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明——行者无疆读后感(二)

时间:2019-05-15 06:0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与文明——行者无疆读后感(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与文明——行者无疆读后感(二)》。

第一篇:历史与文明——行者无疆读后感(二)

历史与文明

——读余秋雨《行者无疆》有感

第一卷

——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

历史的脚步总是永不停息地前进着,而文化也从废墟中诞生,用它不完整的身躯,努力跟随着历史的进程,渐渐体现出它的魅力。亚平宁半岛哺育出的伟人,用他们最执著的精神和毕生的精力,为亚平宁以至世界的文化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丁、米开朗琪罗、伽利略、古本江,都成为了亚平宁上的那一块块永不会破碎的贝壳。作为历史的出发点,可能就是南欧如此精深的缘故吧。第二卷

——森林、山丘、古堡,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藏。

中欧的神秘,都显现在森林、山丘和古堡中。而瑞士的希隆古堡便可以概括中欧的内在。古堡匿藏于美丽的日内瓦湖边,却与日内瓦湖的柔美、年轻形成鲜明对比:由岩石主要构建成的古堡,给人以无比坚硬之感;几种建筑风格的融合,便让人感到古堡所经历的沧桑,栉风沐雨的一天又一天,炼就了古堡的坚挺不倒。希隆古堡是当时的领主宅第,而地下室却是一座监狱,很多重要犯人曾关押在这里。英国诗人拜伦曾经有一篇作品叫《希隆的囚徒》,所写的就是其中一位日内瓦的民族英雄波尼伐。为了自由的信仰而牺牲的人,即使被关在监狱里,即使被铁链锁上双手,即使被铁镣铐上双脚,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信仰,追逐自己的梦想。至此,我明白了希隆古堡千年不倒的真正原因:地下室中的屹立不倒的英雄,撑起了这整座古堡和他自己的一片天空。现在的古堡中,没有了舞会的热闹,没有了美酒佳肴,没有了金杯银盘,而地下室中的铁链和铁镣却不可否认地依旧存在于那里。奢华随着时间的流逝灰飞烟灭,而智者的追求和信仰却随着时间愈加坚韧。希隆的囚徒,希隆的巨人会在这古堡中隐藏直至永远……

第三卷

——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在这里转折。

说起荷兰海牙,首先从大脑中映出的词不过是:庄严、严肃。作为国际法院的所在地,海牙除了和国际事务扯在一起,就从没听到过别种类型新闻。而就是在这里,我却了解到了一位异常淡泊的先生。他,就是国际法院的副院长——史久镛大法官。从他与作者的谈话中了解到,史久镛法官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官”:虽然身处官场,却保持着自己的一份淡泊和坦然。而这却使我联想到国内的一些芝麻官,官职虽小,可贪来的胃口可比他的那个官职大多了。可以说,巨额的赃款会随着刑场的一声枪响而变为废纸;但智者所选择的生活态度会伴随他一生,以至成为后代的榜样而流传。

第四卷

——苍凉、寂寞、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冻。

当作者一行人从西欧进入北欧时,这次的旅程也进入了最后、也是最艰难的阶段。冰岛正处于寒冷的冬天。不听旁人的劝告,却使作者看到了最本色的冰岛。这一片望不到尽头的白,何日才能摆脱你的苍凉与寂寞?答案是不会,永远。原谅无知的人吧,因为苍凉与寂寞才是最原原本本的您,最真真切切的您。只因如此本色的大自然,人们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并且五体投地地来拜谒您,崇敬您,不是吗?智者会执着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过自己该有的生活,因为本色才能不畏苍凉、寂寞而凝冻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跟着《行者无疆》,跟着余秋雨的足迹,我走过了欧洲,走过了整个欧洲文明。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不是深沉的中部,灿烂的西部,神秘的北部,而是那具有废墟的荒凉,人性的美丽的南欧。

喜欢南欧,是因为那种破落的荒凉,是因为有时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残缺的东西才是真实的美丽的。南欧,却是繁华过,兴盛过,可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浪潮,他没落了,甚至是,死亡了。这也许是时代带走了它昔日的光辉,留下的,只是值得人们去细细体味的那一片废墟,那一段文明。

南欧,走过繁华和荒凉,正是这才使得他更充实,才使得他在夕阳的余辉下更为沧桑,才使得它保存下文明,见证着历史。

于是,我想,南欧的夺目不是因为他给了人们多么璀璨的景色,而是因为他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历程,看到了真实。

繁华和荒凉是两个多么矛盾的词啊,可是,南欧就将他们用文明连接了起来。这不得不让我想到,走过繁华和荒凉,确实能铸就一些永恒。

走过繁华和荒凉,沉淀一些心情。有些历史遗迹,当你看到他的繁华,在脑海中描摹他先前的样子时,会感到一丝辛酸,抑或,是一种莫名的感慨。在夕阳的照射下,余晖将断壁残墙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投射在一望无际的空旷的土地上,直到地平线埋藏在黑暗中。

就像圆明园,昔日的美丽,只因为八国联军的硝烟炮火,霎时之间,全成为一片废墟,这一场毁灭,虽然只是一瞬,在中华文明史上,却是一段无比黑暗的时间,因为,毁掉的,不仅仅是圆明园本身,而且,还有文明,一同毁掉了。所以,今天,当我站在圆明园的土地上,不是失落,而是深深的遗憾与愤慨。虽然,圆明园一直在修复,可是,无论如何,都只是徒劳。但圆明园始终是美丽的,因为曾经繁华过,美丽过,而今的荒凉只是见证着当初的美丽。这种美丽,将被人们沉淀在心底,默默地,永远永远。

走过繁华和荒凉,追溯一段历史。每一朝,每一代,都有它的繁华,也同样,会有它的荒凉。这是时代进步的自然规律,只有经历这每一个时期,无论辉煌,无论颓废,都是完整的历史。因为在这里,地理的遗迹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了。

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民族的振兴和毁灭。

罗马帝国的辉煌,人尽皆知。这座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这座拥有地中海旖旎风光的帝国,不得不让人向往。无论是他的建筑中透出的熊熊霸气,还是这座城市本身的伟大,都令人们叹为观止。罗马角斗场,那个无数人撒尽鲜血的地方,那个当时作为贵族人娱乐场所的地方。曾经,他用喷涌的鲜血向世人展示它的威猛,他用人与野兽的较量向世人展示抗争与搏斗,他用被血染红的天空向世人展示生命的脆弱。然而,这样一个兴盛的帝国,也有灭亡的一天。罗马帝国终于灭亡了,带着他的风光,带着他的角斗场,也带着他的文明,灭亡了。太阳依然升起、下落,天空的那头却不再如此鲜红。他见证者罗马的兴盛与衰亡。如今,再看罗马角斗场,只有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永远永远。

走过繁华和荒凉,注释古与今的完美。有时我认为,荒凉的存在也许是为了证实先前的繁华。然而,当完美的建筑被完好的埋葬起来,不为世人所见,与世隔绝,那么,当人们发现这般奇迹的时候,古代与现代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才发现,古代与现代原来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庞贝古城是多么雄伟。人们安逸和谐地生活着,没有烦恼,没有忧愁,一片安然。然而,毁灭只需要一瞬间。火山灰的堆积将他永久的埋葬了起来,城市,街道,剧院,一切都被封锁了起来。于是,一座古城开始了永远的安睡,安详而不受打扰。如今,庞贝古城被发现了,完好无损,于是,古今便有了鲜明的对比。古城,沧桑,暗沉。现代的城市,繁华,超前。这让人甚至觉得,古城的荒凉中反而能看出繁华,而繁华中又透着隐隐的荒凉。这种捉摸不定,让人永远铭记。

繁华与荒凉,是一个城市,一段历史所必须经过的历程,这段历程是文明的起源与终结。这才明白,繁华和荒凉是两个不相矛盾的词,而是两个互相补充的词。因为只有看见繁华才能体会荒凉,只有看到荒凉才能想到繁华,而维系于这两者之间的就是文明。

逝了千年,那些古堡与故土并没有自贬身价,也没有将那曾经演绎的故事曲解,没有留下斑斑驳驳,却依然如一颗远年的琥珀,包含其中的是那些勇者、共鸣者以及不怕历史触及的人们。读到《落伍的疯狂》才煞觉得迟来的自由,如今只可换回涩涩的苦果,长长的叹息。为了生存,为了自己,无望的战争之火一时被那些堂皇的理由点燃,成了民族对民族的侵害。那些无过失的犹太人就因纳粹的卑劣情绪而丧失生命,而在我看来,那些丧失理性、良知与文明的纳粹,才是最为可卑的。

即便是于欧洲文明有着太多的历史恩怨的中华文明,也不会一味执着于各个文明之间的冲突来谋求自我复兴,它渐渐明白,自我复兴的主要障碍是近处和远处蒙昧与野蛮,因此更需要与其他文明互相探索、互相学习、互相提醒,然后并肩来对付散落处处的憧憧黑影。

第二篇:行者无疆 读后感

有多远,走多远,看多少,思多少

———读《行者无疆》有感

宜兴外国语学校 初一(31)班 王鹏州

“以文字追述文明消逝的沧桑,用镜头记录历史遗落的明艳。”这是《行者无疆》这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历史,有多少是我们熟知的,又有多少被我们遗忘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景色,有多少是我们没见过的,又有多少是我们从未了解的。余秋雨在他的作品《行者无疆》中就为我们讲述了欧洲的各种美丽景色,还有那些景色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慨就是想要随着余秋雨的步伐,去周游列国,去看看瑞士人的独特的“富人范儿”;去瞻仰滑铁卢的古战场,思考拿破仑的成功与失败;去欣赏欧式风情的古建筑,了解欧洲人的以往生活;去“世界所遗忘”的冰岛,去揭开冰岛人的习俗。我感觉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人、事、物了解的太少了,有些东西往往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一些故事并不是我们心里的那么简单,它需要我们用不同的眼光去发现,去了解,去审视,才能读懂故事背后的那一段历史。每当这时,我们也许才能像余秋雨那样发出发自内心的感慨了吧!

另外,我从这本书中还明白了很重要的一点,旅游的含义。旅行并不是单纯的欣赏风景,购买东西,游玩景色,这些都实在是太低级了,旅行的真正含义是了解异域文化,体验民俗风情,观察城市(国家)历史,洞悉地区背景。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真正是真正学会了旅行,真正会享受旅行。

我很佩服余秋雨,因为他到过我从未去过甚至从未听说过的地方,并能用那么独特的观点,结合历史故事的考证来辨定所到之处的一个人,一些人,一个东西,一座城,或一件事,还能用如此吸引人的笔触记录下来,是人读完有一种冲动,想到他所到之处也去看一看,是不是和书中所述的一样,或是立刻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信息。总之,就是对书中的地区突然有一种向往。

书中介绍的大多数都是名胜古迹,作者都能一一详解,并能做上自己的分析,给读者一种很全面的体会,能让读者了解的更深,感悟更深,更加身临其境。

第三篇:《行者无疆》读后感

思者无疆——读《行者无疆》有感

我从来不曾如此抗拒一本书,或许是因为它的封面吧——在两幢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间,清晨金色的阳光铺满了并不宽敞的石头路。第一次看到时给我一种莫名的压抑。当我终于鼓起勇气读完它的时候,我知道,那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思考。与其说作者余秋雨是带着读者走遍那九十六个城市,还不如说他是带着读者的思绪飞

遍了九十六个城市。我没有感叹他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去闯北极,也没有感叹他竟可以独立走完如此漫漫长路,让我惊叹的是,无论他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而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他用“行者无疆”给书命名,却让读者做了思者,行者无疆,思者亦无疆。

转眼到了南欧的威尼斯,一个身在现代而无车马的喧闹水城,一个着实让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已一百多次被海水淹城让这座古老的小城显得风烛残年,岌岌可危。归纳起来,觉得威尼斯出色而又孱弱。好心人总是帮助弱者,可按照人的正常思维,总是把出色者列入强者之列。于是威尼斯身上产生了矛盾之美。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处在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中呢?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人生才称之为人生。

中欧的奥地利虽然也有深远的文化,却不像南欧的意大利那样颓墙残柱,而是处处都被收拾的齐整光鲜。有人评论说,这是没有文化的做法。其实又何必让所有的建筑都沉浸在历史里呢。看看今天有着“天堂”美称的杭州,除了保留一些极具历史意义的古迹外,到处都体现出新世纪,不一样的天堂美。我喜欢眼前的杭州,也喜欢书中的奥地利,喜欢两者共有的古今共存之美。

西欧的巴黎是我意识中最熟悉的城市,作者笔下的巴黎和我想象的一样高傲,气宇轩昂而且神采奕奕。作者在描写巴黎时用的最多一个的词是“聚合”——财富的聚合,人的聚合,文化的聚合,审美气氛的聚合``````的确,柔情万种的巴黎大度地聚合了一切,让这里的人有了不一样的自在,而巴黎人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巴黎的程度也让作者惊讶。其实人都是一样的,北京申奥成功时,北京人的狂欢或许也会让巴黎人惊讶。喜欢自己的城市,就像喜欢自己一样,没有错!

北欧的冰岛是我个人最向往的国家,因为它的名字听起来孤傲,冷漠,与世隔绝。而且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冰山下是有火种的,那儿的火焰最耀眼。作者把冰岛形容成恬然隐者,而冰岛人对自己国家的描述似乎也透露出隐者的恬淡。其实,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样,冰岛也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比如萨迦(Saga)——冰岛中世纪的一种叙事散文——一直以一种不张扬的状态默默的存在着。现代的世界需要冰岛这一种独特的恬淡之美,像是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一份对平淡的渴望,也许在心中最隐秘的地方。

最后,北极圈的旅程是艰难的,冬天最冷的时候闯北极,艰难是理所当然的。也许因为看过太多北极圈的介绍,在所有对北极圈的描写中,唯一让我惊叹的是,在圣诞夜的北极圈,他们竟然找到了一家中餐馆,看来中国人是无处不在的,海外,尤其在北极圈这样的地方,遇到同胞的感受,想必温暖得可以抵御北极的寒风吧。

合上书,却没有合拢我的思绪。作者走了几万里的路,当然不止是为了写这本书,更不会是为了欣赏异国风情,单纯地了解他乡文化。看完整本书,我脑中似乎留下了什么。

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资本,但有时欧洲迟到的文明却值得我们仰望。例如,中国倡导“中庸之道”几千年,但至今还经常为“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互损互耗,反倒是欧洲文明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创新,个人自由,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固然珍贵,但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应该是基础,而非枷锁。如果老鹰在争得一片天空后,就在同一个地方徒劳地盘旋,那么它只能累死在过去的荣誉中。那一片天空可以成为他炫耀的资本,但继续搏击长空才是它继续强大的唯一选择。

相同的道理,从初中到高中,通过中考,我赢得了一片天空。但我的旅程还远未结束,我也相信我的天空也远不止这些。高级中学是我的下一个起点,而绝非终点。余秋雨在自序中说:“花那么长时间考察了九十六座城市,还有哪一座城市有资格作终结?”我又何尝不是呢,当我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上了读书这条路,有哪一个终点算得上终点呢?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行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行则殆。”

行者无疆,学者无疆,思者无疆!

第四篇:《行者无疆》读后感

《行者无疆》读后感1

“一个人,天地间,于茫茫无垠中摸索前行;一个人,山水间,于海枯石烂中抛去悲喜;天地寂静,山水悄然,他一人上下求索。”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看完,像是在历史长河中畅游了一遍,做了一回历史的旁观者、感悟者。

佛罗伦萨的辉煌里,伴随着美第奇家族的兴衰;罗马古城的岁月静好,是历史沉淀下来的魅力;威尼斯水道的浮沉,是名利与生态的难以平衡……

余秋雨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装饰,有的只是直白强烈的表达,缓缓讲述着那段历史。他说他想做历史的旁观者去感受、感悟,我读着他的文字,像是在历史里走了一遭,跟着他看了回欧洲历史的跌宕起伏。从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笑容与昂扬、冷清与孤寂,听到了历史的悲泣与孤鸣、细语与欢笑。

常云: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在书中,能看见的不仅是余秋雨先生看待历史的视角,更有他个人对历史的想法,也激发我们对历史的探究欲与思考。美第奇家族的故事我尤为印象深刻。从罗伦佐·美第奇的“灼灼岁序,恰似晨露,今日欢愉,明日何处”中,我看到了一个家族的思想、他们的盛衰。作为一个对文艺复兴有着强有力支持的家族,他们的衰败令人惋惜,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亦是人民思想崛起的结果。美第奇用他们最辉煌的时刻铸就了佛罗伦萨乃至整个罗马的辉煌,正如诗中一般用最好的青春铸就美好。这也激励我们要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而余先生在书中展示的并不仅仅是对欧洲辉煌历史的记录。他对欧洲历史的考察,那字里行间里,透露出了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忧虑、对探索中华文化发展道路的急切。他在寻找中华文化的出路、世界文学的走向,乃至世界现代发展的方向。这也警醒我们:若不想我们的文化像庞贝古城那般消失,就应该采取行动,保护、发展我们的文化。

阅读时,历史的一幕幕如电影画面般一帧帧闪过。阅读完后,内心更是被那优美而不失质朴的'语言轰动,让我也想去做一名“行者”:有孙行者的灵动、有余行者的思想。

这思想,于我而言正是: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必须立根于本国文明而着眼于世界,在探讨交流中共同进步。我们要学习他国文化中存在的优秀的精华,也要警惕其存在的弊病,正如古人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行者无疆》读后感2

我从来不曾如此抗拒一本书。

或许是因为它的封面吧——在两幢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物间,清晨,金色的阳光铺满了凹凸不平的石头路,斑斑驳驳,些许潮湿,青苔遍布,路也并不宽阔。第一次看到这画面时,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感,反而给我一种莫名的压抑感,甚至还有担忧,始终觉得会有我读不懂的深沉。

当一贯感性的我终于鼓起勇气读完它的时候,我才明白,那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思考。与其说作者余秋雨是带着读者走遍那九十六个城市,还不如说他是带着读者的思绪飞遍了九十六座城市。无论他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总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跟随他,穿梭于他的文字,我有幸成了行者,也努力成为思者,行者无疆,思者亦无疆。一直以来,我骨子里的懒散,令我懒得长途跋涉,纵使我有一颗爱旅行的心。譬如,我多么向往去欧洲,却被签证和飞机票阻隔,被金钱和时间困扰。庆幸,我遇到了它——《行者无疆》。

书中北极圈的旅程是艰难的,然而北极是我个人最向往的,冬天最冷的时候闯北极,“艰难”是理所当然的。也许因为看过太多北极圈的介绍,在所有对北极圈的描写中,唯一让我惊叹的是,《行者无疆》中提到,在圣诞夜的北极圈,他们竟然找到了一家中餐馆,看来中国人是无处不在的,海外,尤其在北极圈这样的地方,遇到同胞的感受,想必温暖得可以抵御北极的寒风吧。读到这里,我的心在暖暖地微笑……

合上书,却没有合拢我的思绪。作者畅游了几万里的路,当然不止是为了写这本书,更不会是为了欣赏异国风情,单纯地了解他乡文化。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资本,但有时欧洲迟到的文明却值得我们仰望。看完整本书,我不停地回顾,不停地追寻,似乎想让脑中留下更多更多。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如今,读完整本《行者无疆》,我突然觉得:“行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行则殆。”()默念着这句话,咀嚼,品味,感觉还是颇有几番道理,不由地窃喜起来,这也是我的学习收获吧,虽然所要学习和思考的东西远不止这些。

不是吗?行者本无疆,学者也无疆,思者更无疆,因此,应该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学会思考,不再浮躁,不再自满……

第五篇:行者无疆读后感

今天,我终于将余秋雨先生所著的《行者无疆》拜读完毕。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记述了他在南欧、中欧、西欧和北欧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描绘了四地区的沧桑巨变和人文风情。我对这本书感悟颇深,我既领受到余先生旅欧的艰辛、知识的渊博、独特的视野、思辨的敏锐和文笔的冷峻,也对欧洲历史和欧洲文明有了更深更细的了解。

这本书可以说是余先生的欧行漫记了,从南欧一角踏上欧洲大陆开始,由南至北一路走去,游历了许多国家,踏遍了欧洲的山山水水,走访了许多名人故居,充分领略了欧洲古典文明曾经拥有的辉煌和现代文明的活力四射的魅力。余先生自知是匆匆过客,所以每驻足一处,总是处处留心,细致入微地观察,用历史的眼光、独特的视角理性看待中西方之间的文明、人文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并从中对比反思,的确每个国家和民族甚至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本体,所以只有在对比中勇于揭示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改过自新,不断前行。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思索和对话,是对历史的直视和感悟,是一种胆略和智慧。

欧洲社会即保留了古典传统的魅力,也辉耀着现代文明的光芒,中国文明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却忽略了精神素养的提升,从而缺失了精神文明这一臂膀的支撑,这是前进道路上的悲叹之处。

下载历史与文明——行者无疆读后感(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与文明——行者无疆读后感(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者无疆读后感

    随着他的文字,思绪仿佛也飘向了古老悠远的大陆。那是在奥地利自然而无雕饰的农村风光之中,在自闭而雄伟的萨尔茨堡之中,在卡夫卡与昆德拉热爱的布拉格广场之中,平静而多情的中欧......

    行者无疆读后感

    漫步在威尼斯城边的亚得里亚海摊上,行走在布拉格卡夫卡故居前的小港中,凝望着滑铁卢山上威武的雄狮,伫立在布伦海姆庄园的丘吉尔铜像前。追随历史的车辙,触摸岁月的痕迹,见证时间......

    行者无疆 读后感

    一路风景,一路风情——《行者无疆》读后感16008428卢帅帅“让心灵去旅行”这句话一直被我深深牢记,一次远行,不仅是身体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穿行,更是心灵得到洗涤和震撼。余秋雨......

    行者无疆读后感[大全]

    每个人儿时或许都曾梦想有朝一日能环游世界,理由或许不同,但我想不会有一个人会和余秋雨先生相同,为了文明。 从《文化苦旅》到《千年一叹》,再到《行者无疆》,不仅是四处旅行,更......

    行者无疆读后感800字

    行者无疆读后感我从来不曾如此抗拒一本书。或许是因为它的封面吧——在两幢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物间,清晨,金色的阳光铺满了凹凸不平的石头路,斑斑驳驳,些许潮湿,青苔遍布,路也并不......

    行者无疆读后感[模版]

    离开,去寻找——读《行者无疆》有感六年三班 林立铭离开象牙塔的忧郁,去寻找文化路上的片片诗意,点点诗情,段段诗境。 ——题记非诚勿扰不止一次读《行者无疆》,每一次的经历也大......

    《行者无疆》读后感1000字

    《行者无疆》读后感1000字贺天棋前言首先祝大家端午节快乐下面进入正题。我以前并没有读过类似于《行者无疆》这样的游记,所以第一次读,甚是喜欢,而且感触颇深。让我深刻体会到......

    行者无疆读后感(推荐五篇)

    寂静中的呐喊 ——《行者无疆》读后感 每个人儿时或许都曾梦想有朝一日能环游世界,理由或许不同,但我想不会有一个人会和余秋雨先生相同,为了文明。 从《文化苦旅》到《千年一......