最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最快的时期。

“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特征是:

——农业综合开发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总产值2010年预计达到12.6亿元,“十一五”年均递增12%。依靠科技力量,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蔬菜保护地生产4200亩,其中,黄瓜、鲜姜、花卉生产已形成我区农业的支柱产业。现代农业示范点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利地推动了我区农业的转型升级。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增势强劲。“十一五”期间,我区把大力发展工业作为“十一五”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培植汽车配件、锅炉、农机具等加工制造业和教具设备重点产业,初步形成拥有规模效益的24家企业。全区工业总产值2010年预计达到12.6亿元,“十一五”年均递增12%。民营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民营工业产值已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00%,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招商引资实现突破性进展。先后引进了凤城市生辉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凤城市同济农机制造有限公司、丹东华旭食品有限公司、春城汽车燃气安装有限公司等一批域外投资项目。全区现有投 2 资上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35家。“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域外投资达10.37亿元,是2005年以前的3倍,招商引资达9.5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9642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83元,“十一五”年均增长9.8%。伴随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市场繁荣、商品充裕。

——科技、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区加大实施“科技提升工程”,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22.2%,上升到2010年34.5%。教育“两基”达标通过省市验收,被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单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素质教育全面推开,校园建设管理日趋规范化,教育质量稳步上升。计生整体工作水平进步较大,计划生育率达到99.5%,荣获“辽宁省计划生育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5年的7.66‰下降到2010年6.38‰。积极推进卫生改制,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医疗保健机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上级验收达标。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兴起。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各种污染治理和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步,城区及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改观。

(三)“十一五”面临的发展环境与挑战

21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正确分析我 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现实条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学确立我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其战略举措的基本依据。

1、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技革命和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加快调整,国际金融市场和经济走势不确定因素增加。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将拓展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空间,但同时随着市场的全面开放,使我区许多缺乏技术优势的企业和产品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

2、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经济发展已从供给导向和资源制约为主转向需求导向和市场制约为主,经济体制已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我们认真研究需求总量与结构方面的变化,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扩大国内、国外市场,尤其要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3、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激励效应。国家相继出台了对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型能源生产企业、装备制造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汽车制造及配件生产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为这些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全市的旅游开发,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由于我区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各项服务设施、场所齐全。更有条件参与全市旅游开发的分工协作,更有条件加快发展。

但是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城市规模的扩大占用了部分农业资源,一产减量和二、三产增量机遇并存。产业结构层次低,主要产业,主导产品优势不明显,企业科技创新和开发能力不足。

——市场体系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技术、资金诸要素市场落后于经济发展要求。

——财政仍是“吃饭型”,而且比较紧张。

——社会事业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总体投入不足,社会事业设施落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适应。

——社会稳定任务加重,人民群众对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的状况日益关注。

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既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面临激烈的多元化竞争。必须树立忧患感、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做出正确战略选择,把握机遇,增创优势,加快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凤城市“两年进前五,三年进百强”规划为目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城区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落实政策,多种经营促增收;强化服务,外招内扩促发展;统筹兼顾,各项事业齐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保平安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发展,财政增收,事业发 展,社会和谐为主题,全力实施四项工程,建设五大基地,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指导原则

围绕新时期发展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继续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升整体素质;

——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坚持以优质服务吸引投资者;

——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全区工业企业增长再上新台阶;

——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努力增加收入,优化美化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城乡人民文化生活。

(三)发展目标

重点经济指标(2015年)规划如下:

1、地区总产值达144.6亿元,年均增长8 %;

2、企业总产值达59.2亿元,年均增长20%;

3、工业总产值达65亿元,年均增长20%;

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2.3亿元,年均增长8%;

5、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3.4亿元,年均增长8%;

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0.83亿元,年均增长8%;

7、全口径财政收入2.34亿元,年均增长20 %;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年均增长20 %;

8、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年均增长34 %;

9、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933元,年均增长8%;

10、农业总产值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8%;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以上。逐步实现免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0 ‰以内,2015年年末总人口控制在11.8万人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上级规定的指标范围内,——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6%左右。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文化、体育设施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全力实施四项工程建设五大基地

四项工程即发展工程、开发工程、改造工程、服务工程。加快凤凰城区综合加工工业区发展;开发建设城东工业园区;加快建设改造两个市场(翰墨大市场、东街市场),扶持城区商饮服务等行业蓬勃发展。

建设五大基地,即一是以西街村为主的鲜姜生产基地;二是以东街、城东、新民村为主的蔬菜食用菌生产基地;三是以中兴村为主 的柞蚕、绒山羊基地;四是以北山、新民村为主的黄牛饲养基地;五是以西街、东街村为主的花卉种植基地。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科学调正好教育、医疗网点布局,并加强基础性建设,搞好小流域治理工程;河道改造工程;饮用水改造工程;村路改造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网络工程。

(一)加快凤凰城综合加工工业区发展建设步伐

进一步加大城区综合加工区建设改造力度,利用五年时间计划投资8.3亿元,重点建设项目有:一是以辽宁承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辽宁金伟汽车电机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格汝特汽研配件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带动工业区内56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快速发展。到2015年,实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涡轮增压器产量达到60万台;起动机40万台;汽车半轴700万根,全行业年产值达到65亿元,利税达到5.4亿元。二是以航宇、东北和普乐锅炉等企业为主,带动综合加工区内12家锅炉生产企业,以建设东北锅炉城为目标,加快发展。到2015年,完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锅炉总产量达到5000万吨,全行业年产值达到8亿元,利税达到1.2亿元。三是以凤城市宏远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凤城市同济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凤城市恒大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定型农机产品为主,带动同行业12家企业快速发展。到2015年,完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铡草机年产量达到20万台;玉米脱粒机5万台;电磨15万台;灭茬机12万台,全行业年产值达到4亿元,利税达到0.45亿元。

(二)加快两大市场即翰墨大市场和东街市场的建设改造步伐(1)翰墨大市场第三期改造工程,该项目的实施将建成丹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批发市场,对促进丹东地区商品及农副产品流通,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就业都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十二五”期间年计划投资7500万元,建成1.4万平方米的贸易大厅及1.2万平方米的露天批发市场,增设7,500个租位。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交易额3亿元,实现收入1,800万元,实现税金45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7600人左右。

(2)东街市场改造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布局及内部设施。“十二五”期间拟投资建设保温(恒温)仓库,吸引更多的商贩进场经营,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

(三)开发建设城东工业园区

城东工业区在“七五”时期已形成一定规模,当时的市属企业化肥厂、造纸厂、老窑酒厂、锅炉厂已是凤城的骨干企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年实现百万产值以上民营企业40余家,其中,辽宁承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丹东华旭食品有限公司、丹东跃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都是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企业。随着凤华路的拓宽改造以及草河新桥的建成通车,为城东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条件。根据凤城市“十一五”规划,已确立我区为城区综合加工区的地位。为了满足广大民营企业经营者和外来投资者在城东、新民一带建厂经营的迫切要求,也为了解决我区缺少工业用地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区党委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向市政府以及土地、规划等部门提出扩大城东工业园区的要求。到2004年底,规划部门的勘测定界 工作已经结束,扩大城东工业园区的规划已初步确定。目前,园区内现存可利用土地1500多亩(原凤华路至旧草河桥的道路西侧,东至草河大坝,北至旧桥上1.5公里处的河滩地)在今后的五年内要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使园区企业总数达到75户,比“十一五”期末增加25户。到2015年末,园区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22亿元,其中:培育实现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5000万元的企业2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超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户。五年内园区固定资产投入要达到15亿元,要突出引进大项目,壮大园区实力,其中2011年要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2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实现2015年园区内固定资产投入22亿元的目标。

(四)扶持城区内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快速行进,凤城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市容、市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需求空间不断扩展,传统的餐饮服务业不断提高经营的品牌和档次,新兴的服务业在不断增加,如:电信网络、健身美容、超市商铺、办公用品、医药卫生等等。据来自工商部门的统计,我区范围内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户达到5700户,年营业额达到55亿元,到2015年第三产业服务业户将达到6500户,年营业额达到62亿元。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履行社区、司法、综合治理等部门的职责,积极扶持、正确引导,力所能及的为他们创造方便条件。保障其合法、有序、健康发展。

(五)建设五大基地(1)以西街村为中心,建设东北三省最大的鲜姜生产基地。在不断巩固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种植技术,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种植技术结合起来,提升鲜姜的品味和生产水平。成立鲜姜种植协会,统一购买种子,生产资料,制定销售价格,并逐步向北山、二台、东街、新民村扩散,到2015年达到2000亩,把“西街鲜姜”的品牌推向东北三省,真正形成以西街村为中心的鲜姜生产基地。

(2)以东街、城东、新民村为中心的蔬菜、食用菌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城区建设不断扩大,市民蔬菜供应需要近郊或其他镇区解决的有利条件,建立以东街、城东、新民村为中心的蔬菜食用菌生产基地,不断开发暖棚、冷硼蔬菜生产,在原有的西红柿,黄瓜等传统蔬菜基础上,突出特色品种,大力发展食用菌、山野菜等特色蔬菜,培育带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优势产业和名优产品。力争2011年全区无公害蔬菜达到2500亩,到2015年突破5000亩特色蔬菜生产规模。

(3)建设以中兴村为主的柞蚕、绒山羊及北山、新民村的黄牛、生猪饲养基地。

依托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和省畜牧业倍增计划”。积极发展节粮型、圈养型禽畜养殖,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改良禽畜品种,做大做强全区黄牛、生猪、柞蚕产业。重点抓好中兴村柞蚕放养,新民、北山村的黄牛、生猪饲养。加强中兴、新民、二台村榛子资源管理,提高丰产水平。力争到“十二五”规划期末,11 北山、新民村黄牛饲养达到1.2万头,生猪饲养达到2.3万头,形成产业优势。

(4)发展以西街、东街村为中心的花卉种植基地

继续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经济模式。在巩固和扩大全区特色花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西街、东街、花园村种植盆景等名优花卉,不断开发,引进新的花卉品种,使花卉向优势品种集中,种植向规模化经营集中,用工业化种植技术逐步取带传统种植方式,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优势产业和名优出口产品。到2015年实现600亩花卉及苗木生产基地的规模。

四、推进全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一)、科教兴区

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是根本,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进步。积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从体制上解决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问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以各类科技人才的引进为动力,充分发挥我区对外开放的各种优势,吸收、引进和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纵深推进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围绕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为目标,突出重点,大力组织实施三大科技创新工程,即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工业技术创新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 机构,加大农科教、产学研的结合力度,推广运用适用技术,推进科技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到2015年,初步构筑科技创新体系框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5%以上。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按照教育“三个面向”要求,以建设教育强区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调整中、小学布局,改善办学条件。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网上教育及其他继续教育,鼓励自学成才,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优化教师结构,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切实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继续实施“农民教育工程”为我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吸纳、储备和开发潜在人才机制,做好引智工作。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我区经济发展急需的科技、金融、财会、外经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的人才,加快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为各类人才特别是年轻优秀领导人才的成长、选拔和任用创造条件。完善对人才的激励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为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和发挥才能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加快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

(二)精神文明建设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 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人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推进思想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加强科教基地建设,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文明乡镇荣誉。深入开展双拥工作,重视民兵预备役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多出优秀作品和人才。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村文化室、图书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区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等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城区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设施。规范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三)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改善居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美化城乡生产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 安居乐业。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与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加大在职和再就业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增强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创业能力。理顺职工劳动关系,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实行鼓励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促进多种形式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缓解就业压力。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依法做好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完善失业保险工作。继续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加强和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老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卫生监督、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创造条件。完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加强重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和改善城乡特别是农村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努力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

(四)人口与资源及环境保护

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强规划、综合协调,逐步形成以法律为基础,政府、企业 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落实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优化人口结构。普及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大力推行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扶政策,逐步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0‰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52 ‰以内,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十二五”期末总人口控制在10.8万人以内。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新体制。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各类用地的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土地,鼓励节约挖潜,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盘活土地存量,实现全区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确保2015年全区农业保护地稳定在1500亩以上。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确保规划完成的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

全区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制定全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意义,明确任务,树立改革和创新机制,转变观念,克服困难,团结一心,全身心投入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中去,为凤凰城区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增收奔小康做出贡献。

(二)深化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归根到底要靠改革。要坚持把改革放在统揽全局的位置,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创体制新优势,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开放,以改革求稳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和投融资的障碍,进一步放开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经营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环境。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改革创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建立扶持企业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形成各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工作力度

实现凤凰城区的“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在于千方百计地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工作上。要在全方位,全局性和全力以赴上下功夫,精心打造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生产工艺新,产品附加值高的新项目。选择一批投资超千万的大项目,引进城东工业园区内,来巩固园区基础,扩大园区优势,推进园区整体发展。策划一批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项目,引进到工业园区内,增强园区实力,壮大发展后劲,培育经济新亮点,增加财税收入,促进“十二五”规划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认真落实政策,促进农民增收

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做好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服务工作,搞好种养业良种推广,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卫生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 17 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方面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全区农业健康发展。

(五)全面做好稳定工作,为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提供保障。

(六)制定奖罚措施,形成激励机制

全区要围绕“十二五”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分期制定各种奖罚措施,机关各站办、各村两委会对年内目标要进行分解量化到人头,同工资及奖金挂钩,重奖重罚,确实形成激励机制,推动“十二五”期间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七)要精心组织,通力协作,确保各项经济指标如期完成 机关各站办要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中的任务和目标,按各自的职责与分工,精心组织,分类指导,大力推进,逐步实施。各村要结合本村实际,根据全区“十二五”规划中的各项任务抓紧制定本村的发展项目,把工作目标要全力锁定在今后五年的经济发展上,真正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确保全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三篇:十二五规划

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

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2015年)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农业部农垦局《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黑龙江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纲》要求,结合农场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回顾 “十一五”期间,长水河农场宣传部在总局、分局和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场中心工作,正面教育、及时引导、挖掘典型、弘扬主旋律、服务大局的宣传工作思路,努力做好农场的宣传思想工作。大力宣传农场实施“两大工程”、建设“七大基地”、发展“五项产业”、实施“六项倍增计划”、推进“三化”进程的各项方针政策进行宣传,起到凝聚力量,振奋人心,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的作用。在这五年来,我们广泛的开展了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实施“五带一”典型引路工程,即:表彰最佳居民500户,带动全场一万人。坚持“三个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达到全场广大居民自

实施“三林经济”发展成果的宣传战役。根据农场发展林木经济、林园经济、林下经济的进程和成果。向职工宣传了三林经济的发展新模式;宣传三林经济对打造农场优势资源的重要意义;宣传三林经济对实现农场经济新跨越的促进作用,在充分体现发展成果中坚定职工发展三林经济的信心,鼓励了职工发展三林经济的积极性。

实施企业文化宣传战役。结合农场企业文化建设“七个一”工程的实施,广泛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干部职工“三个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双学双带”活动和领导干部“八个力”建设,深入培养、树立、宣传一批先进典型,评比一批文明守信、做文明长水河人的示范户,发展优势产业,打造优势资源,增加职工收入的示范场,形成职工行为和企业行为规范,发动文艺骨干人才创建一批文艺作品,完善、建设一批文化信息共享平台,扩大企业文化建设成果。

实施外宣战役。在搞好内部宣传和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采取新闻上稿指标核定,发稿奖励的方法,加大外宣工作力度。

2、创新工作思路,使思想政治与农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农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实际情况,做到三个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农场发展战略相结合。农场每年组织政

强化十到户,八必访的力度。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些单位在此走过场,结合性不强职工不满意要结合先锋工程,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树立一批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典型。

强化“八个力建设”、“三个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力度。一些单位管理干部执行力不强、工作有推着干、工作拖沓上报情况不及时等问题。对职工群众“三个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不够,强化对职工的行为规范教育成为三项创建活动的重中之重。

强化农场政策的内外宣传力度。通过上半年的检查,我们发现一些单位对农场政策的内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导致职工群众对农场政策不知道、不理解,甚至有抵触,很多好政策被架空,落实不了地,影响了农场总体形象的树立等。

(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创建新机制

一是打牢创建基础,规范文明创建活动档案。按照上级要求,建立材料齐全、品类丰富、归档装卷规范的文明档案。二是开展两项创建活动。在保证上级规定的基础创建活动开展的同时,结合各单位、各行业的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创建活动,丰富文明单位创建内容。三是深化三个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干部职工养成爱场如家的良好习惯,养成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良好习惯,养成共建、共爱、共享美好家园的良好习惯,推动文明单位、文明管理区、文明楼道、文明家庭评选活动

认真开展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动5次;深入开展了文明创建活动,各单位精心组织、广泛开展了“文明家庭”、“文明栋房”、“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楼道”评选活动;总结整理了10个先进典型上报分局;组织农场文艺骨干参加了北安分局“富民强场”杯文艺汇演,并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9年,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了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实施“五带一”典型引路工程,即:表彰最佳居民500户,带动全场一万人;出台了《长水河农场公民行为规范》、《长水河农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以《三字经》的形式向学生推广,增强“双带“活动的可操作性。

2010年,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确定“道德星、互助星、敬老星、和谐星、爱场星、卫生星、安全星、重教星、文明星、文化星”,分出三个层次,农场级发金牌,管理区级发银牌,居民组发铜牌;推行了“三管好、六个不行为规范”,即管好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粗话;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损坏公物;管好自己的腿,不践踏花草。

二、“十二五”期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靠充分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场人民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把农场建设成为设施齐备、环境优美、产业高端的现代化新城。

打造打造强势宣传氛围。在未来的五年里,我们必须搞好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深刻准确的理解以“诚信、务实、创新、卓越”为内容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塑造文化,创新载体,运用多种形式和有效载体,把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基层,用岗位实践把学习和弘扬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产管理和社会生活。要把学习教育活动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各基层单位开展的其它活动相结合,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推动农场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实践的养成,通过“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庆日,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争当优秀少先队员、优秀青年、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等实践活动,引导人们自觉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并发挥媒体作用,营造浓厚氛围。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提高农场凝聚力和影响力,企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宣传舆论工作必须要强力造势,这是企业宣传报道工作的首要目标。以宣传农场“123”工程进展和成果为重点,搞好农场职代会精神的宣传工作,做好相关政策的

体系》中的精髓。在明确近五年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上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深入职工群众,搞好宣传教育,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稳定、综合治理相结合;与促进农场“123”致富计划相结合;与民主议事制度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与场务公开工作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建立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以基层单位领导、管理人员为主体,以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为骨干,党、政、工、青、综治、计生密切配合,党员、团员、先进模范、民主议事小组组长、协会会长、职工代表共同参与,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立体交叉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坚强的凝聚力,饱满的工作热情,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形成高组织化领导,使思想工作各项任务真正得到落实。

实施“五带一”工程。要抓好典型的选树工作。要在政治荣誉激励上,向基层、向职工群众倾斜,通过开展“三崇尚”活动,实现表彰奖励500人,带动全场一万人。同时要全程跟踪报道,认真总结先进事迹,及时表彰奖励,既要用先进的理论、先进的事迹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做到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使先进典型成为干部职工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多联系身边的事例开展思想工作,使之入耳

第四篇:十二五规划

(三)加强残疾人事业基础建设。

主要任务:立足基层,面向残疾人群众,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发挥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

政策措施:

1.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全省县级及以上残疾人组织普遍达到国家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标准,县级及以上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按国家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部达标,乡镇(街道)残疾人组织机构、城市社区和农村残疾人协会组织建设全部达标,配备的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全部纳入公益性岗位队伍。配备适宜的场地和设施,落实经费保障和人员待遇,健全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选拔、培训、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2015年年底前,全省社区(村)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配备率达到100%。

2.加强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将残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训纳入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培训整体规划。加大对市、县残疾人工作者培训力度,全面掌握各级残疾人组织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按现行的政策规定,将各级残联服务机构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建立基层残疾人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推广先进经验,激发创新活力。重视做好残疾人干部的选拔、培养和配备工作,建立完善优秀残疾人人才库。按照中国残联和省委统一安排,做好各级残联换届工作。

3.发挥残疾人主观能动作用。开展自强教育活动,树立公民道德意识,培养健康心理,增强社会参与能力。鼓励残疾人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规范各级残疾人专门协会和社区(村)残疾人协会建设,发挥专门协会和基层残疾人组织的平台作用,做好残疾人群体矛盾调解疏导工作,引导和帮助残疾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活动。

4.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针对残疾人需求,使未建设、未达标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尽快得到落实。对按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规划已建成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购置设备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给予安排。提高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强化服务功能。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

峰峰矿区中医院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峰峰矿区中医院作为全区唯一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发展至今,中医特色成效显著,人才培养得到了加强,专科建设进一步规范。为加快医院发展步伐,突出中医特色,拓宽中医药的服务领域,推动医院持续全面、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中医药应用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主线,依托中医、发展特色专科,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需求。

二、发展目标

进一步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力争在五年时间建成3~5个具有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中医重点专科,培养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到2015年,我院业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中医特色进更加突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中医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专科优势更加明显。

三、重点任务及措施

(一)充分发挥我院作为全区中医工作的指导作用。

持续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中医药业务是医院工作中心的地位不动摇,强化管理人员培训,促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规范临床诊疗和业务管理行为,确保医疗安全,避免医疗纠纷,规范医院管理和服务行为规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突出中医特色、医疗质量、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度,坚持以中医专科建设为龙头,以专科专病诊疗方案为把手,突出名院、名医、名科“三名”战略,完善区、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和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及科研成果开发、引进工作;加强对口支援工作。为基层培养中医药适用人才。

(二)进一步发挥现有资源,促进专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医专科建设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和基础性工作,利用五年时间,医院将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促进专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做好专科建设规划。积极探索有利于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发挥模式,把中医专科建设继续抓紧抓好,不断完善专科建设规划,在专科科室设置和人员配备上逐渐调整比例,使中医药占绝对优势,重点中医专科由中医学术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及中医学术与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

二、是专科建设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专科治病要以中医药为主,要有系统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医院把中医有特长、有优势的病种作为重点,以点带面,通

过中医特色重点专科建设,推动中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努力打造中医“名科”。医院将继续加大对现有专病专科的投入,整合各种资源,康复科作为近期重点发展科室,在进一步推广中医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优势。

四、是以专科专病建设为切入点,完善和落实医院专科化和特色化发展战略。加强医院的中医内涵建设,发展中医药文化,用中医理论指导医院的临床诊疗活动,用专科专病建设带动医院学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中医人才成长机制,加速中医人才培养。

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需要优秀临床人才,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中医人才成长机制至关重要。本着需要什么人才培养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技术培养什么技术,重点是科室建设培养专科实用性人才原则,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挖掘院内人才资源,突出名师带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解决人才结构不合理和中医药人才后继乏人的现状,特别是重视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把培养造就一批名中医和实用型的中医药人才作为医院的战略重点,重点是采取名师指导、继续教育、医教相长等措施:为本院具有独特专长的 “院内名中医”配备助手和徒弟,做好传、帮、带;计划每年选送1~2名中青年骨干到北京市中

医院进修学习。

(四)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在防病治病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院采用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针灸治疗中风病、中药灌肠治疗痔疮、阴道冲洗治疗盆腔炎、中药导入治疗不孕不育等中医疗法在我区乃至我市都处于领先位置。医院将进一步发扬中医特色,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及急诊中医药使用率;把中医药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防治体系,建立应急的专业技术队伍和专家指导小组,推进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步伐,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有作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五)、加强文化建设,扩大医院影响。

利用报纸、电台、电视、杂志、网络等多种形式,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扩大医院影响,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与对外交流。把医院发生的重大事件、情况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使领导了解中医院,支持中医院。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营造特色更加鲜明、内涵更为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强化核心价值理念,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融入到办院理念、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诊疗活动、服务品牌塑造以及院区的建筑风格等医院形象体系中。建立健全中医药“治未病”服务体系,加强中医中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

生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建立“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着实有效的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

(六)加强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一、是努力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完善扩建病房楼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医院发展需要。

二、是利用五年时间逐渐淘汰落后的医疗设备,使医院的检测仪器能达到县(区)级中医院先进水平。

三、是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的科学发展。

四、是全面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落实责任制护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等护理规范。

五、是增设导诊服务台,实行一站式陪护服务,认真践行“首诊负责制”。

六、是成立院内感染疾病科抓好院内感染工作,杜绝院内交叉感染。

(七)落实和完善医疗体制改革。

一、是要彻底废除原先经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经济分配向中医药科室及专病专科倾斜,以充分调动中医药人员的积极性。

二、要重视专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不但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待遇,用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其人尽其才,并注重思想教育、业务培养,使中医药技术人员形成合理梯队。

三、是实行医、药双轨制,医药彻底分家,废除以药养医的局面,全面提高医疗技术的含金量,增加医疗技术的价值,鼓励学习医疗技术的积极性。

四、是彻底杜绝药物私采途径,健全和完善进货渠道,完全实行网上采购和无加价销售制度。彻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下载十二五规划相关数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二五规划相关数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二五规划

    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十二五规划:优化对外贸易......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2010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规划

    08本会7班曾文燕408070749 “十二五”规划调查报告 五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决策性的意义, "十二五"更是关键的一程。只有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然而,经济社......

    十二五规划

    金川县公路运输管理所 “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巩固“十一五”全县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提高“十二五”全县......

    十二五规划

    绥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规划的五年,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科学编制和组......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种下"摇钱树" 十八"金元宝"谁先瓜熟蒂落 机械 受益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积极有序发展信息技......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重在调结构、保民生 《建议》开篇没有确定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的具体发展数据,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政府要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

    十二五规划

    一、关于“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这五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我们接连遭受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