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稿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的委员时,提出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
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我们提高道德认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强化知耻之心,改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荣辱观
1、荣辱观属于道德范畴
道德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含义比较广泛。最初它们是两个概念。
道:最初的含义是道路,后来引伸为规律,做人治国的原则。所谓天道,是指自然规律;人道,是指人类社会的规律、原则。德:最初指内心的情感或信念,后来引伸为实行原则有所得,得到。把道和德两字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况。两字合为一个概念,是指人的行为应合于理,利于人。
道德范畴,是指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感情中的,反映人们道德关系和行为调节方向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善与恶、正义与不义、公正与偏私、义务与良心、荣誉与耻辱、幸福与不幸等等。荣辱观属于道德的范畴,或者说是道德观的组成部分。
荣辱观,古已有之。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问题,形成的看法。
荣誉是社会对个人或团体的过去的行为所做的一种肯定性评价。其表现就是社会舆论的赞扬。例如最近市委市政府对市公安局和七名公安干警记三等功。就是一种赞扬。
荣誉感,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它是个人在履行道德义务后所表现出的一种道德情感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它是个人在得到社会所给予的荣誉之后,对自身价值的意识,表现为个人的自豪感和自尊的意识。荣誉是客观的,而荣誉感是个人主观的感受。
荣誉的反面是耻辱。它是社会对人们行为所做的一种否定性的评价。耻,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也可指使人感到羞愧的耻辱之事。
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耻辱。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
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靠本能而生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把有没有羞耻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知耻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康有为曾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不耻,则无所不为。
荣辱观的本质内容,是对何为荣誉、何为耻辱的理解。此外,还包括对待荣誉与耻辱的态度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对荣誉和耻辱有一定的感受,而且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对它们有所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一旦形成一定的荣辱观,它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不仅个人的文明生活与人的荣辱观联系在一起,一个社会的治乱,也总是与人们的荣辱观联系在一起的。
古人说过:人人知耻,则正义流行;人人无耻,则邪恶大行其道。说明了荣辱观的重要作用。
2、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荣辱观
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道德是社会历史现象,是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的劳动所得仅能维持人们日常生活最低需求,没有剩余。因此,当时,共同劳动,一切为了集体(部落),是最高原则,在氏族内,互助、平等、正义(集体内部自我保存),血亲报仇,以打还打,以伤还伤。
在奴隶社会,要求对奴隶主的忠诚,鄙视劳动,只有奴隶才劳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丰富的道德规范。如忠君孝父。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孔子有个著名的论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并不完全否认利,这里的君子与小人,其实也是一种荣与辱的观念。孟子提出“四端”:仁、义、礼、智。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曾经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盛极一时,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正是这样一位十分成功的政治家,提出了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一般认为耻感只不过是个人的一种羞耻之心,关联的只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而已。为什么管仲如此看重知耻之心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把耻提高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在个别人没有羞耻感的情况下,国家生死存亡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但如果无耻之行不受到谴责,无耻之人
不受到唾弃反而扶摇直上,无耻之风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时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人性堕落的社会。一个没有天理,缺乏仁义,禽兽横行的社会,国家岂有不亡之理。
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已,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日知录.廉耻》)
不廉洁的人,把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不知耻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当不廉洁、不知耻的人成为国家要员时,什么都想据为已有,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国家如何能长治久安呢?
战国时代的荀子,把荣誉同履行社会义务联系起来考察,他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认为履行义务是获得荣誉的必要条件。
封建社会的荣辱观,有许多在现代看来是错误的。比如妇女要“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为德、容、言、功。妇德贞顺,妇容婉娩,妇言辞令,妇功丝麻。对丈夫要从一而终。男的可以三妻四妾。祥林嫂嫁了贺老六,后来贺老六又死了,说她死后要劈成两半去侍候两个男人等等。
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利已主义,一切为了发财致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它的人道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歌颂人的伟大,提倡意志自由,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博爱。
二、为什么要强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练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我们所讲的荣辱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荣辱观念既有联系、继承的一面,又有区别、发展的一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批判地吸收了人类社会荣辱观念的积极因素,是建立在对人民、对集体、对祖国尽义务的基础上,同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础上的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它应当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成为每个人做人的准则。
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确立公民行为准则的需要。
人有一种动物的本能,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制约,一般的人会放弃自律,追随无耻。如果一个人靠无耻的行为得到了好处,而付出的成本很低,或者根本没有得到任何惩处和社会舆论贬抑的话,那么他的行为就可能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一些道德水平不高,自律意识差的人,就会去仿效他。如果后来的仿效者也同样获得了实惠而得不到制裁的话,就必然会有更多的仿效者出现。这就是坏榜样的力量。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
在日常生活中,此类事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个人走路抄近路,践踏草坪,后面就有人跟着践踏过去。一个人不排队,后面就会有更多的人拥挤上来。一个人把垃圾扔到不该扔的地方,后面就会有很多人也把垃圾扔往那里。一人闯红灯,后面就会几个人跟上去。那些后来践踏草坪的人,不排队加塞的人,乱扔垃圾的人,闯红灯的人,未必不知道这样做有损自己的文明形象,但前面的人做了,他们也就追随着做了。
在政治领域中,类似的现象也同样普遍。一个人搞虚报浮夸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获得了赞扬,后面的人就会跟着搞浮夸、虚报。“千斤棉花万斤稻”、“放卫星”、“形象工程”等等就出来了。同样,一个人给单位领导拍马屁得到了好处,这个单位就会很快出现一批马屁精。这种上行下效的现象如果大面积地发生,就必然导致社会羞耻感的普遍下降,从而使社会风气迅速变坏。
当前,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强调荣辱观,是因为荣辱观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灭,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举国之人皆知有耻,中华民族才会避免蒙受耻辱。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在开放的过程中,西方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传入国内,观念的多样化,必然会有荣辱观的多样化。比如,文革以前过来的人都知道,以前对于“穷”、“不识字”这两件事,并不会有多少难为情,张铁生考试零分,还成了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的典型,当上了农学院的院长。现在我们对“穷”、“不识字”就没有人会觉得这是光荣的事。
荣辱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是正常的。但我们要看到,由于市场经济本性驱使人对于利益的追逐以及西方价值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在是非、善恶、荣辱观念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荣辱观。
比如,不以荣为荣。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等等。
具体地说:有人只以金钱多少作为荣辱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得法,勤劳致富,自主创新致富,科学管理致富,这些都是光荣的。但是,如果把金钱作为确定人们荣誉的唯一标准,谁的钱最多,谁就最值得尊重,谁就最光荣。相反,谁穷,就有自卑感,就抬不起头。因此认为“名声好坏无所谓,物质利益最实惠”。在这种错误的荣辱观的支配下,中饱私囊,甘当“硕鼠”和“蛀虫”的人就产生了。为什么近些年来揭发出来的经济案件中,几个人共同犯罪的串案、窝案有不小的比例?为什么会串通一气?说到底有一个荣辱观的问题,对贪污受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必须远离违法乱纪、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行为。很难想象,坑蒙拐骗盛行,人与人缺乏起码的信任,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能够建立起和谐社会。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没有正确的荣辱观,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条件,我们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某些既有的观念和规则被废弃或搁置,适合新要求的观念和规则尚未建立健全,一时难以发挥全部的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定程度的观念包括荣辱观念的多元和混乱,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西方道德观念的影响,都对人们荣辱观念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特别重视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重视知耻感的培养,从而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
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要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胡锦涛总书记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要求。他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个为荣,八个为耻”。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八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完整地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规范。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祖国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国家。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1、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我们建设独立、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动力。
爱国主义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科学文化、广大人民以及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热爱。这是人类最早已存在的一种道德感情,是和人们的共同生活、共同利益密切联系的,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北宋著名民族英雄岳飞,在母亲剌字“精忠报国”的激励下,坚持抗金,反对投降。他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之情,千百年来激励和鞭策着人们。
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竭尽全力率兵抗元,被俘后在被押解途中,感慨山河破碎,写下了悲壮的诗篇《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爱国名言。
2、当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爱国主义的意识和情感,最一般的内容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对自己祖国命运的关心。具体表现为:一是不能容忍外国侵略者的歧视和压迫,反对一切形式的掠夺和奴役,坚决维护自己祖国的尊严,保卫祖国的独立、领土完整。为保卫祖国不怕流血牺牲。二是为争取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积极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振兴科学以及社会事业,以祖国大局为重,以祖国利益至上。三是对各族人民的友好团结和兄弟情谊,维护祖国的团结和统一。
爱祖国,要认识祖国的历史,了解祖国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和遭受的屈辱苦难,树立起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志向和信念。
以热爱祖国为荣,要注意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民族排外主义。它表现为只看到本国和本民族的长处,并无限地加以夸大,把本国同其他国家对立起来,隔离开来,采取民族闭关自守的态度。它藐视和抹煞其他国家和民族(特别是小国)的长处,采取大国沙文主义的态度,拒绝向其他国家和民族学习先进的东西。结果只能是坐井观天,固步自封,使本国成为一个落后的夜朗式的国家。
二是民族虚无主义。它没有丝毫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为本国的一切东西都是落后的,外国的一切东西都是先进的,甚至认为“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
应该承认,由于历史的、地理环境等原因,各国之间会有差别。但即使是落后国家,也会有一些值得先进国家学习的东西,并不是月亮都是外国的圆。
当前,确有一些人,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比如今年3.15中央电视台曝光的“欧典”地板,明明只值几十元/平方米,但由于挂了“德国生产”的牌子,就卖到达2000多元/平方米,而且销售量还很大。
说明一种现象:盲目崇洋,给不法经营者钻了空子。
再如水果市场上,有些进口水果的口味也不怎么样,但价格就高出许多,有些人就是认为吃外国进口水果有面子。其实是崇洋媚外的心理。
3、要把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信念转化为爱国主义的行动。
祖国是一个大概念,我们每一个人又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之中,爱祖国,首先要表现为爱集体、爱家乡。
落实到现实生活之中,就是要以热爱集体、热爱家乡为荣,树立慈溪荣我荣的观念,树立以危害集体利益、危害家乡利益为耻的观念。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人民政府的宗旨。我们的党员、政府工作人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不为人民服务,该做的事没有去做,没有做好,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或责任心不强,做工作得过且过,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作为党和政府来讲,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员干部来说,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和要求,是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决不能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当官做老爷,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有的人掌了一点小权,就觉得了不起,官气熏天,盛气凌人,动不动就训人,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其实是很可耻的。
服务人民,就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标准,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作为一个机关公务人员,本职工作就是服务人民。但我们对本职工作做得怎样?是不是尽了我最大努力?不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这个观念必须树立起来。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崇尚科学,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崇尚科学要体现在生产、生活和劳动实践中。要努力完成和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自觉将科学知识运用到为人类造福、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之中。
要树立求实创新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崇尚科学,必须反对愚昧无知的行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学习科学知识,贯彻科学精神,讲求科学方法,为群众作出表率。有的党员、干部,不学习科学知识,反而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这样的人,不配当共产党员。
贪官与佛教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因为佛教讲求的是降低人生欲求,通过修行来超拔人生苦痛,获得人生觉悟。而贪官则是利欲熏心,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但现在贪官信佛绝不是少数,更有假借佛的名义行贪赃枉法之徒,原河北省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就是一个典型,愚昧无知的典型。丛福奎信佛,遍访名山,周游名刹,大把银子捐给寺庙,平时私下聊天也多讲佛事,俨然是一虔诚信徒。在与商界人士交往中,则以佛的名义,公开索要大量钱物,说是给你一个做善事的机会。就在东窗事发,与专案组人员周旋时,还以念咒、盼佛祖保佑、侃侃而谈以佛治国等手段,希图躲过查办。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劳动是人运用体力、智力改造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推动了由猿到人的进化。辛勤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劳动不但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人类社会。人们只有从事劳动,才能改变自己同自然界的关系。辛勤劳动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其内容和要求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造福社会而诚实地劳动。不论从事何种劳动,都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和工作,表现出最大的诚实态度。所谓诚实的劳动态度,就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劳动和工作,不偷工减料,不弄虚作假。至少要“凭良心”干活,生产的产品、完成的工作能够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劳动报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第二,要把握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自觉地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无论从事何种劳动,都有一个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问题。为此,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劳动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以便增加劳动产品的数量,改进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节约原料,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三,遵守劳动纪律,乐于吃苦,艰苦创业。劳动者要按照本单位本部门规定的劳动程序和操作规范进行工作,遵守工作时间,文明生产。反对贪图享受,挥霍浪费。
第四,爱惜劳动成果,维护公共财物。一切劳动成果,一切公共财产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产物,热爱劳动的逻辑结论,必然是爱惜劳动成果,维护公共财产。
侵犯公共财产,就是强占劳动人民的成果,剥夺劳动人民的利益,是违背道德原则的,是触犯法律的,必须受到无情的指责和惩罚。
辛勤劳动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准则。与此相反,好逸恶劳则体现了剥削阶级没落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喜欢安逸,厌恶劳动者,必然想不劳而获,否则他怎么生活?所以好逸恶劳是他自己不想劳动,而是希望别人多劳动,别人替他劳动,这种品质,自然是可耻的。
有一个顺口溜:说的是老实农民最怕“三生”。一怕乱收费的先生,二怕收红包的医生,三怕高消费的后生。这里的后生,就是好逸恶劳的年青人(俗话叫贪吃懒做的败家子),家长都难看他,可耻不可耻?
年轻人喜欢用高档用品、时髦用品、爱面子,这是社会正常现象,本无可厚非。但超出经济承受能力范围的高消费、爱时髦,那就有害了。对于家庭,就是不堪重负的索取;如果走向社会,难填的欲壑有可能成为罪恶的导火索。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送给部分农村大学生的讽刺写照。少数年青人不以挥霍父母血汗钱为耻,不以勤俭节约为荣,荣辱颠倒、是非不分,是因为没有学会做人,缺乏应有的良知和感恩之心。
机关事业单位也有这种现象,个别人只想拿工资,最好奖金多一点,福利好一点,就是不想工作好一点。这种人,跟上面说的“第三怕”的人是一样的。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团结互助是团结和互助的总称。团结,是强调人群的凝聚力,包括家庭的团结、集体的团结、各个组织的团结、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各民族团结、所有中国人的团结。
团结是在为某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时形成的紧密联系,团结就是力量。一只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就是这个道理。
互助就是互相帮助,无论对自己的家人,亲友邻居,同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无论老少、贫富,都要一视同仁地伸出友善之手给予帮助,这体现了人际关系的一种美德。
团结互助与损人利己作为对立的两个方面,这里着重是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包括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要求我们绝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去损害他人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重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因此,不否认个人正当合法的利益,但不能为了个人私利而去损害别人的利益。对企业来说,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得利益,受到法律保护;对党员干部来说,政策和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正当合法收益,也是受到保护的。但当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把国家、集体、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慈溪日报》3月30日刊登的周巷一个企业家把自己得到的十万元创新奖全部交给吴耕民教育基金会,就是一个互助的好典型。
以损人利己为耻,就要求我们守住道德底线,获取自身利益而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更不能以损害集体的、国家的利益为代价。
损人利己的例子很多。比如小偷的行为不但违法,还是典型的损人利己的行为;企业超过标准排放废水、废气,自己获得利润,给环境、给群众造成损失;等等。
(五)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一个基本规范。
诚实,从字面上看,就是忠诚老实的意思,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隐瞒,不欺骗,开诚布公。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守信以诚实为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
要做到诚实守信,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点,要求站在振兴中华的高度来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深远意义。没有诚实守信,就不会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环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合同、证券、期货等市场工具,无不体现信用关系,离开了信用,市场就无法运转,国民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振兴中华也就难以实现。
第二点,要求诚实劳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一分力出一分力,不消极,不怠工。出勤不出力,也是不诚实的一种表现。在经济交往中,不坑蒙拐骗,不偷工减料,不制假售假,不缺斤少两,自觉维护良好的商业运行环境。
第三点,要求实事求是,不讲假话。不文过饰非,对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诚实守信是各行各业的行为准则。对于党政干部来说,就要忠诚老实,平易近人,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不惟上,不惟书,反对虚报浮夸,弄虚作假。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纪律是政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
制定纪律和法律,对违反纪律和法律的行为进行惩罚,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不要违反,惩罚不是目的,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避免出现违纪违法行为。如果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做到以遵纪守法为荣,自觉地按纪律规范行事,这个社会就不需要惩罚了。
比如闯红灯,违反交通法规,是可耻的行为,人人都感到这是可耻的行为,就不去闯红灯了,交通秩序就好了。再如,企业违法排放污水,故意拖欠职工工资,如果企业主意识到这些都是可耻的行为,就会自觉改正这种违法行为。
对这些违法行为,社会成员中树立起统一的观念,有这种可耻行为的人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使这些人抬不起头,有知耻之心的人就不敢再违反了,这也是一种惩罚,或预防性的、软性的惩罚。
知耻之心,是一种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强的人,可耻的事不会去做。(不知耻的人不在此例)。
比如干部受贿,从揭发出来的案例看,有些人有侥幸心理,明知是违法的事,但侥幸心理告诉他“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纪委不知,反贪局不知,就受贿了。如果有知耻之心,我知,就是可耻的,不管有没有被发现,都是可耻的,可耻之事不可为,就不敢受贿了。由此可见,树立知耻之心,是反腐败关口前移的重要手段之一。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类历史上,一切事业上有伟大成就的人们,都同他们的勤奋勇敢、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经过五万多次的试验,才发明了电池。
我们党八十多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始终激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战胜各种困难。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都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党今天的局面。
坚持艰苦奋斗,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艰苦险恶的战争环境,我们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和率领广大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战胜敌人,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从现实生活来看也是一样,慈溪民营企业的发展,都与企业家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难万险、千辛万苦的努力联系在一起。没有慈溪人民的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慈溪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还要不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两个务必”,今年3月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再次要求我们以艰苦奋斗为荣。说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仍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改革开放使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总体上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人民还不富裕,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把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的发展中国家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即使将来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也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各级机关和广大干部,都必须自觉地发扬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使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物质层面上,要求人们的消费节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在精神层面上,要求我们不畏艰险,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艰苦奋斗的对立面是骄奢淫逸,就是作风骄傲专横,生活糜烂奢侈荒淫无度。古人说:成由勤俭败由奢。当前,我们要重点反对那种脱离国情、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消费和奢侈浪费,机关特别要抑制会议费、招待费、考察费过快增长的趋势。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坚决反对浮躁浮夸、急功近利、铺张浪费、大手大脚。要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在带领群众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切实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四、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荣明耻,重在实践。道德品质是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好的荣辱观如果只停留在认知阶段而不付诸行动,只知道什么是荣辱而不在行动上切实地为荣拒辱,那就不会有实际效果。知荣明耻的目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践行。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要按照知行统一、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
1、机关干部要作出表率
同一般群众相比,机关干部在荣辱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和实际行动,对于人民群众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在评价历史得失时,人们往往把官员道德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时代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对领导干部来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危险品是不能用的。
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有赖于一支荣辱分明、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然是全体社会成员道德精神的跃升。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为人民群众做出榜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号召群众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抵制的事,自己决不染指。领导干部受党和人民委托,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领导干部如何行使手中权力,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牵涉社会公平正义。干部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在内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后,不仅左右着个人行为,也决定着他在履行社会职责时,如何进退,如何取舍。在一定意义上说,官德引导着民风,甚至决定着民风。“八荣八耻”能否蔚然成风,能否在全社会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践,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身体力行,作出榜样。干部不能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嘴上反腐败,行动搞腐败。“公生明,廉生威”,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将行政职权与高尚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执政境界和施政效果。
(1)干部要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那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持律己之心。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自我立志、自我约束、自我修炼、自我管理,切实作出表率。并管好自己的亲属和部下。
(2)干部要常怀为民之情,强化“服务人民为荣”的观念。要以建设学习型组织、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实干型机关、节约型机关为目标,以提高学习能力、执行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为“抓手”,广泛开展“争创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着力解决人们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2、学校
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事业,最后也都要交给孩子。学会了做人才能学会做事,因此在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着特别深刻的含义。可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面对未来的希望工程。对此,学校担负着更大的责任。学校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
(1)组织广大教师加强学习并开展广泛讨论,筛选典型师德行为,提炼形成师德标准。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教育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2)在中小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知行结合的“八讲八做”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各校根据实际,结合人文教育、童谣、儿歌创编等活动开设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学习、讨论,将“八荣八耻”作为评估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重要内容,并进行科学操作,引导学生真正做到“行荣拒耻”。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宿舍、进教室,进学生头脑。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3、企业
“八荣八耻”荣辱观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密不可分。企业员工如果牢固树立起“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在工作中就会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不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企业就具有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精神支柱。
(1)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弘扬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开展多种主题活动,促进爱岗敬业。要以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为龙头,以“新慈溪、新职工”为主题,开展以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为内容的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和实践活动,逐步树立职工道德新观念、新规范;以“重合同守信用”、“消费者信得过”等诚信主题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建设诚信慈溪”活动。
(2)企业主及时清算职工工资,善待职工,诚信立业;
(3)企业生产不以牺牲周边环境为代价,以以法纳税为荣、偷税漏税为耻,妥善处理好私利与公利的关系,自觉守法;
(4)更高层次的可捐款捐物、回报社会等等,不断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4、农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活动,巩固环境整治成果,深入开展新环境百村改造和庭院整治,创建学习型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开展人文教育、人文关怀,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5、社区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节约型社区、学习型社区、无毒社区活动和“四进社区”、“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要努力架起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桥梁,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一方面,社区要积极探索搭建诸如“爱心热线”、“爱心呼叫”、“爱心托管”、“倾诉角”之类的平台,为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上碰到的困难,畅通反映问题,发泄牢骚的渠道;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居民热心加入志愿者队伍,共同遵守居民小区公约,自觉抵制损害他人的不良行为,促进邻里和睦,生活健康,人际和谐,共建美好家园。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连。要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真正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让我们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知荣弃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稿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的委员时,提出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我们提高道德认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强化知耻之心,改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荣辱观
1、荣辱观属于道德范畴
道德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含义比较广泛。最初它们是两个概念。
道:最初的含义是道路,后来引伸为规律,做人治国的原则。所谓天道,是指自然规律;人道,是指人类社会的规律、原则。德:最初指内心的情感或信念,后来引伸为实行原则有所得,得到。把道和德两字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况。两字合为一个概念,是指人的行为应合于理,利于人。
道德范畴,是指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感情中的,反映人们道德关系和行为调节方向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善与恶、正义与不义、公正与偏私、义务与良心、荣誉与耻辱、幸福与不幸等等。荣辱观属于道德的范畴,或者说是道德观的组成部分。
荣辱观,古已有之。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问题,形成的看法。
荣誉是社会对个人或团体的过去的行为所做的一种肯定性评价。其表现就是社会舆论的赞扬。例如最近市委市政府对市公安局和七名公安干警记三等功。就是一种赞扬。
荣誉感,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它是个人在履行道德义务后所表现出的一种道德情感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它是个人在得到社会所给予的荣誉之后,对自身价值的意识,表现为个人的自豪感和自尊的意识。荣誉是客观的,而荣誉感是个人主观的感受。
荣誉的反面是耻辱。它是社会对人们行为所做的一种否定性的评价。耻,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也可指使人感到羞愧的耻辱之事。
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耻辱。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
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靠本能而生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把有没有羞耻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知耻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康有为曾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不耻,则无所不为。
荣辱观的本质内容,是对何为荣誉、何为耻辱的理解。此外,还包括对待荣誉与耻辱的态度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对荣誉和耻辱有一定的感受,而且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对它们有所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一旦形成一定的荣辱观,它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不仅个人的文明生活与人的荣辱观联系在一起,一个社会的治乱,也总是与人们的荣辱观联系在一起的。
古人说过:人人知耻,则正义流行;人人无耻,则邪恶大行其道。说明了荣辱观的重要作用。
2、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荣辱观
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道德是社会历史现象,是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的劳动所得仅能维持人们日常生活最低需求,没有剩余。因此,当时,共同劳动,一切为了集体(部落),是最高原则,在氏族内,互助、平等、正义(集体内部自我保存),血亲报仇,以打还打,以伤还伤。
在奴隶社会,要求对奴隶主的忠诚,鄙视劳动,只有奴隶才劳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丰富的道德规范。如忠君孝父。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孔子有个著名的论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并不完全否认利,这里的君子与小人,其实也是一种荣与辱的观念。孟子提出“四端”:仁、义、礼、智。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曾经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盛极一时,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正是这样一位十分成功的政治家,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一般认为耻感只不过是个人的一种羞耻之心,关联的只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而已。为什么管仲如此看重知耻之心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把耻提高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nb
小的比例?为什么会串通一气?说到底有一个荣辱观的问题,对贪污受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必须远离违法乱纪、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行为。很难想象,坑蒙拐骗盛行,人与人缺乏起码的信任,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能够建立起和谐社会。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没有正确的荣辱观,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条件,我们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某些既有的观念和规则被废弃或搁置,适合新要求的观念和规则尚未建立健全,一时难以发挥全部的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定程度的观念包括荣辱观念的多元和混乱,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西方道德观念的影响,都对人们荣辱观念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特别重视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重视知耻感的培养,从而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
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要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胡锦涛总书记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要求。他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个为荣,八个为耻”。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八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完整地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规范。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祖国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国家。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1、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我们建设独立、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动力。
爱国主义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科学文化、广大人民以及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热爱。这是人类最早已存在的一种道德感情,是和人们的共同生活、共同利益密切联系的,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北宋著名民族英雄岳飞,在母亲剌字“精忠报国”的激励下,坚持抗金,反对投降。他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之情,千百年来激励和鞭策着人们。
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竭尽全力率兵抗元,被俘后在被押解途中,感慨山河破碎,写下了悲壮的诗篇《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爱国名言。
2、当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爱国主义的意识和情感,最一般的内容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对自己祖国命运的关心。具体表现为:一是不能容忍外国侵略者的歧视和压迫,反对一切形式的掠夺和奴役,坚决维护自己祖国的尊严,保卫祖国的独立、领土完整。为保卫祖国不怕流血牺牲。二是为争取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积极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振兴科学以及社会事业,以祖国大局为重,以祖国利益至上。三是对各族人民的友好团结和兄弟情谊,维护祖国的团结和统一。
爱祖国,要认识祖国的历史,了解祖国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和遭受的屈辱苦难,树立起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志向和信念。
以热爱祖国为荣,要注意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民族排外主义。它表现为只看到本国和本民族的长处,并无限地加以夸大,把本国同其他国家对立起来,隔离开来,采取民族闭关自守的态度。它藐视和抹煞其他国家和民族(特别是小国)的长处,采取大国沙文主义的态度,拒绝向其他国家和民族学习先进的东西。结果只能是坐井观天,固步自封,使本国成为一个落后的夜朗式的国家。
二是民族虚无主义。它没有丝毫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为本国的一切东西都是落后的,外国的一切东西都是先进的,甚至认为“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
应该承认,由于历史的、地理环境等原因,各国之间会有差别。但即使是落后国家,也会有一些值得先进国家学习的东西,并不是月亮都是外国的圆。
当前,确有一些人,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比如今年3.15中央电视台曝光的“欧典”地板,明明只值几十元/平方米,但由于挂了“德国生产”的牌子,就卖到达2000多元/平方米,而且销售量还很大。
说明一种现象:盲目崇洋,给不法经营者钻了空子。
再如水果市场上,有些进口水果的口味也不怎么样,但价格就高出许多,有些人就是认为吃外国进口水果有面子。其实是崇洋媚外的心理。
3、要把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信念转化为爱国主义的行动。
祖国是一个大概念,我们每一个人又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之中,爱祖国,首先要表
现为爱集体、爱家乡。
落实到现实生活之中,就是要以热爱集体、热爱家乡为荣,树立慈溪荣我荣的观念,树立以危害集体利益、危害家乡利益为耻的观念。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人民政府的宗旨。我们的党员、政府工作人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不为人民服务,该做的事没有去做,没有做好,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或责任心不强,做工作得过且过,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作为党和政府来讲,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员干部来说,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和要求,是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决不能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当官做老爷,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有的人掌了一点小权,就觉得了不起,官气熏天,盛气凌人,动不动就训人,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其实是很可耻的。
服务人民,就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标准,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作为一个机关公务人员,本职工作就是服务人民。但我们对本职工作做得怎样?是不是尽了我最大努力?不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这个观念必须树立起来。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崇尚科学,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崇尚科学要体现在生产、生活和劳动实践中。要努力完成和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自觉将科学知识运用到为人类造福、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之中。
要树立求实创新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崇尚科学,必须反对愚昧无知的行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学习科学知识,贯彻科学精神,讲求科学方法,为群众作出表率。有的党员、干部,不学习科学知识,反而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这样的人,不配当共产党员。
贪官与佛教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因为佛教讲求的是降低人生欲求,通过修行来超拔人生苦痛,获得人生觉悟。而贪官则是利欲熏心,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但现在贪官信佛绝不是少数,更有假借佛的名义行贪赃枉法之徒,原河北省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就是一个典型,愚昧无知的典型。丛福奎信佛,遍访名山,周游名刹,大把银子捐给寺庙,平时私下聊天也多讲佛事,俨然是一虔诚信徒。在与商界人士交往中,则以佛的名义,公开索要大量钱物,说是给你一个做善事的机会。就在东窗事发,与专案组人员周旋时,还以念咒、盼佛祖保佑、侃侃而谈以佛治国等手段,希图躲过查办。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劳动是人运用体力、智力改造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推动了由猿到人的进化。辛勤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劳动不但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人类社会。人们只有从事劳动,才能改变自己同自然界的关系。辛勤劳动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其内容和要求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造福社会而诚实地劳动。不论从事何种劳动,都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和工作,表现出最大的诚实态度。所谓诚实的劳动态度,就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劳动和工作,不偷工减料,不弄虚作假。至少要“凭良心”干活,生产的产品、完成的工作能够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劳动报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第二,要把握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自觉地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无论从事何种劳动,都有一个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问题。为此,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劳动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以便增加劳动产品的数量,改进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节约原料,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三,遵守劳动纪律,乐于吃苦,艰苦创业。劳动者要按照本单位本部门规定的劳动程序和操作规范进行工作,遵守工作时间,文明生产。反对贪图享受,挥霍浪费。
第四,爱惜劳动成果,维护公共财物。一切劳动成果,一切公共财产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产物,热爱劳动的逻辑结论,必然是爱惜劳动成果,维护公共财产。
侵犯公共财产,就是强占劳动人民的成果,剥夺劳动人民的利益,是违背道德原则的,是触犯法律的,必须受到无情的指责和惩罚。
辛勤劳动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准则。与此相反,好逸恶劳则体现了剥削阶级没落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喜欢安逸,厌恶劳动者,必然想不劳而获,否则他怎么生活?所以好逸恶劳是他自己不想劳动,而是希望别人多劳动,别人替他劳动,这种品质,自然是可耻的。
有一个顺口溜:说的是老实农民最怕“三生”。一怕乱收费的先生,二怕收红包的医生,三怕高消费的后生。这里的后生,就是好逸恶劳的年青人(俗话叫贪吃懒做的败家子),家长都难看他,可耻不可耻?
年轻人喜欢用高档用品、时髦用品、爱面子,这是社会正常现象,本无可厚非。但超出经济承受能力范围的高消费、爱时髦,那就有害了。对于家庭,就是不堪重负的索取;如果走向社会,难填的欲壑有可能成为罪恶的导火索。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送给部分农村大学生的讽刺写照
。少数年青人不以挥霍父母血汗钱为耻,不以勤俭节约为荣,荣辱颠倒、是非不分,是因为没有学会做人,缺乏应有的良知和感恩之心。
机关事业单位也有这种现象,个别人只想拿工资,最好奖金多一点,福利好一点,就是不想工作好一点。这种人,跟上面说的“第三怕”的人是一样的。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团结互助是团结和互助的总称。团结,是强调人群的凝聚力,包括家庭的团结、集体的团结、各个组织的团结、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各民族团结、所有中国人的团结。
团结是在为某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时形成的紧密联系,团结就是力量。一只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就是这个道理。
互助就是互相帮助,无论对自己的家人,亲友邻居,同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无论老少、贫富,都要一视同仁地伸出友善之手给予帮助,这体现了人际关系的一种美德。
团结互助与损人利己作为对立的两个方面,这里着重是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包括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要求我们绝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去损害他人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重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因此,不否认个人正当合法的利益,但不能为了个人私利而去损害别人的利益。对企业来说,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得利益,受到法律保护;对党员干部来说,政策和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正当合法收益,也是受到保护的。但当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把国家、集体、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慈溪日报》3月30日刊登的周巷一个企业家把自己得到的十万元创新奖全部交给吴耕民教育基金会,就是一个互助的好典型。
以损人利己为耻,就要求我们守住道德底线,获取自身利益而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更不能以损害集体的、国家的利益为代价。
损人利己的例子很多。比如小偷的行为不但违法,还是典型的损人利己的行为;企业超过标准排放废水、废气,自己获得利润,给环境、给群众造成损失;等等。
(五)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一个基本规范。
诚实,从字面上看,就是忠诚老实的意思,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隐瞒,不欺骗,开诚布公。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守信以诚实为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
要做到诚实守信,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点,要求站在振兴中华的高度来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深远意义。没有诚实守信,就不会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环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合同、证券、期货等市场工具,无不体现信用关系,离开了信用,市场就无法运转,国民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振兴中华也就难以实现。
第二点,要求诚实劳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一分力出一分力,不消极,不怠工。出勤不出力,也是不诚实的一种表现。在经济交往中,不坑蒙拐骗,不偷工减料,不制假售假,不缺斤少两,自觉维护良好的商业运行环境。
第三点,要求实事求是,不讲假话。不文过饰非,对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诚实守信是各行各业的行为准则。对于党政干部来说,就要忠诚老实,平易近人,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不惟上,不惟书,反对虚报浮夸,弄虚作假。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纪律是政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
制定纪律和法律,对违反纪律和法律的行为进行惩罚,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不要违反,惩罚不是目的,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避免出现违纪违法行为。如果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做到以遵纪守法为荣,自觉地按纪律规范行事,这个社会就不需要惩罚了。
比如闯红灯,违反交通法规,是可耻的行为,人人都感到这是可耻的行为,就不去闯红灯了,交通秩序就好了。再如,企业违法排放污水,故意拖欠职工工资,如果企业主意识到这些都是可耻的行为,就会自觉改正这种违法行为。
对这些违法行为,社会成员中树立起统一的观念,有这种可耻行为的人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使这些人抬不起头,有知耻之心的人就不敢再违反了,这也是一种惩罚,或预防性的、软性的惩罚。
知耻之心,是一种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强的人,可耻的事不会去做。(不知耻的人不在此例)。
比如干部受贿,从揭发出来的案例看,有些人有侥幸心理,明知是违法的事,但侥幸心理告诉他“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纪委不知,反贪局不知,就受贿了。如果有知耻之心,我知,就是可耻的,不管有没有被发现,都是可耻的,可耻之事不可为,就不敢受贿了。由此可见,树立知耻之心,是反腐败关口前移的重要手段之一。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类历史上,一切事业上有伟大成就的人们,都同他们的勤奋勇敢、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经过五万多次的试验,才发明
第三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吉林大学宁波群
内容提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丰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使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自觉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真正树立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是传播文明和创造和谐的阵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重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需要,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表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当前,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广大教职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创建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全面提高广大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由于高校教师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决定其有着与其他行业不同的道德要求。因此,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把它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根本任务,摆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
1、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出色完成这一任务,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中华民族未来的问题。而广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政治思想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这不仅因为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起着主导和率先垂范的作用,而在道德建设中,既是倡导者、组织者,又是带头实践者,还因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以人格示范来培养人格,以灵魂升华来塑造灵魂。实践证明,教师如果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以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修身育人、克尽职守、乐于奉献的道德行为教育、感染、陶冶学生,就会使学生在教师良好师德的感召下,加强自身修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思想上的先进性,代表新时期职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高校教师的道德建设要高标准严要求,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要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广大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树立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当前,对“八荣八耻”这一道德规范,我们在普通群众中只能积极宣传和倡导,而对高校教师来说,则不仅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加以确定和履行,而切在教学工作中做“八荣八耻”的模范,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和影响学生。因此,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属于新时期社会的先进道德,它不仅影响学校的道德建设,而且还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3、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它关系到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同时也会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学校的教育对象来说,起着典型示范作用。教师的的天性是教书育人,要教书育人就要为人师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模范的职业行为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由于教师职业道德的鲜明特点,使得它与一个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密切相关。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高,必然会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广大学生成为建设者后必将推动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二、结合高校教师的自身特点和需求,不断丰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内容
高校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内容内容十分丰富,但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结合当前学校教学改革和事业发展的实际,特别是要结合学校教学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做好工作,切实加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要以学生为本,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武装头脑指导行动。
一定的道德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特别是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更需要大力弘扬以“八荣八耻”为基本要求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个侧面,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在高校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因此应将为学生服务、集体主义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灵魂。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需要有教师在那里从事育人的平凡劳动。教育事业的这种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自觉地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热爱、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具有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决心和勇气。因此要求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较高的精神境界对待国家、人民、集体和工作。由于知识分子劳动的特点以及个人因素在求学、治学、取得精神成果中的重要作用等原因,为什么人的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在高校教师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以及掌握知识为了什么。要联系实际抓住这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使广大教师正确认识个人的作用,摆正个人的位置,自觉抵制个人主义名利观、道德观的侵蚀,树立植根于祖国,回报祖国取之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来源于社会,奉献于社会的道德观念。
2、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以教书为重点,把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的内容,既具有相互统一的共性,又具有相互区别的特殊性。高校教师首先是教师,教师不同于其它行业的职业特点,这也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特点。教师的工作对象是身心处于发展状态的学生,劳动的产品是人,劳动的主要工具也是人。教师的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道德的内容要比很多行业要广,要求要高。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应包括思想、信仰、作风、业务等多方面的要求。高校教师职业又有其不同于中小学教师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中小学生和高校学生的不同特点所决定的。高校学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因此高校教师的学识水平、思想意识、品德作风等方面的要求应更高,在职业道德中所占的分量更重。另外,高校是整个教育出产品的最后工序,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应具有丰富性、深刻性、思想性和全面性特点。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的整个过程即育人过程。“教书育人”是一个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教书是教师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师教书的根本宗旨。无论是传播思想道德还是传播科学文化,教师都不应当忘记自己的基本职责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进而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因此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要把教书育人作为根本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总之,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其职业道德的主要内涵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魂,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师德,全面发展、和谐施教的师观,知行统一、教书育人的师能。
3、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以公德为基础,争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教师是社会大家庭中的成员,其职业道德建设应以“八荣八耻”为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建设和谐校园的实际,职业道德规范应含有如下内容:一是协调人与人正常关系的规范,做到尊师爱生,礼貌互让,干群团结,合作育人。二是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公正,廉洁从教。三是维护公共秩序的规范,做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注意公共卫生,保护公共安全。四是文明礼貌的规范,做到礼貌待人,整洁文雅,谦虚恭敬,和睦互爱。五是营造优美环境的规范,做到爱护校园,保护环境,创建优美育人氛围。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师德传统的同时,充分体现和谐发展时代理念。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师德思想,需要我们很好传承,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师德建设又必须赋予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的内容。如平等竞争、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探索教育规律等精神和观念,是符合时代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应该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充分反映。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创建和谐育人环境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广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和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条例和办法,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做到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需要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自我教育就是要求教师以思想道德规范的要求进行自觉的自我内化,在教学活动中高标准地塑造自己的人格形象。学校教育就是各级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学校教育是教师道德形成的初级阶段,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教师的内在品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自我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形式和最高境界,是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教师的内在品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针对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和教师职业道德状况,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出适合本校特点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针对性地进行师德教育,使教师明白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弄清道德是非,为自身道
德建设确立正确的认识前提,另一方面广大教师要进行道德的自律,通过各种活动提高认识,对照职业道德规范找差距,由”自觉遵守”变为自觉行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从而使自己的道德行为达到较高境界.2、做到道德约束与行为规范相结合道德约束与行为规范二者相辅相成,道德约束属于一种人的自我调节,其明显特征是非强制性的,一旦这种自我调节行为无效,就必须采取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作为重要补充。结合高校教师实际,道德约束就是要通过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教书育人”为重点,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引导、教育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教师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等方面都成为学生乃至社会的表率。行为规范主要是结合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与职业道德规范相配套的考核制度,以此为教师的职务聘任、评职晋级、实施奖惩等管理手段提供依据,逐步实现以法治教。
3、做到表彰奖励与批评教育相结合表彰奖励就是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和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教师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在全社会树立起广大教师坚持原则、任劳任怨、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做有准则,在舆论的倡导、榜样的激励、荣誉的鼓舞下,增强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批评教育就是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进行教育和劝戒,对教师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起到约束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有的高校教师在工作上不负责任,精力不放在教学上,讲课不认真,应付了事;有的高校教师在价值取向上追求名利、收受学生钱物、考试透题、评卷给人情分;有的高校教师在生活上不检点,和学生拉拉扯扯,作风庸俗等,给党的教育事业造成很大损失,在师生中造成极坏影响。对这样的教师一定要认真教育和查处,严重者要清除教师队伍,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推动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
作者简介
宁波群吉林大学工会主席研究员
第四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不久前结束的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问题,提出了“八荣八耻”——这一公民道德准则。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虎门硝烟的林则徐,从乐于助人的雷锋到一心为民的任长霞,我们从来就不缺少榜样!“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荣耻观,正是一个人道德、信念的具体体现。它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延承,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它让我们知道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现实与理想,奉献与索取,竞争与合作,集体与个人,当它们发生冲突或矛盾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胡总书记“八荣八耻”的提出无疑向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依据,对我们未来的人生道路的确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附中历来倡导的,就是“先学会做人,再学做学问”。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成绩优异,更要有良好的品质。德才兼备才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附中人。附中向来以“校风严谨,学风正派”而著称,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还有少数同学,不太注意自身道德品质和修养,身上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良风气。就说这刚刚结束的艺术节,学校为我们创建了一个展现自身才干的平台,这本是件好事。但有个别同学,没有很好地权衡个人和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明白参加艺术节的主要目的是重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锻炼;更没有真正理解校艺术节以艺术展示为主,以评比排名为辅的运行宗旨;误把艺术节的平台当成个人秀。因此,当自己没有达到目的时,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肆意吵闹造势,指责工作人员,甚至在网上对评委进行恶意的攻击。实际上,任何竞技比赛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都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我们既然参加了,就必须遵守规则。这既是个人服从集体的体现,也是遵纪守法的具体表现。在荣誉与挫折面前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冷静思考,多看别人的长处,找寻自己的不足。即使结果有争议,也只应该通过老师向领导反映,而不应采取上述的一些偏激的做法!因为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更不利于团结。除此之外,日常行为中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个别同学在犯错之后,不是主动承认,而是无理取闹,拒不接受批评教育,顶撞老师和家长,一些同学,没有养成入校及午间出校主动出示校卡的习惯,保安人员出面管理,他们拒之不理,个别人甚至恶语相加,大打出手。对于学校公共财物,有的同学根本不加爱护:卫生间的冲便器被踩得磨损严重;墙上常有各种球印;走道上的安全出口灯箱常被破坏;教室桌椅,被刻画得面目全非;校园内,有同学乱扔东西。还有不得不提的,就是一些同学进入营业性网吧,学校费尽心思,但仍有一小部分同学屡教不改,个别甚至私自外出,夜不归宿。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正常作息,也影响了学校的管理。是极不负责的表现。上述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这些同学个人注意膨胀,以我为中心,平时不注意自身思想改造,不注重道德素质的培养,法治观念淡薄,是非观念不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总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他们不知道,这些做法,极大地损害了学校的名誉,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损坏了附中人的形象。我们希望,这些同学通过学习“八荣八耻”,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及时觉悟,明确这些做法的危害性,把自身的不良风气彻底消除!最后,我代表校团委、学生会向全校同学发出呼吁:全校同学行动起来,把“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把它作为一面镜子,不断对照,检查自己,改正自身不良习气,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荣辱观,彻底杜绝不良风气,做一个名副其实的附中人。
演讲班级:九年级
2012年9月10日
第五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先知道荣辱观,它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树立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阐述。它概括精辟、内涵深刻,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自觉弘扬,是对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发展,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它对于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发展以人为本,立德以人为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主体的人,应该是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的人,是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人。以人为本与以德立人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思想道德建设;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情操,又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了一个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共同的价值尺度,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迫切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着深刻影响。总的看,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当代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上也确实有些人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高尚把谬误当真理,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格格不入,与文明社会风气极不协调。这些错误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源上来说,缺乏正确荣辱观的引导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八荣八耻”明确地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因此,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
可以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各种荣辱思想的精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德基石,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纽带,是当前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因而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