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自我迷失到回归本真——解读《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的精神世界
从自我迷失到回归本真——解读《人性的枷锁》中菲利
普的精神世界
【摘要】英国小说家毛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的著名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真实地反映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小说通过对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不同人物的多种多样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描写,讲述主人公菲利普的成长历程,呈现给读者一个从自我迷失到回归本真的精神历程,达到精神世界以及人性的顶点。
【关键词】人性 枷锁 迷失 回归本真 精神世界
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受到一战与二战的影响,被沉郁病态的风格所笼罩着。这个时期的作家的作品内容悲观绝望,抛弃了理性主义与至善本质的肯定。他们对真理、上帝、爱情乃至人性都提出了质疑,用杂乱随性的叙事方式表达着这个特殊时期人们精神的痛苦挣扎。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宗教、爱情以及人做出了透彻的分析。通过描述主人公菲利普曲折动荡的成长历程,对人性的弱点以及人性的缺憾进行了阐述,深刻地表现出了人的精神以及肉体上的枷锁。主人公在亲情、宗教、情欲中迷失了自我,陷入了深深地枷锁当中,最终又突破重重枷锁,重见光明。
一、母爱的缺失与恋母情结中的迷失与回归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情感特征以及人性特点,在年龄的成长过程中,人性与情感经过了萌生、发展和成熟的历程,成长的过程便是在情感中不断迷失而后回归本真的过程。
在小说中,以主人公的童年阶段作为故事的开端。童年阶段的人性和情感,在弗洛伊德的观点下被认为是恋母情结的产生。主人公菲利普在这一阶段便萌生了恋母情结。在小说的开头,菲利普与女仆爱玛关于母亲去世的对话中可以看出,9岁的菲利普对于母亲的死亡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母亲是在菲利普早年丧父之后唯一的心灵慰藉。在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的情况下,菲利普的童年并没有感受到完整的母爱,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菲利普对于母爱产生了强烈的渴望。菲利普的恋母情结在母亲去世后才得到了彻底的觉醒。在伯父凯利牧师来接菲利普时,菲利普强烈地要求伯父将女仆爱玛一同带走,爱玛在此时是菲利普仅存在世界上的最亲近的人,与母亲有着同等的地位。但是伯父不愿付给爱玛工钱,残忍地拒绝了小菲利普唯一的请求。遭到拒绝后,菲利普“一头栽进爱玛的怀中,伤心地哇哇大哭起来”。母爱的缺失给菲利普的童年带来了非常残酷的情感折磨,在之后的人生当中,这一情感阴影
也一直挥之不去,成为青少年时期菲利普心中的一块伤疤。
恋母情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转移到其他对象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菲利普寄居在伯父家时,面对的是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伯父伯母因为抚养的责任与义务才将菲利普收养,因此菲利普在伯父伯母那里得不到太多的爱。冷血的牧师每天只知道死板地做祷告,伯母心地善良却胆小怯懦,不懂得如何给孩子爱。菲利普在这个家中没有温暖,只有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空虚寂寞,比同龄人少了很多温暖与乐趣。菲利普每天与伯父在家与教堂之间两点一线地生活,表面上很正常,但是菲利普的内心世界中是非常的痛苦与寂寞的。弗洛伊德理论指出,性欲在人的儿童时期就已经产生,男孩儿的性欲对象为自己的母亲,女孩儿则是父亲。而性欲在强烈的压制下会有更强大的爆发。菲利普母爱的缺失无法得到弥补,对母爱的渴求以及恋母情结就变得愈发强烈。这种欲望的不断增长使得菲利普迷失了自我,本能地去寻找感情上的替代品。因此,在伯父家女仆玛丽安亲吻了菲利普以后,菲利普的心中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并从此对玛丽安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从此玛丽安的厨房成为了菲利普心灵的慰藉之所,来缓解因母爱缺失而造成的日趋膨胀的恋母情结。
人在由童年向少年过度的同时,在情感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恋母情结的突破与转变上。由于无法实现的性爱本能的需求造成的欲求不满推动了这种变化的发生。菲利普在女仆身上无法获得被百般压抑着的恋母情结,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母爱。没有血缘关系的联署导致感情没有自觉性与持久性。在长期的恋母情结无法得到满足的状态下,压抑着的情绪逐渐转化为其它的形式得到发泄。菲利普后来在教会学校中的刻苦学习正是这种性欲向其他欲求所进行的转变。菲利普通过在宗教中麻痹自己而达到恋母情结的解脱。
二、在宗教信仰中的迷失与突破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论在哪个阶段,都需要一个精神寄居地。而精神情感的建立与构成受环境影响非常大。菲利普在基督教氛围浓重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受到牧师伯父的影响使得菲利普每天都在教堂中进出,而在家中的伯母也经常给菲利普讲解《圣经》中的故事,观看圣经有关的画册,并要求菲利普背诵《圣经》。再这样的环境下,菲利普渐渐认为基督教是生活的一部分,信仰上帝是自己的义务。他坚信神灵的崇高性,相信天堂与地狱的存在。随后,菲利普非常自然地进入教会学校学习,励志成为一个忠诚于教会的终身为教会做贡献的有为青年。进入教会学校之后,菲利普发奋学习,以自己聪明的头脑与不懈的努力达到了优异的成绩。按照这样的节奏,进入牛津大学神学院进修便是菲利普之后的路,也是菲利普一直以来努力想要实现的梦想和伯父的期望。向宗教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是菲利普一直以来的理想。
在这个阶段,宗教成为了菲利普用来弥补母爱缺失的空当而找到的发泄口。恋母情结在宗教信仰中得到了压制,菲利普在宗教之中寻找到了新的精神依托。他狂热痴迷地信仰基督教,将经书读得烂熟于心,并进入了读经会来显示自己的虔诚。在菲利普读到圣经中“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新约《马太福音》第21章21节)这段话之后,学校牧师碰巧在随后的几天将其作为了布道的题目。菲利普在认真地听完牧师的讲解之后觉得这段话正如在说自己一样,随后他又对这段话反复地诵读,却无法想出这段话中所隐喻的内容。在圣诞节回到家中以后得到了伯父的回答:诚心可以移山。听到这样的回答,菲利普对上帝的信仰变得更加坚定,相信上帝是万能的。“宗教以欲望的世界代替现实世界,以盲目的顺从代替理性的判断”。菲利普在之后的每一天晚上都竭尽全力地向上帝祷告,希望上帝可以在开学之前治好他的瘸腿。菲利普一直坚信通过虔诚的祷告便能够感动上帝,让万能的上帝帮助自己。他幻想着自己穿着新靴子,在足球场上尽情地奔跑。在开学的前一晚,菲利普兴奋得几乎无法入睡,并在寒冷的夜晚全裸进行最后的祷告以示虔诚。结果显而易见,菲利普的瘸腿并没有变好。菲利普非常失望,希望伯父给自己一个解释,为什么自己如此虔诚地向上帝请求某件确定会发生的事情,却没有发生。伯父只是告诉他因为还不够诚心。菲利普觉得这是非常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不论自己多么虔诚都无法接近上帝。菲利普对伯父与上帝都失望至极,觉得自己被骗了。
菲利普对上帝的虔诚信仰遭受了现实毁灭性的打击,从那以后,菲利普对上帝的存在产生了怀疑,不再去做祷告。愿望的破灭让他开始意识到宗教的虚伪,身边的伯父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表面上是正人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个自私自利的守财奴。教会学校中也充斥着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师生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及同学对自己缺陷的瘸腿的冷嘲热讽和折磨蹂躏,朋友的背叛,都对宗教教义所说的仁慈博爱做出了否定。这种种的现实与理想的差别使得菲利普萌生了“人何必非要信上帝”的想法,然后果断地放弃了宗教这条衣食无忧的平坦道路,他终于明白自己的人生不能交给上帝决定,对伯母的哭泣哀求也熟视无睹,决心与宗教做出永远的决裂。此时的菲利普已经从宗教中找回了自我,不再迷失。在拜托了宗教之后,菲利普不在感受到束缚,感觉到了无牵无挂的自由。但这仅仅是表面的幻觉。虽然菲利普抛弃了宗教信仰,但却保留了宗教中的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成为了此时的菲利普精神世界的核心。在上帝不再是生活的全部的时候,菲利普将道德准则作为生活的中心,将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作为生活的意义,同时善待他人,不去伤害他人。这种道德观在菲利普的心中根深蒂固,不需要上帝来做履行的见证人。弗洛伊德曾说过
宗教幸福违反人类的本性。宗教利用人类对幸福与快乐的追求做出靠不住的承诺。菲利普在打击中获得了对宗教的清醒认识,及时地结束了对宗教的狂热念头,从幻想回到了现实,不再依靠虚无缥缈的精神寄托,脚踏实地地依靠自己活下去。没有任何宗教可以满足所有人的精神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去寻找自己适合的信仰。
三、在情欲中的迷失和回归
弗洛伊德想人在青春期中努力的要摆脱来自父母的束缚,只有成功的摆脱了这种束缚,他才能像个成年人一样真正的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对于男孩而说,性的欲望从母亲身上转移到了别的目标上,从外界找到一个真正的实际的对象。在经过努力与斗争后,飞利浦终于成功的离开了他的伯父和教会学校,他来到了德国并学习起德语。在他租住的公寓内,有几个年轻而且漂亮的小姐,飞利浦经常被邀请和她们一起散步,已经十七八的他常常会激动紧张得不知所措,脸上也总是挂着红晕。他自然自语的说从没和哪个姑娘打过交道,这些让他感觉到如此的幸福和刺激新鲜,因为在这是在他以往的生活里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情景。他朦胧的感觉到自己喜欢和年轻的姑娘在一起,但是爱的对象却还不太明确。这算这样,他性爱的对象已经成功的母亲那里转移到了其他的异性身上,这就标志着他已经从少儿时期过渡到了青春期。黑德维格小姐什么执着的爱着自己的未婚夫,凯奇利毫不避讳的和一个中国男人出双入对,到最后竟然一起私奔了。年轻人的心在这些浪漫的刺激的爱情故事中熏染着,他发现眼前的这个世界是全新的。所以,幻想和被投射了情感的真实愿望就构成了爱欲。但经历的特殊(孤儿,坡足)使他感到自卑,这也就让他形成了一种懦弱胆小的性格,但是他又十分的自尊自爱,这些都决定了他在追求爱情上的非主动性。同他一起从德国回来的年龄上同他差几乎一半的威尔金森小姐主动向他表达爱意的时候,他又高兴又兴奋,尽管自己并不喜欢她,因为她和他想象中的爱人相差甚远,但是她的多情使他难以抗拒,他抗拒不了那种对异性的渴望和想要偷食禁果的念头,所以他对她逢场作戏,强迫自己去吻威尔金森小姐,装出一副和他极不相符的多情形象。后来他意识到这场游戏的危险性,才匆忙收场。到巴黎学习绘画时,又先后认识了普赖斯和诺拉,前者的脾气十分暴躁,却对飞利浦用情深深,尽管他不喜欢,却不忍心拒绝:而后者给予他母亲般无私的爱,他不爱她,可是他却很喜欢她。可以这么说,在青春期到成年人这段时期内,飞利浦一点都不缺乏对性爱的体验,这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但他却没有遇到过能使他心灵触动的爱情故事。
人在青春期内,对于性的骚动是无可避免的。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往往对异性十分敏感,甚至要在异性的身上完成性的宣泄。爱情的最初表现就是情欲,疯狂的情欲也许会与爱情融为一体,甚至可以达到一种癫狂的程度。理想的爱情在飞利浦眼里就是一个拥有紫罗兰色大
眼睛的姑娘,她的皮肤就如同石膏般雪白,他想象自己的脸埋在她就像波浪般浓密的褐色头发中,该是多么的幸福。而在伦敦遇见女招待员米尔锥之前,他的爱都深深的保留在内心深处。飞利浦终于尝到了一见钟情的神奇滋味。他对她一见钟情,其实她也不是他心中理想的对象,但是她身上的高傲和冷漠,无礼和鄙视竟然激起了飞利浦对她疯狂的爱欲,他失去了理性,没有了尊严,一边骂着她没礼貌的狗婆,下决心再也不见他,一边却不能控制的去看她,当又一次受到冷遇,他像自己保证今后不会再来看她了,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就有鬼使神差的出现在她面前。她的一举一动都控制着他,使他的心情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这种不平等的爱,在每一次的折磨之后,就又上升一步,对自己的打击也就更深了一层。这就像瓦西列夫说过的单恋就是从内部烧尽了一个人的精神力量,给人造成了隐形的伤害,使人缺乏自信心,有时甚至完全没有了自信。这话说的一点没错,自从遇到了米尔锥,飞利浦的自尊和自卑就像两条吐着邪恶信子的毒蛇啃噬他,他的生活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这种单恋的痛苦影响了他在医学院的学业,迟到,旷课,不及格;父母留下的遗产也被他花个精光。更为严重的是,他连最基本的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业随着这种单恋的情况丧失了。米尔锥脚踏两只船,对感情很不严肃。他抛弃飞利浦,和一个德国男人结了婚,结果有了身孕的她被丈夫抛弃,又回过头来找飞利浦;而飞利浦却一点都不计较的收留了她,为了她的生产和养育孩子倾尽了所有,还欠下了债,而米尔锥却同飞利浦的一个同学私奔,后来花光飞利浦的钱的她又回来投奔飞利浦,最后她沦为街上卖身的妓女。他了解她的弱点,但他却不能自已,他深陷在痛苦的深渊,没有一点幸福和快乐,来到他面前的只有一个有一个的灾难。这些都说明他对她的情愫只是疯狂的情欲,这不是爱情。因为不管结局如何,爱情都会使人感到愉悦。而情欲带给人的只是痛苦。
欲望是不可能总是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的,必须要得到缓解。而爱的理智,就是缓解这一欲望的有效方式,也是超越精神情感的一种方法。所以,让欲望进入主体的自身结构中并加以理性的控制是缓解欲望的良好策略。
四、在经历一切之后回归本真
在经历了一次一次的痛苦与困境,一次又一次地挣扎的过程中,菲利普超越了一切,变得成熟并且理性,获得了纯粹的灵魂,回归了本真,并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道道的枷锁,有些源于人的本性,有些源于社会道德、习俗、宗教、教育以及法律等方面,人的精神与人性的成长与成熟会受到这些枷锁的影响。只有在挣脱这些枷锁之后,才能找回迷失在各种各样的欲望与幻想中的自己,回归本真,达到人性的至高点。菲利普在经历了信仰的破灭、以及各种非道德主义的引导,建立起了为所欲为的行事准则,但
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虚无。最终菲利普在一块破旧的地毯中领悟到了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个道理。这样的虚无主义思想给菲利普带来了重新生活的信心。人生是无意义的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对生活抱有恐惧的心理。所有的苦难与折磨都可以忽略不计。所有的痛苦与不幸只不过是和地毯上的错综复杂的图案一样的装饰品罢了,人生中所有的不幸与幸福都是人生图案中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菲利普超越了一切,也放下了一切,在回归本真中寻找到了真正的人生真谛。菲利普告诫自己要微笑地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包括幸福与不幸,枯燥与多彩,温暖与残酷。只有接受生活的一切才能达到人性的最高点。
毛姆在在最后的时候,让飞利浦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坚持存在主义的文学大师萨特也一直考虑人存在的问题。他在否定了传统之后,给人的出路就是自由意志的选择,这就比毛姆的不自由更上了一层楼,但正是《人性的枷锁》这一作品,反映了人们从传统向现代过度中的无奈和痛苦。传统与现代是天生的一对,现代是从传统中衍生而来,所以传统与现代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而毛姆的作品还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国家就如同个人,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今天的高度文明,也是经历了无数的裂变过程。这正是这部作品的深刻所在。
【参考文献】
[1] 许娟莉,韩鲁华.超越感性回归理性——对毛姆《人性的枷锁》的接受与解读[J].西北大学学报, 2005(4):156-160.[2] 檀卉芳.人性的探索——《人性的枷锁》主题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 2007.[3] 侯秀杰.缺失与拯救——试析毛姆对人性的探索[D].吉林大学, 2003.
第二篇:严歌苓论文:从“自我”的迷失到觉醒
严歌苓论文:从“自我”的迷失到觉醒
【中文摘要】严歌苓是海外华文文坛的领军人物,她的文学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阅历、多彩的人生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也帮她实现了困境中的自我超越。军队的历练、移民的体验铸就了她作品的精致与大气。女性的书写把她的才情和睿智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个鲜活的女性形象都是严歌苓为文学世界播洒下的奇异种子。从《绿血》到《少女小渔》再到《寄居者》,每一个丰满的女性都给我们带来一段不朽的人间传奇。本文将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选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分三个章节来解析严歌苓小说对女性生存状态的书写:理想的追求抹杀了少女的青春、情感甚至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女性她们受着人性的考验,挣扎在生存困境的边缘;政治历史洪流把女性从痛苦的漩涡推向了自救的彼岸。
【英文摘要】As writer of overseas emigration , Yan Geling is a full bloom on the overseas Chinese literary world.Rich experience, colorful life provided sufficient nutrients for her literary creation,and help her realize the
self-transcendence of difficulty.Military experience and the experience of immigrants created her delicate and great works.Female`s writing exert her literary talent and her wisdom.Each vivid image of female is the singular seed that Yan Geling sowed
for the literary world.Each plump female...【关键词】严歌苓 女性形象 女性主体 生存状态
【英文关键词】HYan Geling female image female subject survival state
【目录】从“自我”的迷失到觉醒
6-10内容提要4-6引言
一、军队规第一章 理想光环下脆弱的生命10-20
范与个性的矛盾10-12
12-15
17-20
二、对政治理想的茫然膜拜与献身
四、本能欲望的压抑一、三、爱的无能为力15-17第二章 西方文化语境下的人性挣扎20-28
二、生存压力下的主动选择生存困境的无奈抗争21-23
23-26
三、生存困境下的精神回归26-28第三章 政治历史洪流中的生存状态28-40
28-30
一、政治对人的迫害
三、跳出
二、政治压抑下重现光辉的生命30-33
父权文化的压制33-35
结语40-42
45-47
四、疏离于政治历史之外35-40中文摘要后记50 参考文献42-45Abstract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