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张掖的红葡萄---打造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电视专题片脚本定稿)(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6:3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张掖的红葡萄---打造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电视专题片脚本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张掖的红葡萄---打造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电视专题片脚本定稿)》。

第一篇:金张掖的红葡萄---打造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电视专题片脚本定稿)

【电视专题片脚本】

金 张 掖 的 红 葡 萄

——张掖市打造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纪实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独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半城芦苇,半城塔影”和“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的胜景,使这里博得了“塞上江南”和“金张掖”的美誉;这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一山一水一古城,宜居宜游金张掖”的号角和发展生态经济的全新理念,激励着128万张掖人民不甘落后、勇于奋进的昂扬斗志,正在唱响着实现跨越发展的时代壮歌。

张掖是一座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的城市,是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和经济通道,也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市”和“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绿色生态城市”。全市辖甘州区和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区5县,国土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有汉、裕固、藏、回等38个民族。

近年来,张掖市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发展定位,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个重点,以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为目标,用新理念、新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取得初步成效。

1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过程中,张掖把发展设施葡萄产业作为实现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具体实践,成为挥洒在这片热土上极具光彩的一页。我们立足实际,找准优势,突出特色,经过数年努力,如今,设施葡萄栽培技术日趋成熟,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建设成效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增长,已然成为张掖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特色优势产业,更是市场关联度高、增收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红提葡萄1995年在我市引种,2000年开展设施延后栽培试验并取得成功,2005年进行规模推广。2008年以来,张掖市委、市政府做出加快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把发展设施葡萄产业纳入全市“十大工程”之一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制订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张掖设施葡萄标准化示范基地。规划立足于资源和技术优势,以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坚持集聚发展、集约经营、产业融合、高效安全的发展方向,在全市海拔1300米—2500米的区域内,围绕“两带一圈”的产业布局,发展以美国红地球为主栽品种的设施葡萄基地2万亩。其中:沿山冷凉区葡萄产业带,充分利用延山区冷凉气候资源,建设12000亩;北部荒漠沙区葡萄产业带,以北部荒滩、荒地、沙漠区域为主,充分利用光照充足、大气洁净等资源优势,建设6000亩;城郊葡萄产业圈,将发展设施葡萄与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相结合,在城市郊区建设2000亩。努力在规模扩展、品质提升、品牌

培育、市场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设施葡萄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至2011年,全市设施葡萄基地总面积达到10500亩,定植面积8300亩,商品果总产量达380万公斤。

作为一项新型产业,追溯张掖发展设施葡萄产业之路,政府的有效引导和农民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原动力。从设施延后栽培试验并取得成功之日起,各级政府审时度势,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把发展设施葡萄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三位一体”目标管理考核体系,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都有专门的领导负责、专门的部门承担、专门的队伍去干、专门的支撑条件保障。

目前,全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总投资已达6.26亿元,其中农户自筹5.77亿元,市上整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4400多万元,对集中连片发展设施葡萄30亩以上的新建标准大棚,补助现金5000-10000元;积极为设施葡萄种植户争取林业贴息贷款1.35亿元,贴息521万元,鼓励农户种植。同时,将卷帘机、大棚覆盖物、滴灌设施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严格落实惠农政策,配套建设大棚基础设施。

为了强化技术支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培训技术骨干,解决技术难题。结合全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的实施,从全市林业系统抽调200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推行“良种良法到田、科技人员

到户、技术要领到人”和“定人、定责、定棚、一定三年不变”的科技培训新机制,聚集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全方位开展指导服务。广大技术工作者和葡萄种植户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了富有张掖特色的以“统一金张掖红提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销售指导价”的营销工作机制。与此同时,全市成立市级葡萄协会1个,县级葡萄协会6个,乡镇、村社葡萄专业合作社24个,各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加强与全国各地客商联系,建立健全了金张掖红提营销网络,拓宽了销售渠道。

市上组织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研究制定并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的《张掖市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质量分级》等5项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特别是总结的“2+4+3葡萄病害预防”、“冷热空气交换强迫休眠”、“三个三分之一土壤配制”、“843品质提升”等实用技术,成本低,操作简便,效益显著,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张掖设施葡萄栽培技术体系。

为了打响金张掖红提葡萄的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在省会城市兰州中心广场、火车站、国道入口处及高速公路等地段,设立大型宣传广告牌;制作编印宣传画册等资料5万余份,在全国各类葡萄学术研讨会和农产品推介会上广泛散发;制作“金张掖红提”专题宣传片,在中央七套节目中插播。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各类农产品推介会,先后派出120多人次参加了历届全国葡萄会议、敦煌葡萄节,参加了中国(国际)果蔬和加

工技术及物流展览会、南宁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义乌林产品博览会;成功举办全国设施葡萄科技研讨会,邀请国内葡萄界权威专家及泰国、台湾、上海等地客商100多人出席会议,并深入现场观摩和指导。

张掖市生产的设施红地球葡萄因其优良品质,2009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11年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张掖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金张掖红提”先后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葡萄分会评为 “全国晚熟、晚采优质葡萄金奖”、“全国鲜食葡萄金奖”,并荣获“甘肃十大名果”和“中华名果”称号。2010年又获得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暨高新技术展优秀参展项目奖”。2011年4月“金张掖红提”出口基地认证取得进出口货物收发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为“金张掖红提”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11月被授予“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称号。

张掖设施葡萄产业正处在规模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现代农业的特色产业,在进一步发展设施葡萄产业中,我们将立足于资源和技术优势,以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坚持集聚发展、集约经营、产业融合、高效安全的发展方向,努力在规模扩展、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市场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设施葡萄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

【同期声:林业部门负责人谈】(力争到2015年,发展设施葡萄生产基地2万亩,总产量达到3万吨,使张掖的设施葡萄占到在国内市场葡萄产品需求量20万吨15%的份额;到2020年,发展设施葡萄生产基地5万亩,总产量达到7.5万吨,使张掖的设施葡萄占到在国内市场葡萄产品需求量20万吨40%的份额。实现鲜食葡萄的周年供应,总产值达到16亿元,占林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设施葡萄产业的收入达到1600元,建成全国一流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和国家级设施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蓝图已经绘就,发展刻不容缓。我们将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在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同时,择机举办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葡萄节,扩大影响力,促进产品流通和销售。积极探索实行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倡导设施葡萄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大做强设施葡萄产业,全力打造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努力创造富有时代特色的辉煌与灿烂。

第二篇: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后栽培技术之四---套袋

凉州区特色林果栽培系列技术资料

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后栽培技术之四---套袋

为了提高红地球葡萄的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套袋不仅可使果面清洁,色彩鲜艳,果粉完整,还可防止农药污染、大气中灰尘污染、叶磨、日灼、色泽过浓、病虫害、蜂害、鸟害、雹灾等。

1、纸袋的选择:选用白色的纯木浆纸袋。

2、套袋前的准备:套袋前要剪除小果、病果、畸形果、稠密果、进行定果。每个小副枝上留1-2粒果为宜,其它的一律疏除。果粒均匀分布,所保留的果粒能形成一个比较美观的倒梯形。大穗保留果粒在80粒左右,中穗保留果粒在60粒左右,小穗保留果粒在40粒左右。套袋前一天全棚喷一次广谱性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3、套袋的时间及方法:一般在葡萄开花后20天左右即生理落果后,在果粒直径达到1厘米左右时进行套袋。套袋时间应在晴天上午7至9时和下午5至8时为宜。中午高温时、阴雨天或雨后不干不能套袋。如果雨后天晴立即套袋,会使“日烧”加重。套袋前将整捆果袋放于潮湿处,使之返潮、柔韧。正确的套袋方法是用右手撑开袋口,用左手托住袋的底部,使袋底部两侧的通气排水口张开,袋体膨起,将袋从下向上拉起,果柄放在袋上方的切口处,使果穗位于袋子的中央。然后将袋口用铁丝绑紧,避免害虫爬入袋内危害果穗和水分流入。

4、套袋后的管理

①病虫害防治:套袋后要加强叶部病害及叶果共生病害的防治,重点是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白粉病、穗轴病、炭疽病。但同时要经常检查袋内果穗是否有病虫害发生,以便及早防治。生产中一般不单独对果穗防治。

②防日灼:若套袋果没有叶片遮阴,要用报纸进行打伞遮阴。因此时正值高温季节,为避免日烧和灼伤,纸袋的下部两角的通风口要开大。对易发生日灼的棚,必须使用遮阳网(孔径1厘米的防雹网)遮阴,适当的时候在高温来临前进行地面灌水,以提高空气湿度,缓解日灼的发生。

③增施磷钾肥:在遮光条件下葡萄的风味降低。因而在葡萄生长中后期应增施磷钾肥、多元复合微肥,以提高果品质量。

下载金张掖的红葡萄---打造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电视专题片脚本定稿)(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张掖的红葡萄---打造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电视专题片脚本定稿)(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