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人教版)配套学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doc

时间:2019-05-15 06:0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人教版)配套学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人教版)配套学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doc》。

第一篇:2015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人教版)配套学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doc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①井田制: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其实质是周王代表整个贵族占有土地。②土地私有制: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代替了井田制,成为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4)小农经济的形成①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耕作的变化。

②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自给自足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

2.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

①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③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晚期冶铁业发展起来;丝织业发展较快。

3.商业

(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1.科技成就

(1)数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数法。

(2)天文学成就: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其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2.汉字的起源演变

(1)起源:新石器时代。

(2)比较成熟的汉字:商朝的甲骨文。

3.文学成就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当堂训练

(独立闭卷,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要求: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时间15分钟)

一.必做题(每小题4分,时间7分钟)

1.()

分配上的矛盾 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B.分封制逐渐瓦解C.监察制度建立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3.春秋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此处的“田”属于()

A.国有土地B.君主私有土地 C.地主私有土地D.自耕农私有土地

4.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5.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他的这一做法()

A.违背了历史潮流B.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C.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反映了当时封建政府对商业的态度

6.下图是甲骨文中的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 ②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 ③本材料可用来直接证明商朝已有种桑养蚕的历史 ④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7.“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明天理,灭人欲

9.司马迁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

B.《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

C.《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D.《雅》主要内容是记叙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

10.据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农产品产量增加B.人口数量增加C.重农抑商政策确立D.水利事业发展

二、非选择题(时间8分钟)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普通百姓)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满足)。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

材料二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明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水火之光泽)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显赫)。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荀子《天论》

请回答:

(1)试概括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2)材料二“故人之命在天”与荀子“人能胜天”思想存在矛盾,但荀子为什么还要这样说?

(3)两则材料反映出两位思想家的思想有哪些不一致的方面?

当堂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是宗法制的内容,故排除含④的选项。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周王室在土地、军队上拥有绝对实力,故①正确。材料中土地和军队数量的变化反映了分封制下形成的等级序列,故②③正确。

2.B 解析:春秋战国之前,出身决定了人的命运,“社会流动”很小。分封制崩溃以后,贵族等级序列被打破,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学识、战功或者经济地位的提高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正确的答案为B项。

3.D 解析:由“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可知该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为单位的自耕农经济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因此,正确的选项为D项。

4.B 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协田”实际上是一种集体耕作的方式,所以应该是商朝时期的土地制度,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时期,故B项错误。

5.C 解析:鼓励商业发展的做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排除A项。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排除B项。西汉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司马迁的态度与西汉政府对商业的态度相悖,排除D项。

6.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中出现“丝”“桑”和“蚕”,这反映了商朝时丝织业已经出现,①③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丝织业属于手工业,不能用来证明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④商朝的普通百姓只能穿用麻、葛制成的衣服。

7.A

8.B 解析:A项是墨家的观点,错误;C项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不是待人之道;D项是儒家的修养之道,是“对己”,而不是“待人”,只有B项是儒家的“待人”之道。

9.A 解析:材料的大意是“《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不是淫乱;《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不主张公开反叛”,因此A项正确。

10.C 解析:铁农具的使用既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又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A、B、D三项都是正确的。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是在商鞅变法时期,属于战国时期,因此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0.解析:本题考查对孟子和荀子思想的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可从材料中的“义”“利”“礼义”等关键词来概括。第(2)问的“矛盾”是表面的,其实质还是说明人定胜天。第(3)问要围绕两人对“义”与“利”的看法不同及荀子王道霸道兼用来解答。

参考答案:(1)孟子:先义后利,仁政治国;君主言利,会造成臣子百姓互相争利,最后国家不断削弱,直至国家灭亡。

荀子:重利,更重义;人的命运由天命决定,国家前途由教化程度来决定;王道霸道兼用;礼教法律并施;反对唯利是图。

(2)表面上存在矛盾,但他将礼义置于与天命同等的地位,仍然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境界。

(3)孟子主张先利后义。荀子主张重利的同时更重义,荀子只是反对唯利是图。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政的同时也强调霸道和法制的有利作用。

第二篇:【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第9专题:中国古代经济——繁荣的经济 领先的文明

秦政府为解决运输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

3、历代治黄工程:

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人江河再流人海洋; 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

4、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

5、建筑工程:

①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②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③隋唐长安城。十三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古代都城建筑的典范。

④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是古代东方建筑的杰作。

考点三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知识梳理

1、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

2、西汉前期: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

3、隋唐时期:封建国家长期统一,政治安定,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唐都长安的城市建设表现出极高的水平。

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4、北宋时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

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④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

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

5、明朝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①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②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丁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玉米和甘薯,清代广泛推广;

6、清朝前期: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大批城市产生。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考点四: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一、知识梳理

1、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

2、秦: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

3、两汉: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

4、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

5、隋: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

6、唐: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7、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8、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考点五: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古代,这种不平衡明显地表现为南北经济差距较大。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

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是北方战乱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一、知识梳理

1、奠基: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①春秋战国寸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②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③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④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2、初步开发:三国。①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②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3、大规模开发:东晋。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

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南朝时期,江南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5、开始南移:隋唐。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继续南移:五代。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7、超过:宋朝。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元朝时,出现南粮北调。

8、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升华认识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

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⑥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3、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4、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考点六: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我国古代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政治上加强了统一,经济上促进了发展,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知识梳理

春秋战国到西汉: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战国时期:①秦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②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2、秦朝: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

3、西汉:①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丁程;②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新疆的序幕。③西域都护设置,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西汉政府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4、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5、三国时期:①蜀国农业迅速发展;②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6、隋唐时期:①隋炀帝派人去西域;②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④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⑤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⑥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7、宋元时期:①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②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人中央版图;③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④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⑤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

8、元明两代:在云南和贵州设立行省,将云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地区的控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

9、明清时期:①成都在明代成为茶叶市场;②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进行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对地区经济开发起了积极作用。③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④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清代后期在新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⑤云南地区在清代开采铜矿较多;⑥清朝时确立了历世**和**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⑦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

10、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①19世纪70-80年代,云南、西藏、新疆人民抗击英、俄的侵略。②1875-1878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国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③1913年,英国策动西藏亲英分子闹“独立”,中英两国就西藏主权问题反复交涉,中国政府强调对西藏不容置疑的主权,并一直拒绝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④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⑤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云、贵、川、甘、陕等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⑦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⑧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许多近代企业从华北、华东、华中迁到西南、西北各地,增强了西部的经济实力。

11、新中国时期:①新中国建立后,和平解放云南、西康的广大地区,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③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④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⑤1957-1966年,在西部建成

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⑥1966-1976年,国民经济在**中缓慢发展,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湖北

下载2015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人教版)配套学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人教版)配套学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