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苏计乡三措施为蔬菜销售保驾护航
大苏计乡三措施为蔬菜销售保驾护航 正值蔬菜运销季节,乡党委、政府实施三项措施为蔬菜运销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蔬菜市场秩序整顿力度。由乡蔬菜检查小组和派出所牵头,道路站为辅,全面协调解决群众在运销蔬菜中存在的疑点难题,为了保证蔬菜畅销,对所有进村、出村道路进行全面养护,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上进行了更新,对来往车辆、菜商车辆进行了亮牌检查,对菜霸、路霸进行严厉打击,彻底确保了菜商的安全运输问题。
二是搞好市场销售服务。实施了“经纪人+农户”、“合作社+农户”的销售方法,拓宽了销售渠道,保障了蔬菜畅销,为保证蔬菜能顺利售出,今年与张北博天糖业有限公司签订了3584亩甜菜的购销合同,提前为菜农拿到了“绿卡”,预计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约589.6万元,为菜农解决了卖菜难的问题。
三是健立蔬菜生产促销长效机制。重点对各类蔬菜种植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田间档案记录,对每一种蔬菜在操作过程中,施用农药、化肥等各种投入品的情况详细备案,系统、规范地为菜商提供了记录和管理无公害蔬菜生产全过程的各种信息,规范生产行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蔬菜质量,给菜商提供了有力的蔬菜质量保障。
第二篇:大苏计乡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大苏计乡中心小学
三
年
发
展
规
划
2013年3月
大苏计乡中心小学发展规划
(2013年3月—2016年3月)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今后三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加快发展步伐,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审视今后学校的各项工作,创建学校特色,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现状分析 1.办学优势:
一是有一个目标一致、高效务实、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组合时间虽然不长,但班子成员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优势互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能充分发挥各处室和校长室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功能和协调作用。
二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整体的教育环境和学校管理的不断完善,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逐步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特别各级领导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信任及支持,增强了我们办好学校的信心。
三是学校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内在驱动力和积极性。在管理运行过程中,注重实施“凝聚力工程”,建立起参与管理的民主激励、教师榜样激励、成就成果激励、以及情感激励等多种机制,以最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四是学校校舍改造工程已经启动,通过学校校舍的改造和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设施落后的面貌,逐 步形成规模办学走势,促进学校形成良性循环。2.存在问题:
(1)由于受所处山区地理位置的影响,交通、安全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目前师资水平总体上还不够理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所占比例超过80%;教师人员结构不平衡,老教师也是九十年代民转公教师;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市县级和校级骨干教师,但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其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也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需进一步深入。
(3)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发展尚待深入。学校以艺术教育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为推进特色教育的发展为主,已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体来说,学校特色项目偏少,发展较为单一,特色成果不多,档次不高。要铸就学校特色,需要学校予以科学规划,不断拓宽特色领域,优化特色指导,丰富特色内涵,以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4)学生的家庭中,大都是处于农村家庭,这些家长平时都忙于生计,很少去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其他的。对于目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特色教育等,有好多家长认为无所谓或没有必要,家长的素质情况在一定程度 上也影响着我校创优工作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5)教科研亟待进行有效整合,学校校本教研与培训虽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但与新课改的整合研究还显不够,针对性和实效性仍不强。当前,尤其要注重找准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研、课改教研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二、办学理念和规划目标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办学目标:高起点,高质量,规范加优质;有特色,有创新,示范竟一流。
1.总体目标: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建设一支师德优良、结构合理、学科平衡、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理念先进,有开拓创新意识,业务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群体。
(3)创设基础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的办学条件。(4)建立一整套科学、人文、民主的学校管理体系。通过狠抓校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特色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力争到2014年,把我校建设成规模适度、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小学,以后利用2-3年时间,向“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示范学校目标发起冲刺。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4年8月):
着力规划校园布局,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塑造整洁优美的“绿色”校园;开展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加强教师学科素质培养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加快特色发展步伐,初步形成办学特色,积极争创邹平县示范学校。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6年3月):
建设一支有锐意改革意识、敬业爱校精神、高素质、高水平、相对稳定的新型教师队伍;着力培养个性鲜明、学有所长的学生;加大课题和课改研究力度,推广课改及教研成果;完善特色建设体系,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形成特色项目;不断优化学校管理,全面推进以课改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科学管理水平,办学质量高效益;向“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示范学校的目标靠近。
3、发展战略:(1)三年规划:
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形象; 拓宽德育渠道,提高活动实效,培育学生品质; 扎实教学管理,探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挖掘发展内涵,彰显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落实安全责任,立足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水平。(2)远景规划: 将我校办成条件一流、质量上乘、特色显著、众人向往的幸福苏小。
三、规划重点
(一)德育工作
1.以养成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外部与家庭、社区加强联系充分整合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加强基础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挥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2.以少先队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依托社会劳动实践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参观游览、社会实践、公益劳动、敬老助残、助贫帮困等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促使学生自我塑造、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依托重大节日、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活动以及各种纪念日等形成开展德育教育,塑造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
3.进一步完善德育校本研究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加强德育与生活、德育与网络、德育与艺术的实践整合,推动德育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
4.改革德育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品行进行引导与评定,促进他们自主参与德育管理,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形成独特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工作 1.实施“质量工程”,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升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继续抓好过程性质量检测与监控,努力实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加强考核评价方式的研究,逐步完善学生评价制度。通过狠抓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一流质量”目标。
2.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要着力处理好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增强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勤于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分享,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努力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模式,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知识、提升素质、发展智慧的场所。进一步加强新课程学习管理,积极推行“三个一”学习制度(每周至少读一篇理论文章,每学期读一本教育论著,每年撰写一篇有较高水平的实践论文),实行“五个一”教学管理(每周完成一次教学反思,听一节课并有评点,每月撰写一则教育叙事,提供一个典型案例,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不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4.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引导广大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 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5.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完善学校资源库,带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能力,促使教师形成专题探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三)教育科研
1.拟定学校三年教育科研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教研网络,加强教科研规范化管理,营造浓厚的学校科研氛围。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认真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倡导反思性教学,鼓励同伴合作与互助,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引领的机会,努力促进教师由教学单一型向知识型、研究型、学者型的综合方向发展。
2.实施教育行动研究策略,组织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读名著、学理论、做研究、写教育日志或教育叙事活动。
3.重视教科研成果的研讨、交流和推广,积极参与省、市、县课题和课改研讨会、汇报会和展示会等交流活动,争取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在省、市教育刊物上发表。
4.办好学校科研刊物,及时捕捉前沿的科研信息,介绍最新的教科研动态,展示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建立畅通无阻的教科研信息网络。
5.完善教科研工作机制,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三者兼备的教科研队伍。在搞好校本教研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已有课题研究和申报贴进教育教学实际的新的课题。
(四)队伍建设。
1.实施教师成才工程,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 教师”活动,加强专业发展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三年内争取培养一支市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星5名以上的骨干教师群体。
2.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名师工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学校提出发展要求:每学期看一本教育专著,取得1~2项奖励(在辅导学生、本人业务进步方面),上好一堂公开课,参加(承担)一项教科研课题研究,自制一个课件,为学校发展出一个好点子;累计有5000字的教后记或教育教学论文。通过专业辅导、业务培训、多元评价、业绩展示等各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促使其快速成长为名师。每学组织一次校级骨干教师评选。
3.认真落实师德规范要求,引导教师树立事业意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人生价值联系起来,让他们意识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要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把握与追寻。
4.实施教师校本培训与教研计划,立足“三个层面”(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中老年教师),采取“三个结合”(理论学习与技术研究相结合、课程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专家指导与自主研究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新课程理念、教学基本功、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构建学习型校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积极为广大青年教师发展和成长提供机会和平台,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5.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教师发展轨迹,及时帮助和引导教师分析工作中的得失,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6.加强教师管理,严格教师岗位目标管理考评,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采取教师自主评价、教师间相互评价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绩效,最大限度激活教师的发展潜能,促使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五)学校文化
1.依靠学校文化建设组织的力量,组织教师、学生开展各种主题的文娱活动,逐渐形式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以文化氛围促进师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同时在校园环境、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加大力度,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特色文化走廊和开放书架,营造书香校园外部氛围。
3.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展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大力加强学校的“三风”建设,积极构建班级文化,创新学校制度文化,以形成团结进取、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影响力。
4.广泛开展各种读书和文艺欣赏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增强学校文化学术氛围,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 校文化品位。
5.建立建设“和谐平安校园”长效机制。紧紧围绕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与教育,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师生积极地反思并变革学校的制度规范以及自身行为,从而促使他们在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得以与学校文化整合,创造一个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教书育人环境。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要主动增强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成立学校三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积极做好学校规划的实施工作。学校将在每学年初围绕三年规划,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并把具体工作目标逐一落实到各部门。学校将于每学年结束前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总结规划实施成效。对没有落实到的项目,要具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限期加以整改。
2.强化行风建设,促进良好校风形成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树立团结勤政、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形象,使学校领导班子成为团结进取、勇于创新、乐于为师生服务的集体,成为作风务实、开拓创新、勤奋高效的领导集体。
3.营造良好氛围,加快学校发展步伐
要努力增强主体意识,积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 良好氛围。要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关心每一位教职工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生活情况,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既心情舒畅又严于律已,既利于扎实工作又利于不断创新的环境,以此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注重服务保障,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要不断增强保障意识,认真做好学校发展的后勤服务工作。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要加强后勤服务的管理,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各专用室的服务功能,为学校的协调发展提供后劲。
5.重视评价引导,认真做好调控监督
要积极增强监督意识,努力做好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与监督。学校将成立以教职工代表为主体的规划自评领导小组,建立自评操作体系,并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的监督保障作用,确保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稳步有序的落实。
上述三年规划,是学校发展的蓝图,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展示着学校灿烂的明天。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的精诚团结和不懈努力,随着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三年后的大苏计小学将为尚义教育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2013年3月
第三篇:大苏计乡半个碌碡村群众工作室先进事迹简介1
抓好“三化”建设
强化便民服务
——大苏计乡半个碌碡村群众工作室先进材料
大苏计乡半个碌碡村是全县最大的自然村之一,现有人口1942人,常住人口1480人。面对复杂的群众工作,半个碌碡村群众工作室按照“便民、自愿、无偿”的原则,从基础实施建设、制度配套完善、行政便民服务、维护信访稳定四方面入手,全面推行民情代办制,切实做好便民服务工作。
一、搭建标准化便民服务平台。通过合理利用有效资源,不断加强建设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标准化便民服务平台。一是整合资源,强化硬件建设。投资6000元对闲置的7间幼儿园房屋进行了重新装修,作为群众工作室的固定办公场所。并配置了桌椅、文件柜、书架、图书、电话等办公设备。二是配置人员,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为主任,村主任为副主任,其他“两委”成员和新聘的14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为信息联络员和纠纷调解员的服务小组,配合驻村干部协调工作。三是完善制度,强化服务管理。建立台帐,记录工作室每天工作情况和驻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建立限时办结制,对群众来信来访和所办事项进行受理登记,并在规定时限内答复、解决;建立公开公示制,定期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公开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和评议。
二、推行高效化便民服务机制。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便民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细化工作内容,代办群众事务,提高办事效率。一是细化受理内容。将证照审批、缴费报销、公益服务3大类事项细化为27小项,并开设生育证申批、低保审批、婚育证明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服务窗口。二是全面推行代办制。按照“天天有人在,事事有人管”的原则,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组轮流受理群众待办事项。凡是不需要本人到场办理的均可委托工作人员代办;凡是需要到县、乡办理的全部由包村干部定期代办。截止目前,共代办各类事项35件,服务群众80余人。三是开展上门服务。重点开展了以“老、幼、病、残”为对象的上门服务活动,定期到这些群众家庭中询问、了解困难,并积极帮助解决。离任干部吕进才,因下肢瘫痪,不能行动,他家的大事小事都由村支部书记代办。
三、采取多样化便民调处措施。信访稳定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为将信访苗头发现在一线、信访矛盾调解在基层、信访隐患化解在萌芽,采取了三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了解社情动态。充分发挥信息联络员与村民自发成立的“道德委员会”的作用,及时收集全村的社情民意,定期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建立台帐;对重要情况及时向乡群众工作站汇报,确保重大事不拖延、不遗漏。二是开展矛盾排调。成立了由矛盾调解员和无职党员组成的流动矛 盾纠纷排查小组,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上门化解。今年共排查各类矛盾3起,调解3起。三是进行矛盾化解。定期开展班子成员走访、接访活动。代理代办群众信访问题,及时把可能发生的越级访、集体访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没发现一起上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