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来自洪门铺村民情日记(定稿)
4月26日星期二晴
3月7日,我们“三万”活动工作组进驻到帮建村——郧县青曲镇洪门铺村。一安顿下来,我就到该村二组的田间地头走走,想了解一下乡亲们现在在做什么,地里种的啥。
经村干部介绍,该村主要生产包菜,全村大概有20多亩,去年冬,村里联系商贩来收包菜,1公斤3角钱,大部分菜农都卖了,部分农户嫌价格低,就没有买,现在全村还有15000多公斤没卖出去。
怎么能够把菜卖掉呢?我想到有个同学在市蔬菜办,专门从事蔬菜生产指导,也许他能帮点忙。于是我给他打电话,把情况说了,同学很热心,一会儿就给我回话,说联系了市堰中蔬菜批发市场,只要村里开个证明,可以无偿提供批发场所。可村里的干部说,目前包菜存量不大,又分到各家各户,村里也没有营销方面的人才,在市场批发可能不行。我又请同学想办法,他回话歉意地说,联系了新合作超市和丰融超市,都说新进了包菜,近期不需要。我只有再想别的办法。
一个多月过去了,包菜还没卖掉,我只好请示工作组长李书记。李书记说,我去找市内高校,学生多,应该可以销一些。可学校也有难处,一来现在学校的食堂都承包了,二来现在学生不爱吃包菜,以十堰职院为例,每天需求量也就100来公斤,就是贮存10天的,最多也只能要1000多公斤。李书记说,能卖一点就卖一点吧,多联系几家学校,先把包菜拉过去,销不完再想办法。
为降低销售成本,我们又联系了一家单位的大卡车,请他们帮忙为乡亲们运输一下。4月25日,我们请村干部通知农户割包菜,我们全体工作队员也都到农户田头帮农户收割、搬运、装车。4月26日,满载包菜的大卡车驶离洪门铺村。
包菜难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启示一,要大力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从调查的情况看,洪门铺村的包菜有几次卖出去的机会,但乡亲们认为市场上包菜每公斤卖到2元,3角卖给商贩不划算,没有真正了解市场行情,错过包菜最佳销售期,后来市场包菜滞销,只好以每公斤2角钱贱卖。销售时又达不到商贩的收购标准,导致信誉下降,没有了回头客。因此要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牢固
树立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遵循经济运行规律和商品交换规律,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启示二,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产销环境。从洪门铺村的情况看,菜农存在只知种、不知销,只知村里、不知村外,只知菜场、不知市场的情况,导致包菜难卖。因此要积极培育市场服务体系,建立蔬菜协会,培育蔬菜经纪人,抓好蔬菜生产、销售和流通,大力发展订单蔬菜,鼓励企业、个人、乡村集体进入流通领域。
启示三,要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种菜创业,尽快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菜农。现在山区农村有知识的年轻人绝大部分出门打工,种地的基本上是文化知识偏低的老弱病残。以洪门铺村二组为例,62位菜农中,有58人是55岁以上的老人,不识字或小学文化程度42人,没有一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而且相当一部分的菜农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依靠他们很难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因此想办法把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力吸引回来种菜才是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
启示四,要加强科技培训,全面提升蔬菜种植水平。洪门铺村近两年才开始大规模种菜,绝大部分菜农还缺乏最基本的技术,连什么时候种、如何种、如何管都不清楚,因此要建立以农技服务中心为主体、专业技术人员为支撑、种植大户为基础的培训网络,定期对菜农进行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蔬菜种植水平。
启示五,要强化广大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政府部门、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发展蔬菜产业,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从财政、信贷、科技等多方面给予支持,需要广大干部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方式,真正急菜农之所急、解菜农之所难、做菜农之所想。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把头脑灵活、信息面广、善于营销、愿意为群众做事的年轻人选进村级班子,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作者系市委组织部“三万”工作队员张克松)
第二篇:来自石鼓村民情日记
5月25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一大早,我带领局机关工作人员从十堰出发,驱车前往我局 “三万”活动驻点村——丹江口市石鼓镇石鼓村。
10点整,我们来到汉江以北、丹江口水库旁边的石鼓村。一下车,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朝和 “三万”工作队员蒋军成一边给我们引路,一边介绍村里的情况。石鼓村现有474户1767人,耕地3500亩,土壤贫瘠。近几年来,该村利用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发展以仁用杏、核桃为主的经济林1500亩;养殖猪、牛、兔、羊;兴办山野菜加工厂,吸引外来资金建立养鸡场,种植烟叶800亩,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在村里开了一个座谈会后,我们前往石鼓村三组烟叶基地。石鼓镇常务副镇长林廷锐介绍:“去冬今春,我们这里遇到了60年一遇的干旱灾情,农民生活用水困难,农业灌溉不便。今年小麦减产80%,油菜歉收75%。”石鼓镇农技站站长温太斌指着近处田间的烟苗说:“这些绿油油的烟苗是最近刚种植的,因为长期干旱已经晚了十多天了,多亏了市气象局、地震局„三万‟活动工作组在我们这设立炮台,实施人工增雨,田里才有了墒,我们才能把烟苗种下去!”看到村民们正将一盘盘烟苗搬运到田间,浇水栽种烟苗,我和他们打过招呼,就带领着局机关干部们挽起裤腿,在温站长的指导下帮助栽种烟苗。不一会儿,我们就把近处的耕地插上了烟苗,田间顿时绿意盎然。随后,我们来到两公里以外的标准化烟叶育苗基地,察看了烟叶育苗温室大棚,并和林廷锐等人一起探讨了如何发展规模化烟叶种植。
不知不觉已是下午1点50分了,我们来到了石鼓村三组特困户陈太增家。陈太增,今年58岁,家中4口人,父亲陈正明长期患病,惟一的儿子陈青峰今年25岁,从小就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至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专人照料。他妻子身体也长期不好,3亩地全靠陈太增一个人耕种。家里居住的一间平房,还是村委会帮忙搭建的。为了解决他家的生活窘境,村委会为他儿子申请了一级残废证,发放了低保金,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了解到他家的遭遇后,我深感揪心,立即掏出300元钱递给陈太增,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信心,自力更生。走在路上,我了解到,目前丹江口市低保救助范围有限,标准较低。石鼓村有几十户困难群众需要救助,但只有21户低保名额,许多贫困边缘户难以得到
救助。这些困难家庭大多是因残致贫或因病返贫,低保户平均每月每人只有50元至80元左右的补助,在物价高的情形下只能维持生活。而且,这些家庭普遍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仅靠简单的“外部输血”,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脱贫的问题。如何才能使他们摆脱困境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声汽笛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原来,王金朝来到我们面前,指着远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苗说:“那里是我们200亩核桃基地和300亩仁用杏基地!”站在一旁的林廷锐说:“这些年来,王金朝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栽种苍树100亩、连翘300亩、烟叶800亩,种植核桃树200亩、白杨树800亩、仁用杏300亩。他还多方筹资,引进先进技术,建设150模式养猪小区,创办山野菜加工厂,还引资上千万创建金汇源养鸡场,夯实了集体经济的基础。”
“来的路上,我看到了4A级旅游景区太极峡就在你们村旁边。它刚刚开业,潜力很大,你们还可以好好利用这个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我建议道。“是啊,我们正在规划中,准备修复老石鼓村留下的的大石鼓,再利用先民留下的老街、天然的蛤蟆石、特有的丹霞地貌,以及靠近太极峡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当前就是还有6公里的道路没有硬化。”我听后十分高兴,和他们一起探讨如何打破交通瓶颈,怎样将石鼓村的旅游资源与太极峡连成一片,吸引游客,同时让村里的山野菜、核桃等特产销售出去。随后,我代表局党组向石鼓村捐资5000元,用于支持该村产业开发和经济建设,并鼓励村镇干部再接再厉,共创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清甫)
第三篇:来自津城村民情日记
3月18日 星期五 晴
郧西县上津镇是旅游名镇,津城村就在镇中心,我为能在古城开展“三万”工作而颇感欣喜。
不过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从十堰到了上津镇。这座镶嵌在大山深处的袖珍古城,以其古雅的风貌裹挟着现代田园气息迎面向我们扑来。这里空气清新,津安街柳树成荫。
通过镇党委和村委会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津城村是一个有7个村民小组15000人的大村,土地面积700多亩,退耕还林400多亩,外出打工人员占三分之一以上。这个村因村镇合一的地理位置,使村民占据了优越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加快农村集镇建设的举措,更使他们成为集镇经济成果与历史文化资源的直接受益者。
上津有着古老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这个湖北省进入陕西省的桥头堡,1994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建设边贸口子镇、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的,自西魏时起,上津就以其“控秦楚水上之交通,扼鄂陕陆路之咽喉”的独特地理位置而著称于世。可以想象,1700年前,金钱河两岸茶肆林立、商铺旅馆生意兴隆,贤达名流荟萃、笙歌美女如云,那是怎样的一派繁荣景象啊。随着历史的推移与社会的变迁,这个“天子渡口”逐渐淡出了往日的辉煌,金钱河日渐干涸,上津地位日渐萎缩,加之战乱与动荡,惟一留下的,是一个只有方圆两公里的残存古城。不要责怪历史,它留给后人的,永远是值得深思的追问与考量。
下午开始走访。婉拒了村干部的陪同,这样可以听到群众更真实的心声。郭登友,45岁。过去在外地打工,学了一手好厨艺,现在回到家乡发挥特长。村里有红白喜事,左邻右舍请客都请他做饭,仅此一项,年收入也有4至5万元。他欣喜地告诉我:“现在农村政策好,娃子上学不收费,种地免税有补贴,合作医疗有保障,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我也深深感到,这些年,中央对农村政策的倾斜,使中国农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心与快乐。
周吉祥,家住古城内,50开外,年轻时外出打工下煤窑,现在身体不好休闲在家。他希望镇上或村里能办几个企业,闲散村民可以做工挣点零花钱。我告诉他,这个建议非常好,可办企业需要招商引资。目前镇政府已经上报了《古城
旅游开发整体规划》,并通过了评审,正在争取省、国家级的资金扶持。等到周边环境改善了,古城原貌恢复了,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了,你们的生活自然就富裕起来了。坐在我旁边的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听到我说要恢复古城原貌,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在她小的时候,也是在家门口我们现在坐的这个位置,就可以看到对面金钱河上的排排桅杆,装船卸货的人穿梭不停。古城内有两座庙,一座是武昌庙,一座是城隍庙,两座庙门口都有一个大戏台,一天到晚唱不停,买卖兴隆人来人往,那真是热闹极了!听着老人家的述说,我的内心既觉得新鲜刺激,又有种恍如隔世的痛惜感。好在郧西县委、县政府已将上津古城的开发建设列入到“十二五”规划中,旅游兴镇、文化兴县的举措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恢复上津古城原貌,以旅游拉动本土经济,绝不会是一场过眼云烟。
张功云,71岁的老奶奶,正在家里带孙子。问她生活好不好?还有什么困难?她说都还过得去,就是有一件事情想请我帮她个忙。老太太有两个儿子,老二是个傻子,说不到媳妇。想叫老大再生个娃子过寄给老二。我说,这是万万不行的,因为不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老人家振振有词地说,从电视看好多地方发地震死了那么多人,我们多生一个咋不行呢?哈,她还挺会算账呢!我笑着给老人家解释,国家没有规定一场灾难死多少人,就下发同等的生育指标把死的人数给补上。再说谁家遭了灾,当地政府还要对受灾家庭进行相关的政策照顾。汶川地震,也轮不到把生育指标发送给您儿子呀。老人家听了也笑起来,连说“有道理有道理”,那我就不做这个打算了。我感觉,虽然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也要把道理给他们讲清楚。否则,思虑时间久了,不仅在心理上,在行为上可能也会酿成一件大事。深入农户、解决问题、改善干群关系,“三万”工作的意义,真的需要在行动上体现、在思考中升华。
在返回住所的路上,又走访了几户贫困户,皆因年龄偏大又无固定经济来源而致贫。下一步,要在全村召开法律法规知识讲座,着重针对农村的孝道、计生、家庭等问题进行宣传,在思想上对年轻人进行民族传统和道德法规教育。(作者系市委宣传部文艺科长肖鸿)
第四篇:来自桥儿沟村民情日记
3月23日 星期三 多云
“三万”活动动员会召开后,我就打算好好利用这次难得机会,下乡进村看看村庄变化,听听村民的意见呼声。今天,我终于抽出空儿来,决定先到城郊的村去走一走,看一看。
进村委察村情
简单吃过早餐后,我便匆匆赶往竹山县城关镇桥儿沟村。一到村委会,不等我开口,村主任就主动说起了村情:“这两年我们村的变化可大了!”
桥儿沟村是2008年省定重点贫困村,辖3个村民小组228户945人,耕地面积1228亩、山场1.3万亩。2008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该村紧紧抓住新阶段扶贫开发这一大好机遇,大力发展以杏李为主的特色经济林1500亩;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新引进一家蛋鸡养殖规模达5万只、土杂鸡养殖规模达3万只的现代化养鸡场,目前鸡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全村涌现出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0户,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20余户;新修通村、通组入户水泥路12公里,新建沼气池100余口。截至去年年底,全村群众人平实现纯收入2550元,同比净增651元,比4年前翻了一番。
通过两年建设、一年完善,村里村外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今天的桥儿沟,路变宽了,房子变靓了,整个村都变得美了。在为桥儿沟村面貌焕然一新感到欣喜之余,我深感压力和担子更重了,因为全村群众还不富裕,今后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
听民意看发展
每到桥儿沟村,我定要到龙德国家,这是我长年的习惯,因为他是我的包保户。两年前,在我的建议下,他开始发展养殖业,一年后便有了效益。
来到他家门口,他家的旧房不见了,一幢崭新的小二层楼房屹立在我们眼前,主人对我们的到来兴奋不已。一个普通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从零起步,靠发展养殖业起家,如今新房子都盖起来了,党的惠农政策在这里得到凸显。之后我们来到龙德虎家。龙德虎告诉我,自己通过发展养殖业尝到了甜头,2010年出栏两批生猪,共计120多头,目前还存栏50多头。今年想多盖几间猪舍,扩大养猪规模,现在资金方面有些困难。我说:“资金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好的产业,你可以在养猪的同时发展杏李,两者结合既可以化解风险,又能增加收入。”之后,我根据村里的产业优势和产业定位,为他详细分析了养猪产业发展的前景问题。听了我的一席话,他打消了顾虑。我想,我们的农民朋友如果能坚定发展产业的信心,又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农村将会是另一番天地。
在科技示范户龙德雄家,他主动和我算起了经济账。去年仅销售杏李就达15000多公斤,收入6万多块钱,今年想继续扩大规模,争取更大的收入。得知今年他还计划上生猪养殖“150工程”、兴办农家乐的情况后,我在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告诉他要注意市场行情,规避投资过大带来的风险。
随后,我们还走访了毛胜宏和龙德春家。桥儿沟村近年来发展变化很大,不断涌现出的致富能人在村里发挥了带头作用,我们得关心支持他们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出主意谋未来
走访完几家农户,同随行干部一起回到村委会,共同商讨桥儿沟村的发展大计。桥儿沟村通过一两年的发展,部分农民已经找到致富门路,可如何发挥致富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呢?我认为,这些能人生活在农村,他们的致富之路农民看得见、学得快,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要重视农村能人的致富带动作用,就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让他们发挥“传、帮、带”作用,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农民学习他们的致富方法,让“土专家”给农民“上课”、作示范等。这样,不仅会大大加快农村科学技术普及,而且能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天下来,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基层群众对我们的热情和对解决困难的强烈企盼。走到群众中间,倾听民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是我们机关领导干部职责所系,领导干部要从被动等待农民反映问题向主动深入农村了解和解决问题转变,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在党群干群之间真正架起“连心桥”。
(作者系竹山县县长佘立柱)
第五篇:来自小河村民情日记
3月21日星期二小雨
白浪街办小河村是我区重点打造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这个村在集体经济发展、新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搞得有声有色。下午2点,我前往小河村,想看看村里的搬迁小区建设得怎么样,老百姓有什么要求?还想了解村里的医疗状况如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
到了村委会,我叫上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隆江,一同前往离村委会不远的搬迁小区建设现场,只见现场有近30名群众正在建房,有的拌沙、有的砌砖、有的划线,一派繁忙景象。通往搬迁小区的道路不长,因为最近才下过雨,有些泥泞。走在搬迁小区,我不禁在想,小区的村民平时吃饭、生活用品全部需要出行采购,但这里道路不平,离商业区又较远,村民采购的确不便。要是能在小区建设一个生活用品超市,既可以解决一部分老百姓就业,又可以方便周围群众的生活,这岂不是一举两得。这个搬迁小区我原来已来过几次,好多搬迁的群众对我还比较熟悉,看到了我的来访,他们都纷纷过来打招呼,或坐或站,围在我身边。他们除了感谢政府以外,还提出了一些意见,主要是:希望政府协调村委会尽快建成小区,让村民早点住进新房;帮助他们安置净水设备,解决小区村民安全吃水问题;希望政府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及效率。对此,我都一一给予解答。
从搬迁小区出来的路上,我深有感触,我们白浪的老百姓真是纯朴,为了村组集体经济和开发区的发展,他们离开了祖辈生活的地方,舍小家为大家,住在条件艰苦的简易板房里等待住宅小区建设完工,作出了很大牺牲,刚才向我提出的这些要求都很实际,也很朴实,没有过份的要求,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们排忧解难。这几年,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刚才很多老乡都提到了这个问题,很多群众因为看病贵,舍不得花钱看病,小病拖成了大病。边走边想,我来到了小河村卫生室,同时,电话联系上了区文教卫局局长翁端胜,让他也到现场来“把脉会诊”。在村卫生室,刚好遇到了前来就医的村民和卫生室的负责人李海,我就详细询问了新农合门诊统筹的费用核销、村民门诊医疗费支出以及医护人员的收入等情况。李海说:“卫生室用的是村委会的房子,村委会没收过房租,是免费提供给我们使用的。卫生室的收入还行,旺季的时候每个月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淡季的时候也能有千把元的收入。”我对他说:“卫生室的收入应达到平均每月一千七八百元,没有了生活之忧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治病救人。开发区今后会加大对卫生室的投入力度,找企业拉点赞助,为卫生室添置些医疗设备,提高你们的待遇也就是更好地为村民服务。”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一流的卫生服务体系势在必行,农村卫生室建设也要适应开发区建设发展的需求,要不断满足辖区村(居)民的就医需要。我与翁端胜商量说:“下一步要采取多个企业帮建一个村卫生室的办法,尽快建成一流的农村卫生
室,尽快完成新农合一卡通建设任务,确保12月30日前投入使用,方便村民就医;要按照所管辖村民数核定村卫生室医护人员数,其补贴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各村医护人员安心从事开发区农村卫生事业,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开发区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回到办公室已是下午5点多钟,我匆匆喝了几口水后,记录下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我认为,如今的干部交通条件好了,下乡的次数反而少了;通信发达了,与群众见面的机会反而少了;办公条件好了,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反而弱了。这说明我们的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有了距离,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做事时就容易伤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伤害了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就会不稳定,就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因此,省委、市委开展“三万”活动十分必要,通过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干部基层工作经验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抓手。我相信,开发区通过深入开展“三万”活动,必将实现经济社会的大和谐大发展。
(作者系十堰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王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